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20)
无编辑摘要
 
第4行: 第4行:
[[隋朝]][[淨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七百歲後,大聖去遠。……於時有沙門釋子,號曰法勝,抄出二百五十行偈,造出四卷[[阿毘曇心論|毘曇]]。……達磨多羅,……加二百五十行偈,抄以用造作《[[雜阿毘曇心論|雜心]]》十一卷論也。又後八百九十歲後,出呵梨跋摩,……造《[[成實論]]》二十卷也。……雖三論主造論宣通,猶謂六識名相之事,非題極理。……復出馬鳴菩薩,……依《[[楞伽經]]》,造出《起信論》一卷也。雖文略少,義無不盡。八識常住為體,修行趣入為宗。習六、七識妄故,修盡拔眾人等,執究根原。釋八、九識真故,湛然示迷,方類趣入處也。」
[[隋朝]][[淨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七百歲後,大聖去遠。……於時有沙門釋子,號曰法勝,抄出二百五十行偈,造出四卷[[阿毘曇心論|毘曇]]。……達磨多羅,……加二百五十行偈,抄以用造作《[[雜阿毘曇心論|雜心]]》十一卷論也。又後八百九十歲後,出呵梨跋摩,……造《[[成實論]]》二十卷也。……雖三論主造論宣通,猶謂六識名相之事,非題極理。……復出馬鳴菩薩,……依《[[楞伽經]]》,造出《起信論》一卷也。雖文略少,義無不盡。八識常住為體,修行趣入為宗。習六、七識妄故,修盡拔眾人等,執究根原。釋八、九識真故,湛然示迷,方類趣入處也。」
</ref>,依據[[真諦]]三藏之弟子曹毘為其所作傳記,此論為[[真諦]]於[[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譯<ref name="ldsbj">
</ref>,依據[[真諦]]三藏之弟子曹毘為其所作傳記,此論為[[真諦]]於[[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譯<ref name="ldsbj">
[[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金光明經七卷([[承聖]]元年,於揚州正觀寺,及揚雄宅出,即第二譯,梁世曇無讖所出者,四品全別,又廣壽量品後,慧寶傳蕭梁筆受),彌勒下生經一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十七地論五卷([[太清]]四年,於富春陸元哲宅,為沙門寶瓊等,二十餘名德譯),大乘起信論一卷(同四年,在陸元哲宅出),中論一卷,如實論一卷,十八部論一卷,本有今無論一卷,三世分別論一卷……金光明疏十三卷……仁王般若疏六卷……起信論疏二卷……中論疏二卷……九識義記二卷……轉法輪義記一卷……右一十六部,合四十六卷,武帝末世,至承聖年,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言真諦,遠聞蕭主菩薩行化,搜選名匠,軌範聖賢,懷寶本邦,來適斯土。所齎經論,樹葉梵文,凡二百四十夾,若具足翻,應得二萬餘卷,多是震旦先所未傳。屬梁季崩離,不果宣吐,遇緣所出,略記如前,後之所翻,復顯《陳錄》載序。其事多在曹毘《三藏傳》文。」<br />
[[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金光明經七卷([[承聖]]元年,於揚州正觀寺,及揚雄宅出,即第二譯,梁世曇無讖所出者,四品全別,又廣壽量品後,慧寶傳蕭梁筆受),彌勒下生經一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十七地論五卷([[太清]]四年,於富春陸元哲宅,為沙門寶瓊等,二十餘名德譯),大乘起信論一卷(同四年,在陸元哲宅出),中論一卷,如實論一卷,十八部論一卷,本有今無論一卷,三世分別論一卷……金光明疏十三卷……仁王般若疏六卷……起信論疏二卷……中論疏二卷……九識義記二卷……轉法輪義記一卷……右一十六部,合四十六卷,武帝末世,至承聖年,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言真諦,遠聞蕭主菩薩行化,搜選名匠,軌範聖賢,懷寶本邦,來適斯土。所齎經論,樹葉梵文,凡二百四十夾,若具足翻,應得二萬餘卷,多是震旦先所未傳。屬梁季崩離,不果宣吐,遇緣所出,略記如前,後之所翻,復顯《陳錄》載序。其事多在曹毘《三藏傳》文。」<br />
「佛阿毘曇經九卷,無上依經二卷([[永定 (南朝陳)|永定]]二年,於[[南康]]淨土寺出),……攝大乘論一十五卷([[天嘉]]四年,於[[廣州]]制旨寺出,[[慧愷]]筆受,或十二卷)……右四十八部,合二百三十二卷,周武帝世,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拘那羅陀,'''陳'''言親依,又別-{云}-真諦。起陳氏永定元年丙子,至太建初己丑,凡十四年,既懷道遊方,隨在所便譯。並見曹毘《三藏歷傳》-{云}-:『闍梨太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年七十一。……闍梨外國經論,並是多羅樹葉書,凡有二百四十縛,若依陳紙墨翻寫,應得二萬餘卷。今之所譯止是數縛多羅葉書,已得二百餘卷,通及梁代減三百卷。……』」
「佛阿毘曇經九卷,無上依經二卷([[永定 (南朝陳)|永定]]二年,於[[南康]]淨土寺出),……攝大乘論一十五卷([[天嘉]]四年,於[[廣州]]制旨寺出,[[慧愷]]筆受,或十二卷)……右四十八部,合二百三十二卷,周武帝世,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拘那羅陀,'''陳'''言親依,又別-{云}-真諦。起陳氏永定元年丙子,至太建初己丑,凡十四年,既懷道遊方,隨在所便譯。並見曹毘《三藏歷傳》-{云}-:『闍梨太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年七十一。……闍梨外國經論,並是多羅樹葉書,凡有二百四十縛,若依陳紙墨翻寫,應得二萬餘卷。今之所譯止是數縛多羅葉書,已得二百餘卷,通及梁代減三百卷。……』」
</ref>。篇幅凡一卷,是自[[隋朝|隋]]、[[唐朝|唐]]起對漢傳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
</ref>。篇幅凡一卷,是自[[隋朝|隋]]、[[唐朝|唐]]起對漢傳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


自唐朝開始,出現質疑,認為此論是在中所寫作,非由馬鳴所造。者望月信亨、梁啟超、歐陽竟無、呂澂等人皆主張此經是在中創作。境野黃洋、宇井伯壽、湯用彤等人則主張是由印度傳入,在中譯出。
自唐朝開始,出現質疑,认为此論是在中所寫作,非由馬鳴所造。者望月信亨、梁啟超、歐陽竟無、呂澂等人皆主張此經是在中創作。境野黃洋、宇井伯壽、湯用彤等人則主張是由印度傳入,在中譯出。


== 內容 ==
== 內容 ==
本論主要闡述了於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簡明扼要地概述了[[如來藏學派|如來藏]][[唯識學派]]思想<ref>
本論主要闡述了於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簡明扼要地概述了[[如來藏學派|如來藏]][[唯識學派]]思想<ref>
[[圓測]]《[[解深密經疏]]》:「彌勒宗,依《金光明》等,具立八識。然依此宗,西方諸師,有其三說。
[[圓測]]《[[解深密經疏]]》:「彌勒宗,依《金光明》等,具立八識。然依此宗,西方諸師,有其三說。
* 一、[[菩提留支]]《[[唯識論]]》-{云}-:『立二種心:一、[[法性]]心,真如為體,此即'''[[心真如|真如心]]'''之性故,名之為心,而非能緣。二、相應心,信貪等心所相應。』……
* 一、[[菩提留支]]《[[唯識論]]》-{云}-:『立二種心:一、[[法性]]心,真如為體,此即'''[[心真如|真如心]]'''之性故,名之為心,而非能緣。二、相應心,信貪等心所相應。』……
* 二、[[真諦|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所緣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能緣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
* 二、[[真諦|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所緣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能緣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
* 三、[[玄奘|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護法 (人名)|護法]]宗,唯立八識,不說第九。……准經可知,無垢識者,即是淨分第八識也。又《決定藏論》,即是《瑜伽》,彼論本無九識品也。」
* 三、[[玄奘|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護法 (人名)|護法]]宗,唯立八識,不說第九。……准經可知,無垢識者,即是淨分第八識也。又《決定藏論》,即是《瑜伽》,彼論本無九識品也。」
</ref>,體現了漢傳佛教部份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之宗旨<ref>
</ref>,體現了漢傳佛教部份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之宗旨<ref>
[[圭峯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判佛教總為三種者: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此教說,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如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真性,佛無異,故顯示真心即性教也。《華嚴》、《密嚴》、《圓覺》、《佛頂》、《勝鬘》、《如來藏》、《法華》、《涅槃》等四十餘部經,《寶性》、《佛性》、《起信》、《十地》、《法界》、《涅槃》等十五部論,雖或頓或漸不同,據所顯法體,皆屬此教,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既[[馬鳴]]標心為本源,[[文殊]]揀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黨,但-{云}-寂滅,不許真知;說相之家,執凡異聖,不許即佛。……」</ref>。
[[圭峯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判佛教總為三種者: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此教說,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如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真性,佛無異,故顯示真心即性教也。《華嚴》、《密嚴》、《圓覺》、《佛頂》、《勝鬘》、《如來藏》、《法華》、《涅槃》等四十餘部經,《寶性》、《佛性》、《起信》、《十地》、《法界》、《涅槃》等十五部論,雖或頓或漸不同,據所顯法體,皆屬此教,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既[[馬鳴]]標心為本源,[[文殊]]揀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黨,但-{云}-寂滅,不許真知;說相之家,執凡異聖,不許即佛。……」</ref>。


主要分為五個部份。第一部份為“因緣分”,敘述造本論的目的在於讓人們正確地瞭解大乘佛法的根本旨意,從而通過修行脫離苦惱、證得極樂;第二部份為“立義分”,確立本論的中心論點;第三部份為“解分”,詳細闡釋主題,為全論之重點所在;第四部份為“修行信心分”,著重指出通過修行鑒定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第五部份為“勸修利益分”,顯示依據本論進行修行將帶來的功德利益。
主要分為五個部份。第一部份為“因緣分”,敘述造本論的目的在於讓人們正確地瞭解大乘佛法的根本旨意,從而通過修行脫離苦惱、證得極樂;第二部份為“立義分”,確立本論的中心論點;第三部份為“解分”,詳細闡釋主題,為全論之重點所在;第四部份為“修行信心分”,著重指出通過修行鑒定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第五部份為“勸修利益分”,顯示依據本論進行修行將帶來的功德利益。


== 版本 ==
== 版本 ==
第25行: 第25行:
《[[梁書]]·元帝本紀》:「[[大宝 (南梁)|大寶]]元年,[[梁元帝|世祖]]猶稱[[太清]]四年。」
《[[梁書]]·元帝本紀》:「[[大宝 (南梁)|大寶]]元年,[[梁元帝|世祖]]猶稱[[太清]]四年。」
</ref>(公元550年)<ref name="ldsbj" />,有說此真諦譯本為[[智愷]]執筆於[[承聖]]三年(公元554年)<ref name="dcqxlx">
</ref>(公元550年)<ref name="ldsbj" />,有說此真諦譯本為[[智愷]]執筆於[[承聖]]三年(公元554年)<ref name="dcqxlx">
[[智愷]]《大乘起信論序》:「故於如來滅後六百餘年,……時有一高德沙門,名曰馬鳴,……故作斯論,……自昔已來久蘊西域,無傳東夏者。良以宣譯有時,故前梁武皇帝,遣聘中天竺[[摩揭陀國|摩伽陀國]]取經,并諸法師,遇值三藏拘蘭難陀,譯名真諦,……時彼國王,應即移遣,法師苦辭不免,便就汎舟,瞿曇及多侍從,并送蘇合佛像來朝。而至未旬,便值侯景侵擾,法師秀採擁流,含珠未吐,慧日暫停,而欲還反,遂囑值京邑英賢,慧顯、智韶、智愷、曇振、慧旻,假黃鉞大將軍太保[[蕭勃|蕭公勃]],以大梁[[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敬請法師,敷演大乘,闡揚祕典,示導迷徒,遂翻譯斯論一卷,以明論旨,玄文二十卷,《大品》玄文四卷,《十二因緣經》兩卷,《九識義章》兩卷。傳語人天竺國月支首那等,執筆人智愷等,首尾二年方訖。」
[[智愷]]《大乘起信論序》:「故於如來滅後六百餘年,……時有一高德沙門,名曰馬鳴,……故作斯論,……自昔已來久蘊西域,無傳東夏者。良以宣譯有時,故前梁武皇帝,遣聘中天竺[[摩揭陀國|摩伽陀國]]取經,并諸法師,遇值三藏拘蘭難陀,譯名真諦,……時彼國王,應即移遣,法師苦辭不免,便就汎舟,瞿曇及多侍從,并送蘇合佛像來朝。而至未旬,便值侯景侵擾,法師秀採擁流,含珠未吐,慧日暫停,而欲還反,遂囑值京邑英賢,慧顯、智韶、智愷、曇振、慧旻,假黃鉞大將軍太保[[蕭勃|蕭公勃]],以大梁[[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敬請法師,敷演大乘,闡揚祕典,示導迷徒,遂翻譯斯論一卷,以明論旨,玄文二十卷,《大品》玄文四卷,《十二因緣經》兩卷,《九識義章》兩卷。傳語人天竺國月支首那等,執筆人智愷等,首尾二年方訖。」
</ref>,稱為梁譯;另外,唐朝[[實叉難陀]]重譯此論<ref name="xydcqxlx">
</ref>,稱為梁譯;另外,唐朝[[實叉難陀]]重譯此論<ref name="xydcqxlx">
《新譯大乘起信論序》:「此論東傳,總經二譯。初本即西印度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此-{云}-真諦,以[[梁武帝]][[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共揚州沙門智愷所譯。此本即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齎梵文至此,又於西京慈恩塔內,獲舊梵本,義學沙門荊州弘景、崇福[[法藏]]等,以大周[[聖曆]]三年歲次[[癸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於授記寺,《花嚴經》相次而譯。」
《新譯大乘起信論序》:「此論東傳,總經二譯。初本即西印度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此-{云}-真諦,以[[梁武帝]][[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共揚州沙門智愷所譯。此本即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齎梵文至此,又於西京慈恩塔內,獲舊梵本,義學沙門荊州弘景、崇福[[法藏]]等,以大周[[聖曆]]三年歲次[[癸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於授記寺,《花嚴經》相次而譯。」
</ref>,稱唐譯。
</ref>,稱唐譯。


據說[[玄奘]]大師至印度求學時,曾經將此書自漢譯梵<ref>
據說[[玄奘]]大師至印度求學時,曾經將此書自漢譯梵<ref>
[[道宣]]《[[續高僧傳]]·京大慈恩寺釋玄奘傳》:「又以起信一論,文出馬鳴,彼土諸僧,思承其本,奘乃譯唐為梵,通布五天。斯則法化之緣,東西互舉。」
[[道宣]]《[[續高僧傳]]·京大慈恩寺釋玄奘傳》:「又以起信一論,文出馬鳴,彼土諸僧,思承其本,奘乃譯唐為梵,通布五天。斯則法化之緣,東西互舉。」
</ref>。近代[[楊仁山]]居士曾經傳教士[[李提摩太]]({{lang|en|Richard Timothy}})合作將本書合譯成英文。
</ref>。近代[[楊仁山]]居士曾經傳教士[[李提摩太]]({{lang|en|Richard Timothy}})合作將本書合譯成英文。


== 注疏 ==
== 注疏 ==
第39行: 第39行:
== 考證 ==
== 考證 ==
關於《大乘起信論》的著者、譯者及其是否為來自印度佛教的學說,在佛教不同宗派間和學術界內,歷來眾說紛紜、爭論不斷<ref>
關於《大乘起信論》的著者、譯者及其是否為來自印度佛教的學說,在佛教不同宗派間和學術界內,歷來眾說紛紜、爭論不斷<ref>
[[馮煥珍]]<《大乘起信論》「非佛教」嗎──關於「《起信論》非佛教」說的教理學反省>:「懷疑乃至否定《起信論》思想者古已有之,唐譯《〈起信論〉序》即-{云}-:「夫理幽則信難,道尊則魔盛。況當劫濁,尤更倍增。故使偏見之流執《[[成唯識論|成唯識]]》誹毀此論真妄互熏。既形於言,遂彰時聽,方等甘露,翻為毒藥。」這是指宗唯識的[[神泰]](生卒年不詳)、[[慧沼]](650-714)等人對《起信論》所闡教理的責難,如[[慧沼]]就說:《起信論》中,體大即真如體;相大即是無量性功德相;用即能生世出世善因果者。用大有為,行是如用,故能生一切者,此亦不爾。真如豈有作用?若有作用,同諸行故。如增上用,諸法得生,此理可爾,不為生用。<br />此後,不斷有人責難該論。降及近代,此風猶盛。先是內學院的[[歐陽竟無]](1871-1943)、[[呂澂]](1896-1989)、[[王恩洋]](生卒年不詳)等人,於上世紀二〇年代發起了一場波及教內外、歷時二十餘年的拒斥《起信論》以及受其影響的中佛學的運動;未幾,日本的[[松本史朗]]、[[袴谷憲昭]]等人於上世紀八〇年代公開喊出「如來藏不是佛教」的口號,全面否定包括《起信論》在內的如來藏系的佛學思想,形成了一股引起國際佛學界關注且至今餘波未息的「批判佛教」運動;此外,當代佛教界著述最為豐富的[[印順]]法師,由於以中觀為究竟說而以唯識和如來藏為方便說,也對包括《起信論》在內的如來藏思想非議有加。」
[[馮煥珍]]<《大乘起信論》「非佛教」嗎──關於「《起信論》非佛教」說的教理學反省>:「懷疑乃至否定《起信論》思想者古已有之,唐譯《〈起信論〉序》即-{云}-:「夫理幽則信難,道尊則魔盛。況當劫濁,尤更倍增。故使偏見之流執《[[成唯識論|成唯識]]》誹毀此論真妄互熏。既形於言,遂彰時聽,方等甘露,翻為毒藥。」這是指宗唯識的[[神泰]](生卒年不詳)、[[慧沼]](650-714)等人對《起信論》所闡教理的責難,如[[慧沼]]就說:《起信論》中,體大即真如體;相大即是無量性功德相;用即能生世出世善因果者。用大有為,行是如用,故能生一切者,此亦不爾。真如豈有作用?若有作用,同諸行故。如增上用,諸法得生,此理可爾,不為生用。<br />此後,不斷有人責難該論。降及近代,此風猶盛。先是內學院的[[歐陽竟無]](1871-1943)、[[呂澂]](1896-1989)、[[王恩洋]](生卒年不詳)等人,於上世紀二〇年代發起了一場波及教內外、歷時二十餘年的拒斥《起信論》以及受其影響的中佛學的运动;未幾,日本的[[松本史朗]]、[[袴谷憲昭]]等人於上世紀八〇年代公開喊出「如來藏不是佛教」的口號,全面否定包括《起信論》在內的如來藏系的佛學思想,形成了一股引起国际佛學界關注且至今餘波未息的「批判佛教」运动;此外,當代佛教界著述最為豐富的[[印順]]法師,由於以中觀為究竟說而以唯識和如來藏為方便說,也對包括《起信論》在內的如來藏思想非議有加。」
</ref>。
</ref>。


=== 史料記載 ===
=== 史料記載 ===
[[隋朝]][[開皇]]十四年[[法經]]等著《[[眾經目]]》記載當時傳說本論為真諦譯,但是因為此論未見於真諦譯經目中,將它歸屬於疑惑部<ref>
[[隋朝]][[開皇]]十四年[[法經]]等著《[[眾經目]]》記載当时傳說本論為真諦譯,但是因為此論未見於真諦譯經目中,將它歸屬於疑惑部<ref>
[[法經]]等《[[眾經目]]》:「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法經]]等《[[眾經目]]》:「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ref>,此目所記載的真諦譯作除二則列為疑惑之外都記為在陳代所譯<ref>
</ref>,此目所記載的真諦譯作除二則列為疑惑之外都記為在陳代所譯<ref>
金光明經七卷(北涼世曇無讖譯後三卷陳時真諦譯),無上依經二卷(陳世沙門真諦於[[廣州]]譯),廣義法門經一卷(陳世真諦於[[晉安]]佛力寺譯),解節經一卷(亦是深密經少分)(陳世真諦譯),律二十二卷(陳世沙門真諦譯),大涅槃經論一卷(陳世真諦於[[廣州]]譯),佛性論四卷(陳世真諦譯),中邊論三卷(陳世真諦譯),佛阿毘曇論二卷(陳世真諦譯),三無性論一卷(陳世真諦譯),如實論二卷(陳世真諦譯),反質論一卷(陳世真諦譯),墮負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求那摩底隨相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成就三乘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正說道理論一卷(陳世真諦譯),寶行王正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意業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攝大乘釋論十二卷(陳世真諦譯),攝大乘釋論十五卷(陳世真諦於[[廣州]]譯),攝大乘本論三卷(陳世真諦於[[廣州]]譯),唯識論一卷(陳世真諦譯),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立世阿毘曇論十卷(陳世真諦譯),俱舍論二十二卷(陳世真諦譯),四諦論四卷(陳世真諦譯),明了論一卷(陳世真諦譯),遺教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婆藪槃豆傳一卷(陳世真諦譯)。
金光明經七卷(北涼世曇無讖譯後三卷陳時真諦譯),無上依經二卷(陳世沙門真諦於[[廣州]]譯),廣義法門經一卷(陳世真諦於[[晉安]]佛力寺譯),解節經一卷(亦是深密經少分)(陳世真諦譯),律二十二卷(陳世沙門真諦譯),大涅槃經論一卷(陳世真諦於[[廣州]]譯),佛性論四卷(陳世真諦譯),中邊論三卷(陳世真諦譯),佛阿毘曇論二卷(陳世真諦譯),三無性論一卷(陳世真諦譯),如實論二卷(陳世真諦譯),反質論一卷(陳世真諦譯),墮負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求那摩底隨相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成就三乘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正說道理論一卷(陳世真諦譯),寶行王正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意業論一卷(陳世真諦譯),攝大乘釋論十二卷(陳世真諦譯),攝大乘釋論十五卷(陳世真諦於[[廣州]]譯),攝大乘本論三卷(陳世真諦於[[廣州]]譯),唯識論一卷(陳世真諦譯),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立世阿毘曇論十卷(陳世真諦譯),俱舍論二十二卷(陳世真諦譯),四諦論四卷(陳世真諦譯),明了論一卷(陳世真諦譯),遺教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婆藪槃豆傳一卷(陳世真諦譯)。
</ref>。[[唐朝]][[智昇]]《[[開元釋教錄]]》稱隋朝《[[眾經目]]》將《大乘起信論》列入疑惑錄是錯誤的<ref>
</ref>。[[唐朝]][[智昇]]《[[開元釋教錄]]》稱隋朝《[[眾經目]]》將《大乘起信論》列入疑惑錄是錯誤的<ref>
[[智昇]]《[[開元釋教錄]]》:「隋眾經目七卷(一卷總錄,別錄六卷,開皇十四年,勅翻經所法經等,二十大德撰。)……右九錄,合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撰錄者曰:余檢尋此錄,非無差錯。……以《[[仁王經]]》、《起信論》等,編在疑錄,四誤也。不能備陳,略述如此。」
[[智昇]]《[[開元釋教錄]]》:「隋眾經目七卷(一卷總錄,別錄六卷,開皇十四年,勅翻經所法經等,二十大德撰。)……右九錄,合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撰錄者曰:余檢尋此錄,非無差錯。……以《[[仁王經]]》、《起信論》等,編在疑錄,四誤也。不能備陳,略述如此。」
</ref>。
</ref>。


[[隋朝]][[開皇]]十七年[[費長房]]著《[[歷代三寶紀]]》引述了二篇[[真諦]]三藏譯經目,分屬梁代陳代,本論為梁代所譯,時間為[[太清]]四年(公元550年)<ref name="ldsbj" />,此說為《[[大唐內典錄]]》及其後的譯經目所承襲,《[[歷代三寶紀]]》提及了真諦弟子曹毘所作《真諦三藏曆傳》。唐朝[[道宣]]《[[續高僧傳]]》引述了《真諦三藏曆傳》,其記載的真諦譯經的部數及卷數,是《[[歷代三寶紀]]》所引二篇目的總和<ref>
[[隋朝]][[開皇]]十七年[[費長房]]著《[[歷代三寶紀]]》引述了二篇[[真諦]]三藏譯經目,分屬梁代陳代,本論為梁代所譯,時間為[[太清]]四年(公元550年)<ref name="ldsbj" />,此說為《[[大唐內典錄]]》及其後的譯經目所承襲,《[[歷代三寶紀]]》提及了真諦弟子曹毘所作《真諦三藏曆傳》。唐朝[[道宣]]《[[續高僧傳]]》引述了《真諦三藏曆傳》,其記載的真諦譯經的部數及卷數,是《[[歷代三寶紀]]》所引二篇目的總和<ref>
[[道宣]]《[[續高僧傳]]》:「拘那羅陀,陳言親依,或-{云}-波羅末陀,譯-{云}-真諦。……梁武皇帝,德加四域,盛唱三寶。大同中,勅直後張氾等,送[[扶南]]獻使返國,仍請名德三藏、大乘諸論、雜華經等。……彼國乃屈真諦,并齎經論,恭膺帝旨。……以[[太清]]二年閏八月,始京邑。……又往[[富春]]令[[陸元哲]],創奉問津,將事傳譯,招延英秀,沙門寶瓊等,二十餘人,翻《十七地論》,適得五卷。而國難未靜,側附通傳。……會[[梁元帝|元帝]]啟祚,承聖清夷,乃止于金陵正觀寺,願禪師等,二十餘人,翻《金光明經》。……逮陳武[[永定]]二年七月。……遂欲汎舶,往楞伽修國,道俗虔請,結誓留之,不免物議,遂停南越。……至文帝[[天嘉]]四年。……乃為翻《攝大乘》等論,首尾兩載,覆疎宗旨。……至三年九月,發自梁安,汎舶西引,業風賦命,飄還廣州。十二月中,上南海岸,刺史[[歐陽頠|歐陽穆公頠]],延住制旨寺,請翻新文。諦顧此業緣,西還無措,乃對沙門慧愷等,翻《廣義法門經》及《唯識論》等。……至[[光大|光太]]二年六月,諦厭世浮雜,情弊形骸,未若佩理資神,早生勝壤,遂入南海北山,將捐身命。時[[智愷]]正講《俱舍》,聞告馳往。……以[[太建]]元年遘疾。……至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時年七十有一。……今總歷二代,共通數之,故始梁武之末,至陳宣即位,凡二十三載,所出經論記傳,六十四部,合二百七十八卷。微附華飾,盛顯隋唐,見曹毘《別歷》,及唐《貞觀內典錄》。」
[[道宣]]《[[續高僧傳]]》:「拘那羅陀,陳言親依,或-{云}-波羅末陀,譯-{云}-真諦。……梁武皇帝,德加四域,盛唱三寶。大同中,勅直後張氾等,送[[扶南]]獻使返國,仍請名德三藏、大乘諸論、雜華經等。……彼國乃屈真諦,并齎經論,恭膺帝旨。……以[[太清]]二年閏八月,始京邑。……又往[[富春]]令[[陸元哲]],創奉問津,將事傳譯,招延英秀,沙門寶瓊等,二十餘人,翻《十七地論》,適得五卷。而國難未靜,側附通傳。……會[[梁元帝|元帝]]啟祚,承聖清夷,乃止于金陵正觀寺,願禪師等,二十餘人,翻《金光明經》。……逮陳武[[永定]]二年七月。……遂欲汎舶,往楞伽修國,道俗虔請,結誓留之,不免物議,遂停南越。……至文帝[[天嘉]]四年。……乃為翻《攝大乘》等論,首尾兩載,覆疎宗旨。……至三年九月,發自梁安,汎舶西引,業風賦命,飄還廣州。十二月中,上南海岸,刺史[[歐陽頠|歐陽穆公頠]],延住制旨寺,請翻新文。諦顧此業緣,西還無措,乃對沙門慧愷等,翻《廣義法門經》及《唯識論》等。……至[[光大|光太]]二年六月,諦厭世浮雜,情弊形骸,未若佩理資神,早生勝壤,遂入南海北山,將捐身命。時[[智愷]]正講《俱舍》,聞告馳往。……以[[太建]]元年遘疾。……至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時年七十有一。……今總歷二代,共通數之,故始梁武之末,至陳宣即位,凡二十三載,所出經論記傳,六十四部,合二百七十八卷。微附華飾,盛顯隋唐,見曹毘《別歷》,及唐《貞觀內典錄》。」
</ref>。
</ref>。


第58行: 第58行:
[[僧叡]]《[[關中出禪經序]]》:「究摩羅法師,以辛丑之年十二月二十日,自姑[戊@臣]至常安,予即以其月二十六日,從受禪法。……尋蒙抄撰眾家禪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童受|究摩羅羅陀]]法師所造。後二十偈,是[[馬鳴菩薩]]之所造也。其中五門,是[[婆須蜜]]、[[僧伽羅叉]]、[[漚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馬鳴]]、[[童受|羅陀]]禪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覺中偈,是[[馬鳴菩薩]]修習之,以釋六覺也。初觀婬、恚、癡相,及其三門,皆[[僧伽羅叉]]之所撰也。息門六事,諸論師說也。」<br />
[[僧叡]]《[[關中出禪經序]]》:「究摩羅法師,以辛丑之年十二月二十日,自姑[戊@臣]至常安,予即以其月二十六日,從受禪法。……尋蒙抄撰眾家禪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童受|究摩羅羅陀]]法師所造。後二十偈,是[[馬鳴菩薩]]之所造也。其中五門,是[[婆須蜜]]、[[僧伽羅叉]]、[[漚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馬鳴]]、[[童受|羅陀]]禪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覺中偈,是[[馬鳴菩薩]]修習之,以釋六覺也。初觀婬、恚、癡相,及其三門,皆[[僧伽羅叉]]之所撰也。息門六事,諸論師說也。」<br />
《[[坐禪三昧經]]》:「若思覺偏多,當習[[安那般那念|阿那般那]]三昧法門。……復次心繫在數,斷諸思諸覺。思覺者,欲思覺、恚思覺、惱思覺,親里思覺、國土思覺、不死思覺。欲求淨心入正道者,先當除却三種麁思覺,次除三種細思覺,除六覺已,當得一切清淨法。譬如採金人,先除麁石砂,然後除細石砂,次第得細金砂。問曰:-{云}-何為麁病?-{云}-何為細病?答曰:欲、瞋、惱覺,是三名麁病。親里、國土及不死覺,是三名細病。除此覺已,得一切清淨法。問曰:未得道者,結使未斷,六思覺強,從心生亂,-{云}-何能除?答曰:心厭世間,正觀能遮,而未能拔,後得無漏道,能拔結使根本。何謂正觀?……如是先除麁思覺,却後除細思覺,心清淨生,得正道,一切結使盡,從是得安隱處,是謂出家果,心得自在,三業第一清淨,不復受胎。……」<br />
《[[坐禪三昧經]]》:「若思覺偏多,當習[[安那般那念|阿那般那]]三昧法門。……復次心繫在數,斷諸思諸覺。思覺者,欲思覺、恚思覺、惱思覺,親里思覺、國土思覺、不死思覺。欲求淨心入正道者,先當除却三種麁思覺,次除三種細思覺,除六覺已,當得一切清淨法。譬如採金人,先除麁石砂,然後除細石砂,次第得細金砂。問曰:-{云}-何為麁病?-{云}-何為細病?答曰:欲、瞋、惱覺,是三名麁病。親里、國土及不死覺,是三名細病。除此覺已,得一切清淨法。問曰:未得道者,結使未斷,六思覺強,從心生亂,-{云}-何能除?答曰:心厭世間,正觀能遮,而未能拔,後得無漏道,能拔結使根本。何謂正觀?……如是先除麁思覺,却後除細思覺,心清淨生,得正道,一切結使盡,從是得安隱處,是謂出家果,心得自在,三業第一清淨,不復受胎。……」<br />
[[釋惠敏]]《鳩摩羅什所傳「數息觀」禪法之剖析》:「此處是說明「數息觀」可以對治(1)欲思覺、(2)恚思覺、(3)惱思覺、(4)親里思覺、(5)國土思覺、(6)不死思覺等六種思覺(vitarka,尋思)。這也是如前述僧叡於〈關中出禪經序〉中所說「六覺中偈是馬鳴菩薩修習之,以釋六覺也」(大55, 65 b2-3)。此事也為現代者所證實。如日本[[松濤誠廉]]依據英E.H.Johnston所校訂出版之The Saundarananda of Asvaghosa(馬鳴菩薩之《美難陀》詩篇梵本),將鳩摩羅什之《坐》中有關六思覺之偈頌《美難陀》第十五章「尋思捨斷」之偈頌作了比對研究。」「從鳩摩羅什之《坐》§3.1「數法」(數息觀)對治六種「思覺」(vitarka,尋思)的偈頌馬鳴菩薩《美難陀》XV之比對研究中知道:鳩摩羅什之《坐》有關六思覺之偈頌,並非完全引用自馬鳴菩薩的《美難陀》第十五章「尋思捨斷」之全部偈頌,而是部分的節錄,有時也稍稍變換原有順序,有些部分或許是引用馬鳴菩薩《美難陀》以外的作品。」
[[釋惠敏]]《鳩摩羅什所傳「數息觀」禪法之剖析》:「此處是說明「數息觀」可以對治(1)欲思覺、(2)恚思覺、(3)惱思覺、(4)親里思覺、(5)國土思覺、(6)不死思覺等六種思覺(vitarka,尋思)。這也是如前述僧叡於〈關中出禪經序〉中所說「六覺中偈是馬鳴菩薩修習之,以釋六覺也」(大55, 65 b2-3)。此事也為現代者所證實。如日本[[松濤誠廉]]依據英E.H.Johnston所校訂出版之The Saundarananda of Asvaghosa(馬鳴菩薩之《美難陀》詩篇梵本),將鳩摩羅什之《坐》中有關六思覺之偈頌《美難陀》第十五章「尋思捨斷」之偈頌作了比對研究。」「從鳩摩羅什之《坐》§3.1「數法」(數息觀)對治六種「思覺」(vitarka,尋思)的偈頌馬鳴菩薩《美難陀》XV之比對研究中知道:鳩摩羅什之《坐》有關六思覺之偈頌,並非完全引用自馬鳴菩薩的《美難陀》第十五章「尋思捨斷」之全部偈頌,而是部分的節錄,有時也稍稍變換原有順序,有些部分或許是引用馬鳴菩薩《美難陀》以外的作品。」
</ref>,作為[[譬喻師]]的代表人物<ref>
</ref>,作為[[譬喻師]]的代表人物<ref>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云}-何為覺?-{云}-何為觀?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復次,[[譬喻師|譬喻者]]作如是說:說覺、觀是心之異名。為止如是說者意,亦明覺、觀是[[心所|心數]]法故,而作此論。」<br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云}-何為覺?-{云}-何為觀?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復次,[[譬喻師|譬喻者]]作如是說:說覺、觀是心之異名。為止如是說者意,亦明覺、觀是[[心所|心數]]法故,而作此論。」<br />
第66行: 第66行:
[[僧叡]]《[[大智釋論序]]》:「是以馬鳴起於[[正法]]之餘,[[龍樹]]生於[[像法]]之末。正餘易弘故,直振其遺風,瑩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跡凡夫,示悟物以漸。」<br />
[[僧叡]]《[[大智釋論序]]》:「是以馬鳴起於[[正法]]之餘,[[龍樹]]生於[[像法]]之末。正餘易弘故,直振其遺風,瑩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跡凡夫,示悟物以漸。」<br />
[[吉藏]]《[[中觀論疏]]》:「問:龍樹於像法中何時出耶?答:[[僧叡|睿]]師《成實論序》述[[鳩摩羅什|羅什]]語-{云}-:『馬鳴是三百五十年出,龍樹是五百三十年出。』」<br />
[[吉藏]]《[[中觀論疏]]》:「問:龍樹於像法中何時出耶?答:[[僧叡|睿]]師《成實論序》述[[鳩摩羅什|羅什]]語-{云}-:『馬鳴是三百五十年出,龍樹是五百三十年出。』」<br />
[[曇延]]《大乘起信論義疏》:「所以須皈敬者,但馬鳴菩薩。迹居學地,若不蒙三寶力,則甚深秘藏,無以可宣,故須皈敬;既蒙聖力加被,方可能說。……『馬鳴大聖!亡己性命,請承力也!』」<br />
[[曇延]]《大乘起信論義疏》:「所以須皈敬者,但馬鳴菩薩。迹居學地,若不蒙三寶力,則甚深秘藏,無以可宣,故須皈敬;既蒙聖力加被,方可能說。……『馬鳴大聖!亡己性命,請承力也!』」<br />
[[道宣]]《[[續高僧傳]]》:「釋曇延,……延幽居靜,志欲著《涅槃》大疏,恐有滯凡情,每祈誠寤寐。夜夢有人,被於白服,乘於白馬,騣尾拂地,而談授經旨,延手執馬騣,之清論。覺後惟曰:『此必馬鳴大士,授我義端,執騣知其宗旨,語事則可知矣。』」<br />
[[道宣]]《[[續高僧傳]]》:「釋曇延,……延幽居靜,志欲著《涅槃》大疏,恐有滯凡情,每祈誠寤寐。夜夢有人,被於白服,乘於白馬,騣尾拂地,而談授經旨,延手執馬騣,之清論。覺後惟曰:『此必馬鳴大士,授我義端,執騣知其宗旨,語事則可知矣。』」<br />
[[金剛智]]《馬鳴菩薩大神力無比驗法念誦軌儀》:「畫作菩薩像,色相白肉色,而合掌坐白蓮華,乘白馬,著白色衣。以瓔珞莊嚴身,首戴花冠,垂右足,畫像了泥壇。」
[[金剛智]]《馬鳴菩薩大神力無比驗法念誦軌儀》:「畫作菩薩像,色相白肉色,而合掌坐白蓮華,乘白馬,著白色衣。以瓔珞莊嚴身,首戴花冠,垂右足,畫像了泥壇。」
</ref>,鳩摩羅什所傳禪法甚至被稱為「宣馬鳴所述」<ref>
</ref>,鳩摩羅什所傳禪法甚至被稱為「宣馬鳴所述」<ref>
第75行: 第75行:
</ref>流行之後,[[馬鳴|馬鳴菩薩]]依據《[[楞伽經]]》造《大乘起信論》<ref name="dcqxlys" />。
</ref>流行之後,[[馬鳴|馬鳴菩薩]]依據《[[楞伽經]]》造《大乘起信論》<ref name="dcqxlys" />。


《[[開元釋教錄]]》引用了《[[續高僧傳]]》的真諦傳記,在《[[歷代三寶紀]]》和《[[大唐內典錄]]》的基礎上,對真諦梁、陳二代譯經目進行了訂正<ref>
《[[開元釋教錄]]》引用了《[[續高僧傳]]》的真諦傳記,在《[[歷代三寶紀]]》和《[[大唐內典錄]]》的基礎上,對真諦梁、陳二代譯經目進行了訂正<ref>
[[智昇]]《[[開元釋教錄]]》:「諦於梁代所出經論,總十一部,梁末入陳,復出經論,如後所述。」「諦從陳武永定二年戊寅,至孝宣太建元年己丑,更譯《金剛般若經》等,三十八部,微附華飾,盛顯隋唐,見曹毘《別歷》,及隋《費長房錄》,唐《內典錄》等。」
[[智昇]]《[[開元釋教錄]]》:「諦於梁代所出經論,總十一部,梁末入陳,復出經論,如後所述。」「諦從陳武永定二年戊寅,至孝宣太建元年己丑,更譯《金剛般若經》等,三十八部,微附華飾,盛顯隋唐,見曹毘《別歷》,及隋《費長房錄》,唐《內典錄》等。」
</ref>,並補充記載《大乘起信論》為[[馬鳴]]所造<ref>
</ref>,並補充記載《大乘起信論》為[[馬鳴]]所造<ref>
第82行: 第82行:


《[[歷代三寶紀]]》提及慧愷在陳代於廣州筆受《[[攝大乘論]]》,《[[續高僧傳]]》有[[智愷]]投奔嶺南協助真諦譯經等的詳細記載<ref>
《[[歷代三寶紀]]》提及慧愷在陳代於廣州筆受《[[攝大乘論]]》,《[[續高僧傳]]》有[[智愷]]投奔嶺南協助真諦譯經等的詳細記載<ref>
[[道宣]]《[[續高僧傳]]》:「智愷,俗姓曹氏,住楊都寺。初法泰等,前後異發,同往嶺表,奉祈真諦。愷素積道風,詞力殷贍,乃對翻《攝論》,躬受其文。……後更對翻《俱舍論》。……愷後延諦,還[[廣州]]顯明寺。……至陳光大中,僧宗法准慧忍等,度嶺就諦求學,以未聞《攝論》,更為講之。……明年宗等又請愷,於智慧寺,講《俱舍論》。……以八月二十日遘疾。……端坐儼思,奄然而卒,春秋五十有一,即光大二年也,葬於廣州,西陰寺南崗。……諦有菩薩戒弟子曹毘者,愷之叔子。……太建三年,毘請建興寺僧正明勇法師,續講攝論。……及翻攝論,乃為[[廣州]]刺史、安南將軍、陽山公[[歐陽頠|頠]],請宅安居。」
[[道宣]]《[[續高僧傳]]》:「智愷,俗姓曹氏,住楊都寺。初法泰等,前後異發,同往嶺表,奉祈真諦。愷素積道風,詞力殷贍,乃對翻《攝論》,躬受其文。……後更對翻《俱舍論》。……愷後延諦,還[[廣州]]顯明寺。……至陳光大中,僧宗法准慧忍等,度嶺就諦求學,以未聞《攝論》,更為講之。……明年宗等又請愷,於智慧寺,講《俱舍論》。……以八月二十日遘疾。……端坐儼思,奄然而卒,春秋五十有一,即光大二年也,葬於廣州,西陰寺南崗。……諦有菩薩戒弟子曹毘者,愷之叔子。……太建三年,毘請建興寺僧正明勇法師,續講攝論。……及翻攝論,乃為[[廣州]]刺史、安南將軍、陽山公[[歐陽頠|頠]],請宅安居。」
</ref>。現在流通的真諦譯本前,有唐朝時附加的題為[[智愷]]所寫《大乘起信論序》<ref name="kysjldcqxl">
</ref>。現在流通的真諦譯本前,有唐朝時附加的題為[[智愷]]所寫《大乘起信論序》<ref name="kysjldcqxl">
[[智昇]]《[[開元釋教錄]]》:「大乘起信論一卷(初出,唐實叉難陀出者同本,[[承聖]]二年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出,月婆首那等傳語,沙門智愷等執筆并製序,見《論序》)。」
[[智昇]]《[[開元釋教錄]]》:「大乘起信論一卷(初出,唐實叉難陀出者同本,[[承聖]]二年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出,月婆首那等傳語,沙門智愷等執筆并製序,見《論序》)。」
</ref>,記載此論為馬鳴造真諦譯,[[智愷]]執筆於[[承聖]]三年(公元554年)<ref name="dcqxlx" />,此說唐朝《新譯大乘起信論序》有關記載相同<ref name="xydcqxlx" />,《新譯大乘起信論序》記載當時[[法相宗]]據《[[成唯識論]]》而“誹毀”《大乘起信論》<ref>
</ref>,記載此論為馬鳴造真諦譯,[[智愷]]執筆於[[承聖]]三年(公元554年)<ref name="dcqxlx" />,此說唐朝《新譯大乘起信論序》有關記載相同<ref name="xydcqxlx" />,《新譯大乘起信論序》記載当时[[法相宗]]據《[[成唯識論]]》而“誹毀”《大乘起信論》<ref>
[[唐朝]]《新譯大乘起信論序》:「夫理幽則信難,道尊則魔盛,況當劫濁,尤更倍增。故使偏見之流,執《成唯識》,誹毀此論:真妄互熏。既形於言,遂彰時聽,方等甘露,翻為毒藥。……聖教明白,何所致疑,良由滯相而乖真,尋末而棄本,言越規矩,動成戲論,自貽聖責,深可悲哉。」</ref>。《[[開元釋教錄]]》將二序所記的[[承聖]]三年癸酉,更正為[[承聖]]二年癸酉<ref name="kysjldcqxl" />。《大乘起信論序》記載的[[智愷]]助譯事蹟及史地要點古說不同,現在的學術界對此序的譯經記載一般不予採信。
[[唐朝]]《新譯大乘起信論序》:「夫理幽則信難,道尊則魔盛,況當劫濁,尤更倍增。故使偏見之流,執《成唯識》,誹毀此論:真妄互熏。既形於言,遂彰時聽,方等甘露,翻為毒藥。……聖教明白,何所致疑,良由滯相而乖真,尋末而棄本,言越規矩,動成戲論,自貽聖責,深可悲哉。」</ref>。《[[開元釋教錄]]》將二序所記的[[承聖]]三年癸酉,更正為[[承聖]]二年癸酉<ref name="kysjldcqxl" />。《大乘起信論序》記載的[[智愷]]助譯事蹟及史地要點古說不同,現在的學術界對此序的譯經記載一般不予採信。


唐朝[[靖邁]]《[[古今譯經圖紀]]》引用了《[[歷代三寶紀]]》類似的真諦二代譯經總錄,含有《大乘起信論》,但沒有提及每部經的具體譯出時間,提到惠愷筆受,但未指明他於何時何地所受何經<ref>
唐朝[[靖邁]]《[[古今譯經圖紀]]》引用了《[[歷代三寶紀]]》類似的真諦二代譯經總錄,含有《大乘起信論》,但沒有提及每部經的具體譯出時間,提到惠愷筆受,但未指明他於何時何地所受何經<ref>
[[靖邁]]《[[古今譯經圖紀]]》:「以梁武帝[[太清|泰清]]二年歲次戊辰,現帝於寶雲殿,帝勅譯經。即以泰清二年譯,[[承聖]]三年歲次甲戌,於正觀寺譯:金光明經(七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十七地論(五卷),大乘起信論(一卷),……總一十部,合二十卷。屬侯景紛糺,乃適豫章始興南康等,雖復栖遑,譯業無輟。即汎舶西歸,業風賦命,飄還廣州,屬廣州刺史穆國公[[歐陽頠]],延住制旨寺,請譯經論,自陳永定元年歲次丙子,訖陳泰建元年己丑歲。……梁、陳二代,總譯五十部,合一百四十九卷,沙門[[惠愷]]筆受。」
[[靖邁]]《[[古今譯經圖紀]]》:「以梁武帝[[太清|泰清]]二年歲次戊辰,現帝於寶雲殿,帝勅譯經。即以泰清二年譯,[[承聖]]三年歲次甲戌,於正觀寺譯:金光明經(七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十七地論(五卷),大乘起信論(一卷),……總一十部,合二十卷。屬侯景紛糺,乃適豫章始興南康等,雖復栖遑,譯業無輟。即汎舶西歸,業風賦命,飄還廣州,屬廣州刺史穆國公[[歐陽頠]],延住制旨寺,請譯經論,自陳永定元年歲次丙子,訖陳泰建元年己丑歲。……梁、陳二代,總譯五十部,合一百四十九卷,沙門[[惠愷]]筆受。」
</ref>。唐朝[[法藏]]在《古今譯經圖紀》記載上基礎上結合《大乘起信論序》等記載而自成一說<ref>
</ref>。唐朝[[法藏]]在《古今譯經圖紀》記載上基礎上結合《大乘起信論序》等記載而自成一說<ref>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帝勅譯經,即以太清二年,訖承聖三年歲次甲戌,於正觀寺等,譯《金光明經》,《彌勒下生經》,《大乘起信論》等,總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論乃是其年九月十日,京邑英賢,慧顯、智愷、曇振、慧旻等,并黃鉞大將軍大保蕭公勃等,於衡州建興寺所譯,沙門智愷筆授,月婆首那等譯語。并翻論旨玄文二十卷。……總陳梁二代,勅譯經論,四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ref>。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帝勅譯經,即以太清二年,訖承聖三年歲次甲戌,於正觀寺等,譯《金光明經》,《彌勒下生經》,《大乘起信論》等,總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論乃是其年九月十日,京邑英賢,慧顯、智愷、曇振、慧旻等,并黃鉞大將軍大保蕭公勃等,於衡州建興寺所譯,沙門智愷筆授,月婆首那等譯語。并翻論旨玄文二十卷。……總陳梁二代,勅譯經論,四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ref>。


姚秦[[鳩摩羅什]]譯《[[馬鳴菩薩傳]]》和元魏[[吉迦夜]]譯《[[付法藏因緣傳]]》屬[[十二分教|譬喻因緣]]部類,不提及馬鳴之著述,這也引發後世懷疑,《大乘起信论》並不是由[[馬鳴]]所造。唐朝均正著《[[四論玄義]]》,其中認為此論是由[[地論師]]所造,非由馬鳴所造<ref>[[日本]][[珍海]]撰《[[三論玄疏文義要]]》:「《起信》是虜魯人作,借馬鳴菩薩名。均師《[[四論玄義|四論玄]]》第十-{云}-:『起信,有-{云}-是北土地論師造也。』<small>-{云云}-</small>而未知見非。<small>取意</small>正文-{云}-:『北諸論師-{云}-:<small>起信論</small>非馬鳴造論,昔日地論造論,借菩薩名目之。』故尋不見,翻經論目録中,無有也,未知定是不。」</ref>。晚唐新羅[[珍嵩]]稱《大乘起信論》依據《[[漸刹經]]》而造<ref>
姚秦[[鳩摩羅什]]譯《[[馬鳴菩薩傳]]》和元魏[[吉迦夜]]譯《[[付法藏因緣傳]]》屬[[十二分教|譬喻因緣]]部類,不提及馬鳴之著述,這也引發後世懷疑,《大乘起信论》並不是由[[馬鳴]]所造。唐朝均正著《[[四論玄義]]》,其中认为此論是由[[地論師]]所造,非由馬鳴所造<ref>[[日本]][[珍海]]撰《[[三論玄疏文義要]]》:「《起信》是虜魯人作,借馬鳴菩薩名。均師《[[四論玄義|四論玄]]》第十-{云}-:『起信,有-{云}-是北土地論師造也。』<small>-{云云}-</small>而未知見非。<small>取意</small>正文-{云}-:『北諸論師-{云}-:<small>起信論</small>非馬鳴造論,昔日地論造論,借菩薩名目之。』故尋不見,翻經論目録中,無有也,未知定是不。」</ref>。晚唐新羅[[珍嵩]]稱《大乘起信論》依據《[[漸刹經]]》而造<ref>
[[日本]][[杲寶]]記《[[寶册鈔]]》:「《探玄記第三私記》<small>青丘釋,珍嵩撰</small>-{云}-:『馬嗚《起信論》一卷,依《漸刹經》二卷,造此論。而道迹師目録中-{云}-此經是僞經故,依此經造《起信論》是僞論也。』」</ref>。
[[日本]][[杲寶]]記《[[寶册鈔]]》:「《探玄記第三私記》<small>青丘釋,珍嵩撰</small>-{云}-:『馬嗚《起信論》一卷,依《漸刹經》二卷,造此論。而道迹師目録中-{云}-此經是僞經故,依此經造《起信論》是僞論也。』」</ref>。


=== 中撰述說 ===
=== 中撰述說 ===
日本者中,最早提出質疑的是[[舟橋水哉]],他在1906年著《[[俱舍哲學]]》中提出《大乘起信論》為中撰述<ref>《倶舎哲学》,舟橋水哉,京華堂,1906。[[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ref>;[[望月信亨]]費時25年以上研究《大乘起信論》,他綜合既往論文於1922年出版《大乘起信論之研究》,提出《[[歷代三寶紀]]》的記述純屬杜撰<ref>
日本者中,最早提出質疑的是[[舟橋水哉]],他在1906年著《[[俱舍哲學]]》中提出《大乘起信論》為中撰述<ref>《倶舎哲学》,舟橋水哉,京華堂,1906。[[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ref>;[[望月信亨]]費時25年以上研究《大乘起信論》,他綜合既往論文於1922年出版《大乘起信論之研究》,提出《[[歷代三寶紀]]》的記述純屬杜撰<ref>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鈴木宗忠]]:)不用說《[[長房錄]]》在一般人的眼裡是有名的雜亂無章(其中當然也有可靠的),就看它記載真諦於梁代所譯書籍,從太清三年(五四九)到承聖三年(五五四)先後六載,譯了十六部四十六卷經論。這顯然和有關真諦的傳記如道宣的《續高僧傳》,以及真諦弟子們零碎的記載,都不符合。這些傳記,說真諦是太清二年到建業,不久就逢國難,到處流亡,在富春譯了《[[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只得五卷,隔兩年,又應[[侯景之]]招重返金陵,接著又逢兵亂,勉強譯出一部《[[金光明經]]》七卷。據史傳的記載就只譯了一經一論而已,別種經書就未提到。從那時時局的變動情況去推測,也不會好好地去翻譯,他的譯籍如何能有十六部四十六卷之多呢?由此可見《長房錄》之難信。」</ref>,《法經錄》所載則表示卓越的見識<ref>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鈴木宗忠]]:)不用說《[[長房錄]]》在一般人的眼裡是有名的雜亂無章(其中當然也有可靠的),就看它記載真諦於梁代所譯書籍,從太清三年(五四九)到承聖三年(五五四)先後六載,譯了十六部四十六卷經論。這顯然和有關真諦的傳記如道宣的《續高僧傳》,以及真諦弟子們零碎的記載,都不符合。這些傳記,說真諦是太清二年到建業,不久就逢國難,到處流亡,在富春譯了《[[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只得五卷,隔兩年,又應[[侯景之]]招重返金陵,接著又逢兵亂,勉強譯出一部《[[金光明經]]》七卷。據史傳的記載就只譯了一經一論而已,別種經書就未提到。從那時時局的變動情況去推測,也不會好好地去翻譯,他的譯籍如何能有十六部四十六卷之多呢?由此可見《長房錄》之難信。」</ref>,《法經錄》所載則表示卓越的見識<ref>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林屋友次郎]]:)至於《法經錄》以《起信》入疑惑部來說,《法經錄》本身對真諦譯經的記錄,就很不可靠。如《顯識》、《轉識》、《決定藏》、《三無性》諸論,又如《金光明經》,都是真諦所譯,已為現代者考證確實了的,而《法經錄》內一無記載,可見不能過於相信此錄。」<br />「([[鈴木宗忠]]:)第二類真諦譯否定說的史料,最主要的為《法經錄》。它記載真諦翻譯的全數只二十五部。後來《三寶記》的記載卻有六十四部之多,這並非《法經錄》有遺漏,而是它記載的態度很謹慎。它對每一書不管是看見本子或者見著目,都要加一番校驗異同的功夫。所以他收錄的,大概可信。」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林屋友次郎]]:)至於《法經錄》以《起信》入疑惑部來說,《法經錄》本身對真諦譯經的记录,就很不可靠。如《顯識》、《轉識》、《決定藏》、《三無性》諸論,又如《金光明經》,都是真諦所譯,已為現代者考證確實了的,而《法經錄》內一無記載,可見不能過於相信此錄。」<br />「([[鈴木宗忠]]:)第二類真諦譯否定說的史料,最主要的為《法經錄》。它記載真諦翻譯的全數只二十五部。后来《三寶記》的記載卻有六十四部之多,這並非《法經錄》有遺漏,而是它記載的態度很謹慎。它對每一書不管是看見本子或者見著目,都要加一番校驗異同的功夫。所以他收錄的,大概可信。」
</ref>,本論依據了偽妄的《[[占察善惡業報經]]》<ref>[[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又據日本十四世紀的杲寶所口述而由弟子賢寶增訂的《寶冊抄》(一三五〇年),新羅珍嵩在他的《探玄記私記》說道﹕「馬鳴《起信論》一卷依《漸剎經》二卷造此論。而道跡師目中-{云}-,此經是偽經。故依此經造《起信論》,是偽論也。」後來日本另一真言宗學僧快道猜測「漸剎」音近「占察」,《漸判經》恐係《占察經》之誤。」<br />
</ref>,本論依據了偽妄的《[[占察善惡業報經]]》<ref>[[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又據日本十四世紀的杲寶所口述而由弟子賢寶增訂的《寶冊抄》(一三五〇年),新羅珍嵩在他的《探玄記私記》說道﹕「馬鳴《起信論》一卷依《漸剎經》二卷造此論。而道跡師目中-{云}-,此經是偽經。故依此經造《起信論》,是偽論也。」后来日本另一真言宗學僧快道猜測「漸剎」音近「占察」,《漸判經》恐係《占察經》之誤。」<br />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林屋友次郎]]:)要說《起信》一定是從《占察》而來,因為前者結構非常整齊,後者結構非常凌亂,似乎把凌亂的《占察》整理成整齊的《起信》,很符合於經先論後之說。那麼,[[望月信亨|望月]]對《占察經》的理解完全竊取明智旭《占察經疏》的說法,如按凌亂者在先整齊者在後的原則去推論,智旭之《疏》望月文章一加比較,旭《疏》整齊而望月文章凌亂,難道好說智旭《疏》是依據望月文章寫成的嗎?所以這一點絕不能成為理由。」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林屋友次郎]]:)要說《起信》一定是從《占察》而來,因為前者結構非常整齊,後者結構非常凌亂,似乎把凌亂的《占察》整理成整齊的《起信》,很符合於經先論後之說。那麼,[[望月信亨|望月]]對《占察經》的理解完全竊取明智旭《占察經疏》的說法,如按凌亂者在先整齊者在後的原則去推論,智旭之《疏》望月文章一加比較,旭《疏》整齊而望月文章凌亂,難道好說智旭《疏》是依據望月文章寫成的嗎?所以這一點絕不能成為理由。」
</ref>,撰述者屬[[地論宗]]相州南道派,由[[曇遵]]口述[[曇遷]]筆錄而成
</ref>,撰述者屬[[地論宗]]相州南道派,由[[曇遵]]口述[[曇遷]]筆錄而成
<ref>[[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望月認為《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應是曇遷。 他又根據日本偽作者曇遷之間的關係,推斷《起信論》出自曇遷之師曇遵(即南道地論學派始祖慧光的門徒)的口述,而由曇遷筆錄(亦有可能包含曇遷自己的添加部分)。」<br />
<ref>[[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望月认为《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應是曇遷。 他又根據日本偽作者曇遷之間的关系,推斷《起信論》出自曇遷之師曇遵(即南道地論學派始祖慧光的門徒)的口述,而由曇遷筆錄(亦有可能包含曇遷自己的添加部分)。」<br />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林屋友次郎]]:)至於斷定了《起信》非真諦譯,也不去研究是否別人所譯,即直接揣測到中人撰述,並認為是曇遵口授、曇遷筆錄,這種論斷方法是極不合理的。[[望月信亨|望月]]特別注重《起信論》的翻譯問題,略加分析,疏漏百出如此,那麼,他由此得出的斷案,可說毫無價值可言了。」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林屋友次郎]]:)至於斷定了《起信》非真諦譯,也不去研究是否別人所譯,即直接揣測到中人撰述,並认为是曇遵口授、曇遷筆錄,這種論斷方法是極不合理的。[[望月信亨|望月]]特別注重《起信論》的翻譯問題,略加分析,疏漏百出如此,那麼,他由此得出的斷案,可說毫無價值可言了。」
</ref>;[[村上專精]]也發表論文認為,撰述者屬於[[攝論宗]],可能是[[隋文帝]]在京師召見過的[[九江]][[道尼]]之類的人物<ref>
</ref>;[[村上專精]]也發表論文认为,撰述者屬於[[攝論宗]],可能是[[隋文帝]]在京師召見過的[[九江]][[道尼]]之類的人物<ref>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ref>,這些見解在日本興起對《大乘起信論》作者的討論<ref name="rblz">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ref>,這些見解在日本興起對《大乘起信論》作者的討論<ref name="rblz">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在論戰中,除望月一人外,幾乎都站在印度撰述說一邊。村上專精開頭是支持望月的,但經過幾個回合,他也鬧糊塗了,不敢堅持其說,就退出戰場。其次,關於否定真諦翻譯的一層,似乎得著多數的贊同,但在真諦外找不出旁的譯者,也就無妨歸之於真諦。所以後來持論比較穩重的一些者如宇井伯壽,仍舊承為真諦所譯。至於作者馬鳴,他的年代決定是在龍樹以前,但《起信論》中所表現的思想,固然是龍樹時代不能有的,就連無著世親時代也還不會有,那麼,作者似乎不應該是馬鳴了。可是印度佛學史的記載相當紊亂,馬鳴一名,前後即有好幾人。這樣一來,《起信》也無妨說是馬鳴的著作。不過他應是無著世親以後的人,謂之為後馬鳴也可,謂之為小馬鳴也可。」
[[吕澂]]《大乘起信論考證》:「在論戰中,除望月一人外,幾乎都站在印度撰述說一邊。村上專精開頭是支持望月的,但經過幾個回合,他也鬧糊塗了,不敢堅持其說,就退出戰場。其次,關於否定真諦翻譯的一層,似乎得著多數的贊同,但在真諦外找不出旁的譯者,也就無妨歸之於真諦。所以后来持論比較穩重的一些者如宇井伯壽,仍舊承為真諦所譯。至於作者馬鳴,他的年代決定是在龍樹以前,但《起信論》中所表現的思想,固然是龍樹時代不能有的,就連無著世親時代也還不會有,那麼,作者似乎不應該是馬鳴了。可是印度佛學史的記載相當紊亂,馬鳴一名,前後即有好幾人。這樣一來,《起信》也無妨說是馬鳴的著作。不過他應是無著世親以後的人,謂之為後馬鳴也可,謂之為小馬鳴也可。」
</ref>。認定此論是在漢地寫成的中國學者,有[[梁啟超]]、[[歐陽竟無]]、[[呂澂]]、[[印順]]、[[方東美]]、[[高振農]]等。
</ref>。認定此論是在漢地寫成的中国学者,有[[梁啟超]]、[[歐陽竟無]]、[[呂澂]]、[[印順]]、[[方東美]]、[[高振農]]等。


[[呂澂]]根據《[[楞伽經]]》魏譯本劉宋譯、唐譯二本之間,有些地方存在由於根本教理分歧而導致的明差異,認為這是出自[[菩提流支]]的誤解<ref>
[[呂澂]]根據《[[楞伽經]]》魏譯本劉宋譯、唐譯二本之間,有些地方存在由於根本教理分歧而導致的明差異,认为這是出自[[菩提流支]]的誤解<ref>
[[吕澂]]《“起信”禪——對於“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但古今人所見經論之相關,大都以《起信》和魏譯本《楞伽》(菩提流支譯,十卷)的比較為據,而《楞伽》經本在魏譯之外,還有劉宋譯(求那跋陀羅譯,四卷)、唐譯(實叉難陀譯,七卷),魏譯本的文義和它們都很有出入,這裏面就會有諸譯的是非問題。今以《楞伽》現存的梵本(日本南條文雄校刊,1923年出版)為標準來刊定,梵本的中堅部分,非但譯出較晚的唐譯本和它相同,卽較早的劉宋譯本也和它相同,可見它是始終未曾有過變化,在宋唐之間譯出的魏本獨獨時之異,這自然不會有特別的梵本為魏譯所據,而只能是魏譯的理解上有問題,翻譯的技巧上有問題而已。」
[[吕澂]]《“起信”禪——對於“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但古今人所見經論之相關,大都以《起信》和魏譯本《楞伽》(菩提流支譯,十卷)的比較為據,而《楞伽》經本在魏譯之外,還有劉宋譯(求那跋陀羅譯,四卷)、唐譯(實叉難陀譯,七卷),魏譯本的文義和它們都很有出入,這裏面就會有諸譯的是非問題。今以《楞伽》現存的梵本(日本南條文雄校刊,1923年出版)為标准來刊定,梵本的中堅部分,非但譯出較晚的唐譯本和它相同,卽較早的劉宋譯本也和它相同,可見它是始終未曾有過變化,在宋唐之間譯出的魏本獨獨時之異,這自然不會有特別的梵本為魏譯所據,而只能是魏譯的理解上有問題,翻譯的技巧上有問題而已。」
</ref>,而《大乘起信論》於此等處完全同於魏譯本,可斷定《大乘起信論》是根據魏譯《楞伽經》而寫作,因而此論是在中寫成,並推測其可能出自修習“[[一行三昧]]”的[[禪宗]]四祖[[道信]]宗門之中<ref>
</ref>,而《大乘起信論》於此等處完全同於魏譯本,可斷定《大乘起信論》是根據魏譯《楞伽經》而寫作,因而此論是在中寫成,並推測其可能出自修習“[[一行三昧]]”的[[禪宗]]四祖[[道信]]宗門之中<ref>
[[吕澂]]《“起信”禪——對於“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不久,周武帝實行毀滅佛敎的政策,佛敎界發生了一度紊亂,人也散了,書也燒了,這時醞釀着的新禪法卻也借此傳播到各地。象在舒州[山+兒]山地方,就有人傳新法於道信,而有一行三昧的提倡。一經闡揚,重敞禪風的東山法門也跟着出來了。等到周武的滅法事故去,這一新禪法又繼續風行北地而成了主流。我們推想,在這段時期內,如有人將新禪的理論方法筆之於書,自然會成為一部很好的止觀敎程。——《大乘起信論》可說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作出來的。由於北禪傳統重視馬鳴,所以它偽託為馬鳴的原著,譯人不便杜撰,便付闕如,恰恰其時眞諦的譯籍陸續北傳,所以也有人推測它也是眞諦所譯,因而《法經錄》裏有那一段「人-{云}-眞諦譯,……」的記載。」
[[吕澂]]《“起信”禪——對於“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不久,周武帝實行毀滅佛敎的政策,佛敎界發生了一度紊亂,人也散了,書也燒了,這時醞釀着的新禪法卻也借此傳播到各地。象在舒州[山+兒]山地方,就有人傳新法於道信,而有一行三昧的提倡。一經闡揚,重敞禪風的東山法門也跟着出來了。等到周武的滅法事故去,這一新禪法又繼續風行北地而成了主流。我們推想,在這段時期內,如有人將新禪的理論方法筆之於書,自然會成為一部很好的止觀敎程。——《大乘起信論》可說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作出來的。由於北禪传统重視馬鳴,所以它偽託為馬鳴的原著,譯人不便杜撰,便付闕如,恰恰其時眞諦的譯籍陸續北傳,所以也有人推測它也是眞諦所譯,因而《法經錄》裏有那一段「人-{云}-眞諦譯,……」的記載。」
</ref>。
</ref>。


[[印順]]法師認為,[[一意識論]]透過[[真諦]]傳入中,影響了《大乘起信論》,本論立心、意、意識三分,其中的意又分為: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這《[[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五心說可能有對應關係,並《[[解脫道論]]》的九心輪等可能也有著類似含義<ref>
[[印順]]法師认为,[[一意識論]]透過[[真諦]]傳入中,影響了《大乘起信論》,本論立心、意、意識三分,其中的意又分為: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這《[[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五心說可能有對應关系,並《[[解脫道論]]》的九心輪等可能也有著類似含義<ref>
[[印順]]著<《起信論》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第08期:「《攝論》一意識的唯識大乘,對《起信論》作者,是有啟發性的。《起信論》的心──阿黎耶識,意──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意識(六識)──分別事識。這些名詞,是從魏譯《楞伽經》來的,然作為先後次第的生起,意趣一意識師相同。我曾聯想到︰一、僧伽婆羅(Sanghapāla)所譯的《解脫道論》,有九心輪說︰如有分阿黎耶識相當;轉(動)業識,見轉識,所受現識,分別智識,令起相續識,也有相類似的意義。二、《瑜伽師地論》卷1(真諦曾譯《十七地論》五卷,佚)的五心說︰如率爾心業識,尋求心轉識,決定現識,染淨心智識,等流心相續識。從細到粗,從認識到動作,各論都有此前後展的傾向。魏譯《楞伽》,不是《起信論》的唯一依據;可說《起信論》是博采眾說,而自成體系的。」</ref>。最早傳譯“一行三昧”的是[[扶南]]三藏[[曼陀羅仙]],通過對扶南相關經論和[[真諦]]三藏所譯經論的特殊要點進行的研究,加上[[真諦]]有著在[[扶南]]遊化多年的背景,印順認為本論玄奘新譯的唯識學的不同之處,可能是[[扶南]]南傳大乘佛教的特色<ref>[[印順]]著<《起信論》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第08期:「其實,即使《起信論》是依譯文正確的《楞伽經》而作,論義又正確,也未必能為呂澂等所認同,呂澂不是曾說「楞伽......於體用染淨之判,猶未瞭然」嗎?站在一宗一派的觀點來衡量方便多門的佛法,是不太適當的!《起信論》非馬鳴造,非真諦譯,這是文獻考證問題,而義理又當別論。我覺得《起信論》的作者,是依據參照不少經論,而不只是魏譯《楞伽經》的。《起信論》的思想,主要是依從海道而來,特別扶南(Funan)弘傳的大乘有關。」</ref>。
[[印順]]著<《起信論》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第08期:「《攝論》一意識的唯識大乘,對《起信論》作者,是有啟發性的。《起信論》的心──阿黎耶識,意──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意識(六識)──分別事識。這些名詞,是從魏譯《楞伽經》來的,然作為先後次第的生起,意趣一意識師相同。我曾聯想到︰一、僧伽婆羅(Sanghapāla)所譯的《解脫道論》,有九心輪說︰如有分阿黎耶識相當;轉(動)業識,見轉識,所受現識,分別智識,令起相續識,也有相類似的意義。二、《瑜伽師地論》卷1(真諦曾譯《十七地論》五卷,佚)的五心說︰如率爾心業識,尋求心轉識,決定現識,染淨心智識,等流心相續識。從細到粗,從認識到動作,各論都有此前後展的傾向。魏譯《楞伽》,不是《起信論》的唯一依據;可說《起信論》是博采眾說,而自成體系的。」</ref>。最早傳譯“一行三昧”的是[[扶南]]三藏[[曼陀羅仙]],通過對扶南相關經論和[[真諦]]三藏所譯經論的特殊要點進行的研究,加上[[真諦]]有著在[[扶南]]遊化多年的背景,印順认为本論玄奘新譯的唯識學的不同之處,可能是[[扶南]]南傳大乘佛教的特色<ref>[[印順]]著<《起信論》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第08期:「其實,即使《起信論》是依譯文正確的《楞伽經》而作,論義又正確,也未必能為呂澂等所認同,呂澂不是曾說「楞伽......於體用染淨之判,猶未瞭然」嗎?站在一宗一派的觀點來衡量方便多門的佛法,是不太適當的!《起信論》非馬鳴造,非真諦譯,這是文獻考證問題,而義理又當別論。我覺得《起信論》的作者,是依據參照不少經論,而不只是魏譯《楞伽經》的。《起信論》的思想,主要是依從海道而來,特別扶南(Funan)弘傳的大乘有關。」</ref>。


[[方東美]]認為此論是在中寫成的偽書,雖然在思想上屬於《[[楞伽經]]》系統範圍,但應是源自於[[真諦]]傳譯的《[[金七十論]]》的[[數論派]]哲學的偷天換日之作<ref>方東美《中大乘佛教》下冊〈論天臺宗思想體系的特色〉:「雖然我們可以說大乘起信論是偽書,但是它卻是一部有價值的偽書,它應該是屬於中人的作品,而不是從梵文翻譯出來的。」「所以我認為大乘起信論這一部經,雖然是佛教宗教哲學上很重要的著作,但如果從它的理論系統看起來,它不能算是純正的佛教。假使要把它視為佛教經典,那麼它應該是屬於佛教如來藏系統裏面的楞伽經的範圍所開展的。」「然而當大乘起信論在梁代末年產生之後,影響了佛教後期許多如來藏系的經典展,像解深密經、密嚴經及華嚴經比較完整的版本都被傳譯進來,於是才重新檢視這一部書。其實這一部書,在我認為是真諦從印度帶來的數論派哲學,祇不過是在思想上給了一個偷天換日的手續而已。」</ref>。
[[方東美]]认为此論是在中寫成的偽書,雖然在思想上屬於《[[楞伽經]]》系統範圍,但應是源自於[[真諦]]傳譯的《[[金七十論]]》的[[數論派]]哲學的偷天換日之作<ref>方東美《中大乘佛教》下冊〈論天臺宗思想體系的特色〉:「雖然我們可以說大乘起信論是偽書,但是它卻是一部有價值的偽書,它應該是屬於中人的作品,而不是從梵文翻譯出來的。」「所以我认为大乘起信論這一部經,雖然是佛教宗教哲學上很重要的著作,但如果從它的理論系統看起來,它不能算是純正的佛教。假使要把它視為佛教經典,那麼它應該是屬於佛教如來藏系統裏面的楞伽經的範圍所開展的。」「然而當大乘起信論在梁代末年產生之後,影響了佛教後期許多如來藏系的經典展,像解深密經、密嚴經及華嚴經比較完整的版本都被傳譯進來,於是才重新檢視這一部書。其實這一部書,在我认为是真諦從印度帶來的數論派哲學,祇不過是在思想上給了一個偷天換日的手續而已。」</ref>。


=== 印度撰述說 ===
=== 印度撰述說 ===
但也有很多者持相反看法,如[[前田慧雲]]、[[境野黃洋]]、[[松本文三郎]]、[[羽溪了諦]]、[[常盤大定]]、[[林屋友次郎]]、[[鈴木宗忠]]、[[宇井伯壽]]、[[平川彰]],以及[[湯用彤]]、[[周叔迦]]等人,認為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本論為中人撰述,即便不是[[馬鳴]]造[[真諦]]譯,也應該維持此論由印度撰述傳入中翻譯之隋朝古說<ref name="rblz" />。[[宇井伯壽]]在比較真諦譯經的各種記錄後,認為此論的確是由真諦譯出,原本來自印度<ref>
但也有很多者持相反看法,如[[前田慧雲]]、[[境野黃洋]]、[[松本文三郎]]、[[羽溪了諦]]、[[常盤大定]]、[[林屋友次郎]]、[[鈴木宗忠]]、[[宇井伯壽]]、[[平川彰]],以及[[湯用彤]]、[[周叔迦]]等人,认为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本論為中人撰述,即便不是[[馬鳴]]造[[真諦]]譯,也應該維持此論由印度撰述傳入中翻譯之隋朝古說<ref name="rblz" />。[[宇井伯壽]]在比較真諦譯經的各種记录後,认为此論的確是由真諦譯出,原本來自印度<ref>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其中最有權威的一位是宇井伯壽,他的基本論點可以歸綸如下。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其中最有權威的一位是宇井伯壽,他的基本論點可以歸綸如下。
* (1)《歷代三寶記》有不可信憑之處,但關於真諦譯出的記述部分,由於資料來自真諦真傳弟子曹毘的《別歷》,故有可信之點。
* (1)《歷代三寶記》有不可信憑之處,但關於真諦譯出的記述部分,由於資料來自真諦真傳弟子曹毘的《別歷》,故有可信之點。
* (2)傳說是智愷所撰的舊譯論序應該看成後世偽作。因此,由於論序之中年數干支不符合而產生的所有成立年代說必須拋棄。關於譯出年代,祇取五五〇年此說為是。
* (2)傳說是智愷所撰的舊譯論序應該看成後世偽作。因此,由於論序之中年數干支不符合而產生的所有成立年代說必須拋棄。關於譯出年代,祇取五五〇年此說為是。
* (3)《法經錄》所記太過簡單,很難構成質疑真諦譯出的根據。
* (3)《法經錄》所記太過簡單,很難構成質疑真諦譯出的根據。
* (4)關於作者譯者的古來疑惑否定說的根據皆非確實,因此向來所傳「馬鳴菩薩造·真諦三藏譯」之說最為可取。不過,此一馬鳴乃是傳記年代不明的印度的馬鳴。
* (4)關於作者譯者的古來疑惑否定說的根據皆非確實,因此向來所傳「馬鳴菩薩造·真諦三藏譯」之說最為可取。不過,此一馬鳴乃是傳記年代不明的印度的馬鳴。
* (5)真諦譯出《起信論》的當時,譯語仍需依靠他人創製,因此《起信論》譯語其他真諦所譯論書譯語的比較並非先決問題。
* (5)真諦譯出《起信論》的当时,譯語仍需依靠他人創製,因此《起信論》譯語其他真諦所譯論書譯語的比較並非先決問題。
* (6)真諦進入中的年代是五四六年,加上他以前的游歷,大致可以推算原作者是四二〇─五〇〇左右的人士。」
* (6)真諦進入中的年代是五四六年,加上他以前的游歷,大致可以推算原作者是四二〇─五〇〇左右的人士。」
</ref>。[[平川彰]]認為《大乘起信論》中「故」字的用法,近於梵文語法,與漢語不同,等理由支持它是由印度著作漢譯而成<ref>
</ref>。[[平川彰]]认为《大乘起信論》中「故」字的用法,近於梵文語法,与汉语不同,等理由支持它是由印度著作漢譯而成<ref>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平川彰在他的《大乘起信論》(一九七三年)主張,《起信論》思想是印度佛教教義的直接延伸,-{云}-﹕「從《起信論》本文來看,或從真諦當時的中佛教界文獻來看,我們可把《起信論》看成印度撰述,即《寶性論》、《楞伽經》出現稍後,一位印度大乘佛教徒所撰出者。」平川又在《印度佛教史》附加以下三點。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平川彰在他的《大乘起信論》(一九七三年)主張,《起信論》思想是印度佛教教義的直接延伸,-{云}-﹕「從《起信論》本文來看,或從真諦当时的中佛教界文獻來看,我們可把《起信論》看成印度撰述,即《寶性論》、《楞伽經》出現稍後,一位印度大乘佛教徒所撰出者。」平川又在《印度佛教史》附加以下三點。
* (1)在六世紀後半的中佛教主要者之中,不可能推出真諦以外的《起信論》作者。
* (1)在六世紀後半的中佛教主要者之中,不可能推出真諦以外的《起信論》作者。
* (2)就文體言,具有「...故」形式而表示理由的文字常在主張命題之後,而不後文連起的用例甚多,可為梵文翻譯的例證。
* (2)就文體言,具有「...故」形式而表示理由的文字常在主張命題之後,而不後文連起的用例甚多,可為梵文翻譯的例證。
* (3)漢譯《寶性論》中三聚(正定、不定、邪定)之說很簡略,但在《起信論》中則相當詳細。又,阿彌陀佛信仰在《起信論》中亦被提及,不唯想見作者知悉如來藏思想彌陀信仰的關聯,故如此提起。這些思想內容都是此論實為印度佛教教直接延伸的證明。 」
* (3)漢譯《寶性論》中三聚(正定、不定、邪定)之說很簡略,但在《起信論》中則相當詳細。又,阿彌陀佛信仰在《起信論》中亦被提及,不唯想見作者知悉如來藏思想彌陀信仰的關聯,故如此提起。這些思想內容都是此論實為印度佛教教直接延伸的證明。 」
</ref>。
</ref>。


== 影響 ==
== 影響 ==
本論文字流暢、條理清晰,在論藏中較為平易近人,[[漢傳佛教]]中很多宗派,例如[[華嚴宗]]、[[天台宗]]、[[禪宗]]、[[淨土宗]]等皆受其影響,是真常唯心論的典型論著。有者稱,其「[[一心開二門]]」<ref>《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CBETA, T12, no. 353, p. 222, c3-7)</ref>的理論指出心能從超越性及現實性的兩面來生一切法,如此則較玄奘所傳譯的[[法相宗]][[瑜伽行唯識學派|唯識學]],有著更進一步的開展,能對清淨法的根源有所交代<ref>見[[王邦雄]]等著《中哲學史》下冊,頁391。</ref>。
本論文字流暢、條理清晰,在論藏中較為平易近人,[[漢傳佛教]]中很多宗派,例如[[華嚴宗]]、[[天台宗]]、[[禪宗]]、[[淨土宗]]等皆受其影響,是真常唯心論的典型論著。有者稱,其「[[一心開二門]]」<ref>《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CBETA, T12, no. 353, p. 222, c3-7)</ref>的理論指出心能從超越性及現實性的兩面來生一切法,如此則較玄奘所傳譯的[[法相宗]][[瑜伽行唯識學派|唯識學]],有著更進一步的開展,能對清淨法的根源有所交代<ref>見[[王邦雄]]等著《中哲學史》下冊,頁391。</ref>。


[[新儒家]]人士[[牟宗三]],則借用了「一心開二門」的構造來說明其「[[兩層存有論]]」的概念,[[心真如門]]對應[[物自身]],[[心生滅門]]對應[[現象|現象界]],而二門最後還是歸於一心<ref>見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頁44。</ref>。
[[新儒家]]人士[[牟宗三]],則借用了「一心開二門」的構造來說明其「[[兩層存有論]]」的概念,[[心真如門]]對應[[物自身]],[[心生滅門]]對應[[現象|現象界]],而二門最後還是歸於一心<ref>見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頁44。</ref>。
第151行: 第151行:
* [http://www.book853.com/list.aspx?cid=88 大乘起信论的相關電子書(包括各類註解及白話譯文)]
* [http://www.book853.com/list.aspx?cid=88 大乘起信论的相關電子書(包括各類註解及白話譯文)]
*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03/02-001.htm 大乘起信论]
*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03/02-001.htm 大乘起信论]
*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j/08/chbj0801.htm 印順 《起信論》扶南大乘]
*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j/08/chbj0801.htm 印順 《起信論》扶南大乘]
* [[賴賢宗]]:〈[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j/14/chbj1409.htm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元曉見登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釋] 〉。
* [[賴賢宗]]:〈[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j/14/chbj1409.htm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元曉見登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釋] 〉。
{{-}}
{{-}}
{{China-buddhism-book-lunji|state=collapsed}}
{{China-buddhism-book-lunji|state=collap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