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苗頭:​clean up, replaced: 明代 → 明朝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3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otheruses|走西口 (消歧义)}}
{{otheruses|走西口 (消歧义)}}
'''走西口'''是指[[明]][[清]]至[[中|民]]初年,由長[[地]]的[[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及邻近地区的居民因[[经商]]或谋生而向[[长城]]外[[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是指[[明]][[清]]至[[中|民]]初年,[[地]]的[[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及邻近地区的居民因[[经商]]或谋生而向[[长城]]外[[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活动。
[[File:Zouxikou.png|缩略图|走西口地区地图]]
[[File:Zouxikou.png|thumb|走西口地区地图]]


== “西口”来由 ==
== “西口”来由 ==
“口”原指明城的口。明朝和蒙古通互市貿易的通商口岸,其中兩處最重要,一是河北省的[[家口]],稱為東口;另一是[[山西省]][[右玉]]的[[虎口]],稱為西口。但关于'''西口'''的位置,有争议,在走西口的程中,“西口”虎口,家口以西,晉北、與內蒙交界的城沿口皆稱為“西口”;然而虎口是旧时山西省中北部居民通往内蒙古中西部([[綏省]])的一条必经之路。
“口”原指明城的口。明朝和蒙古通互市易的通商口岸,其中两处最重要,一是河北省的[[家口]],称为东口;另一是[[山西省]][[右玉]]的[[虎口]],称为西口。但关于'''西口'''的位置,有争议,在走西口的程中,“西口”虎口,家口以西,晉北、与内蒙交界的城沿线口皆称为“西口”;然而虎口是旧时山西省中北部居民通往内蒙古中西部([[綏省]])的一条必经之路。


1893年,[[俄国人]]、[[蒙古]]学学者[[波兹德涅耶夫]]在[[内蒙古]]旅行考察时写道:“我在[[归化城]]曾多次见到官家的运输车辆上所标的地名都是‘西口’,这一名称也同样出现在当地驻军的号衣上。”俗语说“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到[[包头]]。”指的就是从[[张家口]]到归化城、[[多伦]]到包头。西口通常指的是归化城以西,亦称口外,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綏省]])。
1893年,[[俄国人]]、[[蒙古]]学学者[[波兹德涅耶夫]]在[[内蒙古]]旅行考察时写道:“我在[[归化城]]曾多次见到官家的运输车辆上所标的地名都是‘西口’,这一名称也同样出现在当地驻军的号衣上。”俗语说“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到[[包头]]。”指的就是从[[张家口]]到归化城、[[多伦]]到包头。西口通常指的是归化城以西,亦称口外,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綏省]])。


== 史 ==
== 史 ==
=== 苗 ===
=== 苗 ===
明朝中前期,被朱元璋到漠北的[[北元]]政權長明朝敵城各口戒,直到1571年,蒙古[[土默特部]]首[[俺答汗]]明朝成[[隆]],方始通互市,此同始有少量人私自越過長城去蒙古生。
明朝中前期,被朱元璋到漠北的[[北元]]政权长明朝敵城各口戒,直到1571年,蒙古[[土默特部]]首[[俺答汗]]明朝成[[隆]],方始通互市,此同始有少量人私自越过长城去蒙古生。


[[清兵入]]蒙古作同盟,了隔蒙古和人的聯繫,清朝封禁蒙古,禁止人私自越,沿城北側劃了一南北五十里、西長兩千里的禁地,以分隔蒙。禁地不准[[耕]][[放牧]],每年[[燒荒]],因此禁地的土壤富含腐殖而呈黑色,稱為“黑界地”。
[[清兵入]]蒙古作同盟,了隔蒙古和人的联系,清朝封禁蒙古,禁止人私自越,沿城北侧划了一南北五十里、西长两千里的禁地,以分隔蒙。禁地不准[[耕]][[放牧]],每年[[燒荒]],因此禁地的土壤富含腐殖而呈黑色,称为“黑界地”。


封禁絕對,[[治皇帝]]曾允少量晉冀百姓去蒙地墾荒,但必春去秋回,不可在口外定居,亦不准攜帶親屬,因此有一批春的“雁行者”。
封禁绝对,[[治皇帝]]曾允少量晉冀百姓去蒙地墾荒,但必春去秋回,不可在口外定居,亦不准攜带亲属,因此有一批春的“雁行者”。


期到清初,走西口已有苗,但未成候。
期到清初,走西口已有苗,但未成候。


=== 第一波浪潮 ===
=== 第一波浪潮 ===
康熙年這時會漸趨穩定,人口增加。在康熙推行[[攤丁入畝]]、“滋生人丁、永不加”的政策,人口爆炸增,越人多地少。此朝廷放蒙古封禁,放部份蒙地,始大徙到口外。
康熙年这时会渐趋稳定,人口增加。在康熙推行[[攤丁入畝]]、“滋生人丁、永不加”的政策,人口爆炸增,越人多地少。此朝廷放蒙古封禁,放部份蒙地,始大徙到口外。


=== 第二波浪潮 ===
=== 第二波浪潮 ===
光緒年到民當時國內憂外患,政治腐,[[土地兼]]重,人口快速增造成大批失地民,荒迫使百姓移民。尤其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清朝急募集巨額賠款,是全面放蒙地,向墾荒移民收押荒,交錢後有土地永久使用。同時為[[沙俄]]蠶食北方境,清朝召“移民實邊”,鼓勵內人定居境。到民初年,數達300人。
光緒年到民当时国内憂外患,政治腐,[[土地兼]]重,人口快速增造成大批失地民,荒迫使百姓移民。尤其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朝急募集巨額賠款,是全面放蒙地,向墾荒移民收押荒,交钱后有土地永久使用。同时为[[沙俄]]蠶食北方境,清朝召“移民实边”,鼓励内人定居境。到民初年,数达300人。


大多移民勞動:或佃地、或墾荒、或放牧、或受雇事小[[手工]],也有一部份事商貿,全國聞名的[[晉商]]中,很大一部份是家自旅蒙貿易。
大多移民劳动:或佃地、或墾荒、或放牧、或受雇事小[[手工]],也有一部份事商,全国闻名的[[晉商]]中,很大一部份是家自旅蒙易。


== 地理因素 ==
== 地理因素 ==
移民主要自山西西部、北部和西北部,些地區屬於[[土高原]],自然劣:植被少,土壤貧瘠,天災頻繁。比如光緒初年生的[[丁戊奇荒]],連續多年乾旱使多村落田收。有山西民唱:“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移民主要自山西西部、北部和西北部,些地区属于[[土高原]],自然劣:植被少,土壤貧瘠,天灾频繁。比如光緒初年生的[[丁戊奇荒]],连续多年乾旱使多村落田收。有山西民唱:“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城外的口外,是一平川的草原,土地肥沃,水草茂,最是地人稀,是大量在的内蒙古中西部河套平原一(綏省)的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伊克昭盟(今[[鄂多斯市]])、烏蘭察布、包、巴等,内蒙古最大的城市[[包市]]就是因走西口的移民多而形成城市。
城外的口外,是一平川的草原,土地肥沃,水草茂,最是地广人稀,是大量在的内蒙古中西部河套平原一(綏省)的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伊克昭盟(今[[鄂多斯市]])、乌兰察布、包、巴等,内蒙古最大的城市[[包市]]就是因走西口的移民多而形成城市。


== 影 ==
== 影 ==
走西口使得晉冀綏四地社得到了融合,經貿得到了交流,文化得到了交融,也催生了社會變革的因子。致了更多的族移居到口外,使得期的人口比例主要以主。“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口外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二人台]]这样的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走西口使得晉冀綏四地社得到了融合,经贸得到了交流,文化得到了交融,也催生了社会变革的因子。致了更多的族移居到口外,使得期的人口比例主要以主。“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口外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二人台]]这样的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 晉商和城市化 ===
=== 晉商和城市化 ===
大批的山西籍商人因在包、[[呼和浩特]](綏市)商成功,此形成了中特有的商-[[晉商]],而促了[[山西]]重商文化、商業觀念、風氣的形成。
大批的山西籍商人因在包、[[呼和浩特]](綏市)商成功,此形成了中特有的商-[[晉商]],而促了[[山西]]重商文化、商业观念、风气的形成。


早在康熙年晉商就在蒙古出,最初的晉商是跟平定準噶部叛的清隨軍貿易,後來和沿途的蒙古人做生意。
早在康熙年晉商就在蒙古出,最初的晉商是跟平定準噶部叛的清随军贸易,后来和沿途的蒙古人做生意。


政策寬鬆後,越愈多山西商人活在蒙古,其中從傳奇人物家先祖[[喬貴發]]可看出走西口的晉商史。
政策宽松后,越愈多山西商人活在蒙古,其中从传奇人物家先祖[[乔贵发]]可看出走西口的晉商史。


喬貴發乾隆年,因生活所迫而去包頭謀生,最初在舖做夥計,十年賺了些便和朋友合夥開了家商盛公”,多年苦心經營後最大商,在走西口移民開發蒙地的史社背景下,盛公伴由塞外村莊發大城市,是有民:“先有盛公,有包城”。
乔贵发乾隆年,因生活所迫而去包头谋生,最初在舖做伙计,十年賺了些便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商盛公”,多年苦心经营后最大商,在走西口移民开发蒙地的史社背景下,盛公伴由塞外村庄发大城市,是有民:“先有盛公,有包城”。


另一大城市呼和浩特也和包頭類似,作為貨運主要集散地,在晉商的推下成為內蒙一大商中心。
另一大城市呼和浩特也和包头类似,作为货运主要集散地,在晉商的推下成为内蒙一大商中心。


== 方言形成 ==
== 方言形成 ==
走西口主要是以山西省中北部、北一居多,造成了在内蒙古中西部地是使用[[晉]]。同在走西口的百年间,也受到了一些蒙古的影,吸收了一些[[蒙古语]]词汇。由各地晉地的融合,也使蒙古境的晉具有了一些不同于山西省内晉的特色,内蒙古中西部的晉在方言分上,主要分属于[[呼片]],[[五片]]和[[大包片]]。
走西口主要是以山西省中北部、北一居多,造成了在内蒙古中西部地是使用[[晉]]。同在走西口的百年间,也受到了一些蒙古的影,吸收了一些[[蒙古语]]词汇。由各地晉地的融合,也使蒙古境的晉具有了一些不同于山西省内晉的特色,内蒙古中西部的晉在方言分上,主要分属于[[呼片]],[[五片]]和[[大包片]]。


== 考文 ==
== 考文 ==
* [http://www.nmgcb.com.cn/HTML/martial/2008070220671.html 走西口创造了“西口文化”] {{Wayback|url=http://www.nmgcb.com.cn/HTML/martial/2008070220671.html |date=20210515142108 }}
* [http://www.nmgcb.com.cn/HTML/martial/2008070220671.html 走西口创造了“西口文化”]
* [http://www.wenming.cn/pinglun/2009-01/21/content_15513098.htm 从“走西口”中吸收文化营养]
* [http://www.wenming.cn/pinglun/2009-01/21/content_15513098.htm 从“走西口”中吸收文化营养]
* [http://sx.xinhuanet.com/lyrx/2009-03/02/content_15835301.htm 年大《走西口》的史底蘊]{{dead link|date=2018年4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sx.xinhuanet.com/lyrx/2009-03/02/content_15835301.htm 年大《走西口》的史底蘊]{{dead link|date=2018年4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8679304.html 走西口漫]{{Dead link|date=2019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8679304.html 走西口漫]{{Dead link|date=2019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 [http://www.cctv.com/program/jjbxs/20040131/100932.shtml 《晋商》第二集:走西口] {{Wayback|url=http://www.cctv.com/program/jjbxs/20040131/100932.shtml |date=20210515140124 }}
* [http://www.cctv.com/program/jjbxs/20040131/100932.shtml 《晋商》第二集:走西口]
* [http://www.tydao.com/jinshang/lishi/71209xikou.htm] {{Wayback|url=http://www.tydao.com/jinshang/lishi/71209xikou.htm |date=20200418235456 }}
* [http://www.tydao.com/jinshang/lishi/71209xikou.htm]


[[Category:明朝人口流动]]
[[Category:明朝人口流动]]
[[Category:清朝人口流动]]
[[Category:清朝人口流动]]
[[Category:中华民国时期人口流动]]
[[Category:民国时期人口流动]]
[[Category:蒙古史]]
[[Category:蒙古史]]
[[Category:山西史]]
[[Category:山西史]]
[[Category:西史]]
[[Category: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