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祖: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4), 員 → 员, 壯 → 壮, 參考 → 参考, 參與 → 参与 (2), 開 → 开, 學 → 学, 參 → 参 (3), 會 → 会 (2), 長 → 长 (2), 與 → 与, 軍 → 军 (32), 間 → 间 (3), 處 → 处 (2), 務 → 务, 龍 → 龙, 隊 → 队, 漢 → 汉, 作戰 → 作战, 風 → 风 (2), 縣 → 县 (3), 無 → 无 (2), 盡 → 尽, 彈 → 弹, 監 → 监, 將 → 将 (10), 領 → 领 (2), 劉 → 刘 (41), 陽 → 阳 (3), 楊 → 杨 (3), 養 → 养, 協 → 协, 馬 → 马 (8), 應 → 应 (2), 肅 → 肃, 魯 → 鲁 (2), 車 → 车 (2), 廣 → 广, 見 → 见, 來 → 来 (3), 義 → 义 (4), 對 → 对 (2), 親 → 亲 (2), 彌 → 弥, 樣 → 样, 傳 → 传 (4), 號 → 号, 體 → 体, 線 → 线, 簡 → 简 (3), 為 → 为 (6), 於 → 于 (7),…)
→‎生平:​noteTA 跳过, replaced: 傷 → 伤, 擾 → 扰, 勸 → 劝
第17行: 第17行:
刘康祖一家世居京口。东晉[[义熙 (东晉)|义熙]]十一年(415年),父亲刘虔之在討伐[[司马休之]]时战死,刘康祖袭其爵'''新康县男'''。刘康祖能骑射,臂力超乎凡人,卻在乡里中不务正业,整天四处游蕩,賭博饮酒,不过因其体格强健,每次因犯法而被郡县府衙追捕时都轻易翻墙过屋,人们都无法抓住他。一次在建康夜闖别人家中,被州府派人包围监守,然刘康祖竟能突围而去,众人都不敢追。当晚,刘康祖只用半晚时间就回到京口,至明天一早就到南徐州州府中求职。不久,由建康来要追緝他的文书送到京口,惟州府以他一早就到府,力证刘康祖昨晚是在京口,解決了事情。后来刘康祖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参军,又转员外散骑侍郎,但期间屢屢被弹劾,[[宋文帝]]见他是功臣之子,每次都放过他。不过后来还是因为被揭賭博而被免官。
刘康祖一家世居京口。东晉[[义熙 (东晉)|义熙]]十一年(415年),父亲刘虔之在討伐[[司马休之]]时战死,刘康祖袭其爵'''新康县男'''。刘康祖能骑射,臂力超乎凡人,卻在乡里中不务正业,整天四处游蕩,賭博饮酒,不过因其体格强健,每次因犯法而被郡县府衙追捕时都轻易翻墙过屋,人们都无法抓住他。一次在建康夜闖别人家中,被州府派人包围监守,然刘康祖竟能突围而去,众人都不敢追。当晚,刘康祖只用半晚时间就回到京口,至明天一早就到南徐州州府中求职。不久,由建康来要追緝他的文书送到京口,惟州府以他一早就到府,力证刘康祖昨晚是在京口,解決了事情。后来刘康祖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参军,又转员外散骑侍郎,但期间屢屢被弹劾,[[宋文帝]]见他是功臣之子,每次都放过他。不过后来还是因为被揭賭博而被免官。


刘康祖后转太子左积弩将军。元嘉十八年十二月癸亥日(442年1月12日),刘康祖詔与龙驤将军[[裴方明]]及[[梁坦]]率三千兵协助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討伐侵汉川的[[杨难当]],并于次年大破杨难当,难当逃奔[[北魏]],仇池平定。然而,不久就因刘真道及裴方明私吞仇池中的金银财宝和杨难当的马而被收下廷尉,并被免官<ref>《宋书·刘怀肃传》附《刘真道传》:“真道、方明并坐破仇池,断割金银诸杂宝,又藏难当善马,下獄死。刘康祖等系免各有差。</ref>。
刘康祖后转太子左积弩将军。元嘉十八年十二月癸亥日(442年1月12日),刘康祖詔与龙驤将军[[裴方明]]及[[梁坦]]率三千兵协助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討伐侵汉川的[[杨难当]],并于次年大破杨难当,难当逃奔[[北魏]],仇池平定。然而,不久就因刘真道及裴方明私吞仇池中的金银财宝和杨难当的马而被收下廷尉,并被免官<ref>《宋书·刘怀肃传》附《刘真道传》:“真道、方明并坐破仇池,断割金银诸杂宝,又藏难当善马,下獄死。刘康祖等系免各有差。</ref>。


不久,时任南豫州刺史的武陵王[[刘駿]]征康祖为征虜中兵参军,于是一改以往作风,修心养性。后转太子翊军校尉,又任豫州刺史、安蠻校尉、南平王[[刘鑠]]的安蠻司马。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南侵,[[魏太武帝]]更亲自领军围攻悬瓠城,守将陈憲奋力抵抗。刘鑠就让刘康祖及[[臧质]]率军救援,康祖等战至[[融水]],击破魏军并斬魏中尚书[[乞地真]],并攻至悬瓠四十里外。魏军久攻不下,康祖援军又到,太武帝于是燒毀攻城器具后撤军。康祖后进左军将军。同年,宋文帝準备北伐,刘康祖认为七月才北伐太晚,请求明年才出兵,但沒被接纳。战时,刘鑠派[[胡盛之]]等出兵许、洛,魏荊州刺史[[鲁爽]]弃[[长社]]出走,宋军亦败魏豫州刺史[[拓跋僕兰]],遂追其至虎牢,刘鑠即派刘康祖率军支援进攻虎牢。
不久,时任南豫州刺史的武陵王[[刘駿]]征康祖为征虜中兵参军,于是一改以往作风,修心养性。后转太子翊军校尉,又任豫州刺史、安蠻校尉、南平王[[刘鑠]]的安蠻司马。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南侵,[[魏太武帝]]更亲自领军围攻悬瓠城,守将陈憲奋力抵抗。刘鑠就让刘康祖及[[臧质]]率军救援,康祖等战至[[融水]],击破魏军并斬魏中尚书[[乞地真]],并攻至悬瓠四十里外。魏军久攻不下,康祖援军又到,太武帝于是燒毀攻城器具后撤军。康祖后进左军将军。同年,宋文帝準备北伐,刘康祖认为七月才北伐太晚,请求明年才出兵,但沒被接纳。战时,刘鑠派[[胡盛之]]等出兵许、洛,魏荊州刺史[[鲁爽]]弃[[长社]]出走,宋军亦败魏豫州刺史[[拓跋僕兰]],遂追其至虎牢,刘鑠即派刘康祖率军支援进攻虎牢。


然而,因应[[王玄謨]]所率东线兵败[[滑台]],魏军开始深入,宋文帝憂心刘鑠所守的[[寿阳]]会失守,于是召刘康祖回防。刘康祖统所率八千人撤至离寿阳城数十里外遇上率八万人的魏将[[拓跋仁]],两军于[[尉武]]相遇。时胡盛之刘康祖走山间险道直奔寿阳,然而刘康祖怒而拒绝,決心要和魏军決战,遂结车营迎击魏军。交战后,魏军从四方八面围攻康祖军,众将士皆死战,由早上打到黃昏共杀了魏军万多人,康祖亦有十处口,但战意激昂。魏军于是将军队一分为三,且战且休,更用火攻对付车营。刘康祖继续頑抗,可是就被箭射中颈部,墮马战死,餘下士兵无法继续作战,于是大多都被魏军所杀<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元嘉二十七年:“魏人四面攻之,将士皆殊死战。自旦至晡,杀魏兵万餘人,流血沒踝,康祖身被十创,意气弥厲。魏分其众为三,且休且战。会日暮风急,魏以骑负草燒军营,康祖随补其闕。有流矢贯康祖,颈,墜马死,餘众不能战,遂潰,魏人掩杀殆尽。”又《资治通鉴考异》:“《康祖传》云:『大战一日一夜』,又云:“虜死者太半”。今从《宋略》”</ref>。
然而,因应[[王玄謨]]所率东线兵败[[滑台]],魏军开始深入,宋文帝憂心刘鑠所守的[[寿阳]]会失守,于是召刘康祖回防。刘康祖统所率八千人撤至离寿阳城数十里外遇上率八万人的魏将[[拓跋仁]],两军于[[尉武]]相遇。时胡盛之刘康祖走山间险道直奔寿阳,然而刘康祖怒而拒绝,決心要和魏军決战,遂结车营迎击魏军。交战后,魏军从四方八面围攻康祖军,众将士皆死战,由早上打到黃昏共杀了魏军万多人,康祖亦有十处口,但战意激昂。魏军于是将军队一分为三,且战且休,更用火攻对付车营。刘康祖继续頑抗,可是就被箭射中颈部,墮马战死,餘下士兵无法继续作战,于是大多都被魏军所杀<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元嘉二十七年:“魏人四面攻之,将士皆殊死战。自旦至晡,杀魏兵万餘人,流血沒踝,康祖身被十创,意气弥厲。魏分其众为三,且休且战。会日暮风急,魏以骑负草燒军营,康祖随补其闕。有流矢贯康祖,颈,墜马死,餘众不能战,遂潰,魏人掩杀殆尽。”又《资治通鉴考异》:“《康祖传》云:『大战一日一夜』,又云:“虜死者太半”。今从《宋略》”</ref>。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宋文帝追念刘康祖,贈益州刺史,赐[[諡号]]'''壮'''。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宋文帝追念刘康祖,贈益州刺史,赐[[諡号]]'''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