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图铁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替换模板(来源模板))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未显示3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41行: 第41行:
|operator=[[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operator=[[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route_map={{长图铁路RDT}}}}
|route_map={{长图铁路RDT}}}}
[[File:K7388 - panoramio.jpg|缩略图|在松花江东岸长图线旧线运行的旅客列车。该线路已经于2014年8月被新建设的吉林市松花江铁路特大桥替代。]]
[[File:K7388 - panoramio.jpg|thumb|在松花江东岸长图线旧线运行的旅客列车。该线路已经于2014年8月被新建设的吉林市松花江铁路特大桥替代。]]
'''长图铁路''',旧称'''京图铁路''',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境内的一条东西向铁路,于1910年动工,分段建设,于1934年全线投入使用。全线全长(运营里程)529公里,西起[[长春市]]的[[京哈铁路]][[长春站]],途径长春、吉林、延边两市一州,东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的[[图们站]],并且经图们铁路大桥连接[[朝鲜铁路运输|朝鲜铁路]]。目前长图铁路全线由[[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
'''长图铁路''',旧称'''京图铁路''',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境内的一条东西向铁路,于1910年动工,分段建设,于1934年全线投入使用。全线全长(运营里程)529公里,西起[[长春市]]的[[京哈铁路]][[长春站]],途径长春、吉林、延边两市一州,东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的[[图们站]],并且经图们铁路大桥连接[[朝鲜铁路运输|朝鲜铁路]]。目前长图铁路全线由[[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


第65行: 第65行:


==== 敦图段 ====
==== 敦图段 ====
1915年10月,南满洲太兴合名公司(法人代表饭田延太郎)以合作开采的方式获取了天宝山银铜矿的开采权。1916年8月,开始开采并把矿石运往日本大阪进行精炼。为了运输矿石,太兴合名公司计划修筑从图们江边的地坊([[开山屯镇|开山屯]]),经[[龙井市|龙井村]]、[[朝阳川镇|朝阳川]]、[[老头沟镇|老头沟]]到天宝山银铜矿的手动车轨道,并向北洋政府申请敷设专用轨道的许可。北洋政府答复由于申请的铁路线过长应该另成立公司独立经营。1918年3月16日,文禄与饭田延太郎签订成立 《中日全办天图轻便铁路公司合同》。获交通部许可后,在吉林设立总公司,在龙井村设立了分公司,以待下发开工执照。由于北京政府更迭和[[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各地兴起的爱国主义和反对出卖主权的运动,直到1921年7月才得到开工许可。1921年11月开始实地勘测,1922年8月5日天图铁路修筑工程正式开始。铁路修筑开工后,遭到中国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反对。各地群众举行反对修筑天图铁路的游行示威,筑路工人在石门子附近还遭到当地巡警开枪威胁和殴打,因此筑路工程停滞不前。日本为了推进天图铁路建设,通过张作霖斡旋,决定修改原合同。1922年11月18日,[[吉林省公署]]代表蔡运升与日本驻吉林总领事赤塜正助、日商代表饭田延太郎签订了 《中日官商合办天图轻便铁路公司合同》。1923年春再次开工,同年10月14日地坊至龙井村间铁路开始营业,1924年10月龙井村至老头沟及朝阳川至延吉间铁路完工,1924年11月1日全线开始营业。天图铁路虽然设计时以天宝山银铜矿为起点,后因日本财团停止了在天宝山银铜矿的开采,最终铁路起点设在了老头沟<ref name=":2">{{cite book|author1=|title=满洲铁道建设志·上卷|location=|page=|last=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year=1939}}</ref>{{Rp|105}}。随后,又于1926年10月至1927年9月在图们江修建铁路桥,连接朝鲜之[[上三峰站|上三峰]]车站<ref>{{Cite book|title=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下卷|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1996|isbn=7-101-01528-X|location=北京|pages=1042|oclc=38081974}}</ref>。日本为谋取吉会路之建成,于1926年7月借口天图轻便铁路营业不振,要求延长吉敦铁路。1928年5月15日,中华民国交通部与满铁就该事宜达成协议;但满铁的施工要求被当时的[[吉林省政府]]拒绝<ref name="jlrail"/>{{rp|281}}。
1915年10月,南满洲太兴合名公司(法人代表饭田延太郎)以合作开采的方式获取了天宝山银铜矿的开采权。1916年8月,开始开采并把矿石运往日本大阪进行精炼。为了运输矿石,太兴合名公司计划修筑从图们江边的地坊([[开山屯镇|开山屯]]),经[[龙井市|龙井村]]、[[朝阳川镇|朝阳川]]、[[老头沟镇|老头沟]]到天宝山银铜矿的手动车轨道,并向北洋政府申请敷设专用轨道的许可。北洋政府答复由于申请的铁路线过长应该另成立公司独立经营。1918年3月16日,文禄与饭田延太郎签订成立 《中日全办天图轻便铁路公司合同》。获交通部许可后,在吉林设立总公司,在龙井村设立了分公司,以待下发开工执照。由于中国政府更迭和[[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各地兴起的爱国主义和反对出卖主权的运动,直到1921年7月才得到开工许可。1921年11月开始实地勘测,1922年8月5日天图铁路修筑工程正式开始。铁路修筑开工后,遭到中国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反对。各地群众举行反对修筑天图铁路的游行示威,筑路工人在石门子附近还遭到当地巡警开枪威胁和殴打,因此筑路工程停滞不前。日本为了推进天图铁路建设,通过张作霖斡旋,决定修改原合同。1922年11月18日,[[吉林省公署]]代表蔡运升与日本驻吉林总领事赤塜正助、日商代表饭田延太郎签订了 《中日官商合办天图轻便铁路公司合同》。1923年春再次开工,同年10月14日地坊至龙井村间铁路开始营业,1924年10月龙井村至老头沟及朝阳川至延吉间铁路完工,1924年11月1日全线开始营业。天图铁路虽然设计时以天宝山银铜矿为起点,后因日本财团停止了在天宝山银铜矿的开采,最终铁路起点设在了老头沟<ref name=":2">{{cite book|author1=|title=满洲铁道建设志·上卷|location=|page=|last=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year=1939}}</ref>{{Rp|105}}。随后,又于1926年10月至1927年9月在图们江修建铁路桥,连接朝鲜之[[上三峰站|上三峰]]车站<ref>{{Cite book|title=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下卷|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1996|isbn=7-101-01528-X|location=北京|pages=1042|oclc=38081974}}</ref>。日本为谋取吉会路之建成,于1926年7月借口天图轻便铁路营业不振,要求延长吉敦铁路。1928年5月15日,中华民国交通部与满铁就该事宜达成协议;但满铁的施工要求被当时的[[吉林省政府]]拒绝<ref name="jlrail"/>{{rp|281}}。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伪满洲国政府与满铁在1933年2月9日签订 《天图轻铁收买资金借款合同》,由伪满洲国政府收购天图铁路委托满铁经营。满铁从1933年3月1日开始正式经营天图铁路,并决定迅速对天图铁路进行宽轨改造,以完成建设连接朝鲜铁路的吉会铁路的目的。1932年1月27日至4月15日,由朝鲜铁路局和满铁分别派出测量班在关东军的护卫下对开山屯至朝阳川段进行了实地勘测。同年11至12月,进行了第二次实地勘测。1932年12月,满铁把天图铁路改造工程分成5个工区承包给日本的福昌公司(位于[[关东州]])、清水组(后于1937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即[[清水建设]])、大仓土木(后于1946年改名为[[大成建设]])、榊谷组和[[大林组]]。天图铁路朝阳川至朝鲜上三峰段在1934年3月末改造完毕,4月1日由满铁委托经营,被称为朝开线,全长由原来的83.5千米缩短为62.4千米<ref name=":2" />{{Rp|73-78}}。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伪满洲国政府与满铁在1933年2月9日签订 《天图轻铁收买资金借款合同》,由伪满洲国政府收购天图铁路委托满铁经营。满铁从1933年3月1日开始正式经营天图铁路,并决定迅速对天图铁路进行宽轨改造,以完成建设连接朝鲜铁路的吉会铁路的目的。1932年1月27日至4月15日,由朝鲜铁路局和满铁分别派出测量班在关东军的护卫下对开山屯至朝阳川段进行了实地勘测。同年11至12月,进行了第二次实地勘测。1932年12月,满铁把天图铁路改造工程分成5个工区承包给日本的福昌公司(位于[[关东州]])、清水组(后于1937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即[[清水建设]])、大仓土木(后于1946年改名为[[大成建设]])、榊谷组和[[大林组]]。天图铁路朝阳川至朝鲜上三峰段在1934年3月末改造完毕,4月1日由满铁委托经营,被称为朝开线,全长由原来的83.5千米缩短为62.4千米<ref name=":2" />{{Rp|73-78}}。
第87行: 第87行:
1933年4月18日,东北抗日义勇军破坏吉敦铁路黄松甸至二道河段,使一旅客列车脱轨。同年8月1日,吉敦铁路工人配合[[杨靖宇]]部扒铁道100余公里,袭击车站。1935年1月16日,东北人民革命军进攻老头沟车站,歼灭伪警一部,缴获大量物资。同年5月2日,朝鲜清津开往新京的202次列车在哈尔巴岭至大石头间被抗日武装伏击,列车颠覆,抗日武装打死日军30余人,俘虏日伪军政人员17人,缴获大量日元、物资。同年8月29日,抗日武装在南沟至亮兵台间袭击货物列车,使得机车与10节车厢颠覆起火,缴获大量物资,并又颠覆次日赶来救援的一辆装甲列车。同年9月1日,东北人民革命军又在二道河与黄松甸间颠覆3列火车。<ref name="jlrail"/>{{rp|162-163}}
1933年4月18日,东北抗日义勇军破坏吉敦铁路黄松甸至二道河段,使一旅客列车脱轨。同年8月1日,吉敦铁路工人配合[[杨靖宇]]部扒铁道100余公里,袭击车站。1935年1月16日,东北人民革命军进攻老头沟车站,歼灭伪警一部,缴获大量物资。同年5月2日,朝鲜清津开往新京的202次列车在哈尔巴岭至大石头间被抗日武装伏击,列车颠覆,抗日武装打死日军30余人,俘虏日伪军政人员17人,缴获大量日元、物资。同年8月29日,抗日武装在南沟至亮兵台间袭击货物列车,使得机车与10节车厢颠覆起火,缴获大量物资,并又颠覆次日赶来救援的一辆装甲列车。同年9月1日,东北人民革命军又在二道河与黄松甸间颠覆3列火车。<ref name="jlrail"/>{{rp|162-163}}


日本方面并对京图铁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扩建。除将桥梁、涵洞改为永久工程外,亦增设大量信号场([[会让站]]),延长部分中间站线路长度,对吉林站、图们站进行改扩建,全线改用电气路牌闭塞。同时针对敦图线水害频仍的问题,改移了部分路段的线路。截至1945年8月,京图线共有车站49个、信号场28个。<ref name="jlrail"/>{{rp|147-151}}经过日本方面的扩建,京图线成为日本继续侵略战争的重要工具。[[七七事变]]后,全线货物发送量在1938年达257.2万吨,为1936年的1.4倍,1943年更增至515.5万吨,翻了一番。1942年全线货物运输量达1050.2万吨,为1937年的3.2倍。新京至吉林段设计通过能力25对,实际运行数为30对,为1937年的1.6倍,出现运力紧张。<ref name="jlrail"/>{{rp|159}}满铁自1936年起,在京图铁路上开行[[急行列車|急行列车]]“朝日号”,每日一对往返新京与罗津<ref>{{Cite book|title=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海外鐵道: 從臺灣、朝鮮、滿州、樺太到南洋群島|first=|publisher=[[台湾商务印书馆]]|year=2020|isbn=978-957-05-3271-5|location=[[台北]]|pages=|last=小牟田哲彦|others=李彥樺譯}}</ref>;新京站发出的京图铁路客运列车,1935年为5对(新京-吉林2对、敦化、清津各1对、图们、罗津合计1对)<ref>{{Citation|title=中文(中国大陆): 满铁新京站列车出发、到达时刻表,中国工业博物馆藏。English: SMR Xinjing Station Train Time Table, kept in China Industrial Museum.日本語: 満鉄新京駅時刻表、中国工業博物館蔵。|url=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MR_Xinjing_Station_Bus_Time_Table.JPG|date=2014-07-24|accessdate=2021-05-23|last=解放的高加索}}</ref>;1940年增至7对(新京-罗津急行1对、吉林3对、图们、牡丹江、清津各1对)<ref>{{Cite book|title=滿洲朝鮮復刻時刻表|last=日本铁道旅行地图帐编集部|publisher=[[新潮社]]|year=2009|isbn=978-4-10-320521-0|location=[[东京]]}}</ref>。
日本方面并对京图铁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扩建。除将桥梁、涵洞改为永久工程外,亦增设大量信号场([[会让站]]),延长部分中间站线路长度,对吉林站、图们站进行改扩建,全线改用电气路牌闭塞。同时针对敦图线水害频仍的问题,改移了部分路段的线路。截至1945年8月,京图线共有车站49个、信号场28个。<ref name="jlrail"/>{{rp|147-151}}经过日本方面的扩建,京图线成为日本继续侵略战争的重要工具。[[七七事变]]后,全线货物发送量在1938年达257.2万吨,为1936年的1.4倍,1943年更增至515.5万吨,翻了一番。1942年全线货物运输量达1050.2万吨,为1937年的3.2倍。新京至吉林段设计通过能力25对,实际运行数为30对,为1937年的1.6倍,出现运力紧张。<ref name="jlrail"/>{{rp|159}}满铁自1936年起,在京图铁路上开行[[急行列車|急行列车]]“朝日号”,每日一对往返新京与罗津<ref>{{Cite book|title=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海外鐵道: 從臺灣、朝鮮、滿州、樺太到南洋群島|first=|publisher=[[台湾商务印书馆]]|year=2020|isbn=978-957-05-3271-5|location=[[台北]]|pages=|last=小牟田哲彦|others=李彥樺譯}}</ref>;新京站发出的京图铁路客运列车,1935年为5对(新京-吉林2对、敦化、清津各1对、图们、罗津合计1对)<!-- removed_ref site126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1940年增至7对(新京-罗津急行1对、吉林3对、图们、牡丹江、清津各1对)<ref>{{Cite book|title=滿洲朝鮮復刻時刻表|last=日本铁道旅行地图帐编集部|publisher=[[新潮社]]|year=2009|isbn=978-4-10-320521-0|location=[[东京]]}}</ref>。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在苏联帮助下,顺利接收东北地区<ref>{{cite journal|title=苏联出兵之后中共对东北的争夺|author=青山|url=|journal=党史博览|issue=8|doi=|others=|year=2006|volume=|page=35-40+43|issn=1005-1686|pmid=}}</ref>。1946年3月开始,随着苏军撤离东北,国共开始全面争夺东北。4月,国军在[[四平]]与[[林彪]]东北民主联军发生激烈战斗,5月初,国军新六军突破[[东北民主联军]]防线,18日占领四平<ref>{{Cite book|title=解放战争战略防御:回忆史料|publisher=解放军出版社|year=1994|isbn=7-5065-2045-1|location=北京|pages=|oclc=34999095}}</ref>。东北民主联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为阻止国民党军队沿铁路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将长春至二道河之间49座桥梁、2座隧道炸毁,拆除部分区间钢轨,部分破坏[[吉林市松花江铁路大桥|松花江大桥]]、老爷岭隧道。1946年5月22日、28日,国军占领长春、吉林,随即抢修长春至老爷岭站的线路。<ref name="jlrail"/>{{rp|146}}此时东北国军“战略受政略影响,专注重城市及交通线之占领,忽略歼灭共军主力”<ref>{{Cite book|title=四战四平|last=四平市博物馆|first=|publisher=|year=1985|isbn=|location=|pages=20|volume=1}}</ref>。应美国总统特使[[乔治·马歇尔]]的强烈要求,[[蒋介石]]极有争议的下了[[六月停战令]],停止追击共军,国共名义上以被毁的老爷岭隧道为界对峙。国民党政府试图修复松花江大桥,但因技术水平所限,列车试运行时,机车脱轨落入松花江中,车长死亡。后在松花江大桥下游修筑木制便桥、便线,维持通车。<ref name="jlrail"/>{{rp|146}}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在苏联帮助下,顺利接收东北地区<ref>{{cite journal|title=苏联出兵之后中共对东北的争夺|author=青山|url=|journal=党史博览|issue=8|doi=|others=|year=2006|volume=|page=35-40+43|issn=1005-1686|pmid=}}</ref>。1946年3月开始,随着苏军撤离东北,国共开始全面争夺东北。4月,国军在[[四平]]与[[林彪]]东北民主联军发生激烈战斗,5月初,国军新六军突破[[东北民主联军]]防线,18日占领四平<ref>{{Cite book|title=解放战争战略防御:回忆史料|publisher=解放军出版社|year=1994|isbn=7-5065-2045-1|location=北京|pages=|oclc=34999095}}</ref>。东北民主联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为阻止国民党军队沿铁路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将长春至二道河之间49座桥梁、2座隧道炸毁,拆除部分区间钢轨,部分破坏[[吉林市松花江铁路大桥|松花江大桥]]、老爷岭隧道。1946年5月22日、28日,国军占领长春、吉林,随即抢修长春至老爷岭站的线路。<ref name="jlrail"/>{{rp|146}}此时东北国军“战略受政略影响,专注重城市及交通线之占领,忽略歼灭共军主力”<ref>{{Cite book|title=四战四平|last=四平市博物馆|first=|publisher=|year=1985|isbn=|location=|pages=20|volume=1}}</ref>。应美国总统特使[[乔治·马歇尔]]的强烈要求,[[蒋介石]]极有争议的下了[[六月停战令]],停止追击共军,国共名义上以被毁的老爷岭隧道为界对峙。国民党政府试图修复松花江大桥,但因技术水平所限,列车试运行时,机车脱轨落入松花江中,车长死亡。后在松花江大桥下游修筑木制便桥、便线,维持通车。<ref name="jlrail"/>{{rp|146}}
第103行: 第103行:
==== 九江铁路建设 ====
==== 九江铁路建设 ====
{{Main|九江铁路}}
{{Main|九江铁路}}
1959年,为缩短长图铁路运输里程,减少运输中间环节,提高吉林枢纽运输效率,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并作战时联络迂回计,计划由国家投资在吉林市城区北侧建设一直线联络线,并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进行勘测设计。1960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导致的影响,国家决定“缩短基本战线”,九江铁路被叫停。1966年,吉林铁路局为求得“平战结合”的切实方案,又自行组织勘测并上报铁道部。1967年,铁道部批复同意修建该线。随后至1970年9月,先后完成松花江大桥和猴石山高堑开山工程等控制工程,完成总投资额1056.5万元。1971年4月开通,8月正式通过列车。<ref name="jlrail" />{{Rp|289-290}}1976年至1984年,又将九江、龙舒两线交接的[[棋盘站]]改建为编组站,分担吉林站的编组压力。<ref name="jlrail" />{{Rp|247}}1973年至1974年修建[[新北铁路|新北联络线]],1978年至1979年修建[[九棋铁路|九棋联络线]],减少折角作业。<ref name="jlrail" />{{Rp|300-302}}2000年第三次大提速,吉林站的货运编组列车全部迁移至棋盘站。2009年,吉林站改造,由综合性车站改建为纯客运站,棋盘站作为[[吉林机务段]]的新址。2009年10月28日,吉林机务段由吉林站迁往棋盘站。<ref name="sytljz15" />{{Rp|994}}[[沈吉铁路]]改造工程亦计划修建连接九江铁路的联络线<ref>{{cite web|url=http://www.cec-cn.com.cn/index.php/news/open/id/941|title=吉林铁路枢纽西环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accessdate=2013-10-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1023128/http://www.cec-cn.com.cn/index.php/news/open/id/941|archivedate=2013-10-21|deadurl=yes}}</ref>,以期将货运列车彻底移出市区。
1959年,为缩短长图铁路运输里程,减少运输中间环节,提高吉林枢纽运输效率,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并作战时联络迂回计,计划由国家投资在吉林市城区北侧建设一直线联络线,并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进行勘测设计。1960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导致的影响,国家决定“缩短基本战线”,九江铁路被叫停。1966年,吉林铁路局为求得“平战结合”的切实方案,又自行组织勘测并上报铁道部。1967年,铁道部批复同意修建该线。随后至1970年9月,先后完成松花江大桥和猴石山高堑开山工程等控制工程,完成总投资额1056.5万元。1971年4月开通,8月正式通过列车。<ref name="jlrail" />{{Rp|289-290}}1976年至1984年,又将九江、龙舒两线交接的[[棋盘站]]改建为编组站,分担吉林站的编组压力。<ref name="jlrail" />{{Rp|247}}1973年至1974年修建[[新北铁路|新北联络线]],1978年至1979年修建[[九棋铁路|九棋联络线]],减少折角作业。<ref name="jlrail" />{{Rp|300-302}}2000年第三次大提速,吉林站的货运编组列车全部迁移至棋盘站。2009年,吉林站改造,由综合性车站改建为纯客运站,棋盘站作为[[吉林机务段]]的新址。2009年10月28日,吉林机务段由吉林站迁往棋盘站。<ref name="sytljz15" />{{Rp|994}}[[沈吉铁路]]改造工程亦计划修建连接九江铁路的联络线<ref>{{cite web|url=http://www.cec-cn.com.cn/index.php/news/open/id/941|title=吉林铁路枢纽西环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accessdate=2013-10-20}}</ref>,以期将货运列车彻底移出市区。


==== 复线建设 ====
==== 复线建设 ====
第109行: 第109行:


==== 电气化建设 ====
==== 电气化建设 ====
长图铁路长春至吉林段的电气化改造工程于2016年开始环评,至2017年8月完成穿越松花江水源保护区的审批<ref>{{Cite web|url=http://jl.sina.com.cn/news/m/2017-08-18/detail-ifykcppx9112025.shtml|title=长图铁路长春至吉林段将进行电气化改造|accessdate=2019-05-07|author=|date=2017-08-18|work=新浪吉林|publisher=}}</ref>;2019年2月完成长春枢纽段前期工程的招标工作<ref>{{Cite web|url=http://www.lntb.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65922|title=长图铁路长春至吉林电化改造长春枢纽先期工程施工招标中标结果公示|accessdate=2019-05-07|author=|date=|publisher=辽宁省招标投标监管网|archive-date=2019-07-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10193731/http://www.lntb.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65922|dead-url=no}}</ref>。吉林市松花江铁路特大桥预留了长图铁路电化的条件。
长图铁路长春至吉林段的电气化改造工程于2016年开始环评,至2017年8月完成穿越松花江水源保护区的审批<ref>{{Cite web|url=http://jl.sina.com.cn/news/m/2017-08-18/detail-ifykcppx9112025.shtml|title=长图铁路长春至吉林段将进行电气化改造|accessdate=2019-05-07|author=|date=2017-08-18|work=新浪吉林|publisher=}}</ref>;2019年2月完成长春枢纽段前期工程的招标工作<ref>{{Cite web|url=http://www.lntb.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65922|title=长图铁路长春至吉林电化改造长春枢纽先期工程施工招标中标结果公示|accessdate=2019-05-07|author=|date=|publisher=辽宁省招标投标监管网}}</ref>。吉林市松花江铁路特大桥预留了长图铁路电化的条件。


==== 并行客运专线 ====
==== 并行客运专线 ====
第199行: 第199行:


=== 开行旅客列车 ===
=== 开行旅客列车 ===
以下数据截至2021年5月。不含临时旅客列车。<ref>{{Cite web|url=https://kyfw.12306.cn/otn/leftTicket/init|title=车票查询|accessdate=2019-05-16|author=|date=|work=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publisher=|archive-date=2015-06-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627085340/https://kyfw.12306.cn/otn/leftTicket/init|dead-url=no}}</ref>
以下数据截至2021年5月。不含临时旅客列车。<ref>{{Cite web|url=https://kyfw.12306.cn/otn/leftTicket/init|title=车票查询|accessdate=2019-05-16|author=|date=|work=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publisher=}}</ref>


* [[北京站|北京]]-[[长春站|长春]]-[[吉林站|吉林]][[Z117/118次列车]]
* [[北京站|北京]]-[[长春站|长春]]-[[吉林站|吉林]][[Z117/118次列车]]