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國 → 国, 張 → 张, 馬 → 马, 廣 → 广, 節 → 节, 鎮 → 镇, 歷 → 历)
→‎历史:​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曆 → 历
第6行: 第6行:


== 历史 ==
== 历史 ==
[[大曆|大历]]三年(770年),当地不满[[治所]]迁往长沙的湖南兵马使[[臧玠]]发动兵变,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瓘 (博陵)|崔瓘]]。当时避乱于长沙的[[杜甫]]不幸遇到这场兵变,逃往衡州,途中写下了《逃难》、《入衡州》等诗。衡州刺史[[阳济]]、道州刺史[[裴吼]]、澄州刺史[[杨子琳]]等纷纷起兵,讨伐臧玠。当年6月,朝廷又以羽林大将军辛京杲来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这才平息了这场兵乱。
[[大历]]三年(770年),当地不满[[治所]]迁往长沙的湖南兵马使[[臧玠]]发动兵变,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瓘 (博陵)|崔瓘]]。当时避乱于长沙的[[杜甫]]不幸遇到这场兵变,逃往衡州,途中写下了《逃难》、《入衡州》等诗。衡州刺史[[阳济]]、道州刺史[[裴吼]]、澄州刺史[[杨子琳]]等纷纷起兵,讨伐臧玠。当年6月,朝廷又以羽林大将军辛京杲来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这才平息了这场兵乱。


臧玠兵变意味着湖南的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初见端倪,为[[五代十国]]的[[马楚|楚国]]割据打下了伏笔。883年八月,升为'''钦化军节度使'''。886年七月,升为'''武安军节度使'''。
臧玠兵变意味着湖南的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初见端倪,为[[五代十国]]的[[马楚|楚国]]割据打下了伏笔。883年八月,升为'''钦化军节度使'''。886年七月,升为'''武安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