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导入1个版本:​导入自此网站的同名页面[页面文字原许可:CC BY-SA 4.0])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0行: 第10行:
| 登录 = 2005年2月5日
| 登录 = 2005年2月5日
}}
}}
{{coord|36|04|44.2|N|120|19|39|E|type:landmark|display=title}}


'''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为青岛市存在于1916年至1945年的一所日侨[[女子学校]],其旧址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黄台路]]10号,始建于1916年,是青岛老城最有代表性的日本建筑之一。主教学楼已不存在,宿舍楼保存至今,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为青岛市存在于1916年至1945年的一所日侨[[女子学校]],其旧址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黄台路]]10号,始建于1916年,是青岛老城最有代表性的日本建筑之一。主教学楼已不存在,宿舍楼保存至今,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 历史 ==
[[File:青岛日本高等女校临时教学楼01.png|thumb|left|临时设于德军野战炮兵营旧址的青岛高等女学校,1916年]]
[[File:青岛日本高等女校临时教学楼01.png|thumb|left|临时设于德军野战炮兵营旧址的青岛高等女学校,1916年]]
[[File:青岛工学院黄台路校门.jpg|thumb|1950年代设于青岛日本女校旧址的青岛工学院]]
[[File:青岛工学院黄台路校门.jpg|thumb|1950年代设于青岛日本女校旧址的青岛工学院]]
1914年[[青岛战役|日军占领青岛]]后,因日侨人口激增,日本当局新设数所学校<ref Name=ben>{{cite web|url=http://www.qdda.gov.cn/expertLibrary.do?method=viewingArticle&articleId=13559019741192144001&subject_id=12259376220001761001|title=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的移民潮|date=2012-12-19|author=孙保锋|publisher=青岛档案信息网|access-date=2017-04-02|archive-date=2020-08-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22101909/http://www.qdda.gov.cn/expertLibrary.do?method=viewingArticle&articleId=13559019741192144001&subject_id=12259376220001761001}}</ref>。1916年4月10日,青岛军政署设立青岛高等女学校,校址临时设于山东铁道管理部办公楼(原[[德华大学]]主楼)西侧的原德军野战炮兵营营房内,4月15日正式开学<ref Name=yilan>{{cite web|url=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B05015109500?IS_KIND=SimpleSummary&IS_STYLE=default&IS_TAG_S1=InD&IS_KEY_S1=B05015109500&|title=《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一览》|date=1925-10|author=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publisher=}}</ref>。1917年1月10日,日本[[文部省]]认定该校为在外指定学校<ref Name=yilan/>。1917年9月22日,位于三笠町(今黄台路)的新校舍动工,1918年5月31日竣工<ref Name=dang1>{{cite web|url=http://www.qdda.gov.cn/front/qingdaojingguan/preview.jsp?subjectid=12259376776096607001&ID=13866157915939756001|title=老青岛旧影-日本高等女子学校|date=2013-12-10|author=青岛市档案馆|publisher=青岛档案信息网|access-date=2019-11-15|archive-date=2020-08-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22101908/http://www.qdda.gov.cn/front/qingdaojingguan/preview.jsp?subjectid=12259376776096607001&ID=13866157915939756001}}</ref>。同年11月19日,青岛高等女学校迁入新址<ref Name=yilan/>。1921年6月18日,校舍主楼东侧的宿舍楼建成投入使用<ref Name=yilan/>。
1914年[[青岛战役|日军占领青岛]]后,因日侨人口激增,日本当局新设数所学校<ref Name=ben>{{cite web|url=http://www.qdda.gov.cn/expertLibrary.do?method=viewingArticle&articleId=13559019741192144001&subject_id=12259376220001761001|title=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的移民潮|date=2012-12-19|author=孙保锋|publisher=青岛档案信息网|access-date=2017-04-02}}</ref>。1916年4月10日,青岛军政署设立青岛高等女学校,校址临时设于山东铁道管理部办公楼(原[[德华大学]]主楼)西侧的原德军野战炮兵营营房内,4月15日正式开学<ref Name=yilan>{{cite web|url=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B05015109500?IS_KIND=SimpleSummary&IS_STYLE=default&IS_TAG_S1=InD&IS_KEY_S1=B05015109500&|title=《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一览》|date=1925-10|author=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publisher=}}</ref>。1917年1月10日,日本[[文部省]]认定该校为在外指定学校<ref Name=yilan/>。1917年9月22日,位于三笠町(今黄台路)的新校舍动工,1918年5月31日竣工<ref Name=dang1>{{cite web|url=http://www.qdda.gov.cn/front/qingdaojingguan/preview.jsp?subjectid=12259376776096607001&ID=13866157915939756001|title=老青岛旧影-日本高等女子学校|date=2013-12-10|author=青岛市档案馆|publisher=青岛档案信息网|access-date=2019-11-15}}</ref>。同年11月19日,青岛高等女学校迁入新址<ref Name=yilan/>。1921年6月18日,校舍主楼东侧的宿舍楼建成投入使用<ref Name=yilan/>。


该校专门招收日本子女,学制3年,后改为5年。建校初的课程为修身(伦理)、国语([[日语]])、汉文、习字、数学、物理、化学、矿物、第一外国语([[英语]])、第二外国语([[法语]])、图画、唱歌、体操、家事等;后增加实习与缝纫讲座等课程<ref Name=ben/>。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该校于1923年8月10日改由青岛日本居留民团承办,10月3日改称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ref Name=yilan/>。1921年,该校有学生350余人,教职员25人<ref Name=shi>{{cite web|url=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827/n20580272/n20581345/190917150826114617.html|title=青岛市志·教育志·普通中等教育·学校|date=|author=青岛市史志办|publisher=青岛市情网|access-date=2019-11-15|archive-date=2019-11-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115203355/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827/n20580272/n20581345/190917150826114617.html}}</ref>。1928年,该校有学生368人<ref Name=daily>{{cite web|url=http://www.dailyqd.com/arc/2014-05/26/content_66122.htm|title=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date=2014-05-26|author=|publisher=青报网|access-date=2019-11-15|archive-date=2020-08-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22103940/http://www.dailyqd.com/arc/2014-05/26/content_66122.htm}}</ref>。
该校专门招收日本子女,学制3年,后改为5年。建校初的课程为修身(伦理)、国语([[日语]])、汉文、习字、数学、物理、化学、矿物、第一外国语([[英语]])、第二外国语([[法语]])、图画、唱歌、体操、家事等;后增加实习与缝纫讲座等课程<ref Name=ben/>。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该校于1923年8月10日改由青岛日本居留民团承办,10月3日改称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ref Name=yilan/>。1921年,该校有学生350余人,教职员25人<ref Name=shi>{{cite book|author=|chapter-url=http://qdsq.qingdao.gov.cn/szfz_86/slqdsz_86/jyz_86/dspptzdjy_86/202204/t20220414_5492091.shtml|chapter=第四篇 普通中等教育,第一章 学校|title=《青岛市志·教育志》|editor=青岛市史志办公室|year=1994|publisher=新华出版社|location=北京|isbn=7-5011-2608-9}}</ref>。1928年,该校有学生368人<ref Name=daily>{{cite web|url=http://www.dailyqd.com/arc/2014-05/26/content_66122.htm|title=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date=2014-05-26|author=|publisher=青报网|access-date=2019-11-15}}</ref>。


1945年[[日本投降]]后,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停办。原教学楼于同年失火导致屋顶烧毁,可能为日本人纵火所致。1946年9月临近[[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60岁生日时,[[国民党]]部分政治人物发起“主席六秩寿辰献馆献校运动”。时任[[绥靖区#第二绥靖区|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发起创办青岛中正中学,自任校董会董事长,校址选定于青岛日本女校旧址,因校舍此前受到破坏而临时设校址于郭口路,1947年3月开学,1948年迁入黄台路日本女校旧址<ref Name=shi/>。
1945年[[日本投降]]后,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停办。原教学楼于同年失火导致屋顶烧毁,可能为日本人纵火所致。1946年9月临近[[蒋介石]]60岁生日时,[[中国国民党|国民党]]部分政治人物发起“主席六秩寿辰献馆献校运动”。时任[[绥靖区#第二绥靖区|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发起创办青岛中正中学,自任校董会董事长,校址选定于青岛日本女校旧址,因校舍此前受到破坏而临时设校址于郭口路,1947年3月开学,1948年迁入黄台路日本女校旧址<ref Name=shi/>。


1949年6月2日[[解放军]]接管青岛后,中正中学撤销。同年8月,[[山东省工业专科学校]]青岛分校(前身为青岛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从[[四方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四方日本国民学校旧址]]迁至此处,1950年8月迁往济南<ref Name=xiao>{{cite book|author=鲁海 鲁勇|title=《青岛老校故事》|year=2016|publisher=青岛出版社|location=青岛|isbn=978-7-5552-1803-6}}</ref>。1950年,[[华东大学]]进驻日本女校旧址<ref Name=huang>{{cite web|url=http://www.qdda.gov.cn/front/laoqingdao/preview.jsp?ID=26495&subjectid=12259393312653181001|title=黄台路|date=|author=鲁海|publisher=青岛档案信息网|access-date=2019-11-15|archive-date=2020-08-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22103953/http://www.qdda.gov.cn/front/laoqingdao/preview.jsp?ID=26495&subjectid=12259393312653181001}}</ref>。1951年,华东大学并入[[山东大学]],该校舍改为原属华东大学的山东大学艺术系所在地<ref Name=huang/>。1952年,山东大学艺术系拆分,其中戏剧专业迁至[[上海]]参与建立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今[[上海戏剧学院]]),音乐、美术专业迁至[[无锡]]以建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ref Name=huang/>。同年,由多所大学的土木工程等科系组建而成的[[青岛工学院 (1952年)|青岛工学院]]将日本女校旧址作为校址使用。1956年,青岛工学院重新整合迁往[[武汉]]<ref>{{cite web|url=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827/n20580272/n20580431/190917163735396048.html|title=青岛市志·教育志·普通高等教育·山东大学|date=|author=青岛市史志办|publisher=青岛市情网|access-date=2019-11-15|archive-date=2019-11-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115203354/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827/n20580272/n20580431/190917163735396048.html}}</ref>。同年8月,山东大学医学院从山东大学脱离,改为[[青岛医学院]]<ref Name=huang/>,黄台路日本女校旧址成为青岛医学院黄台路本部<ref>{{cite web|url=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827/n20580272/n20580431/190917164143239141.html|title=青岛市志·教育志·普通高等教育·青岛医学院|date=|author=青岛市史志办|publisher=青岛市情网|access-date=2019-11-15|archive-date=2019-11-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115203353/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827/n20580272/n20580431/190917164143239141.html}}</ref>。1993年,青岛医学院并入[[青岛大学]],改称青岛大学医学院<ref Name=huang/>。1996年,原教学楼拆除用于商业开发<ref Name=daily/>。几年后,青岛大学医学院黄台路校区取消并迁往其他校区,原日本女校宿舍楼在闲置一段时间后被改为商业用途。2005年2月5日,该建筑列入第七批[[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f>{{cite web|url=http://www.qingdao.gov.cn/n172/n68422/n1527/n1662668/100020050316238485.html|title=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date=2005-02-05|author=[[青岛市人民政府]]|publisher=青岛政务网|accessdate=2019-11-15|archive-date=2018-07-1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713204423/http://www.qingdao.gov.cn/n172/n68422/n1527/n1662668/100020050316238485.html|dead-url=yes}}</ref>。该建筑现为一眼科医院所在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中正中学撤销。同年8月,[[山东省工业专科学校]]青岛分校(前身为青岛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从[[四方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四方日本国民学校旧址]]迁至此处,1950年8月迁往济南<ref Name=xiao>{{cite book|author=鲁海 鲁勇|title=《青岛老校故事》|year=2016|publisher=青岛出版社|location=青岛|isbn=978-7-5552-1803-6}}</ref>。1950年,[[华东大学]]进驻日本女校旧址<ref Name=huang>{{cite web|url=http://www.qdda.gov.cn/front/laoqingdao/preview.jsp?ID=26495&subjectid=12259393312653181001|title=黄台路|date=|author=鲁海|publisher=青岛档案信息网|access-date=2019-11-15}}</ref>。1951年,华东大学并入[[山东大学]],该校舍改为原属华东大学的山东大学艺术系所在地<ref Name=huang/>。1952年,山东大学艺术系拆分,其中戏剧专业迁至[[上海]]参与建立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今[[上海戏剧学院]]),音乐、美术专业迁至[[无锡]]以建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ref Name=huang/>。同年,由多所大学的土木工程等科系组建而成的[[青岛工学院 (1952年)|青岛工学院]]将日本女校旧址作为校址使用。1956年,青岛工学院重新整合迁往[[武汉]]<ref>{{cite book|author=|chapter-url=http://qdsq.qingdao.gov.cn/szfz_86/slqdsz_86/jyz_86/dlpptgdjy_86/202204/t20220414_5492129.shtml|chapter=第六篇 普通高等教育,第三章 山东大学|title=《青岛市志·教育志》|editor=青岛市史志办公室|year=1994|publisher=新华出版社|location=北京|isbn=7-5011-2608-9}}</ref>。同年8月,山东大学医学院从山东大学脱离,改为[[青岛医学院]]<ref Name=huang/>,黄台路日本女校旧址成为青岛医学院黄台路本部<ref>{{cite book|author=|chapter-url=http://qdsq.qingdao.gov.cn/szfz_86/slqdsz_86/jyz_86/dlpptgdjy_86/202204/t20220414_5492132.shtml|chapter=第六篇 普通高等教育,第六章 青岛医学院|title=《青岛市志·教育志》|editor=青岛市史志办公室|year=1994|publisher=新华出版社|location=北京|isbn=7-5011-2608-9}}</ref>。1993年,青岛医学院并入[[青岛大学]],改称青岛大学医学院<ref Name=huang/>。1996年,原教学楼拆除用于商业开发<ref Name=daily/>。几年后,青岛大学医学院黄台路校区取消并迁往其他校区,原日本女校宿舍楼在闲置一段时间后被改为商业用途。2005年2月5日,该建筑列入第七批[[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f>{{cite web|url=http://www.qingdao.gov.cn/n172/n68422/n1527/n1662668/100020050316238485.html|title=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date=2005-02-05|author=[[青岛市人民政府]]|publisher=青岛政务网|accessdate=2019-11-15}}</ref>。该建筑现为一眼科医院所在地。


==建筑特色==
== 建筑特色 ==
[[File:青岛日本高等女校 06.jpg|thumb|日本高等女校校舍全景]]
[[File:青岛日本高等女校 06.jpg|thumb|日本高等女校校舍全景]]
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校舍位于今黄台路北侧,邻近今[[辽宁路 (青岛)|辽宁路]],东北侧为今[[贮水山]],即[[青岛神社]]原址所在。校舍主要由西侧的教学楼和东侧的宿舍楼组成。教学楼正立面呈“横三纵五”的对称布局,地上二层<ref Name=zhong>{{Cite book|title=《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author=徐飞鹏 张复合 村松伸 堀内正昭|publisher=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year=1992|isbn=7-112-01483-2|location=北京}}</ref>,地下一层,附设阁楼。正立面中央与两端的檐口处起三角形山墙,立面装饰具有[[哥特复兴建筑|哥特复兴风格]]<ref Name=jin>{{cite book|author=金山|title=《青岛近代建筑 1922-1937》|year=2016|publisher=同济大学出版社|location=上海|isbn=978-7-5608-6665-9}}</ref>。屋顶设有三角形老虎窗,中央设一座尖顶塔楼。
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校舍位于今黄台路北侧,邻近今[[辽宁路 (青岛)|辽宁路]],东北侧为今[[贮水山]],即[[青岛神社]]原址所在。校舍主要由西侧的教学楼和东侧的宿舍楼组成。教学楼正立面呈“横三纵五”的对称布局,地上二层<ref Name=zhong>{{Cite book|title=《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author=徐飞鹏 张复合 村松伸 堀内正昭|publisher=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year=1992|isbn=7-112-01483-2|location=北京}}</ref>,地下一层,附设阁楼。正立面中央与两端的檐口处起三角形山墙,立面装饰具有[[哥特复兴建筑|哥特复兴风格]]<ref Name=jin>{{cite book|author=金山|title=《青岛近代建筑 1922-1937》|year=2016|publisher=同济大学出版社|location=上海|isbn=978-7-5608-6665-9}}</ref>。屋顶设有三角形老虎窗,中央设一座尖顶塔楼。
第33行: 第32行:
校舍的设计者不详,设计图纸现藏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校舍中原存有王耀武所书“国民政府主席蒋公六秩诞辰献校纪念”石碑,青岛大学医学院取消黄台路校区后,将该碑移至[[青岛第三日本国民学校|松山路校区]]存放。
校舍的设计者不详,设计图纸现藏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校舍中原存有王耀武所书“国民政府主席蒋公六秩诞辰献校纪念”石碑,青岛大学医学院取消黄台路校区后,将该碑移至[[青岛第三日本国民学校|松山路校区]]存放。


==图集==
== 图集 ==
{{Gallery
{{Gallery
|width=240
|width=240
第45行: 第44行:
}}
}}


==相关条目==
== 相关条目 ==
* [[青岛日本中]]
{{commons category|Former Japanese Girls' Middle School in Qingdao}}
*[[青岛日本学校]]
* [[青岛第一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
*[[青岛第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
* [[青岛第日本国民学校]]
*[[青岛第三日本国民]]
* [[青岛]]
*[[青岛]]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list}}


{{青岛市日本建筑}}
{{青岛市日本建筑}}

[[Category:青岛日本建筑]]
[[Category:青岛日本建筑]]
[[Category:青岛已关闭学校|日]]
[[Category:青岛已关闭学校|日]]
[[Category:青岛的日侨学校]]
[[Category:青岛的日侨学校]]
[[Category:日本的高等女校]]
[[Category:日本的高等女校]]
[[Category:1916年中建立]]
[[Category:1916年中建立]]
[[Category:1916年建立的教育機構]]
[[Category:1916年建立的教育机构]]
[[Category:1945年中國廢除]]
[[Category:1945年中国废除]]
[[Category:1945年解散的組織]]
[[Category:1945年解散的组织]]
[[Category:市北区]]
[[Category:市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