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集團 → 集团, 國 → 国 (13), 長 → 长 (5), 務 → 务 (2), 鐵 → 铁, 華 → 华, 陸 → 陆, 無 → 无 (2), 將 → 将, 協 → 协, 調 → 调, 應 → 应, 廣 → 广, 門 → 门, 帶 → 带, 線 → 线 (2), 為 → 为 (2), 於 → 于, 數 → 数 (2), 屬 → 属, 術 → 术 (5), 議 → 议, 騰 → 腾, 電 → 电 (13), 離 → 离, 達 → 达, 實 → 实 (2), 聯 → 联 (2), 級 → 级 (3), 爭 → 争, 認 → 认, 產 → 产, 進 → 进 (5), 戶 → 户 (2), 紐 → 纽, 約 → 约 (2), 強 → 强, 業 → 业 (5), 機 → 机, 億 → 亿, 幣 → 币)
(我来啦, replaced: 結 → 结, 營 → 营, 財 → 财, 網 → 网 (5))
第85行: 第85行:
中国电信(美洲)有限公司于2002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正式开业。中国电信(美洲)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为美国企业提供中美间国际电话、专线、数据、电视传送和商用业务<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natelecomusa.com/content.asp?contentid=599&id=1 |title=中国电信(美国)有限公司 |access-date=2007-06-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8030458/http://www.chinatelecomusa.com/content.asp?contentid=599&id=1 |archive-date=2007-09-28 |dead-url=yes }}</ref>。中国电信(欧洲)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12日正式在英国首都伦敦挂牌成立<ref name="xiashuyuquanzi"/><ref name="融资券募集说明书"/><ref name="新华欧洲">{{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13/content_5087612.htm |title=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在伦敦成立 |publisher=[[新华网]] |date=2006-09-13 |accessdate=2014-02-11 |author=罗茜 |archive-date=2014-02-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2121352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13/content_5087612.htm |dead-url=no }}</ref>。
中国电信(美洲)有限公司于2002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正式开业。中国电信(美洲)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为美国企业提供中美间国际电话、专线、数据、电视传送和商用业务<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natelecomusa.com/content.asp?contentid=599&id=1 |title=中国电信(美国)有限公司 |access-date=2007-06-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8030458/http://www.chinatelecomusa.com/content.asp?contentid=599&id=1 |archive-date=2007-09-28 |dead-url=yes }}</ref>。中国电信(欧洲)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12日正式在英国首都伦敦挂牌成立<ref name="xiashuyuquanzi"/><ref name="融资券募集说明书"/><ref name="新华欧洲">{{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13/content_5087612.htm |title=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在伦敦成立 |publisher=[[新华网]] |date=2006-09-13 |accessdate=2014-02-11 |author=罗茜 |archive-date=2014-02-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2121352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13/content_5087612.htm |dead-url=no }}</ref>。


[[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经过中国历次电信业改革之后,原中国邮电部大量的与通信网络运营无关的产业被划归于中国电信,中国电信集团爲了提升經水平和效率,将這些产业剝离重組,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各省的电信实业公司。2006年8月30日,中国电信集团在重组该公司旗下的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湖北和海南等6省电信实业公司的重点业务资产的基础上发起设立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2月8日在香港成功上市({{sehk|0552}}),成为中国通信行业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生产性服务类企业。2007年8月31日,中国通信服务收购了江苏、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湖南、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3省(区、市)的电信实业公司的重点业务资产,从而实现中国电信实业重点业务资产的整体上市。2008年4月7日,中国通信服务宣布以5.05亿元收购中国通信建设集团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使得中国通信服务的业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北京、天津、辽宁等华北、东北地区以及非洲等海外地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持有其超过50%的股份。
[[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经过中国历次电信业改革之后,原中国邮电部大量的与通信网络运营无关的产业被划归于中国电信,中国电信集团爲了提升經水平和效率,将這些产业剝离重組,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各省的电信实业公司。2006年8月30日,中国电信集团在重组该公司旗下的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湖北和海南等6省电信实业公司的重点业务资产的基础上发起设立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2月8日在香港成功上市({{sehk|0552}}),成为中国通信行业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生产性服务类企业。2007年8月31日,中国通信服务收购了江苏、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湖南、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3省(区、市)的电信实业公司的重点业务资产,从而实现中国电信实业重点业务资产的整体上市。2008年4月7日,中国通信服务宣布以5.05亿元收购中国通信建设集团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使得中国通信服务的业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北京、天津、辽宁等华北、东北地区以及非洲等海外地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持有其超过50%的股份。


根据有关规定,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设置(控股)下列机构(企业):
根据有关规定,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设置(控股)下列机构(企业):
第194行: 第194行:
== 批评与争议 ==
== 批评与争议 ==
{{Main|对中国电信的争议}}
{{Main|对中国电信的争议}}
2006年,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签署了一“合作协议”(亦称“南北协议”或“互不竞争协议”),决定从2007年3月1日起,相互“停止在非主导区域发展新用户(包括传统固话用户,大灵通、小灵通等无线市话用户,宽带用户,呼叫中心等所有类型客户)”,对此事件,有学者认为:两巨头退出竞争后,各方主导区域内不再可能形成充分有效的竞争。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但因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的区域垄断格局,“自由选择权”无从谈起。呼吁信息产业部对该“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查处<ref>{{Cite web |url=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344998.html |title=PChome.net-电信网通南北分治的政策再次遭到抨击电信网通政策 |access-date=2007-06-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21095032/https://article.pchome.net/content-344998.html |archive-date=2018-04-21 |dead-url=yes }}</ref>。而中国电信认为:“互不竞争协议”只是市场发展达到更高阶段时的企业理性选择,而并非是“对电信用户的阴谋”。而且双方开展合作以后,对固网用户会有好处,最明显的就是位于两方网络内的网站相互访问的速度将会加快,比手机更便宜的网络电话等新业务也将逐步试验、商用。中国网通方面则认为:减少重复投资,避免恶性竞争,对双方都有利<ref>{{Cite web |url=http://tech.163.com/07/0527/13/3FGKKBEM000915BE.html |title=_易科技-电信通:南北不競争协议不是陰謀使用户受益 |access-date=2007-06-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12629/http://tech.163.com/07/0527/13/3FGKKBEM000915BE.html |archive-date=2016-03-05 |dead-url=yes }}</ref>。但也有经济学家指出这种竞争合谋协议是西方资本主义早期在尚未出台反垄断法之前工业寡头垄断的重要体现<ref>{{Cite web |url=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qydxyxb-shkx200803006.aspx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24 |archive-date=2015-03-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318041954/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qydxyxb-shkx200803006.aspx |dead-url=no }}</ref>。
2006年,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签署了一“合作协议”(亦称“南北协议”或“互不竞争协议”),决定从2007年3月1日起,相互“停止在非主导区域发展新用户(包括传统固话用户,大灵通、小灵通等无线市话用户,宽带用户,呼叫中心等所有类型客户)”,对此事件,有学者认为:两巨头退出竞争后,各方主导区域内不再可能形成充分有效的竞争。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但因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的区域垄断格局,“自由选择权”无从谈起。呼吁信息产业部对该“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查处<ref>{{Cite web |url=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344998.html |title=PChome.net-电信网通南北分治的政策再次遭到抨击电信网通政策 |access-date=2007-06-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21095032/https://article.pchome.net/content-344998.html |archive-date=2018-04-21 |dead-url=yes }}</ref>。而中国电信认为:“互不竞争协议”只是市场发展达到更高阶段时的企业理性选择,而并非是“对电信用户的阴谋”。而且双方开展合作以后,对固网用户会有好处,最明显的就是位于两方网络内的网站相互访问的速度将会加快,比手机更便宜的网络电话等新业务也将逐步试验、商用。中国网通方面则认为:减少重复投资,避免恶性竞争,对双方都有利<ref>{{Cite web |url=http://tech.163.com/07/0527/13/3FGKKBEM000915BE.html |title=_易科技-电信通:南北不競争协议不是陰謀使用户受益 |access-date=2007-06-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12629/http://tech.163.com/07/0527/13/3FGKKBEM000915BE.html |archive-date=2016-03-05 |dead-url=yes }}</ref>。但也有经济学家指出这种竞争合谋协议是西方资本主义早期在尚未出台反垄断法之前工业寡头垄断的重要体现<ref>{{Cite web |url=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qydxyxb-shkx200803006.aspx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24 |archive-date=2015-03-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318041954/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qydxyxb-shkx200803006.aspx |dead-url=no }}</ref>。


2011年11月,[[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指,[[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证实,已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通]])两家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以查明這两家公司在[[ISP|互联网接入]][[市场]]上涉嫌[[垄断]],如果调查果属实,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通)或被处以数亿至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ref>[http://tech.qq.com/a/20111109/000299.htm 发改委:中电信中联通涉嫌垄断 或遭巨额罚单] - [[腾訊]]科技,2011年11月9日,轉自[[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視]]《新聞30分》</ref>。
2011年11月,[[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指,[[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证实,已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通]])两家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以查明這两家公司在[[ISP|互联网接入]][[市场]]上涉嫌[[垄断]],如果调查果属实,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通)或被处以数亿至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ref>[http://tech.qq.com/a/20111109/000299.htm 发改委:中电信中联通涉嫌垄断 或遭巨额罚单] - [[腾訊]]科技,2011年11月9日,轉自[[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視]]《新聞30分》</ref>。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于2007年5月发布了《2006年度全国电信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06年度全国电话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7.9分,比2005年提高0.9分,与国际国内各个行业相比属较高水平。其中对于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服务满意度和中国移动的移动电话服务满意度最高,分别达到了80.2分和76.7分。固定电话用户满意度指数比去年提高了1.6分。[[网易网]]引述[[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结果批评这份政府报告中关于满意度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ref>{{Cite web |url=http://tech.163.com/07/0502/10/3DFU2BT6000915BE.html |title=网易科技-信产部称中国电信满意度领先世界 网友质疑 |access-date=2007-06-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520114632/http://tech.163.com/07/0502/10/3DFU2BT6000915BE.html |archive-date=2007-05-20 |dead-url=yes }}</ref>。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于2007年5月发布了《2006年度全国电信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06年度全国电话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7.9分,比2005年提高0.9分,与国际国内各个行业相比属较高水平。其中对于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服务满意度和中国移动的移动电话服务满意度最高,分别达到了80.2分和76.7分。固定电话用户满意度指数比去年提高了1.6分。[[网易网]]引述[[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结果批评这份政府报告中关于满意度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ref>{{Cite web |url=http://tech.163.com/07/0502/10/3DFU2BT6000915BE.html |title=网易科技-信产部称中国电信满意度领先世界 网友质疑 |access-date=2007-06-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520114632/http://tech.163.com/07/0502/10/3DFU2BT6000915BE.html |archive-date=2007-05-20 |dead-url=yes }}</ref>。
第228行: 第228行:
[[Category:总部位于北京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企业]]
[[Category:总部位于北京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企业]]
[[Category:中国内地移动通信运营商]]
[[Category:中国内地移动通信运营商]]
[[Category:中国大陆互联服务供应商]]
[[Category:中国大陆互联服务供应商]]
[[Category:香港上市电訊业公司]]
[[Category:香港上市电訊业公司]]
[[Category:香港交易所上市认股證]]
[[Category:香港交易所上市认股證]]
[[Category:纽约證券交易所已除牌公司]]
[[Category:纽约證券交易所已除牌公司]]
[[Category:富500强公司]]
[[Category:富500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