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內 → 内,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3), 學 → 学 (2), 長 → 长 (2), 務 → 务, 豐 → 丰, 陸 → 陆 (2), 恆 → 恒, 張 → 张, 調 → 调, 寧 → 宁 (2), 蘇 → 苏 (2), 習 → 习, 見 → 见, 門 → 门, 親 → 亲, 樂 → 乐, 傳 → 传, 號 → 号 (5), 圖 → 图 (3), 稱 → 称 (4), 為 → 为 (4), 於 → 于 (3), 屬 → 属, 議 → 议, 納 → 纳, 點 → 点 (2), 藝 → 艺, 蘭 → 兰, 並 → 并, 後 → 后 (2), 論 → 论 (2), 書 → 书 (4), 歷 → 历, 順 → 顺 (2), 畫 → 画, 試 → 试, 過 → 过, 進 → 进 (4), 純 → 纯, 絕 → 绝 (2), 當 → 当, 業 → 业 (3), 續 → 续, 職 → 职 (2), 氣 → 气, 連 → 连, 寫 → 写, 題 → 题, 時 → 时 (5), 許 → 许, 別 → 别, 則 → 则, 經 → 经 (2), 編…)
第2行: 第2行:
| 姓名 =查慎行
| 姓名 =查慎行
| 原名 =查嗣琏
| 原名 =查嗣琏
| 片名=查慎行.jpg
| 片名=查慎行.jpg
| 片大小 =222px
| 片大小 =222px
| 明 =选自《[[清朝学者象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 明 =选自《[[清朝学者象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 最高職務 = 翰林院
| 最高职务 = 翰林院
| 家 =大清
| 家 =大清
| 爵位 =
| 爵位 =
| 籍 =浙江[[海宁]]袁花
| 籍 =浙江[[海宁]]袁花
| 族裔 =
| 族裔 =
| 旗籍 =
| 旗籍 =
| 府邸 =
| 府邸 =
| 世系 =
| 世系 =
| 字 = 字悔余、夏重<br />号初白、他山,又号查田
| 字 = 字悔余、夏重<br />号初白、他山,又号查田
| 諡 =
| 諡 =
| 出生日期 = 治七年五月初七日酉(1650年6月7日)
| 出生日期 = 治七年五月初七日酉(1650年6月7日)
| 出生地 =
| 出生地 =
| 逝世日期 = 雍正五年八月十日辰(1727年9月25日)
| 逝世日期 = 雍正五年八月十日辰(1727年9月25日)
| 逝世地 =
| 逝世地 =
| 墓葬 =
| 墓葬 =
| 配偶 =
| 配偶 =
| 親屬 =弟嗣珣、嗣庭<br />长子克建
| 亲属 =弟嗣珣、嗣庭<br />长子克建
| 出身 =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士出身
| 出身 =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士出身
| 經歷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牵涉洪升《长生殿》的国恤张乐事件,遭革职,驱逐回籍
| 经历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牵涉洪升《长生殿》的国恤张乐事件,遭革职,驱逐回籍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
*雍正四年(1726年),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
*雍正四年(1726年),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
第33行: 第33行:
*《人海记》二卷
*《人海记》二卷
}}
}}
'''查慎行'''({{bd|1650年|6月7日|1727年|9月25日|catIdx=Z查}}),本名'''嗣璉''',[[表字|字]]'''夏重''',后改名'''慎行''',[[表字|字]]'''悔餘''',[[]]'''他山''',又'''查田''',賜號'''波釣徒''',晚年居初白庵,所以又'''查初白'''。[[浙江]][[海]]人,[[清朝]]人。著有《武侯》、《他山鈔》、《敬业堂诗集》等作品,其中的《舟夜》一被[[中]]收入教材。
'''查慎行'''({{bd|1650年|6月7日|1727年|9月25日|catIdx=Z查}}),本名'''嗣璉''',[[表字|字]]'''夏重''',后改名'''慎行''',[[表字|字]]'''悔餘''',[[]]'''他山''',又'''查田''',赐号'''波釣徒''',晚年居初白庵,所以又'''查初白'''。[[浙江]][[海]]人,[[清朝]]人。著有《武侯》、《他山鈔》、《敬业堂诗集》等作品,其中的《舟夜》一被[[中]]收入教材。


== 生平 ==
== 生平 ==
治七年庚寅(1650年),五月初七日酉生。受[[黃宗羲]],受[[澄之]],名早著。曾在[[納蘭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康熙二十八年,涉[[洪昇]]《[[生殿]]》的張樂事件,遭革,驅逐回籍。期间其改名换字,籍改作[[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士,[[翰林院]]修,入值[[南房]]。
治七年庚寅(1650年),五月初七日酉生。受[[黃宗羲]],受[[澄之]],名早著。曾在[[纳兰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康熙二十八年,涉[[洪昇]]《[[生殿]]》的张乐事件,遭革,驅逐回籍。期间其改名换字,籍改作[[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士,[[翰林院]]修,入值[[南房]]。


[[雍正]]五年(1727年),弟[[查嗣庭]]犯[[文字獄]],查慎行也遭牽連,被逮捕。[[雍正帝|世宗]]知其端谨,特返回田里。秋八月十日辰先生卒。其子[[查克建|克建]]、堂弟[[查嗣珣|嗣珣]]都是士。當時稱為“一士、叔侄五翰林”。
[[雍正]]五年(1727年),弟[[查嗣庭]]犯[[文字獄]],查慎行也遭牵连,被逮捕。[[雍正帝|世宗]]知其端谨,特返回田里。秋八月十日辰先生卒。其子[[查克建|克建]]、堂弟[[查嗣珣|嗣珣]]都是士。当时称为“一士、叔侄五翰林”。


== 著作 ==
== 著作 ==
查慎行的主要學習宋人,特是[[軾]]和[[游]]。他注[[軾]]的題為》,共五十卷。他的律絕詩純為議論,格調老成。古氣勢
查慎行的主要学习宋人,特是[[軾]]和[[游]]。他注[[軾]]的题为》,共五十卷。他的律绝诗纯为议论,格老成。古气势


[[翼]]《[[甌北詩話]]》寫:「要真功力之深,香山、放翁一人而已。一人便是指查慎行。
[[翼]]《[[甌北诗话]]》写:“要真功力之深,香山、放翁一人而已。一人便是指查慎行。


他著述甚收在《敬集》(53集,50卷,收康熙18年至康熙57年所作的)、《敬詩續集》(7集,6卷,康熙57年至雍正5年),文收在《敬堂文集》,在[[易]]方面有《周易玩集解》十卷、《易》一卷,另著有《人海》二卷。
他著述甚收在《敬集》(53集,50卷,收康熙18年至康熙57年所作的)、《敬诗续集》(7集,6卷,康熙57年至雍正5年),文收在《敬堂文集》,在[[易]]方面有《周易玩集解》十卷、《易》一卷,另著有《人海》二卷。


== 家族 ==
== 家族 ==
查慎行是当代[[作家]][[金庸]]的同族,[[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诗中的对句。
查慎行是当代[[作家]][[金庸]]的同族,[[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诗中的对句。


== 考 ==
== 考 ==
{{refbegin}}
{{refbegin}}
* 《清史稿·列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 《清史稿·列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 《清史稿·文志》
* 《清史稿·文志》
* 《清詩紀事初卷七》
* 《清诗纪事初卷七》
* 周劭《帝皇文的捉刀人》,收在《黃昏小品》(ISBN 7532512355)
* 周劭《帝皇文的捉刀人》,收在《黃昏小品》(ISBN 7532512355)
* 高津孝:〈[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662365062 论查初白《诣狱集》]〉。
* 高津孝:〈[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662365062 论查初白《诣狱集》]〉。
{{refend}}
{{refend}}


{{-}}
{{-}}
{{並稱|海|[[査昇]]法 - 查慎行 - [[朱自]]}}
{{并称|海|[[査昇]]法 - 查慎行 - [[朱自]]}}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殿金榜}}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殿金榜}}


{{DEFAULTSORT:Zha查}}
{{DEFAULTSORT:Zha查}}
第70行: 第70行:
[[Category:清朝诗人]]
[[Category:清朝诗人]]
[[Category:清朝作家]]
[[Category:清朝作家]]
[[Category:南房行走]]
[[Category:南房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