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姓: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參考 → 参考, 漢 → 汉, 為 → 为, 則 → 则, 話 → 话 (2), 「 → “ (2), 」 → ” (2))
第2行: 第2行:
|姓氏=明
|姓氏=明
|拼音=Míng
|拼音=Míng
|南京官=min<sup>2</sup>
|南京官=min<sup>2</sup>
|中国大陆=Ming
|中国大陆=Ming
|台湾=Ming
|台湾=Ming
第9行: 第9行:
|新加坡=
|新加坡=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白字=Bêng
|白字=Bêng
|越南=Minh
|越南=Minh
|韩国=Myeong/Myung
|韩国=Myeong/Myung
第18行: 第18行:
}}
}}


'''明姓'''[[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1位。实际人数排名在中国姓氏249名左右,约34万人姓明,与虞、敖、巩、佘、池等姓人数相当,占中国人口约0.026%<ref>《中国四百大姓》(套装共3册),编者:袁义达,邱家儒;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1日,ISBN 9787210054610</ref>。明姓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明姓人口分布。朝鲜半岛的明姓人口大多是[[明玉珍]]的后人,有六七万人。在日本是排名5491位,约1800人用姓明<ref>不明来源?</ref>。
'''明姓'''[[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1位。实际人数排名在中国姓氏249名左右,约34万人姓明,与虞、敖、巩、佘、池等姓人数相当,占中国人口约0.026%<ref>《中国四百大姓》(套装共3册),编者:袁义达,邱家儒;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1日,ISBN 9787210054610</ref>。明姓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明姓人口分布。朝鲜半岛的明姓人口大多是[[明玉珍]]的后人,有六七万人。在日本是排名5491位,约1800人用姓明<ref>不明来源?</ref>。


== 起源 ==
== 起源 ==
以山东陵县出土的明赍(东魏兴和三年即公元541年)、明湛(北齐天统五年即公元569年)的墓志铭为据,历代所编明氏宗谱多言明姓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晋献公]]攻灭[[虞国]],俘获虞公及[[百里奚]],后百里奚为秦国大夫,生子[[孟明视]],字孟明,其支孙以王父(祖父)的字为氏。
以山东陵县出土的明赍(东魏兴和三年即公元541年)、明湛(北齐天统五年即公元569年)的墓志铭为据,历代所编明氏宗谱多言明姓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晋献公]]攻灭[[虞国]],俘获虞公及[[百里奚]],后百里奚为秦国大夫,生子[[孟明视]],字孟明,其支孙以王父(祖父)的字为氏。


一说明姓源于明保后裔[[鲁顷公]]子孙,鲁公亦为姬姓。但此说认为明姓始得姓于战国时期楚灭鲁(前249年,鲁绝祀)之后于今山东省,而不是前一说的春秋时期之秦国<ref name="自动生成1">http://www.mingshi8.cn/news1.asp?id=208</ref>。
一说明姓源于明保后裔[[鲁顷公]]子孙,鲁公亦为姬姓。但此说认为明姓始得姓于战国时期楚灭鲁(前249年,鲁绝祀)之后于今山东省,而不是前一说的春秋时期之秦国<ref name="自动生成1">http://www.mingshi8.cn/news1.asp?id=208</ref>。
第60行: 第60行:
* 芝兰定遇春
* 芝兰定遇春


现今中国明氏人口辈分从此谱者大多居于邦昌安道平,廷瑞振芳声,祖德同江浩之辈分区间内,“祖”为最晚辈分。
现今中国明氏人口辈分从此谱者大多居于邦昌安道平,廷瑞振芳声,祖德同江浩之辈分区间内,“祖”为最晚辈分。


== 考 ==
== 考 ==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明姓| ]]
[[Category:明姓| ]]
[[Category:字姓氏|M明]]
[[Category:字姓氏|M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