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允: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員 → 员, 內 → 内 (2),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國 → 国, 學 → 学 (3), 務 → 务 (4), 師 → 师, 華 → 华, 構 → 构, 孫 → 孙, 義 → 义, 門 → 门, 為 → 为 (4), 於 → 于 (2), 屬 → 属, 該 → 该 (3), 負 → 负 (2), 責 → 责 (2), 實 → 实 (2), 際 → 际, 後 → 后, 級 → 级, 歷 → 历, 漸 → 渐, 範 → 范, 機 → 机, 職 → 职 (7), 陳 → 陈, 從 → 从 (2), 廢 → 废, 輔 → 辅 (2), 爲 → 为)
第1行: 第1行:
'''中允''',中国古代官之一,起源自汉朝的官职中盾。
'''中允''',中国古代官之一,起源自汉朝的官职中盾。


在明朝,此官職屬於左、右春坊官,詹事府官,品級為正六品。在明初主要負責太子的內務以及充任文,在明中期以翰林官迁转之阶。
在明朝,此官职属于左、右春坊官,詹事府官,品级为正六品。在明初主要负责太子的内务以及充任文,在明中期以翰林官迁转之阶。


在清朝,此官配置朝廷之助部,[[品等]][[正六品]]。負責皇子或皇帝的內務以及充任文實際為翰林院機構
在清朝,此官配置朝廷之助部,[[品等]][[正六品]]。负责皇子或皇帝的内务以及充任文实际为翰林院机构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革官制,行新政,職廢除。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革官制,行新政,职废除。


== 考文 ==
== 考文 ==
* 文良,中官制史,1993年,台北,文津出版社。
* 文良,中官制史,1993年,台北,文津出版社。
* 茂同,官沿革史,1988年,華東師範出版社。
* 茂同,官沿革史,1988年,华东师范出版社。


{{Government-official-hist-stub}}
{{Government-official-hist-st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