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会: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替换模板(来源模板))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3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File:Naval Jac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缩略图|由[[]]所設計的[[青天白日旗]]]]
[[File:Naval Jac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缩略图|由[[]]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国国的前身組織。中国国民党追认兴中会的成立日——1894年11月24日为其建党日。
{{coord|21|18|51.55|N|157|51|42.52|W|region:US_type:landmark|display=title}}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團體國國的前身組織
中國國民黨即以其成立日1894年11月24日為建黨日。


== 近代史 ==
== 近代史 ==
=== 檀香山 ===
=== 檀香山 ===
[[File:Decla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vive China Society 20210313.jpg|缩略图|[[台北中山纪念馆]]展示的成立宣言複製件]]
[[File:Decla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vive China Society 20210313.jpg|缩略图|[[台北中山纪念馆]]展示的成立宣言复制件]]
[[File:.JPG|缩略图|[[]]大]]
[[File:.JPG|缩略图|[[]]大]]


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募款<ref>{{cite book |author=羅家倫 |chapter=〈興中會成立日期之史的考訂〉 |title=《中山先生行誼》下冊 |location=臺北 |publisher=臺灣書局 |year=1995 |edition=初版 }}</ref>,在檀香山成立中有史以第一個現代革命團體興會<ref name=三/>{{rp|6}},在檀香山卑涉行(Bishop Bank)籍經理何寬住宅裡,召集社人士李昌、祥、程蔚南、鄧蔭南、金、黃亮、黃恢、鍾木賢、許直臣、卓海、李祿、李多、林鑑泉、照、劉壽、鍾宇(工宇)、曹采、卓、宋居仁、南、夏百子、李𣏌、侯艾泉等24人<ref name=>{{cite book |author=[[自由]] |title=《組織史》 |series=《革命逸史》第四集 |year=1946 }}</ref>{{rp|1-23}}。提出「振」口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创立合政府」<ref>{{cite book |title=《國父年譜》增訂本上冊 |publisher=[[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date=1969-11-24 }}</ref>{{rp|60}}<ref>{{cite book |author=馮自由 |title=《華僑革命開國史》 |publisher=[[臺灣商務印書館]] |year=1953 |quote=「聯盟人某省某縣人某某,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府,倘有二心,神明鑒察。」 }}</ref>{{rp|26}}政綱<ref name=海/>{{rp|2936}}。永和泰商号[[經理]][[祥 ()|祥]]、[[卑涉行]](Bank of Bishop and Co.,Ltd.)人經理[[何寬]]首任正副主席,黃,程蔚南、許直臣正副文案<ref name=興/>{{rp|3}}。然而不久,祥便退出。[[邓荫南]]率先加入兴中会,并参加了在何宽家里举行的兴中会成立会议;会上,邓荫南当选为兴中会副主席<ref>{{cite web |website=http://bdcconline.net/zh-hans/stories/deng-yinnan}}</ref>
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募款,在檀香山成立中有史以第一个现代革命团体兴,在檀香山卑涉行(Bishop Bank)籍經理何寬住宅裡,召集社人士李昌、祥、程蔚南、鄧蔭南、金、黃亮、黃恢、鍾木賢、許直臣、卓海、李祿、李多、林鑑泉、照、刘寿、鍾宇(工宇)、曹采、卓、宋居仁、南、夏百子、李𣏌、侯艾泉等24人<ref name=>{{cite book |author=[[自由]] |title=《組織史》 |series=《革命逸史》第四集 |year=1946 }}</ref>{{rp|1-23}}。提出「振」口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创立合政府」政。永和泰商号[[經理]][[祥 ()|祥]]、[[卑涉行]](Bank of Bishop and Co.,Ltd.)人經理[[何寬]]首任正副主席,黃,程蔚南、許直臣正副文案。然而不久,祥便退出。[[邓荫南]]率先加入兴中会,并参加了在何宽家里举行的兴中会成立会议;会上,邓荫南当选为兴中会副主席。


會會員及收入會銀時日與進簿〉,從1894年11月24日至1895年9月2日,先共有112人加入<ref>{{cite book |title=《中山在夏威夷:活和追隨者》 |author=兗生 |location=北京 |publisher=世界知識出版社 |year=2003 }}</ref>{{rp|19}}。1894年冬,派人到茄荷蕾、百衣等地,會員,建立會<ref name=孫/>{{rp|363}}
会会员及收入会银時日与进簿〉,從1894年11月24日至1895年9月2日,先共有112人加入<ref>{{cite book |title=《中山在夏威夷:活和追隨者》 |author=兗生 |location=北京 |publisher=世界知識出版社 |year=2003 }}</ref>{{rp|19}}。1894年冬,派人到茄荷蕾、百衣等地,会员,建立


1895年2月21日,在[[英占香港]]集合[[陈少白|陳少白]]、[[杨鹤龄]]、[[尢列]]、[[]]、[[郑士良]]、[[程奎光]]等友,並與[[]]的香港[[輔仁文社]]合成立會總會,檀香山會為{{NoteTag|后檀香山支会大部分成员变为[[梁启超]][[保皇党]]人<ref>冯自由:《革命逸史》</ref>。}}。[[黃詠商]]獲選為臨時主席<ref>{{Cite web |url=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1-12/11/content_1554886.htm |title=巨人身影后的烈士杨衢云 |accessdate=2015-04-12 |archive-date=2016-03-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83419/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1-12/11/content_1554886.htm |dead-url=no }}</ref>。誓「驅逐韃虜,恢立合政府」。
1895年2月21日,在[[英占香港]]集合[[陈少白]]、[[杨鹤龄]]、[[尢列]]、[[]]、[[郑士良]]、[[程奎光]]等友,并与[[]]的香港[[輔仁文社]]合成立会总会,檀香山会为{{NoteTag|后檀香山支会大部分成员变为[[梁启超]][[保皇党]]人<ref>冯自由:《革命逸史》</ref>。}}。[[黃詠商]]获选为临時主席<ref>{{Cite web |url=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1-12/11/content_1554886.htm |title=巨人身影后的烈士杨衢云 |accessdate=2015-04-12 }}</ref>。誓「驅逐韃虜,恢立合政府」。


會總會,以經營貿易的商“乾亨行”名,在香港[[中]][[士丹顿街]]13總會機構與檀香山支大同小設總辦協辦、管文文案、洋文文案各一人,[[董事]]十人。“”仍每人五[[元]],“銀會”的股票仍为每股十银元,於開國之日按股發還本利共一百元。
会总会,以經营贸易的商“乾亨行”名,在香港[[中]][[士丹顿街]]13总会机构与檀香山支大同小设总办协办、管文文案、洋文文案各一人,[[董事]]十人。“”仍每人五[[元]],“银会”的股票仍为每股十银元,于开国之日按股发还本利共一百元。


=== 州起 ===
=== 广州起 ===
{{main|乙未州起}}
{{main|乙未广州起}}
1895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廿二日)总会決定189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在[[广州]]行起(第一次[[乙未广州起|乙未广州之役]]),同時选举杨云为会长及合政府大总统時亦称总办或伯理璽天德,即President),中山[[秘]]。[[乙未广州起|乙未广州之役]]失败,[[]]被清廷捕害殉道。中山被迫逃[[香港]]。

[[File:Sun Yat Sen in Japan 1898.png|缩略图|250px|1898年興中會會長楊衢雲等人於[[日本]]的合照。前排左起︰安永東之助、楊衢雲、[[平山周]]、末永節、[[內田良平]];後排左起︰可兒長一、小山雄太郎、[[宮崎寅藏]]、孫中山(秘書)<ref>[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62000 FOCUS 香港烈士楊衢雲被遺忘的辛亥革命] , [[都市日報]]</ref><ref>[http://www.mingpaomonthly.com/cfm/Archive2.cfm?File=201104/inf/01a.txt 回首香江醫療百年] , [[明報月刊]], 二零一一年四月號</ref>、清藤幸七郎、大原義剛。]]

1895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廿二日)總會決定1895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初九)在[[州]]行起(第一次[[乙未州起|乙未州之役]]),同時選舉楊雲為會長及合政府大總統時亦稱總辦或伯理璽天德,即President),中山[[秘]]。[[乙未州起|乙未州之役]]失败,[[]]被清廷捕害殉道。中山被迫逃[[香港]]。

11月上旬,陳少白在當時已由日本統治之[[台灣]][[臺北]]創立興中會台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ref>{{Cite web |url=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5_03_01 |title=在台興中會的成立 |access-date=2010-02-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18135240/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5_03_01 |archive-date=2007-08-18 |dead-url=yes }}</ref>


11月上旬,陈少白在当時已由日本统治之[[台湾]][[台北]]创立兴中会台湾分会,会员有杨心如、吴文秀、趙滿期、容祺年、庄某等五、六人,并逐渐打开局面。
=== 惠州革命 ===
=== 惠州革命 ===
[[灣總]][[玉源太郎]]允支援會發動1900年的惠州革命,中山坐[[台北]],因[[日本閣]]改組,政策轉變,新閣不意援助中革命,惠州革命遂告失<ref>{{Cite web |url=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9html/vod19_05.htm |title=惠州起義與中國革命 |accessdate=2010-02-05 |archive-date=2015-09-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07023518/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9html/vod19_05.htm |dead-url=no }}</ref>
湾总督[[玉源太郎]]允支援会发动1900年的惠州革命,中山坐[[台北]],因[[日本閣]]改組,政策轉變,新閣不意援助中革命,惠州革命遂告失


1900年1月24日,[[]]辭去會會長職務位给中山,之多次發動,均以失
1900年1月24日,[[]]辭去会会长职务位给中山,之多次发动,均以失


=== 與華興會、光復會和其他各 ===
=== 与华兴会、光复会和其他各 ===
1905年7月30日,与[[華興會]]、[[光復會]]和其他各併為[[中国同盟会|同盟]],中山成同盟會總理。中山從此掌控同盟的最高力。
1905年7月30日,与[[华兴会]]、[[光复会]]和其他各并为[[中国同盟会|同盟]],中山成同盟会总理。中山從此掌控同盟的最高力。


== 組織 ==
== 組織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名(地)||成立時||起人||職員||會員||活
! 名(地)||成立時||起人||职员||会员||活
|-
|-
| 檀香山||1894年11月||中山||主席:[[祥 ()|祥]],副主席:[[何寬 ()|何寬]]||130人||有多人加[[乙未州起|乙未州之役]](第一次州起),中山離開後1903年重組,在[[希洛 (夏威夷州)|希洛]]立分
| 檀香山||1894年11月||中山||主席:[[祥 ()|祥]],副主席:[[何寬 ()|何寬]]||130人||有多人加[[乙未广州起|乙未广州之役]](第一次广州起),中山离开后1903年重組,在[[希洛 (夏威夷州)|希洛]]立分
|-
|-
| 香港||1895年2月||中山|| ||姓名可查者五十人||策劃州革命,農學會
| 香港||1895年2月||中山|| ||姓名可查者五十人||策劃广州革命,学会
|}
|}


== 评价 ==
== 参见 ==
* [[兴中会坟场|]]
学者[[章开沅]]认为,兴中会会员绝大部分属于广东省籍,其中香山县人又占一半以上,立会以来的数次起义,皆在华南沿海地区,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但是,这种不足与其说是孙中山的策略失误,不如说是当时环境的客观条件使然。实际上,孙中山的理念面向全国,会旨提出“振兴中华”。<ref>章开沅《兴中会的历史地位——纪念兴中会成立九十周年》,《孙中山研究》(第一辑),1986年6月第1版</ref>{{rp|4-6}}
* [[民主党派|中人民共和民主派]]

== 参見 ==
* [[兴中会坟场|]]
* [[民主党派|中人民共和民主派]]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革命党]]、[[中同盟]]、[[ (1912–1913)]]、[[中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國
* [[革命党]]、[[中同盟]]、[[ (1912–1913)]]、[[中革命]]、[[五四运动]]、[[国国党]]


== 注释 ==
== 注释 ==
{{NoteFoot}}
{{NoteFoot}}


== 考文 ==
== 考文 ==
{{reflist}}
{{reflist}}


== 延伸閱讀 ==
== 延伸閱讀 ==
* 吳倫霓霞:〈[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884.pdf 前期(1894-1900)中山革命運動與香港的關係] 〉。
* 吴伦霓霞:〈[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884.pdf 前期(1894-1900)中山革命运动与香港的关系] 〉。
* 李金强:〈[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39699761 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成立及其重要性] 〉。
* 李金强:〈[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39699761 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成立及其重要性] 〉。
* 黎东方:《细说民国创立》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黎东方:《细说民国创立》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外部連結 ==
== 外部链接 ==


{{清末政治團體}}
{{清末政治团体}}
{{中國國黨領袖}}
{{中国国党领袖}}


[[Category:| ]]
[[Category:| ]]
[[Category:1894年建立的政]]
[[Category:1894年建立的政]]
[[Category:檀香山]]
[[Category:檀香山]]
[[Category:中山]]
[[Category:中山]]
[[Category:清末革命组织]]
[[Category:清末革命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