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地理:​我来啦, replaced: 中国 → 中国
第61行: 第61行:
{{legend|#ffff62|[[水龍獸屬]](''Lystrosaurus'')}}
{{legend|#ffff62|[[水龍獸屬]](''Lystrosaurus'')}}
{{legend|#2eacd7|[[舌羊齿属]](''Glossopteris'')}}]]
{{legend|#2eacd7|[[舌羊齿属]](''Glossopteris'')}}]]
* 二叠纪早期寒冷、[[冰川]]广布;晚期海退、干旱。[[南美]]、[[非洲]]南部、[[印度半岛]]、[[巴基斯坦]]盐岭、[[澳大利亚]]、[[南极洲]]、[[中国]][[西藏]]南部等地有[[冰碛]]岩、冰水沉积。
* 二叠纪早期寒冷、[[冰川]]广布;晚期海退、干旱。[[南美]]、[[非洲]]南部、[[印度半岛]]、[[巴基斯坦]]盐岭、[[澳大利亚]]、[[南极洲]]、中国[[西藏]]南部等地有[[冰碛]]岩、冰水沉积。
* 早期[[火山]]活动广泛,晚期趋于沉寂。北美的[[阿巴拉契亚]]运动,是二叠纪末强烈的构造运动。西部的科迪勒拉碰撞带在连续地壳运动中,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乌拉尔]]残余地槽在晚二叠世褶皱隆起,欧亚陆域融为一体。[[中亚]]和中国北部、西南部的板块碰撞带于二叠纪经历了一段褶皱、变质、火山活动,包括[[花岗岩]]侵入及中、酸性[[熔岩]]、[[凝灰岩]]的喷出。
* 早期[[火山]]活动广泛,晚期趋于沉寂。北美的[[阿巴拉契亚]]运动,是二叠纪末强烈的构造运动。西部的科迪勒拉碰撞带在连续地壳运动中,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乌拉尔]]残余地槽在晚二叠世褶皱隆起,欧亚陆域融为一体。[[中亚]]和中国北部、西南部的板块碰撞带于二叠纪经历了一段褶皱、变质、火山活动,包括[[花岗岩]]侵入及中、酸性[[熔岩]]、[[凝灰岩]]的喷出。
* [[古特提斯洋]],存在于北纬30°~40°,自[[地中海]]西部达[[印度尼西亚]];南支沿[[澳大利亚]]西海岸到南纬30°;东北支与覆盖中国的陆表海相连,与日本离散小板块相通,向北与乌拉尔残余海相通。二叠紀晚期時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出现一道裂谷,古特提斯洋的南边开始出现新的海洋,名为[[特提斯洋]]。
* [[古特提斯洋]],存在于北纬30°~40°,自[[地中海]]西部达[[印度尼西亚]];南支沿[[澳大利亚]]西海岸到南纬30°;东北支与覆盖中国的陆表海相连,与日本离散小板块相通,向北与乌拉尔残余海相通。二叠紀晚期時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出现一道裂谷,古特提斯洋的南边开始出现新的海洋,名为[[特提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