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圣献肃皇后: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內 → 内 (2), 參考 → 参考, 擔 → 担, 國 → 国 (2), 長 → 长, 與 → 与 (2), 間 → 间 (2), 顧 → 顾, 舊 → 旧, 陽 → 阳, 肅 → 肃 (2), 孫 → 孙, 對 → 对, 門 → 门, 樂 → 乐, 號 → 号, 為 → 为 (4), 於 → 于, 議 → 议 (2), 聖 → 圣 (4), 後 → 后, 書 → 书, 爭 → 争, 過 → 过, 當 → 当, 紅 → 红, 擁 → 拥, 遊 → 游, 復 → 复, 聞 → 闻, 時 → 时, 執 → 执, 從 → 从, 廢 → 废, 錄 → 录, 駕 → 驾, 「 → “, 」 → ”, 歲 → 岁, 趙 → 赵, 獻 → 献 (2))
 
第1行: 第1行:
[[File:Sitting Portrait of Song Dynasty Empress Xiang.jpg|缩略图|200px|欽聖獻肅皇后向氏]]
[[File:Sitting Portrait of Song Dynasty Empress Xiang.jpg|缩略图|200px|欽圣献肃皇后向氏]]
[[File:B Song Dynasty Empress of Shenzong.JPG|200px|缩略图|欽皇后向氏]]
[[File:B Song Dynasty Empress of Shenzong.JPG|200px|缩略图|欽皇后向氏]]
'''欽聖獻肅皇后'''(1046年-1101年)向氏,[[宋神宗]]皇后,河(今[[河南省|河南]][[沁阳市|沁]])人,宰相[[向敏中]]曾女,善[[行草]]。生皇长女[[周國長公主|延禧公主]]。
'''欽圣献肃皇后'''(1046年-1101年)向氏,[[宋神宗]]皇后,河(今[[河南省|河南]][[沁阳市|沁]])人,宰相[[向敏中]]曾女,善[[行草]]。生皇长女[[周国长公主|延禧公主]]。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向皇后和当时是颍王的赵顼结婚,封为安国夫人。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驾崩,颍王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立向妃为皇后。向皇后自己回神宗之間從爭執過。宋徽宗言:“皇太后聰明,自神宗與聞政事。”(《曾公遺》卷九)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向皇后和当时是颍王的赵顼结婚,封为安国夫人。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驾崩,颍王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立向妃为皇后。向皇后自己回神宗之间从争执过。宋徽宗言:“皇太后聰明,自神宗与闻政事。”(《曾公遺》卷九)


1085年宋神宗死,向皇后在婆母[[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前赞成庶子即位,即[[宋哲宗]]。宋哲宗尊嫡母向皇后皇太后,祖母高太后太皇太后。高太皇太后命修葺庆寿故宫让向太后入住,向太后辞曰:「怎能婆婆住在西边而媳妇住在东边,渎上下之分。遂以庆寿后殿改建为隆佑宫入住。宋哲宗选婚的时候,向太后敕谕自己家族,不可将向氏女孩送去应选。
1085年宋神宗死,向皇后在婆母[[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前赞成庶子即位,即[[宋哲宗]]。宋哲宗尊嫡母向皇后皇太后,祖母高太后太皇太后。高太皇太后命修葺庆寿故宫让向太后入住,向太后辞曰:“怎能婆婆住在西边而媳妇住在东边,渎上下之分。遂以庆寿后殿改建为隆佑宫入住。宋哲宗选婚的时候,向太后敕谕自己家族,不可将向氏女孩送去应选。


宋哲宗,向太后力排宰相[[章惇]]之,以神宗诸子都是庶出为由不立哲宗胞弟简王[[赵似]],又以眼疾为由不立最年长的皇弟申王[[赵佖]],最后立次年长的皇弟端王[[宋徽宗|佶]]帝,是[[宋徽宗]]。徽宗即位初,因大臣心宋徽宗喜好遊樂而荒廢國政,建向太后於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在她主政期朝政一度恢安定,年因反宋哲宗及宰相章惇的新政而被貶的臣在向太后主政下得到平反。宋徽宗的继室显肃皇后郑氏、宠妾大王贵妃原先都是向太后的婢女。次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后逝,享年五十六,諡'''欽皇后'''。
宋哲宗,向太后力排宰相[[章惇]]之,以神宗诸子都是庶出为由不立哲宗胞弟简王[[赵似]],又以眼疾为由不立最年长的皇弟申王[[赵佖]],最后立次年长的皇弟端王[[宋徽宗|佶]]帝,是[[宋徽宗]]。徽宗即位初,因大臣心宋徽宗喜好游乐而荒废国政,建向太后于内东门小殿[[垂簾聽政]],在她主政期朝政一度恢安定,年因反宋哲宗及宰相章惇的新政而被貶的臣在向太后主政下得到平反。宋徽宗的继室显肃皇后郑氏、宠妾大王贵妃原先都是向太后的婢女。次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后逝,享年五十六,諡'''欽皇后'''。


== 考 ==
== 考 ==
* 《宋史》
*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