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达: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員 → 员, 參考 → 参考, 全國 → 全国, 政協 → 政协, 國 → 国 (5), 屆 → 届, 開 → 开, 學 → 学 (5), 會 → 会, 黨 → 党, 處 → 处, 師 → 师 (2), 語 → 语 (2), 風 → 风, 陸 → 陆, 權 → 权, 構 → 构, 動 → 动, 發 → 发 (2), 親 → 亲, 淨 → 净, 傳 → 传, 號 → 号 (2), 譯 → 译, 體 → 体 (2), 圖 → 图 (5), 稱 → 称 (2), 區 → 区, 為 → 为, 於 → 于 (2), 種 → 种, 屬 → 属, 電 → 电, 節 → 节, 獎 → 奖, 標 → 标, 運 → 运, 鄉 → 乡, 達 → 达 (2), 館 → 馆, 後 → 后 (3), 頭 → 头 (2), 書 → 书, 聯 → 联, 爭 → 争, 產 → 产, 築 → 筑, 現 → 现 (2), 資 → 资, 範 → 范, 圍 → 围, 當 → 当, 業 → 业, 機 → 机, 獲 → 获, 註 → 注 (2))
(机器人:删除1个模板:Coord)
 

(未显示7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 前尊称 =
| 前尊称 =
| 姓名 = 向达
| 姓名 = 向达
| 后尊称 =
| 后尊称 =
| 图像 = 向达.jpg
| 图像 = 向达.jpg
| 图像大小 = 300 px
| 图像大小 = 300 px
| 图像替代 =
| 图像替代 =
| 图像明 =
| 图像明 =
| 原文名 =
| 原文名 =
| 语系 =
| 语系 =
第15行: 第15行:
| 出生地 = {{flag|QING}}[[湖南]][[溆浦]]
| 出生地 = {{flag|QING}}[[湖南]][[溆浦]]
| 受洗 =
| 受洗 =
| 失蹤日期 = <!-- {{Disappeared date and age|YYYY|MM|DD|YYYY|MM|DD}}(失蹤日期在前面,出生在后) -->
| 失蹤日期 = <!-- {{Disappeared date and age|YYYY|MM|DD|YYYY|MM|DD}}(失蹤日期在前面,出生在后) -->
| 失蹤地 =
| 失蹤地 =
| 失蹤情況 =
| 失蹤情況 =
第23行: 第23行:
| 遺体发现地 =
| 遺体发现地 =
| 墓地 =
| 墓地 =
| 墓地坐标 = <!-- {{Coord|LAT|LONG|display=inline}} -->
| 墓地坐标 = <!-- -->
| 念建筑 =
| 念建筑 =
| 居住地 =
| 居住地 =
| 国籍 = {{PRC}}
| 国籍 = {{PRC}}
| 籍 = <!-- (限部分地区人士使用) -->
| 籍 = <!-- (限部分地区人士使用) -->
| 名 =
| 名 =
| 种族 =
| 种族 =
| 语言 =
| 语言 =
第34行: 第34行:
| 教育程度 =
| 教育程度 =
| 母校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母校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业 = [[翻译家]]
| 业 = [[翻译家]]
| 活躍時期 =
| 活跃时期 =
| 僱主 =
| 僱主 =
| 組織 =
| 组织 =
| 机构 =
| 机构 =
| 知名原因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知名作品 =
| 风格 =
| 风格 =
| 受影于 =
| 受影于 =
| 影于 =
| 影于 =
| 家乡 =
| 家乡 =
| 薪金 =
| 薪金 =
第52行: 第52行:
| 瞳色 =
| 瞳色 =
| 三围 =
| 三围 =
| 电节目 =
| 电节目 =
| 头 =
| 头 =
| 头銜時期 =
| 头衔时期 =
| 前任 =
| 前任 =
| 任 =
| 任 =
| 政党 =
| 政党 =
| 政治运动 =
| 政治运动 =
| 争者 =
| 争者 =
| 董事会 =
| 董事会 =
| 宗教信仰 =
| 宗教信仰 =
| 宗派 =
| 宗派 =
| 刑事起 =
| 刑事起 =
| 刑事处 =
| 刑事处 =
| 刑事狀況 =
| 刑事狀況 =
| 配偶 =
| 配偶 =
第73行: 第73行:
| 呼号 =
| 呼号 =
| 获奖 =
| 获奖 =
| 名 =
| 名 =
| 名大小 =
| 名大小 =
| 名替代 =
| 名替代 =
| module =
| module =
{{Infobox_Person
{{Infobox_Person
第111行: 第111行:
| module5 =
| module5 =
| module6 =
| module6 =
| 站 = <!-- {{URL|www.example.com}} -->
| 站 = <!-- {{URL|www.example.com}} -->
| 注 =
| 注 =
| 度 =
| 度 =
}}
}}
'''向达'''({{bd|1900年|2月19日|1966年|11月24日|catIdx=Xiang向}}),[[表字|字]]'''觉明''',[[号]]'''觉明居士'''、别署'''方回'''、'''佛陀耶舍''',男,[[土家族]],[[湖南]][[溆浦]]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敦煌学]]家、[[中外交通史]]家,[[版本目录学]]家,[[翻译家]]。
'''向达'''({{bd|1900年|2月19日|1966年|11月24日|catIdx=Xiang向}}),[[表字|字]]'''觉明''',[[号]]'''觉明居士'''、别署'''方回'''、'''佛陀耶舍''',男,[[土家族]],[[湖南]][[溆浦]]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敦煌学]]家、[[中外交通史]]家,[[版本目录学]]家,[[翻译家]]。


== 生平 ==
== 生平 ==
1900年2月19日生于湖南溆浦县,当地[[向姓]]为土家族人,与湘西北土家族向姓两地同源<ref>{{Cite web |url=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HUAI199803007.html |title=溆浦土家族历史探源 |accessdate=2012-06-14 |archive-date=2020-08-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17144635/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HUAI199803007.html |dead-url=no }}</ref>。1911年入湖南溆浦县麻阳水溆府小学堂学习。1915年入长沙明德中学学习。1919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1920年转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专攻历史学。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南高改建为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系]]。
1900年2月19日生于湖南溆浦县,当地[[向姓]]为土家族人,与湘西北土家族向姓两地同源<ref>{{Cite web |url=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HUAI199803007.html |title=溆浦土家族历史探源 |accessdate=2012-06-14 }}</ref>。1911年入湖南溆浦县麻阳水溆府小学堂学习。1915年入长沙明德中学学习。1919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1920年转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专攻历史学。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南高改建为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系]]。


1925年至1930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期间翻译出版《[[世界史纲]]》、[[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黑水获古记略]]》、《[[敦煌获书记]]》和[[勒柯克]]的《[[高昌考古记]]》。
1925年至1930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期间翻译出版《[[世界史纲]]》、[[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黑水获古记略]]》、《[[敦煌获书记]]》和[[勒柯克]]的《[[高昌考古记]]》。
第130行: 第130行:
1945年冬回到昆明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1946年9月北京大学复校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47年7月北大休假,到[[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工作,并在中大历史系兼课。1948年暑假回到北京大学。
1945年冬回到昆明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1946年9月北京大学复校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47年7月北大休假,到[[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工作,并在中大历史系兼课。1948年暑假回到北京大学。


1948年2月代表中央博物院至台湾筹备展览。1948年7月-1949年2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49年2月北京被中共占领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原图书馆馆长毛子水离开北京后受临时“校务委员会”委托代管北京大学图书馆。解放军进城后北大接受军管,始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到1957年被免职。
1948年2月代表中央博物院至台湾筹备展览。1948年7月-1949年2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49年2月北京解放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原图书馆馆长毛子水离开北京后受临时“校务委员会”委托代管北京大学图书馆。解放军进城后北大接受军管,始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到1957年被免职。


1951年3月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志愿军。回国后6月参加“赴朝慰问团宣讲团”赴西北宣传志愿军事迹,顺带考察了新疆多处古迹。10月回到北大。
1951年3月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志愿军。回国后6月参加“赴朝慰问团宣讲团”赴西北宣传志愿军事迹,顺带考察了新疆多处古迹。10月回到北大。


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他担任理事<ref>{{Cite book|title=观点 历史2004|last=[[钱蓉]]主编|publisher=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year=2005.06|isbn=7-211-05020-9|pages=6}}</ref><ref>{{Cite book|title=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last=[[戴学稷]],徐如编|year=2009.11|pages=301}}</ref><ref>{{Cite book|title=1955人民手册|last=[[张蓬舟]],[[张仪郑]]编辑|publisher=大公报社|year=1955.01|pages=417}}</ref>。史学会成立后,即着手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由[[徐特立]]、[[范文澜]]、[[翦伯赞]]、[[陈垣]]、[[郑振铎]]、向达、[[胡绳]]、[[呂振羽|吕振羽]]、[[华岗]]、[[邵循正]]、白寿彝为总编辑委员<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第11卷 近代前编(1940-1919) 上|last=白寿彝总主编|publish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ear=2004.07|isbn=7-208-04997-1|pages=68-69}}</ref><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19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 上|last=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龚书铎]]主编|publish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ear=2015.06|isbn=978-7-208-13000-5|pages=56-57}}</ref>。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
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他担任理事<ref>{{Cite book|title=观点 历史2004|last=[[钱蓉]]主编|publisher=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year=2005.06|isbn=7-211-05020-9|pages=6}}</ref><ref>{{Cite book|title=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last=[[戴学稷]],徐如编|year=2009.11|pages=301}}</ref><ref>{{Cite book|title=1955人民手册|last=[[张蓬舟]],[[张仪郑]]编辑|publisher=大公报社|year=1955.01|pages=417}}</ref>。史学会成立后,即着手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由[[徐特立]]、[[范文澜]]、[[翦伯赞]]、[[陈垣]]、[[郑振铎]]、向达、[[胡绳]]、[[吕振羽]]、[[华岗]]、[[邵循正]]、白寿彝为总编辑委员<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第11卷 近代前编(1940-1919) 上|last=白寿彝总主编|publish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ear=2004.07|isbn=7-208-04997-1|pages=68-69}}</ref><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19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 上|last=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龚书铎]]主编|publish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ear=2015.06|isbn=978-7-208-13000-5|pages=56-57}}</ref>。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大右派”。解除一切职务,一级教授降为二级教授。1958年-1960年主持《中外交通史籍从刊》。1959年摘去“右派”的帽子。1964年南下广州[[中山大学]]唔[[陈寅恪]]并发表《敦煌学六十年》的讲演。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1966年11月24日在北京阜外医院因病逝世。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大右派”。解除一切职务,一级教授降为二级教授。1958年-1960年主持《中外交通史籍从刊》。1959年摘去“右派”的帽子。1964年南下广州[[中山大学]]唔[[陈寅恪]]并发表《敦煌学六十年》的讲演。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1966年11月24日在北京阜外医院因病逝世。
第156行: 第156行:
*1929年向达在《小说月报》第1号上以笔名'''觉明'''发表《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列举有关郑和研究的文献。文中首先根据《[[昆阳马哈只碑跋]]》、《古今识鉴》、《[[西洋朝贡典录]]》等文献论述郑和身世;接着列举郑和研究的有关资料:《[[西洋番国志]]》、《[[星槎胜览]]》、《[[瀛涯胜览]]》、《[[郑和航海图]]》、《[[西洋朝贡典录]]》、《海语》、《[[皇明四夷考]]》、《[[殊域周咨录]]》、《[[东西洋考]]》;最后专门论述[[罗懋登]]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对郑和研究的史料价值。向达此论文之重要性为学界认同,《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郑和研究百年文选》均收入此文。
*1929年向达在《小说月报》第1号上以笔名'''觉明'''发表《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列举有关郑和研究的文献。文中首先根据《[[昆阳马哈只碑跋]]》、《古今识鉴》、《[[西洋朝贡典录]]》等文献论述郑和身世;接着列举郑和研究的有关资料:《[[西洋番国志]]》、《[[星槎胜览]]》、《[[瀛涯胜览]]》、《[[郑和航海图]]》、《[[西洋朝贡典录]]》、《海语》、《[[皇明四夷考]]》、《[[殊域周咨录]]》、《[[东西洋考]]》;最后专门论述[[罗懋登]]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对郑和研究的史料价值。向达此论文之重要性为学界认同,《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郑和研究百年文选》均收入此文。
*1958年创立《[[中外交通史籍叢刊]]》。
*1958年创立《[[中外交通史籍叢刊]]》。
*向达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久已失传的[[明朝]][[珍]]著《[[西洋番国志]]》,1959年校注出版,作为《[[中外交通史籍叢刊]]》第一部,对郑和研究有很大帮助。
*向达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久已失传的[[明朝]][[珍]]著《[[西洋番国志]]》,1959年校注出版,作为《[[中外交通史籍叢刊]]》第一部,对郑和研究有很大帮助。
*1959年整理出版《[[郑和航海图]]》,考订航海图中350个地名,是考订郑和下西洋地名最多的学者。
*1959年整理出版《[[郑和航海图]]》,考订航海图中350个地名,是考订郑和下西洋地名最多的学者。
*1935年向达在英国[[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抄录流失海外的《[[指南正法]]》、《[[顺风相送]]》,1959年整理出版。此二书对于研究[[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航海技术有帮助。
*1935年向达在英国[[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抄录流失海外的《[[指南正法]]》、《[[顺风相送]]》,1959年整理出版。此二书对于研究[[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航海技术有帮助。
第312行: 第312行:
[[Category:国立中央大学校友|文]]
[[Category:国立中央大学校友|文]]
[[Category:浙江大学校友]]
[[Category:浙江大学校友]]
[[Category:立中央大学大陆時期|文]]
[[Category:立中央大|文]]
[[Category: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Category: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Category:北京大学教授]]
[[Category: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