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top:​clean up, replaced: 清代 → 清朝 (2)
第9行: 第9行:
戰國時代開始統稱漠北草原[[匈奴]]等民族为'''胡''',於是此後漠北草原各民族均泛称为北胡、胡族、胡人。及至唐朝,胡人又包含自西域来的各民族,并分为东胡、西胡。
戰國時代開始統稱漠北草原[[匈奴]]等民族为'''胡''',於是此後漠北草原各民族均泛称为北胡、胡族、胡人。及至唐朝,胡人又包含自西域来的各民族,并分为东胡、西胡。


至清,满族以异族入主漢地,为维护自己的地位,自然要反對“夷”一類的稱呼,因此清廷对一些禁忌字眼考察之精细,堪称前无古人,如陈垣先生在《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中所列清人忌字多达十余种,即:“ 忌虏第一,忌戎第二,忌胡第三,忌夷狄第四,忌犬戎第五,忌酋第六,忌伪忌贼第七,忌犯第八,忌汉第九,忌杂第十”<ref>清禁毁书《静悱集》考述</ref>。
至清,满族以异族入主漢地,为维护自己的地位,自然要反對“夷”一類的稱呼,因此清廷对一些禁忌字眼考察之精细,堪称前无古人,如陈垣先生在《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中所列清人忌字多达十余种,即:“ 忌虏第一,忌戎第二,忌胡第三,忌夷狄第四,忌犬戎第五,忌酋第六,忌伪忌贼第七,忌犯第八,忌汉第九,忌杂第十”<ref>清禁毁书《静悱集》考述</ref>。


至晚清,依舊稱呼外國為'''夷'''<ref>梁廷楠《夷氛闻记》卷三:而会城内外居民店铺迁徙十已七八,市井兵多民少,货益滞销,咸怨英夷。</ref>。1858年,清朝和英國簽訂清英《[[天津条约]]》,其中第五十一款規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此後中國逐漸用洋人代替夷人一詞稱呼歐美人<ref>[http://new.qq.com/omn/20171215/20171215A014UW.html “洋人”一词怎么来的?洋人强行禁止中国使用另一汉字] {{Wayback|url=http://new.qq.com/omn/20171215/20171215A014UW.html |date=20180516103155 }}.騰訊網.</ref>。
至晚清,依舊稱呼外國為'''夷'''<ref>梁廷楠《夷氛闻记》卷三:而会城内外居民店铺迁徙十已七八,市井兵多民少,货益滞销,咸怨英夷。</ref>。1858年,清朝和英國簽訂清英《[[天津条约]]》,其中第五十一款規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此後中國逐漸用洋人代替夷人一詞稱呼歐美人<ref>[http://new.qq.com/omn/20171215/20171215A014UW.html “洋人”一词怎么来的?洋人强行禁止中国使用另一汉字] {{Wayback|url=http://new.qq.com/omn/20171215/20171215A014UW.html |date=20180516103155 }}.騰訊網.</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