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英国女王):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将英文日期转换为ISO格式)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20行: 第120行:
=== 联合法案 ===
=== 联合法案 ===
{{Main|1707年聯合法案}}
{{Main|1707年聯合法案}}
在当时,爱尔兰王国从属于由英国国王和威尔士等组成的英格兰王国,而苏格兰仍是一个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法律的独立的主权国家。英国议会通过的《1701年王位继承法》适用于英格兰及爱尔兰王国,但不适用于民族意志强大并希望保留斯图亚特王朝及其继承王位的权利的苏格兰王国<ref>Gregg, pp. 130–131</ref>安妮在英国议会第一次发表演讲时,她曾宣称英格兰和苏格兰“非常有必要”缔结联盟,<ref>Somerset, p. 212</ref>。并于1702年10月,盎格鲁-苏格兰人委员就两国联盟在她的旧居斗鸡场中举行了会晤。1703年2月初,谈判双方由于未能达成协议而不欢而散<ref>Somerset, p. 214</ref><ref>{{cite web|url=http://www.parliament.uk/about/living-heritage/evolutionofparliament/legislativescrutiny/act-of-union-1707/overview/negotiations-for-union-1702---03/|title=Negotiations for Union 1702–03|publisher=UK Parliament|accessdate=2013-03-09|||}}</ref>。苏格兰国会通过了一个强化自身的《[[1704年安全法案|安全法令]]》以回应《王位继承法》,宣称如果安妮女王无嗣而崩,下一任苏格兰君主将从苏格兰王室的新教徒后裔中选择<ref>Curtis, p. 145; Somerset, p. 257</ref>。除非是英国人给予苏格兰商人完全的贸易自由来改变苏格兰国会的这一选择,否则将来登上英国王位和苏格兰王位的定非一人<ref>Green, p. 133</ref>。起初,安妮拒绝[[御准]]该法令,但当有苏格兰拒绝向英格兰供粮并不再支持英格兰战争的危险时,于翌年御准了它<ref>Somerset, pp. 269–270</ref>。
在当时,爱尔兰王国从属于由英国国王和威尔士等组成的英格兰王国,而苏格兰仍是一个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法律的独立的主权国家。英国议会通过的《1701年王位继承法》适用于英格兰及爱尔兰王国,但不适用于民族意志强大并希望保留斯图亚特王朝及其继承王位的权利的苏格兰王国<ref>Gregg, pp. 130–131</ref>安妮在英国议会第一次发表演讲时,她曾宣称英格兰和苏格兰“非常有必要”缔结联盟,<ref>Somerset, p. 212</ref>。并于1702年10月,盎格鲁-苏格兰人委员就两国联盟在她的旧居斗鸡场中举行了会晤。1703年2月初,谈判双方由于未能达成协议而不欢而散<ref>Somerset, p. 214</ref><ref>{{cite web|url=http://www.parliament.uk/about/living-heritage/evolutionofparliament/legislativescrutiny/act-of-union-1707/overview/negotiations-for-union-1702---03/|title=Negotiations for Union 1702–03|publisher=UK Parliament|accessdate=2013-03-09}}</ref>。苏格兰国会通过了一个强化自身的《[[1704年安全法案|安全法令]]》以回应《王位继承法》,宣称如果安妮女王无嗣而崩,下一任苏格兰君主将从苏格兰王室的新教徒后裔中选择<ref>Curtis, p. 145; Somerset, p. 257</ref>。除非是英国人给予苏格兰商人完全的贸易自由来改变苏格兰国会的这一选择,否则将来登上英国王位和苏格兰王位的定非一人<ref>Green, p. 133</ref>。起初,安妮拒绝[[御准]]该法令,但当有苏格兰拒绝向英格兰供粮并不再支持英格兰战争的危险时,于翌年御准了它<ref>Somerset, pp. 269–270</ref>。


英国议会又反过来,为反应苏格兰国会而通过了《{{link-en|1705年外国人法令|Alien Act 1705}}》,该法令向苏格兰威胁道,除非是废除《安全法令》或是将苏格兰合并至英格兰,否则将对苏格兰人实施经济制裁并宣布在英格兰发现的苏格兰人视为[[外国人]]<ref>Green, p. 134; Somerset, pp. 277–278</ref>。苏格兰国会做了后一种选择;英国会议同意废除了《外国人法令》<ref>Somerset, p. 296</ref>。1706年初,安妮任命新委员同苏格兰进行谈判缔结《联合条款》<ref>Gregg, pp. 202, 214</ref>。在1706年7月23日,经由委员会批准的《联合法案》被呈至安妮<ref>Somerset, p. 297</ref>,并分别在1707年1月16日和3月6日由苏格兰和英国议会批准通过<ref>Gregg, p. 239; Somerset, pp. 315–316</ref>。根据《[[1707年联合法令|联合法令]]》,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成为一个大不列颠王国,但是在一个议会下<ref>Gregg, p. 240</ref>。安妮作为一个对联合一往热情的支持者,尽管受到边境两边的反对,还是在[[圣保罗座堂]]参加了感恩祈祷仪式。苏格兰人{{link-en|第一代男爵约翰·克拉克|Sir John Clerk, 1st Baronet|第一代男爵约翰·克拉克爵士}}亦出席,写道:“在这個場景中,沒有人表现地比女王更具有真摯的熱誠和欣慰”。<ref>Clerk's memoirs, quoted in Gregg, p. 240 and Somerset, pp. 316–317.</ref>
英国议会又反过来,为反应苏格兰国会而通过了《{{link-en|1705年外国人法令|Alien Act 1705}}》,该法令向苏格兰威胁道,除非是废除《安全法令》或是将苏格兰合并至英格兰,否则将对苏格兰人实施经济制裁并宣布在英格兰发现的苏格兰人视为[[外国人]]<ref>Green, p. 134; Somerset, pp. 277–278</ref>。苏格兰国会做了后一种选择;英国会议同意废除了《外国人法令》<ref>Somerset, p. 296</ref>。1706年初,安妮任命新委员同苏格兰进行谈判缔结《联合条款》<ref>Gregg, pp. 202, 214</ref>。在1706年7月23日,经由委员会批准的《联合法案》被呈至安妮<ref>Somerset, p. 297</ref>,并分别在1707年1月16日和3月6日由苏格兰和英国议会批准通过<ref>Gregg, p. 239; Somerset, pp. 315–316</ref>。根据《[[1707年联合法令|联合法令]]》,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成为一个大不列颠王国,但是在一个议会下<ref>Gregg, p. 240</ref>。安妮作为一个对联合一往热情的支持者,尽管受到边境两边的反对,还是在[[圣保罗座堂]]参加了感恩祈祷仪式。苏格兰人{{link-en|第一代男爵约翰·克拉克|Sir John Clerk, 1st Baronet|第一代男爵约翰·克拉克爵士}}亦出席,写道:“在这個場景中,沒有人表现地比女王更具有真摯的熱誠和欣慰”。<ref>Clerk's memoirs, quoted in Gregg, p. 240 and Somerset, pp. 316–317.</ref>
第179行: 第179行:
关于历史学家的观点,对安妮最传统的评价是大腹便便、妊娠不断、嗜吃如命、愛喝[[白蘭地]](一般的說法是安妮貪吃、喬治貪杯)、缺乏政治头脑或是兴趣,她因此得到「[[白蘭地]]奶媽」(Brandy Nan)的綽號,但以上批評,可能都源自於歧视妇女的男性沙文主义。<ref>Waller, p. 313; see also Somerset, pp. 541–543 for a similar view.</ref>文学家大卫·格林(David Green)指出,「她并非曾经假定认为的女人当权。她有相当大的权力;然而,她却一再作出让步。」<ref>Green, p. 14</ref>爱德华·雷格尔(Edward Gregg)教授得出的结论是:安妮在多半時候,都能主導國政並施行其意志,但她身为一个女人,生活在男性支配的時代,又被健康問題困擾不已;這兩大因素(父權社會和健康惡化)造成的結果是——大臣的影响力上升而君主的影响力下降,是她统治时期的最大特色。<ref>Gregg, p. 404</ref>
关于历史学家的观点,对安妮最传统的评价是大腹便便、妊娠不断、嗜吃如命、愛喝[[白蘭地]](一般的說法是安妮貪吃、喬治貪杯)、缺乏政治头脑或是兴趣,她因此得到「[[白蘭地]]奶媽」(Brandy Nan)的綽號,但以上批評,可能都源自於歧视妇女的男性沙文主义。<ref>Waller, p. 313; see also Somerset, pp. 541–543 for a similar view.</ref>文学家大卫·格林(David Green)指出,「她并非曾经假定认为的女人当权。她有相当大的权力;然而,她却一再作出让步。」<ref>Green, p. 14</ref>爱德华·雷格尔(Edward Gregg)教授得出的结论是:安妮在多半時候,都能主導國政並施行其意志,但她身为一个女人,生活在男性支配的時代,又被健康問題困擾不已;這兩大因素(父權社會和健康惡化)造成的結果是——大臣的影响力上升而君主的影响力下降,是她统治时期的最大特色。<ref>Gregg, p. 404</ref>


她出席内阁会议的次数比她的前任者或是继任者都多,<ref>Green, p. 97; Gregg, p. 141</ref>而她统治时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促进了这个时代艺术、文学、经济、政治的发展。<ref>Curtis, p. 204</ref>在建筑学领域,[[约翰·凡布鲁|约翰·凡布鲁爵士]]修建了[[布伦海姆宫]]及[[霍华德城堡]]。<ref>Curtis, pp. 124–131</ref>在文学领域,活跃的文学家如[[丹尼尔·笛福]]、[[亚历山大·蒲柏]]及[[乔纳森·斯威夫特]]。<ref>Gregg, p. 132</ref>花匠{{link-en|亨利·怀斯 (花匠)|Henry Wise (gardener)|亨利·怀斯}}在[[布倫海姆宫]]、[[肯辛顿宫]]、[[温莎城堡]]和[[圣詹姆斯宫]]修建了新式花园。<ref>Curtis, pp. 131, 136–137</ref>安妮热情地支持了英格兰和苏格兰联合,<ref>Gregg, p. 405</ref>兩國合併創造了[[欧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ef>{{cite web|url=http://news.bbc.co.uk/1/hi/scotland/6263977.stm|title=Quick Guide: Act of Union|publisher=BBC|date=2007-01-15|accessdate=2013-03-26|||}}</ref>安妮政府所取得的政治及[[烏德勒支和約|外交成就]],以及在她在位期间,君主和议会之间没有宪政冲突,顯示出她在任命大臣和行使君权上的英明。<ref>Waller, pp. 313, 317, 328</ref>
她出席内阁会议的次数比她的前任者或是继任者都多,<ref>Green, p. 97; Gregg, p. 141</ref>而她统治时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促进了这个时代艺术、文学、经济、政治的发展。<ref>Curtis, p. 204</ref>在建筑学领域,[[约翰·凡布鲁|约翰·凡布鲁爵士]]修建了[[布伦海姆宫]]及[[霍华德城堡]]。<ref>Curtis, pp. 124–131</ref>在文学领域,活跃的文学家如[[丹尼尔·笛福]]、[[亚历山大·蒲柏]]及[[乔纳森·斯威夫特]]。<ref>Gregg, p. 132</ref>花匠{{link-en|亨利·怀斯 (花匠)|Henry Wise (gardener)|亨利·怀斯}}在[[布倫海姆宫]]、[[肯辛顿宫]]、[[温莎城堡]]和[[圣詹姆斯宫]]修建了新式花园。<ref>Curtis, pp. 131, 136–137</ref>安妮热情地支持了英格兰和苏格兰联合,<ref>Gregg, p. 405</ref>兩國合併創造了[[欧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ef>{{cite web|url=http://news.bbc.co.uk/1/hi/scotland/6263977.stm|title=Quick Guide: Act of Union|publisher=BBC|date=2007-01-15|accessdate=2013-03-26}}</ref>安妮政府所取得的政治及[[烏德勒支和約|外交成就]],以及在她在位期间,君主和议会之间没有宪政冲突,顯示出她在任命大臣和行使君权上的英明。<ref>Waller, pp. 313, 317, 328</ref>


總體來說,安妮在位期间的议会选举和政党竞争,第一次獲得重要意义並促成[[內閣制]]的出現。她先支持一个联合政府來對法作戰,继而支持一个温和的[[輝格黨 (英國)|辉格党]]政府,再而勉强接受一个清一色的辉格党政府以擴大參戰,最后批准一个議和的[[托利党]]政府。
總體來說,安妮在位期间的议会选举和政党竞争,第一次獲得重要意义並促成[[內閣制]]的出現。她先支持一个联合政府來對法作戰,继而支持一个温和的[[輝格黨 (英國)|辉格党]]政府,再而勉强接受一个清一色的辉格党政府以擴大參戰,最后批准一个議和的[[托利党]]政府。
第201行: 第201行:
=== 纹章 ===
=== 纹章 ===
作为[[女王]],安妮所使用的的纹章是自1603年开始使用的斯图亚特[[英国皇家徽章|王室纹章]]:盾面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被分成四部分,绘上绘上象征[[法兰西]]的三个天蓝色鸢尾花图案并绘上象征[[英格兰]]的兽面为正面而兽身为侧面的三头向前直走的红狮子;第二部分则绘上代表[[苏格兰]]的饰有鸢尾形花纹之双边带以及一头用后腿站立的红狮子;第三部份绘上象征[[爱尔兰]]的[[竖琴]]。在1702年,安妮所使用的格言''semper eadem''(「总是如此」)与[[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所使用的格言是相同的。<ref name="pinches">Pinches and Pinches, pp. 194–195</ref>
作为[[女王]],安妮所使用的的纹章是自1603年开始使用的斯图亚特[[英国皇家徽章|王室纹章]]:盾面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被分成四部分,绘上绘上象征[[法兰西]]的三个天蓝色鸢尾花图案并绘上象征[[英格兰]]的兽面为正面而兽身为侧面的三头向前直走的红狮子;第二部分则绘上代表[[苏格兰]]的饰有鸢尾形花纹之双边带以及一头用后腿站立的红狮子;第三部份绘上象征[[爱尔兰]]的[[竖琴]]。在1702年,安妮所使用的格言''semper eadem''(「总是如此」)与[[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所使用的格言是相同的。<ref name="pinches">Pinches and Pinches, pp. 194–195</ref>
《联合法令》声明:「上述联合王国徽章须由陛下布设」。<ref>{{cite web|url=http://www.legislation.gov.uk/aosp/1707/7/section/I|title=Union with England Act 1707: Section I|publisher=The National Archives|accessdate=2013-03-26|||}}</ref>在1707年,根据[[纹章学]],准备将英格兰和苏格兰纹章变为合于一个盾形徽章上的两枚盾形纹章或是在一个部分上并联布置。新纹章是:盾面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绘上象征英格兰的兽面为正面而兽身为侧面的三头向前直走的红狮子并绘上代表苏格兰的饰有鸢尾形花纹之双边带以及一头用后腿站立的红狮子;第二部分绘上象征法兰西的三个天蓝色鸢尾花图案;第三部份绘上象征爱尔兰的竖琴。<ref name="pinches"/>《联合法令》之前,在苏格兰所使用的纹章都是独立并分开的。<ref>{{cite web |url=http://www.legislation.gov.uk/aosp/1707/7/section/XXIV |title=Union with England Act 1707: Section XXIV |publisher=The National Archives |accessdate=2013-03-26 |||}}</ref>
《联合法令》声明:「上述联合王国徽章须由陛下布设」。<ref>{{cite web|url=http://www.legislation.gov.uk/aosp/1707/7/section/I|title=Union with England Act 1707: Section I|publisher=The National Archives|accessdate=2013-03-26}}</ref>在1707年,根据[[纹章学]],准备将英格兰和苏格兰纹章变为合于一个盾形徽章上的两枚盾形纹章或是在一个部分上并联布置。新纹章是:盾面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绘上象征英格兰的兽面为正面而兽身为侧面的三头向前直走的红狮子并绘上代表苏格兰的饰有鸢尾形花纹之双边带以及一头用后腿站立的红狮子;第二部分绘上象征法兰西的三个天蓝色鸢尾花图案;第三部份绘上象征爱尔兰的竖琴。<ref name="pinches"/>《联合法令》之前,在苏格兰所使用的纹章都是独立并分开的。<ref>{{cite web |url=http://www.legislation.gov.uk/aosp/1707/7/section/XXIV |title=Union with England Act 1707: Section XXIV |publisher=The National Archives |accessdate=2013-03-26 }}</ref>


{{Gallery|width=200|height=200
{{Gallery|width=200|height=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