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国: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我来啦, replaced: 衛 → 卫 (5), 連 → 连, 難 → 难, 復 → 复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時 → 时, 別 → 别, 歸 → 归 (2), 載 → 载, 攝 → 摄, 亂 → 乱, 諸 → 诸 (4), 賢 → 贤, 紀 → 纪, 記 → 记 (2), 「 → “ (6), 」 → ” (6), 顏 → 颜)
第12行: 第12行:
|史书记载=
|史书记载=
}}
}}
'''共国''',商朝及周朝的诸侯国,商代共国故址在今[[甘肃省]][[涇川县]],后为[[周文王]]所灭;周代共国故址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一带,《世本·氏族篇》記載:「共氏,国名,周有共伯和。《汉书·古今人表》师古注云:「共,国名也。
'''共国''',商朝及周朝的诸侯国,商代共国故址在今[[甘肃省]][[涇川县]],后为[[周文王]]所灭;周代共国故址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一带,《世本·氏族篇》记载:“共氏,国名,周有共伯和。《汉书·古今人表》师古注云:“共,国名也。


西周后期,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周厲王逃奔于彘(今山西省霍县)。当周人推举[[共伯和]]为首领,「攝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厲王死于彘,共伯和政于王子靖,重回共国。<ref>《史正义》引《鲁连子》:「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之。周厲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厲王死于彘,共伯使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国于卫也。</ref>
西周后期,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周厲王逃奔于彘(今山西省霍县)。当周人推举[[共伯和]]为首领,“摄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厲王死于彘,共伯和政于王子靖,重回共国。<ref>《史正义》引《鲁连子》:“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之。周厲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厲王死于彘,共伯使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国于卫也。</ref>


春秋初期(前722年),郑国发生内,郑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因其位置逼近卫都,于前660年左右为[[卫国]]所灭。<ref>《左传·閔公二年》:「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預注:「共及滕,卫邑。</ref>
春秋初期(前722年),郑国发生内,郑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因其位置逼近卫都,于前660年左右为[[卫国]]所灭。<ref>《左传·閔公二年》:“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預注:“共及滕,卫邑。</ref>


== 共国君主 ==
== 共国君主 ==


* [[共公利]],《今本竹书年》
* [[共公利]],《今本竹书年》
* [[共伯和]]
* [[共伯和]]


第30行: 第30行:
{{河南省先秦列国}}
{{河南省先秦列国}}


[[Category:周代侯国]]
[[Category:周代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