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3), 內 → 内 (2), 貴 → 贵,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6), 會 → 会 (2), 經濟 → 经济, 師 → 师, 華 → 华 (3), 主義 → 主义 (2), 歐 → 欧 (6), 將 → 将, 嚴 → 严, 賓 → 宾, 喬 → 乔, 對 → 对, 親 → 亲, 稱 → 称 (2), 區 → 区, 為 → 为 (6), 於 → 于 (3), 亞 → 亚, 劇 → 剧, 電 → 电, 節 → 节, 賽 → 赛, 維 → 维, 場 → 场, 費 → 费, 壞 → 坏, 實 → 实, 際 → 际, 館 → 馆 (13), 敗 → 败, 後 → 后 (2), 鳴 → 鸣 (11), 過 → 过 (4), 終 → 终, 築 → 筑 (6), 現 → 现 (3), 約 → 约 (2), 漸 → 渐, 範 → 范, 當 → 当, 跡 → 迹, 設 → 设 (2), 計 → 计, 樓 → 楼 (2), 職 → 职, 視 → 视, 轉 → 转, 時 → 时 (5), 條 → 条 (2), 談 → 谈, 隨著 → 随着, 紀 → 纪…)
→‎历史:​noteTA 跳过, replaced: 辭 → 辞
 
第7行: 第7行:
本馆由英国建筑师[[乔赛亚·康德]](Josiah Conder)设计,建成于1883年,当时日本正盛行[[欧洲化|欧化主义]],目的就是要以欧洲为范本,因此大肆建筑洋楼,把日本转变成现代文明国家,这将有利于[[不平等条约]]重新谈判。以鹿鸣馆为中心的亲欧美外交政策被称为鹿鸣馆外交,而明治10年左右的时期也被称“鹿鸣馆时代”。
本馆由英国建筑师[[乔赛亚·康德]](Josiah Conder)设计,建成于1883年,当时日本正盛行[[欧洲化|欧化主义]],目的就是要以欧洲为范本,因此大肆建筑洋楼,把日本转变成现代文明国家,这将有利于[[不平等条约]]重新谈判。以鹿鸣馆为中心的亲欧美外交政策被称为鹿鸣馆外交,而明治10年左右的时期也被称“鹿鸣馆时代”。


不过到明治后半期因国内保守派反对过分欧化主义,而鹿鸣馆外交也因[[井上馨]]过份屈节被逼职宣告失败,不过随着实际上的国力提升,不平等条约在1899年最终取消,欧式鹿鸣馆的重要性日渐減少。鹿鸣馆在1890年被出售給日本的贵族,在1894年明治东京地震严重破坏,1897年后成为华族会馆,退出政治舞台。
不过到明治后半期因国内保守派反对过分欧化主义,而鹿鸣馆外交也因[[井上馨]]过份屈节被逼职宣告失败,不过随着实际上的国力提升,不平等条约在1899年最终取消,欧式鹿鸣馆的重要性日渐減少。鹿鸣馆在1890年被出售給日本的贵族,在1894年明治东京地震严重破坏,1897年后成为华族会馆,退出政治舞台。


1940年(昭和15年),以浪费土地不经济为由被拆毀。1945年设立“鹿鸣馆迹”纪念碑。原址现今为[[日比谷U-1大楼]]。
1940年(昭和15年),以浪费土地不经济为由被拆毀。1945年设立“鹿鸣馆迹”纪念碑。原址现今为[[日比谷U-1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