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安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生平:​clean up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25行: 第25行:
他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年被废[[储君|太子]]清河王[[刘庆 (东汉)|刘庆]]的長子<ref>《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鄧太后以殤帝襁抱,遠慮不虞,留慶長子祐與嫡母耿姬居清河邸。至秋,帝崩,立祐為嗣,是為安帝。</ref>,母[[左小娥]]。
他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年被废[[储君|太子]]清河王[[刘庆 (东汉)|刘庆]]的長子<ref>《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鄧太后以殤帝襁抱,遠慮不虞,留慶長子祐與嫡母耿姬居清河邸。至秋,帝崩,立祐為嗣,是為安帝。</ref>,母[[左小娥]]。


[[延平 (东汉)|延平]]元年八月辛亥(106年9月21日),是[[汉殇帝]]崩,12歲的他被[[外戚]]邓氏拥立为帝,承嗣[[汉和帝]]刘肇<ref>《后汉书·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八月,殇帝崩,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骘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斋于殿中。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群臣陪位,引拜帝为长安侯。皇太后诏曰:“先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岂意卒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朕惟平原王素被痼疾,念宗庙之重,思继嗣之统,唯长安侯祜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论》,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莫宜于祜。《礼》‘昆弟之子犹己子’;《春秋》之义,为人后者为之子,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祜为孝和皇帝嗣,奉承祖宗,案礼仪奏。”</ref><ref>《后汉纪·后汉孝殇皇帝纪卷第十五》:癸丑,立为长安侯。太后诏曰:“先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抚育幼帝,日月有望,遭家不造,仍罹凶祸。朕惟平原王素被锢疾,念宗庙之重, 思继嗣之统。长安侯佑禀性忠孝,小心翼翼,年已十三,嶷然有成人之体。礼:昆弟之子犹子也。其以佑为孝和皇帝嗣,即皇帝位。”</ref>,改元[[永初 (东汉)|永初]]。
[[延平 (东汉)|延平]]元年八月辛亥(106年9月21日),是[[汉殇帝]]崩,12歲的他被[[外戚]]邓氏拥立为帝,承嗣[[汉和帝]]刘肇<ref>《后汉书·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八月,殇帝崩,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骘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斋于殿中。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群臣陪位,引拜帝为长安侯。皇太后诏曰:“先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岂意卒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朕惟平原王素被痼疾,念宗庙之重,思继嗣之统,唯长安侯祜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论》,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莫宜于祜。《礼》‘昆弟之子犹己子’;《春秋》之义,为人后者为之子,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祜为孝和皇帝嗣,奉承祖宗,案礼仪奏。”</ref><ref>《后汉纪·后汉孝殇皇帝纪卷第十五》:癸丑,立为长安侯。太后诏曰:“先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抚育幼帝,日月有望,遭家不造,仍罹凶祸。朕惟平原王素被锢疾,念宗庙之重, 思继嗣之统。长安侯佑禀性忠孝,小心翼翼,年已十三,嶷然有成人之体。礼:昆弟之子犹子也。其以佑为孝和皇帝嗣,即皇帝位。” </ref>,改元[[永初 (东汉)|永初]]。


汉安帝即位后,仍由[[和熹皇后|邓太后]]聽政。外戚邓氏吸取[[竇漪房|窦氏]]灭亡的教训,联合[[宦官]],袒护族人。
汉安帝即位后,仍由[[和熹皇后|邓太后]]聽政。外戚邓氏吸取[[竇漪房|窦氏]]灭亡的教训,联合[[宦官]],袒护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