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尼语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删除1个模板:Wayback)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國 → 国, 間 → 间, 漢 → 汉, 語 → 语 (10), 無 → 无, 薩 → 萨, 達 → 达, 個 → 个, 們 → 们, 當 → 当, 緬 → 缅, 劃 → 划, 經 → 经, 話 → 话 (2), 這 → 这, 爲 → 为)
 
第5行: 第5行:
|region=[[喜马拉雅山]]东麓
|region=[[喜马拉雅山]]东麓
|familycolor=Sino-Tibetan
|familycolor=Sino-Tibetan
|fam1=[[系]]
|fam1=[[系]]
|fam2=[[藏緬語族]]
|fam2=[[藏缅语族]]
|iso5=
|iso5=
|iso6=ainr
|iso6=ainr
|multitree=tani
|multitree=tani
第13行: 第13行:
}}
}}


'''达尼语支'''(Tani languages),又称'''米里语支'''、'''崩尼-博嘎尔语''',是[[藏缅语族]]的一支系,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有60万人使用。是认[[阿巴达尼]]老祖的[[珞巴族]]所通用的[[言]](方言族)或[[支]](言族)。使用这些语言的人分成很多部落,他互相之或不能通,或需磨合后才能通,所以语言学家多把些方言作不同的言。
'''达尼语支'''(Tani languages),又称'''米里语支'''、'''崩尼-博嘎尔语''',是[[藏缅语族]]的一支系,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有60万人使用。是认[[阿巴达尼]]老祖的[[珞巴族]]所通用的[[言]](方言族)或[[支]](言族)。使用这些语言的人分成很多部落,他互相之或不能通,或需磨合后才能通,所以语言学家多把些方言作不同的言。


== 部落分 ==
== 部落分 ==
目前对达尼语支语言的研究还不够充分。Van Driem参考部落的划分给出如下的分类:
目前对达尼语支语言的研究还不够充分。Van Driem参考部落的划分给出如下的分类:
* Milang
* Milang
第34行: 第34行:
动词的体等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虚词和语序表达。人称代词的格用词根屈折变化表达。
动词的体等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虚词和语序表达。人称代词的格用词根屈折变化表达。


== 考文 ==
== 考文 ==
{{refbegin|2}}
{{refbegin|2}}
* Bradley, David, 1997.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nd classification." In David Bradley, ed. ''Tibeto-Burman languages of the Himalayas.''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72. ISBN 978-0-85883-456-9.
* Bradley, David, 1997.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nd classification." In David Bradley, ed. ''Tibeto-Burman languages of the Himalayas.''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72. ISBN 978-0-85883-456-9.
第46行: 第46行:
{{refend}}
{{refend}}


{{中國語言}}
{{中国语言}}


[[Category:言]]
[[Category:言]]
[[Category:阿言]]
[[Category:阿言]]
[[Category:印度北部言]]
[[Category:印度北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