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扇發動機: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連結 → 链接, 國 → 国, 參 → 参, 會 → 会, 長 → 长, 與 → 与 (7), 間 → 间, 處 → 处, 風 → 风, 雙 → 双, 勞 → 劳 (2), 無 → 无, 飛 → 飞 (8), 將 → 将, 協 → 协, 寧 → 宁, 見 → 见, 來 → 来 (2), 動 → 动 (33), 發 → 发 (31), 簡 → 简, 稱 → 称, 為 → 为 (7), 於 → 于 (6), 數 → 数 (3), 點 → 点, 運 → 运, 積 → 积 (3), 實 → 实 (2), 際 → 际, 並 → 并, 後 → 后, 輪 → 轮 (21), 級 → 级 (3), 噴 → 喷 (16), 總 → 总, 過 → 过 (6), 較 → 较 (3), 進 → 进 (2), 製 → 制, 現 → 现 (3), 純 → 纯 (4), 戰 → 战 (3), 釋 → 释, 圍 → 围, 邊 → 边, 當 → 当, 機 → 机 (41), 壓 → 压 (8), 縮 → 缩 (3), 註 → 注, 設 → 设, 計 → 计, 損 → 损, 氣 → 气 (…)
(我来啦, replaced: 轉 → 转, 時 → 时 (6), 態 → 态, 萊 → 莱 (2), 經 → 经, 葉 → 叶 (6), 響 → 响, 質 → 质 (2), 層 → 层, 觀 → 观)
 
第3行: 第3行:
}}
}}
[[File:Turbofan3 Unlabelled.gif|缩略图|渦轮扇发动机]]
[[File:Turbofan3 Unlabelled.gif|缩略图|渦轮扇发动机]]
[[File:CFM56 dsc04641.jpg|250px|右|缩略图|用于[[空中巴士A320]]系列的[[CFM56#CFM56-5系列|CFM56-5B]]渦轮扇发动机前端扇]]
[[File:CFM56 dsc04641.jpg|250px|右|缩略图|用于[[空中巴士A320]]系列的[[CFM56#CFM56-5系列|CFM56-5B]]渦轮扇发动机前端扇]]
[[File:Colour avrocar 59.jpg|250px|缩略图|美国使用渦轮扇发动机制作的飞碟[[阿芙罗飞车|VZ-9 Avrocar]]]]
[[File:Colour avrocar 59.jpg|250px|缩略图|美国使用渦轮扇发动机制作的飞碟[[阿芙罗飞车|VZ-9 Avrocar]]]]


'''渦轮扇发动机'''({{lang-en|'''Turbofan Engine'''}},亦称'''渦扇发动机'''或者'''内外函喷气发动机''')是一种燃气涡轮式[[航空发动机]],主要特点是其首级扇的面积大过[[渦轮喷射发动机]]的首级扇很多,部分空气经过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称为内涵道,经由内含的涡轮驱动首级[[增压扇]]推动空气经过的外侧部分称为外涵道,增压扇具有[[螺旋槳]]和压缩空气的作用,能将部分吸入的空气通过喷射发动机的外围提供直接推力,内外涵共同产生推力。<ref name=stuffworks>{{cite web|url= http://science.howstuffworks.com/turbine.htm |title= How Gas Turbine Engines Work |publisher= howstuffworks.com |author= Marshall Brain |accessdate=2010-11-24}}</ref>可同具有[[渦轮螺旋槳]]与[[渦轮喷射引擎|渦轮喷射]]推进发动机的双重推力供給。
'''渦轮扇发动机'''({{lang-en|'''Turbofan Engine'''}},亦称'''渦扇发动机'''或者'''内外函喷气发动机''')是一种燃气涡轮式[[航空发动机]],主要特点是其首级扇的面积大过[[渦轮喷射发动机]]的首级扇很多,部分空气经过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称为内涵道,经由内含的涡轮驱动首级[[增压扇]]推动空气经过的外侧部分称为外涵道,增压扇具有[[螺旋槳]]和压缩空气的作用,能将部分吸入的空气通过喷射发动机的外围提供直接推力,内外涵共同产生推力。<ref name=stuffworks>{{cite web|url= http://science.howstuffworks.com/turbine.htm |title= How Gas Turbine Engines Work |publisher= howstuffworks.com |author= Marshall Brain |accessdate=2010-11-24}}</ref>可同具有[[渦轮螺旋槳]]与[[渦轮喷射引擎|渦轮喷射]]推进发动机的双重推力供給。


== 简介 ==
== 简介 ==
渦轮扇发动机外上似乎是更粗的发动机,实际上只有中心是喷射引擎,其他全是扇风推进,因为并非只依靠渦轮喷射直接燃油燃燒出高压空气提供推力,所以单位推力小时耗油率比纯渦轮喷射佳,但螺旋扇速度越快的推力重量比耗损功率较大,比较纯渦轮喷射,[[超音速]]飞行时其受到[[边界]]影使其低气压高空与超音速下推力重量不佳。于是乎,渦扇发动机最適合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00至2,000[[公里]]使用,故此现在多数的[[喷射机]]发动机都是采用渦扇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
渦轮扇发动机外上似乎是更粗的发动机,实际上只有中心是喷射引擎,其他全是扇风推进,因为并非只依靠渦轮喷射直接燃油燃燒出高压空气提供推力,所以单位推力小时耗油率比纯渦轮喷射佳,但螺旋扇速度越快的推力重量比耗损功率较大,比较纯渦轮喷射,[[超音速]]飞行时其受到[[边界]]影使其低气压高空与超音速下推力重量不佳。于是乎,渦扇发动机最適合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00至2,000[[公里]]使用,故此现在多数的[[喷射机]]发动机都是采用渦扇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


渦轮扇发动机的[[涵道比]]是单位时间内不过燃燒室的空气量,与通过燃燒室的空气量的比例。涵道比为零的渦扇发动机即是渦轮喷射发动机,早期的渦扇发动机和现代战鬥机使用的渦扇发动机涵道比都较低,例如世界上第一款实用渦扇发动机,[[劳斯斯]]的[[劳斯斯康威|康威型]]涵道比只有0.3,现代多数[[民航机]]为了省油,发动机的涵道比越来越大,通常都在5以上,跟使用螺旋槳飞行其实是差不多。涵道比高的渦轮扇发动机耗油较少,但推力卻与渦轮喷射发动机相当,且运轉時还宁靜得多。
渦轮扇发动机的[[涵道比]]是单位时间内不过燃燒室的空气量,与通过燃燒室的空气量的比例。涵道比为零的渦扇发动机即是渦轮喷射发动机,早期的渦扇发动机和现代战鬥机使用的渦扇发动机涵道比都较低,例如世界上第一款实用渦扇发动机,[[劳斯斯]]的[[劳斯斯康威|康威型]]涵道比只有0.3,现代多数[[民航机]]为了省油,发动机的涵道比越来越大,通常都在5以上,跟使用螺旋槳飞行其实是差不多。涵道比高的渦轮扇发动机耗油较少,但推力卻与渦轮喷射发动机相当,且运转时还宁靜得多。


至于战鬥机使用低[[涵道比]]发动机,主要是因为截面积与常用飞行速度与民航机不同。高涵道比的发动机截面积过大在超音速的候阻力过大,另外在超音速的狀況下效率也会比纯渦轮喷射甚至于低涵道比设计还低,所以战鬥机皆使用低涵道比发动机(涵道比皆低于1)。只在超音速飞行的[[协和式客机]],因为长间处于超音速狀,为了提昇效率与降低成本,就是使用纯渦轮喷射而无涵道比的发动机,是少数真正利用喷气飞行的飞机。
至于战鬥机使用低[[涵道比]]发动机,主要是因为截面积与常用飞行速度与民航机不同。高涵道比的发动机截面积过大在超音速的候阻力过大,另外在超音速的狀況下效率也会比纯渦轮喷射甚至于低涵道比设计还低,所以战鬥机皆使用低涵道比发动机(涵道比皆低于1)。只在超音速飞行的[[协和式客机]],因为长间处于超音速狀,为了提昇效率与降低成本,就是使用纯渦轮喷射而无涵道比的发动机,是少数真正利用喷气飞行的飞机。


== 主要组成部分 ==
== 主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