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郡(东吴):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noteTA 跳过, replaced: 獻 → 献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1行: 第1行:
'''新昌郡''',[[三国]]时[[孙吴 (三国)|东吴]]设置的[[郡]],属交州,治所在麊泠县(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西夏雷村)。辖境相当今越南富寿、永福、宣光、河江、安河、老街、安沛、义路等省地。南齐时治所在范信县(今越南永福省安朗县西夏雷村)。南梁移治嘉宁县(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风州)。[[隋朝]]开皇十年(590年)时废。在今[[越南]]西北部。
'''新昌郡''',[[三国]]时[[孙吴 (三国)|东吴]]设置的[[郡]],属交州,治所在麊泠县(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西夏雷村)。辖境相当今越南富寿、永福、宣光、河江、安河、老街、安沛、义路等省地。南齐时治所在范信县(今越南永福省安朗县西夏雷村)。南梁移治嘉宁县(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风州)。[[隋朝]]开皇十年(590年)时废。在今[[越南]]西北部。


[[建衡]]三年(271年),析[[交趾郡]]置新昌郡<ref>建衡三年,分交阯为新昌郡。 《三国志 卷四十八 三嗣主传》</ref><ref>新昌郡,吴置。 《晉书 卷十五 地理志下》</ref><ref>峰州:“归命侯分交阯置新昌郡。” 《元和郡县图志》</ref>,部分文作“新兴郡”,实误<ref>杜佑《通典 州郡十四》:“吴分置新兴郡。晉武改为新昌郡。”洪亮吉《三国疆域志》、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証》皆从《通典》说;谢钟英《三国疆域表》认为当从《三国志》、《晉书》。</ref>。吴末三千户,领四县:
[[建衡]]三年(271年),析[[交趾郡]]置新昌郡<ref>建衡三年,分交阯为新昌郡。 《三国志 卷四十八 三嗣主传》</ref><ref>新昌郡,吴置。 《晉书 卷十五 地理志下》</ref><ref>峰州:“归命侯分交阯置新昌郡。” 《元和郡县图志》</ref>,部分文作“新兴郡”,实误<ref>杜佑《通典 州郡十四》:“吴分置新兴郡。晉武改为新昌郡。”洪亮吉《三国疆域志》、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証》皆从《通典》说;谢钟英《三国疆域表》认为当从《三国志》、《晉书》。</ref>。吴末三千户,领四县:


* [[麊泠县]](今越南富寿省北),郡治。旧属交趾郡,建衡三年(271年)移入。
* [[麊泠县]](今越南富寿省北),郡治。旧属交趾郡,建衡三年(271年)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