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子午線: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8), 學 → 学 (2), 會 → 会, 長 → 长, 間 → 间, 導 → 导, 華 → 华, 陸 → 陆, 條目 → 条目, 權 → 权, 關 → 关, 舊 → 旧, 對 → 对, 羅 → 罗, 圖 → 图 (3), 線 → 线 (16), 區 → 区, 為 → 为 (5), 於 → 于 (4), 頓 → 顿, 堅 → 坚, 舉 → 举, 標 → 标 (2), 點 → 点, 費 → 费, 際 → 际, 選 → 选, 並 → 并 (2), 歷 → 历, 爭 → 争, 測 → 测, 過 → 过, 現 → 现, 個 → 个, 島 → 岛, 邊 → 边, 當 → 当, 計 → 计, 剛 → 刚, 時 → 时 (2), 別 → 别, 條 → 条, 經 → 经 (5), 從 → 从, 競 → 竞, 棄 → 弃)
 
第1行: 第1行:
[[File:Obs-Paris-meridienne.jpg|缩略图|175px|右|位[[巴黎天文台]]的巴黎子午]]
[[File:Obs-Paris-meridienne.jpg|缩略图|175px|右|位[[巴黎天文台]]的巴黎子午线]]
'''巴黎子午'''是一條經過[[法]][[巴黎]]的[[經線]],現為東經2°20′14.025″。在定立[[本初子午]]的史裏,巴黎子午一直都是[[本初子午|格林尼治]]的競爭對手。在1884年美国[[]]行的[[國際本初子午]]上投票出[[格林尼治子午]]本初子午,法代表棄權並堅持使用巴黎子午為經度起,直至1911年及1914年才以格林尼治子午準。至今日,仍有法的[[制圖學家]]在地示巴黎子午
'''巴黎子午线'''是一条经过[[法]][[巴黎]]的[[经线]],现为东经2°20′14.025″。在定立[[本初子午线]]的史裏,巴黎子午线一直都是[[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的竞争对手。在1884年美国[[]]行的[[国际本初子午线]]上投票出[[格林尼治子午线]]本初子午线,法代表弃权并坚持使用巴黎子午线为经度起,直至1911年及1914年才以格林尼治子午线準。至今日,仍有法的[[制图学家]]在地示巴黎子午线


== 起源 ==
== 起源 ==
在163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和[[黎希留公爵]]決定把[[斐洛子午]]作地上的,因[[法]]位[[]]的最西。它也好位巴黎的西方20度。
在163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黎希留公爵]]決定把[[斐洛子午线]]作地上的线,因[[法]]位[[]]的最西。它也好位巴黎的西方20度。
的天文家[[利克斯·皮卡德]]在1668-1670年間測量巴黎子午緯度的並從算出地球的大小。
的天文家[[利克斯·皮卡德]]在1668-1670年间测量巴黎子午线緯度的并从算出地球的大小。


== 相關條目 ==
== 相关条目 ==
* [[度]]
* [[度]]
* [[本初子午]]
* [[本初子午线]]
* [[大地测量学史]]
* [[大地测量学史]]
* [[斯特鲁维测地弧]]
* [[斯特鲁维测地弧]]
第15行: 第15行:
{{france-stub}}
{{france-stub}}


[[Category:法地理]]
[[Category:法地理]]
[[Category:巴黎天文台]]
[[Category:巴黎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