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主教: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取消链结到“上海人”:.)
 

(未显示3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28行: 第28行:


* [[万历]]三年(1575年):西班牙籍[[奥斯定会]]修士[[马丁·德·拉达]]在厦门登陆。
* [[万历]]三年(1575年):西班牙籍[[奥斯定会]]修士[[马丁·德·拉达]]在厦门登陆。
* 万历六年(1578年):驻[[澳]]的[[耶穌會]]远东观察员[[范禮安]]神父認識到在文化发达的中傳教需要改變策略,於是他从歐洲调来了几位年轻的传教士,这里面就有[[罗明坚]]、[[巴范济]]和[[利玛窦]],他們於9月乘船抵達印度果亞。
* 万历六年(1578年):驻[[澳]]的[[耶穌會]]远东观察员[[范禮安]]神父認識到在文化发达的中傳教需要改變策略,於是他从歐洲调来了几位年轻的传教士,这里面就有[[罗明坚]]、[[巴范济]]和[[利玛窦]],他們於9月乘船抵達印度果亞。
* 万历七年(1579年):[[罗明坚]]首先由印度[[果亞]]抵達澳,並按范禮安的指示學習中文。
* 万历七年(1579年):[[罗明坚]]首先由印度[[果亞]]抵達澳,並按范禮安的指示學習中文。
* 萬曆八年(1580年):羅明堅進入廣州,結識海道副使和廣東總兵。
* 萬曆八年(1580年):羅明堅進入廣州,結識海道副使和廣東總兵。
* 万历十年(1582年):[[利瑪竇]]和[[巴范济]]8月抵達澳。同年12月,罗明坚和巴范济被允许前往兩廣總督所在地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天主教]]在中大陆得以立足。
* 万历十年(1582年):[[利瑪竇]]和[[巴范济]]8月抵達澳。同年12月,罗明坚和巴范济被允许前往兩廣總督所在地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天主教]]在中大陆得以立足。
* 万历十一年(1583年):[[利瑪竇]]抵达[[肇庆]]。
* 万历十一年(1583年):[[利瑪竇]]抵达[[肇庆]]。
* 万历十二年(1584年),利瑪竇到達[[廣州]],自製《[[萬國圖誌]]》。
* 万历十二年(1584年),利瑪竇到達[[廣州]],自製《[[萬國圖誌]]》。
第42行: 第42行:
** 西班牙籍耶稣会士[[庞迪我]]来华。
** 西班牙籍耶稣会士[[庞迪我]]来华。
*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 1月24日,[[利瑪竇]]、[[庞迪我]]再次进京覲見[[明神宗]],献[[自鸣钟]]、圣经、世界地图、大西洋琴等方物,获得在京永驻的许可,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聲譽和關係,開啟了日后其他傳教士進入中之門。
** 1月24日,[[利瑪竇]]、[[庞迪我]]再次进京覲見[[明神宗]],献[[自鸣钟]]、圣经、世界地图、大西洋琴等方物,获得在京永驻的许可,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聲譽和关系,開啟了日后其他傳教士進入中之門。
* 万历三十年(1602年),[[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
* 万历三十年(1602年),[[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
*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秋:[[徐光启]](41岁)在南京[[受洗]],圣名[[保禄]]。
*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秋:[[徐光启]](41岁)在南京[[受洗]],圣名[[保禄]]。
第65行: 第65行:
** 葡萄牙籍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
** 葡萄牙籍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
*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 1615年6月,教宗頒發詔諭,同意耶穌會中传教会的請求,允許以漢語舉行聖事,以中文翻譯聖經。
** 1615年6月,教宗頒發詔諭,同意耶穌會中传教会的請求,允許以汉语舉行聖事,以中文翻譯聖經。
** 利玛窦的意大利文日记后经比利时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编译为拉丁文后出版,取名《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汉译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 利玛窦的意大利文日记后经比利时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编译为拉丁文后出版,取名《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汉译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发生[[南京教案]],许多天主教传教士被驱逐。
*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发生[[南京教案]],许多天主教传教士被驱逐。
*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 1618年4月,金尼閣帶著教宗的詔諭以及在歐洲募集到的七千多部圖書,率領二十餘名新招募的願意來華傳教的傳教士,由里斯本出發。後來成為著名傳教士的鄧玉函、羅雅谷、湯若望、傅汎際之同船赴華。
** 1618年4月,金尼閣帶著教宗的詔諭以及在歐洲募集到的七千多部圖書,率領二十餘名新招募的願意來華傳教的傳教士,由里斯本出發。后来成為著名傳教士的鄧玉函、羅雅谷、湯若望、傅汎際之同船赴華。
*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傅汎际]](Francisco Furtado;1589年-1653年)跟随[[金尼阁]]抵达澳门。
*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傅汎际]](Francisco Furtado;1589年-1653年)跟随[[金尼阁]]抵达澳门。


第123行: 第123行:
* [[永曆 (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瞿安德]]在[[南宁]]为[[孝正太后|王太后]]、[[馬太后]]、[[孝剛匡皇后|王皇后]]施洗。后又为皇三子[[朱慈炫]](后被封为太子)施洗,圣名[[君士坦丁]]。
* [[永曆 (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瞿安德]]在[[南宁]]为[[孝正太后|王太后]]、[[馬太后]]、[[孝剛匡皇后|王皇后]]施洗。后又为皇三子[[朱慈炫]](后被封为太子)施洗,圣名[[君士坦丁]]。
[[File:Kircher-100-Elena-Wang-letter.png|缩略图|200px|[[永历帝]]致羅馬教宗信件,由卜弥格翻譯成拉丁文。]]
[[File:Kircher-100-Elena-Wang-letter.png|缩略图|200px|[[永历帝]]致羅馬教宗信件,由卜弥格翻譯成拉丁文。]]
* 永曆四年(1650年):十月,卜弥格作为南明皇帝的使者南明官員[[陳安德]]出使[[罗马教廷]]和西欧各國。
* 永曆四年(1650年):十月,卜弥格作为南明皇帝的使者南明官員[[陳安德]]出使[[罗马教廷]]和西欧各國。
* 永历十二年(1658年,[[大清]][[顺治]]十五年),卜弥格从[[欧洲]]回到东方抵[[澳门]]。但是澳门已经与[[清朝]]建立关系,耶稣会日本省和中国副省也不再承认卜弥格为其成员,反对他通过澳门入境中国。卜弥格不得不转道[[交趾]]。
* 永历十二年(1658年,[[大清]][[顺治]]十五年),卜弥格从[[欧洲]]回到东方抵[[澳门]]。但是澳门已经与[[清朝]]建立关系,耶稣会日本省和中国副省也不再承认卜弥格为其成员,反对他通过澳门入境中国。卜弥格不得不转道[[交趾]]。
* 永历十三年(1659年):8月,贫病交加的[[卜弥格]]怀着对南明的忠诚病逝于交趾与广西的边境。
* 永历十三年(1659年):8月,贫病交加的[[卜弥格]]怀着对南明的忠诚病逝于交趾与广西的边境。
第156行: 第156行:
; 奉教[[士大夫]]
; 奉教[[士大夫]]
* “[[聖教三柱石]]”
* “[[聖教三柱石]]”
** “[[天主之仆]]”{{NoteTag|name="天主之仆"|根据[[圣座]][[宣圣部]]2007年《为在册封圣人案件中指导教区或大主教区如何进行调查的训令》规定,一旦教区开始筹备列品案,列品对象就被称为“[[天主之仆]]”<ref>[[天主教上海教区]]官网:[http://www.catholicsh.org/ZhuanLan/XuAndRicci/prepareXu.html 徐光启列品案筹备进程] {{Wayback|url=http://www.catholicsh.org/ZhuanLan/XuAndRicci/prepareXu.html |date=20131230234608 }}</ref>。}}[[徐光启]],[[上海人]],[[西学]]、[[数学]]、[[天文]]、[[水利]]、[[农学]]、[[军事]]等领域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明朝内阁|内阁]][[次辅]]。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热心和忠贞的教友领袖与[[护教士]],被誉為「聖教三柱石」之首。
** “[[天主之仆]]”{{NoteTag|name="天主之仆"|根据[[圣座]][[宣圣部]]2007年《为在册封圣人案件中指导教区或大主教区如何进行调查的训令》规定,一旦教区开始筹备列品案,列品对象就被称为“[[天主之仆]]”<ref>[[天主教上海教区]]官网:[http://www.catholicsh.org/ZhuanLan/XuAndRicci/prepareXu.html 徐光启列品案筹备进程]</ref>。}}[[徐光启]],上海人,[[西学]]、[[数学]]、[[天文]]、[[水利]]、[[农学]]、[[军事]]等领域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明朝内阁|内阁]][[次辅]]。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热心和忠贞的教友领袖与[[护教士]],被誉為「聖教三柱石」之首。
** [[李之藻]],杭州人。
** [[李之藻]],杭州人。
** [[杨廷筠]],杭州人,官至[[顺天府府丞]]。
** [[杨廷筠]],杭州人,官至[[顺天府府丞]]。
第237行: 第237行:


; 传教士和奉教士大夫编译的数学、天文、机械、历法、水利作品
; 传教士和奉教士大夫编译的数学、天文、机械、历法、水利作品
* 利瑪竇、李之藻合譯《[[乾坤體義]]》(《四庫全書》稱之為「西學傳入中之始」)、《[[渾蓋通憲圖說]]》。
* 利瑪竇、李之藻合譯《[[乾坤體義]]》(《四庫全書》稱之為「西學傳入中之始」)、《[[渾蓋通憲圖說]]》。
[[File:Ricci1.jpg|缩略图|中文版《[[中圖說]]》中的插图:[[利玛窦]]和[[徐光启]]<ref>{{Cite book|title=China Illustrata|last= Kircheri|first=Athanasii|publisher=apud Jacobum à Meurs|year= 1667|pages=p.164|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bub_gb_CSjQ6j3dWcsC/page/n163/mode/2up}}</ref>]]
[[File:Ricci1.jpg|缩略图|中文版《[[中圖說]]》中的插图:[[利玛窦]]和[[徐光启]]<ref>{{Cite book|title=China Illustrata|last= Kircheri|first=Athanasii|publisher=apud Jacobum à Meurs|year= 1667|pages=p.164}}</ref>]]
*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
*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
** 利瑪竇、徐光啟译成《[[幾何原本]]》(只翻译了欧几里德原著前6卷)。
** 利瑪竇、徐光啟译成《[[幾何原本]]》(只翻译了欧几里德原著前6卷)。
** 李之藻、利玛窦译成《[[浑盖通宪图说]]》2卷。
** 李之藻、利玛窦译成《[[浑盖通宪图说]]》2卷。
*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李之藻、利玛窦译成《[[圜容较义]]》1卷。
*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李之藻、利玛窦译成《[[圜容较义]]》1卷。
*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啟回到北京,官復原職。因欽天監推算日食不準,他傳教士合作研究天文儀器,撰寫了《[[簡平儀]]說》、《[[平渾]]圖說》、《[[日晷]]圖說》和《[[夜晷]]圖說》。
*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啟回到北京,官復原職。因欽天監推算日食不準,他傳教士合作研究天文儀器,撰寫了《[[簡平儀]]說》、《[[平渾]]圖說》、《[[日晷]]圖說》和《[[夜晷]]圖說》。
* 萬曆四十年(1612年),徐光啟向[[熊三拔]]學習西方水利,合譯《[[泰西水法]]》6卷。
* 萬曆四十年(1612年),徐光啟向[[熊三拔]]學習西方水利,合譯《[[泰西水法]]》6卷。
*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李之藻、利玛窦译成《[[同文算指]]》11卷。
*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李之藻、利玛窦译成《[[同文算指]]》11卷。
* 天啟年间,[[王徵 (天启进士)|王徵]]在[[邓玉函]]的协助下,冒着被指摘从事“末流之学”的压力,译著并刊行《[[奇器图说]]》。
* 天啟年间,[[王徵 (天启进士)|王徵]]在[[邓玉函]]的协助下,冒着被指摘从事“末流之学”的压力,译著并刊行《[[奇器图说]]》。
* 天啟六年(1626年),[[李祖白 (天文学家)|李祖白]]協助[[湯若望]]寫出《[[遠鏡說]]》一書,將[[伽利略]]發明的現代望遠鏡作方法介紹入中
* 天啟六年(1626年),[[李祖白 (天文学家)|李祖白]]協助[[湯若望]]寫出《[[遠鏡說]]》一書,將[[伽利略]]發明的現代望遠鏡作方法介紹入中
* 崇禎二年至七年(1629年至1634年):[[徐光启]]、[[李天经]]先后主持[[历局]]编《[[崇祯历书]]》([[龍華民]]、[[鄧玉函]]、[[湯若望]]、[[羅雅谷]]等耶稣会士参与)
* 崇禎二年至七年(1629年至1634年):[[徐光启]]、[[李天经]]先后主持[[历局]]编《[[崇祯历书]]》([[龍華民]]、[[鄧玉函]]、[[湯若望]]、[[羅雅谷]]等耶稣会士参与)


第288行: 第288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30em}}
{{reflist}}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 [[黃一農]]:
* [[黃一農]]: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27001834/http://hss.nthu.edu.tw/~ylh/uploadfiles/paper238_0.pdf 從韓霖《鐸書》試探明末天主教在山西的發展]〉
** 〈[http://hss.nthu.edu.tw/~ylh/uploadfiles/paper238_0.pdf 從韓霖《鐸書》試探明末天主教在山西的發展]〉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27072536/http://hss.nthu.edu.tw/~ylh/uploadfiles/paper126_0.pdf 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帝天說」及其所引發的論爭]〉
** 〈[http://hss.nthu.edu.tw/~ylh/uploadfiles/paper126_0.pdf 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帝天說」及其所引發的論爭]〉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27053924/http://hss.nthu.edu.tw/~ylh/uploadfiles/paper128_0.pdf 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絳州的發展及其反彈]〉
** 〈[http://hss.nthu.edu.tw/~ylh/uploadfiles/paper128_0.pdf 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絳州的發展及其反彈]〉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27083105/http://hss.nthu.edu.tw/~ylh/uploadfiles/paper129_0.pdf 明末清初天主教傳華史研究的回顧展望]〉
** 〈[http://hss.nthu.edu.tw/~ylh/uploadfiles/paper129_0.pdf 明末清初天主教傳華史研究的回顧展望]〉


== 参见 ==
== 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