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日本的政体:​ 文件链入调整// Edit via Wikiplus
 

(未显示3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日本]]'''的'''[[政治]]'''以[[日本国宪法]]所规定的体制为基础运行。因此,日本是以[[立宪主义]]为基础的国家。另外,日本的司法、行政是以宪法和国会所制定的法律、明文化了的法令为基础运行的。因此,日本是法治的国家。
'''[[日本]]'''的'''[[政治]]'''以[[日本国宪法]]所规定的体制为基础运行。因此,日本是以[[立宪主义]]为基础的国家。另外,日本的司法、行政是以宪法和国会所制定的法律、明文化了的法令为基础运行的。因此,日本是法治的国家。


日本国宪法规定[[主权在民]]的[[人民主权论|国民主权]]。<ref name="Constitution">{{cite web |url=http://www.sangiin.go.jp/eng/law/index.htm |title=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publisher=House of Councillors of the National Diet of Japan |date=1946-11-03 |accessdate=2007-03-10 |||}}</ref>另外,在政治上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分别由[[国会 (日本)|国会]]、[[日本内阁|内阁]]、[[日本裁判所|裁判所]](法院)行使分立的三权。以国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议会民主政治,由国会和内阁协作实行[[议会制|议会内阁制]]。另外,设置[[君主制|帝制]][[天皇]]作为“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但宪法规定[[天皇]][[虚位元首|没有参与国政]]的权力,[[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为[[政府首脑|国家政府领导人]]及[[自卫队]]的[[总司令|最高指揮官]]。
日本国宪法规定[[主权在民]]的[[人民主权论|国民主权]]。<ref name="Constitution">{{cite web |url=http://www.sangiin.go.jp/eng/law/index.htm |title=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publisher=House of Councillors of the National Diet of Japan |date=1946-11-03 |accessdate=2007-03-10 }}</ref>另外,在政治上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分别由[[国会 (日本)|国会]]、[[日本内阁|内阁]]、[[日本裁判所|裁判所]](法院)行使分立的三权。以国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议会民主政治,由国会和内阁协作实行[[议会制|议会内阁制]]。另外,设置[[君主制|帝制]][[天皇]]作为“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但宪法规定[[天皇]][[虚位元首|没有参与国政]]的权力,[[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为[[政府首脑|国家政府领导人]]及[[自卫队]]的[[总司令|最高指揮官]]。


日本国宪法还规定了地方自治。日本的地方自治指的是全国划分为47个都道府县,都道府县中划分出市町村,由这两层地方公共团体担负自治职能([[日本行政区划]])。所有的都道府县和市町村都设有各自的作为议事机关的议会和作为执行机关的首长(都道府县的知事、市町村长)。地方公共团体在法律范围内有权制定条例。
日本国宪法还规定了地方自治。日本的地方自治指的是全国划分为47个都道府县,都道府县中划分出市町村,由这两层地方公共团体担负自治职能([[日本行政区划]])。所有的都道府县和市町村都设有各自的作为议事机关的议会和作为执行机关的首长(都道府县的知事、市町村长)。地方公共团体在法律范围内有权制定条例。
第10行: 第10行:
== 日本的政体 ==
== 日本的政体 ==
[[File:Crown Prince Naruhito (2018).jpg|缩略图|右|150px|[[德仁]]<br>[[天皇]](世袭君主): <br>2019年5月1日至]]
[[File:Crown Prince Naruhito (2018).jpg|缩略图|右|150px|[[德仁]]<br>[[天皇]](世袭君主): <br>2019年5月1日至]]
[[File:Kishida Fumio (2021).jpg|缩略图|右|150px|[[岸田文雄]]<br>[[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 <br>2021年10月4日就任]]
[[File:Fumio Kishida 20211005.jpg|缩略图|右|150px|[[岸田文雄]]<br>[[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 <br>2021年10月4日就任]]
所谓政体,按照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统治权之所在”这一区分方式,可区分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等政治形态。然而,[[近代]]以来,法西斯国家、政教合一国家、[[军国主义]]的军部独裁国家等等的出现,该区分方法已无法与现实应对。
所谓政体,按照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统治权之所在”这一区分方式,可区分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等政治形态。然而,[[近代]]以来,法西斯国家、政教合一国家、[[军国主义]]的军部独裁国家等等的出现,该区分方法已无法与现实应对。


第56行: 第56行:
1991年:日本在[[海湾战争]]期间没有出兵,在战争结束后派出6艘船只前往海湾地区扫雷;
1991年:日本在[[海湾战争]]期间没有出兵,在战争结束后派出6艘船只前往海湾地区扫雷;


1992年至1993年:根据1992年的国际和平法案,日本首度出兵海外,派出了600名工兵前往柬埔寨。执行任务期是1992年9月至1993年4月。1993年3月至9月,第二批600名官兵在当地执行修桥和道路的任务,另派16名官兵监督停火。日本同时还派出了2艘海军运输舰,1艘补给舰和6架C-130运输机。在参加行动期间,两名日本文职人员牺牲;
1992年至1993年:根据1992年的国际和平法案,日本首度出兵海外,派出了600名工兵前往柬埔寨。执行任务期是1992年9月至1993年4月。1993年3月至9月,第二批600名官兵在当地执行修桥和道路的任务,另派16名官兵监督停火。日本同时还派出了2艘海军运输舰,1艘补给舰和6架C-130运输机。在参加行动期间,两名日本文职人员被打死。


1993年5月/2001年2月:日本国自卫队先后参加了数次联合国的莫桑比克维和行动,[[卢旺达]],[[洪都拉斯]],[[土耳其]],[[东帝汶]]和[[印度]]的救援行动;
1993年5月/2001年2月:日本国自卫队先后参加了数次联合国的莫桑比克维和行动,[[卢旺达]],[[洪都拉斯]],[[土耳其]],[[东帝汶]]和[[印度]]的救援行动;
第87行: 第87行: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list}}

== 注释 ==
== 注释 ==
{{Reflist}}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