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州县列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top:​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龍 → 龙 (2), 恆 → 恒, 劉 → 刘, 號 → 号 (2)
第1行: 第1行:
[[File:Northern Han Kingdom, 951.svg|右|300px|缩略图|951年时的北汉,共辖一府、九州、四十七县。]]
[[File:Northern Han Kingdom, 951.svg|右|300px|缩略图|951年时的北汉,共辖一府、九州、四十七县。]]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山西]]中部的'''[[北汉]]的所有州县'''。北汉的存在年代,由[[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篡[[后汉]],[[刘知远]]之弟[[旻|刘崇]]在[[太原]]称帝开始,<ref name="begin"/>到[[北宋|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宋灭北汉之战|攻破太原]],[[刘继元]]出降为止,<ref>《[[续资治通鉴]]·卷十一·太平兴国四年》:“甲申,迟明,刘继元率其平章事李恽等素服纱帽待罪台下,诏释之,召升台劳问。……北汉平,凡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ref>前后约二十八年。刘崇称帝时,北汉号称辖有[[并州 (太原)|并]]、[[汾州|汾]]、[[忻州 (古代)|忻]]、[[代州|代]]、[[岚州|岚]]、[[宪州|宪]]、[[隆州 (北汉)|隆]]、[[蔚州 (北魏)|蔚]]、[[沁州|沁]]、[[辽州 (隋朝)|辽]]、[[麟州 (开元)|麟]]、[[石州 (北周)|石]]十二州之地,<ref name="begin">《[[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广顺元年》:“戊寅,杀湘阳公于宋州。是日,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ref>但事实上,蔚州属于[[石敬瑭]]献与[[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之中,并不在刘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 (北汉)|隆州]]建于宋[[开宝]]三年(975年),仅是一城;<ref name="lz"/>麟州则一再叛附于后周。<ref>《十国春秋·卷一百四·世祖本纪》:“乾佑五年……麟州刺史杨崇训归款于周。初,崇训父信受命于周为刺史,及信卒,崇训以州来降,至是为群羌所围,叛去。后复归与我。”</ref><ref>《十国春秋·卷一百五·睿宗本纪》:“天会元年……冬十月癸亥,麟州刺史杨崇训举城降周,周以为麟州防御使。”</ref>因此诸书对北汉州数记载,各不相同,《[[资治通鉴|通鉴]]》作十二州,《[[十国春秋]]·地理表》与《[[新五代史]]·职方考》作十州,<ref>《[[新五代史]]·卷六十·职方考》:“郭氏代汉,十州入于刘旻。”</ref>[[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作九州。本表所列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十州,共四十七县。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山西]]中部的'''[[北汉]]的所有州县'''。北汉的存在年代,由[[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篡[[后汉]],[[刘知远]]之弟[[旻|刘崇]]在[[太原]]称帝开始,<ref name="begin"/>到[[北宋|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宋灭北汉之战|攻破太原]],[[刘继元]]出降为止,<ref>《[[续资治通鉴]]·卷十一·太平兴国四年》:“甲申,迟明,刘继元率其平章事李恽等素服纱帽待罪台下,诏释之,召升台劳问。……北汉平,凡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ref>前后约二十八年。刘崇称帝时,北汉号称辖有[[并州 (太原)|并]]、[[汾州|汾]]、[[忻州 (古代)|忻]]、[[代州|代]]、[[岚州|岚]]、[[宪州|宪]]、[[隆州 (北汉)|隆]]、[[蔚州 (北魏)|蔚]]、[[沁州|沁]]、[[辽州 (隋朝)|辽]]、[[麟州 (开元)|麟]]、[[石州 (北周)|石]]十二州之地,<ref name="begin">《[[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广顺元年》:“戊寅,杀湘阳公于宋州。是日,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ref>但事实上,蔚州属于[[石敬瑭]]献与[[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之中,并不在刘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 (北汉)|隆州]]建于宋[[开宝]]三年(975年),仅是一城;<ref name="lz"/>麟州则一再叛附于后周。<ref>《十国春秋·卷一百四·世祖本纪》:“乾佑五年……麟州刺史杨崇训归款于周。初,崇训父信受命于周为刺史,及信卒,崇训以州来降,至是为群羌所围,叛去。后复归与我。”</ref><ref>《十国春秋·卷一百五·睿宗本纪》:“天会元年……冬十月癸亥,麟州刺史杨崇训举城降周,周以为麟州防御使。”</ref>因此诸书对北汉州数记载,各不相同,《[[资治通鉴|通鉴]]》作十二州,《[[十国春秋]]·地理表》与《[[新五代史]]·职方考》作十州,<ref>《[[新五代史]]·卷六十·职方考》:“郭氏代汉,十州入于刘旻。”</ref>[[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作九州。本表所列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十州,共四十七县。


下表中,以{{colorbox|#b8d6e8}}蓝色背景代表北汉各府、州,所领各县则分别列于其下。府、州、县名均以979年为准。
下表中,以{{colorbox|#b8d6e8}}蓝色背景代表北汉各府、州,所领各县则分别列于其下。府、州、县名均以979年为准。
第15行: 第15行:
|'''[[晋阳县 (秦国)|晋阳县]]'''||今[[太原市]][[晋源区]]<br/>古城营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晋阳县……故治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赤,郭下。”</ref>[[秦朝|秦]][[秦庄襄王|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置,<ref name="sj">《[[水经注]]·卷六·汾水》:“太原郡,治晋阳县城,秦庄襄王三年立。”</ref>其治所原在汾水西,[[北齐]][[河清]]四年(565年)移治汾水东,[[武平 (高纬)|武平]]六年(575年)于其故址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龙山置晋阳县,改原晋阳置太原县,晋阳县遂重回汾水西岸。<ref name="triple"/><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按此前晋阳县理州城中,高齐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今太原县理是也。”</ref>宋灭北汉后,废晋阳县为平晋县。<ref name="pinjin"/></div>
|'''[[晋阳县 (秦国)|晋阳县]]'''||今[[太原市]][[晋源区]]<br/>古城营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晋阳县……故治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附郭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赤,郭下。”</ref>[[秦朝|秦]][[秦庄襄王|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置,<ref name="sj">《[[水经注]]·卷六·汾水》:“太原郡,治晋阳县城,秦庄襄王三年立。”</ref>其治所原在汾水西,[[北齐]][[河清]]四年(565年)移治汾水东,[[武平 (高纬)|武平]]六年(575年)于其故址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龙山置晋阳县,改原晋阳置太原县,晋阳县遂重回汾水西岸。<ref name="triple"/><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按此前晋阳县理州城中,高齐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今太原县理是也。”</ref>宋灭北汉后,废晋阳县为平晋县。<ref name="pinjin"/></div>
|-
|-
|'''[[文水县]]'''||今[[文水县]]东旧城庄<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文水县……故治初在今文水县东5公里旧城庄,宋以后在今文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汉朝|汉]]置大陵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ref>[[北魏]]废之,另置受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后魏省大陵,仍于今处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因县西文水为名。”</ref>[[武周]][[天授 (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文水县因是[[武则天]]故里,改名武兴县;[[神 (年)|神龙]]元年(705年)复名文水。<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天后朝以枌榆故邑,又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ref></div>
|'''[[文水县]]'''||今[[文水县]]东旧城庄<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文水县……故治初在今文水县东5公里旧城庄,宋以后在今文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汉朝|汉]]置大陵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ref>[[北魏]]废之,另置受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后魏省大陵,仍于今处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因县西文水为名。”</ref>[[武周]][[天授 (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文水县因是[[武则天]]故里,改名武兴县;[[神 (年)|神龙]]元年(705年)复名文水。<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天后朝以枌榆故邑,又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ref></div>
|-
|-
|'''[[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br/>[[阳曲镇]]<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阳曲县……故治初在今阳曲县南7.5公里石城村,北魏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南2公里。隋开皇十年(590年)移于今阳曲县东北6.5公里故县村,大业年间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阳曲县,实在今[[定襄县]]。东汉末始移往太原县北。隋开皇六年(586年)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年)又改名汾阳县。[[隋炀帝]]时,复又改阳直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复改名阳曲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阳曲县,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又移于今县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武德三年,又于今县西四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并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县也。”</ref></div>
|'''[[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br/>[[阳曲镇]]<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阳曲县……故治初在今阳曲县南7.5公里石城村,北魏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南2公里。隋开皇十年(590年)移于今阳曲县东北6.5公里故县村,大业年间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阳曲县,实在今[[定襄县]]。东汉末始移往太原县北。隋开皇六年(586年)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年)又改名汾阳县。[[隋炀帝]]时,复又改阳直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复改名阳曲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阳曲县,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又移于今县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武德三年,又于今县西四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并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县也。”</ref></div>
第55行: 第55行:
|'''[[合河县]]'''||今[[兴县]][[高家村镇]]<br/>碧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合河县……故治初在今兴县西20公里碧村,宋元丰后在今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齐析汾阳县置蔚汾县,隋大业四年(608年)改名临泉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合河县……本汉汾阳县地,后魏于蔚汾谷置蔚汾县,属神武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石州。大业二年,改为临泉县,四年属楼烦郡。”</ref>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为临津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为合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武德四年改为临津县,属岚州。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县,以城下又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ref></div>
|'''[[合河县]]'''||今[[兴县]][[高家村镇]]<br/>碧村<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合河县……故治初在今兴县西20公里碧村,宋元丰后在今兴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齐析汾阳县置蔚汾县,隋大业四年(608年)改名临泉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ref><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合河县……本汉汾阳县地,后魏于蔚汾谷置蔚汾县,属神武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石州。大业二年,改为临泉县,四年属楼烦郡。”</ref>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为临津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为合河县。<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武德四年改为临津县,属岚州。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县,以城下又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ref></div>
|-
|-
|'''[[岚谷县]]'''||今[[岢岚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岚谷县……故治在今岢岚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长安 (年号)|长安]]三年(703年)析宜芳县置,[[神 (年)|神龙]]二年(706年)废,开元十二年(724年)重置。<ref>《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岚谷,中。长安三年析宜芳置,神龙二年省,开元十二年复置。”</ref><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岚谷县……旧岢岚军也,在宜芳县北界。隋大业中置岢岚镇,押草城川贼路。唐长安三年分宜芳于此置岚谷县。神龙二年废县置军。开元十一年复置县,今于县复置岢岚军。”</ref>一说,北汉时曾将岚谷县改为岢岚军。<ref>《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国地理表下》:“岢岚军,北汉以岚谷县建为军。按宋太宗自府州会兵攻北汉,先克岢岚军,则岢岚军不自宋始也。马端临谓太平兴国五年置,非。”</ref></div>
|'''[[岚谷县]]'''||今[[岢岚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岚谷县……故治在今岢岚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唐[[长安 (年号)|长安]]三年(703年)析宜芳县置,[[神 (年)|神龙]]二年(706年)废,开元十二年(724年)重置。<ref>《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岚谷,中。长安三年析宜芳置,神龙二年省,开元十二年复置。”</ref><ref>《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岚谷县……旧岢岚军也,在宜芳县北界。隋大业中置岢岚镇,押草城川贼路。唐长安三年分宜芳于此置岚谷县。神龙二年废县置军。开元十一年复置县,今于县复置岢岚军。”</ref>一说,北汉时曾将岚谷县改为岢岚军。<ref>《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国地理表下》:“岢岚军,北汉以岚谷县建为军。按宋太宗自府州会兵攻北汉,先克岢岚军,则岢岚军不自宋始也。马端临谓太平兴国五年置,非。”</ref></div>
|-
|-
|'''[[静乐县]]'''||今[[静乐县]]<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静乐县……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隋开皇三年(583年),由静乐县移岢岚县来治,十八年(598年)改名汾源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二》:“静乐县……本汉汾阳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隋开皇三年,自今宜芳县北移岢岚县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ref>大业四年(608年),改汾源县为静乐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ref></div>
|'''[[静乐县]]'''||今[[静乐县]]<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静乐县……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隋开皇三年(583年),由静乐县移岢岚县来治,十八年(598年)改名汾源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二》:“静乐县……本汉汾阳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隋开皇三年,自今宜芳县北移岢岚县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ref>大业四年(608年),改汾源县为静乐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ref></div>
第81行: 第81行:
|'''[[五台县]]'''||今[[五台县]]<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五台县……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虑虒县,<ref>《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虑虒,阳邑,莽曰繁穰。”</ref>晋省。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复置驴夷县,<ref>《魏书·地形二》:“驴夷,二汉属太原,曰虑虒。晋罢,太和十年复改。永安中属。”</ref>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名五台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县理是也,属新兴郡。高齐改属雁门军。隋大业二年改名五台县,因山为名也。”</ref></div>
|'''[[五台县]]'''||今[[五台县]]<ref>《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五台县……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置虑虒县,<ref>《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虑虒,阳邑,莽曰繁穰。”</ref>晋省。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复置驴夷县,<ref>《魏书·地形二》:“驴夷,二汉属太原,曰虑虒。晋罢,太和十年复改。永安中属。”</ref>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名五台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县理是也,属新兴郡。高齐改属雁门军。隋大业二年改名五台县,因山为名也。”</ref></div>
|-
|-
|'''[[繁畤县]]'''||今[[繁峙县]][[杏园乡 (繁峙县)|杏园乡]]<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繁畤县……故治初在今原平市南8.5公里板寺村,隋开皇十八年后在今繁峙县东30公里代堡村,大业十二年(616年)后在今原平市北35公里官地乡,唐圣历二年(699年)后在今繁峙县南1.5公里杏园村东。”</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初置繁峙县,其地在今[[应县]]东。<ref>《水经注·卷十三·漯水》:“(崞川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经繁畤县故城东,王莽之当要也。”</ref>后废,晋复置,[[东魏]][[天平 (魏)|天平]]二年(535年)侨置繁畤县,徙于今[[原平市]]南板寺,<ref name="fzj">《魏书·地形二》:“繁畤郡,天平二年置。领县二。崞山,二汉、晋曰崞,属雁门,后改属。繁畤,二汉、晋属雁门,后改属。”</ref><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注引光绪《繁峙县志》:“崞县南四十里故唐林县南有繁峙村,今讹为板寺,为后魏侨置之县。”</ref>北周又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置于今繁峙县东。<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繁畤,后魏置,并置繁畤郡,后周郡县并废,开皇十八年复置县。”</ref>后屡有迁治。<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繁畤县……隋开皇十八年重置于今县东六十里大堡戍,大业十二年移于武州城。”</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繁畤县……唐圣历二年以县在平川,难以固守,遂东移于今理。其城三面枕涧,东接峻坂,极为险固。”</ref></div>
|'''[[繁畤县]]'''||今[[繁峙县]][[杏园乡 (繁峙县)|杏园乡]]<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繁畤县……故治初在今原平市南8.5公里板寺村,隋开皇十八年后在今繁峙县东30公里代堡村,大业十二年(616年)后在今原平市北35公里官地乡,唐圣历二年(699年)后在今繁峙县南1.5公里杏园村东。”</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西汉初置繁峙县,其地在今[[应县]]东。<ref>《水经注·卷十三·漯水》:“(崞川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经繁畤县故城东,王莽之当要也。”</ref>后废,晋复置,[[东魏]][[天平 (魏)|天平]]二年(535年)侨置繁畤县,徙于今[[原平市]]南板寺,<ref name="fzj">《魏书·地形二》:“繁畤郡,天平二年置。领县二。崞山,二汉、晋曰崞,属雁门,后改属。繁畤,二汉、晋属雁门,后改属。”</ref><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注引光绪《繁峙县志》:“崞县南四十里故唐林县南有繁峙村,今讹为板寺,为后魏侨置之县。”</ref>北周又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置于今繁峙县东。<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繁畤,后魏置,并置繁畤郡,后周郡县并废,开皇十八年复置县。”</ref>后屡有迁治。<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繁畤县……隋开皇十八年重置于今县东六十里大堡戍,大业十二年移于武州城。”</ref><ref>《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繁畤县……唐圣历二年以县在平川,难以固守,遂东移于今理。其城三面枕涧,东接峻坂,极为险固。”</ref></div>
|-
|-
|'''[[崞县|崞 县]]'''||今[[原平市]][[崞阳镇]]<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崞县……故治在今原平市北17.5公里崞阳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魏永兴二年置石城县,<ref>《魏书·地形二》:“石城,永兴二年置。有大颓石神。”</ref>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平寇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又有云中城,东魏侨置州,寻废。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ref>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崞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崞县……隋开皇十年移平寇县于此,属代州,大业二年改为崞县。”</ref></div>
|'''[[崞县|崞 县]]'''||今[[原平市]][[崞阳镇]]<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崞县……故治在今原平市北17.5公里崞阳镇。”</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北魏永兴二年置石城县,<ref>《魏书·地形二》:“石城,永兴二年置。有大颓石神。”</ref>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平寇县,<ref>《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又有云中城,东魏侨置州,寻废。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ref>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崞县。<ref>《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崞县……隋开皇十年移平寇县于此,属代州,大业二年改为崞县。”</ref></div>
|- bgcolor="b8d6e8"
|- bgcolor="b8d6e8"
|'''[[辽州 (隋朝)|辽州]]'''||今[[左权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辽州……故治初在今昔阳县,唐武德六年后在今左权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辽州 (隋朝)|辽州]]'''||今[[左权县]]<ref>《山西历史地名词典》:“辽州……故治初在今昔阳县,唐武德六年后在今左权县。”</ref>||<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