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玉: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江蘇 → 江苏, 內 → 内, 參考 → 参考, 楊 → 杨 (2), 孫 → 孙 (2), 傳 → 传, 號 → 号, 稱 → 称, 於 → 于, 懷 → 怀 (2), 並 → 并, 倫 → 伦 (2), 書 → 书 (3), 進 → 进 (4), 釋 → 释, 蓋 → 盖 (2), 億 → 亿)
(我来啦, replaced: 趙 → 赵 (8), 呂 → 吕, 詩 → 诗 (3), 閣 → 阁)
第1行: 第1行:
'''怀玉'''({{bd|1747年||1823年||Zhao}}),[[表字|字]]'''亿孙''',[[号]]'''味辛''',学者称'''味辛先生''',[[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
'''怀玉'''({{bd|1747年||1823年||Zhao}}),[[表字|字]]'''亿孙''',[[号]]'''味辛''',学者称'''味辛先生''',[[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


尚书[[申乔]]四世孙。[[乾隆]]十二年(1747年)生。[[洪亮吉]]的祖母乃怀玉曾祖[[赵熊诏]]之女。<ref>怀玉《哭洪大亮吉》道:“我之先王姑,实为君大母。君才长一龄,肩随少相狃。中间迹稍疎,订交始己丑。过从鲜虚日,亲串兼密友。泛舟云溪滨,褰衣林屋口。”</ref>[[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官至[[兗州府]][[知府]]。[[嘉庆]]八年(1803年)因丁父忧归里,遂不复出。晚年主讲通州石港、西安关中、湖州爱山书院讲席。工于,与[[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时称“孙、洪、黄、赵”。[[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年),得风痺之疾,养疴家居,不久病卒。有诗文集《亦有生斋集》。
尚书[[申乔]]四世孙。[[乾隆]]十二年(1747年)生。[[洪亮吉]]的祖母乃怀玉曾祖[[赵熊诏]]之女。<ref>怀玉《哭洪大亮吉》道:“我之先王姑,实为君大母。君才长一龄,肩随少相狃。中间迹稍疎,订交始己丑。过从鲜虚日,亲串兼密友。泛舟云溪滨,褰衣林屋口。”</ref>[[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官至[[兗州府]][[知府]]。[[嘉庆]]八年(1803年)因丁父忧归里,遂不复出。晚年主讲通州石港、西安关中、湖州爱山书院讲席。工于,与[[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时称“孙、洪、黄、赵”。[[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年),得风痺之疾,养疴家居,不久病卒。有诗文集《亦有生斋集》。


== 注释 ==
== 注释 ==
第10行: 第10行:


{{-}}
{{-}}
{{并称|毗陵七子|[[洪亮吉]] · [[孙星衍]] · 怀玉 · [[黃景仁]] · [[杨伦 (清朝)|杨 伦]] · [[星垣]] · [[徐书受]]}}
{{并称|毗陵七子|[[洪亮吉]] · [[孙星衍]] · 怀玉 · [[黃景仁]] · [[杨伦 (清朝)|杨 伦]] · [[星垣]] · [[徐书受]]}}
{{清朝毗陵派}}
{{清朝毗陵派}}
{{清朝常州駢文家}}
{{清朝常州駢文家}}
{{武进西盖氏}}
{{武进西盖氏}}
{{DEFAULTSORT:Z}}
{{DEFAULTSORT:Z}}
[[Category:清朝内中书]]
[[Category:清朝内中书]]
[[Category:清朝兗州府知府]]
[[Category:清朝兗州府知府]]
[[Category:清朝人]]
[[Category:清朝人]]
[[Category:武进人]]
[[Category:武进人]]
[[Category:姓|H]]
[[Category:姓|H]]
[[Category:武进西盖氏|H]]
[[Category:武进西盖氏|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