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更改已重定向的分类 台灣戰後江蘇移民臺灣戰後江蘇移民(原分类名经繁简转换))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江蘇 → 江苏, 灣 → 湾, 後 → 后, 戰 → 战, 臺 → 台, 碩 → 硕, 編 → 编, 葉 → 叶 (105))
第1行: 第1行:
{{Infobox_officeholder
{{Infobox_officeholder
| name = 秀峯
| name = 秀峯
| now = [[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 now = [[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 image name =File:Ye Xiufeng.jpg
| image name =File:Ye Xiufeng.jpg
第19行: 第19行:
| educate =
| educate =
*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采矿系毕业<br><span style="color: blue;">(1923年)</span>
*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采矿系毕业<br><span style="color: blue;">(1923年)</span>
* 美国[[匹茲堡大学]]采矿学士<br><span style="color: blue;">(1925年)</span>
* 美国[[匹茲堡大学]]采矿学士<br><span style="color: blue;">(1925年)</span>
| past =
| past =
}}
}}
'''秀峯'''({{bd|1900年||1990年|2月8日|catIdx=Ye}})<ref>生年1900年见《一个真实的中统局长叶秀峰》及镇江市解放路小学网站。《中途搁浅的瘦西湖“叶园”》作生于1899年。</ref>,[[江苏省]][[扬州府]][[江都县]]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ref name=ye>[http://www.jflxx.cn/mcwh/showarticle.asp?articleid=9686 叶秀峰,镇江市解放路小学,2008-11-13]</ref><ref name=zhongshan>万东,一个真实的中统局长叶秀峰,钟山风雨2012年06期,</ref><ref name="yangzhou">{{Cite web |url=http://www.yznews.com.cn/zjyz/2007-12/25/content_1339286.htm |title=中途搁浅的瘦西湖“叶园”,扬州网,2007年12月25日 |access-date=2013年6月22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123144604/http://www.yznews.com.cn/zjyz/2007-12/25/content_1339286.htm |archive-date=2015年11月23日 |dead-url=yes }}</ref>属[[中央俱乐部|CC派]]。
'''秀峯'''({{bd|1900年||1990年|2月8日|catIdx=Ye}})<ref>生年1900年见《一个真实的中统局长叶秀峰》及镇江市解放路小学网站。《中途搁浅的瘦西湖“叶园”》作生于1899年。</ref>,[[江苏省]][[扬州府]][[江都县]]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ref name=ye>[http://www.jflxx.cn/mcwh/showarticle.asp?articleid=9686 叶秀峰,镇江市解放路小学,2008-11-13]</ref><ref name=zhongshan>万东,一个真实的中统局长叶秀峰,钟山风雨2012年06期,</ref><ref name="yangzhou">{{Cite web |url=http://www.yznews.com.cn/zjyz/2007-12/25/content_1339286.htm |title=中途搁浅的瘦西湖“叶园”,扬州网,2007年12月25日 |access-date=2013年6月22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123144604/http://www.yznews.com.cn/zjyz/2007-12/25/content_1339286.htm |archive-date=2015年11月23日 |dead-url=yes }}</ref>属[[中央俱乐部|CC派]]。


== 生平 ==
== 生平 ==
=== 从机要科到调查科 ===
=== 从机要科到调查科 ===
秀峯自扬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与[[陈立夫]]同班。毕业后,与[[陈立夫]]获官费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1925年秋,二人同获硕士学位并一道归国。<ref name=zhongshan/>归国后,秀峯任扬州省立八中、苏州工专的教员。<ref name=zhongshan/><ref name=yangzhou/>[[陈立夫]]则通过[[蒋介石]]的关系,到[[广州]][[黄埔军校]]任[[蒋介石]]校长的机要秘书。秀峯教书半年多,便应陈立夫邀请,到广州随陈立夫参与机要活动。<ref name=zhongshan/>
秀峯自扬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与[[陈立夫]]同班。毕业后,与[[陈立夫]]获官费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1925年秋,二人同获硕士学位并一道归国。<ref name=zhongshan/>归国后,秀峯任扬州省立八中、苏州工专的教员。<ref name=zhongshan/><ref name=yangzhou/>[[陈立夫]]则通过[[蒋介石]]的关系,到[[广州]][[黄埔军校]]任[[蒋介石]]校长的机要秘书。秀峯教书半年多,便应陈立夫邀请,到广州随陈立夫参与机要活动。<ref name=zhongshan/>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机要科成立,陈立夫任科长,秀峯任该科机要秘书。[[国民革命军]]进驻南京后,秀峯继续在陈立夫的领导之下开展情报工作,秀峯招收了一批青年,包括[[顾建中]]、[[季源溥]]、[[徐兆麟]]、[[吴星伯]]等人,他们的据点设在中正路(今[[中山南路]])南京市商会内的一间偏房,一有情报便在此聚集。<ref name=zhongshan/>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机要科成立,陈立夫任科长,秀峯任该科机要秘书。[[国民革命军]]进驻南京后,秀峯继续在陈立夫的领导之下开展情报工作,秀峯招收了一批青年,包括[[顾建中]]、[[季源溥]]、[[徐兆麟]]、[[吴星伯]]等人,他们的据点设在中正路(今[[中山南路]])南京市商会内的一间偏房,一有情报便在此聚集。<ref name=zhongshan/>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南京的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成立,该部下设调查科,'''[[陈立夫]]'''任科长,'''秀峯'''任科员。1929年初,秀峯被派往中国国民党南京特别市党部,参与[[陈果夫]]、[[陈立夫]]领导的对该党部的指导及整顿工作,秀峯是中央特派(指导)委员,可调动指挥一切。[[张国栋]]是其助手。1929年8月,调查科主任空缺,'''秀峯'''经升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陈立夫]]的支持,出任[[调查科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委员]]。<ref name=zhongshan/>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南京的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成立,该部下设调查科,'''[[陈立夫]]'''任科长,'''秀峯'''任科员。1929年初,秀峯被派往中国国民党南京特别市党部,参与[[陈果夫]]、[[陈立夫]]领导的对该党部的指导及整顿工作,秀峯是中央特派(指导)委员,可调动指挥一切。[[张国栋]]是其助手。1929年8月,调查科主任空缺,'''秀峯'''经升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陈立夫]]的支持,出任[[调查科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委员]]。<ref name=zhongshan/>


=== 江苏任职 ===
=== 江苏任职 ===
1929年12月,秀峯因某件事与陈立夫不合,乃托故到[[杭州]]休假。[[陈果夫]]、[[陈立夫]]暂派[[徐恩曾]]代理调查科长。因张国栋与秀峯的友谊,徐恩曾便派张国栋赴杭州看望秀峯,并打听秀峯是否还会回调查科,秀峯坚称不再回调查科。陈果夫、陈立夫得知后很生气,但念及秀峯追随自己多年,又当用人之际,乃于1930年初派秀峯改任[[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任务为“集中精力,发展[[CC系|CC]]在江苏的力量”。秀峯接到指示后,创办了名为“FIVE FRIENDS”(简称“FF”)的秘密组织,秀峯规定每名成员发展五人,为一级,逐级发展。“FF”在江苏逐渐形成气候。<ref name=zhongshan/>
1929年12月,秀峯因某件事与陈立夫不合,乃托故到[[杭州]]休假。[[陈果夫]]、[[陈立夫]]暂派[[徐恩曾]]代理调查科长。因张国栋与秀峯的友谊,徐恩曾便派张国栋赴杭州看望秀峯,并打听秀峯是否还会回调查科,秀峯坚称不再回调查科。陈果夫、陈立夫得知后很生气,但念及秀峯追随自己多年,又当用人之际,乃于1930年初派秀峯改任[[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任务为“集中精力,发展[[CC系|CC]]在江苏的力量”。秀峯接到指示后,创办了名为“FIVE FRIENDS”(简称“FF”)的秘密组织,秀峯规定每名成员发展五人,为一级,逐级发展。“FF”在江苏逐渐形成气候。<ref name=zhongshan/>


1933年底,陈果夫出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4年,秀峯被任命为江苏省政府委员兼禁烟委员会主任。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陈果夫、陈立夫命秀峯为江苏代表出席了大会,秀峯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7月,秀峯转为中央执行委员。<ref name=zhongshan/>
1933年底,陈果夫出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4年,秀峯被任命为江苏省政府委员兼禁烟委员会主任。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陈果夫、陈立夫命秀峯为江苏代表出席了大会,秀峯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7月,秀峯转为中央执行委员。<ref name=zhongshan/>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果夫被蒋介石另行安排。调离之时,陈果夫将秀峯推荐到[[西康省]],任西康省政府委员兼西康省建设厅厅长。但秀峯与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相处不大融洽,故仅任职两年,便离开[[康定市|康定]]回到[[重庆]]。<ref name=zhongshan/>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果夫被蒋介石另行安排。调离之时,陈果夫将秀峯推荐到[[西康省]],任西康省政府委员兼西康省建设厅厅长。但秀峯与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相处不大融洽,故仅任职两年,便离开[[康定市|康定]]回到[[重庆]]。<ref name=zhongshan/>


秀峯回到重庆后,陈果夫办了“国父实业研究会”,任命秀峯为总干事,主持日常工作。陈果夫、陈立夫常邀秀峯到自己的寓所,听取其在若干决策上的意见。<ref name=zhongshan/>
秀峯回到重庆后,陈果夫办了“国父实业研究会”,任命秀峯为总干事,主持日常工作。陈果夫、陈立夫常邀秀峯到自己的寓所,听取其在若干决策上的意见。<ref name=zhongshan/>


1945年5月,秀峯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ref name=yangzhou/>
1945年5月,秀峯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ref name=yangzhou/>


=== 出掌中统 ===
=== 出掌中统 ===
1945年初,[[陈果夫]]、[[陈立夫]]得知蒋介石有意撤换负中统局实际责任的中统局副局长[[徐恩曾]],便向蒋介石推荐由秀峯继任。1945年1月,蒋介石任命秀峯接替徐恩曾,主持中统局的全面工作。起初,秀峯向陈果夫、陈立夫表示对该职无兴趣。实际上,秀峯看到了[[中统局]]内部均为[[徐恩曾]]的亲信,此外还有挂名中统局局长[[朱家骅]]支持的副局长郭紫峻,故担心自己任职后没有实权。秀峯向[[陈果夫]]、[[陈立夫]]提出:“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中统局的一切,包括人事、财务等全部由我一人做主。”陈果夫、陈立夫答应了该条件。<ref name=zhongshan/>
1945年初,[[陈果夫]]、[[陈立夫]]得知蒋介石有意撤换负中统局实际责任的中统局副局长[[徐恩曾]],便向蒋介石推荐由秀峯继任。1945年1月,蒋介石任命秀峯接替徐恩曾,主持中统局的全面工作。起初,秀峯向陈果夫、陈立夫表示对该职无兴趣。实际上,秀峯看到了[[中统局]]内部均为[[徐恩曾]]的亲信,此外还有挂名中统局局长[[朱家骅]]支持的副局长郭紫峻,故担心自己任职后没有实权。秀峯向[[陈果夫]]、[[陈立夫]]提出:“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中统局的一切,包括人事、财务等全部由我一人做主。”陈果夫、陈立夫答应了该条件。<ref name=zhongshan/>


1945年2月1日,秀峯正式上任。秀峯对挂名局长[[朱家骅]]插手局务釆取强硬姿态,并且将两位副局长[[顾建中]]、郭紫峻架空,又将朱家骅的亲信、会计室主任[[李光灼]]逐出中统局。朱家骅未能让副局长郭紫峻主持中统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已无疑问,亲德派朱家骅失去蒋介石青睐,朱家骅又已转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遂向蒋介石提出辞去兼任的中统局[[局长]]职务,获蒋介石同意,秀峯乃改任中统局[[代局长]]。数月之后,经蒋介石批准,'''秀峯'''成为正式[[中统局]]局长。<ref name=zhongshan/>
1945年2月1日,秀峯正式上任。秀峯对挂名局长[[朱家骅]]插手局务釆取强硬姿态,并且将两位副局长[[顾建中]]、郭紫峻架空,又将朱家骅的亲信、会计室主任[[李光灼]]逐出中统局。朱家骅未能让副局长郭紫峻主持中统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已无疑问,亲德派朱家骅失去蒋介石青睐,朱家骅又已转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遂向蒋介石提出辞去兼任的中统局[[局长]]职务,获蒋介石同意,秀峯乃改任中统局[[代局长]]。数月之后,经蒋介石批准,'''秀峯'''成为正式[[中统局]]局长。<ref name=zhongshan/>


秀峯上任后,一改徐恩曾的作风,整天批阅文件,还找来骨干人员谈心。秀峯上任不久,四川省境内发现大量假币流通,蒋介石命中统局限期破案。此为秀峯上任后,蒋介石交办的首个案件。秀峯当即主持召开科长以上人员会议,责成第三处(党政处)负责,重庆区及其他各个处、室协助,秀峯还坐镇第三处直接指挥,第三处第七科科长[[潘泽筠]]利用曾任重庆经济调查总队秘书的关系多方打探,迅速发现线索,行动队员随即将主犯、从犯全部抓获,人赃俱获。秀峯以急件呈报蒋介石。数日后,'''秀峯'''收到蒋介石的亲笔手令:“接事伊始,立建勋功,殊堪褒奖。”<ref name=zhongshan/>
秀峯上任后,一改徐恩曾的作风,整天批阅文件,还找来骨干人员谈心。秀峯上任不久,四川省境内发现大量假币流通,蒋介石命中统局限期破案。此为秀峯上任后,蒋介石交办的首个案件。秀峯当即主持召开科长以上人员会议,责成第三处(党政处)负责,重庆区及其他各个处、室协助,秀峯还坐镇第三处直接指挥,第三处第七科科长[[潘泽筠]]利用曾任重庆经济调查总队秘书的关系多方打探,迅速发现线索,行动队员随即将主犯、从犯全部抓获,人赃俱获。秀峯以急件呈报蒋介石。数日后,'''秀峯'''收到蒋介石的亲笔手令:“接事伊始,立建勋功,殊堪褒奖。”<ref name=zhongshan/>


=== 人员调整 ===
=== 人员调整 ===
上任一个多月,秀峯邀亲信、时任国家总动员会议秘书的[[王述先]]担任中统局主任秘书,并将私人印章交给王述先,要王述先主持日常工作。原任中统局秘书的张国栋,因与秀峯为多年好友而留任,他也是处级以上人员中唯一一位留任者。因王述先缺乏特务工作经验,经过陈果夫推荐,秀峯又将资料室主任[[万大鋐]]升为秘书,与张国栋共同协助王述先的工作。<ref name=zhongshan/>
上任一个多月,秀峯邀亲信、时任国家总动员会议秘书的[[王述先]]担任中统局主任秘书,并将私人印章交给王述先,要王述先主持日常工作。原任中统局秘书的张国栋,因与秀峯为多年好友而留任,他也是处级以上人员中唯一一位留任者。因王述先缺乏特务工作经验,经过陈果夫推荐,秀峯又将资料室主任[[万大鋐]]升为秘书,与张国栋共同协助王述先的工作。<ref name=zhongshan/>


随后,秀峯开展了对处级干部的调整。除了统计处、特经处因为专业性较强而未调整外,其他各个处、室、会均作调整。调整出中统局的处长、主任全由陈果夫、陈立夫另行作安排,秀峯的亲信及陈果夫、陈立夫推荐的“人才”[[韩克温]]、[[季源溥]]、[[王秀春]]、[[吴星伯]]分任第一处(日伪)、第二处(党派)、第三处(党政)、交通处的处长,[[李尚春]]、[[韩善辅]]分任人事室、会计室的主任,机要室被撤销,另设第四处,[[蒋静一]]任处长。此外,秀峯还增设督察室,任命[[王保身]]为主任,负责对该局内部进行监督、侦察。秀峯对各专业委员会及部分科长、专员也作了调整。整个中统局由此处于秀峯的掌控之下。<ref name=zhongshan/>
随后,秀峯开展了对处级干部的调整。除了统计处、特经处因为专业性较强而未调整外,其他各个处、室、会均作调整。调整出中统局的处长、主任全由陈果夫、陈立夫另行作安排,秀峯的亲信及陈果夫、陈立夫推荐的“人才”[[韩克温]]、[[季源溥]]、[[王秀春]]、[[吴星伯]]分任第一处(日伪)、第二处(党派)、第三处(党政)、交通处的处长,[[李尚春]]、[[韩善辅]]分任人事室、会计室的主任,机要室被撤销,另设第四处,[[蒋静一]]任处长。此外,秀峯还增设督察室,任命[[王保身]]为主任,负责对该局内部进行监督、侦察。秀峯对各专业委员会及部分科长、专员也作了调整。整个中统局由此处于秀峯的掌控之下。<ref name=zhongshan/>


=== 出击孔系 ===
=== 出击孔系 ===
'''[[孔祥熙]]'''与'''[[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均为'''[[蒋介石]]'''的[[亲信]],[[孔祥熙]]主管财政,[[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主管党务。抗日战争前,孔祥熙依赖陈果夫、陈立夫领导的特务遏制盐业走私及偷漏税收,陈果夫、陈立夫却乘机将大量特务安插进盐业和税务部门。同时陈果夫、陈立夫又希望将特务安排入孔祥熙开办的税务训练班,陈果夫与孔祥熙交涉时,遭孔祥熙拒绝,孔祥熙还与黄埔系将领[[桂永清]]联办该训练班,陈果夫、陈立夫的计划只好告吹。后来,孔祥熙的亲信、财政部直接税署署长[[高秉坊]]将四川省税务局6个分局中的5个有中统特务背景的分局长统统免职,中统局副局长[[徐恩曾]]多次交涉,[[高秉坊]]不予理会,由此激怒了[[陈果夫]]、[[陈立夫]]。<ref name=zhongshan/>
'''[[孔祥熙]]'''与'''[[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均为'''[[蒋介石]]'''的[[亲信]],[[孔祥熙]]主管财政,[[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主管党务。抗日战争前,孔祥熙依赖陈果夫、陈立夫领导的特务遏制盐业走私及偷漏税收,陈果夫、陈立夫却乘机将大量特务安插进盐业和税务部门。同时陈果夫、陈立夫又希望将特务安排入孔祥熙开办的税务训练班,陈果夫与孔祥熙交涉时,遭孔祥熙拒绝,孔祥熙还与黄埔系将领[[桂永清]]联办该训练班,陈果夫、陈立夫的计划只好告吹。后来,孔祥熙的亲信、财政部直接税署署长[[高秉坊]]将四川省税务局6个分局中的5个有中统特务背景的分局长统统免职,中统局副局长[[徐恩曾]]多次交涉,[[高秉坊]]不予理会,由此激怒了[[陈果夫]]、[[陈立夫]]。<ref name=zhongshan/>


秀峯上任不久,一日获得党网的密报:“[[高秉坊]]经办税款保证,全无确实收支账目可稽,开征 ‘一丙保证金’4年,收入3600余万元不入公账,存入商业银行作投机交易。”秀峯随即报告陈果夫、陈立夫,陈果夫、陈立夫命“立即彻查”。秀峯派专员[[方仲豪]]查访确认,又派第七科科长[[潘泽筠]]复核,第三处拟具报告,秀峯亲自修改,附上证据,通过快件呈报蒋介石。<ref name=zhongshan/>
秀峯上任不久,一日获得党网的密报:“[[高秉坊]]经办税款保证,全无确实收支账目可稽,开征 ‘一丙保证金’4年,收入3600余万元不入公账,存入商业银行作投机交易。”秀峯随即报告陈果夫、陈立夫,陈果夫、陈立夫命“立即彻查”。秀峯派专员[[方仲豪]]查访确认,又派第七科科长[[潘泽筠]]复核,第三处拟具报告,秀峯亲自修改,附上证据,通过快件呈报蒋介石。<ref name=zhongshan/>


当时,大后方物资紧缺,物价高涨,官商勾结,囤积居奇,遭各界抨击。蒋介石乃以高秉坊平息众怒,下令将其撤职,命法院核实查办。虽有孔祥熙营救,但陈果夫、陈立夫坚持,最终高秉坊被判处死刑。[[孔祥熙]]了解原委之后,将两个次长职位让给[[CC系]],缓和了与[[陈果夫]]、[[陈立夫]]的关系,[[高秉坊]]上诉后,被改判为[[无期徒刑]]。<ref name=zhongshan/>
当时,大后方物资紧缺,物价高涨,官商勾结,囤积居奇,遭各界抨击。蒋介石乃以高秉坊平息众怒,下令将其撤职,命法院核实查办。虽有孔祥熙营救,但陈果夫、陈立夫坚持,最终高秉坊被判处死刑。[[孔祥熙]]了解原委之后,将两个次长职位让给[[CC系]],缓和了与[[陈果夫]]、[[陈立夫]]的关系,[[高秉坊]]上诉后,被改判为[[无期徒刑]]。<ref name=zhongshan/>


=== 人财两失 ===
=== 人财两失 ===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秀峯先内定妻弟[[吴明甫]]承建中统局办公大楼,以便从中谋利。后来,秀峯又见许多部属以接收的名义劫获许多洋房、汽车,乃开会令这些人为自己做“贡献”。这些人遂集资在[[玄武湖]]畔为秀峯兴建了一幢二层花园别墅。秀峯还依靠权力与中统局在各地的接收大员暗中进行交易,坐地分赃,其中[[季源溥]]最为积极,将接收的[[上海]]拉菲德路(今[[复兴中路]])的两幢洋房送给了秀峯,秀峯又将其中一幢转送其情妇。<ref name=zhongshan/>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秀峯先内定妻弟[[吴明甫]]承建中统局办公大楼,以便从中谋利。后来,秀峯又见许多部属以接收的名义劫获许多洋房、汽车,乃开会令这些人为自己做“贡献”。这些人遂集资在[[玄武湖]]畔为秀峯兴建了一幢二层花园别墅。秀峯还依靠权力与中统局在各地的接收大员暗中进行交易,坐地分赃,其中[[季源溥]]最为积极,将接收的[[上海]]拉菲德路(今[[复兴中路]])的两幢洋房送给了秀峯,秀峯又将其中一幢转送其情妇。<ref name=zhongshan/>


秀峯利用可证明在敌占区的人员是中统局地下工作人员的权力,分别在1946年7月、10月为100多名汉奸先后办了两期地下工作人员检讨会,会后秀峯与检讨会主持人[[王保身]]单独找这些谈话称,只有交金条及美钞,才能被证明为中统局的地下工作人员,获得“毕业证书”,免被作为汉奸受到法律惩处。此后,秀峯还在[[南京]]、[[苏州]]、[[徐州]]等地通过各种名义找这些“地下工作人员”,令这些人再次做 “贡献”。到1948年底,据秀峯17岁的独生子私下称,秀峯家已经有600余根金条。<ref name=zhongshan/>
秀峯利用可证明在敌占区的人员是中统局地下工作人员的权力,分别在1946年7月、10月为100多名汉奸先后办了两期地下工作人员检讨会,会后秀峯与检讨会主持人[[王保身]]单独找这些谈话称,只有交金条及美钞,才能被证明为中统局的地下工作人员,获得“毕业证书”,免被作为汉奸受到法律惩处。此后,秀峯还在[[南京]]、[[苏州]]、[[徐州]]等地通过各种名义找这些“地下工作人员”,令这些人再次做 “贡献”。到1948年底,据秀峯17岁的独生子私下称,秀峯家已经有600余根金条。<ref name=zhongshan/>


1949年初,秀峯的独生子奉父亲之命,携带数年积攒的黄金、美钞,自上海乘太平号轮船先行逃往[[台湾]],途经[[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时,与自[[台湾]][[基隆]]返航的建元号客轮相撞,[[太平轮沉没事件|太平号轮船沉没]],秀峯之子失踪。秀峯派人派船前往营救,并请求[[蒋介石]]命空军派飞机搜寻,但未能找到其子及家财。<ref name=zhongshan/>
1949年初,秀峯的独生子奉父亲之命,携带数年积攒的黄金、美钞,自上海乘太平号轮船先行逃往[[台湾]],途经[[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时,与自[[台湾]][[基隆]]返航的建元号客轮相撞,[[太平轮沉没事件|太平号轮船沉没]],秀峯之子失踪。秀峯派人派船前往营救,并请求[[蒋介石]]命空军派飞机搜寻,但未能找到其子及家财。<ref name=zhongshan/>


=== 逃往台湾 ===
=== 逃往台湾 ===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秀峯在原籍[[江苏省]][[江都县]]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ref>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名册,国民大会秘书处印,1948年</ref>后来曾任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ref name=yangzhou/>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秀峯在原籍[[江苏省]][[江都县]]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ref>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名册,国民大会秘书处印,1948年</ref>后来曾任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ref name=yangzhou/>


1948年底,[[国军]]在中国各战场接连失败,秀峯决定党通局(1947年,中统局更名为“[[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部分机构先行撤往[[贵阳]]。此后,秀峯以养病为由,居住在上海。1949年1月25日,秀峯突然到南京宣布:“先撤往上海,然后再到[[广州]]。”当时因逢溃败,撤离南京的交通工具极其不足,党通局内部又十分混乱,故除了部分人员外,其他人员均自行赴上海集中。<ref name=zhongshan/>
1948年底,[[国军]]在中国各战场接连失败,秀峯决定党通局(1947年,中统局更名为“[[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部分机构先行撤往[[贵阳]]。此后,秀峯以养病为由,居住在上海。1949年1月25日,秀峯突然到南京宣布:“先撤往上海,然后再到[[广州]]。”当时因逢溃败,撤离南京的交通工具极其不足,党通局内部又十分混乱,故除了部分人员外,其他人员均自行赴上海集中。<ref name=zhongshan/>


此时,党通局人员人心涣散,均想拿到钱后各奔前程。因中国国民党中央已给党通局下发了一大笔遣散费及疏散费,这笔钱由秀峯掌握,党通局人员便自发集中起来向秀峯要钱,秀峯躲避于情妇家中,但要钱者坚持不放,秀峯才拿出一点钱对离开党通局者给资遣散,其余人员各发一笔疏散费,命众人先撤往广州。<ref name=zhongshan/>
此时,党通局人员人心涣散,均想拿到钱后各奔前程。因中国国民党中央已给党通局下发了一大笔遣散费及疏散费,这笔钱由秀峯掌握,党通局人员便自发集中起来向秀峯要钱,秀峯躲避于情妇家中,但要钱者坚持不放,秀峯才拿出一点钱对离开党通局者给资遣散,其余人员各发一笔疏散费,命众人先撤往广州。<ref name=zhongshan/>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逃往广州后,不再给党通局下拨经费。陈立夫以立法院副院长的身份加以影响,经CC系成员活动,[[立法院]]最终批准在[[行政院]]内政部下增设调查局,党通局由此变为政府机构,有了新的经费来源。秀峯不愿屈就内政部调查局局长之职,乃将亲信季源溥安排为内政部调查局局长,又安排亲信[[王保身]]任副局长加以掣肘,秀峯认为由此以自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党通局局长的身份遥控指挥季源溥不成问题。<ref name=zhongshan/>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逃往广州后,不再给党通局下拨经费。陈立夫以立法院副院长的身份加以影响,经CC系成员活动,[[立法院]]最终批准在[[行政院]]内政部下增设调查局,党通局由此变为政府机构,有了新的经费来源。秀峯不愿屈就内政部调查局局长之职,乃将亲信季源溥安排为内政部调查局局长,又安排亲信[[王保身]]任副局长加以掣肘,秀峯认为由此以自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党通局局长的身份遥控指挥季源溥不成问题。<ref name=zhongshan/>


但是,由于编制所限,以及内政部部长[[李汉魂]]以安排另一名非中统人员[[张益民]]任内政部调查局副局长作为交换条件,季源溥未接受王保身出任副局长。季源溥出任内政部调查局局长后,重大事宜直接请示陈立夫,对秀峯的指挥则置之不理。秀峯既没有经费来源,又失去了控制人事的权力,成为空头的党通局局长。此时,季源溥制定了一套潜伏及海外工作计划,直接经陈立夫报呈蒋介石,获蒋介石赏识,指示中国国民党中央拨款10万元用于该计划。但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财务委员会常委的秀峯,以该款项应由党通局具体安排为由,从中截留了6万元。季源溥、秀峯由此发生激烈争执。<ref name=zhongshan/>
但是,由于编制所限,以及内政部部长[[李汉魂]]以安排另一名非中统人员[[张益民]]任内政部调查局副局长作为交换条件,季源溥未接受王保身出任副局长。季源溥出任内政部调查局局长后,重大事宜直接请示陈立夫,对秀峯的指挥则置之不理。秀峯既没有经费来源,又失去了控制人事的权力,成为空头的党通局局长。此时,季源溥制定了一套潜伏及海外工作计划,直接经陈立夫报呈蒋介石,获蒋介石赏识,指示中国国民党中央拨款10万元用于该计划。但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财务委员会常委的秀峯,以该款项应由党通局具体安排为由,从中截留了6万元。季源溥、秀峯由此发生激烈争执。<ref name=zhongshan/>


1949年6月、7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中国许多地区,很多内政部调查局的地方负责人逃到广州后,流落街头。他们得知秀峯曾在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到一笔遣散费及疏散费后,向秀峯要求下发该费。此时,季源溥、秀峯的矛盾已公开化,季源溥积极怂恿这批人向秀峯要钱,秀峯却逃往台湾。季源溥指派内政部调查局主任秘书[[万大鋐]]及老资格特务[[齐跃荣]]等人率一批人追赴台湾,除向秀峯要钱,还要求清算历年账目,秀峯只好躲藏,无心再过问内政部调查局事务。<ref name=zhongshan/>
1949年6月、7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中国许多地区,很多内政部调查局的地方负责人逃到广州后,流落街头。他们得知秀峯曾在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到一笔遣散费及疏散费后,向秀峯要求下发该费。此时,季源溥、秀峯的矛盾已公开化,季源溥积极怂恿这批人向秀峯要钱,秀峯却逃往台湾。季源溥指派内政部调查局主任秘书[[万大鋐]]及老资格特务[[齐跃荣]]等人率一批人追赴台湾,除向秀峯要钱,还要求清算历年账目,秀峯只好躲藏,无心再过问内政部调查局事务。<ref name=zhongshan/>


1949年8月20日,[[蒋介石]]在台北市的圆山召开会议,将[[军统]]及[[中统]]特务组织合并成立“政治行动委员会”。秀峯出任“政治行动委员会”委员之一。参与收编准备逃亡台湾的各路特务。<ref name=ye/><ref name=zhongshan/>
1949年8月20日,[[蒋介石]]在台北市的圆山召开会议,将[[军统]]及[[中统]]特务组织合并成立“政治行动委员会”。秀峯出任“政治行动委员会”委员之一。参与收编准备逃亡台湾的各路特务。<ref name=ye/><ref name=zhongshan/>


后来,秀峯创办了名叫“海外世界”的新闻社,任台湾新闻通讯事业协会理事长兼[[中国广播公司]]监察人,还曾出席[[联合国]]科学技术研讨会。<ref name=ye/><ref name=zhongshan/>
后来,秀峯创办了名叫“海外世界”的新闻社,任台湾新闻通讯事业协会理事长兼[[中国广播公司]]监察人,还曾出席[[联合国]]科学技术研讨会。<ref name=ye/><ref name=zhongshan/>


1990年2月8日,秀峯在[[台北市]]病逝。<ref name=yangzhou/>
1990年2月8日,秀峯在[[台北市]]病逝。<ref name=yangzhou/>


=== 逸事 ===
=== 逸事 ===
1936年,秀峯在[[扬州]][[瘦西湖]]畔兴建“万林园”。这是因为秀峯回乡游览扬州园林时,发现没有其印象中那么出色,乃决心新建一座园林。此议获地方乡绅耆老赞成,亦获时任江都县县长的[[马镇邦]]肯定。秀峯花费巨资迁走了原址上的坟墓,开始了建园过程。秀峯建园的思想是先建林,后建园。[[金陵大学]]农科院的[[张炳辰]]、[[陈冯佑]]为该园设计了树种。该园引进了国内外珍贵树木将近两千株,种类将近200种。此外,该园还计划修建图书馆、纪念堂、青年馆,其中图书馆、纪念堂是为纪念秀峯的父亲[[叶惟善]]。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园的兴建被迫中止,成为一座仅有植物而无建筑的园林。1952年,该园林与阮家坟合并成立“劳动公园”,如今又立碑为“[[叶园]]”。<ref name=yangzhou/>
1936年,秀峯在[[扬州]][[瘦西湖]]畔兴建“万林园”。这是因为秀峯回乡游览扬州园林时,发现没有其印象中那么出色,乃决心新建一座园林。此议获地方乡绅耆老赞成,亦获时任江都县县长的[[马镇邦]]肯定。秀峯花费巨资迁走了原址上的坟墓,开始了建园过程。秀峯建园的思想是先建林,后建园。[[金陵大学]]农科院的[[张炳辰]]、[[陈冯佑]]为该园设计了树种。该园引进了国内外珍贵树木将近两千株,种类将近200种。此外,该园还计划修建图书馆、纪念堂、青年馆,其中图书馆、纪念堂是为纪念秀峯的父亲[[叶惟善]]。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园的兴建被迫中止,成为一座仅有植物而无建筑的园林。1952年,该园林与阮家坟合并成立“劳动公园”,如今又立碑为“[[叶园]]”。<ref name=yangzhou/>


== 家庭 ==
== 家庭 ==
第109行: 第109行:
{{end box}}
{{end box}}


{{DEFAULTSORT:Ye}}
{{DEFAULTSORT:Ye}}
[[Category:制憲国民大会代表]]
[[Category:制憲国民大会代表]]
[[Category:第1届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
[[Category:第1届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
[[Category:中国国民党党员]]
[[Category:中国国民党党员]]
[[Category:扬州人]]
[[Category:扬州人]]
[[Category:臺灣戰後移民]]
[[Category:台湾战后移民]]
[[Category:叶姓|X]]
[[Category:叶姓|X]]
[[Category:匹茲堡大学校友|Y]]
[[Category:匹茲堡大学校友|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