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中: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移除不需要的模板)
 

(未显示5个用户的1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Officeholder
{{Infobox Officeholder
| name = 金大中 {{Nobel icon|2000年諾貝爾和平|諾貝爾和平}}
| name = 金大中 {{Nobel icon|2000年诺贝尔和平|诺贝尔和平}}
| original_name = {{lang|ko|김대중}}
| original_name = {{lang|ko|김대중}}
| image = Kim Dae-jung presidential portrait.jpg
| image = Kim Dae-jung presidential portrait.jpg
| office = {{flagicon|KOR}} [[韓國總統列表|第15任]][[韓國總統]]
| office = {{flagicon|KOR}} [[韓國總統|第15任韩国总统]]
| premier = {{List collapsed|title=列表|1={{plain list|[[金钟泌]]<br />[[朴泰俊]]<br />[[李宪宰]]<br />[[李汉东]]<br />[[张裳]]<br />[[张大焕]]<br />[[金硕洙]]}}}}
| premier = {{List collapsed|title=列表|1={{plain list|[[金钟泌]]<br />[[朴泰俊]]<br />[[李宪宰]]<br />[[李汉东]]<br />[[张裳]]<br />[[张大焕]]<br />[[金硕洙]]}}}}
| term_start = 1998年2月25日
| term_start = 1998年2月25日
| term_end = 2003年2月24日
| term_end = 2003年2月24日
| predecessor = [[金泳三]]
| predecessor = [[金泳三]]
| successor = [[卢武铉]]
| successor = [[卢武铉]]
| office1 = {{flagicon|KOR}} 第5-8、13-14[[韓國國會]]議員
| office1 = {{flagicon|KOR}} 第5-8、13-14[[韩国国会]]议员
| term_start1 = 1988年5月30日
| term_start1 = 1988年5月30日
| term_end1 = 1992年12月19日
| term_end1 = 1992年12月19日
| constituency1 = 比例代表
| constituency1 = 比例代表
| term_start2 = 1971年7月26日
| term_start2 = 1971年7月26日
| term_end2 = 1972年10月17日
| term_end2 = 1972年10月17日
| constituency2 = 比例代表
| constituency2 = 比例代表
| term_start3 = 1963年12月17日
| term_start3 = 1963年12月17日
| term_end3 = 1971年6月30日
| term_end3 = 1971年6月30日
| predecessor3 = {{lk|金文玉 (1896年)|김문옥 (1896년)|金文玉}}
| predecessor3 = {{lk|金文玉 (1896年)|김문옥 (1896년)|金文玉}}
| successor3 = {{lk|崔仁|최동인}}
| successor3 = {{lk|崔仁|최동인}}
| constituency3 = [[全南道|全南]][[木浦市]]
| constituency3 = [[全南道|全南]][[木浦市]]
| term_start4 = 1961年5月14日
| term_start4 = 1961年5月14日
| term_end4 = 1961年5月16日
| term_end4 = 1961年5月16日
| predecessor4 = {{lk|全亨山|전형산}}
| predecessor4 = {{lk|全亨山|전형산}}
| successor4 = 李承春
| successor4 = 李承春
| constituency4 = [[江原道 (韓國)|江原]][[麟蹄郡]]
| constituency4 = [[江原道 (韩国)|江原]][[麟蹄郡]]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24|1|6}}<ref name=telegraph>{{cite news |title=Kim Dae-jung |publisher=''The Telegraph'' |date=2009-08-18 |language=en}}</ref>{{r|自传|page=1}}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24|1|6}}<ref name=telegraph>{{cite news |title=Kim Dae-jung |publisher=''The Telegraph'' |date=2009-08-18 |language=en}}</ref>{{r|自传|page=1}}
|birth_place = {{flagicon|JPN}} [[日朝鲜]][[全罗南道]][[安郡]]{{link-ko|荷衣岛|하의도}}
| birth_place = {{flagicon|JPN}} [[日朝鲜]][[全罗南道]][[安郡]]{{link-ko|荷衣岛|하의도}}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09|8|18|1924|1|6}}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09|8|18|1924|1|6}}
|death_place = {{KOR}}[[首尔特別市]][[西大門區]][[新村 (首)|新村]]
| death_place = {{KOR}}[[首尔特別市]][[西大门区]][[新村 (首)|新村]]
|resting_place = [[立首顯忠院]]
| resting_place = [[立首顯忠院]]
|religion = [[罗马天主教]]
| religion = [[罗马天主教]]
|profession = [[商人]]、[[记者]]、[[政治家]]
| profession = [[商人]]、[[记者]]、[[政治家]]
|party = {{List collapsed|1={{plain list|[[朝準備委員會]]{{small|(1945)}}<br>[[無黨籍]]{{small|(1945-1946)}}<br>[[朝新民]]{{small|(1946)}}<br>[[無黨籍]]{{small|(1946-1947)}}<br>[[韓國民主]]{{small|(1947-1949)}}<br>[[無黨籍]]{{small|(1949)}}<br>{{lk|大青年|대한청년단}}{{small|(1949)}}<br>[[無黨籍]]{{small|(1949-1956)}}<br>[[民主 (大1955年)|民主]]{{small|(1956-1961)}}<br>[[無黨籍]]{{small|(1961-1963)}}<br>{{lk|民主 (大1963年)|민주당 (대한민국, 1963년)|民主}}{{small|(1963-1965)}}<br>{{lk|民眾黨 (1965年)|민중당 (1965년)|民眾黨}}{{small|(1965-1967)}}<br>[[新民 (韓國)|新民]]{{small|(1967-1969)}}<br>[[無黨籍]]{{small|(1969)}}<br>[[新民 (韓國)|新民]]{{small|(1969-1972)}}<br>[[無黨籍]]{{small|(1972-1987)}}<br>{{lk|一民主|통일민주당}}{{small|(1987)}}<br>[[無黨籍]]{{small|(1987)}}<br>{{lk|平和民主|평화민주당}}{{small|(1987-1991)}}<br>[[民主 (大1991年)|新民主]]{{small|(1991)}}<br>[[民主 (大1991年)|民主]]{{small|(1991-1995)}}<br>[[無黨籍]]{{small|(1995)}}<br>[[新政治會議]]{{small|(1995-2000)}}<br>[[新千年民主]]{{small|(2000-2002)}}<br>[[無黨籍]]{{small|(2002-2009)}}
| party = {{List collapsed|1={{plain list|[[朝準備委员会]]{{small|(1945)}}<br>[[无党籍]]{{small|(1945-1946)}}<br>[[朝新民]]{{small|(1946)}}<br>[[无党籍]]{{small|(1946-1947)}}<br>[[韩国民主]]{{small|(1947-1949)}}<br>[[无党籍]]{{small|(1949)}}<br>{{lk|大青年|대한청년단}}{{small|(1949)}}<br>[[无党籍]]{{small|(1949-1956)}}<br>[[民主 (大1955年)|民主]]{{small|(1956-1961)}}<br>[[无党籍]]{{small|(1961-1963)}}<br>{{lk|民主 (大1963年)|민주당 (대한민국, 1963년)|民主}}{{small|(1963-1965)}}<br>{{lk|民众党 (1965年)|민중당 (1965년)|民众党}}{{small|(1965-1967)}}<br>[[新民 (韩国)|新民]]{{small|(1967-1969)}}<br>[[无党籍]]{{small|(1969)}}<br>[[新民 (韩国)|新民]]{{small|(1969-1972)}}<br>[[无党籍]]{{small|(1972-1987)}}<br>{{lk|一民主|통일민주당}}{{small|(1987)}}<br>[[无党籍]]{{small|(1987)}}<br>{{lk|平和民主|평화민주당}}{{small|(1987-1991)}}<br>[[民主 (大1991年)|新民主]]{{small|(1991)}}<br>[[民主 (大1991年)|民主]]{{small|(1991-1995)}}<br>[[无党籍]]{{small|(1995)}}<br>[[新政治会议]]{{small|(1995-2000)}}<br>[[新千年民主]]{{small|(2000-2002)}}<br>[[无党籍]]{{small|(2002-2009)}}
}}}}
}}}}
|parents = 父:金云植<br />母:张守锦{{r|韩国学}}
| parents = 父:金云植<br />母:张守锦{{r|韩国学}}
|spouse = 车容爱(1945年4月9日-1960年5月27日){{r|人生|传奇|page1=36|page2=64}}<br/>[[李姬镐]](1962年5月10日-2009年8月18日){{r|同行|page=63}}
| spouse = 车容爱(1945年4月9日-1960年5月27日){{r|人生|传奇|page1=36|page2=64}}<br/>[[李姬镐]](1962年5月10日-2009年8月18日){{r|同行|page=63}}
|children = [[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车容爱所生)<br />{{link-ko|金弘业|김홍업}}(车容爱所生)<br />{{link-ko|金弘杰|김홍걸 (1963년)}}(李姬镐所生)
| children = [[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车容爱所生)<br />{{link-ko|金弘业|김홍업}}(车容爱所生)<br />{{link-ko|金弘杰|김홍걸 (1963년)}}(李姬镐所生)
|relatives =
| relatives =
|alma_mater = [[莫斯科国立大学]]、 [[庆熙大学]]、[[高丽大学]]、{{link-ko|木浦商业学校|목상고등학교}}{{r|自传|dob|bing|page=343}}
| alma_mater = [[莫斯科国立大学]]、 [[庆熙大学]]、[[高丽大学]]、{{link-ko|木浦商业学校|목상고등학교}}{{r|自传|dob|bing|page=343}}
|学历 = 政治学博士(1992年){{r|自传|page=343}}
| 学历 = 政治学博士(1992年){{r|自传|page=343}}
|website =
| website =
|signature = Signature of Kim Dae-jung.svg
| signature = Signature of Kim Dae-jung.svg
|nationality = {{ROK}}
| nationality = {{ROK}}
|awards= [[诺贝尔和平奖]](2000年){{r|nobel}}<br /> {{link-en|费城自由勋章|Philadelphia Liberty Medal}}(1999年){{r|bing}}<br /> [[布鲁诺·克赖斯基奖|布鲁诺·克赖斯基人权奖]](1981年){{r|人生|page=257}}
| awards = [[诺贝尔和平奖]](2000年){{r|nobel}}<br /> {{link-en|费城自由勋章|Philadelphia Liberty Medal}}(1999年){{r|bing}}<br /> [[布鲁诺·克赖斯基奖|布鲁诺·克赖斯基人权奖]](1981年){{r|人生|page=257}}
}}
}}
{{Infobox Korean name
{{Infobox Korean name
| title = 韓國人名
| title = 韩国人名
| hangul = 김대중
| hangul = 김대중
| hanja = 金大中
| hanja = 金大中
第53行: 第53行:
| mr = Kim Taejung
| mr = Kim Taejung
| hangulho=후광
| hangulho=후광
| hanjaho=後廣
| hanjaho=后广
| rrho=Hugwang
| rrho=Hugwang
| mrho=Hugwang
| mrho=Hugwang
第59行: 第59行:
| color = lavender
| color = lavender
}}
}}
'''金大中'''({{kor|김대중|金大中|Kim Dae-Jung|名=南}},{{bd|1924年|1月6日|2009年|8月18日|catIdx=Kim, Dae-jung}}),号'''后广'''({{lang|ko|후광}}){{notetag|“后广”来源于金大中的出生地[[全罗南道]]荷衣岛后广里。“后广里”是主村“大里”后面一大片由滩涂填成的开垦地。}},別名'''忍冬草'''({{lang|ko|인동초}})<ref name=rd>{{cite news |title= 金大中朝鲜半岛忍冬草|publisher =《南都周刊》 |date=2009-08-27}}</ref>,[[本贯]][[金海金氏]]{{r|自传|page=2-7}},[[韩国]]政治家,[[韓國總統列表|大韩民国第15任总统]],在[[朴正熙]]、[[全斗焕]]独裁政权期间多次因民主斗争入狱,被称为“亚洲的[[曼德拉]]”,2000年[[諾貝爾和平得主列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r|nyt|post|nobel}}。
'''金大中'''({{kor|김대중|金大中|Kim Dae-Jung|名=南}},{{bd|1924年|1月6日|2009年|8月18日|catIdx=Kim, Dae-jung}}),号'''后广'''({{lang|ko|후광}}){{notetag|“后广”来源于金大中的出生地[[全罗南道]]荷衣岛后广里。“后广里”是主村“大里”后面一大片由滩涂填成的开垦地。}},別名'''忍冬草'''({{lang|ko|인동초}})<ref name=rd>{{cite news |title= 金大中朝鲜半岛忍冬草|publisher =《南都周刊》 |date=2009-08-27}}</ref>,[[本贯]][[金海金氏]]{{r|自传|page=2-7}},[[韩国]]政治家,[[韓國總統|大韩民国第15任总统]],在[[朴正熙]]、[[全斗焕]]独裁政权期间多次因民主斗争入狱,被称为“亚洲的[[曼德拉]]”,2000年[[诺贝尔和平得主列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r|nyt|post|nobel}}。


金大中原本是位企业家,[[朝鲜战争]]后弃商从政,成为[[在野党]]民主运动领袖。在[[朴正熙]]、[[全斗焕]]军政独裁期间,他曾五次死里逃生,经历了六年狱中生活和十年的[[软禁]]、[[流亡]]生涯,屡次遭到军政当局[[囚禁]]、[[流放]]、[[车祸]][[谋杀]]、判处[[死刑]]等迫害{{r|telegraph}}。在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竞选和民主斗争中,金大中屡败屡战,最终于1997年当选为韩国第十五任总统<ref>{{cite news |title=创造历史的金大中 |author=黄彬华 |publisher =《联合早报》 |date=2009-08-22}}</ref>。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韩国总统,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了韩国现代史上朝野政党首次政权和平交替{{r|nyt}}<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屡败屡战最终创造政坛神话 |publisher =《南方日报》 |date=2009-08-18}}</ref>。
金大中原本是位企业家,[[朝鲜战争]]后弃商从政,成为[[在野党]]民主运动领袖。在[[朴正熙]]、[[全斗焕]]军政独裁期间,他曾五次死里逃生,经历了六年狱中生活和十年的[[软禁]]、[[流亡]]生涯,屡次遭到军政当局[[囚禁]]、[[流放]]、[[车祸]][[谋杀]]、判处[[死刑]]等迫害{{r|telegraph}}。在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竞选和民主斗争中,金大中屡败屡战,最终于1997年当选为韩国第十五任总统<ref>{{cite news |title=创造历史的金大中 |author=黄彬华 |publisher =《联合早报》 |date=2009-08-22}}</ref>。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韩国总统,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了韩国现代史上朝野政党首次政权和平交替{{r|nyt}}<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屡败屡战最终创造政坛神话 |publisher =《南方日报》 |date=2009-08-18}}</ref>。
第65行: 第65行:
金大中执政期间致力复苏遭受[[亚洲金融风暴]]打击的[[韩国经济]],改革韩国的经济体制,使韩国成功完成企业民营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在对北问题上,他采取“[[阳光政策]]”,曾在2000年成功进行首次[[南北双边会谈]],并在同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r|nobel}};另外,他通过协调发展与美国、[[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有效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r|sqwj}}。
金大中执政期间致力复苏遭受[[亚洲金融风暴]]打击的[[韩国经济]],改革韩国的经济体制,使韩国成功完成企业民营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在对北问题上,他采取“[[阳光政策]]”,曾在2000年成功进行首次[[南北双边会谈]],并在同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r|nobel}};另外,他通过协调发展与美国、[[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有效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r|sqwj}}。


金大中1956年由[[天主教首尔总教区|天主教]][[卢基南]]总主教付洗成为一位[[天主教]]徒,圣名为'''托斯·摩'''({{lang|en|Thomas More}}){{notetag|[[托马斯·摩尔]]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乌托邦》的作者,因反抗亨利三世镇压天主教而殉教{{r|自述|page=56}}。}},代父是当时[[韩国副总统]][[張勉 (韓國)|张勉]]{{r|自传|page=40}}<ref>{{cite news |title=Thomas More Kim Dae-Jung, first Catholic president of South Korea, dies at 85 |publisher =''Catholic News Agency'' |date=2009-08-19 |language=en}}</ref>。金大中的[[座右铭]]是“敬天爱人”,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理念<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历经磨难成传奇“敬天爱人”诠释一生 |author=李洋 |publisher =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
金大中1956年由[[天主教首尔总教区|天主教]][[卢基南]]总主教付洗成为一位[[天主教]]徒,圣名为'''托斯·摩'''({{lang|en|Thomas More}}){{notetag|[[托马斯·摩尔]]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乌托邦》的作者,因反抗亨利三世镇压天主教而殉教{{r|自述|page=56}}。}},代父是当时[[韩国副总统]][[張勉韓國|张勉]]{{r|自传|page=40}}<ref>{{cite news |title=Thomas More Kim Dae-Jung, first Catholic president of South Korea, dies at 85 |publisher =''Catholic News Agency'' |date=2009-08-19 |language=en}}</ref>。金大中的[[座右铭]]是“敬天爱人”,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理念<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历经磨难成传奇“敬天爱人”诠释一生 |author=李洋 |publisher =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


== 生平 ==
== 生平 ==
=== 从政之前 ===
=== 从政之前 ===
==== 出身 ====
==== 出身 ====
金大中1924年1月6日出生于[[朝鲜日时期]][[全罗南道]][[新安郡 (韓國)|新安郡]]荷衣岛后广里的一个[[佃农]]家庭{{notetag|为了躲避当时日本统治者的征兵,金大中的父亲金云植将他的出生日期改成了1925年12月3日{{r|自传|page=16}}。}}。荷衣岛是一个距离[[木浦市|木浦]]34公里的小岛。岛上居民主要以[[农耕]]为生。[[日韩合并]]时,整个荷衣岛被卖给了日本人,岛上农民全部成为日本人的佃农,引发了“荷衣岛农民运动”。荷衣岛的地主在文书上换了九次。金大中小的时候,荷衣岛被卖给了一个叫德田弘七的日本人,成了德田农场。{{r|自传|金大中传|page1=1-2|page2=2}}
金大中1924年1月6日出生于[[朝鲜日时期]][[全罗南道]][[新安郡 (韩国)|新安郡]]荷衣岛后广里的一个[[佃农]]家庭{{notetag|为了躲避当时日本统治者的征兵,金大中的父亲金云植将他的出生日期改成了1925年12月3日{{r|自传|page=16}}。}}。荷衣岛是一个距离[[木浦市|木浦]]34公里的小岛。岛上居民主要以[[农耕]]为生。[[日韩合并]]时,整个荷衣岛被卖给了日本人,岛上农民全部成为日本人的佃农,引发了“荷衣岛农民运动”。荷衣岛的地主在文书上换了九次。金大中小的时候,荷衣岛被卖给了一个叫德田弘七的日本人,成了德田农场。{{r|自传|金大中传|page1=1-2|page2=2}}


金大中的父亲金云植是个村官,对[[日本天皇]]有着抗拒之心,经常说“我们朝鲜原本是独立的国家,只是被日本侵略了才变成这个样子”{{r|自传|人生|page1=4|page2=21}},并曾在村里领导过抗租运动{{r|人生|page=21-22}}<ref name=left>{{cite news |title=韩国最著名的左派去了|author=陈君 |publisher =中新社 |date=2009-08-26}}</ref>。与此同时,金云植思想很开化,认为国家要发展,需要打开国门。村官家里每天都可以收到公家发来的[[报纸]]《每日新报》{{r|自传|page=3-4}}。受到家庭的影响,金大中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八九岁的时候,金大中就经常阅读报纸上的政治报道{{r|金大中传|dob|page=2}}。
金大中的父亲金云植是个村官,对[[日本天皇]]有着抗拒之心,经常说“我们朝鲜原本是独立的国家,只是被日本侵略了才变成这个样子”{{r|自传|人生|page1=4|page2=21}},并曾在村里领导过抗租运动{{r|人生|page=21-22}}<ref name=left>{{cite news |title=韩国最著名的左派去了|author=陈君 |publisher =中新社 |date=2009-08-26}}</ref>。与此同时,金云植思想很开化,认为国家要发展,需要打开国门。村官家里每天都可以收到公家发来的[[报纸]]《每日新报》{{r|自传|page=3-4}}。受到家庭的影响,金大中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八九岁的时候,金大中就经常阅读报纸上的政治报道{{r|金大中传|dob|page=2}}。


==== 青少年时期 ====
==== 青少年时期 ====
[[File:金大中.jpg|缩略图||200px|年轻时的金大中]]
[[File:金大中.jpg|thumb|left|200px|年轻时的金大中]]
在金大中七岁该上学的年龄时,荷衣岛还没有正规的[[小学]]。他的父亲把他送进了岛上的一个[[私塾]]学习。次年,岛上建起正规四年制小学后,他便直接编入小学二年级{{r|金大中传|page=3-4}}{{r|人生|page=24-25}}。在金大中上小学四年级时,为了能使他继续上学,他家变卖了祖产搬家到[[木浦市]]。金大中插班到六年制的木浦公立第一普通学校(现木浦北桥小学)学习。在木浦小学上五年级的时候,[[朝鲜语]]被禁用,学校以前的朝鲜语课程被取消,校内甚至禁止使用朝鲜语交谈,否则会遭到处罚{{r|自传|人生|page1=5-10|page2=27}}{{r|left}} 。
在金大中七岁该上学的年龄时,荷衣岛还没有正规的[[小学]]。他的父亲把他送进了岛上的一个[[私塾]]学习。次年,岛上建起正规四年制小学后,他便直接编入小学二年级{{r|金大中传|page=3-4}}{{r|人生|page=24-25}}。在金大中上小学四年级时,为了能使他继续上学,他家变卖了祖产搬家到[[木浦市]]。金大中插班到六年制的木浦公立第一普通学校(现木浦北桥小学)学习。在木浦小学上五年级的时候,[[朝鲜语]]被禁用,学校以前的朝鲜语课程被取消,校内甚至禁止使用朝鲜语交谈,否则会遭到处罚{{r|自传|人生|page1=5-10|page2=27}}{{r|left}} 。


第83行: 第83行:
从木浦商业学校毕业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局势对日本变得不利,日本开始大量征兵。金大中的父亲为了让他躲避征兵,将他的出生日期改成了1925年12月3日{{r|自传|page=16}}。由于当时正处于战争的后期,人力资源缺乏,金大中在木浦一家日本海运公司很容易地找到了份工作。他的日本老板还帮他做担保,使他摆脱了警察的监视{{r|金大中传|page=7}}。1945年4月9日,金大中与木浦商业学校同年级一位同学的妹妹车容爱结婚{{r|人生|page=36}}。韩国光复后,金大中被推举为原日本海运公司的运营委员会会长,接管了公司一段时间。后来[[美军政厅]]收回了公司的管理权,但金大中作为职员代表亲自去[[汉城]]谈判,要回了管理权。他在商界的威信因此也水涨船高。当时木浦最大的造船厂,大洋造船工业的职员也邀请他来管理公司。于是,他又管理了这家造船厂一段时间。在金大中和车容爱的大儿子[[金弘一 (1948年)|弘一]]出生后不久{{notetag|金大中长子出生时难产,导致金大中长女诞生时夭折{{r|自传|page=22}}。}},金大中成立了自己的木浦海运公司,经营[[木浦]],[[釜山]]、[[群山]]、[[仁川]]间的海运业务。小俩口也搬进了常乐洞的二层住宅{{r|自传|人生|page1=18-22|page2=42}}。在经营海运业务的同时,他还加入了一家原日本人经营的报纸《木浦日报》{{r|金大中传|page=9}}。他很快从报社的见习编辑和记者转为高级编辑和记者。1948年,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年仅25岁的金大中成为了木浦日报社的社长<ref>{{cite news |title= 金大中大半生处于逆境 坚韧不拔被喻“忍冬草”|publisher =《环球时报》 |date=2009-08-18}}</ref>。
从木浦商业学校毕业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局势对日本变得不利,日本开始大量征兵。金大中的父亲为了让他躲避征兵,将他的出生日期改成了1925年12月3日{{r|自传|page=16}}。由于当时正处于战争的后期,人力资源缺乏,金大中在木浦一家日本海运公司很容易地找到了份工作。他的日本老板还帮他做担保,使他摆脱了警察的监视{{r|金大中传|page=7}}。1945年4月9日,金大中与木浦商业学校同年级一位同学的妹妹车容爱结婚{{r|人生|page=36}}。韩国光复后,金大中被推举为原日本海运公司的运营委员会会长,接管了公司一段时间。后来[[美军政厅]]收回了公司的管理权,但金大中作为职员代表亲自去[[汉城]]谈判,要回了管理权。他在商界的威信因此也水涨船高。当时木浦最大的造船厂,大洋造船工业的职员也邀请他来管理公司。于是,他又管理了这家造船厂一段时间。在金大中和车容爱的大儿子[[金弘一 (1948年)|弘一]]出生后不久{{notetag|金大中长子出生时难产,导致金大中长女诞生时夭折{{r|自传|page=22}}。}},金大中成立了自己的木浦海运公司,经营[[木浦]],[[釜山]]、[[群山]]、[[仁川]]间的海运业务。小俩口也搬进了常乐洞的二层住宅{{r|自传|人生|page1=18-22|page2=42}}。在经营海运业务的同时,他还加入了一家原日本人经营的报纸《木浦日报》{{r|金大中传|page=9}}。他很快从报社的见习编辑和记者转为高级编辑和记者。1948年,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年仅25岁的金大中成为了木浦日报社的社长<ref>{{cite news |title= 金大中大半生处于逆境 坚韧不拔被喻“忍冬草”|publisher =《环球时报》 |date=2009-08-18}}</ref>。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时,金大中正在[[汉城]]出差。28日,一觉醒来的金大中发现[[朝鲜人民军]]已经占领了汉城。战争的混乱迫使金大中要尽早返回家乡。汉城到木浦的距离大概有400公里。在战斗机隆隆的轰炸声中,金大中花了20天的时间冒死逃回了木浦,见到了在门口苦苦等待的母亲。不过,在金大中到达木浦之前,木浦就已经被朝鲜人民军占领了。金大中的家,当时是附近最大的房子。金大中回来的时候,家里的财产都已经被没收。金大中的夫人当时要临产了,全家人都躲到了一个[[防空洞]]内。金大中的二儿子{{link-ko|弘业|김홍업}}是在防空洞内降生的。回到木浦的第三天,金大中就被当成“资本家”逮捕了。金大中的[[弟弟]]和[[岳父]]也都被抓了起来。金大中被关了两个月,原本是要被处死的。但后来由于[[联合国军]][[仁川登|登仁川]],驻木浦的朝鲜人民军匆忙北撤,他才得以幸免一死。他的弟弟和岳父也奇迹般地逃过[[死神]]的召喚{{notetag|金大中的弟弟大义因为曾参加过韩国军而被逮扑。他所在牢房里的9人有6人被带走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剩下3人在听说朝鲜人民军要撤退后,从牢房里逃了出来,而幸免一死{{r|自传|page=28-31}}。金大中的岳父是全罗道两家大印刷厂的老板{{r|自传|page=17}},被逮扑后被拉到刑场枪决。在执行枪决的那一刻,金大中的岳父晕了过去。人民军知道没打中,又补了两枪,但两颗子弹都从他耳边飞过{{r|自传|page=32}}。}}。他的其他家人,在金大中公司职员的照料下也平安无事{{notetag|金大中对公司职工非常好,因此也受到职工的爱戴。金大中被抓走后,公司的职工还曾递交联名请愿书,要求善待金大中。{{r|自传|page=33}}}}{{r|自传|人生|page1=25-32|page2=42-51}}{{r|telegraph}}。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时,金大中正在[[汉城]]出差。28日,一觉醒来的金大中发现[[朝鲜人民军]]已经占领了汉城。战争的混乱迫使金大中要尽早返回家乡。汉城到木浦的距离大概有400公里。在战斗机隆隆的轰炸声中,金大中花了20天的时间冒死逃回了木浦,见到了在门口苦苦等待的母亲。不过,在金大中到达木浦之前,木浦就已经被朝鲜人民军占领了。金大中的家,当时是附近最大的房子。金大中回来的时候,家里的财产都已经被没收。金大中的夫人当时要临产了,全家人都躲到了一个[[防空洞]]内。金大中的二儿子{{link-ko|弘业|김홍업}}是在防空洞内降生的。回到木浦的第三天,金大中就被当成“资本家”逮捕了。金大中的[[弟弟]]和[[岳父]]也都被抓了起来。金大中被关了两个月,原本是要被处死的。但后来由于[[联合国军]][[仁川登|登仁川]],驻木浦的朝鲜人民军匆忙北撤,他才得以幸免一死。他的弟弟和岳父也奇迹般地逃过[[死神]]的召喚{{notetag|金大中的弟弟大义因为曾参加过韩国军而被逮扑。他所在牢房里的9人有6人被带走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剩下3人在听说朝鲜人民军要撤退后,从牢房里逃了出来,而幸免一死{{r|自传|page=28-31}}。金大中的岳父是全罗道两家大印刷厂的老板{{r|自传|page=17}},被逮扑后被拉到刑场枪决。在执行枪决的那一刻,金大中的岳父晕了过去。人民军知道没打中,又补了两枪,但两颗子弹都从他耳边飞过{{r|自传|page=32}}。}}。他的其他家人,在金大中公司职员的照料下也平安无事{{notetag|金大中对公司职工非常好,因此也受到职工的爱戴。金大中被抓走后,公司的职工还曾递交联名请愿书,要求善待金大中。{{r|自传|page=33}}}}{{r|自传|人生|page1=25-32|page2=42-51}}{{r|telegraph}}。


金大中的公司原本有三艘船。有一艘船被当局征用运输军备,还有一艘在战火中丢失。金大中用剩下的一艘船开始重新创业。木浦日报社原本是[[朝鲜日占时期|日占时期]]日本人经营的最大地方报社。[[朝鲜战争]]使得报社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应报社员工的邀请,金大中于1950年10月收购了该报社。1951年1月4日,朝鲜人民军再次占领[[汉城]]。战争局势对南方再次恶化。韩国将政府临时搬到[[釜山]],釜山成了韩国战时的首都。金大中也举家来到了釜山,发展自己的海运事业。他在釜山成立了一家兴国海运株式会社。除了公司原有的2艘船,金大中又贷款买了3艘二手船,另外还租了5艘船,一共经营10艘船,独揽当时金融合作联合会的[[粮食]]、[[化肥]]、[[农药]]等运输业务。还不到30岁的金大中,已经成为小有名气在企业家。不过,朝鲜战争的同族相残以及[[李承晚]]政府统治下的混乱,也使得他坚定了从政的决心。{{r|自传|人生|page1=32-37|page2=53-54}}
金大中的公司原本有三艘船。有一艘船被当局征用运输军备,还有一艘在战火中丢失。金大中用剩下的一艘船开始重新创业。木浦日报社原本是[[朝鲜日占时期|日占时期]]日本人经营的最大地方报社。[[朝鲜战争]]使得报社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应报社员工的邀请,金大中于1950年10月收购了该报社。1951年1月4日,朝鲜人民军再次占领[[汉城]]。战争局势对南方再次恶化。韩国将政府临时搬到[[釜山]],釜山成了韩国战时的首都。金大中也举家来到了釜山,发展自己的海运事业。他在釜山成立了一家兴国海运株式会社。除了公司原有的2艘船,金大中又贷款买了3艘二手船,另外还租了5艘船,一共经营10艘船,独揽当时金融合作联合会的[[粮食]]、[[化肥]]、[[农药]]等运输业务。还不到30岁的金大中,已经成为小有名气在企业家。不过,朝鲜战争的同族相残以及[[李承晚]]政府统治下的混乱,也使得他坚定了从政的决心。{{r|自传|人生|page1=32-37|page2=53-54}}
第89行: 第89行:
=== 早年政治生涯 ===
=== 早年政治生涯 ===
==== 弃商从政 ====
==== 弃商从政 ====
1954年,金大中放弃了他蒸蒸日上的海运事业,开始了坎坷的政治生涯。同年,金大中举家从[[釜山域市|釜山]]搬回[[木浦市|木浦]],在木浦参加第三届国会议员选举。[[工会|劳动工会]]对木浦选举影响很大。由于金大中了解工人,热衷于改善工人工作环境,他得到了木浦劳动工会的全力支持与推荐。劳动工会是执政自由党的组织。他们提出条件,不让金大中参加在野民主国民党。金大中同意了这个要求。由于金大中反对[[李承晚]]的獨裁统治,他也不愿参加执政自由党。最后,金大中以[[無黨籍|无党派身份]]参加选举。有劳动工会的支持,金大中原本胜券在握。但后来执政自由党逮捕了劳动工会的所有干部,理由是他们作为国家干部不支持执政自由党候选人而去支持无党派候选人。金大中从政的第一次参选因此出师不利。{{r|自传|人生|page1=38-39|page2=55-57}}
1954年,金大中放弃了他蒸蒸日上的海运事业,开始了坎坷的政治生涯。同年,金大中举家从[[釜山广域市|釜山]]搬回[[木浦市|木浦]],在木浦参加第三届国会议员选举。[[工会|劳动工会]]对木浦选举影响很大。由于金大中了解工人,热衷于改善工人工作环境,他得到了木浦劳动工会的全力支持与推荐。劳动工会是执政自由党的组织。他们提出条件,不让金大中参加在野民主国民党。金大中同意了这个要求。由于金大中反对[[李承晚]]的獨裁统治,他也不愿参加执政自由党。最后,金大中以[[无党籍|无党派身份]]参加选举。有劳动工会的支持,金大中原本胜券在握。但后来执政自由党逮捕了劳动工会的所有干部,理由是他们作为国家干部不支持执政自由党候选人而去支持无党派候选人。金大中从政的第一次参选因此出师不利。{{r|自传|人生|page1=38-39|page2=55-57}}


1956年9月25日,金大中在[[勉 (韓國)|张勉]]的劝说下,正式加入在野[[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1958年春,金大中在[[麟蹄郡]]参加第四届国会议员选举{{notetag|金大中参加选举时,民主党的已经占有了木浦的议席,因此他未在家乡木浦参选{{r|自传|page=42}}。}}。麟蹄郡是[[朝鲜战争]]后新设的选区,选民中80%是[[军人]]。由于当时军队内部腐败严重,军人们都很支持[[在野党]],希望有新的政权掌管军权。不过,金大中的参选活动遭到执政自由党重重阻挠,金大中的候选人登记最终被认为无效。为此,金大中进行了“妨碍候选登记”诉訟。1959年3月,法院宣判金大中胜诉,当选的执政党候选人[[国会议员]]资格被取消。同年6月,金大中参加[[补选]]。为阻碍金大中当选,执政党指金大中是“[[赤色分子]]”,并[[選舉舞弊]]。金大中第二次参选议员因此再次落选。为筹集竞选经费,金大中在参加1960年第5届国会议员选举前,几乎耗尽了家里的财产,并卖掉了房子,生活窘迫。他的第一任夫人车容爱开理发店来维持生计。由于过度辛劳,车容爱因心脏病于1960年5月27日病逝{{r|自传|人生|page1=42-50|page2=58-60}}。
1956年9月25日,金大中在[[勉 (韩国)|张勉]]的劝说下,正式加入在野[[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1958年春,金大中在[[麟蹄郡]]参加第四届国会议员选举{{notetag|金大中参加选举时,民主党的已经占有了木浦的议席,因此他未在家乡木浦参选{{r|自传|page=42}}。}}。麟蹄郡是[[朝鲜战争]]后新设的选区,选民中80%是[[军人]]。由于当时军队内部腐败严重,军人们都很支持[[在野党]],希望有新的政权掌管军权。不过,金大中的参选活动遭到执政自由党重重阻挠,金大中的候选人登记最终被认为无效。为此,金大中进行了“妨碍候选登记”诉訟。1959年3月,法院宣判金大中胜诉,当选的执政党候选人[[国会议员]]资格被取消。同年6月,金大中参加[[补选]]。为阻碍金大中当选,执政党指金大中是“[[赤色分子]]”,并[[选举舞弊]]。金大中第二次参选议员因此再次落选。为筹集竞选经费,金大中在参加1960年第5届国会议员选举前,几乎耗尽了家里的财产,并卖掉了房子,生活窘迫。他的第一任夫人车容爱开理发店来维持生计。由于过度辛劳,车容爱因心脏病于1960年5月27日病逝{{r|自传|人生|page1=42-50|page2=58-60}}。


1960年3月15日是韩国的第四届总统大选。金大中为在野民主党的候选人助。摇摇欲坠的[[李承晚]]政权为谋求连任,在选举中大肆舞弊,引发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金大中也代表[[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参加抗议行动。4月26日,李承晚迫于压力宣布辞职{{r|自传|page=51-57}}。同年7月,金大中再次在[[麟蹄郡]]参加第五届国会议员选举。但這次选举是历史上第一次缺席投票选举,支持金大中的军人们不能参加[[选举]],结果金大中再次失败。不过,在此次选举中,他的才华被时任国务总理[[张勉 (韩国)|张勉]]发现。金大中破格提拔为[[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的发言人。更幸运的是,那个击败金大中的自由党候选人因[[渎职]]和涉嫌[[选举操控手法|不法选举]],被剥夺了议员资格。在随后的麟蹄郡补选中,金大中在1961年5月14日终当选议员,并在当天领取议员当选证。5月16日,陆军少将[[朴正熙]]发动“[[五一六事政變|5·16政变]]”。[[韩国国会]]在金大中当选的第二天被解散。还没宣誓的金大中也随之被剥夺议员资格{{r|自传|人生|page1=59-70|page2=63-68}}{{r|telegraph}}。军政府为了拉拢人心,打着清除腐败的旗帜肃清民主党。作为民主党的发言人,金大中被以涉嫌腐败和“容共”的罪名,遭到拘捕。在没有[[证据]]、没有拘留证和[[逮捕证]]的情况下,金大中被关押了三个月才释。出狱后,金大中带着两个儿子搬到汉城,与母亲和在[[梨花女子大学]]读书的妹妹同住。金大中的妹妹患有[[心房中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瓣膜症]]。但这时期的金大中无职无业,生活贫困。他只能无助地看着妹妹慢慢地走向死亡。1961年秋,在金大中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偶遇十年前在[[釜山]]相识的故人[[李姬镐]]。两人后在1962年5月10日结婚,婚后有一儿子弘杰。{{r|传奇|人生|page1=85-103|page2=68-72}}
1960年3月15日是韩国的第四届总统大选。金大中为在野民主党的候选人助。摇摇欲坠的[[李承晚]]政权为谋求连任,在选举中大肆舞弊,引发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金大中也代表[[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参加抗议行动。4月26日,李承晚迫于压力宣布辞职{{r|自传|page=51-57}}。同年7月,金大中再次在[[麟蹄郡]]参加第五届国会议员选举。但這次选举是历史上第一次缺席投票选举,支持金大中的军人们不能参加[[选举]],结果金大中再次失败。不过,在此次选举中,他的才华被时任国务总理[[张勉 (韩国)|张勉]]发现。金大中破格提拔为[[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的发言人。更幸运的是,那个击败金大中的自由党候选人因[[渎职]]和涉嫌[[选举操控手法|不法选举]],被剥夺了议员资格。在随后的麟蹄郡补选中,金大中在1961年5月14日终当选议员,并在当天领取议员当选证。5月16日,陆军少将[[朴正熙]]发动“[[五一六事政變|5·16政变]]”。[[韩国国会]]在金大中当选的第二天被解散。还没宣誓的金大中也随之被剥夺议员资格{{r|自传|人生|page1=59-70|page2=63-68}}{{r|telegraph}}。军政府为了拉拢人心,打着清除腐败的旗帜肃清民主党。作为民主党的发言人,金大中被以涉嫌腐败和“容共”的罪名,遭到拘捕。在没有[[证据]]、没有拘留证和[[逮捕证]]的情况下,金大中被关押了三个月才释。出狱后,金大中带着两个儿子搬到汉城,与母亲和在[[梨花女子大学]]读书的妹妹同住。金大中的妹妹患有[[心房中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瓣膜症]]。但这时期的金大中无职无业,生活贫困。他只能无助地看着妹妹慢慢地走向死亡。1961年秋,在金大中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偶遇十年前在[[釜山]]相识的故人[[李姬镐]]。两人后在1962年5月10日结婚,婚后有一儿子弘杰。{{r|传奇|人生|page1=85-103|page2=68-72}}


==== 首次出任国会议员 ====
==== 首次出任国会议员 ====
1963年2月27日,朴正熙军政府解禁了《政治活动净化法》,并开始建立[[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共和党]],为第五届总统大选做准备。被打压两年的金大中也开始参与[[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的重建,并以民主党发言人的身份活跃于政界{{r|传奇|page=108-109}}。1963年11月,金大中在木浦参加第六届国会议员选举。经历过前五次竞选失败和挫折的金大中结果以22513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会议员]]。金大中很珍惜来之不易的议员工作。为准备国会发言,他从早到晚泡在国会图书馆内查找资料。在国会第一次全会开幕的后六个月,金大中成为发言最多的议员,还创下在国会发言五个小时滴水不进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世界吉尼斯记录]]。他的发言以事例和[[数据]]为根据,经常使执政党陷入困境{{notetag|当时的《韩国日报》如是称赞金大中,“金大中议员的发言是以统计数字作为支撑的,既诚实可信,又带有在野党的辛辣与幽默,非常具有说服力”{{r|同行|page=78}}。}}。{{r|自传|传奇|人生|page1=88|page2=114-117|page3=80-85}}
1963年2月27日,朴正熙军政府解禁了《政治活动净化法》,并开始建立[[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共和党]],为第五届总统大选做准备。被打压两年的金大中也开始参与[[民主 (大1955年)|民主党]]的重建,并以民主党发言人的身份活跃于政界{{r|传奇|page=108-109}}。1963年11月,金大中在木浦参加第六届国会议员选举。经历过前五次竞选失败和挫折的金大中结果以22513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会议员]]。金大中很珍惜来之不易的议员工作。为准备国会发言,他从早到晚泡在国会图书馆内查找资料。在国会第一次全会开幕的后六个月,金大中成为发言最多的议员,还创下在国会发言五个小时滴水不进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世界吉尼斯记录]]。他的发言以事例和[[数据]]为根据,经常使执政党陷入困境{{notetag|当时的《韩国日报》如是称赞金大中,“金大中议员的发言是以统计数字作为支撑的,既诚实可信,又带有在野党的辛辣与幽默,非常具有说服力”{{r|同行|page=78}}。}}。{{r|自传|传奇|人生|page1=88|page2=114-117|page3=80-85}}


1964年,朴正熙政府开始启动与[[日本]]邦交正常化的谈判,引来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在与日本建交这个问题上,金大中和[[执政党]]的观点差不多,支持建交,因此遭到了在野民主阵营和民间人士的指责,被骂成“执政党的走狗”。连他的父亲也写信指责他。与执政党不同的是,金大中认为[[朴正熙]]政府向日本提出的3亿美元赔偿实在微不足道{{notetag|李承晚政府提出的赔偿金额为20亿美元;张勉政府提出的赔偿金额为28.5亿美元{{r|自述|page=56}}。}},还不如分文不要,要求日本向韩国真诚道歉。1965年6月3日,反对与日本建交的游行示威发展到了高潮。朴正熙都做好了下野的准备。日本和韩国同为美国的盟友。原本对朴正熙不存好感的美国,由于韩日建交问题,开始支持朴正熙。美国驻韩大使伯格和驻韩联合国军司令海乌德乘坐[[直升飞机]],从游行示威人群的头顶飞过,降落到[[青瓦台]]内。当晚,朴正熙下达了戒严令,示威游行被镇压。6月22日,韩国与日本签订了《[[韩日基本条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r|自传|传奇|人生|同行|page1=88-92|page2=117-122|page3=86-91|page4=81-83}}
1964年,朴正熙政府开始启动与[[日本]]邦交正常化的谈判,引来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在与日本建交这个问题上,金大中和[[执政党]]的观点差不多,支持建交,因此遭到了在野民主阵营和民间人士的指责,被骂成“执政党的走狗”。连他的父亲也写信指责他。与执政党不同的是,金大中认为[[朴正熙]]政府向日本提出的3亿美元赔偿实在微不足道{{notetag|李承晚政府提出的赔偿金额为20亿美元;张勉政府提出的赔偿金额为28.5亿美元{{r|自述|page=56}}。}},还不如分文不要,要求日本向韩国真诚道歉。1965年6月3日,反对与日本建交的游行示威发展到了高潮。朴正熙都做好了下野的准备。日本和韩国同为美国的盟友。原本对朴正熙不存好感的美国,由于韩日建交问题,开始支持朴正熙。美国驻韩大使伯格和驻韩联合国军司令海乌德乘坐[[直升飞机]],从游行示威人群的头顶飞过,降落到[[青瓦台]]内。当晚,朴正熙下达了戒严令,示威游行被镇压。6月22日,韩国与日本签订了《[[韩日基本条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r|自传|传奇|人生|同行|page1=88-92|page2=117-122|page3=86-91|page4=81-83}}


1965年,美国开始要求韩国向[[越南]]派兵。韩国政坛朝野再次意见相左。金大中也反对向越南派兵。在野党的主张加深了与美国的鸿沟,[[朴正熙]]政府与美国的关系却变得越来越紧密。向越南派兵不久,朴正熙便被美国[[林登·约翰逊|约翰逊总统]]邀请访美,受到了兄弟国家领导人的最高礼遇。不过,日后的历史证明韩国的确从越南派兵中受益。借助美日的援助,以及军工产业的繁荣,韩国的年经济增长率超过了10%。1965-1969年也成了朴正熙执政的鼎盛时期。1966年2月21日,金大中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与另外两名议员首次访问了美国。同年9月,金大中随其它稳健派议员实地赴越南考察[[韓軍]]基地。{{r|自传|传奇|人生|page1=93-95|page2=123|page3=92}}
1965年,美国开始要求韩国向[[越南]]派兵。韩国政坛朝野再次意见相左。金大中也反对向越南派兵。在野党的主张加深了与美国的鸿沟,[[朴正熙]]政府与美国的关系却变得越来越紧密。向越南派兵不久,朴正熙便被美国[[林登·约翰逊|约翰逊总统]]邀请访美,受到了兄弟国家领导人的最高礼遇。不过,日后的历史证明韩国的确从越南派兵中受益。借助美日的援助,以及军工产业的繁荣,韩国的年经济增长率超过了10%。1965-1969年也成了朴正熙执政的鼎盛时期。1966年2月21日,金大中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与另外两名议员首次访问了美国。同年9月,金大中随其它稳健派议员实地赴越南考察[[韩军]]基地。{{r|自传|传奇|人生|page1=93-95|page2=123|page3=92}}


1965年,民主党、民正党、自民党、国民党和民政党合并为单一的在野民众党,金大中当选发言人和宣传局长。1966年8月,金大中成为民众党核心领导成员,担任该党政策委员会议长、中央执行局成员。1967年2月7日,两大在野党民众党和新韩党合并成[[新民党 (韩国)|新民党]],金大中被选为新民党中央执行局成员和新民党发言人{{r|自传|传奇|page1=96|page2=123-124}}。1967年6月,金大中再次在家乡[[木浦]],参加第七届国会议员选举。随着金大中在政坛影响的扩大,[[朴正熙]]已经把他当成了眼中钉。在选举前夕,朴正熙和执政党下达了宁可让执政党候选人在其它区域落选20名,也要阻挡金大中当选的目标。朴正熙也亲自两次来到木浦,为执政党候选人拉选票。不过,金大中最终还是以2000票的微弱优势当选。但是,执政党在国会获得了“[[三选改宪]]”的三分之二席位。{{r|自传|人生|page1=97-105|page2=97-106}}
1965年,民主党、民正党、自民党、国民党和民政党合并为单一的在野民众党,金大中当选发言人和宣传局长。1966年8月,金大中成为民众党核心领导成员,担任该党政策委员会议长、中央执行局成员。1967年2月7日,两大在野党民众党和新韩党合并成[[新民党 (韩国)|新民党]],金大中被选为新民党中央执行局成员和新民党发言人{{r|自传|传奇|page1=96|page2=123-124}}。1967年6月,金大中再次在家乡[[木浦]],参加第七届国会议员选举。随着金大中在政坛影响的扩大,[[朴正熙]]已经把他当成了眼中钉。在选举前夕,朴正熙和执政党下达了宁可让执政党候选人在其它区域落选20名,也要阻挡金大中当选的目标。朴正熙也亲自两次来到木浦,为执政党候选人拉选票。不过,金大中最终还是以2000票的微弱优势当选。但是,执政党在国会获得了“[[三选改宪]]”的三分之二席位。{{r|自传|人生|page1=97-105|page2=97-106}}
第107行: 第107行:
1969年10月17日,在在野党极力阻止无效后,[[朴正熙]]“[[三选改宪]]”方案在[[韩国国会|国会]]得到通过。这为朴正熙第三次出任总统扫清了法律障碍。朴正熙的得逞使韩国民主遭到沉重打击。[[新民党 (韩国)|新民党]]当时的领导层年纪都已经很大。老化固守的观念加之抵制朴正熙“三选改宪”的失败,使得党内氛围非常低沉。1969年11月8日,新民党院内总务部长[[金泳三]]提出了“40岁一代旗手论”,主张政治主导权向40年龄段的年轻政治家转移,得到党内成员的拥护{{r|传奇|page=133}}。金泳三、金大中和李哲承三位40年龄段的年轻领导人,成为1971年新民党总统候选人的竞争者。1970年9月29日,金大中最终在经过二次投票后,当选新民党总统候选人。{{r|自传|人生|page1=113-116|page2 =107-110}}
1969年10月17日,在在野党极力阻止无效后,[[朴正熙]]“[[三选改宪]]”方案在[[韩国国会|国会]]得到通过。这为朴正熙第三次出任总统扫清了法律障碍。朴正熙的得逞使韩国民主遭到沉重打击。[[新民党 (韩国)|新民党]]当时的领导层年纪都已经很大。老化固守的观念加之抵制朴正熙“三选改宪”的失败,使得党内氛围非常低沉。1969年11月8日,新民党院内总务部长[[金泳三]]提出了“40岁一代旗手论”,主张政治主导权向40年龄段的年轻政治家转移,得到党内成员的拥护{{r|传奇|page=133}}。金泳三、金大中和李哲承三位40年龄段的年轻领导人,成为1971年新民党总统候选人的竞争者。1970年9月29日,金大中最终在经过二次投票后,当选新民党总统候选人。{{r|自传|人生|page1=113-116|page2 =107-110}}


金大中认为要想赢得总统大选,在野党需要重塑形象,拿出整套的治国方案。1970年10月,金大中作为新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在汉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金大中公布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案,包括南北统一、废止国民抱怨的“[[大預備|乡土预备军制]]”和建立劳资共管委员会的经济改革方案,在韩国社会产生顯著反响。金大中的经济改革方案,后来成为他“大众参与经济”的一部分。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了金大中的《大众参与经济论》{{r|自传|传奇|page1=117-123|page=143-144}}。1971年2月,金大中携带夫人[[李姬镐]]对[[日本]]和美国进行了访问,旨在向这两个国家宣传新民党的方针政策,谋求支持和建立合作关系。在美期间,金大中拜访了[[美国国务院]]主要官员和[[爱德华·肯尼迪]]等国会议员。李姬镐还去[[白宫]]拜访了[[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总统夫人[[帕特·尼克松]],并合了影{{notetag|李姬镐回国后原本想在一家照相馆再洗几张与尼克松夫人合影的照片。但当局以该照相馆有漏税嫌疑对其进行了搜查,之后照片就不见了。共和党还召开记者招待会说李姬镐根本就没和尼克松夫人见过面。李姬镐后来将摄影师叫到家中,将还有的一张照片进行了复制并公开于众{{r|同行|page=103-104}}}}。为抵消金大中的影响,朴正熙当局不择手段。金大中访美期间,他的宅邸生了遭人投掷[[炸弹]]的事件。当局以“内部人员所为”为由,逮捕了50多人。金大中上初中二年级的侄子遭到[[水刑]]逼供作假证,被当做[[替罪羊]],说成是投弹人{{notetag|负责审批此案的赵准熙法官以证据不足释放了金大中的侄子后,被免除了法官的职务。后来,他成了一位著名的人权律师。{{r|同行|page=103}}}}。几天后,选举大会委员长郑一亨的家凌晨“离奇”发生大火。当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是猫从火炕里带出火种引发火灾。此事的荒唐之极还成为当时海外谈论的话题,并被评为当年韩国国内十大新闻。为阻挠金大中当选,朴正熙军政府将金大中诬蔑成“容共分子”,并煽动地区矛盾。由于在野党党首和总统候选人不是同一人,加之党内妥协派的纷争,金大中实际上是孤军奋战。除此之外,当局还对向金大中竞选提供赞助的经济界人士进行逮捕迫害。{{r|自传|人生|同行|page1=124-129|page2=115-119|page3=102-105}}
金大中认为要想赢得总统大选,在野党需要重塑形象,拿出整套的治国方案。1970年10月,金大中作为新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在汉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金大中公布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案,包括南北统一、废止国民抱怨的“[[大預備|乡土预备军制]]”和建立劳资共管委员会的经济改革方案,在韩国社会产生顯著反响。金大中的经济改革方案,后来成为他“大众参与经济”的一部分。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了金大中的《大众参与经济论》{{r|自传|传奇|page1=117-123|page=143-144}}。1971年2月,金大中携带夫人[[李姬镐]]对[[日本]]和美国进行了访问,旨在向这两个国家宣传新民党的方针政策,谋求支持和建立合作关系。在美期间,金大中拜访了[[美国国务院]]主要官员和[[爱德华·肯尼迪]]等国会议员。李姬镐还去[[白宫]]拜访了[[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总统夫人[[帕特·尼克松]],并合了影{{notetag|李姬镐回国后原本想在一家照相馆再洗几张与尼克松夫人合影的照片。但当局以该照相馆有漏税嫌疑对其进行了搜查,之后照片就不见了。共和党还召开记者招待会说李姬镐根本就没和尼克松夫人见过面。李姬镐后来将摄影师叫到家中,将还有的一张照片进行了复制并公开于众{{r|同行|page=103-104}}}}。为抵消金大中的影响,朴正熙当局不择手段。金大中访美期间,他的宅邸生了遭人投掷[[炸弹]]的事件。当局以“内部人员所为”为由,逮捕了50多人。金大中上初中二年级的侄子遭到[[水刑]]逼供作假证,被当做[[替罪羊]],说成是投弹人{{notetag|负责审批此案的赵准熙法官以证据不足释放了金大中的侄子后,被免除了法官的职务。后来,他成了一位著名的人权律师。{{r|同行|page=103}}}}。几天后,选举大会委员长郑一亨的家凌晨“离奇”发生大火。当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是猫从火炕里带出火种引发火灾。此事的荒唐之极还成为当时海外谈论的话题,并被评为当年韩国国内十大新闻。为阻挠金大中当选,朴正熙军政府将金大中诬蔑成“容共分子”,并煽动地区矛盾。由于在野党党首和总统候选人不是同一人,加之党内妥协派的纷争,金大中实际上是孤军奋战。除此之外,当局还对向金大中竞选提供赞助的经济界人士进行逮捕迫害。{{r|自传|人生|同行|page1=124-129|page2=115-119|page3=102-105}}


1971年4月,金大中首次作为在野党总统候选人参加[[1971年大國總統選舉|总统大选]],挑战时任总统[[朴正熙]]。在大选的三个月期间,他每天辗转各地,平均日行400-800公里,被舆论称为“铁人”{{r|人生|page=120}}。执政民主共和党基层竭力阻挠金大中的选举活动。但金大中在所到之处,还是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在朴正熙故乡[[大邱域市|大邱]],有20万人自发前来聆听金大中的演讲。在[[釜山域市|釜山]],聆听他讲演的人数高达50万。金大中在汉城奖忠坛公园讲演时,听众人数达到空前的100万。而朴正熙在奖忠坛公园讲演时,听众人数只有金大中的三分之一{{r|金大中传|page=93}}。除了妨碍金大中的选举活动,执政[[民主共和党 (韩国)|共和党]]还在选举中采取了种种不法舞弊行为以确保朴正熙当选,连金大中和夫人投的票都被当局宣布为无效票。日本《[[朝日新闻]]》为此于4月28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无效、违法不断”的报道。{{r|人生|page=125}}最终公布的投票结果,金大中获得44.4%的选票,与通过大规模舞弊手段谋求连任的朴正熙仅差4.4%的选票而落选{{r|fhzx}}。当时有评论认为“如果有公正的选举机构监督,正确计算选票,金大中肯定当选总统”{{r|post}}。
1971年4月,金大中首次作为在野党总统候选人参加[[1971年大国总统选举|总统大选]],挑战时任总统[[朴正熙]]。在大选的三个月期间,他每天辗转各地,平均日行400-800公里,被舆论称为“铁人”{{r|人生|page=120}}。执政民主共和党基层竭力阻挠金大中的选举活动。但金大中在所到之处,还是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在朴正熙故乡[[大邱广域市|大邱]],有20万人自发前来聆听金大中的演讲。在[[釜山广域市|釜山]],聆听他讲演的人数高达50万。金大中在汉城奖忠坛公园讲演时,听众人数达到空前的100万。而朴正熙在奖忠坛公园讲演时,听众人数只有金大中的三分之一{{r|金大中传|page=93}}。除了妨碍金大中的选举活动,执政[[民主共和党 (韩国)|共和党]]还在选举中采取了种种不法舞弊行为以确保朴正熙当选,连金大中和夫人投的票都被当局宣布为无效票。日本《[[朝日新闻]]》为此于4月28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无效、违法不断”的报道。{{r|人生|page=125}}最终公布的投票结果,金大中获得44.4%的选票,与通过大规模舞弊手段谋求连任的朴正熙仅差4.4%的选票而落选{{r|fhzx}}。当时有评论认为“如果有公正的选举机构监督,正确计算选票,金大中肯定当选总统”{{r|post}}。


总统大选结束后的一个月是第八届国会议员选举。金大中利用自己在国民中的声望,在各地为新民党候选人游说。金大中的崛起让朴正熙倍感威胁{{r|fhzx}}。此后金大中多次遭到死亡的威胁。1971年5月25日,在从木浦至[[光州域市|光州]]的公路上,金大中遭遇朴正熙蓄意制造的“车祸”,与他同行的三名支持者当场死亡。金大中虽大难不死,但[[股骨|股关节]]被重创,留下终身残疾,只能一脚跛行{{r|telegraph|fhzx}}。1971年5月27日,第八届国会议员投票结果,执政的民主共和党获得113个席位,新民党获得89个席位,远远超过抵制修改宪法所必须的法定票数65票(三分之一)。金大中也当选为第八届国会议员。新民党的意外胜利给朴正熙的独裁统治带来沉重打击。{{r|传奇|page=161}}
总统大选结束后的一个月是第八届国会议员选举。金大中利用自己在国民中的声望,在各地为新民党候选人游说。金大中的崛起让朴正熙倍感威胁{{r|fhzx}}。此后金大中多次遭到死亡的威胁。1971年5月25日,在从木浦至[[光州广域市|光州]]的公路上,金大中遭遇朴正熙蓄意制造的“车祸”,与他同行的三名支持者当场死亡。金大中虽大难不死,但[[股骨|股关节]]被重创,留下终身残疾,只能一脚跛行{{r|telegraph|fhzx}}。1971年5月27日,第八届国会议员投票结果,执政的民主共和党获得113个席位,新民党获得89个席位,远远超过抵制修改宪法所必须的法定票数65票(三分之一)。金大中也当选为第八届国会议员。新民党的意外胜利给朴正熙的独裁统治带来沉重打击。{{r|传奇|page=161}}


==== 遭受政治迫害 ====
==== 遭受政治迫害 ====
===== 第一次海外流亡和东京绑架案 =====
===== 第一次海外流亡和东京绑架案 =====
[[File:Three Kim.JPG|缩略图|300px|金大中、金泳三和金钟泌在韩国政坛被称为“三金”,他们共同活跃在政坛的时期被称为“{{link-ko|三金时代|삼김시대}}”<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逝世韩政坛"三金时代"终结 |publisher=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
[[File:Three Kim.JPG|thumb|300px|金大中、金泳三和金钟泌在韩国政坛被称为“三金”,他们共同活跃在政坛的时期被称为“{{link-ko|三金时代|삼김시대}}”<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逝世韩政坛"三金时代"终结 |publisher=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
{{参见|金大中綁架事件}}
{{参见|金大中綁架事件}}
由于总统和议会竞选的劳累加之[[车祸]]后伤情的恶化,金大中开始卧病在床。朴正熙当局对金大中开始了24小时的[[跟踪]][[监视]],金大中家里的[[电话]]也被[[窃听]]。金大中家周围的房子也被当局租来用于监视。“金大中”这个名字开始从[[报刊]],[[电视]]和[[广播]]中消失{{r|自传|page=148}}。1972年10月17日,金大中在[[日本]]治疗股关节伤时,[[朴正熙]]发动了“[[十月维新]]”军事政变。十天后,朴正熙公布了《维新宪法》,将总统[[直接选举]]改为由“[[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间接选举]],有关限制总统连任的规定也被废除。同年12月23日,朴正熙作为惟一的总统候选人当选韩国第八届总统。经过再三斟酌,金大中决定向日本政府提出[[政治避难]]留在[[东京]],以便寻求[[日本]]和美国政府的干预。10月18日,金大中邀请各国记者在东京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并在日本多家报刊媒体撰写文章,揭露朴正熙“十月维新”的独裁暴行。{{r|传奇|人生|自传|page1=170-175|page2=133-135|page3=160-163}}
由于总统和议会竞选的劳累加之[[车祸]]后伤情的恶化,金大中开始卧病在床。朴正熙当局对金大中开始了24小时的[[跟踪]][[监视]],金大中家里的[[电话]]也被[[窃听]]。金大中家周围的房子也被当局租来用于监视。“金大中”这个名字开始从[[报刊]],[[电视]]和[[广播]]中消失{{r|自传|page=148}}。1972年10月17日,金大中在[[日本]]治疗股关节伤时,[[朴正熙]]发动了“[[十月维新]]”军事政变。十天后,朴正熙公布了《维新宪法》,将总统[[直接选举]]改为由“[[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间接选举]],有关限制总统连任的规定也被废除。同年12月23日,朴正熙作为惟一的总统候选人当选韩国第八届总统。经过再三斟酌,金大中决定向日本政府提出[[政治避难]]留在[[东京]],以便寻求[[日本]]和美国政府的干预。10月18日,金大中邀请各国记者在东京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并在日本多家报刊媒体撰写文章,揭露朴正熙“十月维新”的独裁暴行。{{r|传奇|人生|自传|page1=170-175|page2=133-135|page3=160-163}}


1972年底,金大中从日本飞往美国,游说美国政界对韩国的局势施压。通过[[哈佛大学]]两位教授的介绍,金大中会见了一些美国政界要员,其中包括[[民主党 (美国)|民主党]]院内总务、日后的美驻日大使麦克·曼斯威尔德议员。他还在[[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大学发表演讲,揭露维新政变的真相,呼吁美国各界支持韩国反对[[朴正熙]]独裁统治的民主斗争。据说,这些大学当时都接到韩国中央情报部的抗议电话,要求他们不为金大中提供场地。1973年1月5日,金大中从美国返回[[日本]]。和在美国一样,金大中与日本执政和在野的政党议员广泛接触,其中包括[[田中角荣]]、[[福田赳夫]]、桥本登美三郎等。在日本流亡期间,金大中出版了《独裁和我的斗争》一书。1973年3月6日,他第二次来到美国,与[[裔美人|美国韩侨]]民主人士建立了一个发展民主主义、反对朴正熙独裁、促进国家统一的政治组织,“韩国恢复民主促进统一国民会议”(简称“韩民统”)。{{r|自传|传奇|人生|page1=164-171|page2=170-176|page3=138-141}}
1972年底,金大中从日本飞往美国,游说美国政界对韩国的局势施压。通过[[哈佛大学]]两位教授的介绍,金大中会见了一些美国政界要员,其中包括[[民主党 (美国)|民主党]]院内总务、日后的美驻日大使麦克·曼斯威尔德议员。他还在[[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大学发表演讲,揭露维新政变的真相,呼吁美国各界支持韩国反对[[朴正熙]]独裁统治的民主斗争。据说,这些大学当时都接到韩国中央情报部的抗议电话,要求他们不为金大中提供场地。1973年1月5日,金大中从美国返回[[日本]]。和在美国一样,金大中与日本执政和在野的政党议员广泛接触,其中包括[[田中角荣]]、[[福田赳夫]]、桥本登美三郎等。在日本流亡期间,金大中出版了《独裁和我的斗争》一书。1973年3月6日,他第二次来到美国,与[[裔美人|美国韩侨]]民主人士建立了一个发展民主主义、反对朴正熙独裁、促进国家统一的政治组织,“韩国恢复民主促进统一国民会议”(简称“韩民统”)。{{r|自传|传奇|人生|page1=164-171|page2=170-176|page3=138-141}}


同年7月10日,为了建立“韩民统日本本部”,金大中回到了[[日本]]。金大中在海外的活动激怒了[[朴正熙]]。1973年8月8日,金大中在东京{{link-ja|格兰皇宫大饭店|ホテルグランドパレス}}会见从韩国来日病的统一民主党总裁梁一同。由于梁一同和金大中是密友,因此梁一同此行被韩国特工跟踪。从梁一同房间出来时,金大中遭到[[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派的五六名不知身份的黑衣大汉[[金大中被绑架事件|绑架]]。金大中被麻醉后,被捆绑押送到海上,险些被沉尸大海,最终被绑架回[[汉城]]。后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金大中才得以被释放,但被[[软禁]]在家中{{r|传奇|人生|自传|nobel|page1=71-79|page2=143-156|page3=172-191}}。在日本本土发生绑架金大中事件明显是对日本主权的侵犯。此事在日本颇受关注。但朴正熙当局则将金大中被绑架事件说成是“金大中自编自导的一出戏”。为了平息日本舆论,时任韩国总理[[金钟泌]]走访了日本,并向日本表达了歉意。1974年8月15日[[韩国光复节]],韩国发生[[文世光]]事件。朴正熙夫人[[陆英修]]在奖忠洞国立剧场被前来暗杀[[朴正熙]]的日籍韩侨[[文世光]]枪杀,使日本处于尴尬之地。此后,日本对金大中被绑架事件的调查也不了了之。{{r|同行|page=136-137}}
同年7月10日,为了建立“韩民统日本本部”,金大中回到了[[日本]]。金大中在海外的活动激怒了[[朴正熙]]。1973年8月8日,金大中在东京{{link-ja|格兰皇宫大饭店|ホテルグランドパレス}}会见从韩国来日病的统一民主党总裁梁一同。由于梁一同和金大中是密友,因此梁一同此行被韩国特工跟踪。从梁一同房间出来时,金大中遭到[[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派的五六名不知身份的黑衣大汉[[金大中被绑架事件|绑架]]。金大中被麻醉后,被捆绑押送到海上,险些被沉尸大海,最终被绑架回[[汉城]]。后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金大中才得以被释放,但被[[软禁]]在家中{{r|传奇|人生|自传|nobel|page1=71-79|page2=143-156|page3=172-191}}。在日本本土发生绑架金大中事件明显是对日本主权的侵犯。此事在日本颇受关注。但朴正熙当局则将金大中被绑架事件说成是“金大中自编自导的一出戏”。为了平息日本舆论,时任韩国总理[[金钟泌]]走访了日本,并向日本表达了歉意。1974年8月15日[[韩国光复节]],韩国发生[[文世光]]事件。朴正熙夫人[[陆英修]]在奖忠洞国立剧场被前来暗杀[[朴正熙]]的日籍韩侨[[文世光]]枪杀,使日本处于尴尬之地。此后,日本对金大中被绑架事件的调查也不了了之。{{r|同行|page=136-137}}


===== 明洞民主救国宣言 =====
===== 明洞民主救国宣言 =====
第129行: 第129行:


===== 被全斗焕军政府判处死刑 =====
===== 被全斗焕军政府判处死刑 =====
{{rellink|extraclasses=boilerplate seealso noprint|參見:{{Link-ko|金大中亂陰謀事件|김대중 내란 음모 사건}}}}
{{rellink|extraclasses=boilerplate seealso noprint|参见:{{Link-ko|金大中亂陰謀事件|김대중 내란 음모 사건}}}}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遭[[暗杀]]身亡后,汉城迎来了短暂的“[[汉城之春]]”。同年11月10日,代总统[[崔圭夏]]发表《特别谈话》,提出根据国家法律三个月内通过“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间接选举总统,新总统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修改维新宪法,然后按照新的宪法来选举总统。崔圭夏的讲话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过渡政府]]很快解除了朴正熙发布的一系列紧急措施令。朝野各界也纷纷为1980年总统大选做准备。两个月后,金大中的[[软禁]]被解除。金大中的公民权最终也于1980年3月1日被恢复。{{r|传奇|人生|自传|page1=295-303|page2=183-191|page3=228-229}}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遭[[暗杀]]身亡后,汉城迎来了短暂的“[[汉城之春]]”。同年11月10日,代总统[[崔圭夏]]发表《特别谈话》,提出根据国家法律三个月内通过“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间接选举总统,新总统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修改维新宪法,然后按照新的宪法来选举总统。崔圭夏的讲话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过渡政府]]很快解除了朴正熙发布的一系列紧急措施令。朝野各界也纷纷为1980年总统大选做准备。两个月后,金大中的[[软禁]]被解除。金大中的公民权最终也于1980年3月1日被恢复。{{r|传奇|人生|自传|page1=295-303|page2=183-191|page3=228-229}}


1979年12月12日,[[全斗焕]]发动了[[双十二政变]],完全控制了军权和崔圭夏[[代理 (政治)|看守内阁]]。1980年5月,主导民主运动的{{link-ko|三金|삼김시대}}、大学生和民众与全斗焕的军方势力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汉城持续爆发要求废除维新和全斗焕下台的游行示威。同年5月17日,全斗焕发动[[5·17紧急戒严|“5·17”军事政变]]。汉城各政府机构、国会大厦、各新闻机构和大学都被军方占领。金大中和[[金钟泌]]被[[逮捕]],[[金泳三]]被[[软禁]],另有数百名各界民主人士被逮捕。军方开始实行全国[[戒严]]。韩国的民主发展进程再次回到严冬。在金大中逮捕的第二天,[[光州域市|光州]]爆发大规模的抗议事件“[[光州事件]]”。同年9月11日,金大中被军事法庭以策动光州暴动的“内乱阴谋罪”和1972年“十月维新”政变之后在海外组织“韩民统”的“反国家团体的罪魁”两项罪名{{Link-ko|金大中亂陰謀事件|김대중내란음모사건|判处死刑}}。金大中进行了上诉。但1981年1月,金大中的上诉被[[韩国大法院|大法院]]驳回。不过在美国的压力下,金大中最终被改判[[无期徒刑]]。改成无期徒刑后,金大中从陆军监狱被转移到[[清州市|清州]][[监狱]]服刑。服刑期间,金大中的夫人每天都给他写[[书信|信]],两年间共写了640封。他的儿子们也给他写了200多封的信。不过,牢房不准许保留信件,家人的来信和照片看过后就被没收了。按监狱的规定,金大中每个月最多只能寄一张明信片。为此金大中开始在明信片两面的空白处练习写小字。他曾在寄给家人的一张明信片上写了两万多字的信。1983年,金大中的这些家书被集结成《带着民族的遗憾》一书在美国出版,后被翻译成[[日文]]以《狱中书信》为名在[[日本]]出版。1984年,该书在韩国国内以《金大中狱中书信》为名出版。{{r|传奇|自述|自传|page1=300-336|page2=34|page3=232-265}}
1979年12月12日,[[全斗焕]]发动了[[双十二政变]],完全控制了军权和崔圭夏[[代理 (政治)|看守内阁]]。1980年5月,主导民主运动的{{link-ko|三金|삼김시대}}、大学生和民众与全斗焕的军方势力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汉城持续爆发要求废除维新和全斗焕下台的游行示威。同年5月17日,全斗焕发动[[5·17紧急戒严|“5·17”军事政变]]。汉城各政府机构、国会大厦、各新闻机构和大学都被军方占领。金大中和[[金钟泌]]被[[逮捕]],[[金泳三]]被[[软禁]],另有数百名各界民主人士被逮捕。军方开始实行全国[[戒严]]。韩国的民主发展进程再次回到严冬。在金大中逮捕的第二天,[[光州广域市|光州]]爆发大规模的抗议事件“[[光州事件]]”。同年9月11日,金大中被军事法庭以策动光州暴动的“内乱阴谋罪”和1972年“十月维新”政变之后在海外组织“韩民统”的“反国家团体的罪魁”两项罪名{{Link-ko|金大中亂陰謀事件|김대중내란음모사건|判处死刑}}。金大中进行了上诉。但1981年1月,金大中的上诉被[[韩国大法院|大法院]]驳回。不过在美国的压力下,金大中最终被改判[[无期徒刑]]。改成无期徒刑后,金大中从陆军监狱被转移到[[清州市|清州]][[监狱]]服刑。服刑期间,金大中的夫人每天都给他写[[书信|信]],两年间共写了640封。他的儿子们也给他写了200多封的信。不过,牢房不准许保留信件,家人的来信和照片看过后就被没收了。按监狱的规定,金大中每个月最多只能寄一张明信片。为此金大中开始在明信片两面的空白处练习写小字。他曾在寄给家人的一张明信片上写了两万多字的信。1983年,金大中的这些家书被集结成《带着民族的遗憾》一书在美国出版,后被翻译成[[日文]]以《狱中书信》为名在[[日本]]出版。1984年,该书在韩国国内以《金大中狱中书信》为名出版。{{r|传奇|自述|自传|page1=300-336|page2=34|page3=232-265}}


===== 第二次海外流亡 =====
===== 第二次海外流亡 =====
1982年12月10日,有官员前来询问金大中是否愿意去美国就医。考虑到还有人因为他在被[[囚禁]],金大中拒绝了这个建议。后来,金大中和夫人与[[大國國家情報院|国家安全企划部]]的[[卢信永]]部长达成妥协,在释放因金大中入狱的人士的条件下,同意去美国。12月23日,金大中和家人突然被当局告知立即动身出国。为躲避[[新闻媒体]],当局安排金大中和家人在机舱内拿到[[护照]]和[[机票]]。清州监狱副狱长也是在机舱内宣布终止金大中的服刑。到达美国[[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后,金大中受到了300多位支持者的欢迎。他在机场对[[记者]]们发表了即席声明。[[爱德华·肯尼迪]]议员为金大中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举行了欢迎会。{{r|传奇|人生|page1=354-366|page2=202-203}}
1982年12月10日,有官员前来询问金大中是否愿意去美国就医。考虑到还有人因为他在被[[囚禁]],金大中拒绝了这个建议。后来,金大中和夫人与[[大国国家情報院|国家安全企划部]]的[[卢信永]]部长达成妥协,在释放因金大中入狱的人士的条件下,同意去美国。12月23日,金大中和家人突然被当局告知立即动身出国。为躲避[[新闻媒体]],当局安排金大中和家人在机舱内拿到[[护照]]和[[机票]]。清州监狱副狱长也是在机舱内宣布终止金大中的服刑。到达美国[[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后,金大中受到了300多位支持者的欢迎。他在机场对[[记者]]们发表了即席声明。[[爱德华·肯尼迪]]议员为金大中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举行了欢迎会。{{r|传奇|人生|page1=354-366|page2=202-203}}


在美国流亡期间,金大中积极从事反对军事独裁、促进实现韩国民主化的各种活动,经常出现在[[ABC新|ABC]],[[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全国公共广播电台|Public Radio]]的地方[[电视]]和[[广播]]栏目中,使美国各界更加了解和关心韩国的民主化问题。1983年7月,金大中还成立了“韩国人权问题研究所” {{r|人生|自述|page1=206|page2=75-80}}。1983年5月17日,在[[光州事件]]三周年之际,[[金泳三]]为反抗[[全斗焕]]的独裁专制,开展了无限期的[[绝食]]斗争。金大中得知后,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声援金泳三。他还组织旅美韩侨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和[[纽约]]等地举行游行示威,召开支持金泳三的声援大会。这次绝食斗争也使金泳三和金大中在韩国国内的民主势力实现了联合。1984年5月,“民主化推进协会”成立。金大中和金泳三被推举为协会的会长{{r|人生|page=208-210}}。1985年1月8日,双方创建了“新韩民主党”(简称“新民党”){{r|传奇|page=357}}。
在美国流亡期间,金大中积极从事反对军事独裁、促进实现韩国民主化的各种活动,经常出现在[[ABC新|ABC]],[[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全国公共广播电台|Public Radio]]的地方[[电视]]和[[广播]]栏目中,使美国各界更加了解和关心韩国的民主化问题。1983年7月,金大中还成立了“韩国人权问题研究所” {{r|人生|自述|page1=206|page2=75-80}}。1983年5月17日,在[[光州事件]]三周年之际,[[金泳三]]为反抗[[全斗焕]]的独裁专制,开展了无限期的[[绝食]]斗争。金大中得知后,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声援金泳三。他还组织旅美韩侨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和[[纽约]]等地举行游行示威,召开支持金泳三的声援大会。这次绝食斗争也使金泳三和金大中在韩国国内的民主势力实现了联合。1984年5月,“民主化推进协会”成立。金大中和金泳三被推举为协会的会长{{r|人生|page=208-210}}。1985年1月8日,双方创建了“新韩民主党”(简称“新民党”){{r|传奇|page=357}}。


在到美国6个月后,金大中成为[[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进行相关研究工作。他在哈佛大学期间还遇到了菲律宾在野党领袖[[小尼格·阿基|阿基诺]]夫妇。当时金大中提议与阿基诺共建一个亚洲民主事业组织。不过1983年8月21日,阿基诺回国时便惨遭[[菲律宾]]马可仕当局残忍杀害。{{r|传奇|人生|page1=356|page2=210-211}}
在到美国6个月后,金大中成为[[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进行相关研究工作。他在哈佛大学期间还遇到了菲律宾在野党领袖[[小尼格·阿基|阿基诺]]夫妇。当时金大中提议与阿基诺共建一个亚洲民主事业组织。不过1983年8月21日,阿基诺回国时便惨遭[[菲律宾]]马可仕当局残忍杀害。{{r|传奇|人生|page1=356|page2=210-211}}


=== 重回競总统之路 ===
=== 重回競总统之路 ===
==== 1987年总统竞选 ====
==== 1987年总统竞选 ====
===== 六月民主运动 =====
===== 六月民主运动 =====
{{参见|六月民主运动}}
{{参见|六月民主运动}}
1980年代中期,随着韩国学运和民运的风起云涌,以及韩国[[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际承诺{{notetag|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公开表示如果汉城发生骚乱事件,奥运会将改到其它地方举行{{r|自传|page=304}}。}},军政府的独裁统治在韩国已经成了强弩之末。1984年底,金大中准备回国为明年2月12日的国会议员选举活动做贡献,但遭到韩国当局的反对。不过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韩国当局最终不得不让金大中回国,并承诺金大中的人身安全。为了使金大中不成为第二个[[小尼格·阿基|阿基诺]]{{notetag|菲律袖、民主運動精神袖,1983年在尼拉國際機場當眾槍殺,他的死使菲律震撼,責馬可仕策劃這次謀殺,此后搖其執政基礎,最終馬可仕1986年被迫下台,流亡美。<ref>{{cite news |title=菲独裁者马科斯被迫流亡内幕:里根曾想救他 |publisher=《环球时报》 |date=2013-02-26}}</ref>}},1985年2月8日,20多位美国各界人士陪同金大中回到了韩国{{notetag|其中包括两名美国众议员爱德华·菲汉({{lang|en|Edward Feighan}})、托马斯·弗尔利埃塔({{lang|en|Thomas Foglietta}})、卡特政府国务院人权事务助理帕特里夏·德里安({{lang|en|Patricia Derian}})、前美驻韩大使托马斯·怀特({{lang|en|Thomas White}})、哈维牧师({{lang|en|Phris J. Harvey}})、世界律师会会长、歌手等 {{r|同行|page=245}}。}}。在[[金浦国际机场]],金大中受到了30多万民众的热烈欢迎。金大中回到家后,立即被当局[[软禁]]在家中{{r|人生|自传|nyt|page1=212-215|page2=282-287}}。在金大中回国后的第四天,第十二届国会议员的选举出现戏剧性的结果,刚刚才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民党在此次选举中获得重大胜利,一跃成为第一大[[在野党]]{{r|传奇|自传|page1=359|page2=288}}。
1980年代中期,随着韩国学运和民运的风起云涌,以及韩国[[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际承诺{{notetag|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公开表示如果汉城发生骚乱事件,奥运会将改到其它地方举行{{r|自传|page=304}}。}},军政府的独裁统治在韩国已经成了强弩之末。1984年底,金大中准备回国为明年2月12日的国会议员选举活动做贡献,但遭到韩国当局的反对。不过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韩国当局最终不得不让金大中回国,并承诺金大中的人身安全。为了使金大中不成为第二个[[小尼格·阿基|阿基诺]]{{notetag|菲律袖、民主运动精神袖,1983年在尼拉国际机场当众枪殺,他的死使菲律震撼,责马可仕策劃這次謀殺,此后搖其執政基礎,最终马可仕1986年被迫下台,流亡美。<ref>{{cite news |title=菲独裁者马科斯被迫流亡内幕:里根曾想救他 |publisher=《环球时报》 |date=2013-02-26}}</ref>}},1985年2月8日,20多位美国各界人士陪同金大中回到了韩国{{notetag|其中包括两名美国众议员爱德华·菲汉({{lang|en|Edward Feighan}})、托马斯·弗尔利埃塔({{lang|en|Thomas Foglietta}})、卡特政府国务院人权事务助理帕特里夏·德里安({{lang|en|Patricia Derian}})、前美驻韩大使托马斯·怀特({{lang|en|Thomas White}})、哈维牧师({{lang|en|Phris J. Harvey}})、世界律师会会长、歌手等 {{r|同行|page=245}}。}}。在[[金浦国际机场]],金大中受到了30多万民众的热烈欢迎。金大中回到家后,立即被当局[[软禁]]在家中{{r|人生|自传|nyt|page1=212-215|page2=282-287}}。在金大中回国后的第四天,第十二届国会议员的选举出现戏剧性的结果,刚刚才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民党在此次选举中获得重大胜利,一跃成为第一大[[在野党]]{{r|传奇|自传|page1=359|page2=288}}。


1986年2月12日,在新民党成立一周年的大会上,金大中、[[金泳三]]和与新民党总裁带头签名发起修改宪法署名运动。很快修改宪法署名运动在全国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1987年4月30日,[[全斗焕]]迫于压力不得不表示,在他任期内也不是不能修改[[宪法]]。不过,6月10日[[执政党]]民主正党召开总统候选人大会,将[[卢泰愚]]确定为[[1987年大國總統選舉|第十三届总统大选]]候人,顽固坚持总统[[選舉|间接选举制]]。此举引发了韩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主运动“[[六月民主运动]]”。为了平息民运,卢泰愚只好迫于压力于6月29日宣布修改现行宪法,实行总统[[直接选举]]并[[赦免]]了金大中{{notetag|卢泰愚赦免金大中除了迫于压力外,也出于分化民主阵营,让金大中与金泳三、金钟泌竞争,互相分散选票,从而在竞选中渔翁得利<ref>{{cite news |title=“两金时代”落幕 金泳三金大中的亦敌亦友五十年 |publisher=韩联社 |date=2015-11-23}}</ref>。}}。{{r|人生|传奇|自传|page1=215-217 |page2=359-366|page3=303-304}}<ref name=lty>{{cite news |title=国际资料:韩国总统卢泰愚 |publisher=新华社 |date=2009-05-23}}</ref>
1986年2月12日,在新民党成立一周年的大会上,金大中、[[金泳三]]和与新民党总裁带头签名发起修改宪法署名运动。很快修改宪法署名运动在全国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1987年4月30日,[[全斗焕]]迫于压力不得不表示,在他任期内也不是不能修改[[宪法]]。不过,6月10日[[执政党]]民主正党召开总统候选人大会,将[[卢泰愚]]确定为[[1987年大国总统选举|第十三届总统大选]]候人,顽固坚持总统[[选举|间接选举制]]。此举引发了韩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主运动“[[六月民主运动]]”。为了平息民运,卢泰愚只好迫于压力于6月29日宣布修改现行宪法,实行总统[[直接选举]]并[[赦免]]了金大中{{notetag|卢泰愚赦免金大中除了迫于压力外,也出于分化民主阵营,让金大中与金泳三、金钟泌竞争,互相分散选票,从而在竞选中渔翁得利<ref>{{cite news |title=“两金时代”落幕 金泳三金大中的亦敌亦友五十年 |publisher=韩联社 |date=2015-11-23}}</ref>。}}。{{r|人生|传奇|自传|page1=215-217 |page2=359-366|page3=303-304}}<ref name=lty>{{cite news |title=国际资料:韩国总统卢泰愚 |publisher=新华社 |date=2009-05-23}}</ref>


===== 一卢对三金 =====
===== 一卢对三金 =====
虽然民主改宪运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民主阵营很快陷入了确定总统候选人的困境。金大中表示可以加入[[金泳三]]的统一民主党,但是对于总统候选人这一问题,两金互不相让。民主运动的两大旗手金大中和金泳三出现了分裂的征兆。于此同时,在野政界的另一巨头[[金钟泌]]于1987年10月30日重新组建了共和党,并被推举为该党总统候选人。同年10月30日,金大中在同金泳三争当统一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的谈判破裂后,退出统一民主党,另建和平民主党(简称“平民党”)。11月12日,金大中当选平民党总裁和总统候选人。尽管民主阵营多次竭尽努力要求两金联合,但都没有成功。最后[[1987年大國總統選舉|第十三届总统选举]]举形成了“一卢对三金”的竞选格局。{{r|自传|传奇|page1=310-312|page2=371-373}}
虽然民主改宪运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民主阵营很快陷入了确定总统候选人的困境。金大中表示可以加入[[金泳三]]的统一民主党,但是对于总统候选人这一问题,两金互不相让。民主运动的两大旗手金大中和金泳三出现了分裂的征兆。于此同时,在野政界的另一巨头[[金钟泌]]于1987年10月30日重新组建了共和党,并被推举为该党总统候选人。同年10月30日,金大中在同金泳三争当统一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的谈判破裂后,退出统一民主党,另建和平民主党(简称“平民党”)。11月12日,金大中当选平民党总裁和总统候选人。尽管民主阵营多次竭尽努力要求两金联合,但都没有成功。最后[[1987年大国总统选举|第十三届总统选举]]举形成了“一卢对三金”的竞选格局。{{r|自传|传奇|page1=310-312|page2=371-373}}


金大中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竞选中。为阻挠[[在野党]]当选,[[执政党]]再次煽动地区矛盾,并试图分化民主阵营。执政党派人在金大中的讲演场所高呼“支持金泳三”,而在金泳三的讲演场地高呼“金大中万岁”。金大中的讲演场地甚至出现投掷石块、[[瓶子]]和[[鸡蛋]]的暴力事件。除此之外,执政党使出了[[朴正熙]]时代的老手段,[[]]地诬蔑金大中是“容共分子”。在东西方[[冷战]]的[[铁幕]]还没打开的当时,这对金大中的竞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1987年11月29日,发生[[大韩航空858号班机空难|大韩航空爆炸事件]]。犯罪嫌疑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特工]][[金贤姬]]在大选的前一天被引渡回韩国。这一事件对金大中的竞选产生致命打击,对[[卢泰愚]]的阵营则尤为有利。最终,由于「三金」相争,三人在竞选中均告失败。 12月16日的投票结果是卢泰愚获得828万票(36.6%),金泳三633万票(28.0%),金大中611万票(27.1%)。卢泰愚渔翁得利当选韩国自[[朴正熙]]之后的首位民选总统。{{r|自传|传奇|lty|post|page1=313-315|page2=373-374}}
金大中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竞选中。为阻挠[[在野党]]当选,[[执政党]]再次煽动地区矛盾,并试图分化民主阵营。执政党派人在金大中的讲演场所高呼“支持金泳三”,而在金泳三的讲演场地高呼“金大中万岁”。金大中的讲演场地甚至出现投掷石块、[[瓶子]]和[[鸡蛋]]的暴力事件。除此之外,执政党使出了[[朴正熙]]时代的老手段,[[]]地诬蔑金大中是“容共分子”。在东西方[[冷战]]的[[铁幕]]还没打开的当时,这对金大中的竞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1987年11月29日,发生[[大韩航空858号班机空难|大韩航空爆炸事件]]。犯罪嫌疑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特工]][[金贤姬]]在大选的前一天被引渡回韩国。这一事件对金大中的竞选产生致命打击,对[[卢泰愚]]的阵营则尤为有利。最终,由于「三金」相争,三人在竞选中均告失败。 12月16日的投票结果是卢泰愚获得828万票(36.6%),金泳三633万票(28.0%),金大中611万票(27.1%)。卢泰愚渔翁得利当选韩国自[[朴正熙]]之后的首位民选总统。{{r|自传|传奇|lty|post|page1=313-315|page2=373-374}}


==== 1992年总统竞选 ====
==== 1992年总统竞选 ====
第165行: 第165行:


===== 竞选再次失败退出政坛 =====
===== 竞选再次失败退出政坛 =====
1992年12月,金泳三与金大中分别作为执政民自党和在野平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参加[[1992年大國總統選舉|韩国第十四届总统大选]]。此次竞选,竞争非常激烈。执政党再次拾起[[朴正熙]]时代的老伎倆,造谣诋毁金大中“容共通共”。在大选开始前的1992年10月6日,政府披露了“李善实间谍网事件”,在韩国引起极大反响。朝鲜巨头间谍李善实先后三次潜入韩国,侵入韩国各界团体,并建立[[朝鲜劳动党]]韩国支部。执政党造谣说李善实到过金大中的家,还与金大中的夫人合了影。[[大國國家情報院|国家安全企划部]]造谣说“北方的金日成主席,在对南方广播中号召选民在此次选举中支持金大中候选人”。除此之外,执政党还煽动选民们的地区情绪,使金大中在竞选处在不利地位。金大中除了在[[汉城]]和[[湖南地方]]取得胜利外,在其它选区均败北。1992年12月19日,金泳三凭借执政民主自由党的支持当选韩国第十四届总统,成为韩国自[[朴正熙]]以来的首位文人总统。{{r|自传|传奇|page1=352-356|page2=382-383}}<ref name=jys>{{cite news |title=金泳三总统:终结军事政权,开启文人政府时代 |publisher =《中央日报》 |date=2010-02-17}}</ref>
1992年12月,金泳三与金大中分别作为执政民自党和在野平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参加[[1992年大国总统选举|韩国第十四届总统大选]]。此次竞选,竞争非常激烈。执政党再次拾起[[朴正熙]]时代的老伎倆,造谣诋毁金大中“容共通共”。在大选开始前的1992年10月6日,政府披露了“李善实间谍网事件”,在韩国引起极大反响。朝鲜巨头间谍李善实先后三次潜入韩国,侵入韩国各界团体,并建立[[朝鲜劳动党]]韩国支部。执政党造谣说李善实到过金大中的家,还与金大中的夫人合了影。[[大国国家情報院|国家安全企划部]]造谣说“北方的金日成主席,在对南方广播中号召选民在此次选举中支持金大中候选人”。除此之外,执政党还煽动选民们的地区情绪,使金大中在竞选处在不利地位。金大中除了在[[汉城]]和[[湖南地方]]取得胜利外,在其它选区均败北。1992年12月19日,金泳三凭借执政民主自由党的支持当选韩国第十四届总统,成为韩国自[[朴正熙]]以来的首位文人总统。{{r|自传|传奇|page1=352-356|page2=382-383}}<ref name=jys>{{cite news |title=金泳三总统:终结军事政权,开启文人政府时代 |publisher =《中央日报》 |date=2010-02-17}}</ref>


此次总统竞选的失败给金大中带来很大的打击。已是奔古稀的金大中回顾自己四十年来艰难曲折的政治生涯,在大选后的第二天决定辞去[[国会议员]]的职务,从此退出政坛。韩国媒体对金大中的隐退做了铺天盖地式的报道。媒体在选举期间对金大中的冷酷打压,一夜间变成了“政界巨人”、“政界栋梁”、“现身民主化的40年”等英雄般的追捧与回顾。{{r|自传|传奇|page1=356-358|page2=384-386}}
此次总统竞选的失败给金大中带来很大的打击。已是奔古稀的金大中回顾自己四十年来艰难曲折的政治生涯,在大选后的第二天决定辞去[[国会议员]]的职务,从此退出政坛。韩国媒体对金大中的隐退做了铺天盖地式的报道。媒体在选举期间对金大中的冷酷打压,一夜间变成了“政界巨人”、“政界栋梁”、“现身民主化的40年”等英雄般的追捧与回顾。{{r|自传|传奇|page1=356-358|page2=384-386}}
第173行: 第173行:
==== 1997年总统竞选 ====
==== 1997年总统竞选 ====
===== 重返政坛 =====
===== 重返政坛 =====
1994年1月27日,金大中与[[小尼格·阿基|阿基诺]]遗孀、菲律宾首位女总统[[柯拉蓉·艾奎|阿基诺夫人]]创立亚洲太平洋和平财团,金大中和阿基诺夫人共同担任财团会长{{notetag|198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时,金大中与菲律宾在野党领袖阿基诺夫妇相识。当时金大中提议与阿基诺共建一个亚洲民主事业组织。不过1983年8月21日,阿基诺回国时惨遭菲律宾马可仕当局残忍杀害。{{r|传奇|人生|page1=356|page2=210-211}}}}。1993年12月10日,金大中作为韩国代表参加在[[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民主人权问题国际会议创立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金大中作为民主主义的象征再次得到世人的注目{{r|自传|传奇page1=368-374|page2=390}}。1994年5月,金大中在[[朝鲜核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焦点之时出访美国。他在“{{link-en|全美新闻记者俱乐部|National Press Club (United States)}}”发表演讲,呼吁朝鲜公开开发核能的真实情况,同时敦促美国与朝鲜建交,以一揽子计划来解决朝鲜核能问题。在金大中的撮合下,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克林顿]]派[[吉米·卡特|卡特前总统]]前往朝鲜与[[金日成]]会谈解决核能问题,并取得了成功。同年11月,金大中还访问了中国大,与时任政协主席李瑞环会了面。{{r|自传|传奇|page1=374-380|page2=390}}
1994年1月27日,金大中与[[小尼格·阿基|阿基诺]]遗孀、菲律宾首位女总统[[柯拉蓉·艾奎|阿基诺夫人]]创立亚洲太平洋和平财团,金大中和阿基诺夫人共同担任财团会长{{notetag|198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时,金大中与菲律宾在野党领袖阿基诺夫妇相识。当时金大中提议与阿基诺共建一个亚洲民主事业组织。不过1983年8月21日,阿基诺回国时惨遭菲律宾马可仕当局残忍杀害。{{r|传奇|人生|page1=356|page2=210-211}}}}。1993年12月10日,金大中作为韩国代表参加在[[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民主人权问题国际会议创立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金大中作为民主主义的象征再次得到世人的注目{{r|自传|传奇page1=368-374|page2=390}}。1994年5月,金大中在[[朝鲜核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焦点之时出访美国。他在“{{link-en|全美新闻记者俱乐部|National Press Club (United States)}}”发表演讲,呼吁朝鲜公开开发核能的真实情况,同时敦促美国与朝鲜建交,以一揽子计划来解决朝鲜核能问题。在金大中的撮合下,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克林顿]]派[[吉米·卡特|卡特前总统]]前往朝鲜与[[金日成]]会谈解决核能问题,并取得了成功。同年11月,金大中还访问了中国大,与时任政协主席李瑞环会了面。{{r|自传|传奇|page1=374-380|page2=390}}


金大中退出政坛以后,在野民主党变得软弱无力,只能一味地去迎合政府和执政党,根本起不到在野党应有的作用。一些议员和民主党党员都希望金大中能够复出。金大中对这种现状也无法视而不见。1995年6月,在韩国三十年来首次[[地方议会]]和地方政权选举中,金大中支持的民主党大败执政的[[自由韩国党|新韩国党]]。金大中认为时机已到,在1995年7月18日宣布重返政坛,重振在野党,以牵制一党统治结构。同年9月5日,金大中组建了新的政党“新政治国民会议”,并出任总裁。在1996年的国会议员选举中,金大中的新政治国民会议党成为韩国第一大在野党。{{r|自传|传奇|page1=383-390|page2=391}}
金大中退出政坛以后,在野民主党变得软弱无力,只能一味地去迎合政府和执政党,根本起不到在野党应有的作用。一些议员和民主党党员都希望金大中能够复出。金大中对这种现状也无法视而不见。1995年6月,在韩国三十年来首次[[地方议会]]和地方政权选举中,金大中支持的民主党大败执政的[[自由韩国党|新韩国党]]。金大中认为时机已到,在1995年7月18日宣布重返政坛,重振在野党,以牵制一党统治结构。同年9月5日,金大中组建了新的政党“新政治国民会议”,并出任总裁。在1996年的国会议员选举中,金大中的新政治国民会议党成为韩国第一大在野党。{{r|自传|传奇|page1=383-390|page2=391}}


===== 赢得大选 =====
===== 赢得大选 =====
为迎接[[1997年大國總統選舉|韩国第十五届总统大选]],金大中领导的“新政治国民会议”[[金钟泌]]的“自由民主联合”盟。1997年12月,金大中作为两党共同的总统候选人第四次竞选韩国总统,与执政党总统候选人[[自由韩国党|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会昌]]和脫執政獨立參選的李仁济展开角逐。在竞选中,金大中提出“向着21世纪,向着统一的新政治”的竞选政纲,并根据国民对执政党和现状不满,提出“地区改变论”。同时,金大中充分利用[[亚洲金融危机]]对执政党的不利形势,大力树立“经济总统”、“已经做好准备的总统”的新形象。1997年12月18日,73岁高龄的金大中,以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磨练和正确的竞选政纲最终击败了竞争对手,当选为韩国第十五届总统。{{r|自传|page=392-401}}<ref name=st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74岁高龄时当选韩国总统 |author=金敏国 |publisher =《国际在线》 |date=2009-08-18}}</ref>
为迎接[[1997年大国总统选举|韩国第十五届总统大选]],金大中领导的“新政治国民会议”[[金钟泌]]的“自由民主联合”盟。1997年12月,金大中作为两党共同的总统候选人第四次竞选韩国总统,与执政党总统候选人[[自由韩国党|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会昌]]和脫執政獨立参选的李仁济展开角逐。在竞选中,金大中提出“向着21世纪,向着统一的新政治”的竞选政纲,并根据国民对执政党和现状不满,提出“地区改变论”。同时,金大中充分利用[[亚洲金融危机]]对执政党的不利形势,大力树立“经济总统”、“已经做好准备的总统”的新形象。1997年12月18日,73岁高龄的金大中,以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磨练和正确的竞选政纲最终击败了竞争对手,当选为韩国第十五届总统。{{r|自传|page=392-401}}<ref name=st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74岁高龄时当选韩国总统 |author=金敏国 |publisher =《国际在线》 |date=2009-08-18}}</ref>


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韩国总统,入主[[青瓦台]],成为五十年首位当选总统的在野党领袖,实现了韩国现代史上朝野政党首次政权和平交接。金大中在就职演说中宣布,他的新政府将是以发展民主和经济为目标的“国民政府”。{{r|传奇|stf|page=395}}
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韩国总统,入主[[青瓦台]],成为五十年首位当选总统的在野党领袖,实现了韩国现代史上朝野政党首次政权和平交接。金大中在就职演说中宣布,他的新政府将是以发展民主和经济为目标的“国民政府”。{{r|传奇|stf|page=395}}


=== 总统任期 ===
=== 总统任期 ===
{{rellink|extraclasses=boilerplate seealso noprint|主目:{{Link-ko|金大中政府|김대중 정부}}}}
{{rellink|extraclasses=boilerplate seealso noprint|主目:{{Link-ko|金大中政府|김대중 정부}}}}
[[File:Bill_Clinton_Kim_Dae-Jung.jpg|230px|缩略图|金大中在1999年9月12日[[奥克兰 (纽西兰)|]]行的[[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中國總統[[比·克林]]面]]
[[File:Bill_Clinton_Kim_Dae-Jung.jpg|230px|thumb|金大中在1999年9月12日[[奥克兰 (纽西兰)|]]行的[[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中国总统[[比·克林]]面]]
金大中當選之时正值[[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韩国,可谓“受命于危难”。1997年12月,金大中在当选總統不久与金泳三协商[[赦免]]了[[全斗焕]]和[[卢泰愚]]两位因贪污入狱的宿敌,并对他们对韩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给予肯定。金大中希望以此举团结韩国各党派共同应对金融危机{{r|自传|自述|page1=406-407|page2=61-68}}。他主张改革导致人腐败的法律和制度。金大中奉行“大同一体”的国家观,反对狭隘的党派和地域观念<ref name=phil>{{cite web |url=http://news.cntv.cn/special/jindazhong/shouye/ |title=金大中 |publisher=中国中央电视台官网 |accessdate=2015-04-27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709072313/http://news.cntv.cn/special/jindazhong/shouye/ |archivedate=2017-07-09 }}</ref>。在IMF体制下,金大中协调韩国各党派部门对企业、金融、公共事业和劳动用工四个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r|朴昌根|刘洪钟|page1=337|page2=161}}。为克服外汇危机,金大中夫妇带领韩国国民掀起“{{link-ko|献金运动|금모으기 운동}}”,并献出家中珍藏的金首饰。金大中亦亲自与[[H.O.T.|HOT组合]]为韩国旅游做广告,不仅是韩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国家元首亲自为旅游业拍广告,这在国际上也是破天荒的情況。<ref>{{cite web |url=http://tv.people.com.cn/GB/14645/25060/9884312.html |title=【珍贵影像】金大中与HOT拍的韩国观光片 |publisher=人民网 |date=2009-08-1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709073429/http://tv.people.com.cn/GB/14645/25060/9884312.html |archivedate=2017-07-09 |access-date=2015-05-11 }}</ref><ref name=gm>{{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开启韩国新时代 |author=杨科杰 |publisher =《光明日报》 |date=2009-08-25}}</ref>在金大中的领导下,韩国经济在1998年缩水7%之后,在1999年迅速增长9.5%{{r|当代|page=198}}。金大中的改革不仅使韩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了金融风波的危机,也使韩国经济从低级产品出口型经济转变成信息高科技型经济。金大中的改革为韩国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韩国抵御诸如[[2007年–2008年球金融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ref>{{cite news |title= IMF官员排除韩国再次陷入金融危机可能性|publisher =新华社 |date=2008-09-04}}</ref>。金大中因此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克服金融危机的“优等生”<ref name=jdz>{{cite news |title=金大中执政五年功过是非 |publisher=国际在线 |date=2009-08-18}}</ref>。
金大中当选之时正值[[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韩国,可谓“受命于危难”。1997年12月,金大中在当选总统不久与金泳三协商[[赦免]]了[[全斗焕]]和[[卢泰愚]]两位因贪污入狱的宿敌,并对他们对韩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给予肯定。金大中希望以此举团结韩国各党派共同应对金融危机{{r|自传|自述|page1=406-407|page2=61-68}}。他主张改革导致人腐败的法律和制度。金大中奉行“大同一体”的国家观,反对狭隘的党派和地域观念<ref name=phil>{{cite web |url=http://news.cntv.cn/special/jindazhong/shouye/ |title=金大中 |publisher=中国中央电视台官网 |accessdate=2015-04-27 }}</ref>。在IMF体制下,金大中协调韩国各党派部门对企业、金融、公共事业和劳动用工四个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r|朴昌根|刘洪钟|page1=337|page2=161}}。为克服外汇危机,金大中夫妇带领韩国国民掀起“{{link-ko|献金运动|금모으기 운동}}”,并献出家中珍藏的金首饰。金大中亦亲自与[[H.O.T.|HOT组合]]为韩国旅游做广告,不仅是韩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国家元首亲自为旅游业拍广告,这在国际上也是破天荒的情況。<ref>{{cite web |url=http://tv.people.com.cn/GB/14645/25060/9884312.html |title=【珍贵影像】金大中与HOT拍的韩国观光片 |publisher=人民网 |date=2009-08-18 ||||access-date=2015-05-11 }}</ref><ref name=gm>{{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开启韩国新时代 |author=杨科杰 |publisher =《光明日报》 |date=2009-08-25}}</ref>在金大中的领导下,韩国经济在1998年缩水7%之后,在1999年迅速增长9.5%{{r|当代|page=198}}。金大中的改革不仅使韩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了金融风波的危机,也使韩国经济从低级产品出口型经济转变成信息高科技型经济。金大中的改革为韩国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韩国抵御诸如[[2007年–2008年球金融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ref>{{cite news |title= IMF官员排除韩国再次陷入金融危机可能性|publisher =新华社 |date=2008-09-04}}</ref>。金大中因此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克服金融危机的“优等生”<ref name=jdz>{{cite news |title=金大中执政五年功过是非 |publisher=国际在线 |date=2009-08-18}}</ref>。


金大中的“大同一体”国家观还体现在主张国家、民族团结{{r|phil}}。金大中上台后积极推动南北方的和解,历史性地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成功举行[[朝韩首脑会晤|首次南北首脑会谈]],“给地球村上最后一个冷战地区带来阳光和温暖”<ref name=hmgx>{{cite news |title=大动作亲善北方没忘记安抚美国金大中,稳扎稳打 |author=王林昌 |publisher =人民网 |date=2000-06-30}}</ref>。在与[[美国|美]]、[[日本|日]]、[[中人民共和国|中]]、[[俄罗斯|俄]]的外交政策方面,金大中实行“四强协调外交”,通过加强[[韩美关系|韩美同盟关系]],改善[[韩日关系]],稳步发展[[韩中关系]]和[[韩俄关系]]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r|sqwj}}。
金大中的“大同一体”国家观还体现在主张国家、民族团结{{r|phil}}。金大中上台后积极推动南北方的和解,历史性地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成功举行[[朝韩首脑会晤|首次南北首脑会谈]],“给地球村上最后一个冷战地区带来阳光和温暖”<ref name=hmgx>{{cite news |title=大动作亲善北方没忘记安抚美国金大中,稳扎稳打 |author=王林昌 |publisher =人民网 |date=2000-06-30}}</ref>。在与[[美国|美]]、[[日本|日]]、[[中人民共和国|中]]、[[俄罗斯|俄]]的外交政策方面,金大中实行“四强协调外交”,通过加强[[韩美关系|韩美同盟关系]],改善[[韩日关系]],稳步发展[[韩中关系]]和[[韩俄关系]]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r|sqwj}}。


金大中的治国理念是[[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社会福利]]协调发展。为此他摒弃官僚权威主义体制,改革财阀经济,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他认为培育强大的[[中产阶层]]和市民社会,是韩国政治现代化的前提。{{r|phil}}1999年6月,金大中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主导改革的50名领导人”<ref name=newera>{{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带走了韩国的一个时代 |publisher=《新京报》 |date=2009-08-19}}</ref>。
金大中的治国理念是[[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社会福利]]协调发展。为此他摒弃官僚权威主义体制,改革财阀经济,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他认为培育强大的[[中产阶层]]和市民社会,是韩国政治现代化的前提。{{r|phil}}1999年6月,金大中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主导改革的50名领导人”<ref name=newera>{{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带走了韩国的一个时代 |publisher=《新京报》 |date=2009-08-19}}</ref>。
第193行: 第193行:
==== 内政 ====
==== 内政 ====
===== 经济改革 =====
===== 经济改革 =====
在[[金泳三]]任期的最后一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高负债运营的[[韩国财阀]]遭到毁灭性打击,9家财阀相继宣布破产。财阀多米诺牌式的轰塌使大量国际资本撤离韩国,韩国外汇储备剧降,[[韩圆]]迅速贬值{{r|刘洪钟|当代|page1=1-2|page2=206-207}}。进行经济改革重振韩国经济,成为刚刚上任的金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金大中对财阀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禁止债务互保、避免过度负债经营、实行专业化经营避免“章鱼爪式”的发展模式、加强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责任、治理财阀拥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体制、停止财阀内部相互投资行为以及非法内部交易、防止不正当的财富积累等。在与[[现代集团|现代]]、[[大宇集团|大宇]]、[[三星集团|三星]]、[[LG集团|LG]]、[[SK集团|SK]]当时韩国的五大财阀掌门人早餐会议商讨后,金大中上台之后随即出台了针对财阀改革的《公司改革五项任务》和《三项补充任务》。在“5+3任务”这一框架下,金大中政府针对财阀采取了“关闭、帮助和交换”三种应对方式。对于没有希望存活的公司,政府通过[[破产]]、变卖、合并以及法庭接管等措施进行关闭{{r|fysn}}。截至1998年6月,共有包括当时韩国第二大财阀[[大宇集团]]在内的55家大企业被关闭。“大马不死”的神话也随着大宇集团的倒闭而被打破{{r|刘洪钟 |page=172}}。对于那些负债严重但有存活希望的公司,金大中政府则要求债权银行对其实施资金帮助。截至1998年6月,共有83家公司因此受益走上了重组的道路。韩国当时最大的财阀[[现代集团]]也在金大中的经济改革中被解散、重组{{r|张光军|page=49-50}}。除此之外,金大中政府还实施了“大规模业务互换”政策,通过将不同大财阀旗下的同行业公司进行合并重组,使大财阀互换业务。此举旨在解决重复投资和企业业务范围过大的问题。不过由于财阀的游说和政府的不坚定,很多交易最终变成了两个公司的简单合并或收购,因此没有达到业务互换的目的。这为改革的不彻底留下了伏笔{{r|fysn}}。在改革大财阀体制的同时,金大中政府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以减少财阀在韩国GDP的权重{{r|彭金荣}}。为应对世界发展的潮流,金大中提出科技立国的发展道路,并把发展信息技术提升为国家战略{{r|彭金荣}}。他经常说:“我希望自己成为振兴IT业的总统。”{{r|rd}}金大中对信息科技产业的扶植为韩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竞争力<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和他的遗产|publisher =《羊城晚报》 |date=2009-08-20}}</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mediatoday.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82280 |title=네이버·다음 등 "DJ께 많은 빚 졌다" |publisher=미디어오늘소개 |date=2009-08-19 |language=ko |access-date=2015-06-30 |archive-date=2020-10-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01075705/http://www.mediatoday.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82280 |dead-url=no }}</ref>。另外,金大中还倡导发展文化产业,为[[韩国文化]]跻身全球舞台做出重要贡献。1999年,金大中将文化部门的预算提高了40%,使文化预算首次占到总预算的1%{{r|自传| page=525}}。韩国文化产业在金大中执政期间受益匪浅。“[[韩流]]”也在这个时期在[[亚洲]]兴起的<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引领韩流奇迹 |author=刘现成 |publisher =《联合报》 |date=2009-08-24}}</ref>。
在[[金泳三]]任期的最后一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高负债运营的[[韩国财阀]]遭到毁灭性打击,9家财阀相继宣布破产。财阀多米诺牌式的轰塌使大量国际资本撤离韩国,韩国外汇储备剧降,[[韩圆]]迅速贬值{{r|刘洪钟|当代|page1=1-2|page2=206-207}}。进行经济改革重振韩国经济,成为刚刚上任的金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金大中对财阀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禁止债务互保、避免过度负债经营、实行专业化经营避免“章鱼爪式”的发展模式、加强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责任、治理财阀拥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体制、停止财阀内部相互投资行为以及非法内部交易、防止不正当的财富积累等。在与[[现代集团|现代]]、[[大宇集团|大宇]]、[[三星集团|三星]]、[[LG集团|LG]]、[[SK集团|SK]]当时韩国的五大财阀掌门人早餐会议商讨后,金大中上台之后随即出台了针对财阀改革的《公司改革五项任务》和《三项补充任务》。在“5+3任务”这一框架下,金大中政府针对财阀采取了“关闭、帮助和交换”三种应对方式。对于没有希望存活的公司,政府通过[[破产]]、变卖、合并以及法庭接管等措施进行关闭{{r|fysn}}。截至1998年6月,共有包括当时韩国第二大财阀[[大宇集团]]在内的55家大企业被关闭。“大马不死”的神话也随着大宇集团的倒闭而被打破{{r|刘洪钟 |page=172}}。对于那些负债严重但有存活希望的公司,金大中政府则要求债权银行对其实施资金帮助。截至1998年6月,共有83家公司因此受益走上了重组的道路。韩国当时最大的财阀[[现代集团]]也在金大中的经济改革中被解散、重组{{r|张光军|page=49-50}}。除此之外,金大中政府还实施了“大规模业务互换”政策,通过将不同大财阀旗下的同行业公司进行合并重组,使大财阀互换业务。此举旨在解决重复投资和企业业务范围过大的问题。不过由于财阀的游说和政府的不坚定,很多交易最终变成了两个公司的简单合并或收购,因此没有达到业务互换的目的。这为改革的不彻底留下了伏笔{{r|fysn}}。在改革大财阀体制的同时,金大中政府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以减少财阀在韩国GDP的权重{{r|彭金荣}}。为应对世界发展的潮流,金大中提出科技立国的发展道路,并把发展信息技术提升为国家战略{{r|彭金荣}}。他经常说:“我希望自己成为振兴IT业的总统。”{{r|rd}}金大中对信息科技产业的扶植为韩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竞争力<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和他的遗产|publisher =《羊城晚报》 |date=2009-08-20}}</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mediatoday.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82280 |title=네이버·다음 등 "DJ께 많은 빚 졌다" |publisher=미디어오늘소개 |date=2009-08-19 |language=ko |access-date=2015-06-30 }}</ref>。另外,金大中还倡导发展文化产业,为[[韩国文化]]跻身全球舞台做出重要贡献。1999年,金大中将文化部门的预算提高了40%,使文化预算首次占到总预算的1%{{r|自传| page=525}}。韩国文化产业在金大中执政期间受益匪浅。“[[韩流]]”也在这个时期在[[亚洲]]兴起的<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引领韩流奇迹 |author=刘现成 |publisher =《联合报》 |date=2009-08-24}}</ref>。


长期以来,韩国实行“官制金融”,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体系不健全,银行机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韩国在本国金融体系还不成熟,缺乏相应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失序开放金融业,使得短期债务迅猛增加,最终导致本国的金融危机{{r|彭金荣}}。为应对危机,韩国在1997年12月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83亿美元的援助。依据IMF和[[世界银行]]提出的一揽子措施,金大中政府对韩国金融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r|当代|page=197}}。1997年12月2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十三项金融改革措施。依照新的《韩国银行法》,央行行长经国会商讨后由总统直接任命,掌管最具政策制定权的货币委员会,从而切断了财经部对央行的实际控制权,增强了央行的独立性{{r|dgcj|tgs}}。1998年4月,直属于[[青瓦台]],负责监督[[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link-en|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South Korea)}}(FSC)成立,成为韩国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转折点{{r|dgcj}}。金融监督委员会的成立使金融监管职能从财经部和韩国银行中分离出来。依据《金融产业构造改善法律》,金融监督委员会全权负责韩国金融重整{{r|tgs}}。在[[存款保险制度]]方面,1997年12月31日,韩国通过修订《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存款保险制度。1998年4月1日,{{link-en|韩国存款保险公司|Korea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承担存款保险责任的范围被扩大到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人银行]]、互助储蓄银行和信用社的所有存款<ref>{{cite journal |title=韩国存款保险制度 |journal =《银行家》 |date=2003年第1期}}</ref><ref>{{cite journal |title=韩国存款保险制度:评析与启示 |author=何德旭|coauthor=史晓琳|journal =《全球化》 |date=2013年第4期}}</ref>。另外,为应对金融危机,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AMCO)的职能也被拓展,可通过发行债券购买问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此外,金大中政府还一改韩国以往消极封闭的外资政策,对外国投资积极开放,使韩国的外商投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r|dgcj}}。1999年,韩国引进外资金额从1998年的89亿美元猛增到155亿美元{{r|彭金荣}}。
长期以来,韩国实行“官制金融”,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体系不健全,银行机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韩国在本国金融体系还不成熟,缺乏相应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失序开放金融业,使得短期债务迅猛增加,最终导致本国的金融危机{{r|彭金荣}}。为应对危机,韩国在1997年12月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83亿美元的援助。依据IMF和[[世界银行]]提出的一揽子措施,金大中政府对韩国金融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r|当代|page=197}}。1997年12月2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十三项金融改革措施。依照新的《韩国银行法》,央行行长经国会商讨后由总统直接任命,掌管最具政策制定权的货币委员会,从而切断了财经部对央行的实际控制权,增强了央行的独立性{{r|dgcj|tgs}}。1998年4月,直属于[[青瓦台]],负责监督[[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link-en|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South Korea)}}(FSC)成立,成为韩国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转折点{{r|dgcj}}。金融监督委员会的成立使金融监管职能从财经部和韩国银行中分离出来。依据《金融产业构造改善法律》,金融监督委员会全权负责韩国金融重整{{r|tgs}}。在[[存款保险制度]]方面,1997年12月31日,韩国通过修订《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存款保险制度。1998年4月1日,{{link-en|韩国存款保险公司|Korea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承担存款保险责任的范围被扩大到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人银行]]、互助储蓄银行和信用社的所有存款<ref>{{cite journal |title=韩国存款保险制度 |journal =《银行家》 |date=2003年第1期}}</ref><ref>{{cite journal |title=韩国存款保险制度:评析与启示 |author=何德旭|coauthor=史晓琳|journal =《全球化》 |date=2013年第4期}}</ref>。另外,为应对金融危机,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AMCO)的职能也被拓展,可通过发行债券购买问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此外,金大中政府还一改韩国以往消极封闭的外资政策,对外国投资积极开放,使韩国的外商投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r|dgcj}}。1999年,韩国引进外资金额从1998年的89亿美元猛增到155亿美元{{r|彭金荣}}。


在金融结构调整方面,金大中政府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对问题[[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了关闭、合并重组与民营化,并在1998年一年向银行业注入556亿韩元的公共基金消化“不良贷款”。在1998至2003年初这段时间,32.4%的韩国金融机构被关闭。其中,[[呆帳|不良贷款]]问题最严重的综合金融社,93%被关闭,至2003年仅剩下三家在正常运营<ref name=fin>{{cite web |url=http://news.163.com/09/0818/16/5H0TUSKC0001121M.html |title=金大中经济政策:带领韩国走出经济危机阴霾 |publisher=网易 |date=2009-08-1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709073925/http://news.163.com/09/0818/16/5H0TUSKC0001121M.html |archivedate=2017-07-09 |access-date=2015-04-06 }}</ref>。另外,金大中政府还积极引进外资参股银行业,提高外资控股比例。据[[韩国银行|韩国中央银行]]统计,2003年外国投资者在韩国银行业的控股水平高达38.6%{{r|tgs}}。为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金大中政府还引进以美国为标准的快速修正行为(PCA)体系,制定了与国际准则相比更为谨慎的贷款分类标准和制度规定。从1998年7月1日,韩国开始严格了[[存款準備金比率|准备金制度]]。1998年6月起,韩国还提高了金融业会计核算和政府稽核的标准。此外,金大中政府还加强了对短期外币债务的[[风险管理]]。国家以国际[[信用评级]]为标准揭示风险<ref>{{cite journal |title=韩国金融改革政策措施借鉴 |journal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date=2001年第1期}}</ref>。
在金融结构调整方面,金大中政府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对问题[[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了关闭、合并重组与民营化,并在1998年一年向银行业注入556亿韩元的公共基金消化“不良贷款”。在1998至2003年初这段时间,32.4%的韩国金融机构被关闭。其中,[[呆帳|不良贷款]]问题最严重的综合金融社,93%被关闭,至2003年仅剩下三家在正常运营<ref name=fin>{{cite web |url=http://news.163.com/09/0818/16/5H0TUSKC0001121M.html |title=金大中经济政策:带领韩国走出经济危机阴霾 |publisher=网易 |date=2009-08-18 ||||access-date=2015-04-06 }}</ref>。另外,金大中政府还积极引进外资参股银行业,提高外资控股比例。据[[韩国银行|韩国中央银行]]统计,2003年外国投资者在韩国银行业的控股水平高达38.6%{{r|tgs}}。为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金大中政府还引进以美国为标准的快速修正行为(PCA)体系,制定了与国际准则相比更为谨慎的贷款分类标准和制度规定。从1998年7月1日,韩国开始严格了[[存款準備金比率|准备金制度]]。1998年6月起,韩国还提高了金融业会计核算和政府稽核的标准。此外,金大中政府还加强了对短期外币债务的[[风险管理]]。国家以国际[[信用评级]]为标准揭示风险<ref>{{cite journal |title=韩国金融改革政策措施借鉴 |journal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date=2001年第1期}}</ref>。


在金大中政府的积极应对下,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就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1999年12月6日,金大中正式宣布金融危机结束。韩国成为东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中最早恢复的国家{{r|彭金荣}}。到2001年8月,韩国的[[外汇储备]]已由危机时的39亿美元恢复到978亿美元,外汇储备量世界第五;[[韩圆]]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在11300:1的水平;[[失业率]]由1998年2月的5.9%降为3.4%;[[外债]]也同时大幅减少,由1997年末的1800亿美元降至1270亿美元,并成为净债权国。2001年8月23日,韩国提前3年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5亿美元的紧急救助贷款{{r|朴昌根|page=339}}。
在金大中政府的积极应对下,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就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1999年12月6日,金大中正式宣布金融危机结束。韩国成为东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中最早恢复的国家{{r|彭金荣}}。到2001年8月,韩国的[[外汇储备]]已由危机时的39亿美元恢复到978亿美元,外汇储备量世界第五;[[韩圆]]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在11300:1的水平;[[失业率]]由1998年2月的5.9%降为3.4%;[[外债]]也同时大幅减少,由1997年末的1800亿美元降至1270亿美元,并成为净债权国。2001年8月23日,韩国提前3年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5亿美元的紧急救助贷款{{r|朴昌根|page=339}}。


===== 行政和社会保障改革 =====
===== 行政和社会保障改革 =====
由于韩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扶植大企业发展,[[政府]]与[[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过度的非[[市场经济]]的关系,[[官僚主义]]和[[政治腐|腐败]]现象滋生,政府效率低下。[[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弊端充分暴露出来。为应对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金大中提出了建立“小而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目标。为此,他开展了调整公共部门结构、改革行政运营系统和改善对国民服务三个方面的行政改革。{{r|jnl}}
由于韩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扶植大企业发展,[[政府]]与[[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过度的非[[市场经济]]的关系,[[官僚主义]]和[[政治腐|腐败]]现象滋生,政府效率低下。[[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弊端充分暴露出来。为应对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金大中提出了建立“小而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目标。为此,他开展了调整公共部门结构、改革行政运营系统和改善对国民服务三个方面的行政改革。{{r|jnl}}


1998年至2001年间,金大中进行了三次旨在转换政府职能,以适应行政需求变化的机构调整。这些调整加强了总统权限,增强了内阁调节经济的能力,强化了对食品药品安全、女性权益维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社会职能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金大中对政府公务员的人数进行了精简,使韩国[[公务员]]人数减少到1992年10年前的水准。2002年,韩国公务员人数与人口的比例在[[OECD]]国家中是最低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政府”。另外,金大中还通过积极开展[[国有企业]]的[[私营化]],进一步缩小[[公共领域]]的范围。到2002年,共有74家国有企业完成了私有化进程。此外,金大中陆续将138项原属[[中央政府]]的业务和权限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r|jnl}}
1998年至2001年间,金大中进行了三次旨在转换政府职能,以适应行政需求变化的机构调整。这些调整加强了总统权限,增强了内阁调节经济的能力,强化了对食品药品安全、女性权益维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社会职能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金大中对政府公务员的人数进行了精简,使韩国[[公务员]]人数减少到1992年10年前的水准。2002年,韩国公务员人数与人口的比例在[[OECD]]国家中是最低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政府”。另外,金大中还通过积极开展[[国有企业]]的[[私营化]],进一步缩小[[公共领域]]的范围。到2002年,共有74家国有企业完成了私有化进程。此外,金大中陆续将138项原属[[中央政府]]的业务和权限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r|jnl}}
第208行: 第208行:
在行政运营系统改革方面,金大中政府先后出台、修订了《责任运营机关设置法》、《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薪酬规定》和《开放型职位运营规定》,通过引入开放型任用制、责任运营机关制和成果薪金制进行组织、人事运营系统的改革{{r|jnl}}。两成司局级干部职位向外公开招聘,非政府民间人士可以与政府[[公务员]]共同竞争高级岗位。“开放型”的人事任用制度使政府可以通过聘用专业人员来提高专业化程度。公务员的[[薪酬]]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结合,为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激励机制。一些行政职能通过成立“责任运营机构”独立执行。这些机构通过[[契约]]的形式与所属的政府部门明确工作目标和人事财务状况,拥有宽松的政策和人事任命权。“责任运营机构”的工作结果由政府部门领导进行评估。根据“结果管理”制度,政府可以视其工作结果,返还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财政预算]]节余。<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政府机构改革三大创举 |publisher =《新京报》 |date=2008-02-24}}</ref>
在行政运营系统改革方面,金大中政府先后出台、修订了《责任运营机关设置法》、《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薪酬规定》和《开放型职位运营规定》,通过引入开放型任用制、责任运营机关制和成果薪金制进行组织、人事运营系统的改革{{r|jnl}}。两成司局级干部职位向外公开招聘,非政府民间人士可以与政府[[公务员]]共同竞争高级岗位。“开放型”的人事任用制度使政府可以通过聘用专业人员来提高专业化程度。公务员的[[薪酬]]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结合,为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激励机制。一些行政职能通过成立“责任运营机构”独立执行。这些机构通过[[契约]]的形式与所属的政府部门明确工作目标和人事财务状况,拥有宽松的政策和人事任命权。“责任运营机构”的工作结果由政府部门领导进行评估。根据“结果管理”制度,政府可以视其工作结果,返还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财政预算]]节余。<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政府机构改革三大创举 |publisher =《新京报》 |date=2008-02-24}}</ref>


在改善政府对国民服务方面,金大中政府从1998年开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广泛推行行政服务宪章制度,并对[[韓國警察|警察]]、[[住宅]]、[[韓國交通|交通]]、[[韓國教育|教育]]、{{Link-en|韓國環境|Environment of South Korea|环境}}、{{Link-en|韓國福利|Welfare in South Korea|福利和劳}}、[[食品安全|食品和卫生]]等国民不满程度最高的领域进行了提高服务方面的改革{{r|jnl}}。为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金大中还提出五年内实现“[[韩国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的计划<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加紧经济改革步伐 |author=高浩荣 |publisher =新华社|date=2000-12-06}}</ref>。2001年,金大中电子政府的门户网被[[联合国]]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部(UNDPEPA)和美国公共管理协会评为全球十大政府门户网站范例之一,其中首尔的民事业务公开系统,被国际公认为政府反腐败建设的典范{{r|jnl}}。金大中的“电子政府”计划在他之后的各届政府得到了延续和发展。目前,韩国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世界领跑者。<ref>{{cite journal |title=联合国电子政府排名公布韩国三连冠 |journal =《中兴通讯技术》 |date=2014年4期}}</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egovernment.gov.cn/art/2014/9/26/art_195_1754.html |title=从《2014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看全球电子政务发展 |publisher=中国电子政务网 |date=2014-09-26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27111031/http://www.egovernment.gov.cn/art/2014/9/26/art_195_1754.html |archivedate=2015-04-27 |access-date=2015-04-20 }}</ref>
在改善政府对国民服务方面,金大中政府从1998年开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广泛推行行政服务宪章制度,并对[[韩国警察|警察]]、[[住宅]]、[[韩国交通|交通]]、[[韩国教育|教育]]、{{Link-en|韩国环境|Environment of South Korea|环境}}、{{Link-en|韩国福利|Welfare in South Korea|福利和劳}}、[[食品安全|食品和卫生]]等国民不满程度最高的领域进行了提高服务方面的改革{{r|jnl}}。为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金大中还提出五年内实现“[[韩国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的计划<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加紧经济改革步伐 |author=高浩荣 |publisher =新华社|date=2000-12-06}}</ref>。2001年,金大中电子政府的门户网被[[联合国]]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部(UNDPEPA)和美国公共管理协会评为全球十大政府门户网站范例之一,其中首尔的民事业务公开系统,被国际公认为政府反腐败建设的典范{{r|jnl}}。金大中的“电子政府”计划在他之后的各届政府得到了延续和发展。目前,韩国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世界领跑者。<ref>{{cite journal |title=联合国电子政府排名公布韩国三连冠 |journal =《中兴通讯技术》 |date=2014年4期}}</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egovernment.gov.cn/art/2014/9/26/art_195_1754.html |title=从《2014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看全球电子政务发展 |publisher=中国电子政务网 |date=2014-09-26 ||||access-date=2015-04-20 }}</ref>


由于长期奉行“经济增长第一、福利第二”的发展政策,韩国[[社会保障]]支出在[[GDP]]所在的比例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大批企业倒闭和高升的失业率,建设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金大中政府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同时也是IMF对韩金融援助的条件之一。为此金大中将发展“生产性福利”作为改革的方向<ref name=UNRISD>{{cite book |title=The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Politics of Welfare Reform in Korea |author= Huck-Ju Kwon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date=2002年11月 |language=en}}</ref>{{r|scxfl}}。为加速劳动弹性化的进程,韩国的工会、资方和政于1998年1月成立了劳资政委员会,并在同年2月签订了“三方协议书”,使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裁减雇员合法化{{notetag|1999年5月,劳资政委员会成为三方共同磋商经济和劳动政策的法定常设机构{{r|朴昌根|page=342}}。}}{{r|朴昌根|page=342}}。同时国家在原则上担负起了包括保障社会最低生活在内的社会责任{{r|UNRISD}}<ref>{{cite journal |title=社会福利、有效治理与发展:以韩国为例 |author=斯泰恩·林根| coauthors = |journal=《公共行政评论》 |date=2012年4期}}</ref>。
由于长期奉行“经济增长第一、福利第二”的发展政策,韩国[[社会保障]]支出在[[GDP]]所在的比例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大批企业倒闭和高升的失业率,建设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金大中政府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同时也是IMF对韩金融援助的条件之一。为此金大中将发展“生产性福利”作为改革的方向<ref name=UNRISD>{{cite book |title=The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Politics of Welfare Reform in Korea |author= Huck-Ju Kwon |publisher=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date=2002年11月 |language=en}}</ref>{{r|scxfl}}。为加速劳动弹性化的进程,韩国的工会、资方和政于1998年1月成立了劳资政委员会,并在同年2月签订了“三方协议书”,使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裁减雇员合法化{{notetag|1999年5月,劳资政委员会成为三方共同磋商经济和劳动政策的法定常设机构{{r|朴昌根|page=342}}。}}{{r|朴昌根|page=342}}。同时国家在原则上担负起了包括保障社会最低生活在内的社会责任{{r|UNRISD}}<ref>{{cite journal |title=社会福利、有效治理与发展:以韩国为例 |author=斯泰恩·林根| coauthors = |journal=《公共行政评论》 |date=2012年4期}}</ref>。
第215行: 第215行:


===== 其它 =====
===== 其它 =====
在金大中执政期间,韩国的[[人权]]状况得大幅提升。2001年1月,《疑问死亡真相纠正特别法》、《民主化运动有关人士名誉恢复及其补偿的相关法律》、《济州“4·3”事件真相纠正及牺牲者名誉恢复相关法律》等人权法律、法规在[[韩国国会]]通过。經由这些法律,韩国过去民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得了平反,[[受害人]]或其[[亲属]]得到政府的赔偿。同年5月,在金大中的催促下,韩国政府制定了《国家人权委员会法》。同年11月,不受任何人干涉和指挥的独立人权机构,{{link-en|国家人权委员会|National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of Korea}}正式成立。这为韩国人权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由于在野党和保守机构的强烈反对,修改备受批评的韩国《国家保安法》修正案未能获得通过。但为修订《国家保安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强调谨慎执行《国家保安法》的必要性,并加强执法过程中的人权意识。为了保障[[受刑人]]的人权,金大中政府修正了[[刑法]]。修正后的刑法为受刑人的申权提供保障,并改善惩罚制度,禁止教所的工作人员任意使用戒具。修正后的刑法还允许受刑人读报、不限制受刑人发型、允许未判决犯人不穿囚衣。刑满释放的人员享有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援助。{{r|自传|page=647-652}}
在金大中执政期间,韩国的[[人权]]状况得大幅提升。2001年1月,《疑问死亡真相纠正特别法》、《民主化运动有关人士名誉恢复及其补偿的相关法律》、《济州“4·3”事件真相纠正及牺牲者名誉恢复相关法律》等人权法律、法规在[[韩国国会]]通过。經由这些法律,韩国过去民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得了平反,[[受害人]]或其[[亲属]]得到政府的赔偿。同年5月,在金大中的催促下,韩国政府制定了《国家人权委员会法》。同年11月,不受任何人干涉和指挥的独立人权机构,{{link-en|国家人权委员会|National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of Korea}}正式成立。这为韩国人权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由于在野党和保守机构的强烈反对,修改备受批评的韩国《国家保安法》修正案未能获得通过。但为修订《国家保安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强调谨慎执行《国家保安法》的必要性,并加强执法过程中的人权意识。为了保障[[受刑人]]的人权,金大中政府修正了[[刑法]]。修正后的刑法为受刑人的申权提供保障,并改善惩罚制度,禁止教所的工作人员任意使用戒具。修正后的刑法还允许受刑人读报、不限制受刑人发型、允许未判决犯人不穿囚衣。刑满释放的人员享有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援助。{{r|自传|page=647-652}}


金大中政府为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保证[[利|女性权益]]方面做了诸多的努力。1998年7月,金大中政府开始实行旨在消除[[家庭暴力]]的《家庭暴力犯罪处罚特例法》和《家庭暴力预防和受害者保护法》;1999年1月,公布了《反性别歧视与受害人援助法》。2001年1月,韩国有史以来的首个[[大韩民国女性家族部|女性部]]成立{{notetag|女性部是个有时限的部门,实行两性平等后会取消{{r|同行|page=319}}。}}。民主党女议员[[韩明淑]]經金大中任命为韩国女性部首位部长{{r|自传|page=640-641}}。另外金大中在[[大韩民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观光部]]、[[大韩民国环境部|环境部]]和[[大韩民国保健福祉部|保健福利部]]启用了四名女部长。精通俄语的李仁浩被任命为[[大國駐斯大使|韓國駐斯大使]]。{{r|同行|page=319-320}}2002年1月3日,陸軍上校梁承淑升任准,成為韓國史上首位女性将。金大中为她授予了[[三精刀]]{{r|自传|page=673}}。同年1月29日,金大中任命前政策企划首席代表朴智元为青瓦台首位女性发言人{{r|自传|page=674}}。7月11日,金大中任命了韩国首位女代理总理[[张裳]]{{r|自传|page=691}}。
金大中政府为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保证[[利|女性权益]]方面做了诸多的努力。1998年7月,金大中政府开始实行旨在消除[[家庭暴力]]的《家庭暴力犯罪处罚特例法》和《家庭暴力预防和受害者保护法》;1999年1月,公布了《反性别歧视与受害人援助法》。2001年1月,韩国有史以来的首个[[大韩民国女性家族部|女性部]]成立{{notetag|女性部是个有时限的部门,实行两性平等后会取消{{r|同行|page=319}}。}}。民主党女议员[[韩明淑]]經金大中任命为韩国女性部首位部长{{r|自传|page=640-641}}。另外金大中在[[大韩民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观光部]]、[[大韩民国环境部|环境部]]和[[大韩民国保健福祉部|保健福利部]]启用了四名女部长。精通俄语的李仁浩被任命为[[大国驻斯大使|韩国驻斯大使]]。{{r|同行|page=319-320}}2002年1月3日,陆军上校梁承淑升任准,成为韩国史上首位女性将。金大中为她授予了[[三精刀]]{{r|自传|page=673}}。同年1月29日,金大中任命前政策企划首席代表朴智元为青瓦台首位女性发言人{{r|自传|page=674}}。7月11日,金大中任命了韩国首位女代理总理[[张裳]]{{r|自传|page=691}}。


==== 外交 ====
==== 外交 ====
===== 对朝鲜的阳光政策 =====
===== 对朝鲜的阳光政策 =====
{{Main|阳光政策|2000年朝腦會晤}}
{{Main|阳光政策|2000年朝脑会晤}}
[[File:June 15th Joint Declaration 6.15 공동선언.jpg|缩略图|200px|《南北共同宣言》的首末页]]
[[File:June 15th Joint Declaration 6.15 공동선언.jpg|thumb|200px|《南北共同宣言》的首末页]]
金大中生于[[朝日占时期|日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经历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他一直深信南北和解是“结束国家分裂悲剧,令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法”,也是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繁荣的前提。早在1971年金大中第一次竞选韩国总统的时候,他就大胆提出了南北“三阶段统一论”的方案 {{notetag|第一阶段,双方缔结和平协定,和平共处;第二阶段,扩大和平交流;第三阶段,和平统一。{{r|自传|page=157}}}},主张“南北交流,对共产党国家敞开外交大门,与朝鲜半岛周边四大国和平合作”。这在当局还在提倡“灭共统一”的当时,引起了极大反响。1972年,他还提出南北同时加入[[联合国]],取得国际社会交叉承认等主张。1980年代初,金大中根据国际形势对“三阶段统一论”进行了调整,提出通过“和平共存与交流—邦联—完整统一”三个阶段实现南北和平统一。1993年,金大中在[[德国]]考察了[[两德统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三阶段统一论”的方案。1995年8月出版的《金大中的三阶段统一论》提出了“南北联合-联邦制-统一国家”的三阶段统一方案。{{r|自传|传奇|金大中传|page1=157-159|page2=416-417|page3=253-256}}经过30年的研究,他认为“三阶段统一论”是正确的,因此他要做“统一总统”{{r|金大中传|page=254-256}}。
金大中生于[[朝日占时期|日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经历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他一直深信南北和解是“结束国家分裂悲剧,令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法”,也是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繁荣的前提。早在1971年金大中第一次竞选韩国总统的时候,他就大胆提出了南北“三阶段统一论”的方案 {{notetag|第一阶段,双方缔结和平协定,和平共处;第二阶段,扩大和平交流;第三阶段,和平统一。{{r|自传|page=157}}}},主张“南北交流,对共产党国家敞开外交大门,与朝鲜半岛周边四大国和平合作”。这在当局还在提倡“灭共统一”的当时,引起了极大反响。1972年,他还提出南北同时加入[[联合国]],取得国际社会交叉承认等主张。1980年代初,金大中根据国际形势对“三阶段统一论”进行了调整,提出通过“和平共存与交流—邦联—完整统一”三个阶段实现南北和平统一。1993年,金大中在[[德国]]考察了[[两德统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三阶段统一论”的方案。1995年8月出版的《金大中的三阶段统一论》提出了“南北联合-联邦制-统一国家”的三阶段统一方案。{{r|自传|传奇|金大中传|page1=157-159|page2=416-417|page3=253-256}}经过30年的研究,他认为“三阶段统一论”是正确的,因此他要做“统一总统”{{r|金大中传|page=254-256}}。


1998年金大中上任总统后,有“[[阳光政策]]”之譽的南北和解政策正式开始付诸实施。在金大中的就职演说中,他提出了“阳光政策”的三项指导原则:第一,韩国不容忍[[朝民主主人民共和|朝]]破坏和平的任何军事挑衅;第二, 韩国没有吞并朝鲜以求实现统一的任何意图;第三,韩国将扩大同朝鲜的和解与合作。1998年3月26日,在金大中总统主持的内阁会议上,韩国[[统一部]]部康仁德作了关于新的“北韩政策的指导方针”的报告。报告指出为取得通过和平、和解和合作来改进南北关系的目标,金大中政府将推行以下具体政策:第一,南北方必须忠实履行双方于1991年12月达成的“基础协议”;第二,在政经分离的原则下鼓励发展南北间的经济合作,增加对朝投资,简化经济合作许可程序;第三,力促[[红十字会]]与朝鲜优先解决离散家属团聚问题,并为离散家属团提供团聚费用政府补助,简化互访的法定程序;第四,通过发展农业和经济合作,以及[[人道主义援助]]帮助朝鲜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第五,限制和消除[[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现[[军备控制]];第六,支持朝鲜与美国、[[日本]],以及其它西方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r|孙冀|page=44}}
1998年金大中上任总统后,有“[[阳光政策]]”之譽的南北和解政策正式开始付诸实施。在金大中的就职演说中,他提出了“阳光政策”的三项指导原则:第一,韩国不容忍[[朝民主主人民共和|朝]]破坏和平的任何军事挑衅;第二, 韩国没有吞并朝鲜以求实现统一的任何意图;第三,韩国将扩大同朝鲜的和解与合作。1998年3月26日,在金大中总统主持的内阁会议上,韩国[[统一部]]部康仁德作了关于新的“北韩政策的指导方针”的报告。报告指出为取得通过和平、和解和合作来改进南北关系的目标,金大中政府将推行以下具体政策:第一,南北方必须忠实履行双方于1991年12月达成的“基础协议”;第二,在政经分离的原则下鼓励发展南北间的经济合作,增加对朝投资,简化经济合作许可程序;第三,力促[[红十字会]]与朝鲜优先解决离散家属团聚问题,并为离散家属团提供团聚费用政府补助,简化互访的法定程序;第四,通过发展农业和经济合作,以及[[人道主义援助]]帮助朝鲜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第五,限制和消除[[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现[[军备控制]];第六,支持朝鲜与美国、[[日本]],以及其它西方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r|孙冀|page=44}}


1998年6月16日,[[现代集团]]名誉会长[[郑周永]]赶着500头[[家牛|黄牛]]穿越[[板门店]]进入朝鲜,开启了著名的“黄牛外交”,也拉开了南北经济合作的序幕{{r|自传|page=446}}。阳光政策不是对朝鲜简单的包容政策,而是以坚定的安保为前提的。1999年6月15日,南北发生“[[第一次延坪海战]]” {{notetag|2002年6月29日,在2002年世界杯闭幕式的前一天,朝鲜两艘警备艇穿越警戒线。双方发生交火,导致韩方一艘高速艇沉没,六名海军将士阵亡。此次事件被称为“第二次延坪海战”。朝鲜方面事后为此迅速向韩方做了道歉。{{r|自传|page=689}}}}朝鲜舰艇护卫着朝鲜渔船越过了[[北方警戒线]]。双方最终武装交火,朝鲜一艘[[鱼雷艇]]被击沉,一艘警备艇严重破损{{r|自传|page=507-509}}。2000年3月,在南北民间交往发展的基础上,韩国文化部部长朴智元与朝鲜特使宋浩京在[[新加坡]]举行了首次秘密会谈。次日,正在[[德国]]访问的金大中发表了敦促南北和解的讲演《柏林宣言》。同年4月8日,南北特使在[[北京]]就[[朝韩首脑会晤|首次首脑会晤]]达成共识,即《4·8协议书》。{{r|自传|page=540-543}}
1998年6月16日,[[现代集团]]名誉会长[[郑周永]]赶着500头[[家牛|黄牛]]穿越[[板门店]]进入朝鲜,开启了著名的“黄牛外交”,也拉开了南北经济合作的序幕{{r|自传|page=446}}。阳光政策不是对朝鲜简单的包容政策,而是以坚定的安保为前提的。1999年6月15日,南北发生“[[第一次延坪海战]]” {{notetag|2002年6月29日,在2002年世界杯闭幕式的前一天,朝鲜两艘警备艇穿越警戒线。双方发生交火,导致韩方一艘高速艇沉没,六名海军将士阵亡。此次事件被称为“第二次延坪海战”。朝鲜方面事后为此迅速向韩方做了道歉。{{r|自传|page=689}}}}朝鲜舰艇护卫着朝鲜渔船越过了[[北方警戒线]]。双方最终武装交火,朝鲜一艘[[鱼雷艇]]被击沉,一艘警备艇严重破损{{r|自传|page=507-509}}。2000年3月,在南北民间交往发展的基础上,韩国文化部部长朴智元与朝鲜特使宋浩京在[[新加坡]]举行了首次秘密会谈。次日,正在[[德国]]访问的金大中发表了敦促南北和解的讲演《柏林宣言》。同年4月8日,南北特使在[[北京]]就[[朝韩首脑会晤|首次首脑会晤]]达成共识,即《4·8协议书》。{{r|自传|page=540-543}}
[[File:Cho Myong-nok and Bill Clinton.jpg|缩略图|170px||2000年10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白宫会见了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
[[File:Cho Myong-nok and Bill Clinton.jpg|thumb|170px|left|2000年10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白宫会见了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


2000年6月13日,金大中正式出访[[平壤]]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兼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了历史性的[[2000年朝腦會晤|朝韩首脑会晤]]。这是朝鲜半岛分裂半个多世纪来,双方领导人的首次会晤。金大中抵达平壤时,受到了金正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金永南]]等朝鲜领导人的迎接和60万平壤市民的夹道欢迎。6月13日-15日,金大中就南北和解和统一、散家属团聚、双方交流合作等问题与金正日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双方在所有领域达成共识,并于6月15日发布了《[[南北共同宣言]]》。《南北共同宣言》内容包括:北南双方自主解决国家统一;双方将朝着各自提出的“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共同点促进统一;通过经济合作,均衡地发展民族经济,并加强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8月15日之前交换离散家属访问团;双方尽快举行当局间的对话,金正日将在适当的时候访韩。朝韩首脑会晤意义深远,为创造半岛和平提供了契机{{r|自传|page=553-575}}<ref>{{cite journal |title=朝韩首脑会晤:55年等一回 |publisher =《吉林人大》 |date=2000年08期}}</ref>。同年10月13日,金大中因对朝鲜半岛和平和民主事业的突出贡献被[[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诺贝尔和平奖]]{{r|nobel}}。
2000年6月13日,金大中正式出访[[平壤]]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兼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了历史性的[[2000年朝脑会晤|朝韩首脑会晤]]。这是朝鲜半岛分裂半个多世纪来,双方领导人的首次会晤。金大中抵达平壤时,受到了金正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金永南]]等朝鲜领导人的迎接和60万平壤市民的夹道欢迎。6月13日-15日,金大中就南北和解和统一、散家属团聚、双方交流合作等问题与金正日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双方在所有领域达成共识,并于6月15日发布了《[[南北共同宣言]]》。《南北共同宣言》内容包括:北南双方自主解决国家统一;双方将朝着各自提出的“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共同点促进统一;通过经济合作,均衡地发展民族经济,并加强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8月15日之前交换离散家属访问团;双方尽快举行当局间的对话,金正日将在适当的时候访韩。朝韩首脑会晤意义深远,为创造半岛和平提供了契机{{r|自传|page=553-575}}<ref>{{cite journal |title=朝韩首脑会晤:55年等一回 |publisher =《吉林人大》 |date=2000年8期}}</ref>。同年10月13日,金大中因对朝鲜半岛和平和民主事业的突出贡献被[[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诺贝尔和平奖]]{{r|nobel}}。


金大中的阳光政策使[[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得到空前和解。2000年8月15日[[韩国光复节|光复节]],南北双方时隔15年再次举行了离散家属团聚{{r|自传|page=589}}。同年9月15日,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韩朝双方体育代表团高举[[统一旗|朝鲜半岛旗帜]]首次共同入场{{r|自传|page=595}}。9月24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力量部|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金一哲]]率领的由13人组成的朝鲜代表团越过[[板门店]],参加在[[济州岛]]举行的南北国防部长会谈。会谈结束后,金大中在[[青瓦台]]接见了金一哲一行。这是朝鲜军方首脑首次穿越[[三八线|军事分界线]]和到访青瓦台{{r|自传|page=597}}。韩国{{link-en|现代峨山集团|Hyundai Asan}}同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的[[金刚山观光地区|金刚山旅游项目]],[[开城工业园区]],南北铁路连通工程等都开始于金大中执政时期{{r|孙冀|page=38}}。阳光政策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2000年,朝鲜先后与[[英国]]、[[意大利]]等10多个西方国家建交或复交<ref>{{cite news |title=金正日任期内与10多个国家建交或复交 |publisher =《乌鲁木齐晚报》 |date=2011-12-20}}</ref>。2002年,朝鲜开始了较为深入的经济改革<ref>{{cite news |title=金正日时代:朝鲜经济风雨15年 |author=李子木 |publisher =《中国产经新闻》 |date=2011-12-21}}</ref>。阳光政策在金大中之后的[[卢武铉]]政府得到延续和发展。不过,2003年有关金大中政府在南北首脑峰会前通过现代峨山向朝鲜汇款的丑闻曝光。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因此遭到质疑和指责。<ref>{{cite news |title=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跳楼自杀身亡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3-08-04}}</ref>2008年[[李明博]]出任韩国总统后,阳光政策被放弃{{r|孙冀|page=137}}。
金大中的阳光政策使[[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得到空前和解。2000年8月15日[[韩国光复节|光复节]],南北双方时隔15年再次举行了离散家属团聚{{r|自传|page=589}}。同年9月15日,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韩朝双方体育代表团高举[[统一旗|朝鲜半岛旗帜]]首次共同入场{{r|自传|page=595}}。9月24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力量部|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金一哲]]率领的由13人组成的朝鲜代表团越过[[板门店]],参加在[[济州岛]]举行的南北国防部长会谈。会谈结束后,金大中在[[青瓦台]]接见了金一哲一行。这是朝鲜军方首脑首次穿越[[三八线|军事分界线]]和到访青瓦台{{r|自传|page=597}}。韩国{{link-en|现代峨山集团|Hyundai Asan}}同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的[[金刚山观光地区|金刚山旅游项目]],[[开城工业园区]],南北铁路连通工程等都开始于金大中执政时期{{r|孙冀|page=38}}。阳光政策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2000年,朝鲜先后与[[英国]]、[[意大利]]等10多个西方国家建交或复交<ref>{{cite news |title=金正日任期内与10多个国家建交或复交 |publisher =《乌鲁木齐晚报》 |date=2011-12-20}}</ref>。2002年,朝鲜开始了较为深入的经济改革<ref>{{cite news |title=金正日时代:朝鲜经济风雨15年 |author=李子木 |publisher =《中国产经新闻》 |date=2011-12-21}}</ref>。阳光政策在金大中之后的[[卢武铉]]政府得到延续和发展。不过,2003年有关金大中政府在南北首脑峰会前通过现代峨山向朝鲜汇款的丑闻曝光。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因此遭到质疑和指责。<ref>{{cite news |title=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跳楼自杀身亡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3-08-04}}</ref>2008年[[李明博]]出任韩国总统后,阳光政策被放弃{{r|孙冀|page=137}}。


===== 四强协调外交 =====
===== 四强协调外交 =====
[[File:George W. Bush & Kim Dae-Jung with 2002 World Cup jackets 2002-02-20.jpg|缩略图|230px|金大中与[[小布什]]在青瓦台晒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纪念夹克]]
[[File:George W. Bush & Kim Dae-Jung with 2002 World Cup jackets 2002-02-20.jpg|thumb|230px|金大中与[[小布什]]在青瓦台晒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纪念夹克]]
作为韩国民主斗士的象征,金大中在早期民主运动中曾多次受助于美国。执政期间,金大中的对美政策是加强韩美同盟关系{{r|sqwj}}。金大中认为美国在韩国驻军是符合韩国国家利益的,并希望[[驻韩美军]]的地位能与[[驻日美军]]的地位同等<ref name=zhmj>{{cite news |title=金大中谈韩国与朝日美关系 |author=王林昌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2-09-07}}</ref>。2000年8月,金大中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即使朝韩统一之后,美国在东北亚的驻军仍需保留。假如美军撤走,本地区将会出现很大的权力真空,这会导致本地区的国家为争夺霸权而敌对。”金大中对驻韩美军的观点也得到了[[金正日]]的最大理解<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称金正日希望美国在朝鲜半岛驻军 |publisher=《华盛顿邮报》 |date=2000-08-30}}</ref>。对于韩国国内的[[反美情绪]],金大中认为应该通过互惠、和平等原则来调整解决{{r|zhmj}}。金大中同时希望美国与朝鲜能改善关系。[[比尔·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对金大中的阳光政策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朝美关系得高空前的改善。2000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白宫]]会见了[[金正日]]特使[[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并发表了“美朝联合公报”宣称“两国政府将不再对对方抱有敌意”,并“将建立起有别于过去敌对关系的新型关系”<ref>{{cite journal |title=朝美之门是开是合? |author=徐宝康 |journal=《人民论坛》 |date=2001年02期}}</ref><ref>{{cite journal |title=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核与导弹问题 |author=顾国良 | coauthors = |journal=《美国研究》 |date=2001年第1期}}</ref>。同年10月23日,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应邀出访了朝鲜,与金正日会见,为克林顿访朝做准备{{r|自传|page=609}}{{r|hmgx}}。应金正日的邀请,克林顿原本打算访问朝鲜,但由于忙于[[中东]]事务加之任期将满,最终没能抽出时间访朝{{notetag|克林顿在自传《我的生活》中说“当时访问朝鲜的奥尔布赖特国务卿坚信,如果我去访问朝鲜就可以达成关于导弹问题的协议。我也很期待与朝鲜尽快取得协议的进展。但是在中东和平协商即将成功的紧急关头,我实在不能抽身去地球的另一边。另外,阿拉法特非常热切地希望协商能够取得成功,他这样的恳切请求让我打消了访问朝鲜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我更不能强行前去访问朝鲜了。”克林顿在宣布取消访朝计划后,曾发函邀请金正日访美。但对于注重外交“体面”的朝鲜,并未对邀请做出回应。{{r|自传|page=622}}}}。2001年1月20日,保守派的[[小布什]]出任美国总统,[[美朝关系]]开始发生变数。同年9月,美国发生[[九一一袭击事件|“9·11”恐怖事件]]。小布什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美朝关系走到了另一个极端{{r|自传|page=623}}。为修复破裂的美朝关系,金大中尽最大可能消除“阳光政策”与“邪恶轴心”的隔阂{{r|自传|page=675-677}}。2003年10月,小布什派遣美国国防部亚太地区事务部长助理访问朝鲜,旨在表明美国对朝鲜与[[伊拉克]]不一样。不过朝鲜对派来的美国特使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宣布拥有高浓缩[[铀]],并称此举是遏制美国的军事威胁。于此同时,朝鲜希望与美国通过谈判的方式和解。但此后,美国一直坚持朝鲜先放弃[[核武]]才会对话。{{r|自传|page=694-695}}
作为韩国民主斗士的象征,金大中在早期民主运动中曾多次受助于美国。执政期间,金大中的对美政策是加强韩美同盟关系{{r|sqwj}}。金大中认为美国在韩国驻军是符合韩国国家利益的,并希望[[驻韩美军]]的地位能与[[驻日美军]]的地位同等<ref name=zhmj>{{cite news |title=金大中谈韩国与朝日美关系 |author=王林昌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2-09-07}}</ref>。2000年8月,金大中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即使朝韩统一之后,美国在东北亚的驻军仍需保留。假如美军撤走,本地区将会出现很大的权力真空,这会导致本地区的国家为争夺霸权而敌对。”金大中对驻韩美军的观点也得到了[[金正日]]的最大理解<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称金正日希望美国在朝鲜半岛驻军 |publisher=《华盛顿邮报》 |date=2000-08-30}}</ref>。对于韩国国内的[[反美情绪]],金大中认为应该通过互惠、和平等原则来调整解决{{r|zhmj}}。金大中同时希望美国与朝鲜能改善关系。[[比尔·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对金大中的阳光政策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朝美关系得高空前的改善。2000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白宫]]会见了[[金正日]]特使[[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并发表了“美朝联合公报”宣称“两国政府将不再对对方抱有敌意”,并“将建立起有别于过去敌对关系的新型关系”<ref>{{cite journal |title=朝美之门是开是合? |author=徐宝康 |journal=《人民论坛》 |date=2001年2期}}</ref><ref>{{cite journal |title=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核与导弹问题 |author=顾国良 | coauthors = |journal=《美国研究》 |date=2001年第1期}}</ref>。同年10月23日,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应邀出访了朝鲜,与金正日会见,为克林顿访朝做准备{{r|自传|page=609}}{{r|hmgx}}。应金正日的邀请,克林顿原本打算访问朝鲜,但由于忙于[[中东]]事务加之任期将满,最终没能抽出时间访朝{{notetag|克林顿在自传《我的生活》中说“当时访问朝鲜的奥尔布赖特国务卿坚信,如果我去访问朝鲜就可以达成关于导弹问题的协议。我也很期待与朝鲜尽快取得协议的进展。但是在中东和平协商即将成功的紧急关头,我实在不能抽身去地球的另一边。另外,阿拉法特非常热切地希望协商能够取得成功,他这样的恳切请求让我打消了访问朝鲜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我更不能强行前去访问朝鲜了。”克林顿在宣布取消访朝计划后,曾发函邀请金正日访美。但对于注重外交“体面”的朝鲜,并未对邀请做出回应。{{r|自传|page=622}}}}。2001年1月20日,保守派的[[小布什]]出任美国总统,[[美朝关系]]开始发生变数。同年9月,美国发生[[九一一袭击事件|“9·11”恐怖事件]]。小布什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美朝关系走到了另一个极端{{r|自传|page=623}}。为修复破裂的美朝关系,金大中尽最大可能消除“阳光政策”与“邪恶轴心”的隔阂{{r|自传|page=675-677}}。2003年10月,小布什派遣美国国防部亚太地区事务部长助理访问朝鲜,旨在表明美国对朝鲜与[[伊拉克]]不一样。不过朝鲜对派来的美国特使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宣布拥有高浓缩[[铀]],并称此举是遏制美国的军事威胁。于此同时,朝鲜希望与美国通过谈判的方式和解。但此后,美国一直坚持朝鲜先放弃[[核武]]才会对话。{{r|自传|page=694-695}}


在加强韩美同盟的同时,金大中还致力于改善与[[日本]]的关系。韩日两国于1965年6月22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为了急于从日本获得发展经济的资金与技术,在没有解决历史问题的情况下,不顾国内的强烈反对与日本签署了《[[韩日基本条约]]》<ref>{{cite news |title=韩国与日本建交内幕:美国压制下的“行乞外交” |publisher =《世界新闻报》 |date=2014-05-30}}</ref>。之后,[[韩日关系]]发展一直不顺利。1998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提出“20世纪发生的事情,要在20世纪内解决”的政见,并邀请金大中访日<ref name=scdq>{{cite news |title=日本拒为对华侵略道歉背后 |publisher =《亚洲周刊》 |date=2010-08-26}}</ref>。同年10月,金大中在访日期间与日本签署了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型伙伴关系的《韩日伙伴关系共同宣言》。日本首次以联合宣言的形式向韩国就历史问题表示“痛切的反省和道歉”<ref>{{cite news |title=历史不容歪曲正义必胜邪恶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1-05-08}}</ref><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136663.htm|title=日本概况|publisher=中国网|accessdate=2015-04-12|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3222054/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136663.htm|archivedate=2015-09-23}}</ref>{{r|scdq}}。韩国同意在五年内分三个阶段解禁对日本文化产品的进口<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再次解禁日本文化 |publisher=《环球日本》 |date=2003-06-13}}</ref>。韩日两国还签订了新的《韩日渔业协定》,双边关系得到提升{{r|自传|page=460-461}}。2002年,韩日两国联合举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杯足球赛]]<ref>{{cite journal |title=汉城奥运会后韩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透视 |author=孙征 | coauthors = 王玉红 田雨普 |journal=《浙江体育科学》 |date=2010年第32卷第3期 }}</ref>。金大中和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共同出席了城的开幕式,并分别致辞<ref>{{cite news|title=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汉城开幕 |author=王东 |publisher =《光明日报》 |date=2002-06-01}}</ref>。同年6月30日,金大中在日本参加了世界杯的闭幕式。金大中夫妇还在[[日本天皇]]和[[日本皇后列表|皇后]]的陪同下观看了决赛。2002年被称为“日韩交流年”。韩日世界杯的举行成为韩日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ref name=fishd>{{cite journal |title=历史上韩日关系的发展、制约因素及近期走向 |author=李祥 | coauthors = |journal=《黑龙江史志》 |date=2014年第4期}}</ref>。在倡导美国与朝鲜改善关系的同时,金大中也希望日本与朝鲜改善关系。2002年9月17日,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了朝鲜,并与[[金正日]]签署了《朝日平壤宣言》{{r|孙冀|page=212}}。
在加强韩美同盟的同时,金大中还致力于改善与[[日本]]的关系。韩日两国于1965年6月22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为了急于从日本获得发展经济的资金与技术,在没有解决历史问题的情况下,不顾国内的强烈反对与日本签署了《[[韩日基本条约]]》<ref>{{cite news |title=韩国与日本建交内幕:美国压制下的“行乞外交” |publisher =《世界新闻报》 |date=2014-05-30}}</ref>。之后,[[韩日关系]]发展一直不顺利。1998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提出“20世纪发生的事情,要在20世纪内解决”的政见,并邀请金大中访日<ref name=scdq>{{cite news |title=日本拒为对华侵略道歉背后 |publisher =《亚洲周刊》 |date=2010-08-26}}</ref>。同年10月,金大中在访日期间与日本签署了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型伙伴关系的《韩日伙伴关系共同宣言》。日本首次以联合宣言的形式向韩国就历史问题表示“痛切的反省和道歉”<ref>{{cite news |title=历史不容歪曲正义必胜邪恶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1-05-08}}</ref><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136663.htm|title=日本概况|publisher=中国网|accessdate=2015-04-12}}</ref>{{r|scdq}}。韩国同意在五年内分三个阶段解禁对日本文化产品的进口<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再次解禁日本文化 |publisher=《环球日本》 |date=2003-06-13}}</ref>。韩日两国还签订了新的《韩日渔业协定》,双边关系得到提升{{r|自传|page=460-461}}。2002年,韩日两国联合举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杯足球赛]]<ref>{{cite journal |title=汉城奥运会后韩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透视 |author=孙征 | coauthors = 王玉红 田雨普 |journal=《浙江体育科学》 |date=2010年第32卷第3期 }}</ref>。金大中和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共同出席了城的开幕式,并分别致辞<ref>{{cite news|title=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汉城开幕 |author=王东 |publisher =《光明日报》 |date=2002-06-01}}</ref>。同年6月30日,金大中在日本参加了世界杯的闭幕式。金大中夫妇还在[[日本天皇]]和[[日本皇后列表|皇后]]的陪同下观看了决赛。2002年被称为“日韩交流年”。韩日世界杯的举行成为韩日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ref name=fishd>{{cite journal |title=历史上韩日关系的发展、制约因素及近期走向 |author=李祥 | coauthors = |journal=《黑龙江史志》 |date=2014年第4期}}</ref>。在倡导美国与朝鲜改善关系的同时,金大中也希望日本与朝鲜改善关系。2002年9月17日,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了朝鲜,并与[[金正日]]签署了《朝日平壤宣言》{{r|孙冀|page=212}}。


金大中曾多次访华,被中国官方称为“[[中人民的老朋友]]”<ref>{{cite news |title=中国驻韩国大使前往医院看望韩国前总统金大中 |publisher =新华社 |date=2009-08-12}}</ref>。金大中首次访问中国,是在1994年应中国外交学会的邀请,出席太平洋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同年11月2日,金大中访问[[中国社科院]]期间,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教授”名{{r|金大中传|page=303-304}}<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来清华演讲 |publisher=《新清华》 |date=2004-07-09}}</ref>。1998年11月12日,金大中应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邀请,首次以[[大韩民国总统]]的身份访华。访问期间,金大中与江泽民宣布将[[韩中关系]]由六年前两国建交时确立的“友好合作关系”升级为“面向21世纪的韩中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兩國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ref>{{cite journal |title=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 |author=魏志江 | coauthors= |journal=《当代亚太》 |date=2008年4期 }}</ref><ref>{{cite news |title=朱镕基在韩国进行访问 |publisher=《中国青年报》 |date=2001-10-19}}</ref><ref>{{cite news |title=资料: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访华 |publisher =《中国青年报》 |date=2014-06-25}}</ref>。金大中任职期间,韩中经贸发展延续了自两国建交以来的迅猛增长势头。在金大中任期的最后一年2002年,也是两国建交十周年,韩中双边贸易额已达315亿美元,比建交初期增长五倍。韩国与中国成为各自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也成为韩国对外投资的第一大对象。在朝鲜半岛问题方面,中人民共和国政府支持朝鲜半岛的南北和解。金大中政府也对中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予支持。<ref>{{cite web |url=http://www.cntv.cn/lm/522/41/35527.html |title=专访韩国总统金大中 |publisher=中央电视台官网 |accessdate=2015-05-1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709073041/http://www.cntv.cn/lm/522/41/35527.html |archivedate=2017-07-09 }}</ref>
金大中曾多次访华,被中国官方称为“[[中人民的老朋友]]”<ref>{{cite news |title=中国驻韩国大使前往医院看望韩国前总统金大中 |publisher =新华社 |date=2009-08-12}}</ref>。金大中首次访问中国,是在1994年应中国外交学会的邀请,出席太平洋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同年11月2日,金大中访问[[中国社科院]]期间,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教授”名{{r|金大中传|page=303-304}}<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来清华演讲 |publisher=《新清华》 |date=2004-07-09}}</ref>。1998年11月12日,金大中应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邀请,首次以[[大韩民国总统]]的身份访华。访问期间,金大中与江泽民宣布将[[韩中关系]]由六年前两国建交时确立的“友好合作关系”升级为“面向21世纪的韩中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ref>{{cite journal |title=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 |author=魏志江 | coauthors= |journal=《当代亚太》 |date=2008年4期 }}</ref><ref>{{cite news |title=朱镕基在韩国进行访问 |publisher=《中国青年报》 |date=2001-10-19}}</ref><ref>{{cite news |title=资料: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访华 |publisher =《中国青年报》 |date=2014-06-25}}</ref>。金大中任职期间,韩中经贸发展延续了自两国建交以来的迅猛增长势头。在金大中任期的最后一年2002年,也是两国建交十周年,韩中双边贸易额已达315亿美元,比建交初期增长五倍。韩国与中国成为各自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也成为韩国对外投资的第一大对象。在朝鲜半岛问题方面,中人民共和国政府支持朝鲜半岛的南北和解。金大中政府也对中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予支持。<ref>{{cite web |url=http://www.cntv.cn/lm/522/41/35527.html |title=专访韩国总统金大中 |publisher=中央电视台官网 |accessdate=2015-05-11 }}</ref>


[[File:Vladimir Putin in South Korea 26-28 February 2001-4.jpg|缩略图|230px|2001年2月,金大中与访韩的[[俄罗斯总统]][[普京]]]]
[[File:Vladimir Putin in South Korea 26-28 February 2001-4.jpg|thumb|230px|2001年2月,金大中与访韩的[[俄罗斯总统]][[普京]]]]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从韩国获得经济援助和合作,一直积极与韩国发展双边关系。金大中执政期间,两国继续巩固友好关系,双边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1999年金大中到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进一步发展双边全方位的互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同年俄罗斯国防部长出访韩国,双方决定定期举行军事首脑互访和国防政策协商会议。{{r|xzqj}}2001年2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韩国。两国就多项政治、经济合作达成了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决定定期举行总统、总理和议长等高層会晤,进一步发展两国互补伙伴关系。俄罗斯支持韩朝进一步和解,实现朝鲜半岛和平。2001年,两国签订《韩俄航天技术合作草案》,俄罗斯将帮助韩国建立能自己发射[[卫星]]的[[航天发射中心|发射站]](2004年5月,韩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从导弹发射台垂直弹射出的空中点获技术国家。)。两国也在共同开发[[西伯利亚]]资源方面广泛合作。此外,金大中政府还提出建设“钢铁丝绸之路”的蓝图,计划建设一条[[欧亚大陆桥]],从韩国[[釜山]]经朝鲜直通[[欧洲]](金大中在2000年6月韩朝首次会晤期间曾与朝鲜就通过[[京义线]]重新连接朝鲜半岛达成协议。)<ref>{{cite journal |title=俄罗斯与韩国经济合作探析 |author=孙永 | coauthors = |journal=《西伯利亚研究》 |date=2006年第2期}}</ref>。此设想在2013年普京访韩期间再此被提上日程<ref>{{cite news |title=普京访韩力促钢铁丝绸之路想融入亚太经济圈 |publisher =《环球时报》 |date=2013-11-14 }}</ref>。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从韩国获得经济援助和合作,一直积极与韩国发展双边关系。金大中执政期间,两国继续巩固友好关系,双边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1999年金大中到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进一步发展双边全方位的互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同年俄罗斯国防部长出访韩国,双方决定定期举行军事首脑互访和国防政策协商会议。{{r|xzqj}}2001年2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韩国。两国就多项政治、经济合作达成了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决定定期举行总统、总理和议长等高層会晤,进一步发展两国互补伙伴关系。俄罗斯支持韩朝进一步和解,实现朝鲜半岛和平。2001年,两国签订《韩俄航天技术合作草案》,俄罗斯将帮助韩国建立能自己发射[[卫星]]的[[航天发射中心|发射站]](2004年5月,韩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从导弹发射台垂直弹射出的空中点获技术国家。)。两国也在共同开发[[西伯利亚]]资源方面广泛合作。此外,金大中政府还提出建设“钢铁丝绸之路”的蓝图,计划建设一条[[欧亚大陆桥]],从韩国[[釜山]]经朝鲜直通[[欧洲]](金大中在2000年6月韩朝首次会晤期间曾与朝鲜就通过[[京义线]]重新连接朝鲜半岛达成协议。)<ref>{{cite journal |title=俄罗斯与韩国经济合作探析 |author=孙永 | coauthors = |journal=《西伯利亚研究》 |date=2006年第2期}}</ref>。此设想在2013年普京访韩期间再此被提上日程<ref>{{cite news |title=普京访韩力促钢铁丝绸之路想融入亚太经济圈 |publisher =《环球时报》 |date=2013-11-14 }}</ref>。


===== 其它 =====
===== 其它 =====
金大中非常支持[[缅甸]]的民主主义事业和反对对[[东帝汶]]民族独立的镇压。这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之一{{r|自传|page=607}}。1999年8月30日,东帝汶在[[联合国]]监督下[[1999年东帝汶独立公投|举行公民公投]],结果78.5%的东帝汶居民支持独立。对此,[[印度尼西亚|印尼]]军方支持的武装組織在东帝汶进行了[[1999年东帝汶危机|报复性血腥屠杀]],东帝汶三分之一的人口丧命{{notetag| 东帝汶是个与印度尼西亚相邻的岛国,被葡萄牙殖民统治400多年,1975年独立,后又被印度尼西亚殖民<ref>{{cite journal |title=东帝汶 |journal=《东南亚》 |date=1999年03期}}</ref>。}}。金大中对此践踏[[人权]]的暴行极其愤慨。在随后9月13日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金大中对与会的美、日、中等国家元首进行了游说。在大会闭幕前夕,韩(金大中)、美([[比尔·克林顿|克林顿]])、日([[小渊惠三]])三国领导发表了支持东帝汶独立,要求联合国和印尼做出积极反应的声明。金大中还向参加大会的印尼政部施压,要求印尼政府提出解决方案,否则将动员所有与会国家元首发表APEC声明。当晚子夜之后,发生在东帝汶的血腥镇压停止了。APEC会议结束后,联合国{{Link-ko|常绿树部队|상록수 부대}}开始进驻东帝汶,韩国也派兵支持此次行动。后来,常绿树部队被东帝汶人民称为“和平的使者”,东帝汶市中心最大的一条主路被命名为“韩国朋友之路”。东帝汶反抗协会副会长在到访[[青瓦台]]时对金大中说:“印度尼西亚占领东帝汶后,有接近20万名国民失去了生命。如果不是金总统,恐怕还会有10万人失去生命。”{{r|自传|page=518-521}}
金大中非常支持[[缅甸]]的民主主义事业和反对对[[东帝汶]]民族独立的镇压。这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之一{{r|自传|page=607}}。1999年8月30日,东帝汶在[[联合国]]监督下[[1999年东帝汶独立公投|举行公民公投]],结果78.5%的东帝汶居民支持独立。对此,[[印度尼西亚|印尼]]军方支持的武装組織在东帝汶进行了[[1999年东帝汶危机|报复性血腥屠杀]],东帝汶三分之一的人口丧命{{notetag| 东帝汶是个与印度尼西亚相邻的岛国,被葡萄牙殖民统治400多年,1975年独立,后又被印度尼西亚殖民<ref>{{cite journal |title=东帝汶 |journal=《东南亚》 |date=1999年3期}}</ref>。}}。金大中对此践踏[[人权]]的暴行极其愤慨。在随后9月13日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金大中对与会的美、日、中等国家元首进行了游说。在大会闭幕前夕,韩(金大中)、美([[比尔·克林顿|克林顿]])、日([[小渊惠三]])三国领导发表了支持东帝汶独立,要求联合国和印尼做出积极反应的声明。金大中还向参加大会的印尼政部施压,要求印尼政府提出解决方案,否则将动员所有与会国家元首发表APEC声明。当晚子夜之后,发生在东帝汶的血腥镇压停止了。APEC会议结束后,联合国{{Link-ko|常绿树部队|상록수 부대}}开始进驻东帝汶,韩国也派兵支持此次行动。后来,常绿树部队被东帝汶人民称为“和平的使者”,东帝汶市中心最大的一条主路被命名为“韩国朋友之路”。东帝汶反抗协会副会长在到访[[青瓦台]]时对金大中说:“印度尼西亚占领东帝汶后,有接近20万名国民失去了生命。如果不是金总统,恐怕还会有10万人失去生命。”{{r|自传|page=518-521}}


对于缅甸的人权问题,金大中曾联合100名国会议员写联名信,并两次亲自写信给缅甸军政府表示抗议,并声援[[昂山素季]]。1998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安南]]来韩领取[[首尔和平奖]]时,金大中还敦促[[联合国]]能在缅甸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自传|page=466}}。1999年11月在出席[[马尼拉]][[ASEAN+3]]会议期间,金大中会见了时任缅甸总理[[丹瑞]],并劝导缅甸军政府与昂山素季 进行对话{{r|自传|page=528-529}}。金大中也积极与周边亚太邻国发展关系,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性会议中与亚太国家领导人探讨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和维护亚太地区民主人权等。在他总统任期内,金大中先后走访了[[马来西亚]]{{r|自传|page=474}}、[[越南]]{{r|自传|page=483-485}}、[[蒙古]]{{r|自传|page=502-503}}、[[新西兰]]和[[澳大利亚]]{{r|自传|page=518}}、[[菲律宾]]{{r|自传|page=527}}、[[文莱]]{{r|自传|page=617}}、[[新加坡]]和[[印尼]]{{r|自传|page=617}}。
对于缅甸的人权问题,金大中曾联合100名国会议员写联名信,并两次亲自写信给缅甸军政府表示抗议,并声援[[昂山素季]]。1998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安南]]来韩领取[[首尔和平奖]]时,金大中还敦促[[联合国]]能在缅甸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自传|page=466}}。1999年11月在出席[[马尼拉]][[东盟十加三|ASEAN+3]]会议期间,金大中会见了时任缅甸总理[[丹瑞]],并劝导缅甸军政府与昂山素季进行对话{{r|自传|page=528-529}}。金大中也积极与周边亚太邻国发展关系,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性会议中与亚太国家领导人探讨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和维护亚太地区民主人权等。在他总统任期内,金大中先后走访了[[马来西亚]]{{r|自传|page=474}}、[[越南]]{{r|自传|page=483-485}}、[[蒙古]]{{r|自传|page=502-503}}、[[新西兰]]和[[澳大利亚]]{{r|自传|page=518}}、[[菲律宾]]{{r|自传|page=527}}、[[文莱]]{{r|自传|page=617}}、[[新加坡]]和[[印尼]]{{r|自传|page=617}}。


金大中政府与[[欧盟]]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并积极促进欧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改善关系。2000年10月20日,韩国以东道主身份举办第三届[[亚欧会议|亚欧首脑会议]],有26名亚欧国家领导人会,并通过了《2000年亚欧合作框架》、《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的首尔宣言》{{r|自传|page=609-612}}。[[英国]]是与韩国最早建交的欧盟国家。1998年3月19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访韩。这是自1883年两国签订《韩英友好通商条约》,[[英国王室]]时隔100年再次访韩{{r|自传|page=496-497}}。2000年12月金大中访英期间,伊丽莎白女王頒授[[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GCMG),[[剑桥大学]]也授予他名誉[[法學博士|法学博士]]学位。访英结束后,金大中前往[[挪威]]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并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出席[[欧盟议会]]。金大中作为亚洲领导人首次在欧盟议会发表了演讲。次年开始韩国欧盟峰会开始定期召开。{{r|自传|page=669}}
金大中政府与[[欧盟]]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并积极促进欧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改善关系。2000年10月20日,韩国以东道主身份举办第三届[[亚欧会议|亚欧首脑会议]],有26名亚欧国家领导人会,并通过了《2000年亚欧合作框架》、《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的首尔宣言》{{r|自传|page=609-612}}。[[英国]]是与韩国最早建交的欧盟国家。1998年3月19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菲利普亲王]]访韩。这是自1883年两国签订《韩英友好通商条约》,[[英国王室]]时隔100年再次访韩{{r|自传|page=496-497}}。2000年12月金大中访英期间,伊丽莎白女王頒授[[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GCMG),[[剑桥大学]]也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访英结束后,金大中前往[[挪威]]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并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出席[[欧盟议会]]。金大中作为亚洲领导人首次在欧盟议会发表了演讲。次年开始韩国欧盟峰会开始定期召开。{{r|自传|page=669}}


金大中对[[德国]]有感情。1998年金大中政府成立之后,首位到訪的外国领导人就是时任德国总统[[罗曼·赫尔佐克|赫尔佐克]]。德国对金大中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和对朝鲜的[[阳光政策]]都给予肯定和支持{{r|自传|page=456}}。2000年3月访德期间,金大中发表了敦促朝鲜半岛南北和解的《柏林宣言》,促成首次[[朝韩首脑会晤]]具有关键作用{{r|自传|page=540-541}}。在此次访欧期间,金大中还走访了[[意大利]]、[[梵蒂冈]]和[[法国]]。金大中是首位访问[[罗马]]的韩国总统。他和夫人一起会见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访法期间,金大中向法国[[雅克·希拉克|希拉克]]总统提出了两国联合建设“跨欧亚大陆信息网”,使[[亚洲]]和[[欧洲]]通过“光速的丝绸之路”成为“网络邻居”。{{r|自传|page=537-539}}
金大中对[[德国]]怀有感情。1998年金大中政府成立之后,首位到訪的外国领导人就是时任德国总统[[罗曼·赫尔佐克|赫尔佐克]]。德国对金大中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和对朝鲜的[[阳光政策]]都给予肯定和支持{{r|自传|page=456}}。2000年3月访德期间,金大中发表了敦促朝鲜半岛南北和解的《柏林宣言》,促成首次[[朝韩首脑会晤]]具有关键作用{{r|自传|page=540-541}}。在此次访欧期间,金大中还走访了[[意大利]]、[[梵蒂冈]]和[[法国]]。金大中是首位访问[[罗马]]的韩国总统。他和夫人一起会见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访法期间,金大中向法国[[雅克·希拉克|希拉克]]总统提出了两国联合建设“跨欧亚大陆信息网”,使[[亚洲]]和[[欧洲]]通过“光速的丝绸之路”成为“网络邻居”。{{r|自传|page=537-539}}


2001年3月21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曼德拉]]到访了韩国。曼德拉和金大中两人有相似的经历,都是在75岁那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金大中最后一次参加总统竞选时,曼德拉将陪伴他27年铁窗生涯的手表送给了金大中。访韩期间,曼德拉对金大中的“阳光政策”表示了支持。两人发表了《为了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倡议》,决定为了[[世界和平]]与[[民主]],保障[[人权]],消除[[贫困]]共同努力。{{r|自传|page=645-646}}
2001年3月21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曼德拉]]到访了韩国。曼德拉和金大中两人有相似的经历,都是在75岁那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金大中最后一次参加总统竞选时,曼德拉将陪伴他27年铁窗生涯的手表送给了金大中。访韩期间,曼德拉对金大中的“阳光政策”表示了支持。两人发表了《为了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倡议》,决定为了[[世界和平]]与[[民主]],保障[[人权]],消除[[贫困]]共同努力。{{r|自传|page=645-646}}


=== 卸任后晚年生活逝世 ===
=== 卸任后晚年生活逝世 ===
==== 卢武铉执政时期 ====
==== 卢武铉执政时期 ====
韩国总统依照韩国政治传统,在卸任后不再参与政治。金大中在卸任演说中也表示,卸任后希望过平静的生活。不过金大中卸任后的晚年生活并不安稳。金大中的次子{{link-ko|金弘业|김홍업}}和三子{{link-ko|金弘杰|김홍걸 (1963년)}}在他任职末期因受贿罪被拘捕和判刑后,而其长子、民主党国会议员[[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也在他卸任后不久因涉嫌受贿而被起诉<ref name=retire>{{cite news |title=金大中40天只出1次(退休元首今安在)|author=艾凡 |publisher=《环球时报》 |date=2003-07-02}}</ref>。此外,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后遭到了韩国保守势力的严厉抨击,甚至被嘲笑为“倒贴式政策”{{r|ldaily}}。2003年3月15日,[[卢武铉]]宣布“对北汇款事件”的特别法案。金大中对此认为“这一问题不能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并愿承担所有责任。金大中在自传中有关“对北汇款事件”是这么解释的“有钱的哥哥访问贫困的弟弟的时候,怎么能空手去见面呢。但政府直接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提供支援,法律上确实存在问题。我不得不通过[[现代集团]]向朝鲜提供援助。”当时韩国国务委员除了一名支持调查外,其他委员也都反对卢武铉的做法。不过在卢武铉的坚持下,“特别检查”对银行、企业和政府相关人员进行了彻底的调查。金大中政府的核心人物,前统一部长[[林东源]]、前[[大國總統|总统秘书室长]]朴智元和前总统经济首席秘书李起浩先后被拘捕和起诉。时任[[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跳楼自杀,给韩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r|自传|retire|page=710-711}}
韩国总统依照韩国政治传统,在卸任后不再参与政治。金大中在卸任演说中也表示,卸任后希望过平静的生活。不过金大中卸任后的晚年生活并不安稳。金大中的次子{{link-ko|金弘业|김홍업}}和三子{{link-ko|金弘杰|김홍걸 (1963년)}}在他任职末期因受贿罪被拘捕和判刑后,而其长子、民主党国会议员[[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也在他卸任后不久因涉嫌受贿而被起诉<ref name=retire>{{cite news |title=金大中40天只出1次(退休元首今安在)|author=艾凡 |publisher=《环球时报》 |date=2003-07-02}}</ref>。此外,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后遭到了韩国保守势力的严厉抨击,甚至被嘲笑为“倒贴式政策”{{r|ldaily}}。2003年3月15日,[[卢武铉]]宣布“对北汇款事件”的特别法案。金大中对此认为“这一问题不能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并愿承担所有责任。金大中在自传中有关“对北汇款事件”是这么解释的“有钱的哥哥访问贫困的弟弟的时候,怎么能空手去见面呢。但政府直接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提供支援,法律上确实存在问题。我不得不通过[[现代集团]]向朝鲜提供援助。”当时韩国国务委员除了一名支持调查外,其他委员也都反对卢武铉的做法。不过在卢武铉的坚持下,“特别检查”对银行、企业和政府相关人员进行了彻底的调查。金大中政府的核心人物,前统一部长[[林东源]]、前[[大国总统|总统秘书室长]]朴智元和前总统经济首席秘书李起浩先后被拘捕和起诉。时任[[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跳楼自杀,给韩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r|自传|retire|page=710-711}}


2004年1月29日,金大中出席了“金大中内乱阴谋事件”的再审公判,对23年多前被判处[[死刑]]的金大中改判无罪。同年9月24日,首尔高等法院又做出要求韩国政府向金大中支付9490万韩圆[[国家赔偿]]的判决,用于赔偿金大中1980年5月18日至1982年11月22日因被错判入狱所遭受的经济和精神损失。{{r|自传|page=715-716}}<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获赔偿 |publisher=新华社 |date=2004-09-25}}</ref>
2004年1月29日,金大中出席了“金大中内乱阴谋事件”的再审公判,对23年多前被判处[[死刑]]的金大中改判无罪。同年9月24日,首尔高等法院又做出要求韩国政府向金大中支付9490万韩圆[[国家赔偿]]的判决,用于赔偿金大中1980年5月18日至1982年11月22日因被错判入狱所遭受的经济和精神损失。{{r|自传|page=715-716}}<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获赔偿 |publisher=新华社 |date=2004-09-25}}</ref>
第267行: 第267行:


==== 李明博执政时期 ====
==== 李明博执政时期 ====
2008年4月,金大中访问了美国[[波特 (因州)|波特兰]]和[[波士顿]],20日,在[[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了题为“阳光政策是成功之路”的演讲{{r|自传|page=737}}。同年9月,金大中出席了在[[挪威]][[斯塔万格]]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峰会,并做了题为“对话的力量——以共同利益为目标的相互主义对话”的演讲。10月26日,金大中应邀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东北亚地区发展与合作论坛”,之后到访了与[[朝鲜半岛]]一江之隔的[[丹东市]]{{r|自传|page=742-744}}。2009年5月4日,金大中应外交学院的邀请再次访华,并在[[人民大会堂]]与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了面{{r|自传|page=750-751}}。
2008年4月,金大中访问了美国[[波特 (因州)|波特兰]]和[[波士顿]],20日,在[[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了题为“阳光政策是成功之路”的演讲{{r|自传|page=737}}。同年9月,金大中出席了在[[挪威]][[斯塔万格]]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峰会,并做了题为“对话的力量——以共同利益为目标的相互主义对话”的演讲。10月26日,金大中应邀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东北亚地区发展与合作论坛”,之后到访了与[[朝鲜半岛]]一江之隔的[[丹东市]]{{r|自传|page=742-744}}。2009年5月4日,金大中应外交学院的邀请再次访华,并在[[人民大会堂]]与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了面{{r|自传|page=750-751}}。


金大中就任總統的卢武铉其十分敬重。两人关系虽然有时紧张但很密切{{r|hanlian}}。2009年5月23日,当金大中得知卢武铉跳崖的消息后,曾说:“好像身体垮了一半。”5月28日,金大中坐着[[轮椅]]与夫人在首尔站灵堂吊唁卢武铉时说:“如果我遭到像前总统卢武铉那样的侮辱、挫折和绝望,恐怕我也会做同样的选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有时会阴天,但也会有晴天。如果勇敢的人都无法承受,那怎么行...检方对卢武铉包括本人、夫人和全家亲戚等无一遗漏地进行调查,但直到卢武铉逝世,检方还拿不出确凿的证据。”<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坐轮椅吊唁卢武铉:换了我恐怕也会这样做 |publisher=《东方早报》 |date=2009-05-29}}</ref>在第二天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金大中握着卢武铉遗孀[[权良淑]]的手失声痛哭。他还向记者表示他本想遗体告别仪式上发表追悼词,但却遭到了政府的阻止。<ref>{{cite news |title=卢武铉葬礼:老司机开灵车送别金大中恸哭失声 |publisher=《重庆晚报》 |date=2009-05-30}}</ref><ref>{{cite news |title=组图:金大中在卢武铉遗体告别仪式上恸哭 |publisher=《东南快报》 |date=2009-05-29}}</ref>在《[[南北共同宣言|6·15南北共同宣言]]》九周年活动中,金大中说他与卢武铉“前世好像是亲兄弟”并指责现政府是“独裁政权”{{r|hanlian}}。
金大中就任总统的卢武铉其十分敬重。两人关系虽然有时紧张但很密切{{r|hanlian}}。2009年5月23日,当金大中得知卢武铉跳崖的消息后,曾说:“好像身体垮了一半。”5月28日,金大中坐着[[轮椅]]与夫人在首尔站灵堂吊唁卢武铉时说:“如果我遭到像前总统卢武铉那样的侮辱、挫折和绝望,恐怕我也会做同样的选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有时会阴天,但也会有晴天。如果勇敢的人都无法承受,那怎么行...检方对卢武铉包括本人、夫人和全家亲戚等无一遗漏地进行调查,但直到卢武铉逝世,检方还拿不出确凿的证据。”<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坐轮椅吊唁卢武铉:换了我恐怕也会这样做 |publisher=《东方早报》 |date=2009-05-29}}</ref>在第二天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金大中握着卢武铉遗孀[[权良淑]]的手失声痛哭。他还向记者表示他本想遗体告别仪式上发表追悼词,但却遭到了政府的阻止。<ref>{{cite news |title=卢武铉葬礼:老司机开灵车送别金大中恸哭失声 |publisher=《重庆晚报》 |date=2009-05-30}}</ref><ref>{{cite news |title=组图:金大中在卢武铉遗体告别仪式上恸哭 |publisher=《东南快报》 |date=2009-05-29}}</ref>在《[[南北共同宣言|6·15南北共同宣言]]》九周年活动中,金大中说他与卢武铉“前世好像是亲兄弟”并指责现政府是“独裁政权”{{r|hanlian}}。


==== 去世 ====
==== 去世 ====
金大中卸任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2003年,他接受了[[冠状动脉]]扩张手术,术后每周做三次[[肾脏]][[血液透析]]。2005年,金大中因肺水肿两次住院,此后经常出入医院。2009年初,金大中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只能坐着[[轮椅]]出席故總統卢武铉的告别仪式,現場甚至有[[救护车]]待命,以防万一。2009年7月13日,金大中因[[肺炎]]住进[[新村 (首)|新村]][[世福兰斯医院]]的[[加病房|-{zh-hans:重症监护室;zh-hk:深切治療部;zh-tw:加病房;}-]];8月18日,金大中的病情急剧恶化,经抢救无效而去世,享年85岁。<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病情发展一览 |publisher=《中国日报》 |date=2009-08-19}}</ref><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逝世一生与病痛做斗争 |publisher=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
金大中卸任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2003年,他接受了[[冠状动脉]]扩张手术,术后每周做三次[[肾脏]][[血液透析]]。2005年,金大中因肺水肿两次住院,此后经常出入医院。2009年初,金大中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只能坐着[[轮椅]]出席故总统卢武铉的告别仪式,现场甚至有[[救护车]]待命,以防万一。2009年7月13日,金大中因[[肺炎]]住进[[新村 (首)|新村]][[世福兰斯医院]]的[[加病房|-{zh-hans:重症监护室;zh-hk:深切治療部;zh-tw:加病房;}-]];8月18日,金大中的病情急剧恶化,经抢救无效而去世,享年85岁。<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病情发展一览 |publisher=《中国日报》 |date=2009-08-19}}</ref><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逝世一生与病痛做斗争 |publisher=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


== 纪念 ==
== 纪念 ==
=== 葬礼 ===
=== 葬礼 ===
[[File:Kim Dae-jung Memorium.jpg|缩略图|230px|韩国民众吊唁金大中的灵堂]]
[[File:Kim Dae-jung Memorium.jpg|thumb|230px|韩国民众吊唁金大中的灵堂]]
金大中去世的第二天,考虑到他生前对国家和民族的莫大贡献,[[李明博]]政府从全局考量决定为他举行为期六天的[[国葬]]。国葬期间,韩国全国[[降半旗]]。这是继[[朴正熙]]1979年遇刺身亡而举行的国葬后,韩国三十年来首次举行国葬,也是首次为前总统举行国葬<ref>{{cite news |title=韩国为金大中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结束6天国葬 |author=张宁 杜鹃 |publisher=新华社 |date= 2009-08-24}}</ref><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各界吊唁金大中政府将举行6天国葬 |author=姬新龙 班威 |publisher=新华社 |date=2009-08-20}}</ref>。葬仪委员会由来自韩国政界、教育界、宗教界和经济界的人士以及遗属推荐亲人等2371人构成,是韩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葬。葬仪委员长为时任韩国总理[[韩升洙]]<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国葬葬仪委员2371人韩史上最大规模国葬|publisher=《环球时报》 |date=2009-08-21}}</ref>。
金大中去世的第二天,考虑到他生前对国家和民族的莫大贡献,[[李明博]]政府从全局考量决定为他举行为期六天的[[国葬]]。国葬期间,韩国全国[[降半旗]]。这是继[[朴正熙]]1979年遇刺身亡而举行的国葬后,韩国三十年来首次举行国葬,也是首次为前总统举行国葬<ref>{{cite news |title=韩国为金大中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结束6天国葬 |author=张宁 杜鹃 |publisher=新华社 |date= 2009-08-24}}</ref><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各界吊唁金大中政府将举行6天国葬 |author=姬新龙 班威 |publisher=新华社 |date=2009-08-20}}</ref>。葬仪委员会由来自韩国政界、教育界、宗教界和经济界的人士以及遗属推荐亲人等2371人构成,是韩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葬。葬仪委员长为时任韩国总理[[韩升洙]]<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国葬葬仪委员2371人韩史上最大规模国葬|publisher=《环球时报》 |date=2009-08-21}}</ref>。


[[File:Seoul National Cemetery 24 (18451946196).jpg|缩略图|230px|[[立首顯忠院]]的金大中墓]]
[[File:Seoul National Cemetery 24 (18451946196).jpg|thumb|230px|[[立首顯忠院]]的金大中墓]]
2009年8月23日下午2时,金大中的喪禮在[[韩国国会]]前院举行。金大中遗孀[[李姬镐]]等遗属、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和夫人[[金润玉]]、前总统[[金泳三]]、{{Link-en|駐韓國外交機構列表|List of diplomatic missions of South Korea|各驻韩使节}}、代表及韩国民众等三万多人参加<ref name=cgz>{{cite news |title=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国葬在国会庄严举行 |publisher=《中国日报》|date=2009-08-23}}</ref>。中国前国务委员[[唐家璇]]、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zh-cn:奥尔布赖特;zh-hk:奧爾布賴特;zh-tw:布萊特}-]]和日本前[[日本眾議院|眾議院议长]][[河野洋平]]等各政要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前来吊唁<ref name=chinadaily>{{cite news |title=韩国为前总统金大中举行国葬参加人数创历史之最 |publisher=《中国日报》 |date=2009-08-24}}</ref>。[[金正日]]在金大中去世后,向金大中遗属发来了唁电<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各界吊唁金大中政府将举行6天国葬 |publisher=新华社 |date=2009-08-20}}</ref>。[[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己男]]率领的朝鲜吊唁团21日到金大中灵堂进行了吊唁,并慰问金大中家属{{r|chinadaily}}。喪禮持续约九十分钟。理[[昇洙]]在悼词中说:「总统阁下为民主主义、人权、和平及民族和解奉献了一生。他的足迹将作为我们的光荣历史永世流传。」喪禮,金大中的柩移送往[[国立首尔显忠院]]安葬。灵车途径[[汝矣岛]]民主党党社、东桥洞私宅(已扩建为“金大中和平中心”)、[[光化门]]世宗十字路、[[首尔广场]]及[[首爾車站]]等市地标。数十万民众在[[灵车]]经过的地方,夹道为金大中送行,场面十分感人{{r|chinadaily|cgz}}。
2009年8月23日下午2时,金大中的喪禮在[[韩国国会]]前院举行。金大中遗孀[[李姬镐]]等遗属、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和夫人[[金润玉]]、前总统[[金泳三]]、{{Link-en|驻韩国外交机构列表|List of diplomatic missions of South Korea|各驻韩使节}}、代表及韩国民众等三万多人参加<ref name=cgz>{{cite news |title=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国葬在国会庄严举行 |publisher=《中国日报》|date=2009-08-23}}</ref>。中国前国务委员[[唐家璇]]、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zh-cn:奥尔布赖特;zh-hk:奥尔布賴特;zh-tw:布萊特}-]]和日本前[[日本众议院|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等各政要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前来吊唁<ref name=chinadaily>{{cite news |title=韩国为前总统金大中举行国葬参加人数创历史之最 |publisher=《中国日报》 |date=2009-08-24}}</ref>。[[金正日]]在金大中去世后,向金大中遗属发来了唁电<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各界吊唁金大中政府将举行6天国葬 |publisher=新华社 |date=2009-08-20}}</ref>。[[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己男]]率领的朝鲜吊唁团21日到金大中灵堂进行了吊唁,并慰问金大中家属{{r|chinadaily}}。喪禮持续约九十分钟。理[[昇洙]]在悼词中说:「总统阁下为民主主义、人权、和平及民族和解奉献了一生。他的足迹将作为我们的光荣历史永世流传。」喪禮,金大中的柩移送往[[国立首尔显忠院]]安葬。灵车途径[[汝矣岛]]民主党党社、东桥洞私宅(已扩建为“金大中和平中心”)、[[光化门]]世宗十字路、[[首尔广场]]及[[首尔车站]]等市地标。数十万民众在[[灵车]]经过的地方,夹道为金大中送行,场面十分感人{{r|chinadaily|cgz}}。


=== 其它 ===
=== 其它 ===
2003年2月,[[延世大学]]将金大中捐赠的亚洲太平洋和平财团总部大楼改建成[[金大中圖書館]]{{r|china}}。这是韩国首座总统图书馆。图书馆由延世大学统一研究院管理。馆内藏有金大中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奖章、金大中生前[[照片]]、[[遗物]]和数万件金大中捐赠的、与金大中有关的,以及延世大学添加的[[朝鲜半岛统一]]研究方面的书籍。<ref>{{cite web |url=http://eng.kdjlibrary.org/main.html |title=Kim Dae-Jun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 |publisher=Yonsei University |accessdate=2015-06-02 |language=en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16063522/http://eng.kdjlibrary.org/main.html |archivedate=2015-05-16 }}</ref><ref>{{cite news |title=与书结缘——访韩国金大中图书馆 |author=延静 |publisher=《人民日报海外版》 |date=2004-07-13}}</ref>
2003年2月,[[延世大学]]将金大中捐赠的亚洲太平洋和平财团总部大楼改建成[[金大中图书馆]]{{r|china}}。这是韩国首座总统图书馆。图书馆由延世大学统一研究院管理。馆内藏有金大中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奖章、金大中生前[[照片]]、[[遗物]]和数万件金大中捐赠的、与金大中有关的,以及延世大学添加的[[朝鲜半岛统一]]研究方面的书籍。<ref>{{cite web |url=http://eng.kdjlibrary.org/main.html |title=Kim Dae-Jun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 |publisher=Yonsei University |accessdate=2015-06-02 |language=en }}</ref><ref>{{cite news |title=与书结缘——访韩国金大中图书馆 |author=延静 |publisher=《人民日报海外版》 |date=2004-07-13}}</ref>


金大中的故乡[[木浦市]]建立有“金大中纪念馆”。金大中母校“木浦第一高中”的图书馆前立有金大中的铜像{{r|jsys}}。韩国[[光州广域市]]的{{Link-ko|金大中會議中心|김대중컨벤션센터}},以及连接[[全罗南道]][[新安郡 (韩国)|新安郡]]和[[务安郡]]的{{Link-ko|金大中大|김대중대교}}都以金大中的名字命名<ref>{{cite web|url=http://www.kdjcenter.or.kr/kor/|title=金大中展览馆|publisher=金大中展览馆官网|date=2015-04-28|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07010114/http://www.kdjcenter.or.kr/kor/|archivedate=2015-05-07|access-date=2015-04-28}}</ref><ref>{{cite news |title=韩正式以历史人物命名桥梁表纪念接轨国际社会 |publisher =中新社 |date=2014-04-04}}</ref>。
金大中的故乡[[木浦市]]建立有“金大中纪念馆”。金大中母校“木浦第一高中”的图书馆前立有金大中的铜像{{r|jsys}}。韩国[[光州广域市]]的{{Link-ko|金大中会议中心|김대중컨벤션센터}},以及连接[[全罗南道]][[新安郡 (韩国)|新安郡]]和[[务安郡]]的{{Link-ko|金大中大|김대중대교}}都以金大中的名字命名<ref>{{cite web|url=http://www.kdjcenter.or.kr/kor/|title=金大中展览馆|publisher=金大中展览馆官网|date=2015-04-28||||access-date=2015-04-28}}</ref><ref>{{cite news |title=韩正式以历史人物命名桥梁表纪念接轨国际社会 |publisher =中新社 |date=2014-04-04}}</ref>。


2010年8月,在金大中逝世一周年之际,韩国三人出版社出版了《金大中自传》,在韩国产生热烈影响。此书刚一发行,八万册图书就被销售一空{{r|jsys}}。[[日本]][[NHK电视台]]曾在金大中生前拍过一部题为《金大中献给日本人民的自传》的[[纪录片]]。该片创NHK成立以来的纪录片第二高收视率{{r|自述|page=173}}。
2010年8月,在金大中逝世一周年之际,韩国三人出版社出版了《金大中自传》,在韩国产生热烈影响。此书刚一发行,八万册图书就被销售一空{{r|jsys}}。[[日本]][[NHK电视台]]曾在金大中生前拍过一部题为《金大中献给日本人民的自传》的[[纪录片]]。该片创NHK成立以来的纪录片第二高收视率{{r|自述|page=173}}。


== 家庭 ==
== 家庭 ==
金大中的第一任夫人是车容爱。两人于1945年4月9日结婚{{r|人生|page=36}},婚后有[[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和{{link-ko|金弘业|김홍업}}两个儿子{{r|china}}。金大中的第二任夫人是[[李姬镐]]。两人在车容爱去世两年后的1962年5月10日结婚,婚后有一个儿子{{link-ko|金弘杰|김홍걸 (1963년)}}{{r|传奇|人生|page1=85-103|page2=68-72}}。在金大中因反对独裁统治被捕入狱期间,长子金弘一曾遭当局的拘捕并被严刑拷打,腰部受伤;次子金弘业曾遭当局的拘留审讯;小儿子金弘杰当时还在上高中而免遭迫害。金大中的三个儿子都曾因受贿被判刑,其中两个被拘捕。金大中为此曾五次向国民道歉,并于2002年5月6日宣布退出他所在的执政党[[新千年民主党]]{{r|自述|page=12}}<ref name=yxkd>{{cite journal |title=总统家不争气的儿子们 |author= 吴薇 |publisher=《决策与信息》 |date=2002年08期}}</ref><ref>{{cite news |title=儿子亲信出丑闻金大中退出执政党并向公众道歉 |publisher=《中国日报》|date=2002-05-06}}</ref>。
金大中的第一任夫人是车容爱。两人于1945年4月9日结婚{{r|人生|page=36}},婚后有[[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和{{link-ko|金弘业|김홍업}}两个儿子{{r|china}}。金大中的第二任夫人是[[李姬镐]]。两人在车容爱去世两年后的1962年5月10日结婚,婚后有一个儿子{{link-ko|金弘杰|김홍걸 (1963년)}}{{r|传奇|人生|page1=85-103|page2=68-72}}。在金大中因反对独裁统治被捕入狱期间,长子金弘一曾遭当局的拘捕并被严刑拷打,腰部受伤;次子金弘业曾遭当局的拘留审讯;小儿子金弘杰当时还在上高中而免遭迫害。金大中的三个儿子都曾因受贿被判刑,其中两个被拘捕。金大中为此曾五次向国民道歉,并于2002年5月6日宣布退出他所在的执政党[[新千年民主党]]{{r|自述|page=12}}<ref name=yxkd>{{cite journal |title=总统家不争气的儿子们 |author= 吴薇 |publisher=《决策与信息》 |date=2002年8期}}</ref><ref>{{cite news |title=儿子亲信出丑闻金大中退出执政党并向公众道歉 |publisher=《中国日报》|date=2002-05-06}}</ref>。


*长子[[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韩国前国会议员,2006年因涉嫌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三年执行,其议员职务也被解除{{r|yxkd}}。金弘一患有[[帕金森病]]。有观点认为他的病是1980年代被当局严刑拷问的后遗症<ref>{{cite news |title=金泳三慰问金大中前总统长子金弘一 |publisher=《中央日报》 |date=2009-08-20}}</ref>。因为身体不便,金弘一被免于拘留<ref name=son>{{cite news |title=与金大中前总统共患难的三个儿子 |publisher=韩联社 | date=2009-08-19 }}</ref>。
*长子[[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韩国前国会议员,2006年因涉嫌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三年执行,其议员职务也被解除{{r|yxkd}}。金弘一患有[[帕金森病]]。有观点认为他的病是1980年代被当局严刑拷问的后遗症<ref>{{cite news |title=金泳三慰问金大中前总统长子金弘一 |publisher=《中央日报》 |date=2009-08-20}}</ref>。因为身体不便,金弘一被免于拘留<ref name=son>{{cite news |title=与金大中前总统共患难的三个儿子 |publisher=韩联社 | date=2009-08-19 }}</ref>。
第302行: 第302行:


=== 正面评价 ===
=== 正面评价 ===
金大中的大半生都在为韩国的民主奮鬥。为此他几度入狱,在狱中度过了六年,两次流亡国外,五次面临死亡威胁。1998年2月,金大中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韩国宪政史上第一次朝野间政权的和平交替<ref>{{cite news |title=专家评价金大中有三大历史功绩 |publisher=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很多韩国人认为金大中在[[朴正熙]]主导了韩国的工业化进程后,主导了韩国社会的民主化。有韩国学者认为随着金大中的离去,韩国社会已经告别了“现代化第一阶段”{{r|ldaily}}。在金大中逝世后,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称赞他是“在职业生涯中是一名不知疲倦的、捍卫民主的斗士”。《[[时代周报]]》说:“八十五个春秋,从贫民到总统,金大中用自己的生命故事照亮了韩国的夜空,映照着韩国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型历程。”<ref name=sqk>{{cite journal |title=金大中:功过是非三七开|author=王俊生 |journal=《新世纪周刊》 |date=2009年025期}}</ref>《[[纽约时报]]》称他是“亚洲曼德拉”{{r|nyt}}。日本《[[朝日新闻]]》称金大中的离去是韩国政治“巨人时代”的终结,并认为他要比韩国以往任何一位总统更能在历史上留名<ref>{{cite news |title=送别金大中韩国政治终结“巨人时代” |author=葛传红 |publisher=《时代周报》 |date=2009-08-20}}</ref>。
金大中的大半生都在为韩国的民主奮鬥。为此他几度入狱,在狱中度过了六年,两次流亡国外,五次面临死亡威胁。1998年2月,金大中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韩国宪政史上第一次朝野间政权的和平交替<ref>{{cite news |title=专家评价金大中有三大历史功绩 |publisher=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很多韩国人认为金大中在[[朴正熙]]主导了韩国的工业化进程后,主导了韩国社会的民主化。有韩国学者认为随着金大中的离去,韩国社会已经告别了“现代化第一阶段”{{r|ldaily}}。在金大中逝世后,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称赞他是“在职业生涯中是一名不知疲倦的、捍卫民主的斗士”。《[[时代周报]]》说:“八十五个春秋,从贫民到总统,金大中用自己的生命故事照亮了韩国的夜空,映照着韩国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型历程。”<ref name=sqk>{{cite journal |title=金大中:功过是非三七开|author=王俊生 |journal=《新世纪周刊》 |date=2009年25期}}</ref>《[[纽约时报]]》称他是“亚洲曼德拉”{{r|nyt}}。日本《[[朝日新闻]]》称金大中的离去是韩国政治“巨人时代”的终结,并认为他要比韩国以往任何一位总统更能在历史上留名<ref>{{cite news |title=送别金大中韩国政治终结“巨人时代” |author=葛传红 |publisher=《时代周报》 |date=2009-08-20}}</ref>。


金大中上台执政之初,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金大中通过对企业、金融、公共部门和劳资四大领域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带领韩国民众克服了危机,并实现了[[韩国经济]]从出口低级产品向以信息为中心的高科技型经济的转型。这方面金大中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东亚日报]]》在金大中卸任之际,针对其五年执政业绩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克服金融危机被韩国民众认可为金大中的最大政绩。<ref name=pj>{{cite news |title=环球时评:金大中的功与过 |author=徐宝康 |publisher=《人民日报》 |date=2003-02-02}}</ref>
金大中上台执政之初,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金大中通过对企业、金融、公共部门和劳资四大领域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带领韩国民众克服了危机,并实现了[[韩国经济]]从出口低级产品向以信息为中心的高科技型经济的转型。这方面金大中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东亚日报]]》在金大中卸任之际,针对其五年执政业绩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克服金融危机被韩国民众认可为金大中的最大政绩。<ref name=pj>{{cite news |title=环球时评:金大中的功与过 |author=徐宝康 |publisher=《人民日报》 |date=2003-02-02}}</ref>
第342行: 第342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2|refs=
{{reflist|refs=
<ref name="自传">{{cite book | language = | author =(韩)金大中 |translator = (韩)李仁泽、(中)王静、(中)高恩姬 | title =《金大中自传》 | url = | date =2012年9月 | location =北京 | publishe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0161952 | ref =}}</ref>
<ref name="自传">{{cite book | language = | author =(韩)金大中 |translator = (韩)李仁泽、(中)王静、(中)高恩姬 | title =《金大中自传》 | url = | date =2012年9月 | location =北京 | publishe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0161952 | ref =}}</ref>
<ref name="自述">{{cite book | language = | author =(韩)金大中 |translator = 王坤 | coauthors = | title =《金大中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 | url = | date = 2010年10月 | location =北京 | publisher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 = 978-7-5117-0540-2 | ref =}}</ref>
<ref name="自述">{{cite book | language = | author =(韩)金大中 |translator = 王坤 | coauthors = | title =《金大中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 | url = | date = 2010年10月 | location =北京 | publisher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 = 978-7-5117-0540-2 | ref =}}</ref>
第354行: 第354行:
<ref name="孙冀">{{cite book |author=孙冀 |title=《韩国的朝鲜政策》|year=2011年 |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location=北京 |isbn=978-7-5161-0111-7}}</ref>
<ref name="孙冀">{{cite book |author=孙冀 |title=《韩国的朝鲜政策》|year=2011年 |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location=北京 |isbn=978-7-5161-0111-7}}</ref>
<ref name="张光军">{{cite book |author=张光军 |coauthors= |title=《韩国财团研究》 |year=2010年11月 |publisher=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location=广州 |isbn=978-7-5100-2850-2 }}</ref>
<ref name="张光军">{{cite book |author=张光军 |coauthors= |title=《韩国财团研究》 |year=2010年11月 |publisher=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location=广州 |isbn=978-7-5100-2850-2 }}</ref>
<ref name=jnl>{{cite journal |title=韩国金大中政府行政改革的成效及特点分析 |journal=《太平洋学报》 |author=李秀峰 |date=2006年08期}}</ref>
<ref name=jnl>{{cite journal |title=韩国金大中政府行政改革的成效及特点分析 |journal=《太平洋学报》 |author=李秀峰 |date=2006年8期}}</ref>
<ref name=sqwj>{{cite journal |title=金大中政府的“四强协调外交”与朝鲜半岛局势 |journal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uthor =张传鹤 |date=2001年第6期}}</ref>
<ref name=sqwj>{{cite journal |title=金大中政府的“四强协调外交”与朝鲜半岛局势 |journal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uthor =张传鹤 |date=2001年第6期}}</ref>
<ref name=xzqj>{{cite journal |title=俄罗斯与韩国关系现状与发展前景 |author=盛海燕 | coauthors = |journal=《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date=2007年第6期}}</ref>
<ref name=xzqj>{{cite journal |title=俄罗斯与韩国关系现状与发展前景 |author=盛海燕 | coauthors = |journal=《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date=2007年第6期}}</ref>
第360行: 第360行:
<ref name=scxfl>{{cite journal |title=韩国“生产性福利”的政策理念与制度安排 |author=赵胡铉 |journal=《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year=2009年 |issue = 第5期 }}</ref>
<ref name=scxfl>{{cite journal |title=韩国“生产性福利”的政策理念与制度安排 |author=赵胡铉 |journal=《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year=2009年 |issue = 第5期 }}</ref>
<ref name="彭金荣">{{cite journal |title=韩国经济再现“汉江奇迹”的原因和启示 |author= 彭金荣 = |journal=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year=2000年 |issue = 06期 }}</ref>
<ref name="彭金荣">{{cite journal |title=韩国经济再现“汉江奇迹”的原因和启示 |author= 彭金荣 = |journal=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year=2000年 |issue = 06期 }}</ref>
<ref name=nobel>{{cite web |url=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eace/laureates/2000/dae-jung-bio.html |title=Kim Dae-jung - Biographical |publisher=Nobelprize.org |accessdate=2015-06-02 |language=en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25145711/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eace/laureates/2000/dae-jung-bio.html |archivedate=2015-05-25 }}</ref>
<ref name=nobel>{{cite web |url=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eace/laureates/2000/dae-jung-bio.html |title=Kim Dae-jung - Biographical |publisher=Nobelprize.org |accessdate=2015-06-02 |language=en }}</ref>
<ref name=nyt>{{cite news |title=Kim Dae-jung, Ex-President of S. Korea,Dies at 83 |author=Choe Sang-hun |publisher=''New York Times'' |date=2009-08-18 |language=en }}</ref>
<ref name=nyt>{{cite news |title=Kim Dae-jung, Ex-President of S. Korea,Dies at 83 |author=Choe Sang-hun |publisher=''New York Times'' |date=2009-08-18 |language=en }}</ref>
<ref name=post>{{cite journal |title=Now Kim Governs After Being Jailed by the Dictators He Fought |author =Mary Jordan |publisher=''WashingtongPost'' |date=1997-12-19 |language=en }}</ref>
<ref name=post>{{cite journal |title=Now Kim Governs After Being Jailed by the Dictators He Fought |author =Mary Jordan |publisher=''WashingtongPost'' |date=1997-12-19 |language=en }}</ref>
第372行: 第372行:
<ref name=jsys>{{cite news |title=金大中逝世周年 韩国掀悼念热潮 |author= 姜贵瑛 |publisher=《联合早报》 |date=2010-08-19 }}</ref>
<ref name=jsys>{{cite news |title=金大中逝世周年 韩国掀悼念热潮 |author= 姜贵瑛 |publisher=《联合早报》 |date=2010-08-19 }}</ref>
<ref name=ldaily>{{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告别“无悔人生” |author=王刚 |publisher=《法制日报》 |date=2009-08-25 }}</ref>
<ref name=ldaily>{{cite news |title=金大中告别“无悔人生” |author=王刚 |publisher=《法制日报》 |date=2009-08-25 }}</ref>
<ref name="韩国学">{{cite web |title=김대중(金大中) |publisher=[[韩国学中央研究院]] |url=http://people.aks.ac.kr/front/tabCon/ppl/pplView.aks?pplId=PPL_8KOR_A1924_1_003027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3154609/http://people.aks.ac.kr/front/tabCon/ppl/pplView.aks?pplId=PPL_8KOR_A1924_1_0030276 |archivedate=2013-10-23 |language=ko |access-date=2018-05-31 |dead-url=no }}</ref>
<ref name="韩国学">{{cite web |title=김대중(金大中) |publisher=[[韩国学中央研究院]] |url=http://people.aks.ac.kr/front/tabCon/ppl/pplView.aks?pplId=PPL_8KOR_A1924_1_0030276 |||language=ko |access-date=2018-05-31 }}</ref>
}}
}}


第378行: 第378行:
* {{link-ko|三金时代|삼김시대}}
* {{link-ko|三金时代|삼김시대}}
* [[韩国总统列表]]
* [[韩国总统列表]]
* [[金大中圖書館]]
* [[金大中图书馆]]
* {{Link-ko|金大中會議中心|김대중컨벤션센터}}
* {{Link-ko|金大中会议中心|김대중컨벤션센터}}
* {{Link-ko|金大中大|김대중대교}}
* {{Link-ko|金大中大|김대중대교}}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 [http://www.nobel.se/peace/laureates/2000/index.html 金大中在诺贝尔奖的官方网页] {{Wayback|url=http://www.nobel.se/peace/laureates/2000/index.html |date=20040807035521 }}
* [http://www.nobel.se/peace/laureates/2000/index.html 金大中在诺贝尔奖的官方网页]


{{-}}
{{-}}
{{start box}}
{{start box}}
{{s-before|[[金泳三]]}}
{{s-before|[[金泳三]]}}
{{s-title|第15任[[韓國總統|韩国总统]]|1998年-2003年}}
{{s-title|第15任[[韩国总统]]|1998年-2003年}}
{{s-after|[[武鉉]]}}
{{s-after|[[武鉉]]}}
{{end box}}
{{end box}}


{{韓國總統}}
{{韩国总统}}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76年-2000年)}}
{{Inter-Korean summits}}
{{Inter-Korean summits}}
{{三金}}


{{DEFAULTSORT:Kim, Dae-jung}}
[[Category:金大中| ]]
[[Category:金大中| ]]
[[Category: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Category: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Category:韓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Category:韩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Category:韓國權運動者]]
[[Category:韩国权运动者]]
[[Category:韓國總統]]
[[Category:韩国总统]]
[[Category:韓國記者]]
[[Category:韩国記者]]
[[Category:曾入獄的袖]]
[[Category:曾入獄的袖]]
[[Category:韓國天主教徒]]
[[Category:韩国天主教徒]]
[[Category:全南道出身人物]]
[[Category:全南道出身人物]]
[[Category:金海金氏|Dae-jung]]
[[Category:金海金氏|Dae-jung]]
[[Category:罹患肺炎逝世者]]
[[Category:罹患肺炎逝世者]]
[[Category:暗殺未遂倖存者]]
[[Category:暗殺未遂倖存者]]
[[Category:安葬於國立首顯忠院者]]
[[Category:安葬于国立首顯忠院者]]
[[Category:韩国政治之最]]
[[Category:韩国政治之最]]
[[Category: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Category: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Category:韩国民主活动家]]
[[Category:韩国民主活动家]]
[[Category:联邦德国十字勋章获得者]]
[[Category:联邦德国十字勋章获得者]]
[[Category:第五屆韓國國會議員]]
[[Category:第五届韩国国会议员]]
[[Category:第六屆韓國國會議員]]
[[Category:第六届韩国国会议员]]
[[Category:第七屆韓國國會議員]]
[[Category:第七届韩国国会议员]]
[[Category:第八屆韓國國會議員]]
[[Category:第八届韩国国会议员]]
[[Category:第十三屆韓國國會議員]]
[[Category:第十三届韩国国会议员]]
[[Category:第十四屆韓國國會議員]]
[[Category:第十四届韩国国会议员]]
[[Category: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榮譽爵大十字勳章持有人]]
[[Category:米迦勒及圣乔治勳章榮譽爵大十字勳章持有人]]
[[Category:朝鲜新民党党员]]
[[Category:韩国民主党党员]]
[[Category:新民党(韩国)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