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留紀: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删除1个模板:Wayback)
(noteTA 跳过, replaced: 連結 → 链接, 廣 → 广, 爾 → 尔, 號 → 号, 羅 → 罗, 屬 → 属, 統 → 统, 奧 → 奥, 滅 → 灭, 絕 → 绝, 紀 → 纪 (4))
第9行: 第9行:
}}
}}
{{Silurian graphical timeline}}
{{Silurian graphical timeline}}
'''志留'''('''Silurian''',符'''S''')是[[地质时代表]][[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4亿年前,结束于4.19亿年前。志留的开始表示[[-志留紀滅絕事件]]的结束,此事件造成了85%的物种灭绝。
'''志留'''('''Silurian''',符'''S''')是[[地质时代表]][[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4亿年前,结束于4.19亿年前。志留的开始表示[[-志留纪灭绝事件]]的结束,此事件造成了85%的物种灭绝。


其重要的进化里程碑是[[维管植物]]和[[有颔下门|有颌鱼类]]的出现;[[节肢动物]]的登陆以及维管植物的扩张形成了大范围的陆地生物群,其形式是沿着湖泊和河流的绿地以及成分主要是节肢动物的陆地动物群。然而直到[[泥盆纪]]多样化事件之后,陆地生物才对地球具有重大影响。志留纪时期的[[笔石]]化石甚多,因此又常被称为“'''笔石时代'''”。
其重要的进化里程碑是[[维管植物]]和[[有颔下门|有颌鱼类]]的出现;[[节肢动物]]的登陆以及维管植物的扩张形成了大范围的陆地生物群,其形式是沿着湖泊和河流的绿地以及成分主要是节肢动物的陆地动物群。然而直到[[泥盆纪]]多样化事件之后,陆地生物才对地球具有重大影响。志留纪时期的[[笔石]]化石甚多,因此又常被称为“'''笔石时代'''”。
第22行: 第22行:
1839年,莫企逊的作品《[[志留纪体系]]》(英文:The Silurian System)出版后,这个地质时期的定义开始被学界接受{{sfn|The Paleozoic Era|2010|p=177}}{{sfn|Евсеева, Лефлат, Жилина|2016|с=195}}。
1839年,莫企逊的作品《[[志留纪体系]]》(英文:The Silurian System)出版后,这个地质时期的定义开始被学界接受{{sfn|The Paleozoic Era|2010|p=177}}{{sfn|Евсеева, Лефлат, Жилина|2016|с=195}}。


然而莫企逊的志留系定义与亚当的寒武系定义地质年代重叠,引发了激烈的分歧,此莫企逊和亚当绝交。1879年,{{link-en|查斯·拉普沃思|Charles Lapworth}}把莫企逊广义的志留系下层命名为奥陶系{{sfn|Евсеева, Лефлат, Жилина|2016|с=195}}{{sfn|The Paleozoic Era|2010|p=178}}<ref>{{ru}}{{Cite journal|author=Каныгин А. В.|title=Проблемы ре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стратиграфической шкалы с позиции эволюции экосистем (на примере нижнего палеозоя)|url=http://www.sibran.ru/upload/iblock/980/98048e87382c004a3bfec6e62b49aab2.pdf|edition=Геология и геофизика|date=2011|volume=52, № 10|pages=1349—1366|format=PDF|access-date=2020-05-24|archive-date=2021-03-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15141046/https://www.sibran.ru/upload/iblock/980/98048e87382c004a3bfec6e62b49aab2.pdf|dead-url=no}}</ref>。Silurian的早期替代名称是“Gotlandian”,以[[哥得兰岛]]的地层命名。
然而莫企逊的志留系定义与亚当的寒武系定义地质年代重叠,引发了激烈的分歧,此莫企逊和亚当绝交。1879年,{{link-en|查斯·拉普沃思|Charles Lapworth}}把莫企逊广义的志留系下层命名为奥陶系{{sfn|Евсеева, Лефлат, Жилина|2016|с=195}}{{sfn|The Paleozoic Era|2010|p=178}}<ref>{{ru}}{{Cite journal|author=Каныгин А. В.|title=Проблемы ре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стратиграфической шкалы с позиции эволюции экосистем (на примере нижнего палеозоя)|url=http://www.sibran.ru/upload/iblock/980/98048e87382c004a3bfec6e62b49aab2.pdf|edition=Геология и геофизика|date=2011|volume=52, № 10|pages=1349—1366|format=PDF|access-date=2020-05-24|archive-date=2021-03-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15141046/https://www.sibran.ru/upload/iblock/980/98048e87382c004a3bfec6e62b49aab2.pdf|dead-url=no}}</ref>。Silurian的早期替代名称是“Gotlandian”,以[[哥得兰岛]]的地层命名。


法国地质学家{{link-en|约阿希姆·巴兰德|Joachim Barrande}}在基于莫企逊的志留系定义上较广泛意义上使用了志留纪一词,这一点比后来的现代知识更合理。他把[[波西米亚]]的志留纪地层分为八个阶层。1854年,{{link-en|爱德华·福布斯|Edward Forbes}}对它的解释提出了质疑,巴兰德志留纪地层的后期,“F”、“G”和“H”被证明是泥盆纪的。尽管对地层的原始分组进行了这些修改,但公认的是,巴兰德将波西米亚地层确立为研究化石的经典地层。
法国地质学家{{link-en|约阿希姆·巴兰德|Joachim Barrande}}在基于莫企逊的志留系定义上较广泛意义上使用了志留纪一词,这一点比后来的现代知识更合理。他把[[波西米亚]]的志留纪地层分为八个阶层。1854年,{{link-en|爱德华·福布斯|Edward Forbes}}对它的解释提出了质疑,巴兰德志留纪地层的后期,“F”、“G”和“H”被证明是泥盆纪的。尽管对地层的原始分组进行了这些修改,但公认的是,巴兰德将波西米亚地层确立为研究化石的经典地层。
第37行: 第37行:
* 兰多维列统:标准地区在英国威尔士南部达费德的兰多维利镇周围。分3个阶:鲁丹阶、埃隆阶、特列奇阶。
* 兰多维列统:标准地区在英国威尔士南部达费德的兰多维利镇周围。分3个阶:鲁丹阶、埃隆阶、特列奇阶。
* 文洛克统:标准地区在英格兰什罗普郡的文洛克地区。分2个阶:申伍德阶、侯默阶。
* 文洛克统:标准地区在英格兰什罗普郡的文洛克地区。分2个阶:申伍德阶、侯默阶。
* [[德洛世|罗德洛统]]:标准地区在英格兰什罗普郡的罗德洛地区。分2个阶,戈斯特阶、卢德福德阶。
* [[德洛世|罗德洛统]]:标准地区在英格兰什罗普郡的罗德洛地区。分2个阶,戈斯特阶、卢德福德阶。
* [[普里道利世|普里道利]]:标准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巴兰德地区。
* [[普里道利世|普里道利]]:标准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巴兰德地区。


== 生物 ==
== 生物 ==
第61行: 第61行:
File:Thelodonti.gif|志留纪时期的[[甲胄鱼类]]
File:Thelodonti.gif|志留纪时期的[[甲胄鱼类]]
File:Silurianfishes ntm 1905 smit 1929.gif|于20世纪早期创作的志留纪鱼类复原图
File:Silurianfishes ntm 1905 smit 1929.gif|于20世纪早期创作的志留纪鱼类复原图
File:Eurypterus Paleoart.jpg|{{link-en|翅鱟|Eurypterus}}(''Eurypterus''),志留纪晚期的上层掠食者
File:Eurypterus Paleoart.jpg|{{link-en|广翅鱟|Eurypterus}}(''Eurypterus''),志留纪晚期的上层掠食者
File:Life reconstruction of Megamastax amblyodus consuming the galeaspid Dunyu longiforus.jpg|一只[[宏颌鱼属|宏颌鱼]](''Megamastax'')正在捕食一群[[盾鱼属|盾鱼]]
File:Life reconstruction of Megamastax amblyodus consuming the galeaspid Dunyu longiforus.jpg|一只[[宏颌鱼属|宏颌鱼]](''Megamastax'')正在捕食一群[[盾鱼属|盾鱼]]
File:Arctinurus boltoni.jpg|''{{le|Arctinurus}}'' 是生存于志留纪中晚期的一属大型三叶虫,最大可到30厘米
File:Arctinurus boltoni.jpg|''{{le|Arctinurus}}'' 是生存于志留纪中晚期的一属大型三叶虫,最大可到30厘米
第98行: 第98行:
* {{en}}Ogg, Jim; June, 2004, ''Overview of 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s and Points (GSSP's)'' http://www.stratigraphy.org/gssp.htm Accessed April 30, 2006.
* {{en}}Ogg, Jim; June, 2004, ''Overview of 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s and Points (GSSP's)'' http://www.stratigraphy.org/gssp.htm Accessed April 30, 2006.
{{refend}}
{{refend}}
== 外部連結 ==
== 外部链接 ==
'''英语'''
'''英语'''
{{refbegin|2}}
{{refbegi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