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三国):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7),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參與 → 参与, 國 → 国 (21), 開 → 开 (2), 會 → 会 (5), 長 → 长 (4), 與 → 与 (5), 軍 → 军 (13), 間 → 间 (2), 處 → 处, 漢 → 汉 (3), 華 → 华, 風 → 风 (3), 縣 → 县 (3), 勞 → 劳, 興 → 兴 (2), 關 → 关, 將 → 将 (13), 領 → 领, 張 → 张 (2), 楊 → 杨 (2), 馬 → 马 (8), 雲 → 云 (2), 習 → 习, 車 → 车 (3), 廣 → 广 (2), 來 → 来 (5), 孫 → 孙, 動 → 动 (4), 爾 → 尔, 發 → 发 (3), 門 → 门, 傳 → 传 (7), 譯 → 译, 稱 → 称 (2), 為 → 为 (8), 於 → 于 (5), 屬 → 属, 納 → 纳, 歡 → 欢, 節 → 节 (3), 輕 → 轻, 舉 → 举 (4), 運 → 运, 鄉 → 乡, 實 → 实 (2), 敗 → 败, 並 → 并, 後 → 后 (1…)
标签消歧义链接
第1行: 第1行:
'''王凌'''({{bd|172年||251年|6月15日|catIdx=W王}}<ref>《三志·魏·》:(嘉平三年)四月丙午(6月7日),太尉王凌謀廢帝,立楚王彪,太傅司宣王征凌。五月甲寅(6月15日),凌自。</ref><ref>《魏略》:凌行到项,夜呼掾属与决曰:“行年八十,身名并灭耶!”遂自杀。</ref>),字'''彦云''',[[太原郡]][[祁]]人,[[三国]]时[[曹魏]]重要将领,[[东汉]]末年谋诛[[董卓]]的[[司徒]][[王允]]之侄。
'''王凌'''({{bd|172年||251年|6月15日|catIdx=W王}}<ref>《三志·魏·》:(嘉平三年)四月丙午(6月7日),太尉王凌谋废帝,立楚王彪,太傅司宣王征凌。五月甲寅(6月15日),凌自。</ref><ref>《魏略》:凌行到项,夜呼掾属与决曰:“行年八十,身名并灭耶!”遂自杀。</ref>),字'''彦云''',[[太原郡]][[祁]]人,[[三国]]时[[曹魏]]重要将领,[[东汉]]末年谋诛[[董卓]]的[[司徒]][[王允]]之侄。


== 生平 ==
== 生平 ==
早年同郡[[王昶 (三)|王昶]]名,因年而被王昶以兄(事)之<ref>《王昶》: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ref>。王允一家被[[李傕]]害,只有當時還年少的王凌其兄王晨幸逃出安,跑回太原。後來舉孝廉,被并州刺史[[梁]]舉薦<ref>《三志·常林》:后刺史梁习荐州界名士[[常林|林]]及[[俊 (三)|杨俊]]、'''王凌'''、[[王象]]、[[荀纬]],太祖皆以为县长。</ref>,任[[干]]縣長
早年同郡[[王昶 (三)|王昶]]名,因年而被王昶以兄(事)之<ref>《王昶》: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ref>。王允一家被[[李傕]]害,只有当时还年少的王凌其兄王晨幸逃出安,跑回太原。后来举孝廉,被并州刺史[[梁]]举荐<ref>《三志·常林》:后刺史梁习荐州界名士[[常林|林]]及[[俊 (三)|杨俊]]、'''王凌'''、[[王象]]、[[荀纬]],太祖皆以为县长。</ref>,任[[干]]县长


王凌因罪刑。服刑期,恰逢兗州刺史曹操巡察,在上看到王凌便詢問為何人。
王凌因罪刑。服刑期,恰逢兗州刺史曹操巡察,在上看到王凌便询问为何人。


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又是因公犯罪,曹操即解除他的役,委以驍騎將軍主薄之。及中山太守,頗有治績,後來出任丞相掾
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又是因公犯罪,曹操即解除他的役,委以骁骑将军主薄之。及中山太守,頗有治績,后来出任丞相掾


[[曹丕]],任散常侍,出任[[兗州]]刺史,曾參與222年的[[洞口之]],因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將軍任[[青州]]刺史又整理法度,重建戰亂後的秩序以助平定利城[[唐咨]]的叛<ref>《三志·魏文帝》:(帝)遣屯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青州刺史'''討平之</ref>,得到百姓頌;期間錄用[[王基 (三)|王基]]別駕<ref>《王基》: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时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后召为秘书郎,凌复请还。</ref>。後來在[[夾石之]]率兵勇,令[[曹休]]得以撤退。任[[揚州]]和[[豫州]]刺史,甚得心。
[[曹丕]],任散常侍,出任[[兗州]]刺史,曾参与222年的[[洞口之]],因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任[[青州]]刺史又整理法度,重建战乱后的秩序以助平定利城[[唐咨]]的叛<ref>《三志·魏文帝》:(帝)遣屯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青州刺史'''討平之</ref>,得到百姓頌;期间录用[[王基 (三)|王基]]别驾<ref>《王基》: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时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后召为秘书郎,凌复请还。</ref>。后来在[[夾石之]]率兵勇,令[[曹休]]得以撤退。任[[揚州]]和[[豫州]]刺史,甚得心。


太和五年(231年),王凌不听[[满宠]]劝告,擅自出兵,不慎中了吴将孙布的诈降计,所出之兵死伤过半。再加上与满宠平时就意见不合,便向[[曹叡|明帝]]诬告满宠年老体衰、饮酒误事,使得满宠被明帝召还。<ref>《三志·滿》全文(附裴注):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凌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布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初,'''宠与凌共事不平,凌支党毁宠疲老悖谬''',故明帝召之。既至,体气康强,见而遣还。〈世语曰:王凌表宠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帝将召宠,给事中郭谋曰:“宠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二十餘年,有勋方岳。及镇淮南,吴人惮之。若不如所表,将为所闚。可令还朝,问以方事以察之。”帝从之。宠既至,进见,饮酒至一石不乱。帝慰劳之,遣还。〉</ref>
太和五年(231年),王凌不听[[满宠]]劝告,擅自出兵,不慎中了吴将孙布的诈降计,所出之兵死伤过半。再加上与满宠平时就意见不合,便向[[曹叡|明帝]]诬告满宠年老体衰、饮酒误事,使得满宠被明帝召还。<ref>《三志·》全文(附裴注):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凌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布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初,'''宠与凌共事不平,凌支党毁宠疲老悖谬''',故明帝召之。既至,体气康强,见而遣还。〈世语曰:王凌表宠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帝将召宠,给事中郭谋曰:“宠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二十餘年,有勋方岳。及镇淮南,吴人惮之。若不如所表,将为所闚。可令还朝,问以方事以察之。”帝从之。宠既至,进见,饮酒至一石不乱。帝慰劳之,遣还。〉</ref>


[[正始 (曹魏)|正始]]元年(240年),任征東將軍,假都督揚州諸軍事。次年(241年),在[[芍陂]]大戰擊敗吳將[[全琮]],全琮撤退。封'''南侯''',遷車騎將軍同三司。<ref>《三志·魏·》:(二年)六月己卯(7月2日),以征東將軍王凌為車騎將軍。</ref>又正始九年(248年)升任[[司空]]。
[[正始 (曹魏)|正始]]元年(240年),任征东将军,假都督揚州诸军事。次年(241年),在[[芍陂]]大战击败吴将[[全琮]],全琮撤退。封'''南侯''',迁车骑将军同三司。<ref>《三志·魏·》:(二年)六月己卯(7月2日),以征东将军王凌为车骑将军。</ref>又正始九年(248年)升任[[司空]]。


[[嘉平 (曹魏)|嘉平]]元年(249年),[[司懿]]發動[[高平陵之]],大將軍[[曹爽]]被[[死]],司马氏掌握魏国大权。王凌升任[[太尉]]<ref>《三志·魏·》:冬十二月辛卯(250年1月28日),以司空王凌太尉。</ref>,[[节钺|假鉞]]。
[[嘉平 (曹魏)|嘉平]]元年(249年),[[司懿]]发动[[高平陵之]],大将军[[曹爽]]被[[死]],司马氏掌握魏国大权。王凌升任[[太尉]]<ref>《三志·魏·》:冬十二月辛卯(250年1月28日),以司空王凌太尉。</ref>,[[节钺|假鉞]]。


{{main|王凌之乱}}
{{main|王凌之乱}}


王凌任司空、太尉期间并未入朝,仍镇守扬州。當時[[兗州]]刺史[[令狐愚]]是王凌的外甥,二人掌兵。二人合要推楚王[[曹彪]]帝,推翻司马氏,令狐愚更派部[[张式 (三国)|式]]絡曹彪,但同年令狐愚就病死。次年夜星象,認為有祥瑞的兆,決定待機會實計劃
王凌任司空、太尉期间并未入朝,仍镇守扬州。当时[[兗州]]刺史[[令狐愚]]是王凌的外甥,二人掌兵。二人合要推楚王[[曹彪]]帝,推翻司马氏,令狐愚更派部[[张式 (三国)|式]]絡曹彪,但同年令狐愚就病死。次年夜星象,认为有祥瑞的兆,決定待机会实计划


嘉平三年(251年),趁著吳軍在涂水有事行,王凌決定藉此機會,上表要求討伐[[孙吴|東吳]],但未有回音,王凌是派將軍[[杨弘 (曹魏)|弘]]將計劃通知兗州刺史[[黄华 (东汉)|黃]],但他告給司懿。司是討伐王凌,但先下令赦免王凌罪行。王凌自知不敵,是投降,司降,派兵送王凌回[[洛邑]]。王凌害怕事情不就此完,向司懿取棺材釘以知其心意,但司是命人送他一;王凌知道自己必定,到[[項縣]]時飲後來懿到[[春]],王凌的計劃供出,相的人包括王凌及令狐愚等都被誅滅三族,王凌和令狐愚更被棺暴屍三日。王凌有一妹为[[郭淮]]妻,因郭淮求情,终得免罪。
嘉平三年(251年),趁著吴军在涂水有事行,王凌決定藉此机会,上表要求討伐[[孙吴|东吴]],但未有回音,王凌是派将军[[杨弘 (曹魏)|弘]]将计划通知兗州刺史[[黄华 (东汉)|黃]],但他告給司懿。司是討伐王凌,但先下令赦免王凌罪行。王凌自知不敵,是投降,司降,派兵送王凌回[[洛邑]]。王凌害怕事情不就此完,向司懿取棺材釘以知其心意,但司是命人送他一;王凌知道自己必定,到[[项县]]时饮后来懿到[[寿春]],王凌的计划供出,相的人包括王凌及令狐愚等都被诛灭三族,王凌和令狐愚更被棺暴屍三日。王凌有一妹为[[郭淮]]妻,因郭淮求情,终得免罪。


== 逸 ==
== 逸 ==
* 王凌反抗司马懿失败,被押解回京时路过[[賈逵 (三)|贾逵]]庙前大呼:“贾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司马懿临死前,还梦见贾逵、王凌作祟。<ref>《[[晋书]]·宣帝纪》</ref>
* 王凌反抗司马懿失败,被押解回京时路过[[賈逵 (三)|贾逵]]庙前大呼:“贾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司马懿临死前,还梦见贾逵、王凌作祟。<ref>《[[晋书]]·宣帝纪》</ref>


== 評價 ==
== 评价 ==
* [[蒋济]]:'''王凌'''文武俱赡,当今无双。
* [[蒋济]]:'''王凌'''文武俱赡,当今无双。
* [[陳壽]]:「'''王凌'''風節格尚……咸以名,致茲榮任,而皆(同[[毌丘儉]]、[[]]、[[鐘會]])心大志迂,不慮禍發機,宗族地,豈不謬惑邪!」
* [[陈寿]]:“'''王凌'''风节格尚……咸以名,致茲榮任,而皆(同[[毌丘儉]]、[[]]、[[钟会]])心大志迂,不慮禍发机,宗族地,豈不謬惑邪!”
* [[伏滔]]:及至'''彦云'''、[[毌丘俭|仲恭]]、[[诸葛诞|公休]]之徒,或凭宿名,或怙前功,握兵淮楚,力制东夏,属当多难之世,仍值废兴之会,谋非所议,相系祸败。
* [[伏滔]]:及至'''彦云'''、[[毌丘俭|仲恭]]、[[诸葛诞|公休]]之徒,或凭宿名,或怙前功,握兵淮楚,力制东夏,属当多难之世,仍值废兴之会,谋非所议,相系祸败。
* [[南朝宋]]將領[[王玄謨]]被伯父有王淩之。<ref>《[[宋]]·王玄謨》:王玄謨,字德,太原祁人也。六世祖宏,河太守,綿竹侯,以叔司徒允之官北居新,仍、雁太守,其自敘雲爾。……玄謨幼而不群,世父蕤有知人,常笑曰:「兒氣概高亮,有'''太尉彥雲(王淩表字)之'''。</ref>
* [[南朝宋]]将领[[王玄謨]]被伯父有王淩之。<ref>《[[宋]]·王玄謨》:王玄謨,字德,太原祁人也。六世祖宏,河太守,綿竹侯,以叔司徒允之官北居新,仍、雁太守,其自叙云尔。……玄謨幼而不群,世父蕤有知人,常笑曰:“儿气概高亮,有'''太尉彦云(王淩表字)之'''。</ref>
* [[沈攸之]]:吾宁为'''王凌'''死,不为[[贾充]]生。
* [[沈攸之]]:吾宁为'''王凌'''死,不为[[贾充]]生。
* [[柳庄]]:昔[[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皆一时雄杰,据要地,拥强兵。
* [[柳庄]]:昔[[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皆一时雄杰,据要地,拥强兵。
第43行: 第43行:


== 子女 ==
== 子女 ==
* [[王 (三)|王]],字公渊,王凌之子,《[[晉春秋]]》其知道王凌要曹芳立曹彪,曾王凌不要輕舉,但王凌不聽,然裴松之疑此記載的真性。後與王凌家族一同被誅殺,死四十多
* [[王广 (三)|王广]],字公渊,王凌之子,《[[晉春秋]]》其知道王凌要曹芳立曹彪,曾王凌不要轻举,但王凌不聽,然裴松之疑此记载的真性。后与王凌家族一同被诛杀,死四十多
* 王飞枭,王广弟。
* 王飞枭,王广弟。
* 王金虎,王广弟。
* 王金虎,王广弟。
* 王明山,王凌幼子,字明山,以擅長書名,后因王凌事被捕。
* 王明山,王凌幼子,字明山,以擅长书名,后因王凌事被捕。


== 参考 ==
== 参考 ==
* 《[[三志]]·[[三志/卷28|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 《[[三志]]·[[三志/卷28|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 《[[三志/卷26|三志·魏志·滿]]》
* 《[[三志/卷26|三志·魏志·]]》
* 《[[三志/卷27|三志·魏志廿七·王昶王基]]》
* 《[[三志/卷27|三志·魏志廿七·王昶王基]]》
* 《[[治通]]》
* 《[[治通]]》


== 参见 ==
== 参见 ==
* [[寿春三叛]]
* [[寿春三叛]]


== 與參考文 ==
== 与参考文 ==
{{reflist}}
{{reflist}}


第63行: 第63行:
{{s-before|[[高柔]]}}
{{s-before|[[高柔]]}}
{{s-title|[[曹魏]][[司空]]|248年-249年}}
{{s-title|[[曹魏]][[司空]]|248年-249年}}
{{s-after|[[孫禮]]}}
{{s-after|[[孙礼]]}}
{{end box}}
{{end box}}


{{三志}}
{{三志}}


[[Category:東漢政治人物|W王]]
[[Category:东汉政治人物|W王]]
[[Category:東漢軍事人物|W王]]
[[Category:东汉军事人物|W王]]
[[Category:曹魏政治人物|W王]]
[[Category:曹魏政治人物|W王]]
[[Category:曹魏刺史|W王]]
[[Category:曹魏刺史|W王]]
[[Category:曹魏军事人物|W王]]
[[Category:曹魏军事人物|W王]]
[[Category:曹魏都督|W王]]
[[Category:曹魏都督|W王]]
[[Category:三司空]]
[[Category:三司空]]
[[Category:三太尉]]
[[Category:三太尉]]
[[Category:三人物|W王]]
[[Category:三人物|W王]]
[[Category:太原王氏|L凌]]
[[Category:太原王氏|L凌]]
[[Category:祁县人|W王]]
[[Category:祁县人|W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