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取消到已删页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的链入)
 

(未显示3个用户的10个中间版本)

第18行: 第18行:
| subdivision=[[乡级行政区]]
| subdivision=[[乡级行政区]]
}}{{Division levels of China}}
}}{{Division levels of China}}
'''县级市''',即国务院批准为县级建制的“[[不设区的市|不设(市辖)区的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行政级別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相同。
'''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行政级別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相同,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指的“[[不设区的市|不设(市辖)区的市]]”的其中一种{{notetag|另一种是“[[直筒子市|直筒子(地级)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县级市没有地方立法权。理论上,除了由[[自治州]]{{notetag|《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列明:“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地区 (行政区划)|地区]][[盟 (行政区划)|盟]]管的县级市外{{notetag|地区、盟不设[[人民政府]],而是设置[[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的派出机关。}},县级市应由[[省级行政区]]直接管辖。但实际上,现时各省、自治区的县级市除[[省直辖县级市]]外,通常由省级人民政府委托[[地级市]]代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师 (军队)|师]]实行独有的“[[师市合一]]”行政体制,由兵团直接管理,行使行政职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县级市没有地方立法权。理论上,除了由[[自治州]]管辖{{notetag|《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列明:“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地区 (行政区划)|地区]][[盟 (行政区划)|盟]])代管的县级市外{{notetag|地区、盟不设[[人民政府]],而是设置[[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的派出机关。}},县级市应由[[省级行政区]]直接管辖。但实际上,现时各省、自治区的县级市通常由省级人民政府委托[[地级市]]代管([[省直辖县级市]]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师 (军队)|师]]实行独有的“[[师市合一]]”行政体制,由兵团直接管理,行使行政职能。


尽管县级市行政地位上与[[市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辖区]]、[[县]]、[[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区]]平级,但县级市自主权较隶属于市的[[市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辖区]]更大,由于设立县级市要满足人口、经济、基建等各种指标,县级市较一般的县相比城市化进程更快、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发展水平更为先进。
尽管县级市行政地位上与[[市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辖区]]、[[县]]、[[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区]]平级,但县级市自主权较隶属于市的[[市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辖区]]更大,由于设立县级市要满足人口、经济、基建等各种指标,县级市较一般的县相比城市化进程更快、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发展水平更为先进。


作为区划术语,“县级市”自1983年全国行政区划改革开始正式固定下来。[[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作为区划术语,“县级市”自1983年全国行政区划改革开始正式固定下来。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 各个时期称谓 ==
== 各个时期称谓 ==

* '''普通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以山东省为例<ref>{{Cite journal|quotes =
* '''普通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以山东省为例<ref>{{Cite journal|quotes =
|last =
|last =
第185行: 第186行:
|-
|-
|}
|}

(台湾省数据暂缺)


== 详情列表 ==
== 详情列表 ==
第1,013行: 第1,016行:
| [[乌苏市]] || 塔城地区 || 1996年7月10日 || 撤县设市 || 民行批〔1996〕47号 ||
| [[乌苏市]] || 塔城地区 || 1996年7月10日 || 撤县设市 || 民行批〔1996〕47号 ||
|-
|-
| [[阿拉尔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02年9月17日 || 由[[阿克苏地区]]析置 || 国函〔2002〕81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管理
| [[阿拉尔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02年9月17日 || 由[[阿克苏地区]]析置 || 国函〔2002〕81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管理
|-
|-
| [[图木舒克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02年9月17日 || 由[[喀什地区]]析置 || 国函〔2002〕82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管理
| [[图木舒克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02年9月17日 || 由[[喀什地区]]析置 || 国函〔2002〕82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管理
|-
|-
| [[五家渠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02年9月17日 || 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析置 || 国函〔2002〕83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管理
| [[五家渠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02年9月17日 || 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析置 || 国函〔2002〕83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管理
|-
|-
| [[北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1年12月27日 || 由[[阿勒泰地区]]析置 || 国函〔2011〕161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管理
| [[北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1年12月27日 || 由[[阿勒泰地区]]析置 || 国函〔2011〕161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管理
|-
|-
| [[阿拉山口市]]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2012年12月17日 || 由博乐市、[[精河县]]析置 || 国函〔2012〕205号 ||
| [[阿拉山口市]]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2012年12月17日 || 由博乐市、[[精河县]]析置 || 国函〔2012〕205号 ||
|-
|-
| [[铁门关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2年12月17日 || 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析置 || 国函〔2012〕206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管理
| [[铁门关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2年12月17日 || 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析置 || 国函〔2012〕206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管理
|-
|-
| [[双河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4年1月25日 || 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析置 || 国函〔2014〕15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管理
| [[双河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4年1月25日 || 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析置 || 国函〔2014〕15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管理
|-
|-
| [[霍尔果斯市]]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14年6月26日 || 由[[霍城县]]析置 || 国函〔2014〕80号 ||
| [[霍尔果斯市]]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14年6月26日 || 由[[霍城县]]析置 || 国函〔2014〕80号 ||
第1,033行: 第1,036行:
| [[昆玉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6年1月7日 || 由[[和田地区]]析置 || 国函〔2016〕10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管理
| [[昆玉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6年1月7日 || 由[[和田地区]]析置 || 国函〔2016〕10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管理
|-
|-
| [[胡杨河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9年11月6日 || 由[[克拉玛依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析置 || 国函〔2019〕107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管理
| [[胡杨河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 || 2019年11月6日 || 由[[克拉玛依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析置 || 国函〔2019〕107号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管理
|-
|-
| [[库车市]] || 阿克苏地区 || 2019年11月20日 || 撤县设市 || 民函〔2019〕123号 ||
| [[库车市]] || 阿克苏地区 || 2019年11月20日 || 撤县设市 || 民函〔2019〕1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