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clean up, replaced: 中国 → 中国 (2), 明代 → 明朝)
第5行: 第5行:
|測深圖 =
|測深圖 =
|測深圖標題 =
|測深圖標題 =
|湖泊所在地 = [[中国]][[云南省]]
|湖泊所在地 = 中国[[云南省]]
|座標 = {{coord |24|54|N|103|00|E|display=inline,title|scale:500000_type:waterbody_region:CN}}
|座標 = {{coord |24|54|N|103|00|E|display=inline,title|scale:500000_type:waterbody_region:CN}}
|湖泊類別 = 外流湖
|湖泊類別 = 外流湖
第11行: 第11行:
|流出 = [[摆衣河]]
|流出 = [[摆衣河]]
|集水區面積 =192平方公里
|集水區面積 =192平方公里
|集水區國家 =[[中国]]
|集水區國家 =中国
|湖泊長度 =12.5公里
|湖泊長度 =12.5公里
|湖泊闊度 = 最大3.3公里<br />平均2.5公里
|湖泊闊度 = 最大3.3公里<br />平均2.5公里
第27行: 第27行:


== 概况 ==
== 概况 ==
阳宗海是[[小江断裂带]]西支因受左旋拉张的[[应力作用]]断陷而形成。整个湖泊形似草鞋,东西两岸为陡峭平直的基岩侵蚀湖岸,南部为堆积湖岸。[[明]]以前,湖泊与东北部经一条小沟出流,湖水位稳定。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开凿汤池渠,导湖水经[[摆衣河]]进宜良坝子灌溉农田。[[嘉靖]]四十年(1562年)又对汤池渠进行疏浚加深,在宜良坝子中修建文公渠。从此阳宗海成为了汤池、宜良两坝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水位逐渐下降。<ref name="中国湖泊志"/>后修建了从摆依河向阳宗海补水的人工渠道,全长2.8千米,每年向阳宗海补水2000万立方米,约占阳宗海河道补水总量的35%(另外的补水水源为阳宗河,约为60%)<ref>[http://www.kmepb.gov.cn/kmhbj/76566699813371904/20100208/15110.html 打响摆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Wayback|url=http://www.kmepb.gov.cn/kmhbj/76566699813371904/20100208/15110.html |date=20100704051003 }}</ref>。因有摆依河人工补水,故有时也将阳宗海视为[[水库]]。
阳宗海是[[小江断裂带]]西支因受左旋拉张的[[应力作用]]断陷而形成。整个湖泊形似草鞋,东西两岸为陡峭平直的基岩侵蚀湖岸,南部为堆积湖岸。[[明]]以前,湖泊与东北部经一条小沟出流,湖水位稳定。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开凿汤池渠,导湖水经[[摆衣河]]进宜良坝子灌溉农田。[[嘉靖]]四十年(1562年)又对汤池渠进行疏浚加深,在宜良坝子中修建文公渠。从此阳宗海成为了汤池、宜良两坝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水位逐渐下降。<ref name="中国湖泊志"/>后修建了从摆依河向阳宗海补水的人工渠道,全长2.8千米,每年向阳宗海补水2000万立方米,约占阳宗海河道补水总量的35%(另外的补水水源为阳宗河,约为60%)<ref>[http://www.kmepb.gov.cn/kmhbj/76566699813371904/20100208/15110.html 打响摆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Wayback|url=http://www.kmepb.gov.cn/kmhbj/76566699813371904/20100208/15110.html |date=20100704051003 }}</ref>。因有摆依河人工补水,故有时也将阳宗海视为[[水库]]。


阳宗海湖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5℃,年均降水量963.5毫米。湖水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集水区面积192平方千米。主要入湖河流为[[阳宗河]]。水产资源丰富,特有[[阳宗金线魮]]、[[阳宗白鱼]]、[[阳宗海云南鳅]]、[[短尾长身鱊]]等经济鱼类。<ref name="中国湖泊志"/>
阳宗海湖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5℃,年均降水量963.5毫米。湖水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集水区面积192平方千米。主要入湖河流为[[阳宗河]]。水产资源丰富,特有[[阳宗金线魮]]、[[阳宗白鱼]]、[[阳宗海云南鳅]]、[[短尾长身鱊]]等经济鱼类。<ref name="中国湖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