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中: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8行: 第18行:
德祐二年十一月,元军進福建,福州知府王刚中投降。陈宜中与[[张世杰]]将端宗护送到海上,到[[橫琴島]],澳門一帶。
德祐二年十一月,元军進福建,福州知府王刚中投降。陈宜中与[[张世杰]]将端宗护送到海上,到[[橫琴島]],澳門一帶。


南宋滅亡之時,陳宜中於[[占城]](今[[越南]]境内),过[[吴川]]极浦亭,曾赋诗明志<ref name="wc">{{cite web|url=http://ftm.shicimingju.com/chaxun/list/1340285.html|title=如占城經吳川極浦亭|publisher=詩詞名句網|accessdate=2017-03-19|||}}</ref>:
南宋滅亡之時,陳宜中於[[占城]](今[[越南]]境内),过[[吴川]]极浦亭,曾赋诗明志<ref name="wc">{{cite web|url=http://ftm.shicimingju.com/chaxun/list/1340285.html|title=如占城經吳川極浦亭|publisher=詩詞名句網|accessdate=2017-03-19}}</ref>:
“颠风吹雨过吴川,极浦亭前望远天,有路可通外屿外,无山堪并首阻巅;淡去起处潮细长,夜月高时人入眠,异人北归湏记取,平芜尽处一峰园。”,並希望可以向[[占城#第十二王朝|占城]]借兵抗元,不果。
“颠风吹雨过吴川,极浦亭前望远天,有路可通外屿外,无山堪并首阻巅;淡去起处潮细长,夜月高时人入眠,异人北归湏记取,平芜尽处一峰园。”,並希望可以向[[占城#第十二王朝|占城]]借兵抗元,不果。


[[至元 (忽必烈)|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軍隊[[蒙越戰爭#蒙古軍的第二次入侵(1284年—1285年)|進攻占城]]時,陳宜中再逃往暹国([[泰國|暹羅]]),並於當地終老<ref name="ss" /><ref>《宋史》卷四百十八,“至元十九年,大軍伐占城,宜中走暹,後沒於暹。 ”</ref>。近年有人以《漳浦積美趙氏譜序》<ref name="z">{{cite web|url=http://www.zgshi.ren/xswPublicLsy/xsw0_detail.asp?id=85797&xsid=1&mb=|title=漳浦積美趙氏譜序|publisher=趙氏宗親網|accessdate=2017-03-19}}{{Dead link|date=2019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等文章考證,認為陳宜中曾試圖參與[[厓山海戰]],甚至在其後仍在華南一帶進行抗元活動<ref name="hn">{{cite web|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d9b2420101f6dt.html|publisher=湖南工人報、溫州讀書報|author=实晨|title=也谈《广箕子操》与陈宜中|date=2013-12-31|accessdate=2017-03-19|||}}</ref>。
[[至元 (忽必烈)|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軍隊[[蒙越戰爭#蒙古軍的第二次入侵(1284年—1285年)|進攻占城]]時,陳宜中再逃往暹国([[泰國|暹羅]]),並於當地終老<ref name="ss" /><ref>《宋史》卷四百十八,“至元十九年,大軍伐占城,宜中走暹,後沒於暹。 ”</ref>。近年有人以《漳浦積美趙氏譜序》<ref name="z">{{cite web|url=http://www.zgshi.ren/xswPublicLsy/xsw0_detail.asp?id=85797&xsid=1&mb=|title=漳浦積美趙氏譜序|publisher=趙氏宗親網|accessdate=2017-03-19}}{{Dead link|date=2019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等文章考證,認為陳宜中曾試圖參與[[厓山海戰]],甚至在其後仍在華南一帶進行抗元活動<ref name="hn">{{cite web|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d9b2420101f6dt.html|publisher=湖南工人報、溫州讀書報|author=实晨|title=也谈《广箕子操》与陈宜中|date=2013-12-31|accessdate=2017-03-19}}</ref>。


== 十字門海戰 ==
== 十字門海戰 ==


[[十字門]]海戰,又稱井澳海戰,澳門與珠海橫琴島交界的十字門,成為宋、元兩軍廝殺的戰場,南宋行朝在此留下一段悲壯而又可歌可泣的故事。當時宋軍在左丞相陳宜中及樞密副使張世傑的指揮下堅守十字門,與元軍多個主力輪番大戰,持續一個多月,最後以宋軍堅守十字門一帶陣地為告終<ref>{{Cite web|url=http://www.yoliving.com/index.php/tw/11-hertiage/466-land-god-tw|title=關於十字門海戰|publisher=Yo!生活雜誌|accessdate=2017-04-01|||}}</ref>{{Better source}}。
[[十字門]]海戰,又稱井澳海戰,澳門與珠海橫琴島交界的十字門,成為宋、元兩軍廝殺的戰場,南宋行朝在此留下一段悲壯而又可歌可泣的故事。當時宋軍在左丞相陳宜中及樞密副使張世傑的指揮下堅守十字門,與元軍多個主力輪番大戰,持續一個多月,最後以宋軍堅守十字門一帶陣地為告終<ref>{{Cite web|url=http://www.yoliving.com/index.php/tw/11-hertiage/466-land-god-tw|title=關於十字門海戰|publisher=Yo!生活雜誌|accessdate=2017-04-01}}</ref>{{Better source}}。


1276年(宋景炎元年),南宋端宗[[趙昰]]、楊太后與衛王[[趙昺]]、左丞相陳宜中、右丞相陸秀夫、張世傑率領軍民约48萬人(包括君臣家眷和地方勤皇義士)及戰船1,000艘離開福州,從水路南撤廣東尋求出路,於次年十月移駐香山縣南十字門。富豪馬南寶、[[高添]]、[[趙若舉]]等當地人士到井澳(大橫琴島)謁見端宗,帶頭獻糧饗軍,並募集民軍勤皇。不久,元軍探知宋軍下落,立即發動攻擊。[[劉深]]率領自福建追來的元軍,宋軍以十字門為中心展開戰場佈署,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世界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海戰,在一個多月內打了四仗。
1276年(宋景炎元年),南宋端宗[[趙昰]]、楊太后與衛王[[趙昺]]、左丞相陳宜中、右丞相陸秀夫、張世傑率領軍民约48萬人(包括君臣家眷和地方勤皇義士)及戰船1,000艘離開福州,從水路南撤廣東尋求出路,於次年十月移駐香山縣南十字門。富豪馬南寶、[[高添]]、[[趙若舉]]等當地人士到井澳(大橫琴島)謁見端宗,帶頭獻糧饗軍,並募集民軍勤皇。不久,元軍探知宋軍下落,立即發動攻擊。[[劉深]]率領自福建追來的元軍,宋軍以十字門為中心展開戰場佈署,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世界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海戰,在一個多月內打了四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