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奧多·阿多諾: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員 → 员 (3), 內 → 内, 擔 → 担, 國 → 国 (10), 畢業 → 毕业 (2), 開 → 开, 學 → 学 (60), 會 → 会 (16), 長 → 长, 經濟 → 经济, 與 → 与 (13), 間 → 间 (5), 鋼 → 钢 (2), 師 → 师 (6), 導 → 导 (4), 語 → 语 (3), 風 → 风, 權 → 权 (2), 主義 → 主义 (13), 無 → 无 (3), 構 → 构 (2), 彈 → 弹, 關 → 关 (4), 歐 → 欧, 將 → 将 (5), 領 → 领, 養 → 养, 調 → 调, 馬 → 马 (4), 應 → 应 (2), 習 → 习 (3), 筆 → 笔 (3), 廣 → 广, 來 → 来 (8), 義 → 义, 對 → 对 (5), 動 → 动 (2), 爾 → 尔 (6), 發 → 发 (6), 親 → 亲 (4), 樂 → 乐 (28), 樣 → 样 (2), 號 → 号, 譯 → 译, 體 → 体 (4), 羅 → 罗, 帶 → 带, 稱 → 称 (2), 為 → 为…)
标签消歧义链接
第1行: 第1行:
{{Unreferenced |time=2012-08-13T04:47:41+00:00 }}
{{Unreferenced |time=2012-08-13T04:47:41+00:00 }}
{{noteTA
{{noteTA
|1=zh-hans:马尔库塞; zh-hant:馬庫色;
|1=zh-hans:马尔库塞; zh-hant:马库色;
}}
}}
[[File:Adorno.jpg|缩略图|300px|1964]]
[[File:Adorno.jpg|缩略图|300px|1964]]


{{法克福派}}
{{法克福派}}


'''狄多·阿多''' ,别译'''特奥多尔·W·阿多诺'''({{lang-de|Theodor Ludwig Wiesengrund Adorno}}, {{bd|1903年|9月11日|1969年|8月6日|catIdx=A}}),[[德]]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哲家、音家以及作曲家。他是[[法克福派]]的成之一,該學派的其他成員還包括了[[麦克斯·霍克海默|霍克海默]]、[[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尤尔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等人。他同時也「{{link-en|計畫|Radio Project}}」的音部主任。
'''狄多·阿多''' ,别译'''特奥多尔·W·阿多诺'''({{lang-de|Theodor Ludwig Wiesengrund Adorno}}, {{bd|1903年|9月11日|1969年|8月6日|catIdx=A}}),[[德]]社会学家,同時也是一位哲家、音家以及作曲家。他是[[法克福派]]的成之一,该学派的其他成员还包括了[[麦克斯·霍克海默|霍克海默]]、[[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尤尔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等人。他同時也「{{link-en|计画|Radio Project}}」的音部主任。


在成青年樂評以及餘社會學家之前,阿多本質上是思想家。外界給予他「社家」這個稱號,是著重在他的哲思想中關於批判的面向,其社批判思想也他自1945年起在[[法克福派]]的[[批判理]]中取得顯赫的學術地位。
在成青年乐评以及餘社会学家之前,阿多本質上是思想家。外界給予他「社家」這个称号,是著重在他的哲思想中关于批判的面向,其社批判思想也他自1945年起在[[法克福派]]的[[批判理]]中取得顯赫的学术地位。


== 生平 ==
== 生平 ==


=== 在法克福的早期生涯 ===
=== 在法克福的早期生涯 ===


多(小名泰迪;Teddie)生在[[法克福]],是酒商 Oscar Alexander Wiesengrund (1870-1946) 女歌手 Maria Barbara (1865-1952; 本姓 Calvelli-Adorno) 人的獨生子。他的父是改信[[新教]]的猶太人,母則是意大利[[天主教]]徒。狄多原姓 Wiesengrund,而在後來的[[粹]]德時代,他本姓的半段 (Adorno) 更作他的姓氏,並將原姓 W,便成今日人熟悉的名字:Theodor W. Adorno。在狄多小的時候,他那同具有音天分的阿姨,琴家 Agathe Calvelli-Adorno (1868-1935),也共同居住在他家中。小狄多深深著迷四手聯彈琴演奏。而他家每年夏天前往 [[Amorbach]] 避暑的旅居行程,更是其童年增添了許多歡樂。中時期他就讀 Kaiser-Wilhelm-Gymnasium,其時即已展露了優的天賦。他在十七歲的時候,就以名列前茅的成績提早從中學畢業課業之外的暇餘,他跟著家教老 {{link-en|Bernhard Sekles|Bernhard Sekles}} 學習作曲,與長他十四歲的好友[[齊格弗里德·科拉考]]在星期六的午一同研讀[[伊曼努尔·康德|康德]]的《[[粹理性批判]]》。後來的阿多十分感激這些外的閱讀學習讚它們帶給自己的助比任何校老師還多。在[[法克福大]]時期,他修了哲、音樂學、心理學與會學。他十分迅速地完成了他的學業,在 1924 年末他以[[胡塞]]主題表了並順畢業。在這段時,他識了最重要的學術伙伴:[[霍克海姆]][[本雅明]]。
多(小名泰迪;Teddie)生在[[法克福]],是酒商 Oscar Alexander Wiesengrund (1870-1946) 女歌手 Maria Barbara (1865-1952; 本姓 Calvelli-Adorno) 人的獨生子。他的父是改信[[新教]]的猶太人,母則是意大利[[天主教]]徒。狄多原姓 Wiesengrund,而在后来的[[粹]]德時代,他本姓的半段 (Adorno) 更作他的姓氏,并将原姓 W,便成今日人熟悉的名字:Theodor W. Adorno。在狄多小的時候,他那同具有音天分的阿姨,琴家 Agathe Calvelli-Adorno (1868-1935),也共同居住在他家中。小狄多深深著迷四手联弹琴演奏。而他家每年夏天前往 [[Amorbach]] 避暑的旅居行程,更是其童年增添了許多欢乐。中時期他就讀 Kaiser-Wilhelm-Gymnasium,其時即已展露了優的天賦。他在十七歲的時候,就以名列前茅的成績提早從中学毕业课业之外的暇餘,他跟著家教老 {{link-en|Bernhard Sekles|Bernhard Sekles}} 学习作曲,与长他十四歲的好友[[齊格弗里德·科拉考]]在星期六的午一同研讀[[伊曼努尔·康德|康德]]的《[[粹理性批判]]》。后来的阿多十分感激這些外的閱讀学习讚它们带給自己的助比任何校老师还多。在[[法克福大]]時期,他修了哲、音乐学、心理学与会学。他十分迅速地完成了他的学业,在 1924 年末他以[[胡塞]]主題表了并顺毕业。在這段時,他識了最重要的学术伙伴:[[霍克海姆]][[本雅明]]。


=== 逗留在的小插曲 ===
=== 逗留在的小插曲 ===
阿多待在法克福的生時期就已經寫樂評。他相信自己將來會以作曲跟樂評為業。因著這目的,他利用係找上Alban Berg(以歌[[伍采克]]聞名的音家),在1925年一月繼續前往。他同時也和[[第二納樂派]]的名家建立起了繫,即[[Anton Webern]] 及[[阿诺德·勋伯格]]。他自己的音作品則是型塑自Berg和[[勋伯格]]的樂風。尤其是[[勋伯格]]開創無調性音樂啟發了22歲的阿多在新音的哲觀察之寫,雖然他從未得到([[勋伯格]]的)同。在這面向的失望促使他在以樂評為業與教授兼社研究者者之重有了增減。然而他仍持續幫的Anbruch雜誌。他的音樂學書寫已經可以看出他哲上的目。其它在這段時接觸到影響阿多包括:從Karl Kraus(德作家、)的理得到言上的表,[[盧卡契]]的小說理燃起了他的情,和在[[文科中]]就讀時期就接觸到的的階級意識。
阿多待在法克福的生時期就已經寫乐评。他相信自己将来会以作曲跟乐评为业。因著這目的,他利用係找上Alban Berg(以歌[[伍采克]]聞名的音家),在1925年一月继续前往。他同時也和[[第二纳乐派]]的名家建立起了繫,即[[Anton Webern]] 及[[阿诺德·勋伯格]]。他自己的音作品則是型塑自Berg和[[勋伯格]]的乐风。尤其是[[勋伯格]]开创无调性音乐启发了22歲的阿多在新音的哲觀察之寫,雖然他從未得到([[勋伯格]]的)同。在這面向的失望促使他在以乐评为业与教授兼社研究者者之重有了增減。然而他仍持续帮的Anbruch杂志。他的音乐学书寫已經可以看出他哲上的目。其它在這段時接觸到影響阿多包括:從Karl Kraus(德作家、)的理得到言上的表,[[盧卡契]]的小說理燃起了他的情,和在[[文科中]]就讀時期就接觸到的的阶级意識。


=== 在法克福的中期生涯 ===
=== 在法克福的中期生涯 ===
回到法克福之,阿多又再經了另一次挫。他那篇有完形心理哲文〈The Concept of the Unconscious in the Transcendental Theory〉(先验理中的潛意識概念),但在文指教授Hans Cornelius及他的助理[[霍克海姆]]切之,1927年表的文第二年就全部收回了。他又花了3年多的時才以〈Kierkegaard: Construction of the Aesthetic〉(祁克果:美的建得大師資格,指也換成了[[保·田立克]]。阿多在1931年的就演說題目是:The Actuality of Philosophy(哲現實性),這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綱領。在其中他首次質疑了黑格的「整性」概念,整是虛的(引自《最低限度的道德》),這也是他日不變的信念。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其他含「非利安」(印)血人遇到同為納粹所逼害、迫。
回到法克福之,阿多又再經了另一次挫。他那篇有完形心理哲文〈The Concept of the Unconscious in the Transcendental Theory〉(先验理中的潛意識概念),但在文指教授Hans Cornelius及他的助理[[霍克海姆]]切之,1927年表的文第二年就全部收回了。他又花了3年多的時才以〈Kierkegaard: Construction of the Aesthetic〉(祁克果:美的建得大师资格,指也換成了[[保·田立克]]。阿多在1931年的就演說題目是:The Actuality of Philosophy(哲现实性),這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纲领。在其中他首次質疑了黑格的「整性」概念,整是虛的(引自《最低限度的道德》),這也是他日不變的信念。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其他含「非利安」(印)血人遇到同为纳粹所逼害、迫。


=== 往返柏林牛津之 (1934-1937) ===
=== 往返柏林牛津之 (1934-1937) ===
在轉學維的可能性落空,阿多在父的建下考慮移居英。在學術援助委員會助下,阿多諾於 1934 年 6 月在牛津大頓學註冊為進修生。 在牛津大接下的四年裡,阿多多次前往德看望他的父母和仍然在校的格萊特。在柏林工作。在吉伯特·賴的指下,阿多致力於對胡塞爾認的辯證批判。
在轉学维的可能性落空,阿多在父的建下考慮移居英。在学术援助委员会助下,阿多诺于 1934 年 6 月在牛津大顿学注册为进修生。 在牛津大接下的四年裡,阿多多次前往德看望他的父母和仍然在校的格萊特。在柏林工作。在吉伯特·賴的指下,阿多致力于对胡塞尔认的辯證批判。


=== 流亡至美的生涯 (1938-1949) ===
=== 流亡至美的生涯 (1938-1949) ===


=== 在法克福的期生涯 (1949-1969) ===
=== 在法克福的期生涯 (1949-1969) ===


=== 晚年生涯 (1967-1969) ===
=== 晚年生涯 (1967-1969) ===


== 理 ==
== 理 ==


阿多說主要受到[[马克斯·韦伯]]、[[盧卡奇]]、[[本雅明]]的影響。阿多諾與[[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等位主要的法克福派理家一致認為本主義發展到最能抑制或凍那些能使其崩潰的力量,也就是說,可以將資本主轉化的革命時刻已經去了。就如他在《否定的辯證法》(1966)一中所述,哲仍是有必要的,因尚未此一光景有所察。阿多諾認為,通侵害革命意識的客觀基礎,通曾作批判意識之基礎的人主本主已經變得更加根深蒂固了。
阿多說主要受到[[马克斯·韦伯]]、[[盧卡奇]]、[[本雅明]]的影響。阿多诺与[[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等位主要的法克福派理家一致认为本主义发展到最能抑制或凍那些能使其崩潰的力量,也就是說,可以将资本主轉化的革命時刻已經去了。就如他在《否定的辯證法》(1966)一中所述,哲仍是有必要的,因尚未此一光景有所察。阿多诺认为,通侵害革命意識的客觀基礎,通曾作批判意識之基礎的人主本主已經變得更加根深蒂固了。


阿多諾發現文化產業界缺乏外批,沒有潛力。就他看,人都被文化界的媒體廣告操縱。流行文化使得代人很被;唾手可得的快樂讓人變得易滿足,溫良恭,忽視下的經濟環境。各文化品雖然看有別,但實際是同一模子刻出的。
阿多诺发现文化产业界缺乏外批,沒有潛力。就他看,人都被文化界的媒体广告操縱。流行文化使得代人很被;唾手可得的快乐让人變得易滿足,溫良恭,忽視下的经济环境。各文化品雖然看有別,但实际是同一模子刻出的。


他寫到:「『大家都收到準版消品。』但這些西藏在『味道控管和官方文化中的假人主』裡面。」
他寫到:「『大家都收到準版消品。』但這些西藏在『味道控管和官方文化中的假人主』裡面。」
阿多諾認為這是假体化、同質化象,而這大型文化威脅到更具深度的藝術產業;雖然文化產業製本主的供給、需求,但實際上是假的,因真正的供求,阿多而言,具自由、造精神,及能令人真正快的。整而言,阿多諾認為本主的問題就是粹以市場來完全代表真正需求,但視假需求之存在,故而使人是非不分。
阿多诺认为這是假体化、同質化象,而這大型文化威脅到更具深度的艺术产业;雖然文化产业制本主的供給、需求,但实际上是假的,因真正的供求,阿多而言,具自由、造精神,及能令人真正快的。整而言,阿多诺认为本主的問題就是粹以市场来完全代表真正需求,但視假需求之存在,故而使人是非不分。


== 阿多諾與其批者 ==
== 阿多诺与其批者 ==


=== 克思主的批判 ===
=== 克思主的批判 ===


=== 證主的批判 ===
=== 證主的批判 ===


=== 保守主的批判 ===
=== 保守主的批判 ===


=== 阿多諾對者的回 ===
=== 阿多诺对者的回 ===


== 阿多的社會學方法 ==
== 阿多的社会学方法 ==


== 阿多作引入 ==
== 阿多作引入 ==


将具有威权主义人格者视为具有法西斯主义人格的人,并建立了著名的“F衡量尺度”诊断表。
将具有威权主义人格者视为具有法西斯主义人格的人,并建立了著名的“F衡量尺度”诊断表。


== 阿多的音 ==
== 阿多的音 ==


阿多的理方法的理解有著密切繫。
阿多的理方法的理解有著密切繫。
# 流行音和爵士準化的(成功模式的複製、假人化)。
# 流行音和爵士準化的(成功模式的复制、假人化)。
# 流行音和爵士的是「被的聆聽」(用以逃避)。
# 流行音和爵士的是「被的聆聽」(用以逃避)。
# 流行音和爵士是「社的水泥(黏著劑)」(用以鞏固結構的需求)
# 流行音和爵士是「社的水泥(黏著劑)」(用以鞏固结构的需求)


== 影響 ==
== 影響 ==


== 著作 ==
== 著作 ==
* 《多棱镜:文化批判》(1955)
* 《多棱镜:文化批判》(1955)
* 《[[蒙辩證法]]》(1947,霍克海默合著)
* 《[[蒙辩證法]]》(1947,霍克海默合著)
* 《新音》(1949)
* 《新音》(1949)
* 《否定的辨證法》(1966)
* 《否定的辨證法》(1966)
* 《社批判集》(1967)
* 《社批判集》(1967)
* 《音會學導論》(1968)
* 《音会学导论》(1968)
* 《文學筆記》(共3卷,1966─1969)
* 《文学笔記》(共3卷,1966─1969)
* 《美》(1970)
* 《美》(1970)


== 文獻 ==
== 文獻 ==
* 何乏:〈[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05061206/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heubel/publications/3-9.pdf 如何批判文化工?阿多藝術作品論與的可能]〉。
* 何乏:〈[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05061206/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heubel/publications/3-9.pdf 如何批判文化工?阿多艺术作品论与的可能]〉。


{{主要社会学家}}
{{主要社会学家}}
第85行: 第85行:
[[Category:德国思想家]]
[[Category:德国思想家]]
[[Category:德国作曲家]]
[[Category:德国作曲家]]
[[Category:猶太哲家]]
[[Category:猶太哲家]]
[[Category:猶太社會學家]]
[[Category:猶太社会学家]]
[[Category:德猶太人]]
[[Category:德猶太人]]
[[Category:法克福人]]
[[Category:法克福人]]
[[Category:大利裔德人]]
[[Category:大利裔德人]]
[[Category:移民美的德人]]
[[Category:移民美的德人]]
[[Category:德國馬克思主者]]
[[Category:德国马克思主者]]
[[Category:克思主家]]
[[Category:克思主家]]
[[Category:法克福大]]
[[Category:法克福大]]
[[Category:法克福大校友]]
[[Category:法克福大校友]]
[[Category:牛津大学墨顿学院校友]]
[[Category:牛津大学墨顿学院校友]]
[[Category:法克福派]]
[[Category:法克福派]]
[[Category:20世纪哲学家]]
[[Category:20世纪哲学家]]
[[Category:第二维也纳乐派]]
[[Category:第二维也纳乐派]]
[[Category:虚无主义哲学家]]
[[Category:虚无主义哲学家]]
[[Category:德国文学评论家]]
[[Category:德国文学评论家]]
[[Category:批判理家]]
[[Category:批判理家]]
[[Category:文家]]
[[Category:文家]]
[[Category:箴言作家]]
[[Category:箴言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