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丞: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國 → 国 (3), 學 → 学 (2), 會 → 会, 與 → 与, 黨 → 党, 處 → 处, 師 → 师, 語 → 语 (2), 華 → 华, 風 → 风, 權 → 权, 構 → 构, 關 → 关, 張 → 张, 楊 → 杨, 動 → 动, 發 → 发, 親 → 亲, 淨 → 净, 號 → 号 (2), 體 → 体 (2), 圖 → 图 (5), 稱 → 称 (2), 區 → 区, 於 → 于 (2), 種 → 种, 屬 → 属, 電 → 电, 節 → 节, 獎 → 奖, 標 → 标, 運 → 运, 鄉 → 乡, 後 → 后 (2), 頭 → 头 (2), 書 → 书, 爭 → 争, 產 → 产, 築 → 筑, 現 → 现, 資 → 资, 範 → 范, 圍 → 围, 業 → 业, 機 → 机, 獲 → 获, 註 → 注, 訴 → 诉, 繼 → 继, 職 → 职, 網 → 网, 係 → 系, 寫 → 写, 銜 → 衔 (2), 綴 → 缀 (2), 簽 → 签 (3), 視 → 视)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時 → 时 (2), 別 → 别, 組 → 组, 躍 → 跃, 響 → 响 (2), 寬 → 宽, 僅 → 仅, 貫 → 贯, 腳 → 脚, 織 → 织, 說 → 说, 紀 → 纪, 競 → 竞, 變 → 变, 罰 → 罚)
第6行: 第6行:
| 图像大小 = 250px
| 图像大小 = 250px
| 图像替代 =
| 图像替代 =
| 图像明 =
| 图像明 =
| 原文名 =
| 原文名 =
| 语系 =
| 语系 =
第24行: 第24行:
| 墓地 =
| 墓地 =
| 墓地坐标 = <!-- {{Coord|LAT|LONG|display=inline}} -->
| 墓地坐标 = <!-- {{Coord|LAT|LONG|display=inline}} -->
| 念建筑 =
| 念建筑 =
| 居住地 =
| 居住地 =
| 国籍 = {{ROC-1928}}
| 国籍 = {{ROC-1928}}
| 籍 = <!-- (限部分地区人士使用) -->
| 籍 = <!-- (限部分地区人士使用) -->
| 名 =
| 名 =
| 种族 =
| 种族 =
| 语言 =
| 语言 =
第35行: 第35行:
| 母校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 母校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 职业 =
| 职业 =
| 活躍時期 =
| 活跃时期 =
| 僱主 =
| 僱主 =
| 組織 =
| 组织 =
| 机构 =
| 机构 =
| 知名原因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知名作品 =
| 风格 =
| 风格 =
| 受影于 =
| 受影于 =
| 影于 =
| 影于 =
| 家乡 =
| 家乡 =
| 薪金 =
| 薪金 =
第54行: 第54行:
| 电视节目 =
| 电视节目 =
| 头衔 =
| 头衔 =
| 头衔期 =
| 头衔期 =
| 前任 =
| 前任 =
| 继任 =
| 继任 =
| 政党 = [[中国民主同盟]]
| 政党 = [[中国民主同盟]]
| 政治运动 =
| 政治运动 =
| 争者 =
| 争者 =
| 董事会 =
| 董事会 =
| 宗教信仰 =
| 宗教信仰 =
| 宗派 =
| 宗派 =
| 刑事起诉 =
| 刑事起诉 =
| 刑事处 =
| 刑事处 =
| 刑事狀況 =
| 刑事狀況 =
| 配偶 =
| 配偶 =
第83行: 第83行:
| module6 =
| module6 =
| 网站 = <!-- {{URL|www.example.com}} -->
| 网站 = <!-- {{URL|www.example.com}} -->
| 注 =
| 注 =
| 度 =
| 度 =
}}
}}
'''杜斌丞'''({{bd|1888年|5月10日|1947年|10月7日}}),名'''丕功''',字'''斌丞''',自署'''秉诚''',[[以字行]],[[陕西]][[米脂]]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ref name=yl>[http://www.yllyh.cn/News_View.asp?NewsID=221 杜斌丞烈士传略(碑文),榆林联谊网,2008-7-16]{{Dead link|date=2018年9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杜斌丞'''({{bd|1888年|5月10日|1947年|10月7日}}),名'''丕功''',字'''斌丞''',自署'''秉诚''',[[以字行]],[[陕西]][[米脂]]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ref name=yl>[http://www.yllyh.cn/News_View.asp?NewsID=221 杜斌丞烈士传略(碑文),榆林联谊网,2008-7-16]{{Dead link|date=2018年9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第97行: 第97行:
1930年11月,应[[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的邀请,杜斌丞回到陕西,任陕西省政府高级参议。后来,他又任陕西省清乡局副局长。任内,他推荐李仪祉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兴修了[[渭惠渠]]、[[泾惠渠]]、[[洛惠渠]]等。他还营救过被逮捕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刘志丹]]、[[刘澜涛]]、[[张德生]],并曾资助[[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枪支弹药及物资。<ref name=sxdq/>
1930年11月,应[[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的邀请,杜斌丞回到陕西,任陕西省政府高级参议。后来,他又任陕西省清乡局副局长。任内,他推荐李仪祉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兴修了[[渭惠渠]]、[[泾惠渠]]、[[洛惠渠]]等。他还营救过被逮捕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刘志丹]]、[[刘澜涛]]、[[张德生]],并曾资助[[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枪支弹药及物资。<ref name=sxdq/>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命令[[中央军]]和杂牌军剿共,杂牌军害怕在剿共中被消灭。[[十七路军]]当时便属于杂牌军。杜斌丞针对这一形势提出了[[西北大联合]],以抗日救国。但他提出的西北大联合没有实现。他又提出联共反蒋抗日,获[[十七路军]]的杨虎城、[[孙蔚如]]支持。他还通过努力使[[红四方面军]]和十七路军建立了联系,结果此后两年,红四方面军和[[孙蔚如]]部基本相安无事,并且红军从陕南获得了不少药品和物资。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经过[[长征]]最终到达了陕北,12月初[[毛泽东]]派[[汪锋]]携分别致[[杨虎城]]、杜斌丞、[[邓宝珊]]的亲笔信到达西安,以争取十七路军联合抗日。<ref name=sxdq/>在致杜斌丞的信中,毛泽东写道:<ref>杨奎松,西安事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第29页</ref>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命令[[中央军]]和杂牌军剿共,杂牌军害怕在剿共中被消灭。[[十七路军]]当时便属于杂牌军。杜斌丞针对这一形势提出了[[西北大联合]],以抗日救国。但他提出的西北大联合没有实现。他又提出联共反蒋抗日,获[[十七路军]]的杨虎城、[[孙蔚如]]支持。他还通过努力使[[红四方面军]]和十七路军建立了联系,结果此后两年,红四方面军和[[孙蔚如]]部基本相安无事,并且红军从陕南获得了不少药品和物资。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经过[[长征]]最终到达了陕北,12月初[[毛泽东]]派[[汪锋]]携分别致[[杨虎城]]、杜斌丞、[[邓宝珊]]的亲笔信到达西安,以争取十七路军联合抗日。<ref name=sxdq/>在致杜斌丞的信中,毛泽东写道:<ref>杨奎松,西安事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第29页</ref>


{{引用|蒋、张势力布满陕甘,[[杨虎城|杨虎臣]]先生如处瓮中,举手投足受其宰制,危险情形不可言论。为今之计,诚宜急与敝方取一致行动,组成联合战线。敝方愿在互不攻击的初步条件下,与虎臣先生商洽一切救亡图存之根本大计。日本军力现已发动平津,控制之后,转瞬即及山陕。蒋虽让出陕甘地方政权于张学良,但蒋之四十余团兵力仍实际的控制陕甘。张学良主力入陕,一面固为对付红军,一面实欲对付虎城先生。卧榻之侧,势浃然也。如得先生居中策划,以共同作战对付公敌为目标,则敝军甚愿与虎臣先生谅解,逐渐进到共组抗日联军、国防政府之步骤。先生为西北领袖人物,投袂而起,挺身而干。是在今日[[东北军]]中如[[沈克]]等(此次敝军追击[[董英斌]]消灭沈师一个团,非所愿也),均应与之联合。甘肃[[邓宝珊]]亦为绝无出路之人,敝军亦愿与发生关系。闻先生与之有旧,能为先容,曷胜祷企。}}
{{引用|蒋、张势力布满陕甘,[[杨虎城|杨虎臣]]先生如处瓮中,举手投足受其宰制,危险情形不可言论。为今之计,诚宜急与敝方取一致行动,组成联合战线。敝方愿在互不攻击的初步条件下,与虎臣先生商洽一切救亡图存之根本大计。日本军力现已发动平津,控制之后,转瞬即及山陕。蒋虽让出陕甘地方政权于张学良,但蒋之四十余团兵力仍实际的控制陕甘。张学良主力入陕,一面固为对付红军,一面实欲对付虎城先生。卧榻之侧,势浃然也。如得先生居中策划,以共同作战对付公敌为目标,则敝军甚愿与虎臣先生谅解,逐渐进到共组抗日联军、国防政府之步骤。先生为西北领袖人物,投袂而起,挺身而干。是在今日[[东北军]]中如[[沈克]]等(此次敝军追击[[董英斌]]消灭沈师一个团,非所愿也),均应与之联合。甘肃[[邓宝珊]]亦为绝无出路之人,敝军亦愿与发生关系。闻先生与之有旧,能为先容,曷胜祷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