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驅漢事件: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将英文日期转换为ISO格式)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西藏历史}}
{{西藏历史}}


'''第一次驅汉事件'''({{bo|z=ཆུ་བྱི་དམག་འཁྲུག་|w=chu byi dmag 'khrug}}),指[[宣统]][[辛亥]]年(1911年)因为[[中国内地]]因[[辛亥革命]]所引发的驻[[西藏]][[拉萨]]地区的[[清朝军队]]哗变和对[[藏族]]僧俗的劫掠,随后流亡[[英属印度]]的[[十三世达赖]]在[[英国]]支持下领导西藏僧俗驱逐[[藏军 (清朝)|清朝驻藏军队]],并返回拉萨恢复执掌西藏政教大权<ref>{{cite journal |url = 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6175 |author = 李勇军 |title = 清末民初的西藏建省论 |journal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date = 2011年 |issue = 第5期 |pages = 70—74页 |access-date = 2016-04-13 |||}}</ref><ref name=shiwuju/>,之后西藏与[[北洋政府]]和地方军阀发生一系列衝突,直到北洋政府的官员入藏交涉才逐渐平息。
'''第一次驅汉事件'''({{bo|z=ཆུ་བྱི་དམག་འཁྲུག་|w=chu byi dmag 'khrug}}),指[[宣统]][[辛亥]]年(1911年)因为[[中国内地]]因[[辛亥革命]]所引发的驻[[西藏]][[拉萨]]地区的[[清朝军队]]哗变和对[[藏族]]僧俗的劫掠,随后流亡[[英属印度]]的[[十三世达赖]]在[[英国]]支持下领导西藏僧俗驱逐[[藏军 (清朝)|清朝驻藏军队]],并返回拉萨恢复执掌西藏政教大权<ref>{{cite journal |url = 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6175 |author = 李勇军 |title = 清末民初的西藏建省论 |journal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date = 2011年 |issue = 第5期 |pages = 70—74页 |access-date = 2016-04-13 }}</ref><ref name=shiwuju/>,之后西藏与[[北洋政府]]和地方军阀发生一系列衝突,直到北洋政府的官员入藏交涉才逐渐平息。


== 拉萨兵变 ==
== 拉萨兵变 ==
第22行: 第22行:
== 驻藏陆军与西藏民军开战 ==
== 驻藏陆军与西藏民军开战 ==
=== 公议局攻打色拉寺 ===
=== 公议局攻打色拉寺 ===
[[File:Bundesarchiv Bild 135-S-13-22-38, Tibetexpedition, Blick auf Kloster Sera.jpg|缩略图|250px|1938年的[[色拉寺]]全貌]]
[[File:Bundesarchiv Bild 135-S-13-22-38, Tibetexpedition, Blick auf Kloster Sera.jpg|thumb|250px|1938年的[[色拉寺]]全貌]]
驻藏陆军与西藏民军开战始于民国元年(1912年)3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五)公议局攻打色拉寺,结束于1913年4月[[中华民国]]政府[[西藏办事长官]]钟颖出藏<ref name=zhangxi/>。
驻藏陆军与西藏民军开战始于民国元年(1912年)3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五)公议局攻打色拉寺,结束于1913年4月[[中华民国]]政府[[西藏办事长官]]钟颖出藏<ref name=zhangxi/>。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清帝退位|逊位]]。在拉萨的驻藏陆军随之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1912年2月14日)后的“腊月间,闻内地共和告成,遂于藏中设立公议局一所”(见[[马师周]]电)。公议局是乱军成立的机构,意图夺取原清朝驻藏机关的权力,其后在其辖下发生了一系列无法无纪的行为。公议局成立后,乱军“兵丁结党呼群,征歌酒食狂嫖浪赌,无所不为。甚至图财害命,寻仇报复,几无日无之”(见马师周电)<ref name=zhangxi/>。乱军“声言勤王,全军回川,向藏人索取路费银十万两。藏人本不愿陆军驻藏,今闻回川,幸出望外,即慨然送给。乃得银竟不回川,日事赌博、仇杀,藏人既大悔恨,复恐饷尽再事劫掠,遂暗集番兵以图防卫。”<ref name=shiwuju>{{Cite web|url = http://lib.xzmy.edu.cn/newsinfo?id=4321&cid=106|title = 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author = 张羽新|date = |publisher = 中国藏学2003年01期|language = |accessdate = |quote = |||}}</ref>影响更大的是公议局为抢劫更多财物而攻打[[色拉寺]]<ref name=zhangxi/>。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清帝退位|逊位]]。在拉萨的驻藏陆军随之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1912年2月14日)后的“腊月间,闻内地共和告成,遂于藏中设立公议局一所”(见[[马师周]]电)。公议局是乱军成立的机构,意图夺取原清朝驻藏机关的权力,其后在其辖下发生了一系列无法无纪的行为。公议局成立后,乱军“兵丁结党呼群,征歌酒食狂嫖浪赌,无所不为。甚至图财害命,寻仇报复,几无日无之”(见马师周电)<ref name=zhangxi/>。乱军“声言勤王,全军回川,向藏人索取路费银十万两。藏人本不愿陆军驻藏,今闻回川,幸出望外,即慨然送给。乃得银竟不回川,日事赌博、仇杀,藏人既大悔恨,复恐饷尽再事劫掠,遂暗集番兵以图防卫。”<ref name=shiwuju>{{Cite web|url = http://lib.xzmy.edu.cn/newsinfo?id=4321&cid=106|title = 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author = 张羽新|date = |publisher = 中国藏学2003年01期|language = |accessdate = |quote = }}</ref>影响更大的是公议局为抢劫更多财物而攻打[[色拉寺]]<ref name=zhangxi/>。


公议局攻打色拉寺的主要借口是民国元年(1912年)3月10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江孜传来求援警报,公议局以支援江孜为由要求[[拉萨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支应乌拉差役,遭色拉寺拒绝后,3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五)强攻色拉寺,由此挑起了拉萨战事。公议局攻打色拉寺是西藏局势的转折点,从此导致公议局及驻藏陆军自身难保,更无法援助江孜。乱军强攻色拉寺的发动者见酿成大乱“均藏匿无踪”,而公议局亦因进攻色拉寺“反招番边围攻”而遭到群起指责,到最后“每日无一人到局”,而已大权旁落的“联、钟之势为之一振”(载《藏乱始末见闻记》)<ref name=zhangxi>{{cite journal |author1=张召庸|author2=喜饶尼玛|url=http://www.tibet.cn/zxyj/xjdt/201502/t20150209_2259061.htm|title=清末民初拉萨动乱性质初析|journal=中国藏学|year=2011|issue=1|pages=34-43| | }}</ref>。
公议局攻打色拉寺的主要借口是民国元年(1912年)3月10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江孜传来求援警报,公议局以支援江孜为由要求[[拉萨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支应乌拉差役,遭色拉寺拒绝后,3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五)强攻色拉寺,由此挑起了拉萨战事。公议局攻打色拉寺是西藏局势的转折点,从此导致公议局及驻藏陆军自身难保,更无法援助江孜。乱军强攻色拉寺的发动者见酿成大乱“均藏匿无踪”,而公议局亦因进攻色拉寺“反招番边围攻”而遭到群起指责,到最后“每日无一人到局”,而已大权旁落的“联、钟之势为之一振”(载《藏乱始末见闻记》)<ref name=zhangxi>{{cite journal |author1=张召庸|author2=喜饶尼玛|url=http://www.tibet.cn/zxyj/xjdt/201502/t20150209_2259061.htm|title=清末民初拉萨动乱性质初析|journal=中国藏学|year=2011|issue=1|pages=34-43}}</ref>。


=== 达桑占堆民军反攻 ===
=== 达桑占堆民军反攻 ===
第68行: 第68行:
| pages=744–746
| pages=744–746
| access-date=2018-08-21
| access-date=2018-08-21
}}</ref>
|
|
| }}</ref>
# 川军交出所有枪砲、弹药由西藏政府封存保管。在十五天之内枪砲移送到[[朗顿·贡嘎旺秋]](达赖喇嘛侄儿)府第,子弹、火药移送到多仁家族庄园(位于[[大昭寺]]广场以南),由廓人守卫。
# 川军交出所有枪砲、弹药由西藏政府封存保管。在十五天之内枪砲移送到[[朗顿·贡嘎旺秋]](达赖喇嘛侄儿)府第,子弹、火药移送到多仁家族庄园(位于[[大昭寺]]广场以南),由廓人守卫。
# 中国官员和士兵在十五天之内分三批出发离开西藏,由藏方派员护送并提供駝兽与給养到边境。
# 中国官员和士兵在十五天之内分三批出发离开西藏,由藏方派员护送并提供駝兽与給养到边境。
第119行: 第117行:
| isbn=978-1-134-32785-0
| isbn=978-1-134-32785-0
| pages=369-370
| pages=369-370
| language = en }}</ref><!-- removed_ref site23 by Njzjzbot -->。1978年[[夏格巴·旺秋德丹|夏格巴]]《[[西藏政治史]]》引用英属[[印度总督]]的电报时也称是8月12日<ref name="Shakabpa1967"/>。1913年亲历者“忧患余生”所著《藏乱始末见闻记》的记载是“盖自二月初五至七月和局始成”,根据9月7日马师周致袁世凯电报可知,和约达成具体时间应是在七月初一至七月十六日(1912年8月13日至28日)之间。1925年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记载为1912年7月30日,但该书是后来之作,而且沒有区分阳曆与[[]],日期的准确性不如《藏乱始末见闻记》<ref name=zhangxi/><ref name="朱丽双2016">{{cite book
| language = en }}</ref><!-- removed_ref site23 by Njzjzbot -->。1978年[[夏格巴·旺秋德丹|夏格巴]]《[[西藏政治史]]》引用英属[[印度总督]]的电报时也称是8月12日<ref name="Shakabpa1967"/>。1913年亲历者“忧患余生”所著《藏乱始末见闻记》的记载是“盖自二月初五至七月和局始成”,根据9月7日马师周致袁世凯电报可知,和约达成具体时间应是在七月初一至七月十六日(1912年8月13日至28日)之间。1925年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记载为1912年7月30日,但该书是后来之作,而且沒有区分阳曆与[[农历]],日期的准确性不如《藏乱始末见闻记》<ref name=zhangxi/><ref name="朱丽双2016">{{cite book
| author=朱丽双
| author=朱丽双
| title=《民国政府的西藏专使(1912–1949)》
| title=《民国政府的西藏专使(1912–1949)》
第152行: 第150行:
| quote =
| quote =
| access-date = 2020-11-08
| access-date = 2020-11-08
|
|
|
}}</ref>
}}</ref>


第162行: 第157行:
1912年12月中旬,十三世达赖回到拉萨,重掌西藏政权。原亲汉势力遭到排挤和镇压,[[丹杰林寺]]被解散,[[哲蚌寺]]规模最大的洛色林扎仓遭到镇压(1921年又因内部争端而遭清算)<ref name=xunlin>孙林,[http://www.tibet.cn/cn/cloud/xszqkk/xzmzxy/2002/3/201712/t20171216_5274045.html 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西藏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改革性质的社会学分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孙林,[http://www.tibet.cn/cn/cloud/xszqkk/xzmzxy/2002/4/201712/t20171216_5274026.html 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西藏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改革性质的社会学分析(续)]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ref>。英国人麦克唐纳记载,十三世达赖“进入布达拉宫后,第一步便是没收皇家[[丹杰林寺|丹吉林寺]],并解散其僧侣。这寺院从那以后,便改作邮政电报局了。”<ref name=amj>昂毛吉,[http://xuewen.cnki.net/ArticleCatalog.aspx?filename=1012417198.nh&dbtype=CMFD&dbname=CMFD2012 试论民国时期擦绒·达桑占堆其人其事]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ref>{{page needed}}[[朱绣 (民国)|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载:“汉兵既由拉萨赴印度,从前助汉之喇嘛,亦有相随而行者,达赖甚恨,故暗杀其[[哲蚌寺|折蚌寺]]之大[[堪布]]元典喇嘛于彭多宗。”<ref name=amj/><ref>{{Cite book | author = 朱绣 | title =西藏六十年大事记 | location = | publisher = 京报社 | date = 1925年| pages =33 | ISBN = | accessdate = | url = | language = | quote = }}</ref>{{page needed}}达赖还让亲信[[达桑占堆]]继承了战争期间因倾向驻藏陆军而被杀的噶伦[[擦绒·旺秋杰布]]的财产<ref name=amj/>{{page needed}},并开始逐渐压制[[九世班禅]]<ref name=xunlin/>。此后西藏事实上形成了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控制的独立地位,[[北洋政府]]所派[[西藏办事长官]]等驻藏官员一直未能进入西藏<ref name=zhangxi/><ref name=xunlin/>。1913年,达赖发表《[[圣地佛諭|水牛年文告]]》开始推行新政。同年达赖要求英国于1913年召开[[西姆拉会议]]划定中藏边界,并且发动了[[康藏边界纠纷|康藏战争]](川边战争)进攻[[四川]][[康区]](川边)<ref name=xunlin/>。直到1919年北洋政府国务院令甘肃督军[[张广建]]派[[李仲莲]]、[[朱繡 (民国)|朱繡]]入藏,会晤[[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取得了川藏停战及联络感情的成果<ref>周伟洲,1919-1920年李仲莲、朱绣等奉命入藏事件论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ref>,加上不久前达赖派[[拉萨三大寺|三大寺]]堪布驻京,西藏同北洋政府的关系才开始逐渐恢复<ref>邱熠华,1919年西藏新派驻京僧人述论,中国藏学2014(4):69-78</ref>。1924年,达赖派[[贡觉仲尼]]赴[[北京]]充任西藏驻京总代表<ref>喜饶尼玛,[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TRC200001005.htm 民国时期西藏驻京总代表贡觉仲尼评述] ,中国藏学2000年1期</ref>,并派代表观察(后改为参加)了[[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中华民国国会]]参众两院会议。
1912年12月中旬,十三世达赖回到拉萨,重掌西藏政权。原亲汉势力遭到排挤和镇压,[[丹杰林寺]]被解散,[[哲蚌寺]]规模最大的洛色林扎仓遭到镇压(1921年又因内部争端而遭清算)<ref name=xunlin>孙林,[http://www.tibet.cn/cn/cloud/xszqkk/xzmzxy/2002/3/201712/t20171216_5274045.html 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西藏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改革性质的社会学分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孙林,[http://www.tibet.cn/cn/cloud/xszqkk/xzmzxy/2002/4/201712/t20171216_5274026.html 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西藏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改革性质的社会学分析(续)]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ref>。英国人麦克唐纳记载,十三世达赖“进入布达拉宫后,第一步便是没收皇家[[丹杰林寺|丹吉林寺]],并解散其僧侣。这寺院从那以后,便改作邮政电报局了。”<ref name=amj>昂毛吉,[http://xuewen.cnki.net/ArticleCatalog.aspx?filename=1012417198.nh&dbtype=CMFD&dbname=CMFD2012 试论民国时期擦绒·达桑占堆其人其事]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ref>{{page needed}}[[朱绣 (民国)|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载:“汉兵既由拉萨赴印度,从前助汉之喇嘛,亦有相随而行者,达赖甚恨,故暗杀其[[哲蚌寺|折蚌寺]]之大[[堪布]]元典喇嘛于彭多宗。”<ref name=amj/><ref>{{Cite book | author = 朱绣 | title =西藏六十年大事记 | location = | publisher = 京报社 | date = 1925年| pages =33 | ISBN = | accessdate = | url = | language = | quote = }}</ref>{{page needed}}达赖还让亲信[[达桑占堆]]继承了战争期间因倾向驻藏陆军而被杀的噶伦[[擦绒·旺秋杰布]]的财产<ref name=amj/>{{page needed}},并开始逐渐压制[[九世班禅]]<ref name=xunlin/>。此后西藏事实上形成了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控制的独立地位,[[北洋政府]]所派[[西藏办事长官]]等驻藏官员一直未能进入西藏<ref name=zhangxi/><ref name=xunlin/>。1913年,达赖发表《[[圣地佛諭|水牛年文告]]》开始推行新政。同年达赖要求英国于1913年召开[[西姆拉会议]]划定中藏边界,并且发动了[[康藏边界纠纷|康藏战争]](川边战争)进攻[[四川]][[康区]](川边)<ref name=xunlin/>。直到1919年北洋政府国务院令甘肃督军[[张广建]]派[[李仲莲]]、[[朱繡 (民国)|朱繡]]入藏,会晤[[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取得了川藏停战及联络感情的成果<ref>周伟洲,1919-1920年李仲莲、朱绣等奉命入藏事件论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ref>,加上不久前达赖派[[拉萨三大寺|三大寺]]堪布驻京,西藏同北洋政府的关系才开始逐渐恢复<ref>邱熠华,1919年西藏新派驻京僧人述论,中国藏学2014(4):69-78</ref>。1924年,达赖派[[贡觉仲尼]]赴[[北京]]充任西藏驻京总代表<ref>喜饶尼玛,[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TRC200001005.htm 民国时期西藏驻京总代表贡觉仲尼评述] ,中国藏学2000年1期</ref>,并派代表观察(后改为参加)了[[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中华民国国会]]参众两院会议。


[[File:Chinese leaving Lhasa 1912.jpg|250px|缩略图|动乱后川军撤离拉萨]]
[[File:Chinese leaving Lhasa 1912.jpg|250px|thumb|动乱后川军撤离拉萨]]
回中国内地的驻藏陆军官兵中,[[钟颖]]1915年因在藏期间左参赞[[罗长裿]]被杀案而被大总统袁世凯处决。其他重要将领还有[[刘弼良]](一营管带)、[[潘文华]](乱军一营管带)、[[陈渠珍]](三营管带)、[[张子青]](乱军三营管带)、[[张鸿升]](马队管带)等。谢国梁(土兵营管带)后也回内地。在西藏被钟颖处决的有[[汪文铭]](乱军马队管带)等人。
回中国内地的驻藏陆军官兵中,[[钟颖]]1915年因在藏期间左参赞[[罗长裿]]被杀案而被大总统袁世凯处决。其他重要将领还有[[刘弼良]](一营管带)、[[潘文华]](乱军一营管带)、[[陈渠珍]](三营管带)、[[张子青]](乱军三营管带)、[[张鸿升]](马队管带)等。谢国梁(土兵营管带)后也回内地。在西藏被钟颖处决的有[[汪文铭]](乱军马队管带)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