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红旗: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第7行: 第7行:
[[File: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02.jpg|thumb|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顶部设计象征着“三面红旗”]]
[[File: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02.jpg|thumb|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顶部设计象征着“三面红旗”]]


1957年6月29日一名署名叫-{于}-践绘的人发表文章,提出“大跃进”的口號。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有社论:“有些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r|张素华}}
1957年6月29日一名署名叫-{于}-践绘的人发表文章,提出“大跃进”的口號。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有社论:“有些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r|张素华}}


1958年2月2日又出現“全面大跃进”的口號。同年5月,[[中共八届二中会议]]肯定“大跃进”的方针。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口号,从此响遍全国的各个角落。由於毛澤東急於求成,要[[超英趕美]],1958年要求鋼產量達到1,070萬噸,發動全民「大煉鋼鐵」,又連[[放卫星|放衛星]],畝產幾萬斤糧食,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人民公社的雛形,一開始名稱有“共产主义[[公社]]”、“[[苏联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後來統一稱為“[[人民公社]]”,“一个比较最能表现这一组织的内容和最能受到群众欢迎的名称”,並且實行「吃飯不要錢」,衣、食、住、行全由公社所包辦<ref>{{cite web |title=人民公社万岁 |url=http://www.hprc.org.cn/wxzl/bksl/rmrbsl/rmrbsl59/201005/t20100524_50703.html |publisher=国史网 |accessdate=2014-01-25 |location=北京 |language=中文 |date=2010-05-24 |archive-date=2014-02-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3010818/http://www.hprc.org.cn/wxzl/bksl/rmrbsl/rmrbsl59/201005/t20100524_50703.html |dead-url=no }}</ref>。
1958年2月2日又出現“全面大跃进”的口號。同年5月,[[中共八届二中会议]]肯定“大跃进”的方针。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口号,从此响遍全国的各个角落。由於毛澤東急於求成,要[[超英趕美]],1958年要求鋼產量達到1,070萬噸,發動全民「大煉鋼鐵」,又連[[放卫星|放衛星]],畝產幾萬斤糧食,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人民公社的雛形,一開始名稱有“共产主义[[公社]]”、“[[苏联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後來統一稱為“[[人民公社]]”,“一个比较最能表现这一组织的内容和最能受到群众欢迎的名称”,並且實行「吃飯不要錢」,衣、食、住、行全由公社所包辦<ref>{{cite web |title=人民公社万岁 |url=http://www.hprc.org.cn/wxzl/bksl/rmrbsl/rmrbsl59/201005/t20100524_50703.html |publisher=国史网 |accessdate=2014-01-25 |location=北京 |language=中文 |date=2010-05-24}}</ref>。


1959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召開[[庐山会议 (1959年)|廬山會議]],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彭德怀|彭德懷]]向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毛澤東]]提出「萬言書」:“1959年就不僅沒有把步伐放慢一點,加以适當控制,而且繼續大躍進,這就使不平衡現象沒有得到及時調整,增加了新的暫時困難”,彭德怀指出,“浮夸風气較普遍地滋長起來”<ref>{{cite web |title =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谏毛泽东“万言书”原文 |url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1_08/01/8080756_0.shtml |website = 凤凰网 |language = zh |date = 2011-08-01 |accessdate = 2014-01-25 |archive-date = 2014-02-01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1220936/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1_08/01/8080756_0.shtml |dead-url = no }}。</ref>毛澤東對彭展開了嚴厲的批判,作出《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把彭德懷以及[[黄克诚|黃克誠]]、[[张闻天|張聞天]]、[[周小舟]]等人調離職位,將他們打成「[[彭德怀反党集团|彭黃張周反黨集團]]」<ref>{{cite web |title=三面紅旗與經濟困難時期 |url=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4/64f/64f01/64f0101.htm |publisher=中华万年网 |accessdate=2014-01-25 |language=中文 |archive-date=2014-03-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30115952/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4/64f/64f01/64f0101.htm |dead-url=no }}</ref>。
1959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召開[[庐山会议 (1959年)|廬山會議]],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彭德怀|彭德懷]]向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毛澤東]]提出「萬言書」:“1959年就不僅沒有把步伐放慢一點,加以适當控制,而且繼續大躍進,這就使不平衡現象沒有得到及時調整,增加了新的暫時困難”,彭德怀指出,“浮夸風气較普遍地滋長起來”<ref>{{cite web |title =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谏毛泽东“万言书”原文 |url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1_08/01/8080756_0.shtml |website = 凤凰网 |language = zh |date = 2011-08-01 |accessdate = 2014-01-25 |||}}。</ref>毛澤東對彭展開了嚴厲的批判,作出《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把彭德懷以及[[黄克诚|黃克誠]]、[[张闻天|張聞天]]、[[周小舟]]等人調離職位,將他們打成「[[彭德怀反党集团|彭黃張周反黨集團]]」<ref>{{cite web |title=三面紅旗與經濟困難時期 |url=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4/64f/64f01/64f0101.htm |publisher=中华万年网 |accessdate=2014-01-25 |language=中文}}</ref>。


== 参见 ==
== 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