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参政会: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替换用语;整理源码)
 

(未显示3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国民参政会'''是由[[中华民国]][[民政府]]的政治組織,包括中國國、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抗日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加之全最高民意咨询议政机关。它从1938年7月成立,到1948年3月结束。<ref name="政治制度史">[[林炯如]]、[[傅紹昌]]、[[虞棠]]編著:《中政治制度史》,上海:[[華東師範]]出版社,1995年,ISBN 978-7-5617-1172-9</ref>{{rp|300}}内设[[宪政期成会]]。
'''国民参政会'''是由[[中华民国]][[民政府]]的政治組織,包括中国国、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抗日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加之全最高民意咨询议政机关。它从1938年7月成立,到1948年3月结束。<ref name="政治制度史">[[林炯如]]、[[傅紹昌]]、[[虞棠]]編著:《中政治制度史》,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95年,ISBN 978-7-5617-1172-9</ref>{{rp|300}}内设[[宪政期成会]]。


== 历史 ==
== 历史 ==
=== 前身:国防最高会议国防参议会 ===
=== 前身:国防最高会议国防参议会 ===
依照1937年8月12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國國中央常員會|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国防最高会议]]組織條例》第九条“国防最高会议设国防参议会,由国防最高会议主席指定或聘任若干人充任之”。'''国防参议会'''是[[国防最高会议]]的咨询机关。[[汪精卫]]回答[[胡适]]的提问时,说设立国防参议会的目的:“使大家得以了解而支持政府”。
依照1937年8月12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国中央常员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国防最高会议]]組織條例》第九条“国防最高会议设国防参议会,由国防最高会议主席指定或聘任若干人充任之”。'''国防参议会'''是[[国防最高会议]]的咨询机关。[[汪精卫]]回答[[胡适]]的提问时,说设立国防参议会的目的:“使大家得以了解而支持政府”。


1937年8月13日,国防最高会议主席蒋介石、副主席汪精卫聘请首批16位国防最高会议参议会参议员到南京与会。这些参议员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中国国家社会党|国社党]]、[[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三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救国会派]]、[[中华职教社]]及国民党内素不当政的老辈人物:[[陶希圣]]、[[傅斯年]]、[[张伯苓]]、[[蒋梦麟]]、[[李璜]]、[[沈钧儒]]、[[黄炎培]]、[[马君武]]、[[毛泽东]]、[[晏阳初]]、[[张耀曾]]、[[张君劢]]、[[梁漱溟]]、[[曾琦]]、[[胡适]]、[[蒋百里]]。1937年8月17日,在南京[[中山陵|中山陵园]]内一座木结构的临时建筑物中召“[[国防最高会议参议会]]”第一次会议。<ref name="lsm">{{Cite web |url=http://book.sina.com.cn/nzt/his/yiwangtanjiu/60.shtml |title=《忆往谈旧录》“参加国防最高会议参议会”章节,作者:&#91;&#91;梁漱溟&#93;&#93; 金城出版社 |accessdate=2014-08-16 |archive-date=2014-08-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9085208/http://book.sina.com.cn/nzt/his/yiwangtanjiu/60.shtml |dead-url=no }}</ref>
1937年8月13日,国防最高会议主席蒋介石、副主席汪精卫聘请首批16位国防最高会议参议会参议员到南京与会。这些参议员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中国国家社会党|国社党]]、[[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三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救国会派]]、[[中华职教社]]及国民党内素不当政的老辈人物:[[陶希圣]]、[[傅斯年]]、[[张伯苓]]、[[蒋梦麟]]、[[李璜]]、[[沈钧儒]]、[[黄炎培]]、[[马君武]]、[[毛泽东]]、[[晏阳初]]、[[张耀曾]]、[[张君劢]]、[[梁漱溟]]、[[曾琦]]、[[胡适]]、[[蒋百里]]。1937年8月17日,在南京[[中山陵|中山陵园]]内一座木结构的临时建筑物中召“[[国防最高会议参议会]]”第一次会议。<ref name="lsm">{{Cite web |url=http://book.sina.com.cn/nzt/his/yiwangtanjiu/60.shtml |title=《忆往谈旧录》“参加国防最高会议参议会”章节,作者:&#91;&#91;梁漱溟&#93;&#93; 金城出版社 |accessdate=2014-08-16 }}</ref>


1937年9月9日,[[蔣介石]]以国防最高会议主席名,又增补了参议员9人。包括[[施肇基]]、[[徐谦]]、[[邹韬奋]]、[[左舜生]]、[[张东荪]]、[[李璜]]、杨庚陶等。根据《国防最高会议国防参议会组织要纲》,设立秘书处,秘书长为[[彭学沛]]、继任[[甘乃光]]。<ref>{{Cite web |url=http://jds.cass.cn/Item/11042.aspx |title=“国防参议会简论”,作者:闻黎明,发表于《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 |accessdate=2014-08-17 |archive-date=2014-08-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9084345/http://jds.cass.cn/Item/11042.aspx |dead-url=no }}</ref>
1937年9月9日,[[蔣介石]]以国防最高会议主席名,又增补了参议员9人。包括[[施肇基]]、[[徐谦]]、[[邹韬奋]]、[[左舜生]]、[[张东荪]]、[[李璜]]、杨庚陶等。根据《国防最高会议国防参议会组织要纲》,设立秘书处,秘书长为[[彭学沛]]、继任[[甘乃光]]。<ref>{{Cite web |url=http://jds.cass.cn/Item/11042.aspx |title=“国防参议会简论”,作者:闻黎明,发表于《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 |accessdate=2014-08-17 }}</ref>


国防参议会的历次会议与会人数最多不到20人,开会不拘形式十分灵活,最多一周召开4次会议。参议会主席蒋介石从未与会,一直由参议会副主席汪精卫主持。[[毛泽东]]、[[张耀曾]]、[[颜惠庆]]一直未与会。[[周恩来]]多次代表毛泽东参加会议。<ref name="lsm"/>
国防参议会的历次会议与会人数最多不到20人,开会不拘形式十分灵活,最多一周召开4次会议。参议会主席蒋介石从未与会,一直由参议会副主席汪精卫主持。[[毛泽东]]、[[张耀曾]]、[[颜惠庆]]一直未与会。[[周恩来]]多次代表毛泽东参加会议。<ref name="lsm"/>
第14行: 第14行:


=== 国民参政会 ===
=== 国民参政会 ===
1938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提议》中提出“健全民意机关”之主张,中国国民党决定接受。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中国国民党在武汉举行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戰建國綱領|抗战建国纲领]]》,其中第四条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的决定与推行,加速完成地方自治条件,改善政治机构。”4月12日,中國國四中全《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及「改進黨務案」<ref name="年表">{{cite book|author=[[布雷|-{布}-雷]]等編著|title=《蔣介石先生年表》|location=台北|publisher=[[記文]]出版社|date=1978-06-01}}</ref>{{rp|37}},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调查之权,但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其所通过决议案的权力。
1938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提议》中提出“健全民意机关”之主张,中国国民党决定接受。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中国国民党在武汉举行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其中第四条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的决定与推行,加速完成地方自治条件,改善政治机构。”4月12日,中国国四中全《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及「改进党务案」<ref name="年表">{{cite book|author=[[布雷|-{布}-雷]]等編著|title=《蔣介石先生年表》|location=台北|publisher=[[記文]]出版社|date=1978-06-01}}</ref>{{rp|37}},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调查之权,但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其所通过决议案的权力。


1938年6月,国民政府任命[[汪精卫]]为国民参政会议长,[[张伯苓]]为代理副议长;同时公布200名参政员名单。大多数是中国国民党员,另有其他党派和独立人士。中国共产参政员有[[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七人。同时结束国防参议会。<ref name="政治制度史"/>{{rp|301}}
1938年6月,国民政府任命[[汪精卫]]为国民参政会议长,[[张伯苓]]为代理副议长;同时公布200名参政员名单。大多数是中国国民党员,另有其他党派和独立人士。中国共产参政员有[[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七人。同时结束国防参议会。<ref name="政治制度史"/>{{rp|301}}


首届国民参政会于1938年7月6日在汉口两仪街上海大戏院(今汉口洞庭街中原电影院)召开,共有156名参政员出席。毛泽东缺席,但发来电文,提出3点意见:“一曰,坚持抗战;二曰,坚持统一抗战;三曰,坚持持久战。”大会发表《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张君劢]]、[[左舜生]]、[[曾琦]]、董必武、秦邦宪、陈绍禹等25人为首届驻会委员。武汉沦陷后,国民参政会移往[[重庆]]召开。
首届国民参政会于1938年7月6日在汉口两仪街上海大戏院(今汉口洞庭街中原电影院)召开,共有156名参政员出席。毛泽东缺席,但发来电文,提出3点意见:“一曰,坚持抗战;二曰,坚持统一抗战;三曰,坚持持久战。”大会发表《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张君劢]]、[[左舜生]]、[[曾琦]]、董必武、秦邦宪、陈绍禹等25人为首届驻会委员。武汉沦陷后,国民参政会移往[[重庆]]召开。
第22行: 第22行:
国民参政会共历四届,举行大会十三次。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参政员董必武等为抗议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曾有几次拒绝出席参政会会议。1945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并声明不参加第四届国民参政会,理由是抗议中国国民党一党制,一手包办[[国民大会]]。
国民参政会共历四届,举行大会十三次。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参政员董必武等为抗议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曾有几次拒绝出席参政会会议。1945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并声明不参加第四届国民参政会,理由是抗议中国国民党一党制,一手包办[[国民大会]]。


1947年1月7日,[[民政府]]修正公布《組織條例》及《會參名額表》。<ref name="民史大事記">{{cite book|editor=李新主編,[[中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史研究室編,信夫、姜克夫主編|title=《中史大事記》|location=[[北京]]|publisher=[[中華書局]]|date=2011年7月}}</ref>{{rp|8260}}4月21日,民政府定5月20日在南京召集第四第三次大<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38}}。
1947年1月7日,[[民政府]]修正公布《組織條例》及《会参名額表》。<ref name="民史大事記">{{cite book|editor=李新主編,[[中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史研究室編,信夫、姜克夫主編|title=《中史大事記》|location=[[北京]]|publisher=[[中华书局]]|date=2011年7月}}</ref>{{rp|8260}}4月21日,民政府定5月20日在南京召集第四第三次大<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38}}。


[[国民大会]]召开后,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正式结束,蔣出席茶。<ref name="年表"/>{{rp|54}}
[[国民大会]]召开后,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正式结束,蔣出席茶。<ref name="年表"/>{{rp|54}}


== 历次会议 ==
== 历次会议 ==
=== 第一届 ===
=== 第一届 ===
==== 第一届第一次大会 ====

==== 第一届第二次大会 ====

==== 第一届第三次大会 ====

==== 第一届第四次大会 ====
==== 第一届第四次大会 ====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四次大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召开于1939年9月。据《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议事纪录》,此次参政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者,包括议长、副议长,为128人。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四次大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召开于1939年9月。据《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议事纪录》,此次参政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者,包括议长、副议长,为128人。
第44行: 第38行:


宪政期成会通过的宪草称为[[期成宪草]]。
宪政期成会通过的宪草称为[[期成宪草]]。

==== 第一届第五次大会 ====


=== 第二届 ===
=== 第二届 ===

==== 第二届第一次大会 ====

==== 第二届第二次大会 ====


=== 第三届 ===
=== 第三届 ===

==== 第三届第一次大会 ====

==== 第三届第二次大会 ====

==== 第三届第三次大会 ====


=== 第四届 ===
=== 第四届 ===

==== 第四届第一次大会 ====

==== 第四届第二次大会 ====


==== 第四届第三次大会 ====
==== 第四届第三次大会 ====
1947年4月21日,民政府定5月20日在南京召集第四第三次大。<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38}}4月26日,會駐會員會舉會議,邀行政院善救濟署署寶樹報告一年救濟概況。<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42}}5月20日,第四第三次大會開幕,主席伯苓致,希望和平早日實現;蔣到和平一能否實現,完全繫中共是否停止事行,恢交通。<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57}}5月21日,[[行政院院]][[群]]向報告政府工作;各國內和平問題及人民生等問題提出口面質詢共百餘件。<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58}}
1947年4月21日,民政府定5月20日在南京召集第四第三次大。<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38}}4月26日,会驻会员会举会议,邀行政院善救濟署署宝树報告一年救濟概況。<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42}}5月20日,第四第三次大会开幕,主席伯苓致,希望和平早日实现;蔣到和平一能否实现,完全繫中共是否停止事行,恢交通。<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57}}5月21日,[[行政院院]][[群]]向報告政府工作;各国内和平问题及人民生等问题提出口面質詢共百餘件。<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58}}


5月23日,政部[[俞鈞]]向報告政,謂去年預算赤字2.7元,原因與軍費復員救濟支出分龐大;在答覆質詢時,中孚、揚子公司調查報告不能公布,黃金潮案尚在審理中。<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0}}糧食部[[谷正]]報告,謂管理糧食法,拋售糧食,抑平漲,平價配售等。<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0}}5月24日,會繼續舉會議林部[[左舜生]]、防部[[白崇禧]]、交通部[[俞大]]分別報告林、防、交通情況,對軍事報告質詢,和不一。<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1}}5月28日,會舉行審查,討和平問題:中國國方面紛紛主「政府戡亂」,「明令討伐」;其他方面許德珩、黃炎培、程希孟、王造時等10餘人則請大以人民重,擬出和平方案,向政府及中共方呼籲和平。<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員發言完畢,主席和平提案,交特審查委員會審查。<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
5月23日,政部[[俞鸿鈞]]向報告政,謂去年預算赤字2.7亿元,原因与军费复员救濟支出分龐大;在答覆質詢時,中孚、揚子公司查報告不能公布,黃金潮案尚在審理中。<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0}}糧食部[[谷正]]報告,謂管理糧食法,拋售糧食,抑平漲,平價配售等。<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0}}5月24日,会继续举会议,林部[[左舜生]]、防部[[白崇禧]]、交通部[[俞大]]分別報告林、防、交通情況,对军事報告質詢,和不一。<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1}}5月28日,会举行審查,討和平问题:中国国方面紛紛主「政府戡亂」,「明令討伐」;其他方面許德珩、黃炎培、程希孟、王造時等10餘人則請大以人民重,擬出和平方案,向政府及中共方呼籲和平。<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员发言完畢,主席和平提案,交特審查委员会審查。<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


5月25日,教育部朱家驊在報告教育工作,員嚴厲質詢潮;朱家驊謂因共分子在校活所致。<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1}}5月26日,水利部薛篤弼、政部長張厲生向報告水利及政。<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1}}5月27日,會繼續舉會議經濟部、源委員會、善救濟署分別報告工作,至此行政院所位報告工作束;晚,蔣宴請,謂和平能否實現完全係於產黨之態度。<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5月28日,蔣對參員發表談話,謂政府之和平初衷未變更,謂此次生行完全產黨預定劃,政府不得已方有《持社秩序法》之頒布。<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5月31日,請政府商洽美借款,力收回旅、大,預防日本重建備。<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4}}
5月25日,教育部朱家驊在報告教育工作,员严厲質詢潮;朱家驊謂因共分子在校活所致。<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1}}5月26日,水利部薛篤弼、政部长张厲生向報告水利及政。<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1}}5月27日,会继续举会议经济部、源委员会、善救濟署分別報告工作,至此行政院所位報告工作束;晚,蔣宴請,謂和平能否实现完全系于产党之態度。<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5月28日,蔣对参员发表談話,謂政府之和平初衷未變更,謂此次生行完全产党預定劃,政府不得已方有《持社秩序法》之頒布。<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5月31日,請政府商洽美借款,力收回旅、大,預防日本重建備。<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4}}


5月26日,過臨動議,要求大和平方案,並電邀中共員來南京出席會議。<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1}}5月27日,上海市政府請中共恢和談,致毛澤促蒞南京商,各法呼籲和平。<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5月30日,分組審查工作報告及有提案。<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4}}
5月26日,过临动议,要求大和平方案,并电邀中共员来南京出席会议。<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1}}5月27日,上海市政府請中共恢和談,致毛澤促蒞南京商,各法呼籲和平。<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2}}5月30日,分組審查工作報告及有提案。<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4}}


6月2日,、審查480件提案,宣布幕;會議選出本屆駐會31人。<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6}}6月6日,蔣主持國務會議論參之和平方案,謂:能否實現和平,全繫中共態度<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8}}。
6月2日,、審查480件提案,宣布幕;会议选出本届驻会31人。<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6}}6月6日,蔣主持国务会议论参之和平方案,謂:能否实现和平,全繫中共態度<ref name="民史大事記"/>{{rp|8368}}。


7月31日,《民政府公報》第2829中共毛澤、林祖涵、紹禹、鄧穎超、董必武、周恩玉章七人除名<ref name="民史大事記" />{{rp|8391}}。
7月31日,《民政府公報》第2829中共毛澤、林祖涵、紹禹、鄧穎超、董必武、周恩玉章七人除名<ref name="民史大事記" />{{rp|8391}}。


== 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 ==
== 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 ==
第84行: 第62行:
* 第二届:[[张君劢]]、[[左舜生]]、[[董必武]]、[[黄炎培]]、[[吴贻芳]](女)、[[江一平]]、[[陈希豪]]
* 第二届:[[张君劢]]、[[左舜生]]、[[董必武]]、[[黄炎培]]、[[吴贻芳]](女)、[[江一平]]、[[陈希豪]]
* 第三届:[[张君劢]]、[[左舜生]]、[[董必武]]、[[郭金南]]、[[刘民生]]、[[刘幼亭]]、[[黄炎培]]、[[陈希豪]]
* 第三届:[[张君劢]]、[[左舜生]]、[[董必武]]、[[郭金南]]、[[刘民生]]、[[刘幼亭]]、[[黄炎培]]、[[陈希豪]]
* 第四届:[[张君劢]]、[[左舜生]]、[[董必武]]、[[黄炎培]]、[[陈希豪]]、[[江庸]]、[[褚辅成]]、[[王五]]、[[范予遂]]、[[任武]]、[[薛明]]、[[雷震 (中)|雷震]]、[[傅斯年]]
* 第四届:[[张君劢]]、[[左舜生]]、[[董必武]]、[[黄炎培]]、[[陈希豪]]、[[江庸]]、[[褚辅成]]、[[王五]]、[[范予遂]]、[[任武]]、[[薛明]]、[[雷震 (中)|雷震]]、[[傅斯年]]


==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
==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
第92行: 第70行:
1945年5月中共召开七大,并声明不参加第四届国民参政会,理由是抗议国民党一党制,一手包办[[国民大会]]。国共之间出现紧张局面。6月2日,中间派国民参政员[[褚辅成]]、[[黄炎培]]、[[冷遹]]、[[王云五]]、[[左舜生]]、[[傅斯年]]、[[章伯钧]]从重庆致电毛泽东和周恩来,希望中共团结为上,希望继续商谈。6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复电褚辅成等,表示愿意商谈,并欢迎他们来延安访问。7月1日褚辅成、左舜生、傅斯年、黄炎培、冷遹、章伯钧六参政员飞往延安,停留三日。中共要求取消十一月召集国民大会之议,先行召集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5月中共召开七大,并声明不参加第四届国民参政会,理由是抗议国民党一党制,一手包办[[国民大会]]。国共之间出现紧张局面。6月2日,中间派国民参政员[[褚辅成]]、[[黄炎培]]、[[冷遹]]、[[王云五]]、[[左舜生]]、[[傅斯年]]、[[章伯钧]]从重庆致电毛泽东和周恩来,希望中共团结为上,希望继续商谈。6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复电褚辅成等,表示愿意商谈,并欢迎他们来延安访问。7月1日褚辅成、左舜生、傅斯年、黄炎培、冷遹、章伯钧六参政员飞往延安,停留三日。中共要求取消十一月召集国民大会之议,先行召集政治协商会议。


== 參見 ==
== 参见 ==
* [[中國臨參議院]]
* [[中国临参议院]]
* [[政治协商会议]]
* [[政治协商会议]]
* [[期成宪草]]
* [[期成宪草]]
* [[制憲民大]]
* [[制憲民大]]
* [[民大]]
* [[民大]]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30em}}
{{reflist}}


== 外部連結 ==
== 外部链接 ==
*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01/content_2281874.htm 延安《解放日报》社论:评此次国民参政会]{{Wayback|ur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01/content_2281874.htm |date=20080827002941 }}
*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01/content_2281874.htm 延安《解放日报》社论:评此次国民参政会]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9093027/http://www.shaoshan.gov.cn/wrfc/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19 毛泽东:评国民参政会关于国民大会的决议]
* [http://www.shaoshan.gov.cn/wrfc/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19 毛泽东:评国民参政会关于国民大会的决议]
*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0190/70197/70352/4950677.html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Wayback|url=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0190/70197/70352/4950677.html |date=20110812231922 }}
*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0190/70197/70352/4950677.html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
{{-}}
{{国共摩擦}}
{{国共摩擦}}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中华民国中央立法机构}}


[[Category:国民参政会| ]]
[[Category:国民参政会| ]]
[[Category:中华民国宪政史]]
[[Category:中华民国宪政史]]
[[Category:中华民国时期政府机构]]
[[Category:民国时期政府机构]]
[[Category:中民意機構]]
[[Category:中民意机构]]
[[Category:1938年建立]]
[[Category:1938年建立]]
[[Category:1948年廢除]]
[[Category:1948年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