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宮: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oord|25|7|4.3|N|121|27|49.6|E|region:ID_type:landmark|display=title}}
{{coord|25|7|4.3|N|121|27|49.6|E|region:ID_type:landmark|display=title}}


{{東亞廟
{{东亚庙
| name = 北市
| name = 北市
| img = File:Kuan-du Temple.JPG
| img = File:Kuan-du Temple.JPG
| img_capt =
| img_capt =
| image_width = 250px
| image_width = 250px
| location = {{ROC}}<br>[[北市]][[北投]]知行路360
| location = {{ROC}}<br>[[北市]][[北投]]知行路360
| god = 天上母[[媽祖]]
| god = 天上母[[媽祖]]
| type =
| type =
| struct =
| struct =
| open_year = 基媽祖金身來臺時間:1661年<br/>正式建:{{QING}}[[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 open_year = 基媽祖金身来台时间:1661年<br/>正式建:{{QING}}[[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 cere_date = 農曆三月廿三
| cere_date = 农历三月廿三
| mass_rapid_transit = {{淡水信義線}}[[渡站]]徒步大度路3段301巷。
| mass_rapid_transit = {{淡水信义线}}[[渡站]]徒步大度路3段301巷。
|}}
|}}
[[File:GuanDu temple-Taipei-Taiwan-P1010106.JPG|缩略图|]]
[[File:GuanDu temple-Taipei-Taiwan-P1010106.JPG|thumb|]]
'''''',位中国台湾[[北市]][[北投]][[渡]],俗'''渡媽祖'''、'''渡天后'''。 主祀[[天上母]]媽祖之[[台湾信仰]]宇,兼容[[佛教]][[道教]],[[北台湾]]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媽祖]],早期有南有北港媽、北有渡媽,尊崇[[北港朝天]]与关天上母。宫与北港朝天、[[鹿港天后]]合称“台湾三大媽祖庙”
{{maplink|frame=yes|frame-width=250|zoom=13|type=point|text=地圖}}
'''''',位中国台湾[[北市]][[北投]][[渡]],俗'''渡媽祖'''、'''渡天后'''。 主祀[[天上母]]媽祖之[[臺灣信仰]]宇,兼容[[佛教]][[道教]],[[北臺灣]]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媽祖]],早期有南有北港媽、北有渡媽,尊崇[[北港朝天]]與關天上母。宮與北港朝天、[[鹿港天后]]合稱「臺灣三大媽祖廟」


臺灣各地都有迎請關渡媽祖做客的與傳統。甚至展到[[中臺灣]][[南臺灣]],民基大媽與開基[[軟身神像|軟身]]二媽最為靈驗,也各地信徒主要迎巡庄境的神像。
台湾各地都有迎请关渡媽祖做客的与传统。甚至展到[[中台湾]][[南台湾]],民基大媽与开基[[軟身神像|軟身]]二媽最为灵验,也各地信徒主要迎巡庄境的神像。


== 沿革 ==
== 沿革 ==
方表示該廟是[[南明]][[永 (南明)|永]]十五年(1661年,[[清]][[治]]十八年),佛教[[臨濟宗]]'''石和尚'''[[福建省]][[化府]][[莆田]][[湄洲天后]]分媽祖金身來臺(今基大媽),以茅草建屋,奉祀干豆([[渡]])山{{r|}},但是富三〈北台首座媽祖廟關之起源角色〉一文認為此一法欠缺史文支持{{r|}}。目前就史料《[[諸羅縣志]]》來說,「干豆天妃廟」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大籠社[[通事舍人|通事]][[科]]鳩眾所建山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易茅以瓦,建材自[[廈]]運來,[[諸羅縣]][[知]][[周瑄]]命名曰「靈廟」{{r|}}{{r|}}。該廟原建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到山麓;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因宇方位不正,再次重修;道光三年(1823年)因雨侵,再次重修{{r|}}。
方表示该庙是[[南明]][[永 (南明)|永]]十五年(1661年,[[清]][[治]]十八年),佛教[[临济宗]]'''石和尚'''[[福建省]][[化府]][[莆田]][[湄洲天后]]分媽祖金身来台(今基大媽),以茅草建屋,奉祀干豆([[渡]])山{{r|}},但是富三〈北台首座媽祖庙关之起源角色〉一文认为此一法欠缺史文支持{{r|}}。目前就史料《[[诸罗县志]]》来说,“干豆天妃庙”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大籠社[[通事舍人|通事]][[科]]鸠众所建山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易茅以瓦,建材自[[廈]]运来,[[诸罗县]][[知]][[周瑄]]命名曰“灵庙”{{r|}}{{r|}}。该庙原建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到山麓;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因宇方位不正,再次重修;道光三年(1823年)因雨侵,再次重修{{r|}}。


[[台日占时期]],[[明治]]卅年(1897年),渡富商[[林大春]]因究[[水]],收購廟地,改建自己之住宅。林大春捐了百八十[[元]],並鳩資遷「靈山天妃廟」水上「萬堂穴址,坐西朝,易名為「關渡祖宮」
[[台日占时期]],[[明治]]卅年(1897年),渡富商[[林大春]]因究[[水]],收购庙地,改建自己之住宅。林大春捐了百八十[[元]],并鸠资迁“灵山天妃庙”水上“万堂穴址,坐西朝,易名为“关渡祖宫”


[[大正]]十一年(1922年)再次重修,更名為「關宮」
[[大正]]十一年(1922年)再次重修,更名为“关宫”


== 奉祀神佛 ==
== 奉祀神佛 ==
''''''一正殿奉祀[[天上母]]、[[世音菩]]、[[文昌帝君]]。左「關渡延平郡王祠」,奉祀[[延平郡王]]神三位將軍,其原在1961年風災摧毀,[[檀越]]遷廟於此,意同殿。右奉祀建大德。旁殿奉祀[[藥師佛]]、[[阿陀佛]]、[[音菩]]、[[大至菩]]等。二「廣渡寺奉祀[[西方三]]、[[地藏菩]]信徒安奉的[[祖先]][[牌位]]。
''''''一正殿奉祀[[天上母]]、[[世音菩]]、[[文昌帝君]]。左“关渡延平郡王祠”,奉祀[[延平郡王]]神三位将军,其原在1961年风灾摧毀,[[檀越]]迁庙于此,意同殿。右奉祀建大德。旁殿奉祀[[药师佛]]、[[阿陀佛]]、[[音菩]]、[[大至菩]]等。二“广渡寺奉祀[[西方三]]、[[地藏菩]]信徒安奉的[[祖先]][[牌位]]。


殿奉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東華帝君]]、[[池金母]]、[[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等。
殿奉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东华帝君]]、[[池金母]]、[[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等。


古佛洞奉祀[[千手音]]、[[羅漢]]、[[四大天王]]、[[天八部]]廿八位[[二十八部#宇|法神]]等。神洞奉祀[[神]]、[[福德正神]]等。洞宗教雕塑繁多,為關一大殊景,頗
古佛洞奉祀[[千手音]]、[[罗汉]]、[[四大天王]]、[[天八部]]廿八位[[二十八部#宇|法神]]等。神洞奉祀[[神]]、[[福德正神]]等。洞宗教雕塑繁多,为关一大殊景,頗


== 遊覽特色 ==
== 游览特色 ==
山(山公佳,眺[[淡水河]]、[[音山 (新北市)|音山]]、[[北盆地]];尤其是夕西下之景,景色美。[[秋]][[冬]]時節多人在此處觀賞[[候]]。有十餘株[[櫻花]],日占时期所移植。早期的渡三潮是渡頗奇特的景,但自從獅象守口的地形被炸開後,此景已不在,但山公中仍有由[[杰 (將軍)|杰]]將軍所提的「關渡三潮」紀念石碑。
山(山公佳,眺[[淡水河]]、[[音山 (新北市)|音山]]、[[北盆地]];尤其是夕西下之景,景色美。[[秋]][[冬]]时节多人在此处观赏[[候]]。有十餘株[[櫻花]],日占时期所移植。早期的渡三潮是渡頗奇特的景,但自从狮象守口的地形被炸开后,此景已不在,但山公中仍有由[[杰 (将军)|杰]]将军所提的“关渡三潮”纪念石碑。


附近的名以[[鹹蛋]]、[[皮蛋]]、[[蛋]]名,多香客皆會採購
附近的名以[[鹹蛋]]、[[皮蛋]]、[[蛋]]名,多香客皆会采购


旁有座[[渡玉女|玉女]]」,創道光十六年。
旁有座[[渡玉女|玉女]]”,创道光十六年。


== 註腳 ==
== 注脚 ==
{{reflist|refs=
{{reflist|refs=
<ref name="">{{cite book|author= |title=《渡媽祖信仰及其年例變遷研究》 |publisher=博揚 |isbn=978-986-6543-56-2 |pages=35-42|date=2012年3月}}</ref>
<ref name="">{{cite book|author= |title=《渡媽祖信仰及其年例变迁研究》 |publisher=博揚 |isbn=978-986-6543-56-2 |pages=35-42|date=2012年3月}}</ref>
<ref name="">{{cite book |url=http://dspace.xmu.edu.cn:8080/dspace/bitstream/id/13807/license.txt/;jsessionid=8DA2571C50C280926D25135D57A999B8 |author=富三 |title=〈北台首座媽祖廟關之起源角色〉 |year=2004 }}{{Dead link|date=2018年9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ref name="">{{cite book |url=http://dspace.xmu.edu.cn:8080/dspace/bitstream/id/13807/license.txt/;jsessionid=8DA2571C50C280926D25135D57A999B8 |author=富三 |title=〈北台首座媽祖庙关之起源角色〉 |year=2004 }}{{Dead link|date=2018年9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ref name="">{{cite web|url=http://www.kuantu.org.tw/p1-1.htm|title=台北市|accessdate=2013-05-28|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820000701/http://www.kuantu.org.tw/p1-1.htm|archivedate=2013-08-20}}</ref>
<ref name="">{{cite web|url=http://www.kuantu.org.tw/p1-1.htm|title=台北市|accessdate=2013-05-28}}</ref>
}}
}}
== 相關條目 ==
== 相关条目 ==
* [[臺灣媽祖信仰]]
* [[台湾媽祖信仰]]
* [[鹿港天后]],1591年
* [[鹿港天后]],1591年
* [[笨港口港口]], 1684年
* [[笨港口港口]], 1684年
* [[北港朝天]],1694年
* [[北港朝天]],1694年
* [[]],1716年(一說為1623年)
* [[]],1716年(一说为1623年)
* [[松山慈祐]],1753年
* [[松山慈祐]],1753年
* [[士林慈諴]],1796年
* [[士林慈諴]],1796年
* [[北天后]],1746年
* [[北天后]],1746年


== 考文 ==
== 考文 ==
* 台北市民政局,《台北市寺》,1994年,台北市,台北市民政局
* 台北市民政局,《台北市寺》,1994年,台北市,台北市民政局
* 富三,〈北首座媽祖廟關之起源角色〉2004,厦
* 富三,〈北首座媽祖庙关之起源角色〉2004,厦


== 外部連結 ==
== 外部链接 ==
* [http://www.kuantu.org.tw/ 台北]
* [http://www.kuantu.org.tw/ 台北]
*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76 財團法人台北市 北旅遊網]
*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76 财团法人台北市 北旅游网]
*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90&id=237 台湾交通主管部门观光局]
*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90&id=237 台湾交通主管部门观光局]


{{DEFAULTSORT:Guandu}}
{{DEFAULTSORT:Guandu}}
[[Category:北投區廟宇]]
[[Category:北投区庙宇]]
[[Category:台北市媽祖]]
[[Category:台北市媽祖]]
[[Category:佛教僧侶建立之媽祖]]
[[Category:佛教僧侶建立之媽祖]]
[[Category:1661年台建立]]
[[Category:1661年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