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巡抚: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棟 → 栋 (5), 鹽 → 盐 (33), 淵 → 渊, 曆 → 历 (68), 討 → 讨, 黃 → 黄 (26))
→‎明朝(前期~中叶):​润色, replaced: 景泰景泰 (5)
 
第40行: 第40行:
|[[张驥 (明朝)|张驥]]|| 1390年—1449年||仲德||[[陕西]][[安化]]||正统十三年(1445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统十三年十月以[[大理寺]] [[少卿]]任巡撫,安民备倭;正统十四年九月卒于任。
|[[张驥 (明朝)|张驥]]|| 1390年—1449年||仲德||[[陕西]][[安化]]||正统十三年(1445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统十三年十月以[[大理寺]] [[少卿]]任巡撫,安民备倭;正统十四年九月卒于任。
|-
|-
|[[陈詔]]|| 1392年—1451年||迁询||[[浙江]][[青田]]||[[正统 (年号)|正统]]十四年(1449年)||[[景泰]]元年(1450年)||正统十四年十月以[[都察院]] [[右僉都御史]]任镇守巡撫浙江等处,同[[都督]] [[同知]] [[陶瑾]]往[[处州]]撫捕寇盜;景泰元年四月事畢还京。
|[[陈詔]]|| 1392年—1451年||迁询||[[浙江]][[青田]]||[[正统 (年号)|正统]]十四年(1449年)||[[景泰(年号)|景泰]]元年(1450年)||正统十四年十月以[[都察院]] [[右僉都御史]]任镇守巡撫浙江等处,同[[都督]] [[同知]] [[陶瑾]]往[[处州]]撫捕寇盜;景泰元年四月事畢还京。
|-
|-
|[[轩輗]]|| 1382年—1464年||惟行||[[河南]][[鹿邑]]|| [[景泰]]元年(1550年)||[[景泰]]二年(1451年)||景泰元年五月自[[浙江]] [[按察使]]升右副都御史任巡撫,奉飭镇守;景泰二年四月敕命总督南京糧储。
|[[轩輗]]|| 1382年—1464年||惟行||[[河南]][[鹿邑]]|| [[景泰(年号)|景泰]]元年(1550年)||[[景泰(年号)|景泰]]二年(1451年)||景泰元年五月自[[浙江]] [[按察使]]升右副都御史任巡撫,奉飭镇守;景泰二年四月敕命总督南京糧储。
|-
|-
|[[孙原贞|孙瑀]]|| 1388年—1474年||原贞||[[江西]][[德兴]]|| 景泰二年(1451年)||景泰三年(1452年)||以字行,即孙原贞。景泰二年五月以兵部左侍郎任镇守巡撫;景泰三年十二月迁[[福建巡撫]]。
|[[孙原贞|孙瑀]]|| 1388年—1474年||原贞||[[江西]][[德兴]]|| 景泰二年(1451年)||景泰三年(1452年)||以字行,即孙原贞。景泰二年五月以兵部左侍郎任镇守巡撫;景泰三年十二月迁[[福建巡撫]]。
第48行: 第48行:
|[[洪英]]|| 1388年—1458年||实夫||[[福建]][[怀安]]||景泰四年(1453年)||景泰五年(1454年)||景泰四年正月自[[山东巡撫]]调任兼理盐法;景泰五年十月致仕。
|[[洪英]]|| 1388年—1458年||实夫||[[福建]][[怀安]]||景泰四年(1453年)||景泰五年(1454年)||景泰四年正月自[[山东巡撫]]调任兼理盐法;景泰五年十月致仕。
|-
|-
|[[刘广衡]]|| 1395年—1458年||克平||[[江西]][[万安]]||[[景泰]]五年(1453年)||[[景泰]]七年(1455年)||景泰五年十一月以[[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调任;景泰七年二月征调还京。
|[[刘广衡]]|| 1395年—1458年||克平||[[江西]][[万安]]||[[景泰(年号)|景泰]]五年(1453年)||[[景泰(年号)|景泰]]七年(1455年)||景泰五年十一月以[[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调任;景泰七年二月征调还京。
|-
|-
|[[曾翬]]|| 1410年—1491年||时升||[[江西]][[泰和]]||[[成化]]六年(1470年)||[[成化]]八年(1472年)||成化六年二月以[[刑部左侍郎]]巡视浙江;成化八年三月命调掌[[通政使司]]事。
|[[曾翬]]|| 1410年—1491年||时升||[[江西]][[泰和]]||[[成化]]六年(1470年)||[[成化]]八年(1472年)||成化六年二月以[[刑部左侍郎]]巡视浙江;成化八年三月命调掌[[通政使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