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县: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替换模板(来源模板))
→‎历史沿革:​noteTA 跳过, replaced: 國 → 国, 開 → 开, 會 → 会, 縣 → 县, 號 → 号
第26行: 第26行:
== 历史沿革 ==
== 历史沿革 ==


鄞县是中国大陆少数由秦时设置并沿袭至近代的县,县名相传来源于县治所在的赤堇山。《[[国语 (书)|国语]]》中有“句践之地,东至于鄞”的说法<ref>{{cite book|title=鄞县志|author=浙江省鄞县地方志编委会|publisher=中华书局|chapter=第一编 政区|year=1996|isbn=7-101-01486-0}}</ref>。汉朝时属[[稽郡]],王莽时改名谨<ref>《[[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会稽郡,秦置......鄞,有镇亭,有鮚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莽曰谨。钱唐......</ref>。汉至南朝为[[大县]]。
鄞县是中国大陆少数由秦时设置并沿袭至近代的县,县名相传来源于县治所在的赤堇山。《[[国语 (书)|国语]]》中有“句践之地,东至于鄞”的说法<ref>{{cite book|title=鄞县志|author=浙江省鄞县地方志编委会|publisher=中华书局|chapter=第一编 政区|year=1996|isbn=7-101-01486-0}}</ref>。汉朝时属[[稽郡]],王莽时改名谨<ref>《[[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会稽郡,秦置......鄞,有镇亭,有鮚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莽曰谨。钱唐......</ref>。汉至南朝为[[大县]]。


隋朝时,鄞县、[[鄮县]]、[[余姚县]]并入[[句章县]]。唐朝时为[[上县]],[[武德]]四年(621年)析故句章县置[[鄞州]],治所位于县东南,辖区覆盖鄞县大部。武德八年,废为鄮县。[[五代]]时,为[[吴越国]]辖地。后梁[[平 (年)|开平]]二年(908年),吴越国因[[避讳|避]]梁[[朱茂琳]]讳,改鄮县为鄞县。属[[明州 (开元)|明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析置[[昌國縣 (浙江)|昌国县]]<ref>《[[宋史]]·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地理四》庆元府,本明州......县六:鄞,望......昌国。下。熙宁六年,析鄞县地置,有盐监。绍兴间,升望......</ref>。[[南宋]]时,明州改为[[庆元府]],仍隶之。宋时,鄞县为[[望县]],元时为[[上县]],属[[庆元路]]。明初属[[明州府]],后属[[宁波府]]。
隋朝时,鄞县、[[鄮县]]、[[余姚县]]并入[[句章县]]。唐朝时为[[上县]],[[武德]]四年(621年)析故句章县置[[鄞州]],治所位于县东南,辖区覆盖鄞县大部。武德八年,废为鄮县。[[五代]]时,为[[吴越国]]辖地。后梁[[平 (年)|开平]]二年(908年),吴越国因[[避讳|避]]梁[[朱茂琳]]讳,改鄮县为鄞县。属[[明州 (开元)|明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析置[[昌国县 (浙江)|昌国县]]<ref>《[[宋史]]·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地理四》庆元府,本明州......县六:鄞,望......昌国。下。熙宁六年,析鄞县地置,有盐监。绍兴间,升望......</ref>。[[南宋]]时,明州改为[[庆元府]],仍隶之。宋时,鄞县为[[望县]],元时为[[上县]],属[[庆元路]]。明初属[[明州府]],后属[[宁波府]]。


[[唐朝]]以前,宁波府治位于鄞县小溪(今[[鄞江镇]]一带),中唐以后方才迁移到三江口。自隋至清末,鄞县(句章、鄮县)均为为[[附郭县]]。
[[唐朝]]以前,宁波府治位于鄞县小溪(今[[鄞江镇]]一带),中唐以后方才迁移到三江口。自隋至清末,鄞县(句章、鄮县)均为为[[附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