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里先: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20)
(微小的润色)
 
第39行: 第39行:
罗马帝国帝位承繼問題從来未曾解決;其沒有明确的帝位承繼方法,結果經常导致[[兵變]]、暗殺和[[内战]]。早期的皇帝傾向採用[[过繼]]法,即其收养一位儿子并讓其繼承帝位。其后的军人皇帝并不喜爱过繼法而傾向家族繼承法,即由皇帝的儿子繼承帝位。[[罗马元老院]]則认为其应该拥有推选新帝的权力。所以最少有著三种,甚至更多的帝位繼承方法。
罗马帝国帝位承繼問題從来未曾解決;其沒有明确的帝位承繼方法,結果經常导致[[兵變]]、暗殺和[[内战]]。早期的皇帝傾向採用[[过繼]]法,即其收养一位儿子并讓其繼承帝位。其后的军人皇帝并不喜爱过繼法而傾向家族繼承法,即由皇帝的儿子繼承帝位。[[罗马元老院]]則认为其应该拥有推选新帝的权力。所以最少有著三种,甚至更多的帝位繼承方法。


戴克里先由其统治头九年裡帝国不断出现战亂的經驗总結出帝国过于龐大,不便于一位皇帝獨自管治;而且僅只一人亦難于抵抗[[蠻族]]由萊茵河至[[埃及]]边境一带的不断侵擾。其徹底的解決方法是将帝国一分为二,在地图上画一直线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結果来説,为罗马帝国永久地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奠下基礎。
戴克里先由其统治头九年裡帝国不断出现战亂的經驗总結出帝国过于龐大,不便于一位皇帝獨自管治;而且僅只一人亦難于抵抗[[蠻族]]由萊茵河至[[埃及]]边境一带的不断侵擾。其徹底的解決方法是将帝国一分为二,在地图上画一直线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結果来説,为罗马帝国永久地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奠下基礎。


为了解決帝位繼承問題,并定出帝国东西两部的新皇帝,戴克里先创立了四帝共治制,即是帝国东西两部分別由两位主皇帝统治,再各以一位副皇帝輔政。在罗马皇帝众多的头銜裡,[[奥古斯都 (称号)|奥古斯都]]最为重要,所以将其授予两位主皇帝,而两位副皇帝則获授较次要的称謂[[凯撒 (头銜)|凯撒]]。戴克里先有意讓主皇帝在退休或死亡時,由副皇帝繼承,而繼位的主皇帝則任命新副皇帝,以解決帝位繼承問題。在286年,戴克里先任命自己为东部帝国主皇帝,[[马克西米安]]为西部帝国主皇帝,皇帝权位正式一分为二。两帝分別建立新都,无一人以罗马为都。罗马元老院的权力被削減至只局限于前首都罗马境内。在293年,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各自指定一位凯撒,即副皇帝,分別为[[加萊里乌斯]]与[[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克洛盧斯]],并正式任命凯撒为繼承人。然而其并不只是繼承人,四位皇帝各自统治著四分之一的帝国。四帝共治制自此成形。
为了解決帝位繼承問題,并定出帝国东西两部的新皇帝,戴克里先创立了四帝共治制,即是帝国东西两部分別由两位主皇帝统治,再各以一位副皇帝輔政。在罗马皇帝众多的头銜裡,[[奥古斯都 (称号)|奥古斯都]]最为重要,所以将其授予两位主皇帝,而两位副皇帝則获授较次要的称謂[[凯撒 (头銜)|凯撒]]。戴克里先有意讓主皇帝在退休或死亡時,由副皇帝繼承,而繼位的主皇帝則任命新副皇帝,以解決帝位繼承問題。在286年,戴克里先任命自己为东部帝国主皇帝,[[马克西米安]]为西部帝国主皇帝,皇帝权位正式一分为二。两帝分別建立新都,无一人以罗马为都。罗马元老院的权力被削減至只局限于前首都罗马境内。在293年,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各自指定一位凯撒,即副皇帝,分別为[[加萊里乌斯]]与[[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克洛盧斯]],并正式任命凯撒为繼承人。然而其并不只是繼承人,四位皇帝各自统治著四分之一的帝国。四帝共治制自此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