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資: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删除1个模板:Wayback)
第23行: 第23行:
[[景初]]二年以[[魏滅燕之戰|討伐遼東]]參謀有功而進爵'''中都縣侯'''<ref>《三國志·劉放傳》:景初二年,辽东平定,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放方城侯,'''资中都侯'''。</ref>。這一年曹叡臥病不起,想以燕王[[曹宇 (三国)|曹宇]]為[[大将军 (东亚)|大將軍]],[[夏侯獻]]、[[曹爽]]、[[曹肇]]、及曹操養子[[秦朗]]共同輔政。曹宇生性謙恭善良,堅決推辭。曹叡召見劉放、孫資,問:「燕王為何如此?」劉放、孫資回答:「燕王自知不堪如此大任。」曹叡又問:「曹爽是否可代替?」劉放、孫資都同意,又力陳應當召回[[司馬懿]]以扶持皇室。曹叡先是同意,但不久後為曹肇阻止。曹叡再次召見劉放、孫資,說:「我自己要召回司馬懿,卻被曹肇等人阻止,幾乎壞了我的事。」於是罷免曹宇、夏侯獻、曹爽、曹肇、秦朗等親族的官位。司馬懿到了之後接受召命,而後曹叡駕崩。按《[[魏晉世語]]》所言,夏侯獻、曹肇早已敵視劉放、孫資,因此劉放、孫資此舉的目的很可能為罷黜政敵。[[裴松之]]指出,劉放、孫資稱贊曹爽,勸召司馬懿,實為魏室衰亡的根基。
[[景初]]二年以[[魏滅燕之戰|討伐遼東]]參謀有功而進爵'''中都縣侯'''<ref>《三國志·劉放傳》:景初二年,辽东平定,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放方城侯,'''资中都侯'''。</ref>。這一年曹叡臥病不起,想以燕王[[曹宇 (三国)|曹宇]]為[[大将军 (东亚)|大將軍]],[[夏侯獻]]、[[曹爽]]、[[曹肇]]、及曹操養子[[秦朗]]共同輔政。曹宇生性謙恭善良,堅決推辭。曹叡召見劉放、孫資,問:「燕王為何如此?」劉放、孫資回答:「燕王自知不堪如此大任。」曹叡又問:「曹爽是否可代替?」劉放、孫資都同意,又力陳應當召回[[司馬懿]]以扶持皇室。曹叡先是同意,但不久後為曹肇阻止。曹叡再次召見劉放、孫資,說:「我自己要召回司馬懿,卻被曹肇等人阻止,幾乎壞了我的事。」於是罷免曹宇、夏侯獻、曹爽、曹肇、秦朗等親族的官位。司馬懿到了之後接受召命,而後曹叡駕崩。按《[[魏晉世語]]》所言,夏侯獻、曹肇早已敵視劉放、孫資,因此劉放、孫資此舉的目的很可能為罷黜政敵。[[裴松之]]指出,劉放、孫資稱贊曹爽,勸召司馬懿,實為魏室衰亡的根基。


齊王[[曹芳]]繼位,孫資食邑增為一千戶,[[正始 (曹魏)|正始]]元年加官右[[光祿大夫]],金印紫綬,儀制與[[三公]]相同。[[嘉平 (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十月,特進[[驃騎將軍]]<ref>《三國志·三少帝紀》:(嘉平二年)冬十月,以特进孙资为骠骑将军。</ref>。次年八月庚子日(251年9月29日)<ref>[http://sinocal.sinica.edu.tw 兩千年中西曆換算] {{Wayback|url=http://sinocal.sinica.edu.tw/ |date=20180615004633 }},月份據《晉書·宣帝紀》補。</ref>去世,諡號'''貞侯'''<ref>《三國志·劉放傳》:(孫)资复逊位归第,就拜骠骑将军,转侍中,特进如故。三年薨,谥曰贞侯。</ref>。
齊王[[曹芳]]繼位,孫資食邑增為一千戶,[[正始 (曹魏)|正始]]元年加官右[[光祿大夫]],金印紫綬,儀制與[[三公]]相同。[[嘉平 (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十月,特進[[驃騎將軍]]<ref>《三國志·三少帝紀》:(嘉平二年)冬十月,以特进孙资为骠骑将军。</ref>。次年八月庚子日(251年9月29日)<ref>[http://sinocal.sinica.edu.tw 兩千年中西曆換算] ,月份據《晉書·宣帝紀》補。</ref>去世,諡號'''貞侯'''<ref>《三國志·劉放傳》:(孫)资复逊位归第,就拜骠骑将军,转侍中,特进如故。三年薨,谥曰贞侯。</ref>。


== 評價 ==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