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黻: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去除排序字(按拼音排序))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6), 員 → 员, 貴 → 贵 (3), 國 → 国, 學 → 学, 會 → 会, 軍 → 军, 務 → 务, 龍 → 龙, 縣 → 县 (4), 興 → 兴, 監 → 监 (4), 劉 → 刘 (8), 張 → 张 (3), 陽 → 阳 (2), 楊 → 杨, 應 → 应, 肅 → 肃, 雲 → 云 (3), 廣 → 广 (8), 孫 → 孙, 親 → 亲, 號 → 号 (2), 圖 → 图 (3), 稱 → 称, 於 → 于, 屬 → 属, 舉 → 举 (2), 點 → 点 (2), 鄉 → 乡, 實 → 实, 選 → 选 (2), 歷 → 历, 試 → 试 (4), 進 → 进 (6), 兩 → 两, 繼 → 继, 職 → 职, 盧 → 卢, 吳 → 吴, 問 → 问, 偉 → 伟, 經 → 经 (2), 儲 → 储, 寬 → 宽, 貫 → 贯, 錄 → 录 (4), 說 → 说, 塗 → 涂, 趙 → 赵, 閣 → 阁)
第1行: 第1行:
{{for|南宋大臣黻|黻 (南宋)}}
{{for|南宋大臣黻|黻 (南宋)}}
{{明清人物信息框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 姓名 =
| 原名 =
| 原名 =
| 片名=
| 片名=
| 片大小 =
| 片大小 =
| 明 =
| 明 =
| 最高職務 = 廣東察御史
| 最高职务 = 广东察御史
| 家 = 大明
| 家 = 大明
| 爵位 =
| 爵位 =
| 籍 = [[湖]][[衡州府]][[衡陽縣]]
| 籍 = [[湖广]][[衡州府]][[衡阳县]]
| 族裔 =
| 族裔 =
| 字 = 字伯繡
| 字 = 字伯繡
| 諡 =
| 諡 =
| 出生日期 = 生年不詳
| 出生日期 = 生年不詳
| 出生地 =
| 出生地 =
| 逝世日期 = 卒年不詳
| 逝世日期 = 卒年不詳
| 逝世地 =
| 逝世地 =
| 墓葬 =
| 墓葬 =
| 配偶 =
| 配偶 =
| 親屬 =
| 亲属 =
| 出身 =
| 出身 =
*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同士出身
*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同士出身
| 經歷 =
| 经历 =
| 著作 =
| 著作 =
}}
}}
'''黻'''({{bd|?||?|catIdx=L}}),字'''伯繡''',[[湖]][[衡州府]][[衡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丁丑士,嘉靖初官至察御史。
'''黻'''({{bd|?||?|catIdx=L}}),字'''伯繡''',[[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丁丑士,嘉靖初官至察御史。


== 生平 ==
== 生平 ==
廣鄉試第二十三名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二百六十六名,登第三甲第八十八名士<ref>{{Cite book|title=《皇明贡举考》卷五|last=(明)[[张朝瑞]]|first=|publisher=《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year=|isbn=|location=|pages=}}</ref><ref>{{Cite book|title=贡举志五种 上|last=鲁小俊,江俊伟著|first=|publisher=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year=2009|isbn=978-7-307-07043-1|location=|pages=}}</ref>。任行人司行人。劝谏[[明武宗|武宗]]南巡,受廷杖,改任南京[[国子监]]学正。
广乡试第二十三名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六名,登第三甲第八十八名士<ref>{{Cite book|title=《皇明贡举考》卷五|last=(明)[[张朝瑞]]|first=|publisher=《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year=|isbn=|location=|pages=}}</ref><ref>{{Cite book|title=贡举志五种 上|last=鲁小俊,江俊伟著|first=|publisher=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year=2009|isbn=978-7-307-07043-1|location=|pages=}}</ref>。任行人司行人。劝谏[[明武宗|武宗]]南巡,受廷杖,改任南京[[国子监]]学正。


[[明世宗|世宗]]即位后,刘黻复官。嘉靖元年(1522年),授廣東道[[察御史]]<ref>《大明世宗皇帝實錄·卷之十一》:嘉靖元年二月丁酉 以京御史缺,行人於廣東道,郭登庸狹西道,州道,秦武河南道,推官王官浙江道,知應龍浙江道,王正宗福建道,李、胡效才南道,州道,盧問之四川道,良材、景仲光、張偉江西道,珩狹西道,南道,王道、倪宗岳山西道,初杲、恂四川道,行人朱洸南京福建道,知曹鎡廣東道,林若周狹西道,燦浙江道,瀚、舒林山西道,孟易四川道,詹、田麟南道,王世爵州道,俱御史。</ref>,巡按[[四川]]有威望,不久奏请养老。
[[明世宗|世宗]]即位后,刘黻复官。嘉靖元年(1522年),授广东道[[察御史]]<ref>《大明世宗皇帝实录·卷之十一》:嘉靖元年二月丁酉 以京御史缺,行人于广东道,郭登庸狹西道,州道,秦武河南道,推官王官浙江道,知应龙浙江道,王正宗福建道,李、胡效才南道,州道,卢问之四川道,良材、景仲光、张伟江西道,珩狹西道,南道,王道、倪宗岳山西道,初杲、恂四川道,行人朱洸南京福建道,知曹鎡广东道,林若周狹西道,燦浙江道,瀚、舒林山西道,孟易四川道,詹、田麟南道,王世爵州道,俱御史。</ref>,巡按[[四川]]有威望,不久奏请养老。


== 著作 ==
== 著作 ==
第36行: 第36行:


== 家族 ==
== 家族 ==
曾祖[[劉興榮]];祖父[[澄]];父[[松]],曾任典史。母李氏;母汪氏<ref>{{Cite book|title=天一阁藏明朝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last=龚延明主编|first=|publisher=宁波出版社|year=2016|isbn=978-7-5526-2320-8|location=宁波|pages=|quote=《天一藏明朝科舉錄選刊.登科》之《正德十二年丁丑科士登科》}}</ref>。
曾祖[[刘兴榮]];祖父[[澄]];父[[松]],曾任典史。母李氏;母汪氏<ref>{{Cite book|title=天一阁藏明朝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last=龚延明主编|first=|publisher=宁波出版社|year=2016|isbn=978-7-5526-2320-8|location=宁波|pages=|quote=《天一藏明朝科举录选刊.登科》之《正德十二年丁丑科士登科》}}</ref>。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reflist}}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殿金榜}}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殿金榜}}
[[Category:明朝行人司行人]]
[[Category:明朝行人司行人]]
[[Category:明朝廣東察御史]]
[[Category:明朝广东察御史]]
[[Category:明朝經學家]]
[[Category:明朝经学家]]
[[Category:衡阳人]]
[[Category:衡阳人]]
[[Category:刘姓|F]]
[[Category:刘姓|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