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學淇: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我来啦, replaced: 員 → 员
(我来啦, replaced: 學 → 学, 慶 → 庆, 義 → 义, 鄉 → 乡, 書 → 书 (2), 試 → 试 (2), 釋 → 释, 證 → 证, 讀 → 读, 紀 → 纪 (2))
 
第1行: 第1行:
'''雷学淇'''({{bd|?年||?年|}}),字'''瞻叔''',号'''竹卿''',又号'''介庵''',清朝者、官员。[[顺天府]][[通州 (北京)|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 (北京市)|通州区]])人,[[雷鐏]]之子。
'''雷学淇'''({{bd|?年||?年|}}),字'''瞻叔''',号'''竹卿''',又号'''介庵''',清朝者、官员。[[顺天府]][[通州 (北京)|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 (北京市)|通州区]])人,[[雷鐏]]之子。


== 生平 ==
== 生平 ==
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任山西[[和顺县]]知县、贵州[[永从县]]知县,充任丙子乙未同考官。精《[[竹書紀年]]》,著有《[[竹書紀義證]]》。<ref>钱穆曾大量引用雷学淇《竹书纪年》的研究成果。以至于白寿彝在1961年撰〈钱穆和考据学〉指责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抄袭《竹书纪年义证》。</ref>另有《古经服纬释问》一卷、《介庵经说》十卷。
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任山西[[和顺县]]知县、贵州[[永从县]]知县,充任丙子乙未同考官。精《[[竹书纪年]]》,著有《[[竹书纪义证]]》。<ref>钱穆曾大量引用雷学淇《竹书纪年》的研究成果。以至于白寿彝在1961年撰〈钱穆和考据学〉指责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抄袭《竹书纪年义证》。</ref>另有《古经服纬释问》一卷、《介庵经说》十卷。


== 注 ==
== 注 ==
{{reflist}}
{{reflist}}
{{清朝人物小作品}}
{{清朝人物小作品}}
{{嘉十九年甲戌科殿金榜}}
{{嘉十九年甲戌科殿金榜}}
{{DEFAULTSORT:Lei雷}}
{{DEFAULTSORT:Lei雷}}
[[Category:清朝永从县知县]]
[[Category:清朝永从县知县]]
[[Category:清朝和顺县知县]]
[[Category:清朝和顺县知县]]
[[Category:清朝鄉試同考官]]
[[Category:清朝乡试同考官]]
[[Category:北京通州人]]
[[Category:北京通州人]]
[[Category:雷姓|X]]
[[Category:雷姓|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