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规范汉字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行: 第1行:
{{漢字}}
{{漢字}}
《'''通用規範漢字表'''》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組織研製的[[规范汉字|漢字使用規範]],自2001年開始研製,原定名《'''規範漢字表'''》<ref>{{Cite web|url=http://ling.cuc.edu.cn/Staff/liyuming/papers/2004i.pdf|title=規範漢字和《規範漢字表》|year=2004|accessdate=2010-10-07|||}}</ref>。該字表整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年)、《[[簡化字總表]]》(1964年初發表,最後修訂於1986年)、《[[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以及《[[現代漢語通用字表]]》(1988年),并根據[[中國大陸]]用字現狀加以修補和完善<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14/2009_8_12/1_14_4288_0_1250065175640.html|title=教育部2009年第12次新聞發佈會|publisher=中國語言文字網|date=2009-08-12||||accessdate=2009-08-19}}</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8/13/369301.shtml|title=我國就《通用規範漢字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publisher=[[中國法院網]]|date=2009-08-13}}</ref>。歷八年研製,於2009年8月12日放出征求意见稿<ref>{{cite news|url=http://www.gov.cn/gzdt/2009-08/12/content_1389889.htm|title=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publisher=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date=2009-08-12|accessdate=2018-01-15|||}}</ref>,於2013年6月5日正式頒佈,成為社会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標準列表|漢字規範]],原有相關字表從即日起停止使用<ref>{{Cite news|url=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title=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publisher=[[國務院辦公廳]]|date=2013-08-19|accessdate=2013-08-20|||}}</ref>。
《'''通用規範漢字表'''》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組織研製的[[规范汉字|漢字使用規範]],自2001年開始研製,原定名《'''規範漢字表'''》<ref>{{Cite web|url=http://ling.cuc.edu.cn/Staff/liyuming/papers/2004i.pdf|title=規範漢字和《規範漢字表》|year=2004|accessdate=2010-10-07}}</ref>。該字表整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年)、《[[簡化字總表]]》(1964年初發表,最後修訂於1986年)、《[[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以及《[[現代漢語通用字表]]》(1988年),并根據[[中國大陸]]用字現狀加以修補和完善<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14/2009_8_12/1_14_4288_0_1250065175640.html|title=教育部2009年第12次新聞發佈會|publisher=中國語言文字網|date=2009-08-12||||accessdate=2009-08-19}}</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8/13/369301.shtml|title=我國就《通用規範漢字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publisher=[[中國法院網]]|date=2009-08-13}}</ref>。歷八年研製,於2009年8月12日放出征求意见稿<ref>{{cite news|url=http://www.gov.cn/gzdt/2009-08/12/content_1389889.htm|title=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publisher=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date=2009-08-12|accessdate=2018-01-15}}</ref>,於2013年6月5日正式頒佈,成為社会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標準列表|漢字規範]],原有相關字表從即日起停止使用<ref>{{Cite news|url=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title=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publisher=[[國務院辦公廳]]|date=2013-08-19|accessdate=2013-08-20}}</ref>。


== 概述 ==
== 概述 ==
第13行: 第13行:
《〈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收字8300個,與以前的規範相比主要变化有:
《〈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收字8300個,與以前的規範相比主要变化有:
* 依据《[[简化字总表]]》第二表的類推原则,新类推简化265字,提出「'''有限類推'''」的概念,且儘量只在構字的第一層類推,對極個別因類推產生的怪異字採取變通處理。指出“'''本字表以外的字,不再[[简化字的简化方法#类推簡化|类推简化]]'''”。
* 依据《[[简化字总表]]》第二表的類推原则,新类推简化265字,提出「'''有限類推'''」的概念,且儘量只在構字的第一層類推,對極個別因類推產生的怪異字採取變通處理。指出“'''本字表以外的字,不再[[简化字的简化方法#类推簡化|类推简化]]'''”。
* 重新收錄6個被《簡化字總表》淘汰的漢字(即以前認爲的[[繁體字]])<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8/13/content_11873753.htm|title=“通用字表”新增1300字 原則上不恢復繁體字|publisher=[[新華網]]|date=2009-08-13|accessdate=2009-08-13|||}}</ref>:{{Lang|zh-cn|剋}}、{{Lang|zh-cn|锺}}({{Lang|zh-cn|鍾}})、{{Lang|zh-cn|{{僻字|𬞟|⿱艹频}}}}({{Lang|zh-cn|蘋}})、{{Lang|zh-cn|𫫇}}({{Lang|zh-cn|噁}})、{{Lang|zh-cn|濛}}、{{Lang|zh-cn|硃}},以及51個以前認爲的[[異體字]]<ref>{{Cite news|ur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8/0813_17_1299427.shtml|title=《規範漢字表》收錄51個異體字 怪名不愁上户口|publisher=[[鳳凰網]]|date=2009-08-13|accessdate=2009-08-19|||}}</ref>。其主要用於[[科學]]領域和[[姓名]]。
* 重新收錄6個被《簡化字總表》淘汰的漢字(即以前認爲的[[繁體字]])<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8/13/content_11873753.htm|title=“通用字表”新增1300字 原則上不恢復繁體字|publisher=[[新華網]]|date=2009-08-13|accessdate=2009-08-13}}</ref>:{{Lang|zh-cn|剋}}、{{Lang|zh-cn|锺}}({{Lang|zh-cn|鍾}})、{{Lang|zh-cn|{{僻字|𬞟|⿱艹频}}}}({{Lang|zh-cn|蘋}})、{{Lang|zh-cn|𫫇}}({{Lang|zh-cn|噁}})、{{Lang|zh-cn|濛}}、{{Lang|zh-cn|硃}},以及51個以前認爲的[[異體字]]<ref>{{Cite news|ur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8/0813_17_1299427.shtml|title=《規範漢字表》收錄51個異體字 怪名不愁上户口|publisher=[[鳳凰網]]|date=2009-08-13|accessdate=2009-08-19}}</ref>。其主要用於[[科學]]領域和[[姓名]]。
* 《简化字总表》中的31个[[简化字]]未收入(此外只在注釋出現的“-{馀}-”“-{摺}-”“-{㝉}-”和“-{ {{僻字|𨓈|⿺辶⿱氏}} }-<ref>用於[[南宮适]]、[[洪适]]、[[李适]]等人名</ref>”均未收入)。
* 《简化字总表》中的31个[[简化字]]未收入(此外只在注釋出現的“-{馀}-”“-{摺}-”“-{㝉}-”和“-{ {{僻字|𨓈|⿺辶⿱氏}} }-<ref>用於[[南宮适]]、[[洪适]]、[[李适]]等人名</ref>”均未收入)。
[[File:【语委】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的调整.png|thumb|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的调整]]
[[File:【语委】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的调整.png|thumb|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的调整]]
* 調整簡繁對應:「{{Lang|zh-cn|饥(飢)}}」變「{{Lang|zh-cn|饥(飢饑)}}」
* 調整簡繁對應:「{{Lang|zh-cn|饥(飢)}}」變「{{Lang|zh-cn|饥(飢饑)}}」
* 改變簡繁關係:「{{Lang|zh-cn|苎(苧)}}」由字形分別改簡繁關係(「-{苎}-」和「-{苧}-」兩字皆作正字,各有不同意義)
* 改變簡繁關係:「{{Lang|zh-cn|苎(苧)}}」由字形分別改簡繁關係(「-{苎}-」和「-{苧}-」兩字皆作正字,各有不同意義)
* 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年)笔形变异规则,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与规则不一致的44字作[[字形]]微调<ref>{{cite web |url=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820/100544.shtml |title=国家语委官员称44汉字微调不会影响生活 |publisher=CCTV.com |date=2009-08-20 |access-date=2009-08-26 |||}}</ref>,如將“琴”第四筆的橫變爲提,將“-{毂}-”左下部“-{车}-”上的横加回等等。
* 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年)笔形变异规则,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与规则不一致的44字作[[字形]]微调<ref>{{cite web |url=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820/100544.shtml |title=国家语委官员称44汉字微调不会影响生活 |publisher=CCTV.com |date=2009-08-20 |access-date=2009-08-26 }}</ref>,如將“琴”第四筆的橫變爲提,將“-{毂}-”左下部“-{车}-”上的横加回等等。
[[File:【语委】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的字形微调.png|thumb|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的字形微调]]
[[File:【语委】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的字形微调.png|thumb|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的字形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