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熙: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替换模板(来源模板))
(我来啦, replaced: 內 → 内 (3), 連結 → 链接, 結婚 → 结婚, 國 → 国 (78), 婦 → 妇, 學 → 学 (3), 慶 → 庆 (4), 部隊 → 部队 (4), 參 → 参, 會 → 会 (3), 長 → 长 (6), 與 → 与 (8), 軍 → 军 (16), 黨 → 党 (5), 間 → 间, 勞動 → 劳动, 務 → 务, 團 → 团, 師 → 师 (2), 導 → 导, 漢 → 汉, 華 → 华 (6), 中將 → 中将 (2), 上將 → 上将, 灣 → 湾, 陸 → 陆 (7), 無 → 无 (3), 關 → 关 (2), 歐 → 欧, 將 → 将 (4), 領 → 领 (5), 張 → 张 (5), 陽 → 阳, 馬 → 马 (2), 寧 → 宁 (2), 雲 → 云, 來 → 来 (2), 孫 → 孙, 義 → 义, 對 → 对 (2), 爾 → 尔 (6), 發 → 发 (2), 親 → 亲 (2), 樂 → 乐, 傳 → 传 (3), 號 → 号, 圖 → 图, 稱 → 称, 區 → 区, 為 → 为, 於 → 于 (2), 亞…)
第3行: 第3行:
|G2=NSK
|G2=NSK
|G3=PresidentsUS
|G3=PresidentsUS
|1=zh-hans:金钟泌;zh-hant:金泌;
|1=zh-hans:金钟泌;zh-hant:金泌;
}}
}}
{{Infobox Officeholder
{{Infobox Officeholder
| name = 朴正熙
| name = 朴正熙
| original_name = {{lang|ko|박정희}}
| original_name = {{lang|ko|박정희}}
|後綴= [[阁下|大统领阁下]]
|后缀= [[阁下|大统领阁下]]
| image = Park Chung-hee 1963's.png
| image = Park Chung-hee 1963's.png
| office = {{flagicon|KOR}} [[韓國總統列表|第5-9任]][[韩国总统]]
| office = {{flagicon|KOR}} [[韩国总统列表|第5-9任]][[韩国总统]]
| term_start = 1962年3月23日
| term_start = 1962年3月23日
| term_end = {{box|1979年10月26日}}<br>{{small|(代理至1963年12月17日)}}
| term_end = {{box|1979年10月26日}}<br>{{small|(代理至1963年12月17日)}}
| 1blankname = 閣首班
| 1blankname = 閣首班
| 1namedata = {{List collapsed|[[宋堯]]<br />'''自己兼任'''<br />[[金顯哲]]}}
| 1namedata = {{List collapsed|[[宋堯]]<br />'''自己兼任'''<br />[[金顯哲]]}}
| 2blankname =
| 2blankname =
| 2namedata = {{List collapsed|[[崔斗善]]<br />[[丁一权]]<br />[[白斗镇]]<br />[[金钟泌]]<br />[[崔圭夏]]}}
| 2namedata = {{List collapsed|[[崔斗善]]<br />[[丁一权]]<br />[[白斗镇]]<br />[[金钟泌]]<br />[[崔圭夏]]}}
| predecessor = [[尹潽善]]
| predecessor = [[尹潽善]]
第24行: 第24行:
| 1blankname1 = 副议长
| 1blankname1 = 副议长
| 1namedata1 = {{lk|李周一|이주일 (군인)}}
| 1namedata1 = {{lk|李周一|이주일 (군인)}}
| predecessor1 = [[都暎]]
| predecessor1 = [[都暎]]
| successor1 = 职务废止
| successor1 = 职务废止
| office2 = {{flagicon|KOR}} 第3任[[韓國國務總理|韓國內閣首班]]
| office2 = {{flagicon|KOR}} 第3任[[韩国国务总理|韩国内閣首班]]
| term_start2 = 1962年6月18日
| term_start2 = 1962年6月18日
| term_end2 = 1962年7月9日
| term_end2 = 1962年7月9日
| president2 = 朴正熙
| president2 = 朴正熙
| predecessor2 = [[宋堯]]
| predecessor2 = [[宋堯]]
| successor2 = [[金顯哲]]
| successor2 = [[金顯哲]]
| office3 = {{flagicon|KOR}} 第1任[[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副议长
| office3 = {{flagicon|KOR}} 第1任[[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副议长
第36行: 第36行:
| term_end3 = 1961年7月2日
| term_end3 = 1961年7月2日
| 1blankname3 = 议长
| 1blankname3 = 议长
| 1namedata3 = 都暎
| 1namedata3 = 都暎
| successor3 = 李周一
| successor3 = 李周一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17|11|14}}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17|11|14}}
| birth_place = {{KOR-JPN}}[[尚北道 (日占时期)|尚北道]]{{link-ko|善山郡|선산군}}[[龜尾市|龜尾面]]
| birth_place = {{KOR-JPN}}[[尚北道 (日占时期)|尚北道]]{{link-ko|善山郡|선산군}}[[龜尾市|龜尾面]]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79|10|26|1917|11|14}}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79|10|26|1917|11|14}}
| death_place = {{KOR}}[[首特別市]][[]]{{link-ko|宮井洞|청운효자동}}
| death_place = {{KOR}}[[首特別市]][[]]{{link-ko|宮井洞|청운효자동}}
| resting_place = [[立首顯忠院]]
| resting_place = [[立首顯忠院]]
| religion = [[佛教]]
| religion = [[佛教]]
| alma_mater = [[庆北大学]]<br />[[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br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br />[[韩国陆军士官学校]]
| alma_mater = [[庆北大学]]<br />[[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br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br />[[韩国陆军士官学校]]
| signature = Park Chung-hee signature.svg
| signature = Park Chung-hee signature.svg
| parents = [[朴成彬]](1871-1938)<br>{{link-ko|白南义|백남의}}(1872-1949)
| parents = [[朴成彬]](1871-1938)<br>{{link-ko|白南义|백남의}}(1872-1949)
| spouse = 金好南(離異)<br>[[英修]] (被暗殺)
| spouse = 金好南(离异)<br>[[英修]] (被暗殺)
| children = 朴在玉(金氏所生)<br>[[朴槿惠]](陆氏所生)<br>[[朴槿令]](陆氏所生)<br>[[朴志晚]](陆氏所生)
| children = 朴在玉(金氏所生)<br>[[朴槿惠]](陆氏所生)<br>[[朴槿令]](陆氏所生)<br>[[朴志晚]](陆氏所生)
| party = [[南朝鮮勞動黨]]{{small|(1946-1948)}}<br>無黨籍{{small|(1948-1963)}}<br>[[民主共和 (韓國)|民主共和]]{{small|(1963-1979)}}
| party = [[南朝鲜劳动党]]{{small|(1946-1948)}}<br>无党籍{{small|(1948-1963)}}<br>[[民主共和 (韩国)|民主共和]]{{small|(1963-1979)}}
| branch = {{flagicon image|Flag of Manchukuo.svg}} [[伪满洲国军]]<br />{{flagicon image|War flag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svg}} [[大日本帝國陸軍]]<br />{{flagicon|South Korea|army}} [[大韩民国陆军]]
| branch = {{flagicon image|Flag of Manchukuo.svg}} [[伪满洲国军]]<br />{{flagicon image|War flag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svg}} [[大日本帝国陆军]]<br />{{flagicon|South Korea|army}} [[大韩民国陆军]]
| rank = [[File:19.SKA-GEN.svg|25px]] [[上]]
| rank = [[File:19.SKA-GEN.svg|25px]] [[上]]
| serviceyears = 1942年-1963年
| serviceyears = 1942年-1963年
}}
}}
第60行: 第60行:
|mr=Pak Chŏnghŭi
|mr=Pak Chŏnghŭi
|hangulho=중수
|hangulho=중수
|hanjaho=中
|hanjaho=中
|rrho=Jungsu
|rrho=Jungsu
|mrho=Chungsu
|mrho=Chungsu
第66行: 第66行:
|color=lavender
|color=lavender
}}
}}
'''朴正熙'''({{kor|名=南|박정희|朴正熙|Park Chung-hee}};[[國際|IPA]]:[{{IPA|pak̚.t͈͡ɕʌŋ.ɦi}}],{{bd|1917年|11月14日(农历九月三十)|1979年|10月26日|catIdx=Park, Chung-hee}}),号'''中树''',[[大韩民国]]第5至9届[[韓國總統|总统]],是韩国宪政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亦是韩国第18届总统[[朴槿惠]]的父亲{{r|民族文化大百科}}。
'''朴正熙'''({{kor|名=南|박정희|朴正熙|Park Chung-hee}};[[国际|IPA]]:[{{IPA|pak̚.t͈͡ɕʌŋ.ɦi}}],{{bd|1917年|11月14日(农历九月三十)|1979年|10月26日|catIdx=Park, Chung-hee}}),号'''中树''',[[大韩民国]]第5至9届[[韩国总统|总统]],是韩国宪政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亦是韩国第18届总统[[朴槿惠]]的父亲{{r|民族文化大百科}}。
朴正熙1917年11月14日出生于[[尚北道 (日占时期)|庆尚北道]]善山郡龟尾面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1937年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闻庆公立小学教书,后在[[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伪满洲国]]少尉,二次世界大[[日本投降]]之后,成为[[大韩民国陆军]]军官。1961年,朴正熙发动[[五一六军事政变]]推翻韩国[[第二共和 (大)|第二共和国]],掌握大权,后统治韩国长达18年之久,直至1979年[[朴正熙遇刺案|10·26事件]]被其[[家情報院|中央情报部]]长官[[金载圭]]枪杀。
朴正熙1917年11月14日出生于[[尚北道 (日占时期)|庆尚北道]]善山郡龟尾面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1937年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闻庆公立小学教书,后在[[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伪满洲国]]少尉,二次世界大[[日本投降]]之后,成为[[大韩民国陆军]]军官。1961年,朴正熙发动[[五一六军事政变]]推翻韩国[[第二共和 (大)|第二共和国]],掌握大权,后统治韩国长达18年之久,直至1979年[[朴正熙遇刺案|10·26事件]]被其[[家情報院|中央情报部]]长官[[金载圭]]枪杀。


朴正熙是颇具争议性的韩国总统。在其执政期间,韩国从贫穷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中等[[已家|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82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1644美元。他因此誉“[[汉江奇迹]]的缔造者”。另一方面,他实行[[人 (政治)|铁腕统治]],通过牺牲民主的[[独裁|专制]]制度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被称为[[独裁者]]。
朴正熙是颇具争议性的韩国总统。在其执政期间,韩国从贫穷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中等[[已家|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82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1644美元。他因此誉“[[汉江奇迹]]的缔造者”。另一方面,他实行[[人 (政治)|铁腕统治]],通过牺牲民主的[[独裁|专制]]制度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被称为[[独裁者]]。


朴正熙为人简朴。在其所著的《国家、革命和我》一书中,他说:“我一生的夙愿是创建一个以朴素、勤劳、正直和诚实的平民为社会基础的自主独立的韩-{}-国。用一句话来讲,我希望在平民中出生、成长、工作,并在平民认可中结束自己的一生。”{{r|赵甲济|page=原序3}}
朴正熙为人简朴。在其所著的《国家、革命和我》一书中,他说:“我一生的夙愿是创建一个以朴素、勤劳、正直和诚实的平民为社会基础的自主独立的韩-{}-国。用一句话来讲,我希望在平民中出生、成长、工作,并在平民认可中结束自己的一生。”{{r|赵甲济|page=原序3}}
第77行: 第77行:
=== 出身 ===
=== 出身 ===
[[File:Birthplace of Park Chung hee.JPG|缩略图|左|朴正熙出生地故居]]
[[File:Birthplace of Park Chung hee.JPG|缩略图|左|朴正熙出生地故居]]
朴正熙1917年11月14日出生于今韩国[[庆尚北道]]善山郡龟尾面上毛洞,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有四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的[[本贯]]是[[高灵朴氏]],自其中的一支派「直講公派」({{lang-ko|직강공파}})<ref name=gl>{{cite web |title=高朴氏大同 |url=https://www.familysearch.org/search/catalog/1437107 |website=FamilySearch}}(卷之一,第334頁)</ref>。由于家境贫苦,他的母亲{{link-ko|白南义|백남의}}在怀孕的时候曾多次试图用土办法打掉这个孩子,但都没有成功。朴正熙出生时,白南义45岁,哺育过6个孩子,已经没有奶水喂养他,只好用甘柿煮成粥来喂他。为了让他能吃上奶水,白南义常带着他坐船渡过[[洛东江]],走30分钟的山路,到正在哺乳的大女儿朴贵熙的家。{{r|丁满燮|page=5-7}}
朴正熙1917年11月14日出生于今韩国[[庆尚北道]]善山郡龟尾面上毛洞,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有四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的[[本贯]]是[[高灵朴氏]],自其中的一支派「直講公派」({{lang-ko|직강공파}})<ref name=gl>{{cite web |title=高朴氏大同 |url=https://www.familysearch.org/search/catalog/1437107 |website=FamilySearch}}(卷之一,第334頁)</ref>。由于家境贫苦,他的母亲{{link-ko|白南义|백남의}}在怀孕的时候曾多次试图用土办法打掉这个孩子,但都没有成功。朴正熙出生时,白南义45岁,哺育过6个孩子,已经没有奶水喂养他,只好用甘柿煮成粥来喂他。为了让他能吃上奶水,白南义常带着他坐船渡过[[洛东江]],走30分钟的山路,到正在哺乳的大女儿朴贵熙的家。{{r|丁满燮|page=5-7}}


他的父亲[[朴成彬]]在年少时曾武科科举及第,并被授予了效力副尉的官职。由于不满于[[朝鲜王朝]]末期的戚道政治和贪腐横行,朴成彬1894年参加了[[东学党起义]],后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在行刑前,由于政府担心处决会引发另一场暴动,就将朴成彬等人释放了。不过朴成彬因此失去了官职和他的良田。朴正熙的母亲白南义原本是位地方乡绅的千金。在朴成彬一夜间失去官职和世袭财产后,她与丈夫和孩子开始过着惨淡的生活。{{r|玄雄|丁满燮|page1=2-3|page2=7}}
他的父亲[[朴成彬]]在年少时曾武科科举及第,并被授予了效力副尉的官职。由于不满于[[朝鲜王朝]]末期的戚道政治和贪腐横行,朴成彬1894年参加了[[东学党起义]],后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在行刑前,由于政府担心处决会引发另一场暴动,就将朴成彬等人释放了。不过朴成彬因此失去了官职和他的良田。朴正熙的母亲白南义原本是位地方乡绅的千金。在朴成彬一夜间失去官职和世袭财产后,她与丈夫和孩子开始过着惨淡的生活。{{r|玄雄|丁满燮|page1=2-3|page2=7}}
第84行: 第84行:
虽然家里很穷,朴正熙的父母还是将三儿子朴相熙送入了{{link-ko|龟尾公立小学|구미초등학교 (경북)}}。上毛洞是个贫穷的小村,朴相熙是当时村里唯一能上小学的人。朴正熙9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把他送入龟尾公立小学读书。当年上毛洞只有3个孩子上了小学。学校离家很远,朴正熙每天都要凌晨起床,跑20里路去上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他开始担任班长。除四年级一次考试全年级第二外,他的成绩一直都是全年级第一。{{r|丁满燮|page=5-7}}
虽然家里很穷,朴正熙的父母还是将三儿子朴相熙送入了{{link-ko|龟尾公立小学|구미초등학교 (경북)}}。上毛洞是个贫穷的小村,朴相熙是当时村里唯一能上小学的人。朴正熙9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把他送入龟尾公立小学读书。当年上毛洞只有3个孩子上了小学。学校离家很远,朴正熙每天都要凌晨起床,跑20里路去上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他开始担任班长。除四年级一次考试全年级第二外,他的成绩一直都是全年级第一。{{r|丁满燮|page=5-7}}


朴正熙的三哥朴相熙,后成为《[[朝鲜日报]]》善山分社的社长,负责《朝鲜日报》和《[[东亚日报]]》在当地的发行。1931年5月30日,[[李光洙]]开始在《东亚日报》上连载爱国小说《李舜臣》。朴正熙被[[李舜臣 (朝)|李舜臣]]的故事深深震撼。朴相熙是位爱读书的人,经常从外面借来些好书。一日,朴正熙在他那里看到了一本《拿破仑传》,被深深吸引。这是他除课本外,他所读的第一本书籍。“忠义救国”的李舜臣和富于“挑战精神”的[[拿破仑]]对少年朴正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丁满燮|page=13-17}}
朴正熙的三哥朴相熙,后成为《[[朝鲜日报]]》善山分社的社长,负责《朝鲜日报》和《[[东亚日报]]》在当地的发行。1931年5月30日,[[李光洙]]开始在《东亚日报》上连载爱国小说《李舜臣》。朴正熙被[[李舜臣 (朝)|李舜臣]]的故事深深震撼。朴相熙是位爱读书的人,经常从外面借来些好书。一日,朴正熙在他那里看到了一本《拿破仑传》,被深深吸引。这是他除课本外,他所读的第一本书籍。“忠义救国”的李舜臣和富于“挑战精神”的[[拿破仑]]对少年朴正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丁满燮|page=13-17}}
1932年,朴正熙小学毕业,他渴望能到上一级学校{{link-ko|大邱师范学校|대구사범학교 (1923년)}}(今大邱敎育大校)继续读书,但他家里却没钱供他继续上学。龟尾小学的校长和班主任非常了解他家的情况,便上门劝说他的父母能让这位难得的优秀生参加升学考试。龟尾小学自1920年建校以来,一直没有人能够考入大邱师范学校。因此他的母亲一直盼着他考不上,这样他可以死心塌地地留在家做个帮手。不过,朴正熙却成功考入了大邱师范学校,考试成绩在885名考生中名列第51,是龟尾小学建校以来第一位考上大邱师范学校的学生。看到弟弟这么有出息,朴正熙的哥哥们表示要多干活供他上学,劝说母亲让他继续读书。就这样,朴正熙如愿进入了大邱师范学校。{{r|丁满燮|page=25-29}}
1932年,朴正熙小学毕业,他渴望能到上一级学校{{link-ko|大邱师范学校|대구사범학교 (1923년)}}(今大邱敎育大校)继续读书,但他家里却没钱供他继续上学。龟尾小学的校长和班主任非常了解他家的情况,便上门劝说他的父母能让这位难得的优秀生参加升学考试。龟尾小学自1920年建校以来,一直没有人能够考入大邱师范学校。因此他的母亲一直盼着他考不上,这样他可以死心塌地地留在家做个帮手。不过,朴正熙却成功考入了大邱师范学校,考试成绩在885名考生中名列第51,是龟尾小学建校以来第一位考上大邱师范学校的学生。看到弟弟这么有出息,朴正熙的哥哥们表示要多干活供他上学,劝说母亲让他继续读书。就这样,朴正熙如愿进入了大邱师范学校。{{r|丁满燮|page=25-29}}


=== 青年时代 ===
=== 青年时代 ===
[[File:1937年朴正熙大邱师范学校毕业照.jpg|缩略图|左|180px|1937年朴正熙大邱师范学校毕业照]]
[[File:1937年朴正熙大邱师范学校毕业照.jpg|缩略图|左|180px|1937年朴正熙大邱师范学校毕业照]]
{{link-ko|大邱师范学校|대구사범학교 (1923년)}}是所日式学校,实行全面军事化管理。由于学校实施的皇民化的教育,朴正熙对此并不很接受。他的文化课成绩因此一落千丈。学校的[[军训]]课程非常多,朴正熙虽然身材瘦小,但他从小就喜欢军事,在训练中表现的非常认真、努力。军训教官有川大佐是位现役军官。他非常喜欢朴正熙在军训中的表现,经常让他站出来为大家做示范。学校里有6位-{zh-hans:朝鲜;zh-hant:朝}-老师,其中一位叫金永骥是教授[[朝鲜语]]的。他偶尔也会在课堂上偷偷地给学生讲授[[朝鲜历史|-{zh-hans:朝鲜;zh-hant:朝}-史]],并谈论在中国[[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金九]],[[尹奉吉]]等事情{{efn|在朴正熙毕业后,金老师因带领30余名学生从事地下独立运动而被逮捕。他们其中有5人在狱中因严刑拷打而死。金老师在韩国光复后才得以出狱。{{r|丁满燮|page=38}}}}。日本学校的皇民化教育和对日本、-{zh-hans:朝鲜;zh-hant:朝}-学生的不同待遇,使许多-{zh-hans:朝鲜;zh-hant:朝}-青年产生[[反日情绪]]。1937年3月25日,朴正熙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在他的毕业相册中,其它学生都用的是日本年号,可唯独他使用的是[[檀君纪元|檀纪年]](4270年)来标注。{{r|丁满燮|page=30-40}}
{{link-ko|大邱师范学校|대구사범학교 (1923년)}}是所日式学校,实行全面军事化管理。由于学校实施的皇民化的教育,朴正熙对此并不很接受。他的文化课成绩因此一落千丈。学校的[[军训]]课程非常多,朴正熙虽然身材瘦小,但他从小就喜欢军事,在训练中表现的非常认真、努力。军训教官有川大佐是位现役军官。他非常喜欢朴正熙在军训中的表现,经常让他站出来为大家做示范。学校里有6位-{zh-hans:朝鲜;zh-hant:朝}-老师,其中一位叫金永骥是教授[[朝鲜语]]的。他偶尔也会在课堂上偷偷地给学生讲授[[朝鲜历史|-{zh-hans:朝鲜;zh-hant:朝}-史]],并谈论在中国[[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金九]],[[尹奉吉]]等事情{{efn|在朴正熙毕业后,金老师因带领30余名学生从事地下独立运动而被逮捕。他们其中有5人在狱中因严刑拷打而死。金老师在韩国光复后才得以出狱。{{r|丁满燮|page=38}}}}。日本学校的皇民化教育和对日本、-{zh-hans:朝鲜;zh-hant:朝}-学生的不同待遇,使许多-{zh-hans:朝鲜;zh-hant:朝}-青年产生[[反日情绪]]。1937年3月25日,朴正熙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在他的毕业相册中,其它学生都用的是日本年号,可唯独他使用的是[[檀君纪元|檀纪年]](4270年)来标注。{{r|丁满燮|page=30-40}}


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后,朴正熙开始在闻庆公立小学教书。他经常把在大邱师范学校学到的民族主义精神讲给学生听,教导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个-{zh-hans:朝鲜;zh-hant:朝}-人。随着日本对-{zh-hans:朝鲜;zh-hant:朝}-统治的加强,朴正熙愈发感到苦闷和彷徨,他开始特意蓄长髮,但学校的规定是老师要剃军队式的短发。一日,道政府的日本督学来校视察。在日本校长宴请督学的晚宴上,朴正熙与督学和校长因他的长发发生争吵,并当场摔碎了酒杯。第二天,日本校长把他叫到校长室内训斥,并让他向督学道歉。朴正熙愤怒地揍了日本校长一拳后辞职离开了学校。{{r|丁满燮|page=40-51}}
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后,朴正熙开始在闻庆公立小学教书。他经常把在大邱师范学校学到的民族主义精神讲给学生听,教导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个-{zh-hans:朝鲜;zh-hant:朝}-人。随着日本对-{zh-hans:朝鲜;zh-hant:朝}-统治的加强,朴正熙愈发感到苦闷和彷徨,他开始特意蓄长髮,但学校的规定是老师要剃军队式的短发。一日,道政府的日本督学来校视察。在日本校长宴请督学的晚宴上,朴正熙与督学和校长因他的长发发生争吵,并当场摔碎了酒杯。第二天,日本校长把他叫到校长室内训斥,并让他向督学道歉。朴正熙愤怒地揍了日本校长一拳后辞职离开了学校。{{r|丁满燮|page=40-51}}


=== 军人生涯 ===
=== 军人生涯 ===
==== 满洲军时期 ====
==== 满洲军时期 ====
[[File:满洲军官时期朴正熙与同学的合影.jpg|缩略图|满洲军官学校时期朴正熙与同学的合影|180px]]
[[File:满洲军官时期朴正熙与同学的合影.jpg|缩略图|满洲军官学校时期朴正熙与同学的合影|180px]]
自幼好武的朴正熙曾试图报考[[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伪满洲国军校]],但因年龄过大而落榜。1939年,他再次报考,并附上「一死以テ御奉公」的血书。该血书后于1939年3月31日被[[伪满洲国]]一家日文报纸《[[满洲新闻]]》刊登<ref name=letter>{{cite web |url=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culturesports/2009/11/05/8500000000ACK20091105003300881.HTML |title=朴正熙为参加满洲军而书写的血书被公开 |publisher=韩联社 |date=2009-11-05 |access-date=2017-10-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15202824/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culturesports/2009/11/05/8500000000ACK20091105003300881.HTML |archive-date=2017-10-15 |dead-url=no }}</ref>。他昔日的军训教官,在满洲[[关东军]]当指挥官的有川大佐看到报道后,写信给朴正熙让他来满洲找他。朴正熙后去[[满洲]],找到了有川大佐。有川大佐为他出具了报考伪满洲国军官学校所必需的推荐信{{r|Kim|page=19}}。朴正熙的这个经历后来成为后人指责他是“亲日派”的一个佐证{{r|letter}}。不过澳大利亚作家Michael Keon在其所著的朴正熙传记(Keon 1997: 62)中说朴正熙报考伪满洲国军校是因为朴正熙认为只有掌握军事技能才能最终使他的国家摆脱外来统治{{r|Kim|page=20}}。1940年春,朴正熙正式成为[[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生。期间,日本强迫-{zh-hans:朝鲜;zh-hant:朝}-人[[创氏改名]],他改用日本名“冈本实”或“高木正雄”。1942年3月,朴正熙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亲自接见了他,[[溥仪]]奖励给朴正熙一块金錶。他被选为毕业生代表为在校生的贺词做致答辞,还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57期)深造。{{r|丁满燮|page=56-64}}
自幼好武的朴正熙曾试图报考[[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伪满洲国军校]],但因年龄过大而落榜。1939年,他再次报考,并附上「一死以テ御奉公」的血书。该血书后于1939年3月31日被[[伪满洲国]]一家日文报纸《[[满洲新闻]]》刊登<ref name=letter>{{cite web |url=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culturesports/2009/11/05/8500000000ACK20091105003300881.HTML |title=朴正熙为参加满洲军而书写的血书被公开 |publisher=韩联社 |date=2009-11-05 |access-date=2017-10-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15202824/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culturesports/2009/11/05/8500000000ACK20091105003300881.HTML |archive-date=2017-10-15 |dead-url=no }}</ref>。他昔日的军训教官,在满洲[[关东军]]当指挥官的有川大佐看到报道后,写信给朴正熙让他来满洲找他。朴正熙后去[[满洲]],找到了有川大佐。有川大佐为他出具了报考伪满洲国军官学校所必需的推荐信{{r|Kim|page=19}}。朴正熙的这个经历后来成为后人指责他是“亲日派”的一个佐证{{r|letter}}。不过澳大利亚作家Michael Keon在其所著的朴正熙传记(Keon 1997: 62)中说朴正熙报考伪满洲国军校是因为朴正熙认为只有掌握军事技能才能最终使他的国家摆脱外来统治{{r|Kim|page=20}}。1940年春,朴正熙正式成为[[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生。期间,日本强迫-{zh-hans:朝鲜;zh-hant:朝}-人[[创氏改名]],他改用日本名“冈本实”或“高木正雄”。1942年3月,朴正熙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亲自接见了他,[[溥仪]]奖励给朴正熙一块金錶。他被选为毕业生代表为在校生的贺词做致答辞,还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57期)深造。{{r|丁满燮|page=56-64}}


1944年,朴正熙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期间,他还利用假期考察了日本的道路、港湾和工业设施等方面的成就。毕业后,朴正熙通过齐齐哈尔[[关东军]]工兵下士预备队被分配到驻扎在[[东宁市|东宁]]的[[第120师团 (日本陆军)|第120师团]]工兵团(代号:满洲第635部队),<ref>{{Cite web |url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listPhoto?NO=5&DB_ID=G0000101EXTERNAL&ID=%24_ID&LANG=default&image_num=4&IS_STYLE=default&TYPE=PDF&DL_TYPE=pdf&REFCODE=C12121109500&CN=1 |title = 部通称号索引簿(在満部) 昭和27年3月1日 |publisher = JACAR(アジア歴史料センター)Ref.C12121109600、部通称号索引簿(在満部) 昭和27年3月1日(防省防研究所) |accessdate = 2018-02-06 }}</ref>担任实习士官,为期三个月。<ref name="ohmynews20040819">{{cite news |title= "목표 위해 죽음 불사할만큼 성실"우등 성적으로 4년만에 '황군' 소위|author= |newspaper= オーマイニュース|language = ko |date=2004-08-19|url= http://www.ohmynews.com/NWS_Web/View/at_pg.aspx?CNTN_CD=A0000204062|accessdate=2015-11-21}}</ref>1944年7月,授予满洲军少尉军衔,并从[[齐齐哈尔]]调至[[伪满洲国军]]第5管区<ref>藤田昌雄『もう一つの陸軍兵器史: 知られざる鹵兵器と同盟の実態』光人社、2004年、p187</ref>步兵8团担任校官,团长为中国人唐际荣上校,其他同期军官包括[[申铉俊]]、[[李周一]]、{{link-ko|方圓哲|방원철}},驻扎于[[河省 (偽滿洲)|热河省]][[兴隆县]][[半壁山镇]]。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第二连连长的身份参与讨伐[[八路军]]的行动,但未直接参战。<ref name="ohmynews20040824">{{cite news |title= 중위 진급 한달 뒤 일제패망에 낙담 해방 이듬해 패잔병 몰골 귀국선 타|author= |newspaper= オーマイニュース|language = ko |date=2004-08-24|url= http://www.ohmynews.com/NWS_Web/Mobile/at_pg.aspx?CNTN_CD=A0000204655 |accessdate=2016-05-30}}</ref>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朴正熙加入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韓國復軍|光复军]],担任第二中队中队长。他期待着早日回国,但当时有规定像有他这种经历的人,不可以从属部队或以光复军的名义回国。{{r|丁满燮|page=65-69}}
1944年,朴正熙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期间,他还利用假期考察了日本的道路、港湾和工业设施等方面的成就。毕业后,朴正熙通过齐齐哈尔[[关东军]]工兵下士预备队被分配到驻扎在[[东宁市|东宁]]的[[第120师团 (日本陆军)|第120师团]]工兵团(代号:满洲第635部队),<ref>{{Cite web |url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listPhoto?NO=5&DB_ID=G0000101EXTERNAL&ID=%24_ID&LANG=default&image_num=4&IS_STYLE=default&TYPE=PDF&DL_TYPE=pdf&REFCODE=C12121109500&CN=1 |title = 部通称号索引簿(在満部) 昭和27年3月1日 |publisher = JACAR(アジア歴史料センター)Ref.C12121109600、部通称号索引簿(在満部) 昭和27年3月1日(防省防研究所) |accessdate = 2018-02-06 }}</ref>担任实习士官,为期三个月。<ref name="ohmynews20040819">{{cite news |title= "목표 위해 죽음 불사할만큼 성실"우등 성적으로 4년만에 '황군' 소위|author= |newspaper= オーマイニュース|language = ko |date=2004-08-19|url= http://www.ohmynews.com/NWS_Web/View/at_pg.aspx?CNTN_CD=A0000204062|accessdate=2015-11-21}}</ref>1944年7月,授予满洲军少尉军衔,并从[[齐齐哈尔]]调至[[伪满洲国军]]第5管区<ref>藤田昌雄『もう一つの陆军兵器史: 知られざる鹵兵器と同盟の実態』光人社、2004年、p187</ref>步兵8团担任校官,团长为中国人唐际荣上校,其他同期军官包括[[申铉俊]]、[[李周一]]、{{link-ko|方圓哲|방원철}},驻扎于[[河省 (偽滿洲)|热河省]][[兴隆县]][[半壁山镇]]。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第二连连长的身份参与讨伐[[八路军]]的行动,但未直接参战。<ref name="ohmynews20040824">{{cite news |title= 중위 진급 한달 뒤 일제패망에 낙담 해방 이듬해 패잔병 몰골 귀국선 타|author= |newspaper= オーマイニュース|language = ko |date=2004-08-24|url= http://www.ohmynews.com/NWS_Web/Mobile/at_pg.aspx?CNTN_CD=A0000204655 |accessdate=2016-05-30}}</ref>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朴正熙加入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韩国复军|光复军]],担任第二中队中队长。他期待着早日回国,但当时有规定像有他这种经历的人,不可以从属部队或以光复军的名义回国。{{r|丁满燮|page=65-69}}


==== 韩国陆军军官时期 ====
==== 韩国陆军军官时期 ====
经过千辛万苦,朴正熙最终于1946年5月6日随美军运输舰从[[天津]]回国,并于5月8日到达[[釜山]]。在首尔[[难民]]收容所停留几天后,他回到了家乡善山与家人团聚。虽然国家解放了,但他却没有容身之处,整日借酒消愁。最终,他坐上了去往汉城的火车。1946年9月24日,朴正熙成为“警备士官学校”二期学生。由于当时急需能帮助维持秩序的军官,朴正熙和几位满洲军出身的军官直接晋升为上尉。1947年9月27日起,他开始担任第8警备士官学校連連长,后调到崔昌彦少校手下任第1連連长,教授战术学。1948年8月1日,朴正熙晋升为少校。同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正式成立。{{r|丁满燮|page=69-74}}
经过千辛万苦,朴正熙最终于1946年5月6日随美军运输舰从[[天津]]回国,并于5月8日到达[[釜山]]。在首尔[[难民]]收容所停留几天后,他回到了家乡善山与家人团聚。虽然国家解放了,但他却没有容身之处,整日借酒消愁。最终,他坐上了去往汉城的火车。1946年9月24日,朴正熙成为“警备士官学校”二期学生。由于当时急需能帮助维持秩序的军官,朴正熙和几位满洲军出身的军官直接晋升为上尉。1947年9月27日起,他开始担任第8警备士官学校连连长,后调到崔昌彦少校手下任第1连连长,教授战术学。1948年8月1日,朴正熙晋升为少校。同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正式成立。{{r|丁满燮|page=69-74}}


在一次他指挥的训练中,有两个士兵在训练中意外中暑死亡,由于难辞其咎,朴正熙不得不辞去长的职务。之后,南-{zh-hans:朝鲜;zh-hant:朝}-劳动党的人开始接近他,经常找他一起喝酒。军内部起诉南-{zh-hans:朝鲜;zh-hant:朝}-劳动党分子时,朴正熙也被当做[[赤色分子]]一起抓了起来,多亏[[白善烨]]将军相救才使他免于一死。但由于他与南劳党走得太近,最终还是被军队除名。经过一个多月的牢狱之苦后,朴正熙于1949年初被任命为陆军本部战斗情报课课长。由于他被误认为[[共党]]成员被捕,加之他的三哥朴相熙在[[大邱10月事件]]中被警察开枪打死,他的母亲受到很大打击。同年8月12日,朴正熙收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在他母亲病逝前后,-{zh-hans:朝鲜;zh-hant:朝}-半岛局势愈发紧张,最终爆发[[朝鲜战争]]。朴正熙办理完母亲丧事后,接到命令立即回到岗位。由于在战争中负责召集掉队士兵有功,他从此摆脱了赤色分子的嫌疑。{{r|丁满燮|page=74-78}}
在一次他指挥的训练中,有两个士兵在训练中意外中暑死亡,由于难辞其咎,朴正熙不得不辞去长的职务。之后,南-{zh-hans:朝鲜;zh-hant:朝}-劳动党的人开始接近他,经常找他一起喝酒。军内部起诉南-{zh-hans:朝鲜;zh-hant:朝}-劳动党分子时,朴正熙也被当做[[赤色分子]]一起抓了起来,多亏[[白善烨]]将军相救才使他免于一死。但由于他与南劳党走得太近,最终还是被军队除名。经过一个多月的牢狱之苦后,朴正熙于1949年初被任命为陆军本部战斗情报课课长。由于他被误认为[[共党]]成员被捕,加之他的三哥朴相熙在[[大邱10月事件]]中被警察开枪打死,他的母亲受到很大打击。同年8月12日,朴正熙收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在他母亲病逝前后,-{zh-hans:朝鲜;zh-hant:朝}-半岛局势愈发紧张,最终爆发[[朝鲜战争]]。朴正熙办理完母亲丧事后,接到命令立即回到岗位。由于在战争中负责召集掉队士兵有功,他从此摆脱了赤色分子的嫌疑。{{r|丁满燮|page=74-78}}


[[朝鲜战争]]期间,朴正熙的军职得到迅速升迁。1950年10月25日,刚昇任中校的朴正熙又被任命为驻扎在大田的[[大第9步兵|第9师]]参谋长。1951年4月15日,他又因出色表现被晋升为上校,一个月后出任陆军情报学校校长,1952年12月10日出任为陆军本部作战局副局长。1953年初夏,他出任第3军炮兵司令,再次被派往交战前线,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陆军炮兵学校深造。回国一年后,轉任炮兵司令兼炮兵学校校长。1954至1958年,他相继担任第5师师长,第7步兵师师长和第6军副军长。1958,朴正熙晋升为少将并担任第1军参谋长,1959年任第6军管区司令。{{r|玄雄|page =10-11}}
[[朝鲜战争]]期间,朴正熙的军职得到迅速升迁。1950年10月25日,刚昇任中校的朴正熙又被任命为驻扎在大田的[[大第9步兵|第9师]]参谋长。1951年4月15日,他又因出色表现被晋升为上校,一个月后出任陆军情报学校校长,1952年12月10日出任为陆军本部作战局副局长。1953年初夏,他出任第3军炮兵司令,再次被派往交战前线,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陆军炮兵学校深造。回国一年后,轉任炮兵司令兼炮兵学校校长。1954至1958年,他相继担任第5师师长,第7步兵师师长和第6军副军长。1958,朴正熙晋升为少将并担任第1军参谋长,1959年任第6军管区司令。{{r|玄雄|page =10-11}}


1960年,三一五非法选举引发大规模的学生示威,随后发展为[[4.19革命]]。[[李承晚]]政府宣布了戒严令。朴正熙升任[[釜山]]地区戒严事务所长,但他从未下达向学生和群众开枪的命令,而且对围攻政府机关的人群喊话说部队是支持他们的。全国现场直播的为在反对三一五非法选举抗议运动中牺牲的学生举行的公祭活动中,朴正熙宣读了祭文。由于他反对非法选举的态度,他被撤销第5师师长的职务,改调陆军大学学习。{{r|丁满燮|page=95-98}}
1960年,三一五非法选举引发大规模的学生示威,随后发展为[[4.19革命]]。[[李承晚]]政府宣布了戒严令。朴正熙升任[[釜山]]地区戒严事务所长,但他从未下达向学生和群众开枪的命令,而且对围攻政府机关的人群喊话说部队是支持他们的。全国现场直播的为在反对三一五非法选举抗议运动中牺牲的学生举行的公祭活动中,朴正熙宣读了祭文。由于他反对非法选举的态度,他被撤销第5师师长的职务,改调陆军大学学习。{{r|丁满燮|page=95-98}}
第112行: 第112行:
==== 五一六军事政变 ====
==== 五一六军事政变 ====
{{Main|五一六军事政变}}
{{Main|五一六军事政变}}
[[File:5.16 Coup Park Chung-hee.jpg|缩略图|230px|五一六军事政变中的朴正熙少]]
[[File:5.16 Coup Park Chung-hee.jpg|缩略图|230px|五一六军事政变中的朴正熙少]]
早在1960年3月朴正熙担任釜山军需基地司令时,他就曾秘密组建由10人组成的领导集团,筹划经济建设计划,推翻[[李承晚]]政府。但[[4.19革命]]却抢在了他的前头。由于韩国军内部腐败现象严重,中下层军官工资低得只能糊口,军队和社会一样希望改革。1960年9月24日,[[金钟泌]]组织16名“下克上军官”向[[崔荣喜]]中请愿,提出惩办操纵3月份选举的高级将领,惩罚非法揽财的军官,清除无能高级指挥官,坚持“军队中立”,提高军人社会地位五条要求。这次“下克上”的自清运动影响很大,朴正熙是幕后的指挥者。不过此次运动以失败告终,金钟泌等16名军官被逮捕,金钟泌也因此被免职。此次运动的失败使朴正熙意识到通过和平的改革方式改变现状是不可行的。{{r|尹保云|page=69-70}}
早在1960年3月朴正熙担任釜山军需基地司令时,他就曾秘密组建由10人组成的领导集团,筹划经济建设计划,推翻[[李承晚]]政府。但[[4.19革命]]却抢在了他的前头。由于韩国军内部腐败现象严重,中下层军官工资低得只能糊口,军队和社会一样希望改革。1960年9月24日,[[金钟泌]]组织16名“下克上军官”向[[崔荣喜]]中请愿,提出惩办操纵3月份选举的高级将领,惩罚非法揽财的军官,清除无能高级指挥官,坚持“军队中立”,提高军人社会地位五条要求。这次“下克上”的自清运动影响很大,朴正熙是幕后的指挥者。不过此次运动以失败告终,金钟泌等16名军官被逮捕,金钟泌也因此被免职。此次运动的失败使朴正熙意识到通过和平的改革方式改变现状是不可行的。{{r|尹保云|page=69-70}}


[[4.19革命]]后,以[[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为首的[[第二共和 (大)|第二共和国]]于1960年8月成立。由于以[[尹潽善]]为代表的民主党旧派势力和以[[勉 (韓國)|张勉]]为代表的新派势力之间的内斗,第二共和国不仅没能带来民众所期望的安定局面,[[韩国经济]]也每况愈下{{r|朴钟锦|page=70-71}}。由于政府的无能引发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韩国持续爆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政治经济形势一片混乱{{r|金光熙|page=68-72}}。在第二共和国短短的9个月中,有95万人参加了1836次游行示威。一些从事运动的学生们喊出了“向北方!来南方!”的口号{{r|丁满燮|page=110-111}}。在这种极度动荡的社会局势下,朴正熙与金钟泌等军队将领开始考虑发动军事政变{{r|王加丰|董向荣|page1=116|page2=77}}。
[[4.19革命]]后,以[[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为首的[[第二共和 (大)|第二共和国]]于1960年8月成立。由于以[[尹潽善]]为代表的民主党旧派势力和以[[勉 (韩国)|张勉]]为代表的新派势力之间的内斗,第二共和国不仅没能带来民众所期望的安定局面,[[韩国经济]]也每况愈下{{r|朴钟锦|page=70-71}}。由于政府的无能引发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韩国持续爆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政治经济形势一片混乱{{r|金光熙|page=68-72}}。在第二共和国短短的9个月中,有95万人参加了1836次游行示威。一些从事运动的学生们喊出了“向北方!来南方!”的口号{{r|丁满燮|page=110-111}}。在这种极度动荡的社会局势下,朴正熙与金钟泌等军队将领开始考虑发动军事政变{{r|王加丰|董向荣|page1=116|page2=77}}。


1961年5月16日凌晨,朴正熙率领大约3500名政变队伍向[[汉城]]进军。除在汉江桥与宪兵队发生短暂交火外,整个政变过程几乎没遇到阻力。朴正熙的政变队伍迅速占领了汉城所有的重要战略地点{{r|金光熙|page=75}}。朴正熙到达[[南山 (首)|南山]][[KBS]]广播局后,空降部队找到了值班广播员朴钟世和相关广播技术人员。朴正熙向朴钟世简单介绍军事革命必要性后,将革命宣言交给他,让他进行“革命”广播。朴钟世起初推辞,让朴正熙自己亲自宣读革命宣言。但朴正熙认为用人们熟悉的声音来宣读革命宣言,会使大家更有安全感,不会让大家恐慌。于是他坚持让朴钟世播音。革命宣言播出后,人们很吃惊,但并没有引发大的社会波动。{{r|丁满燮|赵甲济|page1=115-118|page2=29-31}}
1961年5月16日凌晨,朴正熙率领大约3500名政变队伍向[[汉城]]进军。除在汉江桥与宪兵队发生短暂交火外,整个政变过程几乎没遇到阻力。朴正熙的政变队伍迅速占领了汉城所有的重要战略地点{{r|金光熙|page=75}}。朴正熙到达[[南山 (首)|南山]][[KBS]]广播局后,空降部队找到了值班广播员朴钟世和相关广播技术人员。朴正熙向朴钟世简单介绍军事革命必要性后,将革命宣言交给他,让他进行“革命”广播。朴钟世起初推辞,让朴正熙自己亲自宣读革命宣言。但朴正熙认为用人们熟悉的声音来宣读革命宣言,会使大家更有安全感,不会让大家恐慌。于是他坚持让朴钟世播音。革命宣言播出后,人们很吃惊,但并没有引发大的社会波动。{{r|丁满燮|赵甲济|page1=115-118|page2=29-31}}


当天早上9点,军事革命委员会要挟陆军参谋总长[[张都暎]]中,以他的名义宣布戒严令。之后,朴正熙和张都暎来到[[青瓦台]],要求[[尹潽善]]总统追认戒严令,但遭到了尹潽善的拒绝。虽然,尹潽善对军事政变持不支持的态度,但也无积极镇压的想法。上午11点在朴正熙一行离开青瓦台后,美国临时代办{{le|马塞尔·格林|Marshall Green}}和[[驻韩美军]]司令{{le|马格路德|Carter B. Magruder}}来到青瓦台拜见尹潽善。两人来前都已发表声明说反对政变,支持符合宪法的第二共和国政府{{r|赵甲济|page=34-37}}。两人向尹潽善提出调动驻扎在一线的韩国第1军镇压叛乱的要求。但尹潽善以韩军内部自相残杀会给朝鲜入侵韩国创造机会为由拒绝了美方的要求。尽管如此,[[美第八集团军]]参谋会议还是在17日上午决定联合[[大第一野戰軍|韩国第一野军]]一起镇压叛乱。但尹潽善向各野军司令官和军长发出了要求避免流血冲突的亲笔信。之后,韩国國軍第5和第12师相继表示支持军事委员会,而第一野军司令{{Link-ko|李翰林|이한림}}中将则被软禁。美军的反攻计划因此破灭。被捆住手脚的美军最终默许了五一六军事政变的合法性{{r|金光熙|page=75-76}}。
当天早上9点,军事革命委员会要挟陆军参谋总长[[张都暎]]中,以他的名义宣布戒严令。之后,朴正熙和张都暎来到[[青瓦台]],要求[[尹潽善]]总统追认戒严令,但遭到了尹潽善的拒绝。虽然,尹潽善对军事政变持不支持的态度,但也无积极镇压的想法。上午11点在朴正熙一行离开青瓦台后,美国临时代办{{le|马塞尔·格林|Marshall Green}}和[[驻韩美军]]司令{{le|马格路德|Carter B. Magruder}}来到青瓦台拜见尹潽善。两人来前都已发表声明说反对政变,支持符合宪法的第二共和国政府{{r|赵甲济|page=34-37}}。两人向尹潽善提出调动驻扎在一线的韩国第1军镇压叛乱的要求。但尹潽善以韩军内部自相残杀会给朝鲜入侵韩国创造机会为由拒绝了美方的要求。尽管如此,[[美第八集团军]]参谋会议还是在17日上午决定联合[[大第一野战军|韩国第一野军]]一起镇压叛乱。但尹潽善向各野军司令官和军长发出了要求避免流血冲突的亲笔信。之后,韩国国军第5和第12师相继表示支持军事委员会,而第一野军司令{{Link-ko|李翰林|이한림}}中将则被软禁。美军的反攻计划因此破灭。被捆住手脚的美军最终默许了五一六军事政变的合法性{{r|金光熙|page=75-76}}。


5月18日,第二共和国总理[[勉 (韓國)|张勉]]在美国顾问唐纳德·惠特克和[[张都暎]]的护送下,从藏身地来到国会大厦,主持了最后一次内阁会议。13名内阁成员中有9名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全体内阁成员辞职{{r|王加丰|page=127}}。次日,尹潽善总统也宣布辞职,但在张都暎的极力劝阻下,最终还是举行了撤销下野声明的记者招待会。当天军事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张都暎任最高会议议长,朴正熙任副议长。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当天还组建了革命内阁{{r|赵甲济|page =43-44}}。6月6日,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公布了军事政府的基本法《最高重建非常措施法》。6月10日根据当日颁布的《国家重建最高会议法》,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内设常任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朴正熙出任常任委员长。最高委员会还设有“重建国民运动总部”和中央情报部。[[金钟泌]]任中央情报部首任部长。7月2日,《反共法》颁布的当天,张都暎被解除了最高会议议长等职务,朴正熙直接出任议长之职。之后,张都暎又被以“反革命阴谋罪”被逮捕,其党羽也被朴正熙清洗出军事政府的领导机构{{r|金光熙|朴钟锦|page1=77-78|page2=72-73}}。
5月18日,第二共和国总理[[勉 (韩国)|张勉]]在美国顾问唐纳德·惠特克和[[张都暎]]的护送下,从藏身地来到国会大厦,主持了最后一次内阁会议。13名内阁成员中有9名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全体内阁成员辞职{{r|王加丰|page=127}}。次日,尹潽善总统也宣布辞职,但在张都暎的极力劝阻下,最终还是举行了撤销下野声明的记者招待会。当天军事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张都暎任最高会议议长,朴正熙任副议长。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当天还组建了革命内阁{{r|赵甲济|page =43-44}}。6月6日,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公布了军事政府的基本法《最高重建非常措施法》。6月10日根据当日颁布的《国家重建最高会议法》,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内设常任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朴正熙出任常任委员长。最高委员会还设有“重建国民运动总部”和中央情报部。[[金钟泌]]任中央情报部首任部长。7月2日,《反共法》颁布的当天,张都暎被解除了最高会议议长等职务,朴正熙直接出任议长之职。之后,张都暎又被以“反革命阴谋罪”被逮捕,其党羽也被朴正熙清洗出军事政府的领导机构{{r|金光熙|朴钟锦|page1=77-78|page2=72-73}}。


[[File:Park Chung-hee 1961.tif|缩略图|1961年的朴正熙將軍]]
[[File:Park Chung-hee 1961.tif|缩略图|1961年的朴正熙将军]]
1961年8月,朴正熙宣布将于1963年3月实行总统为中心制的新宪法。1962年3月6日,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公布《政治活动净化法》,规定不能通过政治活动资格审查的人员将被停止政治活动至1968年8月。3月22日,[[尹潽善]]辞去了总统的职务以表对此法令的抗议。两天后,朴正熙以议长的身份代行总统职权{{r|金光熙|page=80}}。1962年12月26日,国家重建最高会议颁布了新宪法,责任内阁制被废除,恢复了[[总统制]],将两院制国会改为一院制{{r|朴钟锦|董向荣|page1=73|page2=79}}。1963年10月15日,韩国举行了“归还民政”的总统选举。朴正熙在此次选举中以46.6%对45.1%的微弱优势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尹潽善,当选韩国第五届总统。在之后的第六届国会选举中,朴正熙的共和党获得110个席位,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国会席位{{r|金光熙|董向荣|page1=82-83|page2=79}}。
1961年8月,朴正熙宣布将于1963年3月实行总统为中心制的新宪法。1962年3月6日,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公布《政治活动净化法》,规定不能通过政治活动资格审查的人员将被停止政治活动至1968年8月。3月22日,[[尹潽善]]辞去了总统的职务以表对此法令的抗议。两天后,朴正熙以议长的身份代行总统职权{{r|金光熙|page=80}}。1962年12月26日,国家重建最高会议颁布了新宪法,责任内阁制被废除,恢复了[[总统制]],将两院制国会改为一院制{{r|朴钟锦|董向荣|page1=73|page2=79}}。1963年10月15日,韩国举行了“归还民政”的总统选举。朴正熙在此次选举中以46.6%对45.1%的微弱优势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尹潽善,当选韩国第五届总统。在之后的第六届国会选举中,朴正熙的共和党获得110个席位,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国会席位{{r|金光熙|董向荣|page1=82-83|page2=79}}。


第131行: 第131行:


===== 早期专制 =====
===== 早期专制 =====
朴正熙1963年成立的[[第三共和 (大)|第三共和国]]内阁是一个由“事业取向型”的技术官僚和军人组成的中央办事机构,负责执行他的总统职务。此外,他还通过[[大國國家情報院|中央情报部]]、[[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共和党]]、总统秘书室、经济企划院和“TK(大邱-庆北)军团”来强化总统驾驭国家的权力。朴正熙“[[发展性独裁|开发独裁]]”体制的初步形成开始于1964年的非常戒严令。1964年,[[金钟泌]]在对日建交谈判过程中与日本妥协的消息泄露后,引发韩国大规模的学生示威。6月3日,朴正熙当局宣布在汉城实行非常戒严。之后,朴正熙政府加大了对报刊和校园的控制力度,并在大学推行组建“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计划。该计划对韩国30所大学的在校生进行每年702学时的军训,并要求学生毕业时达到初级军事指挥官的水平。{{r|金光熙|page=83-84}}
朴正熙1963年成立的[[第三共和 (大)|第三共和国]]内阁是一个由“事业取向型”的技术官僚和军人组成的中央办事机构,负责执行他的总统职务。此外,他还通过[[大国国家情報院|中央情报部]]、[[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共和党]]、总统秘书室、经济企划院和“TK(大邱-庆北)军团”来强化总统驾驭国家的权力。朴正熙“[[发展性独裁|开发独裁]]”体制的初步形成开始于1964年的非常戒严令。1964年,[[金钟泌]]在对日建交谈判过程中与日本妥协的消息泄露后,引发韩国大规模的学生示威。6月3日,朴正熙当局宣布在汉城实行非常戒严。之后,朴正熙政府加大了对报刊和校园的控制力度,并在大学推行组建“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计划。该计划对韩国30所大学的在校生进行每年702学时的军训,并要求学生毕业时达到初级军事指挥官的水平。{{r|金光熙|page=83-84}}


韩国1962年的宪法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一次,而且只有在获得2/3议员的同意下才能修改宪法有关限制总统连任的规定。为了能够长期执掌总统大权,凑足可以修宪的2/3国会议席,朴正熙和[[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共和党]]在第七届国会选举依仗其执政党的优势在选举中采用了舞弊,甚至是暴力的非法手段。最终共和党获得国会74%的席位{{r|金光熙|朴钟锦|page1=85|page2=76-77}}。1967年5月和6月,朴正熙及其民主共和党在韩国第六届总统选举和第七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击败新民党候选人尹潽善。蝉联总统后的朴正熙开始谋求长期执掌大权,并曾在1967年明确表露“绝对不能交出政权”{{r|金光熙|page=84-85}}。
韩国1962年的宪法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一次,而且只有在获得2/3议员的同意下才能修改宪法有关限制总统连任的规定。为了能够长期执掌总统大权,凑足可以修宪的2/3国会议席,朴正熙和[[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共和党]]在第七届国会选举依仗其执政党的优势在选举中采用了舞弊,甚至是暴力的非法手段。最终共和党获得国会74%的席位{{r|金光熙|朴钟锦|page1=85|page2=76-77}}。1967年5月和6月,朴正熙及其民主共和党在韩国第六届总统选举和第七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击败新民党候选人尹潽善。蝉联总统后的朴正熙开始谋求长期执掌大权,并曾在1967年明确表露“绝对不能交出政权”{{r|金光熙|page=84-85}}。


1968年1月21日,31名朝鲜特工潜入韩国,企图刺杀朴正熙,史称“[[青瓦台事件]]”。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关岛]]期间,提出“[[尼克松主义]]”,并宣布从韩国撤出曾参加仁川登陆和解放城作战的美军第7师。国际形势的变化为朴正熙加强专制统治提供了借口{{r|丁满燮|page=217}}。
1968年1月21日,31名朝鲜特工潜入韩国,企图刺杀朴正熙,史称“[[青瓦台事件]]”。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关岛]]期间,提出“[[尼克松主义]]”,并宣布从韩国撤出曾参加仁川登陆和解放城作战的美军第7师。国际形势的变化为朴正熙加强专制统治提供了借口{{r|丁满燮|page=217}}。


===== 三选改宪 =====
===== 三选改宪 =====
{{main|三选改宪}}
{{main|三选改宪}}
[[File:CongressBuilding SEATO.jpg|缩略图|270px|右|1966年,美國總統[[林登·翰遜]][[东南亚条约组织]]各合影,左起第三名为朴正熙]]
[[File:CongressBuilding SEATO.jpg|缩略图|270px|右|1966年,美国总统[[林登·翰遜]][[东南亚条约组织]]各合影,左起第三名为朴正熙]]
朴正熙当选第六届总统后,[[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共和党]]内部矛盾激化。为牵制[[金钟泌]]的势力,朴正熙构筑了一个由{{link-ko|白南檍|백남억}}、{{link-ko|吉在号|길재호}}、{{link-ko|金成坤|김성곤 (1913년)}}和{{link-ko|金振晩|김진만 (1918년)}}组成的“四人体系”。1969年4月,由于金钟泌势力的倒戈,民主共和党没能阻止关于文教部部长不信任案的通过。朴正熙以此为契机,对金钟泌一派进行无情的清洗。6月,金钟泌辞去执政党总裁的职务,再次出国外。之后,由“TK军团”和李厚洛、金炯旭、吉在号等组成的反对金钟泌的“新主流派”开始推行确保朴正熙第二次连任的“[[三选改宪]]”。1969年9月13日,共和党议员向国会提交了允许总统“三连任”和允许国会议员担任内阁职务为主要内容的宪法修订案。9月14日,共和党议员不顾新民党议员的静坐示威,在只有本党议员参加的情况下,仅用六分钟以记名投票的方式强行通过了宪法修定案。之后,在经过朝野两党一个多月的游说大战后,韩国就“三选连任”修宪在10月17日举行了全民公决。结果修宪案获得了65.1%的支持率而获通过,为朴正熙终身执政又扫清了一个障碍。{{r|金光熙|朴钟锦|page1=85-86|page2=76-77}}
朴正熙当选第六届总统后,[[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共和党]]内部矛盾激化。为牵制[[金钟泌]]的势力,朴正熙构筑了一个由{{link-ko|白南檍|백남억}}、{{link-ko|吉在号|길재호}}、{{link-ko|金成坤|김성곤 (1913년)}}和{{link-ko|金振晩|김진만 (1918년)}}组成的“四人体系”。1969年4月,由于金钟泌势力的倒戈,民主共和党没能阻止关于文教部部长不信任案的通过。朴正熙以此为契机,对金钟泌一派进行无情的清洗。6月,金钟泌辞去执政党总裁的职务,再次出国外。之后,由“TK军团”和李厚洛、金炯旭、吉在号等组成的反对金钟泌的“新主流派”开始推行确保朴正熙第二次连任的“[[三选改宪]]”。1969年9月13日,共和党议员向国会提交了允许总统“三连任”和允许国会议员担任内阁职务为主要内容的宪法修订案。9月14日,共和党议员不顾新民党议员的静坐示威,在只有本党议员参加的情况下,仅用六分钟以记名投票的方式强行通过了宪法修定案。之后,在经过朝野两党一个多月的游说大战后,韩国就“三选连任”修宪在10月17日举行了全民公决。结果修宪案获得了65.1%的支持率而获通过,为朴正熙终身执政又扫清了一个障碍。{{r|金光熙|朴钟锦|page1=85-86|page2=76-77}}


通过“[[三选改宪]]”当选总统后,朴正熙开始着手清除执政党内部以金成坤等四人为代表的希望实行总理负责制的反对派。为清除党内反对势力,朴正熙任命金钟泌派的吴致成为内务部部长,然后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清洗金成坤派在地方和司法部门的亲信和追随者。1971年10月,在野党提出的对吴致成的免职议案,朴正熙表面上要求执政党议员投票否决,但暗地里却默许金成坤等人在议会投赞成票。在国会通过免职议案后,朴正熙以金成坤等议员抗命为由,严令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厚洛将金成坤等打个半死,史称“10·2抗命风波案”。此次事件后,执政党内部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朴正熙,使他在独裁专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金光熙|page =87}}
通过“[[三选改宪]]”当选总统后,朴正熙开始着手清除执政党内部以金成坤等四人为代表的希望实行总理负责制的反对派。为清除党内反对势力,朴正熙任命金钟泌派的吴致成为内务部部长,然后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清洗金成坤派在地方和司法部门的亲信和追随者。1971年10月,在野党提出的对吴致成的免职议案,朴正熙表面上要求执政党议员投票否决,但暗地里却默许金成坤等人在议会投赞成票。在国会通过免职议案后,朴正熙以金成坤等议员抗命为由,严令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厚洛将金成坤等打个半死,史称“10·2抗命风波案”。此次事件后,执政党内部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朴正熙,使他在独裁专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金光熙|page =87}}
第149行: 第149行:
{{Main|十月维新}}
{{Main|十月维新}}
[[File:Card Stunt for Park Chung-hee.jpg|缩略图|1973年10月1日韩国国军日]]
[[File:Card Stunt for Park Chung-hee.jpg|缩略图|1973年10月1日韩国国军日]]
在朴正熙赢得第七届总统和第八届国会选举后,韩国青年学生反对朴正熙独裁的斗争更加高涨,并展开了激烈的示威游行。1971年10月15日,朴正熙派军警进驻[[高丽大学]]镇压学生运动,但在野党和学生们的游行示威并没有停止。同年12月6日,朴正熙以国家安保危机为由宣布国家进入“非常状态”。12月28日,执政党为使“非常状态”合法化,单方面通过了赋予总统超越宪法特权的“特别措施法”。在野党为此指责“特别措施法”违反《国会法》,应立即废除。朝野两党剑拔弩张{{r|朴钟锦|page=78}}。1972年10月17日,朴正熙以实现[[朝鲜半岛统一]]和应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需要改革现有体制为由,发布《非常戒严令》,宣布全国戒严,现行宪法作废,解散国会,禁止一切政治活动,所有大学停课,新闻、报纸、电视台实行军事管制,史称“[[十月维新|十月维新政变]]”{{r|董向荣|金光熙|page1=81|page2=128}}。当天,朴正熙还发布了《总统特别宣言》。10月27日,朴正熙政府颁布了《志在祖国和平统一的宪法修正案》,即《维新宪法》,11月23日,经国民投票获得65%的通过{{r|方秀玉|传奇|page1=184-185|page2=167}}。1972年12月23日,朴正熙作为唯一的总统候选人被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选举为韩国第8任总统,韩国进入“维新体制”的[[第四共和 (大)|第四共和国]]{{r|金光熙|page =129}}。通过十月维新,朴正熙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内阁首班、[[大國國軍|國軍]]帥、国家安全委员会议长、统一主体国民会议议长等大权集为一身,把其独裁统治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朴正熙利用[[宪法]]所赋予的非常措施权,对社会实现全面的超强管制{{r|方秀玉|传奇|page1=186-187|page2=169}}。1978年7月6日,朴正熙通过第二届统一主体国民议会这个投票机器,再次毫无悬念地当选韩国第九届总统{{r|执政党|朴钟锦|page1=76|page2=79}}。
在朴正熙赢得第七届总统和第八届国会选举后,韩国青年学生反对朴正熙独裁的斗争更加高涨,并展开了激烈的示威游行。1971年10月15日,朴正熙派军警进驻[[高丽大学]]镇压学生运动,但在野党和学生们的游行示威并没有停止。同年12月6日,朴正熙以国家安保危机为由宣布国家进入“非常状态”。12月28日,执政党为使“非常状态”合法化,单方面通过了赋予总统超越宪法特权的“特别措施法”。在野党为此指责“特别措施法”违反《国会法》,应立即废除。朝野两党剑拔弩张{{r|朴钟锦|page=78}}。1972年10月17日,朴正熙以实现[[朝鲜半岛统一]]和应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需要改革现有体制为由,发布《非常戒严令》,宣布全国戒严,现行宪法作废,解散国会,禁止一切政治活动,所有大学停课,新闻、报纸、电视台实行军事管制,史称“[[十月维新|十月维新政变]]”{{r|董向荣|金光熙|page1=81|page2=128}}。当天,朴正熙还发布了《总统特别宣言》。10月27日,朴正熙政府颁布了《志在祖国和平统一的宪法修正案》,即《维新宪法》,11月23日,经国民投票获得65%的通过{{r|方秀玉|传奇|page1=184-185|page2=167}}。1972年12月23日,朴正熙作为唯一的总统候选人被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选举为韩国第8任总统,韩国进入“维新体制”的[[第四共和 (大)|第四共和国]]{{r|金光熙|page =129}}。通过十月维新,朴正熙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内阁首班、[[大国国军|国军]]帥、国家安全委员会议长、统一主体国民会议议长等大权集为一身,把其独裁统治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朴正熙利用[[宪法]]所赋予的非常措施权,对社会实现全面的超强管制{{r|方秀玉|传奇|page1=186-187|page2=169}}。1978年7月6日,朴正熙通过第二届统一主体国民议会这个投票机器,再次毫无悬念地当选韩国第九届总统{{r|执政党|朴钟锦|page1=76|page2=79}}。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韩国民众的心态开始由60年代的生活温饱需求,逐渐转变为民主权利的需求。进入1979年后,民众对朴正熙政权的不满情绪日益显现。以[[金泳三]]为代表的民主派势力与朴正熙的维新派展开了决战。1979年4月30日,因世界经济不景气而破产的“YH贸易公司”200名女工开始了抗议解雇,要求保障生存权的斗争。以金泳三为首的反对朴正熙势力对女工的斗争给予的大力的支持。8月9日,金泳三甚至允许女工在[[新民党 (韩国)|新民党]]总部大厦,无限期地举行静坐示威。8月11日,朴正熙政府动用上千名军警包围新民党总部大厦,强行驱散静坐女工,并逮捕了30多名新民党党员。一名女工为此跳楼自杀,以死抗衡。之后,[[韩国国会]]取消了金泳三的国会议员资格。66名新民党议员因此集体辞职。金泳三被国会除名后,韩国政坛掀起轩然大波。金泳三的政治根据地[[釜山]]、[[马山市|马山]]和[[昌原]]等地爆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即导致“维新体制”垮台的“[[釜民主抗|釜马事态]]”。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与[[金载圭]]和[[车智澈]]一起在晚餐上,就“釜马事态”与新民党的问题发生争执。朴正熙和车智澈认为新民党是“釜马事态”的背后主导者,主张逮捕和起诉金泳三。两人将“釜马事态”的发生归咎于情报工作的失误,并责骂金载圭。在现场看到参加游行示威的大部分是市民的金载圭,恼羞成怒开枪杀死了朴正熙和车智澈。“维新体制”就此瓦解。{{r|金光熙|朴钟锦|page1=138-140|page2=80-81}}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韩国民众的心态开始由60年代的生活温饱需求,逐渐转变为民主权利的需求。进入1979年后,民众对朴正熙政权的不满情绪日益显现。以[[金泳三]]为代表的民主派势力与朴正熙的维新派展开了决战。1979年4月30日,因世界经济不景气而破产的“YH贸易公司”200名女工开始了抗议解雇,要求保障生存权的斗争。以金泳三为首的反对朴正熙势力对女工的斗争给予的大力的支持。8月9日,金泳三甚至允许女工在[[新民党 (韩国)|新民党]]总部大厦,无限期地举行静坐示威。8月11日,朴正熙政府动用上千名军警包围新民党总部大厦,强行驱散静坐女工,并逮捕了30多名新民党党员。一名女工为此跳楼自杀,以死抗衡。之后,[[韩国国会]]取消了金泳三的国会议员资格。66名新民党议员因此集体辞职。金泳三被国会除名后,韩国政坛掀起轩然大波。金泳三的政治根据地[[釜山]]、[[马山市|马山]]和[[昌原]]等地爆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即导致“维新体制”垮台的“[[釜民主抗|釜马事态]]”。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与[[金载圭]]和[[车智澈]]一起在晚餐上,就“釜马事态”与新民党的问题发生争执。朴正熙和车智澈认为新民党是“釜马事态”的背后主导者,主张逮捕和起诉金泳三。两人将“釜马事态”的发生归咎于情报工作的失误,并责骂金载圭。在现场看到参加游行示威的大部分是市民的金载圭,恼羞成怒开枪杀死了朴正熙和车智澈。“维新体制”就此瓦解。{{r|金光熙|朴钟锦|page1=138-140|page2=80-81}}


==== 经济 ====
==== 经济 ====
第172行: 第172行:
==== 外交 ====
==== 外交 ====
===== 对朝关系 =====
===== 对朝关系 =====
20世纪60年代,[[朝鲜半岛]]南北方保持着[[李承晚]]时期相互对峙不妥协的对抗状态{{r|孙冀|page=8}}。但与李承晚的“武力北进统一”政策不同,朴正熙主张通过发展经济实现“胜共统一”{{r|朴钟锦|page=169}}。[[五一六军事政变]]《革命公约》有关对朝政策的基本点是强化反共体制,实现“胜共统一”。1961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派遣朴正熙故友,原贸易部部长黄泰成秘密前往韩国意图利用个人关系和朴正熙早年亲共倾向改善朝韩关系,朴正熙为表示反共决心,防止美国人怀疑,将黄泰成作为间谍处决<ref>{{cite web|author1=Andrei Lankov|title=Secret emissary from North|url=http://www.koreatimes.co.kr/www/common/printpreview.asp?categoryCode=165&newsIdx=112588|website=The Korea Times|accessdate=2018-04-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16201036/http://www.koreatimes.co.kr/www/common/printpreview.asp?categoryCode=165&newsIdx=112588|archive-date=2018-04-16|dead-url=no}}</ref><ref>{{cite web|author1=Kim Jong-pil|title=The mysterious visitor from the North|url=http://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news/article/Article.aspx?aid=3003464|website=Korea Joongang Daily|publisher=Korea Joongang Daily|accessdate=2018-04-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16200855/http://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news/article/Article.aspx?aid=3003464|archive-date=2018-04-16|dead-url=no}}</ref>。1965年,朴正熙提出“先建设,后统一”的主张{{r|金光熙|page =71-72}}。通过两个[[韩国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的实施,朴正熙有效地提高了韩国的社会、经济实力,改变了朝鲜以往在这些方面的相对优势{{r|孙冀|page=14}}。60年代后半期,随着[[韓國參戰越南戰爭|韩国派兵参加越南战争]],韩美同盟关系得到加强,[[韩朝关系]]紧张到一个新的程度。越南战场成了韩朝的第二战场。1968年1月,朝鲜派出31名特工潜入韩国刺杀朴正熙,险些得逞{{r|孙冀|page=10}}。
20世纪60年代,[[朝鲜半岛]]南北方保持着[[李承晚]]时期相互对峙不妥协的对抗状态{{r|孙冀|page=8}}。但与李承晚的“武力北进统一”政策不同,朴正熙主张通过发展经济实现“胜共统一”{{r|朴钟锦|page=169}}。[[五一六军事政变]]《革命公约》有关对朝政策的基本点是强化反共体制,实现“胜共统一”。1961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派遣朴正熙故友,原贸易部部长黄泰成秘密前往韩国意图利用个人关系和朴正熙早年亲共倾向改善朝韩关系,朴正熙为表示反共决心,防止美国人怀疑,将黄泰成作为间谍处决<ref>{{cite web|author1=Andrei Lankov|title=Secret emissary from North|url=http://www.koreatimes.co.kr/www/common/printpreview.asp?categoryCode=165&newsIdx=112588|website=The Korea Times|accessdate=2018-04-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16201036/http://www.koreatimes.co.kr/www/common/printpreview.asp?categoryCode=165&newsIdx=112588|archive-date=2018-04-16|dead-url=no}}</ref><ref>{{cite web|author1=Kim Jong-pil|title=The mysterious visitor from the North|url=http://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news/article/Article.aspx?aid=3003464|website=Korea Joongang Daily|publisher=Korea Joongang Daily|accessdate=2018-04-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16200855/http://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news/article/Article.aspx?aid=3003464|archive-date=2018-04-16|dead-url=no}}</ref>。1965年,朴正熙提出“先建设,后统一”的主张{{r|金光熙|page =71-72}}。通过两个[[韩国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的实施,朴正熙有效地提高了韩国的社会、经济实力,改变了朝鲜以往在这些方面的相对优势{{r|孙冀|page=14}}。60年代后半期,随着[[韩国参战越南战争|韩国派兵参加越南战争]],韩美同盟关系得到加强,[[韩朝关系]]紧张到一个新的程度。越南战场成了韩朝的第二战场。1968年1月,朝鲜派出31名特工潜入韩国刺杀朴正熙,险些得逞{{r|孙冀|page=10}}。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随着[[美中关系]]的和解,朴正熙也相应地调整了对朝政策{{r|孙冀|page=10}}。1970年8月15日,朴正熙在纪念光复25周年祝词,即“8·15宣言”,中提出要以和平的方式完成南北统一。1971年,南北方通过[[红十字会]]进行了首次接触,讨论南北离散家属问题。1972年5月至6月,双方实现了部长级的互访,并于1972年7月4日发表了《[[南北共同声明]]》。“7*4南北共同声明”的主要内容包括:不依靠外来势力和在没有外来势力干涉的情况下实现统一;统一应以和平的方法实现,不采取武力行动;作为同一民族应当超越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差别,促成民族大团结;终止相互武装挑衅和诽谤中伤,制止意外的军事冲突;尽快展开南北红十字会会谈;架设首尔-平壤直通电话;成立南北协调委员会等{{r|朴钟锦|董向荣|方秀玉|执政党|page1=226-228|page2=265|page3=273-276|page4=105}}。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随着[[美中关系]]的和解,朴正熙也相应地调整了对朝政策{{r|孙冀|page=10}}。1970年8月15日,朴正熙在纪念光复25周年祝词,即“8·15宣言”,中提出要以和平的方式完成南北统一。1971年,南北方通过[[红十字会]]进行了首次接触,讨论南北离散家属问题。1972年5月至6月,双方实现了部长级的互访,并于1972年7月4日发表了《[[南北共同声明]]》。“7*4南北共同声明”的主要内容包括:不依靠外来势力和在没有外来势力干涉的情况下实现统一;统一应以和平的方法实现,不采取武力行动;作为同一民族应当超越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差别,促成民族大团结;终止相互武装挑衅和诽谤中伤,制止意外的军事冲突;尽快展开南北红十字会会谈;架设首尔-平壤直通电话;成立南北协调委员会等{{r|朴钟锦|董向荣|方秀玉|执政党|page1=226-228|page2=265|page3=273-276|page4=105}}。
第180行: 第180行:
===== 对美关系 =====
===== 对美关系 =====
[[File:Park Chung-hee and John F. Kennedy November 1961.jpg|缩略图|左|朴正熙与[[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1961年11月14日)]]
[[File:Park Chung-hee and John F. Kennedy November 1961.jpg|缩略图|左|朴正熙与[[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1961年11月14日)]]
1960年朴正熙通过[[五一六军事政变]]推翻民选的[[第二共和 (大)|第二共和国]][[勉 (韓國)|张勉]]政府后,美国对朴正熙军政府并无好感。1961年6月13日,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明确指出韩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处于一种没有希望的状态{{r|金光熙|page=97-98}}。同年11月,当时担任国家重建最高会议议长的朴正熙出访美国时,美国媒体起初还对朴正熙进行负面报道。不过,朴正熙的反共、反腐和发展经济的理念,很快使肯尼迪和美国改变了对朴正熙的看法。原本对[[韩国经济]]失去信心的美国人开始对韩国经济产生浓厚兴趣。访问结束时,美国媒体对朴正熙的访问作出了肯定性的评价。《新奥尔良时报》甚至报道说:“在全世界的革命领导人中,像韩国领导人这样访问中就已经赢得一定支持的很少,包括肯尼迪总统在内整个美国,都将严惩腐败、深谙韩国经济现状的朴正熙评价为一个刚直不阿、具有决断力的优秀领导人。”此次出访,朴正熙为[[韩美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丁满燮|page=130-132}}。
1960年朴正熙通过[[五一六军事政变]]推翻民选的[[第二共和 (大)|第二共和国]][[勉 (韩国)|张勉]]政府后,美国对朴正熙军政府并无好感。1961年6月13日,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明确指出韩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处于一种没有希望的状态{{r|金光熙|page=97-98}}。同年11月,当时担任国家重建最高会议议长的朴正熙出访美国时,美国媒体起初还对朴正熙进行负面报道。不过,朴正熙的反共、反腐和发展经济的理念,很快使肯尼迪和美国改变了对朴正熙的看法。原本对[[韩国经济]]失去信心的美国人开始对韩国经济产生浓厚兴趣。访问结束时,美国媒体对朴正熙的访问作出了肯定性的评价。《新奥尔良时报》甚至报道说:“在全世界的革命领导人中,像韩国领导人这样访问中就已经赢得一定支持的很少,包括肯尼迪总统在内整个美国,都将严惩腐败、深谙韩国经济现状的朴正熙评价为一个刚直不阿、具有决断力的优秀领导人。”此次出访,朴正熙为[[韩美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丁满燮|page=130-132}}。


由于朴正熙在[[韩日关系]]、[[越南战争]]与美国的一致,朴正熙执政后,韩美关系很快进入了“蜜月期”{{r|董向荣|page=261}}。1965年6月22日韩日邦交的正常化使东北亚地区的美日韩同盟正式确立{{r|董向荣|page=257}}。韩国是美国同盟中卷入越南战争最早、最深的国家。早在1961年11月朴正熙首次访美时,他就向[[约翰·肯尼迪|肯尼迪]]表示,如果美国给予承认并提供援助,韩国可以出兵越南。1965年在越南形势急转直下时,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向其盟国首脑发了20多封亲笔信,拉盟友参战。但只有朴正熙积极表示参加。同年5月,约翰逊派他的总统专机到汉城接朴正熙来美洽谈。5月16-26日,朴正熙以总统身份再次出访美国,受到约翰逊的最高礼遇。约翰逊称朴正熙是“亚洲的伟大领导人”。美国[[华盛顿市]]还将5月17日定为“朴正熙总统夫妇之日”{{r|金光熙|丁满燮|page1=105-106|page2=151-152}}。[[韩国参战越南战争]]使韩美同盟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原本打算撤出驻韩美军的美国打消了撤军计划。作为对韩国参战的补偿,美国为韩国军队武装了现代化的武器,并给予韩国大量的经济、技术援助{{r|金光熙|page=105 }}。1966-1969年,[[韩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超过了10% {{r|金光熙|page=110}}。
由于朴正熙在[[韩日关系]]、[[越南战争]]与美国的一致,朴正熙执政后,韩美关系很快进入了“蜜月期”{{r|董向荣|page=261}}。1965年6月22日韩日邦交的正常化使东北亚地区的美日韩同盟正式确立{{r|董向荣|page=257}}。韩国是美国同盟中卷入越南战争最早、最深的国家。早在1961年11月朴正熙首次访美时,他就向[[约翰·肯尼迪|肯尼迪]]表示,如果美国给予承认并提供援助,韩国可以出兵越南。1965年在越南形势急转直下时,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向其盟国首脑发了20多封亲笔信,拉盟友参战。但只有朴正熙积极表示参加。同年5月,约翰逊派他的总统专机到汉城接朴正熙来美洽谈。5月16-26日,朴正熙以总统身份再次出访美国,受到约翰逊的最高礼遇。约翰逊称朴正熙是“亚洲的伟大领导人”。美国[[华盛顿市]]还将5月17日定为“朴正熙总统夫妇之日”{{r|金光熙|丁满燮|page1=105-106|page2=151-152}}。[[韩国参战越南战争]]使韩美同盟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原本打算撤出驻韩美军的美国打消了撤军计划。作为对韩国参战的补偿,美国为韩国军队武装了现代化的武器,并给予韩国大量的经济、技术援助{{r|金光熙|page=105 }}。1966-1969年,[[韩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超过了10% {{r|金光熙|page=110}}。


[[File:Armed Forces Day of South Korea (1973) 1.jpg|缩略图|朴正熙校閱[[大國國軍]](1973年)]]
[[File:Armed Forces Day of South Korea (1973) 1.jpg|缩略图|朴正熙校閱[[大国国军]](1973年)]]
1969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关岛]]发表宣言,提出新的亚洲政策“[[尼克松主义]]”。此后,美国决定将[[驻韩美军]]的数量从6.1万人裁减到4万多人,并停止对韩的无偿军事援助{{r|董向荣|方秀玉|page1=261|page2=187-188}}。随着[[中美关系|美中关系]]的缓和以及驻韩美军的撤离,朴正熙开始对美国极度猜忌和不信任。感到安保危机的他开始发展自主国防,并试图发展[[核武器]]。韩美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加剧。此后,随着韩国放弃核计划,两国关系得到缓和{{r|金光熙|朴钟锦|page1=124-125|page2=223-224 }}。[[吉米·卡特|卡特]]上台后,美国对韩国国内的民主与人权问题变得更加关注。“[[维新宪法]]”的颁布和朴正熙政权对民主阵营的镇压,使韩美关系产生了阴影。1976年10月24日,美国媒体曝出“[[韩国门事件]]”,韩美关系因此雪上加霜。1977年3月,卡特宣布将在未来4-5年内全部撤走驻韩美军{{efn|1978年,卡特政府又取消了该撤军计划{{r|董向荣|page=262}}。}},使韩美关系降到历史低点{{r|董向荣|朴钟锦|page1=262|page2=224}}。
1969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关岛]]发表宣言,提出新的亚洲政策“[[尼克松主义]]”。此后,美国决定将[[驻韩美军]]的数量从6.1万人裁减到4万多人,并停止对韩的无偿军事援助{{r|董向荣|方秀玉|page1=261|page2=187-188}}。随着[[中美关系|美中关系]]的缓和以及驻韩美军的撤离,朴正熙开始对美国极度猜忌和不信任。感到安保危机的他开始发展自主国防,并试图发展[[核武器]]。韩美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加剧。此后,随着韩国放弃核计划,两国关系得到缓和{{r|金光熙|朴钟锦|page1=124-125|page2=223-224 }}。[[吉米·卡特|卡特]]上台后,美国对韩国国内的民主与人权问题变得更加关注。“[[维新宪法]]”的颁布和朴正熙政权对民主阵营的镇压,使韩美关系产生了阴影。1976年10月24日,美国媒体曝出“[[韩国门事件]]”,韩美关系因此雪上加霜。1977年3月,卡特宣布将在未来4-5年内全部撤走驻韩美军{{efn|1978年,卡特政府又取消了该撤军计划{{r|董向荣|page=262}}。}},使韩美关系降到历史低点{{r|董向荣|朴钟锦|page1=262|page2=224}}。


===== 对日关系 =====
===== 对日关系 =====
1951年10月,韩日双方在美国的敦促下,开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预备性会谈。但前五轮的会谈进展缓慢{{r|董向荣|执政党|方秀玉|page1=278|page2=62|page3=155-156}}。朴正熙上台后,[[韩国政治]]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对日问题上也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1961年11月12日,朴正熙在以最高会议议长身份访美途中顺访日本。他在机场发表声明说韩日两国应“不计小节,本着相互理解的精神相互合作,以诚意解决问题”。他与时任日本首相[[池田勇人]]会唔时表示如果日本在“财产请求权”问题上表现诚意,韩国可以不再对日本要求巨额赔偿。池田勇人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帮助韩国{{r|方秀玉|page =170-171}}。之后,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钟泌]]和外务部部[[崔德新]]先后两次出访日本为此进行了两次会谈。1962年11月,朴正熙派金钟泌去东京继续磋商,与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达成《金-大平秘密备忘录》。1964年3月23日,此消息被证实后,韩国爆发[[李承晚]]政府倒台后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金钟泌作为替罪羊被解职{{r|方秀玉|page =171}}。
1951年10月,韩日双方在美国的敦促下,开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预备性会谈。但前五轮的会谈进展缓慢{{r|董向荣|执政党|方秀玉|page1=278|page2=62|page3=155-156}}。朴正熙上台后,[[韩国政治]]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对日问题上也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1961年11月12日,朴正熙在以最高会议议长身份访美途中顺访日本。他在机场发表声明说韩日两国应“不计小节,本着相互理解的精神相互合作,以诚意解决问题”。他与时任日本首相[[池田勇人]]会唔时表示如果日本在“财产请求权”问题上表现诚意,韩国可以不再对日本要求巨额赔偿。池田勇人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帮助韩国{{r|方秀玉|page =170-171}}。之后,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钟泌]]和外务部部[[崔德新]]先后两次出访日本为此进行了两次会谈。1962年11月,朴正熙派金钟泌去东京继续磋商,与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达成《金-大平秘密备忘录》。1964年3月23日,此消息被证实后,韩国爆发[[李承晚]]政府倒台后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金钟泌作为替罪羊被解职{{r|方秀玉|page =171}}。


1964年12月,韩日举行了第七次会谈。由于美国约翰逊政府希望日本取代美国对韩国进行经济援助,双方肯定了[[金钟泌]]与[[大平正芳]]商定的原则,迅速达成协议。1965年6月22日,韩日双方在经历13年零8个月的谈判后,在日本首相官邸举行《[[韩日基本关系条约]]》、《关于旅日朝鲜侨民法律地位和待遇的协定》、《日韩渔业协定》、《日韩关于解决对日财产请求权和经济合作的协定》、《日韩关于文物及合作的协定》等文件的署儀式。同年12月18日,双方交换批准书,使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r|方秀玉|董向荣|page1=172|page2=280}}。在《韩日基本关系条约》中,日本没有对其侵略作任何反省,也没有就此对韩国进行任何“赔偿”,双方的历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这对[[韩日关系]]的发展留下了阴影,但通过与日本邦交正常化,朴正熙从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并成功将平壤与东京的关系打入长期的低潮{{r|方秀玉|page=172-175}}。
1964年12月,韩日举行了第七次会谈。由于美国约翰逊政府希望日本取代美国对韩国进行经济援助,双方肯定了[[金钟泌]]与[[大平正芳]]商定的原则,迅速达成协议。1965年6月22日,韩日双方在经历13年零8个月的谈判后,在日本首相官邸举行《[[韩日基本关系条约]]》、《关于旅日朝鲜侨民法律地位和待遇的协定》、《日韩渔业协定》、《日韩关于解决对日财产请求权和经济合作的协定》、《日韩关于文物及合作的协定》等文件的署儀式。同年12月18日,双方交换批准书,使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r|方秀玉|董向荣|page1=172|page2=280}}。在《韩日基本关系条约》中,日本没有对其侵略作任何反省,也没有就此对韩国进行任何“赔偿”,双方的历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这对[[韩日关系]]的发展留下了阴影,但通过与日本邦交正常化,朴正熙从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并成功将平壤与东京的关系打入长期的低潮{{r|方秀玉|page=172-175}}。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金大中绑架事件]]”(1973年8月)、“田中狂言”(1974年1月)、“民主青年同盟事件”(1974年2月)和“[[文世光事件]]”(1974年8月15日)等事件的发生,朴正熙政府与日本的关系陷入低谷。但后经美国的调停,两国关系有逐渐得到恢复。{{r|金光熙|董向荣|page1=174-178|page2=272 }}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金大中绑架事件]]”(1973年8月)、“田中狂言”(1974年1月)、“民主青年同盟事件”(1974年2月)和“[[文世光事件]]”(1974年8月15日)等事件的发生,朴正熙政府与日本的关系陷入低谷。但后经美国的调停,两国关系有逐渐得到恢复。{{r|金光熙|董向荣|page1=174-178|page2=272 }}


===== 其它 =====
===== 其它 =====
[[File:Bundesarchiv B 145 Bild-F019521-0013, Berlin, Staatsbesuch Präsident von Süd-Korea.jpg|缩略图|右|200px|1964年12月10日,朴正熙与時任西德社会民主党领袖、西柏林市、后任[[德國總理|西德理]][[维利·勃兰特]]会面]]
[[File:Bundesarchiv B 145 Bild-F019521-0013, Berlin, Staatsbesuch Präsident von Süd-Korea.jpg|缩略图|右|200px|1964年12月10日,朴正熙与時任西德社会民主党领袖、西柏林市、后任[[德国总理|西德理]][[维利·勃兰特]]会面]]
为了突破外交孤立,朴正熙政府积极与[[第三世界]]国家改善关系。1961-1969年,韩国先后与23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非洲建交国家的数量超过朝鲜的建交国(15国)。20世纪60年代末,韩国已与21个[[拉美]]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朝鲜只有[[古巴]]一个国家与其建交{{r|方秀玉|page=180}}。1970年,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经由1960年的20多个增加到145个{{r|朴钟锦|page=229}}。
为了突破外交孤立,朴正熙政府积极与[[第三世界]]国家改善关系。1961-1969年,韩国先后与23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非洲建交国家的数量超过朝鲜的建交国(15国)。20世纪60年代末,韩国已与21个[[拉美]]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朝鲜只有[[古巴]]一个国家与其建交{{r|方秀玉|page=180}}。1970年,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经由1960年的20多个增加到145个{{r|朴钟锦|page=229}}。


共同的反共立,朴政府台湾当局關係友好密切,1966年2月15日,朴正熙夫人英修伉儷訪[[台湾当局领导人]][[蒋介石]]晤<ref>[http://dava.ncl.edu.tw/metadatainfo.aspx?FunType=0&ID=573331 1966年韓國統領朴正熙訪華實況演講] , [[台湾“圖書館”]], 1966.02.15</ref>,談<ref name=表>{{cite book |authors=[[布雷|-{布}-雷]]等編著 |title=《蔣介石先生年表》 |date=1978-06-01 |publisher=[[記文 (雜誌)|記文]]出版社 |location=台北 }}</ref>。2月18日,合公報,重申傳統友誼,同意洲自由家高層會議<ref name=記>{{cite book |authors=[[呂芳上]],朱文原、周美、葉惠芬、高素素瑛編輯撰稿 |title=《中百年大事記》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 |year=2012 |isbn=978-986-03-3586-6 }}</ref>{{rp|723}}。1976年12月22日,[[宋美齡]]函[[蔣經]]:「在[[美|此]]撰文不斷對作各大有不打垮朴正熙誓不甘之態度也倘南既打垮[[朝]]落入北範圍無異赤劍直日本心臟」<ref>{{cite book |title=《蔣經國書信集——宋美齡往》(上) |editor=周美、蕭李居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 |year=2009 }}</ref>{{rp|446}}。
共同的反共立,朴政府台湾当局关系友好密切,1966年2月15日,朴正熙夫人英修伉儷訪[[台湾当局领导人]][[蒋介石]]晤<ref>[http://dava.ncl.edu.tw/metadatainfo.aspx?FunType=0&ID=573331 1966年韩国统领朴正熙訪华实況演講] , [[台湾“图书馆”]], 1966.02.15</ref>,談<ref name=表>{{cite book |authors=[[布雷|-{布}-雷]]等編著 |title=《蔣介石先生年表》 |date=1978-06-01 |publisher=[[記文 (杂志)|記文]]出版社 |location=台北 }}</ref>。2月18日,合公報,重申传统友誼,同意洲自由家高層会议<ref name=記>{{cite book |authors=[[呂芳上]],朱文原、周美、葉惠芬、高素素瑛編輯撰稿 |title=《中百年大事記》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 |year=2012 |isbn=978-986-03-3586-6 }}</ref>{{rp|723}}。1976年12月22日,[[宋美齡]]函[[蔣經]]:「在[[美|此]]撰文不断对作各大有不打垮朴正熙誓不甘之態度也倘南既打垮[[朝]]落入北范围无异赤劍直日本心臟」<ref>{{cite book |title=《蔣經国书信集——宋美齡往》(上) |editor=周美、蕭李居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 |year=2009 }}</ref>{{rp|446}}。


=== 遇刺身亡 ===
=== 遇刺身亡 ===
[[File:Seoul National Cemetery 19 (18292192929).jpg|缩略图|[[立首顯忠院]]的朴正熙陵]]
[[File:Seoul National Cemetery 19 (18292192929).jpg|缩略图|[[立首顯忠院]]的朴正熙陵]]
{{Main|朴正熙遇刺案}}
{{Main|朴正熙遇刺案}}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和警卫室室长[[车智澈]]在晚餐上责难[[大國國家情報院|中央情报部]]长官[[金载圭]]在“[[釜民主抗|釜马事态]]”上工作失误。恼羞成怒的金载圭遂开枪杀死了朴正熙和车智澈{{r|金光熙|赵甲济|page1=138-140|page2=244-275}} 。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和警卫室室长[[车智澈]]在晚餐上责难[[大国国家情報院|中央情报部]]长官[[金载圭]]在“[[釜民主抗|釜马事态]]”上工作失误。恼羞成怒的金载圭遂开枪杀死了朴正熙和车智澈{{r|金光熙|赵甲济|page1=138-140|page2=244-275}} 。


1979年11月3日,韩国为朴正熙举行了[[国葬]]。时任韩国代总统[[崔圭夏]]在朴正熙灵前献上[[建国勋章]]{{r|赵甲济|page=原序3}}。
1979年11月3日,韩国为朴正熙举行了[[国葬]]。时任韩国代总统[[崔圭夏]]在朴正熙灵前献上[[建国勋章]]{{r|赵甲济|page=原序3}}。
第212行: 第212行:
== 家族 ==
== 家族 ==
=== 祖先 ===
=== 祖先 ===
朴正熙的家族出自[[高朴氏]]的直講公派,他是高朴氏的第29代子<ref name=gl />:
朴正熙的家族出自[[高朴氏]]的直講公派,他是高朴氏的第29代子<ref name=gl />:
* 高祖父:朴英煥({{lang-ko|박영환}},?-1838年),字彥,朴世衡({{lang-ko|박세형}})[[密朴氏]]之子
* 高祖父:朴英煥({{lang-ko|박영환}},?-1838年),字彥,朴世衡({{lang-ko|박세형}})[[密朴氏]]之子
* 高祖母:[[全州李氏]](1786年-1849年),李亨浩之女
* 高祖母:[[全州李氏]](1786年-1849年),李亨浩之女
* 曾祖父:朴履燦({{lang-ko|박이찬}},?-1846年),字茂之
* 曾祖父:朴履燦({{lang-ko|박이찬}},?-1846年),字茂之
第219行: 第219行:
* 祖父:朴永奎({{lang-ko|박영규}},1840年-1914年),字文瑞
* 祖父:朴永奎({{lang-ko|박영규}},1840年-1914年),字文瑞
* 祖母:{{link-ko|星州李氏|성주 이씨|星山李氏}}(1840年-1915年),李培植之女
* 祖母:{{link-ko|星州李氏|성주 이씨|星山李氏}}(1840年-1915年),李培植之女
* 父:[[朴成彬]](1871年-1938年),字和益,[[朝王朝位|通大夫]]、[[越郡 (韓國)|越]]郡守
* 父:[[朴成彬]](1871年-1938年),字和益,[[朝王朝位|通大夫]]、[[越郡 (韩国)|越]]郡守
* 母:{{link-ko|白南|백남의}}(1872年-1949年),本貫[[水原白氏]]、白春之女,封[[命|恭人]]
* 母:{{link-ko|白南|백남의}}(1872年-1949年),本貫[[水原白氏]]、白春之女,封[[命|恭人]]


=== 家庭 ===
=== 家庭 ===
[[File:朴正熙夫妇与子女们2.jpg|缩略图|朴正熙夫妇与子女们]]
[[File:朴正熙夫妇与子女们2.jpg|缩略图|朴正熙夫妇与子女们]]
朴正熙在闻庆小学教书期间,曾经家里牵线和[[金好南]]相结婚,但由于性格不合而离异,两人生有一女儿{{link-ko|朴在玉|박재옥}}。1950年8月,朴正熙在大邱师范学校的校友,陆军本部情报局少尉宋在千帮他与自己的表妹[[陆英修]]牵线{{r|李英湖|page=30-31}}。陆英修是[[忠清北道]]沃川地区望族陆钟宽的二女儿{{r|李英湖|page=5}}。由于朴正熙,比陆英修大8岁,而且是個軍人,故两人婚事遭到女方父亲陆钟宽的强烈反对。不过两人还是不顾陆钟宽的反对于1950年12月12日在[[大邱市]]溪山洞举行了婚礼{{r|李英湖|page=37-42}}。1974年8月15日,在光复节庆祝仪式上陆英修被前来刺杀朴正熙的[[文世光]]误杀身亡{{r|李英湖|page=226-231}},陆英修被误杀后,朴正熙无意再娶,女儿[[朴槿惠]]代母出任韩国第一夫人。
朴正熙在闻庆小学教书期间,曾经家里牵线和[[金好南]]相结婚,但由于性格不合而离异,两人生有一女儿{{link-ko|朴在玉|박재옥}}。1950年8月,朴正熙在大邱师范学校的校友,陆军本部情报局少尉宋在千帮他与自己的表妹[[陆英修]]牵线{{r|李英湖|page=30-31}}。陆英修是[[忠清北道]]沃川地区望族陆钟宽的二女儿{{r|李英湖|page=5}}。由于朴正熙,比陆英修大8岁,而且是个军人,故两人婚事遭到女方父亲陆钟宽的强烈反对。不过两人还是不顾陆钟宽的反对于1950年12月12日在[[大邱市]]溪山洞举行了婚礼{{r|李英湖|page=37-42}}。1974年8月15日,在光复节庆祝仪式上陆英修被前来刺杀朴正熙的[[文世光]]误杀身亡{{r|李英湖|page=226-231}},陆英修被误杀后,朴正熙无意再娶,女儿[[朴槿惠]]代母出任韩国第一夫人。


* 和金好南所生:
* 和金好南所生:
** 女{{link-ko|朴在玉|박재옥}}({{lang-ko|박재옥}},1936 - 2020):{{link-ko|丙起|한병기}}(本貫[[清州氏]])
** 女{{link-ko|朴在玉|박재옥}}({{lang-ko|박재옥}},1936 - 2020):{{link-ko|丙起|한병기}}(本貫[[清州氏]])
* 和英修所生:
* 和英修所生:
** 女[[朴槿惠]]({{lang-ko|박근혜}},1952 - ):大韩民国第18任总统
** 女[[朴槿惠]]({{lang-ko|박근혜}},1952 - ):大韩民国第18任总统
** 次女[[朴槿姈]]({{lang-ko|박근령}},1954 - ):原陆英财团理事长
** 次女[[朴槿姈]]({{lang-ko|박근령}},1954 - ):原陆英财团理事长
** 子[[朴志晚]]({{lang-ko|박지만}},1958 - ):韩国金属复合材料制造公司EG总裁
** 子[[朴志晚]]({{lang-ko|박지만}},1958 - ):韩国金属复合材料制造公司EG总裁


== 相影视 ==
== 相影视 ==
* {{link-ko|總統的理髮|효자동 이발사}}(2004年)
* {{link-ko|总统的理髮|효자동 이발사}}(2004年)
* {{link-ko|那时候的人们|그때 그사람들}}(2005年)
* {{link-ko|那时候的人们|그때 그사람들}}(2005年)
* [[第五共和 (電視劇)|第五共和]] (2005年)
* [[第五共和 (电视剧)|第五共和]] (2005年)
* [[南山的部长们]](2020年),由[[李星民]]飾演。
* [[南山的部长们]](2020年),由[[李星民]]飾演。


== 註釋 ==
== 注释 ==
{{Reflist|list={{notelist}}}}
{{Reflist|list={{notelist}}}}


第266行: 第266行:
<ref name="朴昌根">{{cite book |language = | author =朴昌根| coauthors = | title =《韩国产业政策》 | url = | date =1998年6月 | location =上海| publisher =人民出版社 |ISBN = 7-208-02704-8 | ref =}}</ref>
<ref name="朴昌根">{{cite book |language = | author =朴昌根| coauthors = | title =《韩国产业政策》 | url = | date =1998年6月 | location =上海| publisher =人民出版社 |ISBN = 7-208-02704-8 | ref =}}</ref>
<ref name="张光军">{{cite book |author=张光军 |coauthors= |title=《韩国财团研究》 |year=2010年11月 |publisher=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location=广州 |isbn=978-7-5100-2850-2 }}</ref>
<ref name="张光军">{{cite book |author=张光军 |coauthors= |title=《韩国财团研究》 |year=2010年11月 |publisher=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location=广州 |isbn=978-7-5100-2850-2 }}</ref>
<ref name="Kim">{{cite book |author=(韩)Hyung-A Kim著|coauthors= |title=《Korea's Development Under Park Chung Hee》 |year=2004年 |publisher=Routledge |location=敦 | ISBN =}}</ref>
<ref name="Kim">{{cite book |author=(韩)Hyung-A Kim著|coauthors= |title=《Korea's Development Under Park Chung Hee》 |year=2004年 |publisher=Routledge |location=敦 | ISBN =}}</ref>
<ref name=民族文化大百科>{{Cite web|title=박정희(朴正熙)|website=[[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url=http://encykorea.aks.ac.kr/Contents/Index?contents_id=E0021134|language=ko|publisher=[[韩国学中央研究院]]|accessdate=2018-09-27}}</ref>
<ref name=民族文化大百科>{{Cite web|title=박정희(朴正熙)|website=[[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url=http://encykorea.aks.ac.kr/Contents/Index?contents_id=E0021134|language=ko|publisher=[[韩国学中央研究院]]|accessdate=2018-09-27}}</ref>
}}
}}


第277行: 第277行:
* [[文世光事件]]
* [[文世光事件]]
* [[朴正熙遇刺案]]
* [[朴正熙遇刺案]]
* {{link-ko|首新堂洞朴正熙家屋|서울 신당동 박정희 가옥}}
* {{link-ko|首新堂洞朴正熙家屋|서울 신당동 박정희 가옥}}
* {{link-ko|大統領讚歌|대통령 찬가}}:朴正熙頌歌
* {{link-ko|大统领赞歌|대통령 찬가}}:朴正熙頌歌


== 外部連結 ==
== 外部链接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0234316/http://www.parkchunghee.or.kr/index.html#!/ 朴正熙电子图书馆]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0234316/http://www.parkchunghee.or.kr/index.html#!/ 朴正熙电子图书馆]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25055442/http://presidentpark.or.kr/ 朴正熙电子纪念馆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25055442/http://presidentpark.or.kr/ 朴正熙电子纪念馆 ]
第288行: 第288行:
{{s-off}}
{{s-off}}
{{s-before|[[尹潽善]]}}
{{s-before|[[尹潽善]]}}
{{s-title|{{flagicon|KOR}} [[韓國總統]](代行)|1962年-1963年}}
{{s-title|{{flagicon|KOR}} [[韩国总统]](代行)|1962年-1963年}}
{{s-after|自己}}
{{s-after|自己}}
{{s-before|自己(代)}}
{{s-before|自己(代)}}
{{s-title|{{flagicon|KOR}} [[韓國總統]]|1963年-1979年}}
{{s-title|{{flagicon|KOR}} [[韩国总统]]|1963年-1979年}}
{{s-after|[[崔圭夏]]}}
{{s-after|[[崔圭夏]]}}
{{end box}}
{{end box}}
{{韓國總統}}
{{韩国总统}}
{{韩国国务总理}}
{{韩国国务总理}}
{{Cold War figures}}
{{Cold War figures}}
第300行: 第300行:
[[Category:朴正熙| ]]
[[Category:朴正熙| ]]
[[Category:韩国政治之最]]
[[Category:韩国政治之最]]
[[Category:韓國總統]]
[[Category:韩国总统]]
[[Category:韩国国务总理]]
[[Category:韩国国务总理]]
[[Category:韓國陸軍將領]]
[[Category:韩国陆军将领]]
[[Category:冷時期袖]]
[[Category:冷時期袖]]
[[Category:靠政變上台的領導人]]
[[Category:靠政變上台的领导人]]
[[Category:人出身的總統]]
[[Category:人出身的总统]]
[[Category:韓國人物]]
[[Category:韩国人物]]
[[Category:韩国朝鲜战争军事人物]]
[[Category:韩国朝鲜战争军事人物]]
[[Category:大日本帝合作的韓國人]]
[[Category:大日本帝合作的韩国人]]
[[Category:朝籍日本陸軍軍人]]
[[Category:朝籍日本陆军军人]]
[[Category:日反民族行為認定者]]
[[Category:日反民族行为认定者]]
[[Category:偽滿洲族人]]
[[Category:偽滿洲族人]]
[[Category:朝日佔時期人物]]
[[Category:朝日佔時期人物]]
[[Category:韓國佛教徒]]
[[Category:韩国佛教徒]]
[[Category:韓國遇刺身亡者]]
[[Category:韩国遇刺身亡者]]
[[Category:遇刺身亡的總統]]
[[Category:遇刺身亡的总统]]
[[Category:朴成彬家族]]
[[Category:朴成彬家族]]
[[Category:安葬於國立首顯忠院者]]
[[Category:安葬于国立首顯忠院者]]
[[Category:尚北道出身人物]]
[[Category:尚北道出身人物]]
[[Category:龜尾市出身人物]]
[[Category:龜尾市出身人物]]
[[Category:朴姓|Chung-hee]]
[[Category:朴姓|Chung-hee]]
[[Category: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校友]]
[[Category: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校友]]
[[Category:窮花大勳章得者]]
[[Category:窮花大勳章得者]]
[[Category:建勳章得者]]
[[Category:建勳章得者]]
[[Category:韓國國民勳章得者]]
[[Category:韩国国民勳章得者]]
[[Category:卿勳章得者]]
[[Category:卿勳章得者]]
[[Category:王室友誼勳章得者]]
[[Category:王室友誼勳章得者]]
[[Category:联邦王室勋章获得者]]
[[Category:联邦王室勋章获得者]]
[[Category:联邦德国十字勋章获得者]]
[[Category:联邦德国十字勋章获得者]]
[[Category:皇家六翼天使勋章获得者]]
[[Category:皇家六翼天使勋章获得者]]
[[Category:西加都勳章得者]]
[[Category:西加都勳章得者]]
[[Category:解放者圣马丁勋章获得者]]
[[Category:解放者圣马丁勋章获得者]]
[[Category:大十字级秘鲁太阳勋章获得者]]
[[Category:大十字级秘鲁太阳勋章获得者]]
[[Category:印度尼西共和之星勳章得者]]
[[Category:印度尼西共和之星勳章得者]]
[[Category:柬埔寨王家勋章获得者]]
[[Category:柬埔寨王家勋章获得者]]
[[Category:保勳章得者]]
[[Category:保勳章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