胡天作: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生平:​我来啦, replaced: 復 → 复 (3), 賦 → 赋, 請 → 请, 殺 → 杀 (3), 帥 → 帅 (4), 賞 → 赏, 濟 → 济, 隸 → 隶, 歸 → 归 (2), 從 → 从, 話 → 话, 錄 → 录, 說 → 说, 變 → 变, 「 → “ (3), 」 → ” (3), 賜 → 赐, 勢 → 势, 誅 → 诛, 絳 → 绛, 遙 → 遥, 罰 → 罚
→‎生平:​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潰 → 溃, 討 → 讨
 
第4行: 第4行:
胡天作最初以乡里民兵守卫本乡管州,积功授少中大夫任管州[[刺史]]。兴定二年(1218年),遥授同知太原府事,续兼任管州刺史。同年[[平阳]]失守,改同知平阳府事。兴定三年(1219年)胡天作克复平阳,对朝廷说:“[[汾州]]、[[潞州]]皆设置元帅府,平阳是大城镇,现在稍微完复,所管州县,不下十万户,回家复业者相继不绝,超过汾、潞州甚多,宜同样设置元帅府。”于是以天作担任便宜[[招撫使]]、权元帅左都监。兴定四年(1220年)二月,[[金宣宗]]置封九名地方武裝首领为公爵对抗蒙古,并称“九公”。九公皆兼宣撫使,阶银青榮祿大夫,赐号“宣力忠臣”,总帅本路兵马,署置官吏,征斂赋稅,赏罚号令得以便宜行之,胡天作以平阳招撫使受封平阳公,以平阳、晉安府,隰、吉州归其管辖。胡天作请以晉安府之翼城县为翼州,以垣曲、绛县隶焉。置平水县于汾河之西,朝廷皆从之。胡天作守平阳凡四年,屢有功,金朝下詔录进其子胡定哥担任官职。
胡天作最初以乡里民兵守卫本乡管州,积功授少中大夫任管州[[刺史]]。兴定二年(1218年),遥授同知太原府事,续兼任管州刺史。同年[[平阳]]失守,改同知平阳府事。兴定三年(1219年)胡天作克复平阳,对朝廷说:“[[汾州]]、[[潞州]]皆设置元帅府,平阳是大城镇,现在稍微完复,所管州县,不下十万户,回家复业者相继不绝,超过汾、潞州甚多,宜同样设置元帅府。”于是以天作担任便宜[[招撫使]]、权元帅左都监。兴定四年(1220年)二月,[[金宣宗]]置封九名地方武裝首领为公爵对抗蒙古,并称“九公”。九公皆兼宣撫使,阶银青榮祿大夫,赐号“宣力忠臣”,总帅本路兵马,署置官吏,征斂赋稅,赏罚号令得以便宜行之,胡天作以平阳招撫使受封平阳公,以平阳、晉安府,隰、吉州归其管辖。胡天作请以晉安府之翼城县为翼州,以垣曲、绛县隶焉。置平水县于汾河之西,朝廷皆从之。胡天作守平阳凡四年,屢有功,金朝下詔录进其子胡定哥担任官职。


元光元年(1222年)十月,蒙古大将[[木华黎]]攻击青龙堡,胡天作坚守青龙堡,金朝下令[[古里甲石伦]]会同[[张开]]、[[郭文振]]领兵救援,进军至弹平寨东三十里处便无法再前进。知府事术虎忽失来、总领提控王和、[[裨将]]薄察定住领兵投降蒙古,至青龙堡下喊话向堡内守军索他们的妻子儿女,堡内军民军心崩,于是叛变擒拿住胡天作开城投降,胡天作只能顺势投降蒙古。金朝下詔诛杀术虎忽失来逃到南京[[开封府]]的儿子,但命令胡天作的儿子定哥继续照旧当职。胡天作投降后接受蒙古官职,佩虎符招撫怀州、孟州之民,定哥知悉父亲投降消息后便也自杀身亡。
元光元年(1222年)十月,蒙古大将[[木华黎]]攻击青龙堡,胡天作坚守青龙堡,金朝下令[[古里甲石伦]]会同[[张开]]、[[郭文振]]领兵救援,进军至弹平寨东三十里处便无法再前进。知府事术虎忽失来、总领提控王和、[[裨将]]薄察定住领兵投降蒙古,至青龙堡下喊话向堡内守军索他们的妻子儿女,堡内军民军心崩,于是叛变擒拿住胡天作开城投降,胡天作只能顺势投降蒙古。金朝下詔诛杀术虎忽失来逃到南京[[开封府]]的儿子,但命令胡天作的儿子定哥继续照旧当职。胡天作投降后接受蒙古官职,佩虎符招撫怀州、孟州之民,定哥知悉父亲投降消息后便也自杀身亡。


其后金朝下詔給张开、郭文振要他们招撫胡天作,胡天作至[[济源]],想逃归金朝,先遣人奏表南京开封府,[[木华黎]]厭恶其反覆无常,便杀了胡天作。
其后金朝下詔給张开、郭文振要他们招撫胡天作,胡天作至[[济源]],想逃归金朝,先遣人奏表南京开封府,[[木华黎]]厭恶其反覆无常,便杀了胡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