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灭南明之战: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內 → 内 (3), 國 → 国 (12), 開 → 开 (2), 會 → 会 (3), 與 → 与, 間 → 间, 處 → 处, 師 → 师, 龍 → 龙 (3), 縣 → 县, 權 → 权 (4), 鄭 → 郑 (2), 無 → 无, 興 → 兴, 關 → 关, 監 → 监 (4), 劉 → 刘, 張 → 张 (3), 魯 → 鲁 (6), 孫 → 孙, 發 → 发, 傳 → 传, 稱 → 称, 為 → 为 (4), 於 → 于 (3), 堅 → 坚, 責 → 责 (2), 維 → 维 (5), 鄉 → 乡, 後 → 后, 書 → 书 (3), 爭 → 争 (4), 奪 → 夺, 總 → 总, 進 → 进, 約 → 约, 兩 → 两 (2), 戰 → 战 (2), 滅 → 灭, 絕 → 绝, 當 → 当, 擁 → 拥, 計 → 计, 結 → 结, 繼 → 继 (2), 險 → 险, 壽 → 寿, 讓 → 让, 難 → 难, 復 → 复, 謙 → 谦, 陳 → 陈, 謝 → 谢, 聞 → 闻 (2), 轉 → 转, 時 → 时…)
 
第1行: 第1行:
'''清灭南明之战''',爆發於[[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至[[康熙]]元年(1662年),是清军[[入關戰爭]]中消[[南明]]各政权的作战。
'''清灭南明之战''',爆发于[[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至[[康熙]]元年(1662年),是清军[[入关战争]]中消[[南明]]各政权的作战。


== 过程 ==
== 过程 ==
第5行: 第5行:


=== 清灭南明鲁王政权之战 ===
=== 清灭南明鲁王政权之战 ===
弘光朝覆亡后,由[[张国维]]、[[张煌言]]、[[钱肃乐]]等起兵浙东,立鲁王[[朱以海]]监国,以[[钱塘江]]。以[[张名振]]为定西侯,守石浦;其弟[[张名扬]]为左都督,守南田。由隆武朝廷建立時間稍先,又得到地方的支持,魯監國權處退兩難,在[[張國維]]、[[熊汝霖]]等人的持下<ref>查佐《國壽錄》卷三《張國維傳,“丙戌,閩師至浙,國維以前外臣嘗奉表于唐,恐有內變,使伏闕曰:今日有以和閩為言者,臣立斬之。”查佐《春秋》:“九月,唐詔至,文武臣疏請開讀,惟兵部尚書國維、都御史汝霖、中舍人謝龍宸正色之。監國不果詔。以榘疾上注罪之。唐詔略云:朕,朕未有子,得金陵期,當讓位皇侄,布衣角巾,蕭然物外。廷臣速備儀注上。張國俊勇(恿)王怒,王誓不宸字云生,遂手批唐使者中藻于殿上。已赦榘別轉,而以鄉薦殳香為會稽知文武臣咸私表于唐,不聞監國原以二(囗,虜)唐前后厄,自失重援,必餉竭,所呼,且唐詔特至公,誠一家也。悉唐使者中藻附表稱賀國維、汝霖等知之,不以,原其也。”</ref>,拒接受隆武政。唐、魯兩立愈演愈烈,乃至魯監國所遣使者兵[[陳謙]],引起[[]]的不滿
弘光朝覆亡后,由[[张国维]]、[[张煌言]]、[[钱肃乐]]等起兵浙东,立鲁王[[朱以海]]监国,以[[钱塘江]]。以[[张名振]]为定西侯,守石浦;其弟[[张名扬]]为左都督,守南田。由隆武朝廷建立时间稍先,又得到地方的支持,鲁监国权处退两难,在[[张国维]]、[[熊汝霖]]等人的持下<ref>查佐《国寿录》卷三《张国维传,“丙戌,闽师至浙,国维以前外臣嘗奉表于唐,恐有内变,使伏闕曰:今日有以和闽为言者,臣立斬之。”查佐《春秋》:“九月,唐詔至,文武臣疏请开读,惟兵部尚书国维、都御史汝霖、中舍人谢龙宸正色之。监国不果詔。以榘疾上注罪之。唐詔略云:朕,朕未有子,得金陵期,当让位皇侄,布衣角巾,蕭然物外。廷臣速备仪注上。张国俊勇(恿)王怒,王誓不宸字云生,遂手批唐使者中藻于殿上。已赦榘别转,而以乡荐殳香为会稽知文武臣咸私表于唐,不闻监国原以二(囗,虜)唐前后厄,自失重援,必餉竭,所呼,且唐詔特至公,誠一家也。悉唐使者中藻附表称贺国维、汝霖等知之,不以,原其也。”</ref>,拒接受隆武政。唐、鲁两立愈演愈烈,乃至鲁监国所遣使者兵[[陈谦]],引起[[]]的不


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浙江大旱,钱塘江水浅,不及马腹,清军趁攻取浙东,张国维兵败身亡,[[马士英]]、[[阮大铖]]等計劃劫持朱以海降清。鲁王即逃亡海上,走石浦,依附[[张名振]],至[[普陀山]]。[[郑芝龙]]之侄[[彩]]迎鲁王到福建。顺治六年(1649年)九月,张名振、[[阮进]]等袭杀隆武政权将领肃虏伯[[黄斌卿]],十月迎王至[[舟山群岛]],以参将府为行宫。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攻占舟山,张名振、[[张苍水]]奉鲁王航于海上,朱以海[[张煌言]]等至厦门依靠[[郑成功]],不久移驻金门。取消监国号,浙權結束。康熙元年(1662年)病卒<ref>《鲁春秋》记“监国鲁王以海薨于金门”</ref>,一说被郑成功杀害。
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浙江大旱,钱塘江水浅,不及马腹,清军趁攻取浙东,张国维兵败身亡,[[马士英]]、[[阮大铖]]等计划劫持朱以海降清。鲁王即逃亡海上,走石浦,依附[[张名振]],至[[普陀山]]。[[郑芝龙]]之侄[[彩]]迎鲁王到福建。顺治六年(1649年)九月,张名振、[[阮进]]等袭杀隆武政权将领肃虏伯[[黄斌卿]],十月迎王至[[舟山群岛]],以参将府为行宫。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攻占舟山,张名振、[[张苍水]]奉鲁王航于海上,朱以海[[张煌言]]等至厦门依靠[[郑成功]],不久移驻金门。取消监国号,浙权结束。康熙元年(1662年)病卒<ref>《鲁春秋》记“监国鲁王以海薨于金门”</ref>,一说被郑成功杀害。


=== 清灭南明隆武政权之战 ===
=== 清灭南明隆武政权之战 ===
第29行: 第29行:
{{清朝历史事件}}
{{清朝历史事件}}


[[Category:清朝戰爭]]
[[Category:清朝战争]]
[[Category:明清战争]]
[[Category:明清战争]]
[[Category:南明战争]]
[[Category:南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